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低碳经济蓝皮书: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3)

書城自編碼: 207912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中國經濟
作者: 薛进军
國際書號(ISBN): 9787509745465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20/241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56.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德州扑克前沿理论指南
《 德州扑克前沿理论指南 》

售價:HK$ 70.8
不确定宣言:记忆地图
《 不确定宣言:记忆地图 》

售價:HK$ 80.2
风雅与风骨:北大名师的至情至性
《 风雅与风骨:北大名师的至情至性 》

售價:HK$ 92.0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文化的源与流(启蒙文库)
《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文化的源与流(启蒙文库) 》

售價:HK$ 233.6
庄子:迈向超俗之境
《 庄子:迈向超俗之境 》

售價:HK$ 73.2
我的时代的宗教
《 我的时代的宗教 》

售價:HK$ 92.0
东吴100年
《 东吴100年 》

售價:HK$ 100.3
国色之美:中国经典传统色配色速查手册
《 国色之美:中国经典传统色配色速查手册 》

售價:HK$ 128.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79.4
《 低碳经济蓝皮书: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4) 》
+

HK$ 231.4
《 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4) 》
+

HK$ 225.3
《 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3)--政策执行与制度创新 》
+

HK$ 233.1
《 中国低碳经济年度发展报告(2012) 》
+

HK$ 289.1
《 低碳经济蓝皮书: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2) 》
編輯推薦:
低碳经济蓝皮书汇集了一批罗马俱乐部核心成员,IPCC工作组成员,碳排放理论的先驱者,政府气候变化问题顾问,低碳社会和低碳城市计划设计人等世界顶尖学者、政府官员和有识之士,探讨世界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的现状,比较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和政策,总结
COP15以来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动向,为研究人员、政府决策人员和一般读者提供参考资料。本报告对政府间气候变化政策制定、特别是中国的低碳经济经济发展有特别参考意义。
內容簡介:
蓝皮书聚焦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从科学角度和国际视点解读雾霾现象,分析其危害,解释其成因,提出对策。书中指出,雾霾这样的环境危机事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倒逼机制。此外书中还解读了十八大报告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和“十二五”规划中的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分解各地区节能减排指标,并提出完成指标的政策建议和落实措施。
關於作者:
薛进军经济学博士。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院附属国际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席,发起人兼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理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深圳大学、西北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碳排放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新加坡经济评论》特约编辑以及中文、英文、日文学术杂志审稿人。
赵忠秀经济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助理,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教授,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秘书长,全球商务与贸易国际学会会长,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目錄
Ⅰ总报告
1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Ⅱ专题篇
2中国城市PM 2.5的污染与治理
3PM 2.5污染的治理路径与绿色低碳发展
4北京及周边区域颗粒物和细粒子排放源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5日本治理环境的经验及其对中国治理PM 2.5问题的启示
Ⅲ对策篇
6“十二五”时期节能目标的地区分解
7湖北省碳交易试点
8中国区域碳排放分异特征与低碳发展对策
9中国与欧盟在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领域的合作
Ⅳ国际篇
10日本的能源政策调整
11日本的能源政策与气候变化对策
12丰田市的智能城市建设
Ⅴ附录
13附录1中国碳排放统计
14附录2世界碳排放统计
內容試閱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3)》(以下简称《报告》)是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日本名古屋大学共同创办的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主持编写的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系列年度研究报告的第三份报告。
2009年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变化会议以来,国际气候变化谈判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和西方国家内部政治社会危机等不利因素干扰,气候变化谈判进展缓慢,新的国际减排机制尚未达成。但是,中国作为快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减排压力与日俱增。
在中国国内,伴随着中国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挑战。2013年初,中国大部分地区和城市出现的持续性雾霾天气更凸显绿色低碳发展不仅是中国承担国际环境公共产品责任的需要,更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急迫需要。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也倒逼中国加速经济转型,走低碳绿色发展的道路。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大在报告中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为低碳绿色发展提出了战略目标。
《报告》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以PM
2.5为主要特征的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阶段,分析了中国大气污染的复杂成因和现阶段中国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了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环境治理的路径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中国PM
2.5的控制目标、治理路线图及综合措施。
中国的PM 2.5污染呈现污染水平高、覆盖范围广、空间分布不均匀和污染成分复杂等特点。中国政府已经制订并公布了全国PM
2.5监测时间表,出台了 PM 2.5标准值,开始实施最严厉的大气污染物限排政策。但是PM
2.5形成机理复杂,各地情况各异,亟待加大研究投入,明确空气污染机理,对症下药。污染与发展的关系须彻底理顺,空气污染监测和环境执法体制亟待改进。《报告》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空气污染物排放来源进行了分析,为我国PM
2.5治理提供了案例。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历史上均出现严重的PM
2.5污染问题,他们制定的空气污染物监测标准和采取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值得中国借鉴。
《报告》建议:政府转变发展与环境的认识,制定长期空气污染治理战略规划,制定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时间表和区域空气质量达标时间表,起草中国的“清洁空气法”,制定综合控制规划和应急计划,采取区域联防联控和精细化管理方式,运用经济手段等政策措施,加快城市低碳发展。
尽管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进展缓慢,中国的低碳发展战略依然稳步推进。中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如何分解减排目标,制定和落实减排政策,成为低碳发展的核心。《报告》第二部分具体分析了中国碳排放区域差异的特点和原因,提出依据各地区节能责任、潜力、能力和难度因素,建立全面反映不同地区特点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在既定全国节能目标的前提下,将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五类,确保相似地区承担相近节能目标,不同类型地区有所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确保各级政府完成节能目标的政策建议。
利用市场机制减少碳排放是未来中国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报告分析了国际和中国碳市场的发展现状,指出中国碳交易市场需要注意的四点问题:一是开展试点城市碳交易市场的评估研究;二是建立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证体系;三是初始配额分配问题极大影响碳市场发展和减排效果;四是碳价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2011年中国政府已经批准广东、湖北、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深圳两省五市作为碳交易试点,2013年开始交易。
国际合作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路径,也符合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中国和欧盟分属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中国与欧洲的低碳经济合作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中欧在减排技术、示范项目和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对促进中国减排技术发展和减排机制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但经济领域中的竞争因素成为限制中欧低碳合作的现实和潜在问题。
国际气候变化和能源政策发展趋势与经验研究以日本为案例。日本能源政策受到2011年大地震所引发的核泄漏影响,国内开始了对其传统能源政策的大辩论。新的政策在不放弃核能的基础上,加强了对传统化石能源(如煤炭)的依赖。能源政策的变化使日本气候变化政策发生变化,尽管日本没有改变其原有的近期减排25%的目标,但是并没有具体实现这一目标的明确措施,也没有提出中远期目标。气候变化政策在日本能源政策中的地位下降。
虽然日本国家能源政策和气候变化政策倾向于保守,日本地方城市的低碳发展经验仍值得借鉴。《报告》以日本丰田市的智能城市建设为案例,分析了日本地方城市低碳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工具的运用,对中国的低碳城市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