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文化产业文献导读

書城自編碼: 213046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刘玉平
國際書號(ISBN): 9787211067336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9-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51/269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0.1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乔小乔
《 大乔小乔 》

售價:HK$ 67.9
文化遗产管理规划:场所及其意义
《 文化遗产管理规划:场所及其意义 》

售價:HK$ 101.2
最后的奈良(一部日本土葬风俗消亡史,堪称日本土葬资源抢救工程的“世纪奇书”)
《 最后的奈良(一部日本土葬风俗消亡史,堪称日本土葬资源抢救工程的“世纪奇书”) 》

售價:HK$ 98.9
古籍目录版本校勘文选(平装)
《 古籍目录版本校勘文选(平装) 》

售價:HK$ 89.7
巴比伦怪物:魏玛共和国犯罪鉴证实录(“火与风”丛书)
《 巴比伦怪物:魏玛共和国犯罪鉴证实录(“火与风”丛书) 》

售價:HK$ 101.2
启功谈国画(启功著,中华书局出版)
《 启功谈国画(启功著,中华书局出版) 》

售價:HK$ 64.4
中国书法的历程
《 中国书法的历程 》

售價:HK$ 89.7
汉语修辞学(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汉语修辞学(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58.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3.8
《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
+

HK$ 103.4
《计算机网络(第6版)(含CD光盘1张)》
+

HK$ 172.3
《妇产科学(第八版/本科临床/十二五规划教材)》
+

HK$ 292.1
《数据库系统概念(原书第6版)(数据库系统方面的经典教材,被国》
編輯推薦:
新兴学科前景广阔,资料太多无从下手?本书由国内一流的文化产业专业导师伏案两载,甄选中外学界广泛引用的文化产业经典文献,并摘其精要大略,名副其实的高屋建瓴、一览众山小、火速登堂入室!
內容簡介:
本书在多年授课积淀的基础上,对报刊文章和学术专著几度筛选,最后摘编而成。导读分论文和著作二卷,论文导读形式是精要摘编,专著导读还有简介和述评,给出一个初步印象和大致框架,供研究者各取所好、按图索骥。摘要篇幅视原著长短而异。所选1979年至今中国文化产业的经典文献,无形中勾勒出中国文化产业30年来的发展历程,并站在文化产业史的高度反过来解读这些经典文献;所选国外部分少而精,对日本动漫业、索尼商业模式、好莱坞电影业、美国创意阶层等“豪华阵营”有集中的精辟解读,对西方思想界对文化产业从批判到承认到接受再到研究的历程也有一个宏观的描绘。无论从含金量还是从立论高度来看,本导读都堪称文化产业文献海洋中的一座灯塔,指引着黑夜中的摸索者们辨明研究方向,并最终找到自己的“真经”。
關於作者:
刘玉平,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系教授,山东大学哲学博士。王晓鹏,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系副教授,山东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
目錄
前 言
论 文 卷
试论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孙长宁、沙吉才、曾五一
服务消费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李江帆
人类应当建立一门崭新的学科——精神经济学李向民
试论文化艺术的商品性质及其调节机制李军
码洋?产值?利润——概念辨析和出版社经济效益评价王纪卿
论社会主义的文化产业李建中
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王文章
试论电影市场研究的特点和趋势汪天云
现代艺术商品化的内在机制姚文放
在改革开放中发展文化产业高占祥
大型主题公园布局初步研究保继刚
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哲学思考谢名家
中外出版业发展规模比较罗紫初
试论转型期中国传媒的市场传播意识戴宇立
体育文化产业——中国体育产业的新拐点和新焦点易剑东
20世纪中国广告学理论的发展陈培爱
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思考胡惠林
文化市场的理论定性与文化的市场定位及其管理廖奔
文化市场建设中的政府介入机制顾江
关于休闲的研究张广瑞、宋瑞
试论表演艺术团体运作方式的产业化谢大京
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与国有文化部门的战略性改组齐勇锋
加入WTO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影响于再清
当代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概述苑捷
关于中国动画文化发展的思考彭玲
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花建
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肖永亮
民营资本对中国电视剧市场运作的影响俞剑虹
试论书画艺术品的市场法则与规范运作刘开云
文化产业:学术阐释的原则与目的王育济
关于创意产业的理论思考贺寿昌
中国报业的涅槃之痛与发展契机喻国明、刘旸
中国会展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祖强
发展休闲产业论纲魏小安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陈少峰
互联网艺术的产业化黄鸣奋
解放思想,加大力度,把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欧阳坚
新媒体与中国动漫产业互动机制研究何建平
出版体制改革与改革中的出版业柳斌杰
对网络文化及产业的理性思考娄成武、李冬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王文章、陈飞龙
中国大学出版社体制改革的历程及经验周蔚华
提升我国动漫产业原创力的对策建议赵弘、谢倩
北京奥运与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金元浦
中国广告业的路径判断与选择丁俊杰、王昕、何京、刘新
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差异及互动发展王重农
旅游消费:家园遗产中“看不见的手”彭兆荣
旅游产业生态集群及其实现方式李庆雷、明庆忠
区域经济文化对区域创新模式的影响机制研究辜胜阻、洪群联、杨威
网络游戏市场特性与竞争策略分析张铭洪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王冀中
整合营销传播背景下广告产业形态的重构程明、姜帆
中国演出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探究聂建华
需求和供给视角下旅游产业潜力影响因素研究冯学钢、王琼英、于秋阳
关于会展经济效应若干基本问题的辨析杨勇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金元浦
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体系如何建成西沐
探索商业与美学的平衡——2009年中国电影艺术备忘尹鸿
构筑文化产业而立之年的学术高地——《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王育济
世界博览会与博物馆发展的内在关系吕建昌
中国电影实现文化软实力的背景、动因与发展分析周星
学科范式的转换与身份认同的构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目标与对策向勇
中国动漫产业:呼唤“‘新''中国学派”盘剑
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城市文化单霁翔
资源、技术与共享:数字出版的三种基本模式方卿
论节庆文化与节庆产业范建华
论文化产业与旅游联动发展的五大模式花建
中外旅游标准化发展现状和趋势比较研究张凌云、朱莉蓉
中国图书“走出去”需破解的N种屏障黄家坤
文化产业要上新的层次叶朗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及其实施效果——基于国家八大动漫游戏基地(园区)政策调研的实证研究李思屈、李义杰
数字出版创新商业模式新解陈永东
基于旅游系统理论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张树民、钟林生、王灵恩
编码,解码[英]斯图亚特?霍尔
布迪厄文化资本观念的本源、早期发展与现状[英]德里克?罗宾斯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日]景宏
创意产业的核心因素[英]约翰?霍金斯
当市场让位于网络——一切都成为服务[美]杰里米?里夫金
创意产业[澳]约翰?哈特利
关于批判性媒体文化研究[美]道格拉斯?凯尔纳
推荐阅读论文目录
专 著 卷
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研究黄升民、丁俊杰
产业界面上的文化之舞花建
中国文化产业史李向民
中国数字娱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李思屈等
文化产业经济学顾江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王文章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金元浦
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欧阳坚
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胡惠林
世界文化产业研究熊澄宇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德]瓦尔特?本雅明
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
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法]皮埃尔?布迪厄
娱乐至死[美]尼尔?波兹曼
艺术文化经济学[美]詹姆斯?海尔布伦、查尔斯?M?格雷
推荐阅读专著目录
后 记
內容試閱
论文卷

关于休闲的研究
【作者】 张广瑞、宋瑞
【文章出处】《社会科学家》2001年第5期
【选文导读】
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时期的人们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生理学、经济学等不同角度对休闲这一人类活动现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表于21世纪之初的这篇文章,属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较早的对休闲的研究。作者考察了休闲在汉语中的语义,详细分析和阐述了从西方到东方的关于休闲的研究。在旅游和休闲日渐成为国人生活常态的今天,重读该文,自有一番新的感受。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第一个对休闲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他提出的“休闲是科学和哲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以及“只有休闲的人才是幸福的”的思想,已经成为西方文化的传统。近现代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使人在拥有物质财富的同时,有可能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另一方面,社会的现代化压抑了人的丰富性,造成了人的异化。以恢复人的本真,重新思考休闲为基点,人们开始对传统信仰和现代文明进行反思。1899年,凡勃伦《有闲阶级论》的出版标志着休闲学科在美国诞生;1952年瑞典哲学家皮鲁尔的《休闲:文化的基础》一书,阐释了休闲作为文化基础的价值意义;美国著名学者莫德墨?阿德勒、莫里斯?彼瑞特比尔等都对休闲做出了有价值的研究。西方学者的研究,可分为古典派、阶级特权观点、休闲三要素论、整体论观点、现代流行观点、休闲层次说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休闲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内涵。数千年来,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与普通百姓通过琴棋书画、歌舞百艺、猎骑习武、云游山水等各种方式来实现闲适恬淡、自在无我、怡情益智、修身养性的个人追求。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到处闪烁着中国文化对休闲的理解方式。然而,休闲活动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一直不受重视。重劳动轻休闲的传统观念影响着社会成员对休闲意义的正确认识和现实的休闲活动发展。休闲距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只是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演变以及消费结构和政策导向的转变,休闲活动在人们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才引起了理论界对休闲研究的重视。在当代,最早提出重视休闲研究的是于光远先生。目前中国的休闲研究有两大特点:一是分散化,尚未形成一定理论体系和研究规模;二是初级化,大多只是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我国大多学者认为一般而言,休闲在三种意义上被同时使用:它指的是“闲暇时间”、特定的“休闲活动”、人的“精神状态”。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可以归纳出休闲有四个基本要素:可自由支配时间、个人偏好性活动、可自由支配收入、精神满足的状态和自我实现与发展的结果。应当强调自主选择的能力与休闲态度、脱离惯常生活的某种经历或心理体验这两个前提。
社会每前进一步,人们的休闲时间就延长一次。近几年我国休闲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休闲意识落后、休闲需求指向趋同、休闲供给单一、休闲产业发展滞后。因此,加快休闲学科体系的建设、加强对休闲的理论研究成为当务之急。

专著卷

中国文化产业史
【著作概况】
《中国文化产业史》,李向民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36万字。本书共分12章,依次是:洪荒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主要内容包括:艺术起源的经济学观点、艺术品交换与艺术等价物的出现、青铜器和玉器及其生产、王室的艺术消费、宫廷艺术的财政收支、艺术市场、民国时期新兴文化产业、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产业等,涉及工艺业、建筑业、雕塑业、演艺业、书画业、文学业、古董业、出版业、电影业、文化服务业等。作者写道:中国的文化产业不是天外飞落的陨石,也不是从花果山蹦出来的石猴,它是一条苍龙,从遥远的远古飞来,有时潜龙在渊,有时飞龙在天,呼风唤雨,摇头摆尾到今朝。
作者在《前言》中指出,这不是一般的艺术史,因为艺术史不愿谈钱;这也不是经济史,因为经济史拒绝浪漫。这一切,决定了文化产业史像一个在刀锋上游走的幽灵,踉踉跄跄,但是我们希望它能越走越稳。此书作为对中国文化产业萌芽、产生、发展、长大的历程展现,也从历史视角反映了作者20年来从对精神经济的探索到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和思考的思想轨迹。此书被列入北京大学文化产业前沿教材(第一辑)正式出版,既对学术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又对产业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李向民,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首次提出“精神经济”理论,是精神经济学和艺术经济史学的创始人,我国最早研究文化产业的学者之一。曾多次主持并完成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主要著作有《精神经济》《中国艺术经济史》《文化产业:变革中的文化》等。
在文化产业领域中,李向民不仅在理论研究上做出探索,而且还在实践上身体力行。他创建并领导的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是全国首家由省级政府投资、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和运行的大型国有文化产业集团。集团成立以来,以崭新的模式引起全国关注,被业界认为开辟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三条道路”,文化部授予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人民日报》、新华社、路透社、《华盛顿邮报》、新加坡《联合早报》、日本《朝日新闻》等多次对李向民及其精神经济理论、文化产业集团进行专题报道和评论。2004年李向民当选“中国文化产业十大杰出人物”。
【摘要与导读】

一、 文化产业在中国文化中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概念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也是一个典型的舶来品。从本质上讲,文化产业具有一种与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格格不入的东西。因为中国古代的文人文化是主体性的、表达自己内在精神世界的高雅活动,而那些产业化、市场化的文化行为,似乎是卑下的、庸俗的甚至是沾满铜臭的。
如果我们带着“文化产业”这个手电筒,冒冒失失地闯进珍藏中华五千年宝藏的圣地,可以洞察一道活泼的“时光隧道”,看到那些编钟、画卷、青铜器们,抖落身上的尘土,演绎出同样绚丽夺目的大戏。
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艺术活动,它的内涵要小得多。首先,这是一种功利行为。自娱自乐的行为,照理说就该排除在外,比如说王羲之约了一帮文人墨客,去兰亭雅集,曲水流觞,吟诗写字,自然不算。与之相似,艺术家个人的遣兴之作,比如说俞伯牙坐在钟子期的坟前弹一曲《高山流水》,也不是文化产业。
历朝历代,皇宫里网罗的一大批杰出艺术家,他们为王昭君画像,为杨贵妃伴奏,陪武则天游龙门献诗,甚至在康熙的生日宴上演出《长生殿》,这是什么行为?我们可以简单将其概括为“艺术赞助”。但艺术赞助只能说明资金的来源,不能决定文化活动本身的性质。
李白送一首诗给某人,看起来没有发生一手交钱、一手给诗的交易,但可能是这位庄主收养了诗人多日,为他安排了生活,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交易行为。这样的事我们得留心,细想起来,自古及今并不少见。

二、 从经济学观点看远古艺术起源

人们被迫在功利欲和审美欲之间进行斡旋,在实用物品中表达出美的趣味和意向。这说明文化与经济本是同根生,并不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它们曾经亲密无间,雌雄同体。
有节奏的劳动号子,是为了协调动作,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物质功利的目的是第一位的。乐器是人们进行歌舞活动时最基本的器具,这些器具在当时与经济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例如鼓,绝大多数原始部落有这种乐器。
实用艺术是审美倾向的最初表达。随着人性中“游戏冲动”或“游戏倾向”流露,人们利用物质生产生活的剩余物品,做一些纯精神的展示(如古人将吃肉剩余的动物牙齿和骨骼串起来做装饰),也直接导致了远古装饰品的出现。
远古装饰艺术不同于实用艺术,它主要是一种精神活动,尽管它并没有与物质劳动相分离,但至少已独立于物质生产活动之外。装饰艺术品是人类最早的私有财产。
原始宗教是古代艺术发生的助推器。根据一般的理解,人们对精神(非肉体的存在)的直接感觉是在原始人的睡梦中初见端倪的。图腾主义的经济功能是不能忽视的,因为图腾崇拜直接催发了古代艺术的产生,并决定了古代艺术的早期经济形式。
原始人的世界是一个巫术的世界,也是一个艺术的世界。巫师是人类文化的最早承担者、创造者和传播者。巫术是由巫师掌握的,巫术的施术方法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属于艺术的,如绘画、雕刻、歌舞等。
远古人在投桃报李的过程中,把艺术品也推上了讨价还价的行列。早期产品商品化之始就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物质产品商品化和艺术产品商品化。更重要的是,具有较强美感趣味的产品往往更容易加入交换。因此艺术商品化和物质产品商品化几乎是同时开始的。

三、 手工艺品与早期艺术商品化

工艺品是一般等价物的早期形态。它们精致美观,容易为人们所钟爱、珍惜;加工往往需要专门技艺,花费较多时间,或者它们在当地属于稀有物品,常常与牛、猪等同被当作最早的价值符号。更重要的是它们大多体积小、易保存、不易磨损,比牲畜等活物更便于携带、储藏,价值也更大。装饰艺术品作为货币商品具有相当大的广泛性、普遍性,在原始公社末期到春秋时期,都是我国的重要货币。
宗教仪式离不开工艺品和艺术活动,如夏商周三代最重要的艺术品——青铜器和玉器多是作为礼器生产的;一些纯艺术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直接服务于祭祀活动的,如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等。
由于珍宝工艺品的频繁交易,人们对它们价值的认识日益精确,而不再满足于“千金”这样模糊的判断。豪富陶朱公范蠡有一次和梁王谈起家藏二白璧的价格差别及其原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决定白璧价格的因素有:色、径、泽、厚,分别指玉的成色、大小、光泽、厚度。
汉代工艺品的国际贸易兴旺归功于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汉昭帝始元六年的盐铁会议,具有非凡理财头脑的御史大夫桑弘羊展示其远见卓识,促成了汉代财经决策、贸易战略,增加国富。
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市场发展迅速,一些初级的佣工艺术市场开始向艺术品市场过渡,并孕育出多种新的市场形式,可以说这是中国艺术经济发生质变的大变动时期。北魏任命著名雕塑家蒋少游为将作大匠,总管宫廷与建筑、雕刻有关的艺术经济活动,引领了一种内行管理的时代精神。石窟艺术是雕塑艺术的重要里程碑,中国最著名的四大石窟都产生于这一时期。
在中国书法史上重要的魏碑体书法的作者正是那些以佣书为业的民间善书人。佣书市场大多按页数计酬,属于计件工资。作品本身与报酬的关系掩盖了书法技艺劳务与收入的关系,从而使艺术品获得了市场价值上的意义。书法市场的经典实例,有王羲之“以书偿鹅”“题扇增价”,萧子云“停船卖字”等。
韩愈善为碑文而积资巨万,因为为死人说过不少好话,时人讥之为“谀墓金”。韩愈奉敕撰《平淮西碑》文,汴州节度使韩宏送润笔绢五百匹。当时绢一匹值钱约1500文,可买大米一石。碑文共545字,几乎一个字就换得一匹绢,其总数大致相当于一名小吏辛苦30年的俸禄。作文者与买文者已完全是一种利益商业关系,不仅要按时付酬,而且在报酬标准上也斤斤计较,讨价还价。
宋代绘画市场的发展造就了一种特殊的中介人——牙侩,又叫牙人。“侩”者,谓平会两家买卖之价。他们活跃在书画市场上,联系买主与卖主,协调书画价格,可能因此而收取一部分佣金。这种职业专业性很强,兼有艺术评论家和商人的双重身份。

四、 文学业与演艺市场化

西周采诗之设是艺术经济史上的一件大事。第一,这是我国文学市场的萌芽形态。由于当时货币经济并不发达,民间大多是物物交换。如果老年人本身是民歌艺人,他坐受国家衣食供应,同时献出歌词就行了,这完全成了真正的直接的诗文交易。第二,国家在这方面的花费恐不在少数。官员外出采诗不可能完全是无代价的,采诗也带有一种福利的性质;按尊老敬老之风,国家为采诗而花在一大批老人身上的衣食资金也不会太少。
春秋战国时期旺盛的乐舞需求催生了职业艺人,也使卖艺成为社会所接纳的谋生方式。当时贵族阶层的艺术性消费包括两个层次,即国君和其他贵族。如,齐宣王爱听三百人的合奏,贵族孟尝君养门客三千,而韩娥卖唱余音绕梁。如果说当时韩娥和伍子胥都因一时窘迫而卖艺的话,那么到了秦汉之际收人钱而为人歌舞奏乐表演百戏已是一种正常行为,并成为一部分人的职业。有职业艺人,也有业余卖艺人。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