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HK$
12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HK$
62.1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HK$
79.4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7.7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HK$
135.7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HK$
79.4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2.8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09.8
編輯推薦:
托克维尔的著作,总指引我们准确剖析社会。就像此次随书收录的“附录”,是从《托克维尔回忆录》中摘译的文字,是亲历大革命的生动纪实。早在革命发生之前,托克维尔就警告政府:“我们正睡在活火山上,对此,我深信不疑……”
內容簡介:
这本书是公认的研究法国大革命的经典之作,非常精彩地描述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欧洲、主要是法国的宪政历程。一场大革命,使得法国摆脱封建贵族的统治,最终走上宪政道路,但同样也留下了抹不去的伤痕,法国大革命的激烈、残酷,也引发了许多的思考和反省。
为什么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作者独辟蹊径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阅读本书,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专制与民主,改革与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更理性地看待自由与平等,和谐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關於作者:
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1859,法国历史学家、政治社会学奠基人。出身于贵族世家,经历过五个“朝代”。主要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第一、二卷,《旧制度与大革命》,《托克维尔回忆录》。
1835年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出版,使得他自此饮誉西方。1838年出任众议院议员,1841年他就荣膺法兰西学院院士,仅36岁。1848年二月革命后参与制订第二共和国宪法,1849年一度出任外交部长。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托克维尔对政治日益失望,并一度入狱,渐渐从政治舞台上淡出,主要从事历史研究工作。
托克维尔于1856年出版《旧制度与大革命》后,计划续写第二卷,却因病于1859年去世,未能完成。
目錄 :
第一编
第一章 大革命即将爆发时,人们对它的不同观点2
第二章 以前人们所认为的,摧毁宗教特权和削弱贵族特权是大革命的基本与最后追求并不正确6
第三章 为什么大革命用宗教革命的形式展开,它又是如何进行的10
第四章 为什么几乎整个欧洲的制度完全一样,又为什么它们全部濒临倒塌13
第五章 法国革命取得了什么独有的成就17
第二编
第一章 为什么法国人比其他国家的人民更加痛恨封建特权20
第二章 中央集权制并不是像传说中那样是大革命和帝国的功劳,而只是旧体制的一种28
第三章 如今所说的政府管理监督也是旧制度的一种体系35
第四章 行政法院与官员保证制是旧制度的体系42
第五章 中央集权制是怎么不摧毁旧的政治权力就进入其中并取代了它46
第六章 旧体制中的行政习俗49
第七章 法国的首都吸纳了整个帝国的精华,它的地位已经非外省可比,在欧洲各国中,法国是如何成为这样的国家的57
第八章 法国人变得千人一面61
第九章 与过去相比,这些如此相似的人为什么会被分割成大量陌生的小团体,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65
第十章 各个阶级的分离,政治自由沦丧,激发了几乎全部旧制度的弊病,促使其灭亡77
第十一章 旧制度下的各种自由及它们对大革命的影响 85
第十二章 文明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是与13世纪的农民相比,生活在18世纪的法国农民境况更加糟糕,这是为什么94
第三编
第一章 18世纪中叶,文人成为国家的最重要的政治家,这种现象是怎么发生的,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108
第二章 非宗教思潮怎样成为18世纪时法国的主流激情,对大革命的特点有哪些影响116
第三章 法国人为什么在革命之后才要自由124
第四章 旧君主制在路易十六时期最为繁荣,大革命为什么会在繁荣时期快速到来133
第五章 为什么给人民减负反倒惹怒了人民140
第六章 政府对人民进行革命教育的几种方法146
第七章 行政革命怎样成为政治革命的先导,结果如何149
第八章 大革命是怎样从过去的事物中产生的155
注释
(第13页,第8行)这些律法并没有模仿罗马法162
(第14页,倒数第12行)欧洲旧的政治体制163
(第15页,第2行)由于城市自治制度的存在164
(第21页,第5行)弗雷德里希草拟,他的继任者颁布的法典165
(第22页,倒数第13行)所有时间的所有地方都有一些自由的农民169
(第22页,倒数第1行)土地产权拥有者的数量其实远比人们认为的要增加的少169
(第25页,第12行)征用徭役,征收集市税和市场税170
(第27页,倒数第3行)封建制度已经消亡了,不过它依然是最庞大的民事制度170
(第33页,倒数第4行)一项救济事业从这样遥远的地方做出决议171
(第34页,第5行)有时御前会议并不考虑一个人是不是想赚钱172
(第35页,第6行)将永久统治别人的权力出售给某些居民,城市的各个职务都可以购买173
(第37页,倒数第3行)经常有许多的命令要改革所有城市的政治制度173
(第39页,第4行)它们都从属于中央政权174
(第46页,第8行)想要看清它原来的样子174
(第56页,第2行)有一个贵族给总督写信175
(第62页,倒数第2行)除了领主的定期租金,贵族的土地已经无法保留了175
(第68页,第10行)发动了大家熟知的运动176
(第68页,第11行)这样的插曲经常出现,就像来自于英国历史一样176
(第69页,第8行)贵族的免税权在这个时候就显得愈加庞大177
(第69页,第14行)那些共同交税的地方,征收时也要区别对待177
(第78页,第6行)享有捐税特权的是有钱人178
(第81页,倒数第6行)它就逐渐演变成一种非常苛刻的捐税178
(第87页,第4行)贵族的陈情书179
(第93页,倒数第11行)尽管这种自由形式发生了改变188
(第93页,倒数第8行)很多人心中仍然保留着与生俱来的气质和鲜亮的色彩188
(第96页,倒数第4行)但是正是因为他们,人民才更加仇恨这种制度188
(第101页,第15行)这是解决此事的最好方法188
(第101页,倒数第10行)徭役的范围逐渐扩大189
(第110页,第4行)这些作家之所以对政府问题的普遍抽象理论深感兴趣189
(第120页,第13行)宗教之外的哲学思想流行得很早190
(第136页,第6行)都没有大革命之前的20年间发展得迅猛190
(第137页,第4行)而是由推动立法的精神决定的191
(第138页,第10行)鼎盛时期的封建制度并不比衰落时期更容易激发法国人的仇恨194
(第151页,第8行)对付总督的办法被移植过来对付总督的代理194
附录
《托克维尔回忆录》摘译196
內容試閱 :
第一编
第一章 大革命即将爆发时,人们对它的不同观点
最能够让哲学家和政治家们明白谦虚低调的就是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了,原因就是它太伟大、影响太深远、发展太成熟,爆发也太出人意料了,此前从没有一个历史事件像它一样。
即使是天才的弗雷德里希也对这场革命的发生毫无预感。他是大革命的先驱,甚至也可以说他是大革命的代表,然而在大革命到来的过程之中,他并没有认出它的模样。虽然他在这之前就是按照大革命的精神来做事情的,甚至当他已经碰触到了之后,他仍然毫无感觉。也因为大革命拥有一种与历史上曾经发生的许多革命完全不一样的特殊形态,所以在大革命的最开始阶段,人们并没有感觉到它的到来。
然而大革命在法国之外的地方成为了极其受到关注的事件。虽然没有人能够想象大革命到底是怎样,然而它使得所有国家的人民心中都产生了一种新的世界似乎就要到来的想法,一种改观和提高的模糊希冀。这种模糊的感觉使得人民遇到大革命之后就立刻开始骚乱,但各个国家的国王和官员却缺少这种模糊的感觉。那些国王和官员们认为,革命只是一种每个民族的身体都无法逃避的周期性疾病,它除了能够使邻国的政治发生些新变化之外,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即使他们曾经偶然的说出了大革命的真实意义,他们也并非刻意。在1791年的皮尔尼茨,德意志的各邦国王都齐聚在一起,他们的确宣布法国君主制所面临的危险也同样是欧洲所有的旧政权所要面对的,它们与法国一样的危险。但其实,他们根本没人相信这些话,那时的秘密档案告诉人们,这不过是他们为了掩盖真实目的,费尽心机找到的借口,或者说是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来掩饰那些目的而已。
他们认为,法国大革命只是一次不会持续太长的区域性事件,他们只要从中谋取一些利益就可以了。也因此,他们很多国家偷偷进行了商讨和准备,并进行了秘密结盟,不过因为猎物即将到手,他们也发生了争抢,所以他们互相之间既分裂又团结。他们准备充分,但对于将要发生的事情却毫无预料。
英国人清晰地记得自己的历史,他们的政治自由已经施行已久,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使他们得以透过那厚重的帷幕,看到在迅速袭来的大革命的样子。但是他们也没能对它有更清晰的认知,并不知道这场发生在法国的革命将会对世界和英国的命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亚瑟?扬当时就旅居在大革命爆发之前的法国。他认为革命马上就会爆发,不过他一点都不了解革命的意义,甚至认为大革命会增加更多的特权。他曾说:“我觉得,如果贵族将从这场革命中获得更多的特权,那么它的失败就比成功更多。”
伯克从法国大革命一开始就对革命充满了仇恨,但在一些时候,他对大革命也没有一个确定的看法。在大革命的最初阶段,他曾经认为,大革命损害法国的国力,甚至可能导致亡国。他曾说:“我十分确定,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法国都会丧失它能征善战的能力,甚至会永远丧失。使法国再度辉煌的那一代人将像古代的人一样说:‘相传高卢人在古代曾经以能征善战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