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HK$
12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HK$
60.5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HK$
77.3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1.8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HK$
132.2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HK$
77.3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0.6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国家竞争论富国的遏制与穷国的赶超》作者杜凯、周勤一书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构建“技术的制度属性”的分析框架,以此形成了关于国家竞争讨论的主线索。此外,本书作者认为,制度设计具有双向效应,即有些制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但也有的制度安排是为了提高竞争对手的交易成本。
|
關於作者: |
杜凯,1983年6月生于安徽省彭埠市,东南大学经济学博士,从事于经济增长、产业金融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周勤,国内知名的产业金融学者。祖籍浙江安吉县,1963年12月生于江苏射阳。
|
目錄:
|
绪论经济学世界里的“国家竞争”
第一章 国家竞争理论的分析框架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简单回顾
二、制度设计的双向效应:降低还是提升交易成本
三、重新审视经济增长:制度效应下的双重机制
四、权力与规则:国家竞争的本质
五、权力的来源:技术的制度属性
六、国家问交易成本是否会收敛:基于“自然选择”的解释
七、正确认识国家竞争的意义
第二章 “技术的制度属性”与有限赶超
一、“技术的制度属性”:概念及推论
二、一个关于“技术的制度属性”的国家竞争模型
三、国家竞争视角下的赶超模式:可能与不可能
四、对“技术的制度属性”与赶超模式的现实观察
五、穷国可以实现赶超吗
第三章 技术壁垒与增长收敛:对后发优势的再思考
一、技术优势主导国家竞争
二、理论模型:技术壁垒与制度安排
三、技术扩散、技术壁垒与增长收敛
四、技术壁垒是否会打败后发优势
第四章 落后国家的困境:两把“利剑”的威力
一、国家间竞争工具的演变
二、技术劣势与贸易压榨的机制
三、从产品视角透视两把“利剑”的作用机制
四、两把“利剑”引领国家竞争
五、如何对付这两把“利剑”
第五章 技术异质性与技术水平的测量
一、技术异质性
二、技术发展阶段及其利润贡献
三、技术水平与技术创新的方式选择
四、技术水平的测量
五、技术属性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性
第六章 中国引进适宜技术了吗
一、穷国需要引进适宜技术
二、要素禀赋与适宜技术
三、市场容量与技术变迁
四、适宜技术与技术效率:误区与转变
五、引进适宜技术:路径与选择
第七章 全球经济中的技术创新
一、技术壁垒与技术创新:合理性、作用及争议
二、理论模型:技术壁垒激励下的技术创新
三、技术创新与国家竞争:中国与世界的比较
四、中国技术创新的国别差异性
五、如何面对全球的技术竞争
第八章 对外投资跨越决策的一般均衡分析
一、对外直接投资:起源、动机和跨越
二、理论模型:贸易壁垒的跨越行为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考察
四、一个补充:地理距离所扮演的角色
五、“走出去”的模式选择:“走下去”还是“走上去”
第九章 集聚经济与国际竞争力
一、产业集聚、产业集中与地区专业化
二、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的渊源
三、集聚经济提升了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吗
四、民族制造业的沉浮
五、专业化过后该何去何从
第十章 经济危机来了:比较优势神话的破灭
一、“魔术师”的玩火自焚:真危机与假根源
二、当比较优势变为比较劣势
三、对生产与交易的一个国别测算
四、被误读的哈耶克与弗里德曼
第十一章 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国的战略选择
一、价格“侵略”:交易劣势引发的无奈
二、中国的国际交易能力考察
三、经济危机下的技术创新“陷阱”
四、中国的产业政策调整与战略选择
第十二章 中国没有开放农产品市场吗
一、农产品贸易与国家利益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测算
三、对中美农产品市场的检验
四、结论与对策
第十三章 后发优势累积过程中的制度成本I:
劳动力流动
一、劳动力为谁而流动
二、理论模型:制度约束下劳动力流动的均衡
三、中国的劳动力流动:1949~2007年
四、一个对制度变迁与劳动力流动的计量模型
五、估计结果:对命题的进一步检验
六、劳动力流动之后该做什么
第十四章 后发优势累积过程中的制度成本II:
生态“诅咒”
一、这是大自然的诅咒吗.
二、环境问题研究的一个追忆
三、生态“诅咒”的发现:理论与实证
四、环境管制的低效:生态“诅咒”的制度基础
五、生态“诅咒”的未来破除还是延续
第十五章 结束语
一、关于“后发优势”的争论.
二、制度设计的“逆效率”
三、技术壁垒与技术不收敛
四、技术门槛与比较优势的侵蚀
五、供需结构失衡与内生性“后发劣势”
六、对增长收敛的新解:“技术门槛”下的赶超模式
七、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