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唐朝那些事儿.伍 藩宦祸乱卷(最繁华的帝国 最强盛的王朝 巍巍大唐走到了盛衰拐点 郭子仪 安禄山 忠臣叛将演绎铁血悲歌 李太白 杜工部 诗仙诗圣慨然心怀天下)

書城自編碼: 215545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歷史普及讀物
作者: 冬雪心境
國際書號(ISBN): 9787500855484
出版社: 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1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49/340000
書度/開本: 大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7.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Stable Diffusion人工智能AI绘画教程:从娱乐到商用
《 Stable Diffusion人工智能AI绘画教程:从娱乐到商用 》

售價:HK$ 112.7
暗黑历史书系·金雀花王朝(诞于乱世,亡于内战,战乱中重建秩序的英国)
《 暗黑历史书系·金雀花王朝(诞于乱世,亡于内战,战乱中重建秩序的英国) 》

售價:HK$ 89.7
数据存储架构与技术(第2版)
《 数据存储架构与技术(第2版) 》

售價:HK$ 103.3
楚兴:霸主时代的政治与战争
《 楚兴:霸主时代的政治与战争 》

售價:HK$ 124.2
暗黑历史书系·都铎王朝(从宗教改革到大航海时代,英国君主专制的黄金时代。)
《 暗黑历史书系·都铎王朝(从宗教改革到大航海时代,英国君主专制的黄金时代。) 》

售價:HK$ 89.7
敦煌英雄:镇守绝域二百年
《 敦煌英雄:镇守绝域二百年 》

售價:HK$ 57.3
团队是设计出来的·执行篇
《 团队是设计出来的·执行篇 》

售價:HK$ 66.7
走出危险的“爱”
《 走出危险的“爱” 》

售價:HK$ 66.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0.7
《 唐朝那些事儿.柒 大结局 》
+

HK$ 85.3
《 唐朝那些事儿 陆 帝国落日卷 》
+

HK$ 79.0
《 唐朝那些事儿(肆) 开元盛世卷 》
+

HK$ 87.9
《 唐朝那些事儿.叁 武则天卷 》
+

HK$ 85.0
《 唐朝那些事儿(二):太宗当政卷 》
+

HK$ 87.9
《 唐朝那些事儿(大唐开国卷) 》
編輯推薦:
最繁华的帝国!最强盛的王朝!
晋阳起兵、东征西讨、马踏江淮,李唐王朝打遍天下无敌手!中国历史最强大帝国的崛起,全新历史写作,流行文化读本,全程讲述大唐王朝三百年兴衰大历史!
本书为《唐朝那些事儿》系列第五卷,从安禄山兴兵反唐开始写起,一直到唐宪宗李纯即位为止,详细叙述了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四朝皇帝当政的五十余年历史。安史之乱,天下惊变,山河动荡,百姓流离。大唐帝国昔日的繁华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藩镇的拥兵自重与宦官的朝内作乱。本书由冬雪心境著。
內容簡介:
这是中国历史的巅峰王朝,以其前所未有的辉煌 与繁荣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唐朝三百年,其间
交织着政治的博弈、灿烂的文化、铁血的浪漫,虽然 昔日的繁华早已不在,边关的笛声也已消沉,但唐朝
的荣光依然照耀着我们。《唐朝那些事儿》将带领我 们穿越千年的时光。去细细品味三百年的大唐历史。
本书为《唐朝那些事儿》系列第五卷藩宦祸乱
卷,从安禄山兴兵反唐开始写起,一直到唐宪宗李 纯即位为止,详细叙述了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四
朝皇帝当政的五十余年历史。安史之乱,天下惊变, 山河动荡,百姓流离。大唐帝国昔日的繁华一去不复
返,取而代之的是藩镇的拥兵自重与宦官的朝内作乱 。书中有“马嵬驿兵变”李隆基与杨玉环的长恨悲歌
,有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等宦臣的权倾一时与悲 惨结局,有永贞革新的短暂夭亡,还有顶级诗人李白
、杜甫的坎坷政途……冬雪历史,精彩纷呈!本书由 冬雪心境著。
關於作者:
冬雪心境,本名李珩,天津人,音乐专业出身,热爱历史,尤其是唐朝历史,经过长期的准备。决心用自己的方式来书写大唐的历史。
目錄
引子
第一章 天下惊变
第二章 灵武称帝
第三章 重整河山
第四章 光复两京
第五章 烽烟再起
第六章 二皇之死
第七章 安内攘外
第八章 平息宦乱
第九章 平乱之后
第十章 初示天威
第十一章 走向灾难
第十二章 动乱余波
第十三章 贞元治乱
內容試閱
“这一定是厌恶安禄山的人造谣生事!” 当李隆基听到安禄山叛乱的消息后,这是他抛给
所有人的第一句话。这种心存侥幸的天真想法,很快 就被站在一旁的高力士否定。
“陛下!安禄山有野心已经很长时间了,这一点
陛下并非不知道,依老奴看来,安禄山叛乱是迟早的 事儿,现在传来他叛乱的消息,还是希望陛下能够早 日定夺!”
当时朝堂之上没有人比高力士更能说动李隆基, 当高力士说完后,李隆基的脸上开始显出忧虑之色,
虽然他知道安禄山野心十足,但局势变化如此之快, 还是出乎他的意料。
残酷的事实无情地击碎了李隆基的幻想,高力士
的话语让他极不情愿地正视安禄山发动叛乱的现实, 于是他面对朝臣开始发问: “众爱卿可有良策?”
事实上早在朝臣听到安禄山挥师南下的消息后, 很多人已经吓得目瞪口呆、相顾失色,所以李隆基的
问话基本等于是白问,这些锦衣玉食的大臣们很多人 已经犹如行尸走肉一般过着寄生虫似的生活,身在官
场整天打打嘴仗、搬弄是非绰绰有余,但对于突生的 变故根本没有能力去应对。
所有人全都面如死灰地低着头不说话,但此时有
一人例外,这个人就是先前不断逼安禄山造反的杨国 忠。
此时杨国忠非但没有惊慌,脸上反现扬扬得意之
色,因为他不厌其烦向李隆基上奏安禄山必反的“天 才”预言终于成为了事实,从而证明了自己的远见卓
识。就在朝臣们忧心忡忡、手足无措时,杨国忠为了 显示自己卓然的才能,故意装出一副处惊不乱、泰然
自若的“大将”风度,开始站出来为皇帝陛下解忧: “陛下不必忧虑,我估计现在只有安禄山想反叛,士
兵们未必愿意跟着他,请陛下放心,凭借着陛下的天 威,过不了几天,必定会有人献上安禄山的首级。”
在我看来,杨国忠所说的话虽然很能振奋人心, 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废话。
不过李隆基似乎很认同杨国忠所说的话,对于杨
国忠这种浅薄无知之徒的痴人说梦及满嘴的胡言乱语 ,李隆基居然不住地点头,这真成了“君臣默契,一 体同心”。
杨国忠说完后,李隆基并没有过多地进行深入思
考,就立即指派特进退休官员毕思琛前往东都洛阳 、金吾将军程千里前往河东,二人各自在当地招募士
兵,共同抵御安禄山的大军。
从李隆基的这个安排来看,他显然低估了事态的
严重性,试图用临时招募拼凑的乌合之众,来抵御安 禄山的斗志旺盛、训练有素、久经沙场、骁勇善战的
精兵劲旅,无异于螳臂当车、以卵击石。不过从另一 方面也反映出了天宝年间大唐武备内轻外重的真实隐
忧,如此安排,也算是此时关中地区无兵可调的无奈 之举。
李隆基内心没有真正重视安禄山这个可怕的对手
,但在毕思琛和程千里走后,他的内心又很忐忑,因 为在此之前,从河北地区又传来了最新消息,安禄山
此次前来~共带了将近二十万人。
这下,李隆基真的坐不住了。
此时,安西节度使封常清恰巧入朝奏事,李隆基
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在见到封常清后第一句话 就是询问讨贼方略。
李隆基之所以如此看重封常清,是因为他不仅是
和安禄山官职一样的节度使,更是一员名震西北边陲 、久经沙场的猛将。天宝元年曾跟随夫蒙灵詧远征至
碎叶城今俄罗斯伏龙芝市平定达奚诸部的叛乱,天 宝六年又跟随高仙芝击败了依附吐蕃的小勃律国,可 谓是战功赫赫。
按说这样一位久经沙场并深受皇帝陛下信任的战
将,在皇帝陛下询问讨贼方略时,其回答应该是严谨 负责任的,然而封常清却犯了兵家大忌,那就是在对
战局情况毫无所知的情况下头脑发热、盲目轻敌;或 许是他多年来在战场上少有败绩,使得他逐渐自大起
来,在面对皇帝陛下的发问时,他居然不假思索地说 出了下面一段话: “陛下不必忧虑,现在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所
以人们都害怕安禄山大军前来。但在臣看来,事情逆 顺,形势总会有变化,臣愿意前往东渡洛阳,打开府
库取出金帛武器,招募骁勇善战的勇士,然后渡过黄 河去征讨安禄山,臣保证过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将安禄 山的首级送来长安城。”
封常清说得信誓旦旦,李隆基听得心潮澎湃。然 而在我看来,正是封常清这番不负责任的话语,导致 了他日后的悲剧下场。
李隆基听后龙颜大悦,当即任命封常清为范阳、
平卢节度使,将守卫东都洛阳的重任悉数托付于封常 清。
不可否认,封常清对于皇帝陛下的重托,还是十
分努力的,他当日就动身启程,晓行夜宿赶赴东都洛 阳,在那里他很快就征兵六万,并拆毁洛阳北面的黄
河要津河阳桥,以加强洛阳城的防御。
封常清虽然是久经沙场,但李隆基在听叛军不断
攻城掠地的消息后,还是对时局流露出了担忧之情, 所以在封常清走后,他并没有继续留在华清宫,而是
立即星夜兼程返回长安重新进行部署。
在回到长安后,李隆基召见的第一个人是郭子仪 。
郭子仪,祖籍山西,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
时任朔方节度右兵马使、九原太守。自幼研读兵书, 学习十八般武艺,身材魁梧,相貌俊秀。十八岁以优
异的成绩考中武举,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后世史家称郭子仪是“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二
十年”,“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从他后来指挥平 定安禄山的叛乱和保卫大唐边疆的一系列战斗中可以
看出,史家的评论绝非虚言。不过更让郭子仪本人想 不到的是,李隆基这次召见他,居然会拉开他可歌可
泣、辉煌灿烂的人生序幕。P3-5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