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明儒学案:乱世中的良知

書城自編碼: 400177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方武 编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487803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0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5.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乔丹法则
《 乔丹法则 》

售價:HK$ 80.3
如何不被一杯水淹没
《 如何不被一杯水淹没 》

售價:HK$ 67.9
流人系列03:猛虎 午夜文库
《 流人系列03:猛虎 午夜文库 》

售價:HK$ 90.9
洛克现代性政治学之根
《 洛克现代性政治学之根 》

售價:HK$ 109.3
奥登诗精选
《 奥登诗精选 》

售價:HK$ 112.7
《你的名字。》美术画集
《 《你的名字。》美术画集 》

售價:HK$ 124.2
北齐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全2册)
《 北齐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全2册) 》

售價:HK$ 170.2
美丽的地球:高山(呈现世界70余座宏伟高山,感受世界的起伏)
《 美丽的地球:高山(呈现世界70余座宏伟高山,感受世界的起伏) 》

售價:HK$ 112.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8.6
《传习录(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三全本)》
+

HK$ 124.2
《阳明学再读》
+

HK$ 63.9
《庄子浅注(国民阅读经典·平装)》
+

HK$ 154.9
《哲学与社会——老年沉思录(国家治理丛书)》
+

HK$ 178.2
《人性论》
+

HK$ 89.7
《形而上学导(哲学课)》
編輯推薦:
提供多一种人类生活与追求的典型
数百万读者奉其为经典入门的**书目
內容簡介:
明代儒家学者中的各位人物,不论他们的实际遭遇如何,都或多或少自觉或不自觉地,曾经由自然生命向再造生命的路途上默默地走过。
本书是黄宗羲《明儒学案》的改写本,以王阳明心学为主线,所介绍的人物,王阳明、吴与弼、娄谅、方孝孺、王艮、顾宪成等儒学大家,他们的人生经历、生活方式与思想,对人与自然的理解,能给我们提供一种生活与追求的典型,由此揭开广大生命帷幕之一角,而看到一种新生命之可能,从而改变我们的一生。
關於作者:
方武,台湾中国文化学院毕业。对艺术、历史及科学发展史亦有独到见解,曾多次参与儿童读物之译介工作。现任双溪启智文教基金会总干事。
目錄
第一章 崇仁学案
吴与弼
胡居仁
娄 谅
第二章 白沙学案
陈献章
第三章 河东学案
薛 瑄
第四章 诸儒学案
曹 端
方孝孺
第五章 姚江学案
王守仁
第六章 浙中学案
徐 爱
钱德洪
王 畿
第七章 泰州学案
王 艮
罗汝芳
第八章 甘泉学案
湛若水
第九章 东林学案
顾宪成
高攀龙
第十章 蕺山学案
刘宗周
附录附表一:明朝行政区域表
附表二:明政府中刑事诉讼机构的地位和互相关系表
附表三:明政府初期中央政府组织表
附表四:明代中期中央政府组织表
附表五:明朝宦官时代主要当权的宦官人物一览表
附表六:明代十五世纪重要“民变”表
附表七:明代十六世纪重要“民变”表
內容試閱
人的生命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的生命,一种是再造的生命。
自然的生命就是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的天真、灵感、热情与追求的热忱,这些生命中所具有的理想性质,在人年轻时通常都是向外在世界在追逐着的,然而这种外向追逐的自然生命会慢慢消失,大约在人三十岁的时候,会发觉这一切外向的追求,最后都不能满足人生命内在那种空虚的孤寂感,于是有一天终于下决心舍弃了这一切外在现实的知识与欲求的追逐,而彻底返回到自身内在生命之广大领域中来,重新立在人性之基础上,做一全面之反省与规划!这就是人之再造生命的开始,孔子说它是“三十而立”!历史上的伟大心灵都曾经通过了这些过程,明代儒家学者中的各位人物,不论他们的实际遭遇如何,他们都或多或少自觉或不自觉地,曾经在这条人迹稀少的路途上迈着步伐默默地走过。
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与环境,是一个空前复杂的人类社会,人之心灵与生命所受之干扰与撞击是极为沉重的,生命之种种可能,被限制在极狭小与软弱的圈子里面!或许此书中所介绍的人物,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想法,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陌生与格格不入的,但他们至少提供给我们多一种人类生活与追求的典型,或者,将因此为我们真正揭开广大生命帐幕之一角,让我们看到一种新生命之可能,从而改变我们之一生!

第一章 崇仁学案
吴与弼
明代儒家学术的开端人物,首先当提到的是吴与弼。
中国儒家学说的起始与传承,可以称得上源远流长,自从先秦时代的孔子、孟子以来,经历了汉、唐、宋、元数个朝代千余年的发展与演变,其中尤其是到了宋朝,更是出了不少杰出的人物,像周敦颐、程颢和程颐兄弟、朱熹,以及陆象山等人,都是当时的大儒,深受当时求学者的敬重。这样使得儒家学说的传承,不但没有因为长期的流传演变而丧失了活泼的朝气,反而更注入了新血,开创出一个新兴的局面。
可惜的是,这一个中国文化发扬开展的生机,因为宋朝为元朝所灭而活生生地被斩断了。元朝是蒙古族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由于对于学术思想的提倡与人才的培养都不怎么重视,因此经过长达百年的统治之后,学术思想就像被一场大雪封盖了一般,人才都逐渐凋零了。一直到后来明太祖朱元璋出来,建立明王朝之后,儒家学说才又开始像初生的小草从冰雪覆盖的大地中,悄悄地萌芽抽长渐渐抬头。而在此大病初愈的时期,第一位复出而又卓然有成的儒家代表人物,就是我们一开始所提到的吴与弼。
吴与弼,字子溥,别号康斋,抚州崇仁人(本章的篇名“崇仁学案”,就是因此而得名的)。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吴与弼先生出生。他从小就相貌不凡,颇有气度;十九岁那年,他去京城探望在朝中做官的父亲,同时跟着父亲的同事杨文定先生求学。
从杨先生那里得到一本名叫《伊洛渊源录》aa.宋朱熹撰著,共十四卷。记载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程氏兄弟之交游及门下弟子四十六人之言行。
的书,一读之下大为感动,明白圣人虽然了不起,但只要自己肯努力学习,奋发上进,终有同样的一天。于是立志追求圣人的大道,不再打算求功名做官了。抛开一切琐事,一个人独居在一间小阁楼上,每天就与四书五经和前代大儒的著作为伴,仔细研读并加以深刻反省。就这样足不出户地度过了两年。本来偏于刚忿的气质,从此也有了改善。
二十一岁那年奉父亲之命,回家乡成婚。半路上在过江时遇到大风浪,眼看着船就要翻了,同船的人都惊慌害怕,只有吴与弼独自一人,衣冠整肃,端坐在船舱中,镇定如恒,毫不慌乱。脱离险境后,有人问他当时为什么不怕,先生回答道:“大丈夫处事但求执守正道,至于人生中会遭遇那些吉凶祸福,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所以我们不必放在心上,一切听从上天的安排就是了,不必害怕。”
完婚以后,吴与弼就在家乡种田为生。这时各地来向他求学的人一天天多了起来,大家住在一起,师生一同耕种、一同饮食,生活虽然清苦,却都安贫乐道。
有一天吴与弼在田中收割稻谷,手指不小心被镰刀割伤了,这个时候先生忍痛说道:“为学的人就是要养成坚忍的心性,岂可因为受到一点外物的侵害就扰乱了心志!”于是继续割稻,就像是不曾发生过任何事情。
那时有一位名叫陈献章的秀才(第二章专门讲他),从广东来到江西,拜在吴与弼门下求学,也住在一起。有一天大清早,吴与弼就起来打谷了,而这位年轻人还没有起床,吴与弼就在他的房门外大声说道:“秀才怎么可以这么懒惰,这样下去,哪一天才到得了圣贤的境地啊!”陈献章听到了非常惭愧,从此努力上进,再也不敢偷懒,后来终于也成了一位大学问家,成就还不下于他的老师吴与弼呢!
由于吴与弼先生的品德淳厚,学问高明,所以地方上的官吏纷纷推荐他到朝廷中做官。当时的皇帝英宗也下诏书礼聘他到京师去讲学,他都一一加以恳辞,后来逼迫得紧了,不得已去京师走了一趟,可是仍然坚决不肯做官,最后还是告老还乡了。
吴与弼先生一直活了七十九岁,到明宪宗成化五年,也就是1469年去世。他一生的主要思想,大都记载于每天的生活笔记中,他将笔记取了个名字叫做《日录》,就是每日记录的意思,内容大部分是关于自身求学读书的心得,以及反省思考的感想,很少涉及他人的是非。现在就摘录一些在后面:
《日录》
1.日夜痛自点检且不暇,岂有工夫点检他人?责人密而自治疏矣,可不戒哉!明德新民aa.明德、新民:这两个语词出自《大学》一书,《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的“亲”字,宋程子说:“亲当作新。”这里以“明德”和“新民”对举,“明”和“新”都是动词。修养德性,使德性光明,叫明德。明德之后,推己及人,也使他人能革除旧习气,呈现德性的光明,叫新民。
虽无二致,然己德未明,遽欲新民,不惟失本末先后之序,岂能有新民之效乎?徒尔劳攘,成私意也。
【译述】人每天深切地自我反省都来不及了,哪里有工夫去指责他人的过错呢?如果整天只顾着去指责别人,恐怕就顾不到自己的进修了吧!这可要当心啊!修养自己和提升别人,本来都是求学的人应该去做的事,因为这两件事的目标都要人德行完美。只是如果自己的品德都还没有修养好,就急躁地要提升别人,不仅失去求学的先后次序,恐怕也达不到提升他人走上正途的目的吧。那也只不过是拿自己的成见去跟别人争执罢了!
2.思债负难还,生理蹇涩,未免起计较之心,徐觉计较之心起,则为学之志不能专一矣!于是大书“随分读书”于壁,以自警。
【译述】想起积欠的债务难以偿还,生活艰难,不免心中有所愤愤不平,对现实中的得失就看得重了起来。但是过不久又觉悟到一个人得失心一重,那么心情难免纷扰杂乱,再要专心读书求学就难了!于是写了“随分读书”四个大字贴在墙壁上,警惕自己安贫乐道,好好读书,不要有非分之想。
3.近晚往邻仓借谷,因思旧债未还,新债又重,此生将何如也。徐又思之,须素位而行aa.素位而行:出自《中庸》。素,现在。位,地位或遭遇,和个人的命运有关。行,依理而行。这句话是说:不管处在哪种地位或经历哪种遭遇,都能依理而行。
,不必计较,“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然此心极难,不敢不勉,贫贱能乐,则富贵不淫矣!贫贱富贵,乐与不淫,宜常加警束,古今几人臻斯境也。
【译述】傍晚到邻家去商量借一点米回来好煮晚饭,因此想起过去的旧债尚未还清,现在又加上新的积欠了。这一生要怎么样才好啊!过一会儿又想到,人生在世应当安于自身的命运,依理行事,不必去斤斤计较,所谓“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要经常保持这种心境,那可真难了!不敢不努力地去学习。说真的,如果真能处于贫困的环境也坦然自得,那么一旦富贵来临也不会骄奢放荡了。人生在世对这些事情要常常自我警惕,要知道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人真能做到这一步啊!
4.凡事须断以义,计较利害便非。
【译述】遇到事情,要下判断、作决定的时候,应该先顾到道德原则,不要先想到利害得失。
5.夜大雨,屋漏无干处,吾意泰然。
【译述】晚上下大雨,房子漏了,到处都是湿淋淋的,我的心情却仍然舒适安详,没有因此而烦恼。
6.凡百皆当责己。
【译述】凡事有了挫折或不顺当的地方,都应该反省自己的过失,不要责怪别人。
7.处大事者,须深沉详察。
【译述】担当大任,处理大事的人,必须能够镇静沉着,同时又要心细精明才行。

胡居仁
前面我们谈吴康斋先生的时候,提到有许多人来向他学习,在这些人当中,后来比较有成就的有胡居仁、娄谅、陈献章等人,我们都会一一介绍,现在就先讲胡居仁。胡先生字叔心,居仁是他的名,江西省余干县人,当时求学者尊敬他,都称他为敬斋先生。居仁二十岁那年,立志终生追求人生最高的智慧,向古圣贤学习,彻底解决生命中的一切问题。二十一岁去江西临川拜见吴康斋先生,求他指引,后来受到感召,也学他老师不愿意做官求功名,回到家乡梅溪山中盖了几间房子,住在那里,除了侍奉双亲及教一些弟子读书之外,不理会外边的俗事。这样隐居了一段日子之后,为了扩大自己的见识,于是下山到各处寻师访友,曾经到过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回到家乡之后,经常与乡人娄谅、罗一峰、张东白等人,聚会在弋阳的龟山及余干的应天寺,彼此切磋,并且在白鹿书院和桐源书院讲学,教导后进。当时淮王也听到他的声名,特地请他到王府中讲解《易经》。另外又要将他的诗文辑印成书,居仁谦谢道:“如今我的学问还不行,将来如果有了进境之后再说吧!”
居仁平日在家很孝顺,父亲生了病,听说病情的轻重可以由病人排泄物的味道试验出来,于是亲尝父亲的粪便,以测病况。父亲过世后,他三年不与妻子同处一室。日常生活都遵守古礼,不同于一般流俗。
他一生严肃坚毅,清苦度日,家中世代务农,到他这一代更是穷困。虽然如此,他仍心怀大志,理想高远,并不因此在意,反而觉得萧然自得。一般人通常都在追求生活上的享受,而忽略了精神上的锻炼,居仁却认为应该以仁义滋润身心,至于居住的环境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行了!
居仁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1434年),逝于明宪宗成化二十年(1484年),享年五十一岁。后来到明神宗时,迎居仁灵位入孔庙,与先圣先贤共享祭祀。居仁一生的操守,得力在日常生活中事事诚敬。当时有人写了一首骚赋体的诗评论他:“君学之所至兮,虽浅深予有未知。观君学之所向兮,得正路抑又何疑。倘岁月之少延兮。必日跻乎远大,痛寿命之弗永兮,若深造而未艾。”大意是说:居仁的学问深浅,因为我自己学问不够而不敢批评,但是在大方向、大原则上是正确而不容怀疑的;如果您能多有几年的岁月,再加以钻研,一定能走得更深更远,只可惜您这么早就去世了,不能完成您的大业。居仁一生大致上的确是如此。留下的遗著有《居业录》一书,现摘要如下:
《居业录》
1.人心一放,道理便失;一收,道理便在。
【译述】求学的人就是要专心,只要一懈怠,心中的道理和标准就容易忽略过去;但只要一惊醒过来,专心精进,则良知就又都呈现出来了。
2.真能主敬aa.主敬:修养德性的一种功夫,即以虔敬之心为一切意念行为的主宰,使心灵常在自觉纯一的状态。
,自无杂虑。欲屏思虑者,皆是敬不至也。
【译述】人活着如果真能专注在追求生命理想上,自然胸中不会有杂念缠绕。有些人想要剔除杂念,以为必须克制心中的一切念头,其实人哪能做到心中毫无念头呢?只要能专注在追求生命理想上,不让念头转移到邪恶的事情上去就是了。
3.满腔子是恻隐之心,则满身都是心也。如刺着便痛,非心而何!然知痛是人心,恻隐是道心bb.人心道心:人类心灵的两层区分,统理人的自然本能,而能感触知觉的心是“人心”;根源于良知本性,而能关爱他人,辨明是非的心是“道心”。人心落在形躯感官的层次,道心则通于天理。

【译述】有人能够经常体谅别人,心中充满仁爱,这都是充分发挥人类天性的缘故。就像我们被针刺到了会觉得痛,虽然也是人的一种天性,只是我们一定要分清楚:痛是一般人都具有的本性,而善于体谅他人、心怀仁爱,却是人类天性中最值得赞美,最难得做到的一种德行。
4.天下纵有难处之事,若顺理处之,不计较利害,则本心亦自泰然;若不以义理为主,则遇难处之事,越难处矣。
【译述】人活在世界上,往往会遭遇到一些困难,这时如果能冷静地分析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做,然后顺着道理去做,不计较成败得失,那么自己内心也就能够保持心平气和了。相反地,如果不能顺着义理去做,那么做不成,自然困难还是存在着;即使做成了,相信仍然不是彻底解决,只是暂时将困难应付过去罢了,心中依旧不会平静安适的。
娄 谅
娄谅,字克贞,别号一斋,江西省上饶人。少年时期即胸怀大志,要做人间第一等的圣贤人物。曾经游历四方,找寻有学问的人做自己的老师,可是都失望了,因为那些先生们所研究的学问,所教导的道理,都是应付科举考试的死知识,而不是教人化解生命中各种痛苦的真学问。一直到后来,听说大儒吴康斋先生在临川讲学,才前往跟随他求学。康斋先生一见之下,知道他日后必成大器,非常高兴,称赞他聪明上进,留他住了下来。
有一天,吴康斋先生要处理一件有关土地的事务,派娄谅做代表,并且说:“求学的人不能整天只知道读书,有时也要在日常事务上多磨炼才行!”本来娄谅的性格是非常豪迈而不拘小节的,自从经过老师这次的点醒之后,脾气大为收敛,并且纵然是扫地洒水之类的小事,也自己动手去做,对家中的僮仆也都以礼相待。因此渐渐地深得康斋先生的器重,平常康斋先生较少和众弟子谈起的高深学问,这时对娄谅也都倾囊相授,其余弟子从此才真正见识到师门学问的博大深厚。
当时有一位求学者名叫罗一峰,也前来拜访吴康斋先生,康斋先生知道这个人的性格刚强自负,有心教诲他,于是故意不见。娄谅在旁边劝道:“这位罗先生是一位有志气的知名求学者,老师怎么不肯见他呢?”康斋先生故意大声说:“我哪里有工夫见这样一个小后生啊!”罗一峰在门外听到了,非常生气,于是写信给四方的朋友和求学者,数说吴康斋欺世盗名,想来并没有什么真实的学问,只是喜欢作怪罢了!另外有一位叫张东白的求学者也跟他一同附和这个说法。康斋先生听到这些事,理也不理,好像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娄谅这时就出来指引罗一峰和张东白二人,对他们说:“自古以来,君子和小人不容并立于当世,今天你们这样批评吴康斋先生,说他欺世盗名,就像是个小人,如果后世果然认为吴先生是小人,那么二位仁兄自然就是君子了!可是万一后代的人认为吴先生才是君子的话,不知道二位仁兄要怎么自处才好?”两人听了之后恍然大悟,非常惭愧,从此再也不敢对吴康斋先生有什么无礼的举动了。
娄谅一生著作不少,可惜后来因为女婿造反被捉了起来,子孙也都被连累而关入牢狱之中,慌乱之际,文稿散失而未能留传下来。
明孝宗弘治四年(1491年)娄谅得病去世,临终时召门人诀别,并命门人査宋代大儒周敦颐、程明道等人去世的日期,发现跟他一样都是在夏天,于是含笑而死,享年七十岁。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