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茶文化

書城自編碼: 383666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烹飪/美食茶.酒.饮料
作者: 张忠良 毛先颉 编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9505110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2.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以毒为药:古代中国的医疗、文化与政治
《 以毒为药:古代中国的医疗、文化与政治 》

售價:HK$ 90.9
你我皆是当事人2(韩国热播电视剧《非常律师禹英禑》取材原著)
《 你我皆是当事人2(韩国热播电视剧《非常律师禹英禑》取材原著) 》

售價:HK$ 51.8
数字化供应链:技术赋能与产业应用
《 数字化供应链:技术赋能与产业应用 》

售價:HK$ 90.9
通官绅之邮:江苏地方精英的角色(1905—1914)
《 通官绅之邮:江苏地方精英的角色(1905—1914) 》

售價:HK$ 101.2
埃隆·马斯克品牌管理手册
《 埃隆·马斯克品牌管理手册 》

售價:HK$ 67.9
史家讲史:三国史新论
《 史家讲史:三国史新论 》

售價:HK$ 66.7
资本运作II:高增长企业的操盘逻辑
《 资本运作II:高增长企业的操盘逻辑 》

售價:HK$ 90.9
抢占心智第一:一本书吃透定位实战要领(“定位之父”艾·里斯传承人张云全新力作)
《 抢占心智第一:一本书吃透定位实战要领(“定位之父”艾·里斯传承人张云全新力作) 》

售價:HK$ 71.3

 

目錄
第一章悠悠茶史/ 00 /第一节茶之起源/ 00 /
一、饮茶的发源时间/ 00 /
二、饮茶发源的地点考证/ 00 /
三、发明饮茶的方式/ 00 /
四、茶树的起源/ 00 /
第二节茶的传播史/ 00 /
一、茶在国内的传播/ 00 /
二、茶在国外的传播/ 00 /
第三节茶的发展史/ 0 /
一、远古时期/ 0 /
二、周秦两汉时期/ 0 /
三、三国时期/ 0 /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 0 /
五、唐代时期/ 0 /
六、宋代时期/ 0 /
七、元代时期/ 0 /
八、明代时期/ 0 /
九、清代时期/ 0 /
十、当今发展/ 0 /
第四节制茶史/ 0 /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0 /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0 /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0 /
四、从蒸青到炒青/ 0 /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他茶类/ 0 /
第五节饮茶史/ 0 /
00中国茶文化目录00第二章茶中珍品/ 0 /第一节茶叶的分类/ 0 /
一、依制造发酵程度分类/ 0 /
二、依制造萎凋程度分类/ 0 /
三、依产茶季节分类/ 0 /
四、依制茶形状分类/ 0 /
五、依制造程序分类/ 0 /
六、依薰花种类分类/ 0 /
七、依茶树品种分类/ 0 /
八、依产茶地分类/ 0 /
九、按焙火程度分类/ 0 /
十、按茶色不同分类/ 0 /
第二节茶叶的选购与鉴别/ 0 /
一、茶叶的选购/ 0 /
二、茶叶的鉴别/ 0 /
第三节风韵佳茗/ 0 /
一、绿茶/ 0 /
二、红茶/ 0 /
三、乌龙茶/ 0 /
四、黄茶/ 0 /
五、白茶/ 0 /
六、黑茶/ 0 /
七、花茶/ 0 /
第四节中国十大名茶/ 0 /
一、西湖龙井/ 0 /
二、黄山毛峰/ 0 /
三、洞庭碧螺春/ 0 /
四、祁门红茶/ 0 /
五、安溪铁观音/ 0 /
六、武夷大红袍/ 0 /
七、冻顶乌龙茶/ 0 /
八、君山银针/ 0 /
九、白毫银针/ 0 /
十、云南普洱茶/ 0 /
第五节茶的贮藏/ 0 /
一、茶叶贮藏保管的目的和作用/ 0 /
二、茶叶的通常保管方法/ 0 /
第三章茶具的选用/ 0 /第一节历代茶具/ 0 /
一、古代茶具的概念及其种类/ 0 /
二、中世纪后期煮茶茶具的改进/ /
三、唐宋以来饮茶茶具有新的改进发展/ /
四、各个时期的茶具介绍/ /
第二节茶具的工艺美学/ /
一、瓷茶具的艺术特色/ /
二、紫砂壶的工艺要素/ /
第三节茶具赏析/ /
一、紫砂茶具/ /
二、瓷质茶具/ /
三、金属茶具/ /
四、竹木茶具/ /
五、漆器茶具/ /
六、玻璃茶具/ /
七、搪瓷茶具/ /
第四章科学饮道/ /第一节茶与水质/ /
一、选水/ /
二、天下名泉/ /
三、烧水讲究/ /
第二节冲泡技术/ /
一、冲泡要领/ /
二、冲泡方式/ /
第三节不同茶类的冲泡方法/ /
一、绿茶的泡饮方法/ /
二、红茶的冲泡方法/ /
三、乌龙茶的冲泡方法/ /
四、黄茶的泡饮方法/ /
五、白茶的泡饮方法/ /
六、黑茶的冲泡方法/ /
七、花茶的冲泡方法/ /
第四节合理饮茶/ /
一、选择适合自己的茶/ /
二、注意饮茶时机/ /
三、女性“四期”少饮茶/ /
四、不要空腹饮茶/ /
五、不宜过量饮用浓茶/ /
六、不要用茶水服药/ /
七、不宜饮用隔夜茶/ /
八、睡前不宜饮茶/ /
第五章茶之保健/ /第一节茶与健康/ /
一、茶叶的营养成分/ /
二、茶叶的药效成分及疗效/ /
第二节多效茶方/ /
一、功能调养茶/ /
二、职业养生茶/ /
三、美容美发茶/ /
四、瘦身健体茶/ /
五、防治常见病药茶/ /
第三节幽香茶点茶膳/ /
第六章茶情物语/ /第一节历代茶书/ /
一、唐代茶书/ /
二、宋元茶书/ /
三、明代茶书/ /
四、清代茶书/ /
五、当代茶书/ /
第二节茶文化与宗教哲学/ /
一、茶文化与儒家学术/ /
二、茶文化与道教思想/ /
三、茶文化与佛教文化/ /
第三节茶与文艺/ /
一、茶诗/ /
二、茶词/ /
三、茶画/ /
四、茶联/ /
五、茶歌/ /
六、茶舞/ /
七、茶戏/ /
第四节我国不同民族的饮茶习俗/ /
一、汉族饮茶/ /
二、藏族饮茶/ /
三、云南少数民族饮茶/ /
四、蒙古族饮茶/ /
五、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饮茶/ /
六、傣族和佤族饮茶/ /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提起中国,世人都会自然地联想到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我们智慧的祖先在这块富有灵气的土地上生活了千百万年,以勤劳的双手,利用天公赐予的丰富自然资源,为人类的生存、文明与进步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而世人皆知的四大发明就给全世界都带来了新的福音。其实,中国人对世界的贡献又何止于此呢?就说“中国茶”吧,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几乎在每一页都可以嗅到茶香。茶滋润了中国人几千年,并且走出国门,遍及世界各地,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对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茶在我国被誉为“国饮”。古语说:“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喝茶乃雅事,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专利。盛唐时流行文士茶道,也就是这个原因。中国人为什么爱茶?因为喝茶有益、喝茶有礼、喝茶有道。同样有意思的是:饮茶在我国亦是最俗之事。君不见,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同时也说明了茶之本性:宽容、平和而随意,亦俗亦雅,各有其趣。不似日本茶道所要求的那般刻板。
因此,在中国诸多的优良传统里,客来敬茶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礼节。无论你是身处乡野,还是跻身于都市,茶的影子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并且喝法更是各有千秋。由此可见,茶在中华民族的生活中占有怎样的一席之地。难以想象,这世界如果突然没有了茶,将会是怎样一番仓惶的景象。
饮茶还有益于身心健康。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可以增长知识、修身养性。“和”是茶文化主体精神之一,所谓“和”是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这又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互相协作、互相理解、团结奋进的精神相吻合。所以说,茶文化是培养当代青年良好素质的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茶重在品,所以茶有茶的文化。而我们的民族,也正是被茶文化浸润了几千年的民族。饮茶的哲学使我们轻松、宁静、自在,洗涤心中的忧虑与尘垢,清除一下俗念,既可在香清味甘中自得其乐,也可共同分享,借清茗做一下心灵的沟通。在喧嚣繁杂的尘世里,我们需要一杯好茶!
00中国茶文化前言00“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品茶亦如品诗,真正的妙处是说不出的。中国作为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几大类。茶既有健身、治病之药物疗效,又富于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更是中国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的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是日本茶道的始祖。
当然,饮茶的目的又各有不同,有的是三五好友相聚一堂煮茗叙旧、品茶抒情;有的是为了洽淡业务、发展事业;更多的则是为工作之余愉悦心情而已。现在有更多女士也加入了饮茶的行列,大多数都是为了同一目的:青睐茶的消食除腻、减肥、美容之功效。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茶馆品茶的女性也会越来越多。而在英国人眼中,茶是“健康之液,灵魂之饮”。法国在这一方面亦是不乏浪漫,将茶看成“最温柔、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饮品”。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根植于华夏文化,其系统内渗透了古代哲学、美学、伦理学及文化艺术等理论,并与各种宗教的思想、教义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假如从神农时代算起,已有四五千年的悠悠岁月;假如从“茶圣”陆羽撰写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算起,也有一千多年的漫长时光,可依然历久弥新、生生不已。茶文化不老,是因为它具有厚重的内涵、传承的载体和流动的血脉。正因为如此,茶文化才成为“不老的精灵”;正因为如此,茶文化才成为说不尽的话题;正因为如此,茶文化才成为写不完的锦绣文章。有关茶文化的文学体裁有诗词、小说、散文等,茶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有茶画、茶歌、茶舞,在中国及其他国家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文化。
自陆羽的《茶经》问世之后,相继出现了许多茶文化专著。在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中,对点茶技法做了精辟而详尽的描述。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把茶道精神概括为“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八个字。这些内容丰富而深刻的茶道著作同明清时代的茶文献一起,丰富了举世无双的中华茶文化宝库。古代众多的茶道著作,尽管年代不同、流派不同,在泡饮技艺上却有一个共同点,即一切外部表现形式都是为反映茶的自然美,反映茶的“鲜香甘醇”,绝非为表演而表演。众所周知,茶最早是作为药物在民间使用的,后来由于有了文人墨客的参与,茶才渐渐地有了它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从而具备了形成茶道的必要条件,这就是当今茶道的本源。茶与禅,看似不相关联,但其源皆在中国。以茶喻禅,更是古代中国禅师的创举。佛法是因缘法,茶之为茶也是一大事因缘。佛法在茶汤中。茶心与佛心,何异又何殊?这无疑是对茶文化的进一步升华。
回溯历史,茶叶的传播是这样开始的。公元前2737年,神农氏揭示了这种略带苦味,但香气袭人的饮料之功效。4—5世纪,茶叶逐渐风行全中国,人们开始在长江流域的丘陵地带建立新的茶叶种植园。繁荣的唐王朝时期(618—907年)被认为是茶的“黄金时代”,茶不再仅仅作为滋补品饮用,由于其具有提精安神之功效,而更多地用作愉悦身心。所以,这种饮料逐渐在全世界流行开来。当时日本不种植茶叶,其加工好的茶叶都来自中国。而被认为最早把茶叶种子带到日本栽种的是日本僧人最澄大师。
17世纪初期,不知是荷兰人还是葡萄牙人第一次把茶带到了欧洲。当时两个国家都与中国有着海上贸易——葡萄牙通过中国澳门,而荷兰通过爪哇岛。他们起初是进行丝绸、锦缎和香料贸易,后来又开始了茶叶贸易。18世纪,茶又成了英国最为流行的饮料,在早晚餐时代替啤酒,在其余的时候代替杜松子酒。后来茶进入北美市场,最终成为世界的三大饮品之一。目前,全世界茶的饮用量已经超过其他饮料,仅次于水。
如今,国内外已掀起了研究茶文化的热潮,茶在人们的长期饮用过程中已渐渐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见证人类文明的饮料之一。茶文化开始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正是这种力量对饮茶之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之吹遍全国,波及全世界。目前,茶文化仍是日本、韩国、英国和葡萄牙等国茶叶消费经久不衰的支柱。实践证明,茶文化是促进茶业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时间飞驰,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与人类相伴相依的茶文化也进入到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新时期。伴随经济的全面腾飞,各种传统文化迎来了复兴的浪潮。而茶俗、茶艺、茶道是我们探寻茶文化内核的三条必通之途,其中“俗”为根本、“艺”为表征、“道”是精髓。至此,中国茶文化定会稳健、结实地矗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新的世纪,茶文化将更加深入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新的世纪,茶文化将以更加艳丽多姿的身影曼舞在艺术的殿堂。
新的世纪,茶文化将以更为深邃的内涵、经典的思想吸引大家的目光。
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中国茶文化,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经典文化,我们特地编撰了这套经典文化系列丛书,以飨读者。本书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读者在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同时,作为华夏子孙,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担起重任。

第 一 章 悠 悠 茶 史
第一节茶之起源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虽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但关于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据可以查到的证据显示,世界上很多地方的饮茶习惯确实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都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其他地方的饮茶、种植茶叶的习惯也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但是也有人说: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或至少是其中之一。学术界有不一样的观点。
一、饮茶的发源时间
茶和其他事物一样,从发现到利用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岁月。客观地讲,我们的祖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饮茶是很难精确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能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并结合事物的客观规律,见仁见智地进行推测了。
(一)神农时期
据陆羽《茶经》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其意思是:早在神农时期,人们就采集茶树的叶子作为饮料,至周公时期便有记载。民间自古就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人们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植物相关事物的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二)西周时期
晋代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国境内“园有芳翦香茗”。这一记载表明西周(公元前1046年)时候就有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00中国茶文化第一章悠悠茶史00《华阳国志·巴志》中还记载: “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公元前1046年),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于周武王了。
(三)春秋战国时期
晋代郭璞《尔雅注疏》载:“槚,苦茶。”又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或一曰,蜀人名之为荼。”《晏子春秋》记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唐代陆羽在其《茶经》中,根据《尔雅注疏》和《晏子春秋》两书对有关茶事的记载,把传说的两书作者周公和晏婴列为我国最先知道饮茶的人。近代一些研究茶和茶文化的人据此认为饮茶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
(四)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前206年,饮茶和茶的有关知识开始由巴蜀向外传播。清代顾炎武《日知录》记载:“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即认为我国茶叶作为饮料始于秦汉时期。
公元前59年,西汉时茶已成为商品进入市场。西汉王褒《僮约》中记载的“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这说明西汉已经有茶叶专卖市场,在士大夫阶层茶已成为日常商品。
不管饮茶起源于曾经的何时,我们现在慢品一杯与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饮料,确实是件令人心潮澎湃的事,能够给我们以无限美好的遐想。
二、饮茶发源的地点考证
学者对这一点的探求,往往集中于对茶树发源地的研究。关于茶树的发源地,有这么几种说法:
(一)西南说
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这一说法所指的范围很大,所以可靠性就比较高了。
(二)四川说
清代顾炎武《日知录》载:“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言下之意为: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带已知饮茶。其实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说成立,那么西南说就成立了。四川说要比西南说更“精确”一些,但是风险性反而更大些。
(三)云南说
有人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带是茶树的发源地。因为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有原生的茶树种类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这一说法具有“人文”方面的原因,因为茶树是可以原生的,但茶则是活化劳动的成果。
(四)川东鄂西说
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川东鄂西。该地有如此出众的茶树,是否就有人将其制成了茶叶呢,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
(五)江浙说
最近有人提出茶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带目前是我国茶叶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历史若能够在此生根,倒是个很有意义的话题。其实有人认为在远古时期肯定不止一个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树存在,而且有茶树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够发展出饮茶的习俗来。前文提到传说茶是神农发明的,那么他在哪一带活动呢?如果我们能求得“茶树原生地”与“神农活动地”的交集,也许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缩小了答案的“值域”。
三、发明饮茶的方式
人类是怎样固定饮茶习惯的?或者说茶是怎样起源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始终是茶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作为一名茶学业者或茶业工作者,如果连“茶是怎样来的”都不能解释的话,那就太欠缺了。而现在对这一问题也有了多种答案:
祭品说
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他植物最早是做祭品用,后来有人尝食之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药物说
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百草经》中写道:“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食物说
“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同步说
“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这几种方式的比较和积累最终就发展成为“饮”这一最好的方式。
现在,我们可以认定茶在中国很早就被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了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自发明以后,至少有1000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四、茶树的起源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之后,才被人们发现和利用的。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来,又隔了很久之后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的。关于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后来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向全国普及,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历史学家无从考证的问题,最后由植物学家解决了。他们按植物分类学方法来追根溯源,经一系列分析研究,认为茶树起源至今已有6000—7000万年的历史了。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因此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并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中就提到了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了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且仅在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1米以上的茶树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从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
近几十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做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了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其主要论据简单地讲有三个方面:
(一)从茶树的自然分布来看
目前所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已发现的山茶属有100多种,云贵高原就有60多种,其中以茶树种占最重要的地位。从植物学的角度看,许多属的起源中心在某一个地区集中,即表明该地区是这一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度集中,说明我国西南地区就是山茶属植物的发源中心,当属茶的发源地。
(二)从地质变迁来看
西南地区群山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地形变化多端,以至形成许许多多的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因而在低纬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导致气候差异大,使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慢慢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的气候中,从而导致茶树种内变异,发展成了热带型和亚热带型的大叶种和中叶种茶树,以及温带的中叶种及小叶种茶树。植物学家认为:某种物种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该物种起源的中心地。我国西南三省是我国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当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
(三)从茶树的进化类型来看
茶树在其系统发育的历史长河中,总是趋于不断进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属茶树的原产地。我国西南三省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大茶树具有原始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也证明了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第二节茶的传播史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和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渐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所以,茶的传播史分为国内及国外两条线路。
一、茶在国内的传播
(一)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先秦两汉)
由前文的叙述我们可知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慢慢传播开来,也就是说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这一说法,已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认同。
巴蜀产茶,据文字记载和考证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此时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之一。
关于巴蜀茶业在我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王褒的《僮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荼”两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带在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
西汉时,成都不但已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且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成为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的重要中心。
(二)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成为茶业中心(三国西晋)
秦汉统一中国后,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而增强。尤其是茶的加工、种植,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就很能说明问题。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以出茶而名,且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
三国、西晋阶段,随着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
三国时,孙吴占据了现在苏、皖、赣、鄂、湘、桂一部分和广东、福建、浙江全部陆地的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我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且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
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可从《荆州土记》得到佐证。其载曰: “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显发展,而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
(三)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茶业的发展(东晋南朝)
西晋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今江苏南京)成为我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我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的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不仅如此,如《桐君录》所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常州,其茶出于宜兴。表明在东晋和南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著名起来。
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了。
(四)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了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唐朝中期后,如《膳夫经手录》所载, “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地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
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这种高水准的结果使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贡茶,从此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正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
江南茶叶生产,集一时之盛。当时的史料记载: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七八。现在赣东北、浙西和皖南一带,在唐代时其茶业确实有一个特大的发展。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
由《茶经》和唐代其他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14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我国近代茶区大致相当的局面。
(五)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宋代)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而成为宋朝茶业的重心。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和发展了起来。
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江南早春茶树因气温降低,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较暖,如欧阳修所说, “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作为贡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声也愈来愈大,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进而带动了闽南和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
由此可见,到了宋代,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宋朝的茶区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明清以后,就只是茶叶制法和茶类兴衰的演变问题了。
二、茶在国外的传播
我国茶叶生产的日益成熟及人们饮茶风尚的发展,还对外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朝廷在沿海的一些港口专门设立了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包括茶叶贸易,准许外商购买茶叶,运回自己的国土。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到我国研究佛学后回国,把带回的茶种种在近江(滋贺县)。815年,日本嵯峨天皇到滋贺县梵释寺,寺僧便献上香气怡人的茶水。天皇饮后非常高兴,遂大力推广饮茶,于是茶叶在日本得到大面积栽培。在宋代,日本荣西禅师来我国学习佛经,归国时不仅带回茶籽播种,并根据我国寺院的饮茶方法制定了自己的饮茶仪式。他晚年所著的《吃茶养生记》一书,被称为日本第一部茶书。书中称茶是“圣药”“万灵长寿剂”,这对推动日本社会饮茶风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宋元期间,我国对外贸易的港口增加到了八九处,这时的陶瓷和茶叶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尤其在明代,政府采取积极的对外政策,曾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他游遍东南亚、阿拉伯半岛,直达非洲东岸,加强了与这些地区的经济联系与贸易往来,使茶叶输出大量增加。
在此期间,西欧各国的商人先后东来,从这些地区转运中国茶叶,并在本国上层社会推广饮茶。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海船自爪哇来我国澳门贩茶转运欧洲,这是我国茶叶直接销往欧洲的最早纪录。以后,茶叶成为荷兰人最时髦的饮料。由于荷兰人的宣传与影响,饮茶之风迅速波及英、法等国。
1631年,英国一个名叫威忒的船长专程率船队东行,首次从中国直接运回大量茶叶。
清代以后,饮茶之风逐渐波及欧洲一些国家。茶叶最初传到欧洲时,价格昂贵,荷兰人和英国人都将其视为“贡品”和奢侈品。后来,随着茶叶输入量的不断增加,价格逐渐降下来,成为民间的日常饮料。此后,英国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客。
印度是红碎茶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其茶种源于中国。印度虽也有野生茶树,但是印度人不知种茶和饮茶。直到1780年,英国和荷兰人才开始从中国输入茶籽在印度种茶。现今最有名的红碎茶产地阿萨姆,即是在1835年由中国引进茶种开始种茶的。中国专家曾前往指导种茶制茶方法,其中包括小种红茶的生产技术。后发明了切茶机,红碎茶才开始出现,成了全球性的大宗饮料。
19世纪,我国茶叶的传播几乎遍及全球,1886年茶叶出口量达268万担。西方各国语言中“茶”一词,大多源于当时海上贸易港口福建厦门及广东方言中“茶”的读音。可以说,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世界各国的茶叶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我国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之,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我国勤劳智慧的人民给世界创造了茶叶这一香美的饮料,这是值得我们后人引以为豪的。
第三节茶的发展史
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古代文献中更将茶赞为“南方之嘉木”。茶叶生产和饮用在我国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现在随着人们对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人们对茶叶的需求也出现了新的要求。
0中国茶文化第一章悠悠茶史0一、远古时期
追溯中国人饮茶的源流,最早可上溯至公元前2737年中古时代的神农氏。陆羽在他的《茶经》中有云:“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相传在公元前2737年时,他意外地喝到了加了野生茶树叶子所煮沸的水,觉得神清气爽;另有一说是他尝百草中了毒,嚼茶树叶方能化解,从此中国人日渐懂得茶的药用、食用及饮用价值。《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说,当为茶叶药用之始。
且在公元前1122—前1116年,我国巴蜀就有以茶叶为“贡品”的记载。
二、周秦两汉时期
在西周时期,据《华阳国志》载:约公元前一千年的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纳贡”珍品,是茶作为贡品的最早记述。
在东周时期,春秋时期婴相齐景公时(公元前547—前490年)记有, “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表明茶叶已作为菜肴汤料,供人食用。
在春秋战国后期及西汉初年,我国历史上曾发生几次大规模战争,人口大迁徙,特别是秦统一四川促进了四川和其他各地的货物交换和经济交流,四川的茶树栽培、制作技术及饮用习俗,开始向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陕西、河南等地传播。陕西、河南成为我国最古老的北方茶区之一,其后沿长江逐渐向中、下游推移,再次传播到南方各省。
三、三国时期
江南初次饮茶的记录始于三国。史书《三国志》述吴国君主孙皓(孙权的后代)有“密赐茶荼以代酒”,叙述孙皓以茶代酒飨客的故事,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记载。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
这个时期茶产渐多,关于饮茶的记载也多见于史册。及至晋后,茶叶的商品化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茶叶产量有所增加,不再被视为珍贵的奢侈品了。
南北朝初期,以上等茶作为贡品的历史在南朝宋代山谦之所著的《吴兴记》中载有:“浙江乌程县(即今吴兴县)西二十里,有温山,所产之茶,专作进贡之用。”汉代,佛教自西域传入我国,到了南北朝时更为盛行。佛教提倡坐禅,饮茶可以镇定精神,利于清心修行,夜里饮茶可以驱睡,因此茶叶又和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使饮茶之风渐渐风行起来,茶之声誉驰名于世。因此,一些名山大川、僧道寺院所在山地和封建庄园都开始种植茶树。我国许多名茶有相当一部分最初是在佛教和道教圣地种植的,如四川蒙顶、庐山云雾、黄山毛峰,以及天台华顶、雁荡毛峰、天目云雾、天目青顶、径山茶、龙井茶等,都是从名山大川的寺院附近出产的。从这方面看,佛教和道教信徒对茶的栽种、采制、传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在当时,茶并不普及,饮茶只是上层统治阶级的一种高尚生活享受和文人墨客益思助文的好办法。
南北朝以后,所谓士大夫之流逃避现实、终日清谈、品茶赋诗,促使茶叶消费更大,茶在江南成为一种“比屋皆饮”和“坐席竟下饮”的普通饮料,这说明在江南“客来敬茶”早已成为一种礼节。
五、唐代时期
唐代是茶作为饮料扩大普及的时期,并从社会的上层开始走向全民。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开始在顾渚山(今浙江长兴)建贡茶院,每年清明前兴师动众督制“顾渚紫笋”饼茶,进贡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征收茶税。
780年左右,陆羽将他对茶相关的考察和经验集结成《茶经》,这是世上第一部茶书。他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而在此之前,人们对茶的名称莫衷一是,而陆羽在书中则统一用“茶”字,这对于后世确立“茶”为总称是一大关键。此时,饮茶的风气已经颇为盛行,不仅贵族们喜爱啜饮,民间的饮茶之风也开始大为流行。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日本僧人最澄禅师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是茶叶传入日本的最早记载。
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出现专用的茶具。……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