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论社会管理创新

書城自編碼: 202284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會學
作者: 陈里
國際書號(ISBN): 9787516117460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1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全2册/1049000
書度/開本: 16 釘裝: 平装

售價:HK$ 377.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0.9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2.7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8.2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瘦肝
《 瘦肝 》

售價:HK$ 99.7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HK$ 154.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4.7
《我们香港这些年》
+

HK$ 77.5
《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

HK$ 445.2
《看法与说法(平装版全四册)(李瑞环同志重要著作 卓越的领导智》
編輯推薦:
今天的中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任务之重、挑战之大,前所未有。为此,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做出科学解释,深入探究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思路和体系建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书收入近百位专家学者论述社会管理创新的文章,从多种角度对这一命题进行了论述。
關於作者:
陈里,河南镇平人,管理学博士。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陕西省法学会副会长。近年来,致力于社会管理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国家安全、农村稳定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被《新华文摘》《红旗文摘》等刊物转载;著有《经济利益与中国农民犯罪原因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一书;主编《领导国学智慧全书》《领导实用心理学》等七部著作;被人民网、新浪网评为2012年全国政务微博十大人物。
目錄
上卷
第一编 理论探索
社会管理创新:概念界定、总体思路和体系建构 刘旺洪
社会管理创新引论 应松年
社会管理创新与福利社会建设 景天魁
冲突解决视角对公共管理的启示 蓝志勇
集体认同的变迁与重构——社会管理创新的组织基础研究 陈华
论社会管理创新的文化精神基础 陈立旭
创新社会管理与社会道德建设 李建华 蒋林峰
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背景 王磊 胡鞍钢
中国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与社会管理创新 李景治
社会管理创新的法理探源和中国特色 李龙
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管理创新 谭桔华
社会发展是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 蓝志勇 李东泉
论政治现代化视阈中的社会管理创新 鲁鹏
论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形成与行政主体理论的变迁 金国坤
管理机制创新:基于社会风险的语义及功能分析 周寅
权利、自由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 庞凌
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与行动框架——以社会政策学为视角 岳经纶 邓智平
善治视野下的社会管理创新 杨春福
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原则 王勇
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思考 吕志奎
以共识、共通、共容、共享引领社会管理创新 余源培
以自由看待社会管理创新 胡玉鸿
新时期我国社会管理的创新之维 杨发祥
治理思路的调整与线性思维方式的转换——浅论社会管理创新 张铭
社会管理创新与制度层面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 张思宁
社会管理创新研究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陈振明 李德国
“弱势”心理蔓延:社会管理创新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赵中源
国外社会管理的有益经验 周澍 郑晓东 毛丹
第二编 法制保障
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保障 贾宇
社会管理创新不能游离于法律框架之外 胡锦光
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在于法治 王振民
法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最优模式 付子堂
社会管理创新与法律方法 葛洪义
法治与社会管理创新 王立民
论建构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 付子堂
发展、改革、创新与法治 姜明安
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正当化 孙莉
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法律观念与法律制度创新 刘作翔
法治解决问题方式及其对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 于兆波
在法治方略下寻求社会管理创新 肖北庚
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软法之治 罗豪才 苗志江
社会管理央地关系的创新及其宪法保障 上官丕亮
社会管理创新与宪政精神 杨平
论宪法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保障作用 上官丕亮
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哲学思维——人本的视角 资金星
行政法治视野中的社会管理创新 莫于川
社会管理创新与行政法形态之变革 湛中乐 苏宇
社会管理创新与刑法理念的发展 王文华
论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刑事法治问题 高铭暄 陈冉
当代中国政府社会管理创新——以麦肯锡7—S系统思维模型为分析框架
张立荣 汪志强
变化中的中国政府治理 燕继荣
社会管理创新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燕继荣
社会管理创新要求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 应松年
公安社会管理创新的观念与路径 程金生
国家理性视角下的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 朱旭东
社会管理创新与司法能动 贾宇

下卷
第三编 实践路径
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领域和基本做法 丁元竹
基于社会计算视角的社会管理科学化与创新方法研究 王博 李生
社会管理创新的社会背景与实践要求 辛鸣
重视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研究
——社会管理研究的一个方案设计 陈振明 李德国
社会管理创新路径研究 张欢 陆奇斌 王新松
实现社会管理法治化的路径 韩大元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着力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任映红
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与方向 丁元竹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 李军鹏
非常规突发事件与我国行政应急管理体制之创新 戚建刚
基于社会管理视域的基层维稳运行模式研究 王玉荣
社会管理中公民参与的价值彰显和路径选择 李少惠 崔吉磊
创新社会管理与公共政策执行 李倩 杨立新
社会管理体制的困境及其未来框架建构 张开云 张兴杰
2012年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的几点思考 丁元竹
第四编 热点问题
试论社会工作对社会管理的协同作用 王思斌
论多种社会主体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向春玲
发挥社会组织协同社会管理作用探讨 周云华
社会管理创新中非政府组织的和谐治理研究 陈晓春 王小艳
社团管理体制创新与公法应对 朱世海
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 周航 赵连章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变革 张卫
社会管理创新范式:协同治理中的社会组织参与 徐祖荣
当代青年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 郗杰英 杨守建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民间青年意见领袖与共青团工作互动关系研究 石国亮 朱峰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共青团发展——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新命题 郑长忠
加强社会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孙其昂
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创新关键点 陈文胜 陆福兴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付诚 王一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和谐社区建设 魏娜 刘蕾
从社会管理创新角度看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石佑启 张水海
“县域善治”: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理想模式 钟其
农村社会管理创新须把握几个问题 陈里
从行政侵蚀到吸纳增效: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政府角色 汪锦军
乡村和谐发展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理性选择 曹海林
农村社会组织: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 张云英
社会资本与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吴开松
现实社会与网络虚拟社会融合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创新
——基于国外成功经验的启示 王国华 毕帅辉 王聪芳
社会管理体制如何适应“虚拟社会” 袁峰
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研究论纲 颜佳华 郑志平
网络时代城市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李敏
发挥政务微博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董立人
后记
內容試閱
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在于法治
王振民
一 传统治理模式之弊

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纠纷,这些纠纷矛盾解决不好,可能会给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和损失。如何公平、合理、及时地解决这些矛盾纠纷,是任何一个国家面对的共同问题。这是实现良好社会管理的关键,是社会治理的本质。法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研究如何不让矛盾和纠纷发生,而是应该研究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科学方法和模式。

中国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以强力为主,并辅之以血缘宗法规范和伦理道德。秦用武力统一中国以后,中国历朝历代的统一都是通过战争方式实现的。由于相信强力的作用,中国历史上战争不断。发生战争的主要原因就是社会矛盾纠纷恶化、激化,不可收拾,又没有适当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最后诉诸武力解决问题。

这些暴力是怎么发生的呢?有一个法律格言:当法律被穷尽的时候,暴力就发生了。问题是,在封建社会,中国基本没有正常的解决矛盾和纠纷的法律机制,只能通过暴力解决问题。

除了强力,中国传统社会治理模式中还有一整套血缘宗法规范和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家”既是一个词,也是两个词,“国”是“家”的放大。治国与治家是一个道理,家有长幼尊卑之分,依此自然形成和谐的家庭秩序。如果国民也能够这样区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秩序,国家就实现了大治。古代的“和亲”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而产生的,即如果战争解决不了问题的话,那就和亲,以创造一种模拟的家庭关系,继而产生真正的血缘关系,由敌对双方最后变成一家人。根据这种名分秩序,确立宗藩间的主从关系、朝聘序列、兵力多寡、爵位上下、文书体例以及藩邦间的关系等。所有这些的目的都是要加强大家庭意识,巩固国家的统一和联合体的和谐稳定。
二 确立新的社会治理模式

1979年后我们的政治文化和实践开始发生变化,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他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的提法了,而是主张用和平谈判的办法实现国家统一,解决内部纷争。从此开启了中国和平发展的新纪元。自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以来,中国30多年没有战争,既无外战,也无内战。正是因为30多年没打仗,才有今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一个新的以“和”为核心的政治理念和哲学开始形成。

特别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其载入宪法,确立了中国新的社会治理模式,即以法律之治和民主之治取代原来的社会治理模式。这是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是几千年政治文化的重大转变,“和”成为关键词,国际上我们讲和平,两岸讲和解,内部讲和谐。“和”的主要方式就是法治和民主。

这种转变对实现党的长期执政,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决定性意义。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尤其英国和美国这两国之所以至今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秘诀就在于法治与民主,尽管是资产阶级的法治与民主。其道理在于,一则法治为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运行提供了稳定科学的轨道,使其成为有秩序、有规则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不会失控和混乱;二则为重大矛盾纠纷的解决提供了法治渠道,避免了内乱和战争。例如2000年美国发生的总统大选纠纷,不少人认为可能会造成社会混乱甚至动荡,而当年美国解决这个纠纷则是通过最高法院的一纸判决,结束了36天的政治混乱。

美国著名时事评论员托马斯?弗里德曼评论这个判决说:判决的失败者接受法治——以及法治背后的制度为最终的、合法的原则。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只有当我们重申我们对法律制度的忠诚,甚至即使它对我们不利——制度才能长存、改进并在失误中总结教训。他还说,美国成功的秘密不在于华尔街,也不在于硅谷;不在于空军,也不在于海军;不在于言论自由,也不在于自由市场——秘密在于长盛不衰的法治及其背后的制度,正是这些让每一个人可以充分发展而不论是谁在掌权。美国强大的真正力量在于,“我们所继承的良好的法律与制度体系——有人说,这是一种由天才们设计,并可由蠢才们运作的体系”。

民主则实现了从“家国”到“民国”的转变,由家族统治向全民政治转变。过去选择治国人才的范围非常小,只能在少数人里边选择。今天实行民主,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其范围扩大了无数倍。
三 法治与民主的关系

关于法治与民主的关系,这二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二者必须实现密切的结合,建立法治与民主的体制,这才是社会管理创新之道,也应该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但是在发展顺序上,应该有先有后。我们以前总说“民主法治”,把民主排在前头。其实从科学顺序上应该说“法治民主”,法治必须摆在民主之前,先铺设好民主的法治轨道,然后才可以保证民主的健康、有序和快速发展。

如果法治的轨道和规则还没有确立,就在法治之外发展民主,中外历史已经反复证明那样的民主是灾难。如果先发展了民主,希望在民主基础上再“长出”有效的法治来,这似乎还没有成功的先例。恰恰相反,法治和民主都很成功的地方,其经验都是先发展法治,等法治完备、政府和人民形成了法治传统和习惯后,再发展民主。法治必须先行,不能同行,更不能后行。这是英国和美国的共同经验。当然我们发展的是社会主义法治和社会主义民主,是更高级的法治和民主,要避免资产阶级法治民主的种种弊端和问题。

总之,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在于法治。今天我们必须加大法治建设的力度和速度,不断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原载《法制资讯》2011年第8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