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李镇西:教育可以这样表达》(卷九)

書城自編碼: 205456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作者: 李镇西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241375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4-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64/251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1.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写给每个人的哲学书:雅斯贝尔斯的14堂哲学思维课
《 写给每个人的哲学书:雅斯贝尔斯的14堂哲学思维课 》

售價:HK$ 59.9
人文精神与未来世界 (论世衡史:“人文精神”所指为何?在中西方各有怎样的历史?在与科技的对垒与融合中何去何从?) (人类文明的演化已经来到一个巨大转折点,人类今后将走向何方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 人文精神与未来世界 (论世衡史:“人文精神”所指为何?在中西方各有怎样的历史?在与科技的对垒与融合中何去何从?) (人类文明的演化已经来到一个巨大转折点,人类今后将走向何方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

售價:HK$ 93.6
BOSTON儿童骨科重建手术学 国际经典骨科学译著(精装)
《 BOSTON儿童骨科重建手术学 国际经典骨科学译著(精装) 》

售價:HK$ 429.6
优雅的钩针编织.超实用毛衫和小物
《 优雅的钩针编织.超实用毛衫和小物 》

售價:HK$ 58.8
城市外交:从城邦到全球城市
《 城市外交:从城邦到全球城市 》

售價:HK$ 46.8
明史讲义
《 明史讲义 》

售價:HK$ 105.6
技术爆裂:Web3.0对商业世界的5大改变   伊藤穰一
《 技术爆裂:Web3.0对商业世界的5大改变 伊藤穰一 》

售價:HK$ 70.8
东方美学口袋书 中国纹样
《 东方美学口袋书 中国纹样 》

售價:HK$ 47.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7.5
《 《李镇西的班级史册之一:恰同学少年》(卷十一) 》
+

HK$ 79.0
《 《李镇西:写给我的学生》 (卷八) 》
+

HK$ 60.4
《 《李镇西:我的从教之路》 (卷四) 》
+

HK$ 65.7
《 《李镇西:我的教育心》(卷三) 》
+

HK$ 68.4
《 《李镇西: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卷二) 》
+

HK$ 60.4
《 《李镇西:我的三位导师》(卷一) 》
編輯推薦:
美好的理想世界从来不是静止地待在那里,也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我们像愚公一样,怀揣信仰,通力合作,积极创造。李镇西正是这样的一个实践者,他不仅在课堂上教书育人,还将爱心教育的舞台搬到了广袤的网络世界,期望用教育的力量创造美好生活。
纵观李镇西十几年来的网络游弋生涯,我们可喜地发现:在这嘲笑神圣的时代中,还有那么一群人热忱地向往崇高;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那么一群人诚挚地追求理想;在这真假难辨的网络,还有那么一群人汲汲地呵护真诚!
爱心,可以如斯传播;教育,可以这样表达。正能量,就在你我的言行中或住或逝。
內容簡介:
《李镇西:教育可以这样表达》是作者在网络上自由表达教育的文本记录。自1999年底被学生拉上网到自在地畅游网络天地,李镇西的教育阵地得到了拓展。对他来说,虚拟的网络世界既新鲜又灵动。通过网络,李镇西结识了大批有志于教育事业的网友;通过BBS论坛,李镇西组织了众多民主、活泼的教育研讨会;通过键盘,李镇西敲打出大量关于教育的锦句妙言。
在以网络为载体的教育表达中,李镇西无时不体现着真诚和友善,当然,也夹带着四川人特有的幽默和风趣。本书集结李镇西“触网”以来的精华篇章,不仅记述了李镇西与网友相处的趣闻轶事,展现了一批平凡的基层教师情牵教育事业的拳拳之心,还精选了李镇西关于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及其与网友的真诚争鸣,展现了一位语文教师心系教育事业的赤子之情。在行云流水的叙事中,一个个可爱的网友形象跃然于纸上;在鞭辟入里的评论中,一串串厚重的思想足迹印刻在你我心中。
關於作者:
李镇西,男,1958年生,语文特级教师。1982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6月获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四川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曾任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现任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从教30余年,李镇西以深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和教育理念获广大师生好评和专家学者赞誉。他在语文素质教育、青春期教育、班级民主管理、后进生转化方面成绩卓著,提出了一系列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的教育理念。其教育思想和实践模式在广大教师中有巨大的号召力。
他先后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作教育学术报告数百场,上语文教学示范公开课200多堂,出版30多部著作。他的书成为十多年来中国教育教学类畅销书,很多学校、教育局把他的著作作为培训教材,教师人手一册。曾获“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称号,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他30年如一日,满怀激情地对教育进行思考与探索。2007年7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题词说:“他走的乡村平民教育之路是正确的,他和同事们通过‘提升教师、关爱孩子和影响家长’三件事,使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富有创意,符合实际,抓住了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是高尚的,我向他们表示敬意。”
目錄
目录
第一辑 网事历历
E网情深…………3
请把我当李镇西…………19
泪水浸透的文字…………25
林依印象…………37
北京,五月的记忆…………46
有感于市长进论坛…………62
苏州版主聚会散记…………64
第二辑 三三聊天
书为谁读?
——三三聊天(一)…………75
诚信:作文与做人
——三三聊天(二)…………82
病毒?网络?教育
——三三聊天(三)…………88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
——三三聊天(四)…………95
“9?11”事件与教育
——三三聊天(五)…………101
校风、校纪、校服与民主教育
——三三聊天(六)…………106
第三辑 随心所语
正视历史的进步…………115
对不起,我不是名人
——致《中国当代教育名家能人词典》编委会…………118
学校应有教育忌语…………120
教师节是什么…………122
教育服务呼唤承诺…………124
为什么家访…………125
不妨徒步春游…………127
惩罚教育与民主教育…………129
选择沉默…………132
我看分数与隐私…………134
第四辑 掩卷沉思
投向专制教育的一把匕首
——读《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 …………139
让历史警钟长鸣
——推荐《东史郎日记》…………142
假如我是刘亦婷的老师
——读《哈佛女孩刘亦婷》…………149
“语文的诗意”即人生的诗意
———《语文的诗意》序…………152
“教育——这首先是人学!”
——《素质教育父子读本》序…………155
从文体突围到思想突围
——读《没有语文的语文课》…………159
《新教育之梦》的意义
——读《新教育之梦》…………163
倾听民间的声音
——读《中国教育面临的紧要问题》…………167
呼唤中国的卢安克
——读《迈向个性的教育》…………169
让语文回到语文
——《跳出语文教语文》序…………172
走出书斋的教育学
——读《教育新理念》…………175
第五辑 针锋相对
校卡“卡”住了什么?…………183
打学生的教师绝无好心可言…………185
也谈“和学生打成一片”…………187
求教K先生
——《教育本质的新视角》献疑…………189
也说“尹建庭事件”…………194
岂能如此考评班主任?…………197
师生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朋友…………201
我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207
让管理充满人性
——兼答一些朋友对《岂能如此考评班主任》的质疑…………215
质疑“第十名现象” …………218
第六辑 看到就说
请教潘校长…………223
名次与座次…………225
比机智更重要的是民主…………227
我希望人人有“官”当…………231
就刘工昌老师的文章答少华…………233
中国呼唤教育家…………235
我看保送生制度…………239
论“反腐败从娃娃抓起”…………241
我看电视剧《命运的承诺》…………244
白马湖寻梦…………247
內容試閱
E网情深
——我的网络生涯“三部曲”
一、“初恋”:青年话题论坛
没上网之前,我听说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什么都是假的。所谓的听说,其实主要是“听”报纸上“说”时不时有人在网上被骗了,甚至还有姑娘因网恋被骗而自杀!这让我对网络世界有了些恐惧感。我这把年纪的人当然不会网恋,但把精力抛洒在虚拟世界里,这损失却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虽然用电脑写作已经有四五年,但我一直拒不上网。后来看朋友用“伊妹儿”(E-mail)投稿十分方便,我才上了网——那是1999年12月底。因此我也算是上个世纪上网的人了,但上网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止于收发“伊妹儿”而已。
学生听说我上网,便劝我网上聊天。“难道李老师就那么保守?”在学生的刺激下,再加上自己其实也有点好奇心,于是,我当天晚上便试着在网上与素不相识的人聊天。“你好!”刚发出一个信息,便有人回应了:“你好!”想到在同一时刻却不知在什么地方,有一个人和我一样坐在电脑前,与我聊天,心中真有点激动。“你在什么地方?”我问。“你呢?”对方反问我。我有些不悦,竟像小孩儿赌气似的,说:“我先问你,应该你先说。”“能不能不说呢?”对方又问我。我马上回道:“起码的信任都没有,还聊什么聊?”对方便问:“那你说怎么办?”我说:“那就不聊了吧!”我的第一次聊天就这样不欢而散了。那也是我最后一次在网上与素不相识的人聊天。
2000年7月,我在《中国青年报》上发了一篇短文——《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反思》,引起了一些反响。于是,在8月上旬,我打开《中国青年报》主办的网站“中青在线”,想看看里面有没有对我那篇文章的回应。结果,在里面我还真看到了一些网民对我文章的回应。其中有一篇《虚拟课堂: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吗?》写得妙趣横生,作者把莎士比亚、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召集”在一块“上课”,让这些文化巨匠“讨论”教师是否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我一看作者的名字叫朱海军,便按他在文章后留的电子邮箱给他去了一封短信,表示愿意和他交流教育心得。仅仅过了十来分钟,我再看我的信箱,朱海军已经回信了。网络就是如此快捷!于是,我开始了与朱海军的网上交流。教育,是我们谈得最多的话题。几封信下来,我们彼此都已经感到心心相印了。再后来,我去深圳讲学时,在深圳工作的朱海军专门来迎接我。我们一见如故,好像是久已认识的老朋友,几乎无话不谈。其实,从我给他发第一封“伊妹儿”到真正见面,不过才20天!
那以后,我开始关注“中青在线”的“青年话题”。我一开始就被吸引了——这是一片燃烧着思想激情的原野,这是一个翻卷着精神浪花的海洋。这里是真正的自由王国:没有什么统一的话题,只有对讨论的共同兴趣;没有什么固定的主题,只有对论坛不变的情怀。现实的关怀与历史的忧思、国际的热点与国内的焦点、“形而上”的思考与“形而下”的关注,都在这里汇聚与对话。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环保、爱情、婚姻、家庭等各种社会话题,都在这里得到交流与碰撞。“魔鬼教官”、“三剑客”、“蓝天”、“欣颀儿”、“阿燕”、“冰睿”、“三七二十八”、“三糊涂”、“胖新”、“蝴蝶飞”、“高观”……这些或刀光剑影或妙趣横生的名字背后,都飞扬着一个个意气风发的灵魂!我惊喜地发现,竟有那么多比我年轻更比我有才华、有激情、有思想、有胆略的人,在真诚而严肃地思考着和关心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以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我也开始试着在上面发帖子。其中有我的教育故事和我对教育的一些思考:《一双无法回避的眼睛》《沉重的思考》《追随苏霍姆林斯基》……我发的其实都是旧作,但很快引起网友们的兴趣,有由衷赞同的,也有直率反驳的。我开始还有些身为陌生人的自卑与胆怯,如同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小伙子突然冒冒失失地闯进了联合国会场,羞愧得连头都不好意思抬起来。但一篇接一篇的跟帖让我完全忘我了。是啊,人家关注的是文章本身,谁知道你是谁。即使你脸红,别人也看不见啊!这就是网络的好处:它能壮人胆。
很快,我就发现,“青年话题”聚集了一批很认真的人。他们对社会有着庄严的责任感,因而几乎一刻也没有停止思考。我曾经感叹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浅薄浮躁而自视甚高,但在这里,我至少感受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特有气息。你也许可以说他们肤浅,但你无法否认他们真诚;你也许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但你不能不欣赏他们的勇气。记得有一次网上讨论《生死抉择》,一个叫陈杰人的网友发帖子谈如何根治腐败。我觉得他立论有误,便毫不客气地跟帖与他商榷。在写帖子的时候,我可以说是挟风带雷,用词十分生猛,但写到结尾,我又文不对题地大抒其情,向杰人表示问候——网上言论就是如此自由,真正的意识流。杰人看了我的回帖,也不生气,反而留下他的电话号码,叫我到了北京与他联系。观点交锋竟交出了一位朋友!
在那年8月底快开学的时候,一个叫“冰睿”的网友在论坛发了篇帖子,题为《致落榜哥哥的一封信》。这是一个在京城打工的18岁小伙子写给农村家中哥哥的信。信不长,但其中表现出一种挑战人生的坚韧精神,打动了我和许多网友。许多人在“冰睿”的帖子后面跟帖,向他表示敬意。第二天,我把这封信念给刚进高中的学生们听,作为送给他们的“见面礼”。许多学生听了后向我要“冰睿”的电子信箱,说回去后要给“冰睿”哥哥写信。当时,我从心底感谢“冰睿”,因为他为我提供了最鲜活也最真实的教育素材。
据说,一般来讲,网友是不见面的,但进论坛刚一个月,我便见到了版主李方。那是我到北京参加教师节表彰活动的时候。到北京后的第一个晚上,李方把我接到一个茶馆,并呼来了陈杰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我们都觉得彼此早就是好朋友了。在氤氲的茶香中,我们谈论的大多仍然是论坛。谈吐间,我再次感到了李方的幽默、睿智与宽容,还有杰人的稳重、朴实与纯真。在北京的日子里,我还见到了专门从保定赶到宾馆看我的李佳——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我开他的玩笑:“你真是一位佳人!”同样没有初次见面的拘束与激动,我们很自然地聊了起来,一直到深夜。在离开北京的那天,我来到李方办公所在的《中国青年报》报社,见了儒雅的少华和稚气的“冰睿”……在从北京回成都的飞机上,回忆起与李方等网友的相会,我感慨万千:网络的确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所谓的虚拟世界其实是很真实的啊!
请把我当李镇西
我对王朔的小说一向反感,尽管他对假崇高的嘲讽酣畅淋漓,但他把真正的崇高也消解了,我因此不喜欢他的作品。然而,有一部中篇小说例外——《我是你爸爸》。我认为这篇小说是王朔写得最好的小说(果然,这也是他唯一获得文学大奖的作品)。小说通过父子俩“教育”与“被教育”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浅显的道理:自作聪明、故作平易的教育者是很可笑的,也是很可怜的。这篇小说依然保持了王朔小说中消解一切权威的后现代主义色彩,如果沿着他的思维逻辑推导,则必须颠覆所有教育。但我只取其一点:永远不要做自以为是的教育者。对我来说,这就够了。
我当然没有忘记自己是教育者,我也有着真诚的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我对教育的理解是感动,是感化,是感染,是陶行知所提倡的“与孩子一道成长”。尽管我在教育过程中也不乏义正词严、慷慨陈词、气势如虹的时候,但更多的时候,我铭记苏霍姆林斯基的忠告:“我坚信,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努力实践陶行知所说的境界:“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决不因为自己是教育者就以真理的垄断者自居,这是我最重要的教育理念。
正是带着这样的理念,我来到K12班主任论坛而且还成了该论坛的版主。
我是在“韩军在线”被“天如水”招呼到刚建成不久的班主任论坛的。贴了几篇帖子后,便有网友怂恿我申请当版主,我当即断然拒绝,同时毫不犹豫地支持“红袖”的申请。当时的拒绝没有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我想都没有想过当什么劳什子版主。后来,网友们一再劝说,我仍然不同意,这时有原因了。表面上我说自己太忙,而真正的原因是“红袖”已经呼之欲出,我怎能当半路杀出的程咬金?经过一番曲折,我终于答应了众多网友,前提是说服“红袖”和我一起当这个版主。尽管如此,我还是迟迟没有提出申请,因为我突然看到“天子”(班主任论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在申请版主职位。那几天,我一直在犹豫,甚至还私下向“管家”表达了我的意愿:让“天子”和“红袖”当版主。再后来……算了,具体细节不说了。总之,我后来还是带着遗憾的心情,和“红袖”一起当上了版主。现在面对“天子”时,我都有点抬不起头。
在接受版主任命之始,我就和“红袖”一起考虑治版思想。说到治版思想,得先谈谈我当上版主后所面临的一种尴尬,一种源于版主身份的尴尬。我相信,李方、韩军、“蓉子”、“imhistory”、“阿W”等人都遇到过这种尴尬。以前以网友身份发言时没有什么顾虑,而现在,版主身份提醒你:你的发言可能会左右别人的观点,影响别人的勇气,甚至支配别人的精神。怎么办?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必然涉及对版主责任的认识。在这一点上,我可能与一些网友存在分歧。我理解的版主,是良好谈论秩序的维护者,是网友之间感情交流、思想对话的穿针引线者,当然,也是论坛垃圾的无情清除者,但绝不是真理的垄断者,绝不是是非的仲裁者,绝不是自以为是的教育者,绝不是自作聪明的引导者。版主,并不因为他是版主,而使其发言具有权威性,甚至一句顶一万句。
因此,自从我当上版主,就告诫自己:“李镇西,你没有资格也没有义务去引导谁、教育谁。你的任务就是招呼客人,为大伙儿服务,给大家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茶馆。当然,如果有网友失去理智而破口大骂,你就劝劝他,帮他消消火——其实,这种情况是很少的。”我当然也有发表不同看法的权利,但如果由于版主身份而使这种自由表达对争鸣气氛产生负面作用,我宁可保持沉默。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当上版主后,我基本上没有以真名与网友展开过争鸣。
于是,我让包括“educator”在内的一些网友失望了。“为什么在这种非常明显的、对比度强烈的帖子面前,李镇西的观点却不知所云?李镇西想说什么?又想表示什么? ”对不起,我只能这样。我曾经在与“红袖”的一次聊天中谈到,如果要与网友论战,我将用化名。由“educator”的失望,我想到“红袖”在劝我当版主时说的一句话:“你是论坛的精神领袖。”我绝对相信“红袖”的真诚,但这正是我警惕的一点。从当上版主的第一天起,不,从来到论坛的第一天起,已经成为潜意识的民主观念就使我警惕任何人(首先是我自己)在主观上追求或客观上成为“精神领袖”的企图或可能!因此,指望我以教育家的身份或以论坛领导的身份对任何人予以引导的人,注定是要失望的。
班主任论坛的老网友可能还记得,我刚来此论坛时,发了好几篇关于我和学生的故事的文章(主要还不是我的经验,而是我的教训)。这很快引起网友们由衷的褒奖,但我迅速意识到,这样下去,我会成为某种精神上的聚焦点。于是,我马上发出一系列争鸣话题,以引火烧身。果然,网友与我展开了激烈的争鸣。在我看来,这些争鸣的意义,还不在于具体明辨什么真理,而在于给论坛带来了学术气息,更在于打破了任何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一些网友的担心——担心无人敢与李镇西论战。这次“educator”的质疑也让我很高兴,因为我盼望的正是这种思想的火药味。我以前长期在“中青在线”和“韩军在线”游荡,特别喜欢这两个论坛的风格:一种让思想争奇斗艳的风格。我希望班主任论坛也拥有这样的风格。但愿我能学习李方、韩军,让班主任论坛没有权威,只有同志——真正意义上的同志。我希望班主任论坛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不只有一种声音,而是成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精神原野。
校风、校纪、校服与民主教育
——三三聊天(六)
三糊涂:你好!听说上海市正在小学生里选“好苗苗”呢,不知我有问题,还是人家有问题,反正我一听“好苗苗”这样的字眼,浑身就起鸡皮疙瘩。
三星堆:呵呵,真是英雄所“起”略同,我听了也感觉不舒服。
三糊涂:中国的学生评优,其宗旨不外是“够乖,够听话,学习够好”之类的,也就是说,优秀的孩子首先得是乖孩子。
三星堆:心里乖,外表也得乖。我女儿回来说,她不得不剪掉长发,因为“上面”规定“男平女短”,即男生留平头,女生留齐耳短发。我女儿那一头美丽的长发马上就要被剪掉了。
三糊涂:为了整齐划一?
三星堆:“上面”的初衷是严肃校风。我不反对整肃校风,只是不明白头发怎么与校风联系上了。
三糊涂:这就是教育思想的问题了。校服统一,发式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答案唯一,最后达到思想统一。这学生就像出窑的砖一样码得齐齐整整的,好看啊!
三星堆: 学生的发式如果太成人化了,甚至太痞子味了,是不好,但这可以个别教育嘛。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勃发的时期,是如花岁月,为什么连发式都要统一呢?还有校服,学校搞统一活动时,比如升旗仪式、运动会或外出活动,统一服装显得庄重而且有集体主义荣誉感,但要求天天穿,我觉得就不好了,本来争奇斗艳的青春花朵成了一种颜色!据说,很多家长赞成穿校服,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在穿着上攀比。
三糊涂:我们这里的家长就不太欢迎校服,有时候,校服简直就是质次价高的代名词。
三星堆:现在的校服大多难看,我女儿穿上校服简直像阿富汗小难民。
三糊涂:这大概是学生不喜欢校服的主要原因,我的学生说:“校服真丑啊!”我说:“嫌校服不够酷,是吗?”学生就笑。
三星堆:有教育者说:“人家日本、韩国中学生都穿校服!”为什么日本、韩国的学生穿校服,我们就一定要穿呢?
三糊涂:这是“哈韩”、“哈日”加“反美”。呵呵,按此逻辑,日本保留皇室,咱也跟着学学?
三星堆: 不过,他们的话倒提醒了我,为什么东方民族的中学生都穿校服呢?这说明还是有潜在的传统专制因素在影响我们,希望一切都整齐划一,希望一切都步调一致。
三糊涂:外在的统一也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在的统一,有时候还是二者合一。
三星堆:家长喜欢乖孩子,老师喜欢乖学生,上下左右齐心合力,乖孩子从小就培养出来了。
三糊涂:对,就说小学生吧,上课手背后,跟小犯人似的。除此之外,还得管好自己的嘴。老师往孩子嘴上贴胶布的事,咱就不说了。
三星堆:废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白马湖寻梦
白马湖不是湖,而是一片水系,是许多湖的总称。白马湖也不是著名的风景区,但有人将它与西湖相提并论:“西湖如摩登女郎,白马湖像村女”(马蓝:《白马湖之恋》)。这里的“村女”不是贬义,而是有朴实、素雅、幽静等赞美之意。
她当然是美的,湖面波平如镜,泛着碧绿的光,因为湖岸的山峦、灌木林和野花野草的倒影都在湖水中荡漾,但这不过是中国许多乡间湖泊常见的景致。的确,和江南许多河汊湖塘相比,白马湖似乎并没有独特之处。
然而,朱自清却这样写她:“湖水有这样满,仿佛要漫到我的脚下。湖在山的趾边,山在湖的唇边;他俩这样亲密,湖将山全吞下去了。吞的是青的,吐的是绿的,那软软的绿呀,绿的是一片,绿的却不安于一片;它无端的皱起来了。如絮的微痕,界出无数片的绿;闪闪闪闪的,像好看的眼睛。”(朱自清:《春晖的一月》)
1933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已经定居上海的夏丏尊先生,听到外面呼呼的风声,禁不住想起白马湖来,他充满深情地对家人说:“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厉害哩!”(夏丏尊:《白马湖之冬》)
白马湖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竟然能够攫住朱自清和夏丏尊的心?不仅仅是朱自清、夏丏尊,还有丰子恺、李叔同……他们都曾对白马湖一往情深。
这一切都因为白马湖畔有一所中学,它的名字叫“春晖”。
春晖中学创办于1922年,第一任校长是著名的教育家经亨颐先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春晖中学也是“五四”运动的产儿,因为经亨颐先生一开始就高扬“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倡导学术自由,以开放的胸襟广揽天下贤才,一时间,大批名师硕彦云集春晖中学,除了前面提到的朱自清、丰子恺、夏丏尊,还有朱光潜、王叔任、匡互生、杨贤江等。另外,先后前来讲学或考察的蔡元培、何香凝、黄炎培、沈仲九、沈泽民、舒新成、俞平伯、陈望道、李叔同、张闻天、柳亚子、刘大白、叶圣陶、胡愈之、张大千、黄宾虹、吴稚辉等都在春晖中学留下了足迹。特别要说明的是,在这一个个掷地有声的名字中,既有杨贤江(曾任春晖中学教务主任)这样的共产党人,也有吴稚辉那样的国民党人,真正是海纳百川。
我第一次知道春晖中学是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晖的一月》和《白马湖》,从此我知道在浙江上虞的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地方,有这么一所美丽的乡村中学,在那里曾经出现过一道中国教育史和中国文学史上辉煌的景观。于是,我向往有一天能去春晖中学看看。
2002年秋天,我终于来到了春晖中学。比起当年,校园当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从学校仅存的教师宿舍楼、苏春门等几处老建筑中,我还是可以依稀见到春晖旧日的风韵。我走进苏春门长廊,想象当年朱自清、丰子恺他们在这里散步的场景,我情不自禁地用手抚摸那一根根色彩斑驳但依然整齐屹立的木柱,心想朱自清一定也这样抚摸过,这样想着便感觉到木柱上分明还留着朱自清手掌的余温。我闭上眼睛,恍然觉得回到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