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HK$
98.6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HK$
99.7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HK$
244.2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HK$
177.0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HK$
61.6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HK$
221.8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HK$
43.7
|
編輯推薦: |
新的世纪已经到来,道路尽管曲折,但前途却无比光明。毛泽东在他刚刚点燃星星之火时,就以满腔激情描绘斗争胜利的前景:“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继承前贤,启发后世,以同样的豪情看待我们正在奋斗的事业,将会激励我们发扬新时代的革命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人类事业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书2003年出版后,广大读者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有的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这次在解放军出版社修订再版,充实了一些珍贵照片,更为客观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风采。2013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缅怀是常态,也是我的责任和思念。此书的出版,就当作我献给爷爷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一件礼物。
|
關於作者: |
毛新宇,中共党员,1970年1月生,湖南湘潭韶山冲人。现任军事科学院军事战略研究部副部长、少将军衔、正教授研究员,党的十八大代表,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青联常委。
长期从事毛泽东生平与思想、中共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中国通史的教学与研究。除担负军事科学院教学与科研任务外,还受聘为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湖南大学等十多所高等院校客座教授、特聘教授。
自1990年以来开始发表文章和出版专著。主要著作有:《爷爷毛泽东》、《爷爷率红军走过》、《我的伯父毛岸英》、《亲情的纽带》、《爷爷激励我成长》、《平凡而伟大》。主编了《朱元璋研究》、《毛泽东眼中的五大帝王》等。其中《爷爷毛泽东》2003年版获第八届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文化作品奖、《爷爷率红军走过》2007年1月版获共青团“五个一工程”奖。
|
目錄:
|
前 言
第一章 走出韶山
严父慈母
聪颖的私塾生
少年轶事
志出乡关
东台报国志
第一次发表政见
革命军里秀才兵
坎坷求学路
为学之道
“特别”学生
忧国忧民的“时事通”
游学千里忧民众
“野蛮”其体魄
浑身是胆
创立新民学会
师生情深
人间知己两依依
第二章 舍家为国
两次到北京
在湘领导“五四”学运
主办《湘江评论》
舍家为国满门英烈
共产党的缔造者
投身工运
韶山建党
国民党的“候补中委”
考察农运
培养农运骨干
第三章 星火井冈
霹雳一声暴动
浏阳遇险
去当红色“山大王”
三湾奠军魂
结交“绿林”朋友
伟大的会师
打垮江西“两只羊”
三战三捷
第四章 挥师闽赣
大柏地大捷
直下龙岩上杭
天兵怒气冲霄汉
横扫千军如卷席
神机妙算挫强敌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与人民心连心
第五章 长征路上
担架上的“计谋”
遵义会议上的斗争
四渡赤水出奇兵
坚持北上 反对分裂
奔向陕北
第六章 陕北岁月
直罗镇大捷
“刀下留人”
会见洋朋友
“赶毛驴上山”
“我应该和大家一样”
处决黄克功
会见白求恩大夫
造就抗日英才
奋笔著雄文
“还是自己动手吧”
会见华侨领袖陈嘉庚
精兵简政
不抓“反革命”
视察南泥湾
“向大家赔礼道歉”
追悼张思德
挑灯论文艺
延安窑洞话民主
深入虎穴谋和平
送子学农
谈纸老虎
撤离延安
转战陕北
东渡黄河
第七章 小村纪事
接见《晋绥日报》编辑人员
在五台山
城南庄遇险
在西柏坡的日子里
决胜千里
“进京赶考”
礼贤下士天下归心
建国群英会
开国大典
第八章 在新中国
制定新中国外交方针
首次出访苏联
土改与镇反
共产党不能搞裙带关系
宴请赛福鼎
决策抗美援朝
送子参战
紫云轩主人
尊 师
六拒颂扬
惩治腐败
为藏族人民谋福
关心祖国统一大业
筹划港澳回归
禁绝社会丑恶现象
建设人民铁路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关心黄河治理事业
心系三峡工程
建立强大海军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我们要有自己的核武器
把钢铁工业搞上去
甩掉贫油帽子
确定“双百”方针
万里长江横渡
送瘟神
长波电台与联合舰队
炮击金门
回韶山
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与人民共命运
建好“防风林” 培养接班人
还债10年
重上井冈
接见李宗仁
号召工业学大庆和农业学大寨
“决心学习,至死方休”
红墙内的普通人
“小球”推动“大球”
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
晚年时光
参考文献
后 记
|
內容試閱:
|
第六章陕北岁月
从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后落脚陕北,到解放战争的中期,陕北一直是中国革命的中心。毛泽东在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上布阵演兵13年,以盖世的文韬武略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领导抗日战争,开展外交活动,演绎出一幅幅辉煌而又艰苦卓绝的历史画卷。
直罗镇大捷
1935年11月下旬,在毛泽东的率领下,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和陕北红军会师。蒋介石企图把红军消灭在长征路上的计划彻底破产了。但是他并不善罢甘休,又调集东北军、西北军配合胡宗南的5个师,从东西两个方向气势汹汹地向红军发动了新的进攻,想趁红军刚刚长途跋涉、人困马乏、立足未稳之时,把红军消灭掉。局势看起来十分危急,毛泽东却指挥若定。他和周恩来、彭德怀决定:集中兵力,向南作战,先在鄜县的直罗镇打一场歼灭战,消灭沿葫芦河东进的敌军一至两个师,再视情况转移兵力,各个歼敌以打破这次“围剿”。毛泽东还援引《水浒传》中林冲在柴进家中打王教头的故事,风趣地说:林冲打王教头,不是先过去,而是先后退两步,这就是为了避其锋芒,攥紧拳头,发现弱点,一下子击中对方的要害。直罗镇战役的部署,就是这个道理。
直罗镇是一个不过百户人家的小镇,三面环山,一条从西而来的大道穿镇而过,北边是一条小河。为了打好这关键的一仗,毛泽东和周恩来、彭德怀同志亲临前线指挥战斗。他们把指挥所设在离直罗镇不远的一个山上。他们把地图铺在山坡上,用铅笔在上边指点着。警卫员们在四周警戒,不远处不时传来阵阵敌人的枪炮声和敌机的盘旋轰鸣声。
按照部署,红军除了一小部分在直罗镇附近引诱敌人,其他主力都集中到了离镇不远的张村驿一带养精蓄锐,等待命令。战士们听说是毛泽东亲自指挥战斗,个个摩拳擦掌,士气十分高涨。
11月20日下午,东北军一○九师在几架飞机的掩护下,大摇大摆地开进了直罗镇。当天夜里,趁敌人睡觉的工夫,红军开始行动了。中央红军由北向南,陕北红军由南向北,连夜急行军,去占领镇两侧的山岭,在拂晓前包围直罗镇。临出发前,毛泽东一再叮咛各部队的指挥员:“这个仗,一定要打好!”“我们要的是歼灭战,不是击溃战!”
21日拂晓,战斗打响了,两路红军从两侧的山上突然出击,顿时枪声大作,山上山下响遍了红军战士的喊杀声。敌人虽有防备,但没料到红军会这么快,一不留神,被困在狭长的山谷中。往北突围,北边挨打;往南突围,南边也挨打,根本无法脱身。战斗进行了不到两个小时,敌人就纷纷缴枪投降了。敌师长牛元峰只好率领残部逃入镇东头的一个小寨子里负隅顽抗,并紧急发报请求其他师增援。可他哪里知道,增援的另外两个师,还没到直罗镇就被红军击退了。红军向小寨子发起了猛烈进攻。这时,毛泽东和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从山坡上走来,边走还边用望远镜向东小寨观察着,战士们着急地说:“毛主席,这儿战斗还没结束,你怎么就来了?”毛泽东风趣地说:“怎么,我们就不能来凑个热闹?”又安慰战士们说:“不要紧,敌人主力已被你们消灭了。”周恩来同志也兴奋地用拳头做成夹击的手势说:“在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的合击下,这股敌人已成了瓮中之鳖了。”毛泽东接着说:“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的会合和团结,是我们胜利的保证。”战士们听了这些话,都自豪地笑了。
果然如毛泽东讲的那样,敌师长牛元峰待援无望,两天后带领部队突围,在红军战士的围追堵截下,全军覆灭。
直罗镇战役胜利结束了,这次战役共歼灭了敌人一个整师和一个整团,迫使其他几个师退回到了甘肃境内。望着山上山下成群结队的俘虏和到处堆积的缴获敌人的枪支弹药,战士们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两路红军战士,拥抱在一起,共同分享胜利的喜悦,齐声赞扬毛泽东领导的英明伟大。当天晚上,当部队撤离战场,路过毛泽东住的村庄时,只见毛泽东住的窑洞还亮着灯,打了胜仗,毛泽东仍然没有休息,又在部署新的战役了。
11月30日,红军在东村教堂召开祝捷大会,毛泽东作了《直罗镇战役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的总结报告。在谈到这次战役的重大意义时,毛泽东肯定地说,这次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三次围攻,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根据地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刀下留人”
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
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1935年10月19日傍晚,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进驻保安县境的小镇——吴起镇今吴旗县。吴起镇是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边缘小镇。长征以来,大家做梦也想找个落脚点,然而一直是艰难而无止境的跋涉,现在总算到家了,大家都感到非常兴奋。但是,就在此时,毛泽东得知了陕北红军领导人刘志丹被抓的消息。
原来,就在一个多月以前,这里受王明“左”倾路线的影响,陕甘红军和陕甘根据地创建人之一、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刘志丹等一大批陕北根据地党政军的领导干部被认为是“白军军官”而被抓。
毛泽东的心情十分沉重,已经有不少无比焦急和义愤的边区干部、群众向他反映了这个严重情况。是的,要把革命推向前进,消灭敌人是件大事,搞好革命阵营内部的工作同样是件大事。毛泽东不禁想起自己和一批同志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时受到的批判,想起这些给党和红军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放弃中央根据地,被迫进行长征。“这样的事不能让它再出现了!”经过反复考虑,毛泽东、周恩来立即指示西北保卫局:“刀下留人!停止捕人!”并派王首道任西北保卫局长,让他具体负责解决这个紧要问题。
王首道等同志接到通知后,匆匆来到毛泽东的住处。听了毛泽东交代的任务后,王首道等深感事关重大,毛泽东刚到陕北,来不及休息,在紧张的军事斗争中,他还分心考虑解决刘志丹等人的问题,这足以说明此事在毛泽东心中的分量。毛泽东又具体指示说,你们马上到瓦窑堡去,先把事态控制下来,再全面调查这个事件。一定要把刘志丹等同志的事情弄清楚,尽量挽救革命同志。临行前,毛泽东再三嘱咐,语气沉重地说:“杀头可不像割韭菜,韭菜割了还可以再长起来,人头落地就长不拢了。如果我们杀错了人,杀了革命同志,那就是犯罪啊。大家要切记这一点。要慎重,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王首道等同志遵照毛泽东的指示,立即展开了慎重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
经调查了解,大量材料充分证明,刘志丹是我们党的一个好同志。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把他派到著名的黄埔军校学习。以后,他和一些同志组织了陕西渭南、华县的武装暴动,开始领导陕北的革命运动。他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陕北红军的领导者。在陕北军民中,刘志丹有很高的威望。陕北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是清官,他领导大家上了杨山,一心闹共产。”连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一心闹共产”的刘志丹等人,在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执行者的眼里却成了坏人。在陕甘边区错误肃反中,刘志丹他们受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还被加上“右派”、“反革命”的罪名而被捕。
在掌握大量事实后,王首道等同志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刘志丹是无辜的,如果刘志丹和他的战友们都是反革命,那么,陕北这块革命根据地是怎么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又是怎么坚持下来并取得胜利的呢?就在他们被捕之前,刘志丹还指挥陕北红军连打了两个大胜仗,消灭了敌人1个师和4个营,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落脚陕北创造了较好的条件。这些事实,就连“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执行者也承认并不能自圆其说。
就在这时,毛泽东亲自指挥下的中央红军和西北红军取得了直罗镇大捷,敌人的又一次“围剿”被粉碎了。很快,毛泽东来到了瓦窑堡,了解到调查研究的结果。党中央和毛泽东指出,逮捕刘志丹等同志是完全错误的,是机会主义者莫须有的陷害,是“疯狂病”。同时,决定对被捕的同志立即释放,并恢复职务。而对造成这一事件的“左”倾分子则撤销职务,并给予处分。1935年12月初,刘志丹等党、政、军领导干部100多人获释出狱了。“刘志丹同志得救了!”革命军民奔走相告,把这个好消息传遍了陕北。
不久,毛泽东还亲自会见了刘志丹,刘志丹备受鼓舞,表示坚决跟着党走,要革命到底。这次会见后,刘志丹特意让妻子连夜给毛泽东做了一双厚实的棉鞋送给他以御寒。此后,刘志丹被任命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副主任周恩来兼任主任、红军北路军总指挥兼红二十八军军长。1936年4月,刘志丹在山西省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牺牲,年仅34岁。后来,毛泽东谈到这次会见,无限怀念地说:“我到陕北只和刘志丹同志见过一面,就知道他是一个很好的共产党员。他的英勇牺牲,出于意外,但他的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精神永远留在党与人民中间,不会磨灭的。”
1942年,毛泽东还为刘志丹题词: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