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可持续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書城自編碼: 224128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工業技術環境科學
作者: 宋立杰,陈善平,赵由才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122183682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530/911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390.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东吴100年
《 东吴100年 》

售價:HK$ 100.3
国色之美:中国经典传统色配色速查手册
《 国色之美:中国经典传统色配色速查手册 》

售價:HK$ 128.6
万事法则:创造一切可能
《 万事法则:创造一切可能 》

售價:HK$ 69.6
说不完的明朝
《 说不完的明朝 》

售價:HK$ 68.4
Midjourney AI绘画教程:prompt关键词训练到效果出片
《 Midjourney AI绘画教程:prompt关键词训练到效果出片 》

售價:HK$ 92.0
生意的本质:商业模式动态升级的底层逻辑
《 生意的本质:商业模式动态升级的底层逻辑 》

售價:HK$ 164.0
浪潮:老龄社会的中国探索
《 浪潮:老龄社会的中国探索 》

售價:HK$ 80.2
消遣:从金石艺术到中国现代史学
《 消遣:从金石艺术到中国现代史学 》

售價:HK$ 88.5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10.6
《 自然灾害与防灾应急避险实用百科(彩绘图解版) 》
+

HK$ 162.8
《 环境试验 》
+

HK$ 208.0
《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运营技术与管理实务 》
+

HK$ 153.7
《 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蒋建国)(二版) 》
+

HK$ 156.4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全套文件经典案例 》
編輯推薦:
本书全面总结了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和资源化技术,内容详实,并有大量的工程案例可供参考。
內容簡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生活垃圾的区域性收运系统、生物反应器卫生填埋技术、焚烧能源化利用技术、裂解资源化技术、机械生物处理技术、沼气发酵技术、源头分类和机械分选技术、垃圾中塑料、玻璃、纸张等回收废物的循环利用技术以及相关防治渗沥液、臭气等二次污染的环境保护技术。
關於作者:
赵由才,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在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填埋场中矿化垃圾利用原理与技术、生活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减排与控制、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污泥卫生填埋与焚烧和贫杂氧化锌矿物及尘泥资源利用方面作了创新性研究工作。
目錄
第1章绪论
1.1生活垃圾的来源、产量和性质
1.1.1生活垃圾的来源和性质
1.1.2生活垃圾的危害
1.2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处置技术
1.3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1.3.1国外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1.3.2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1.3.3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1.4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进展和展望
1.4.1取得进展
1.4.2展望
第2章生活垃圾收运系统
2.1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2.1.1概述
2.1.2国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概况
2.1.3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2.2生活垃圾的搬运
2.2.1生活垃圾收集方法
2.2.2居民住宅区垃圾搬运
2.2.3商业区与企业单位垃圾搬运
2.3生活垃圾的贮存
2.3.1贮存容器及设施
2.3.2分类贮存
2.4生活垃圾的清运
2.4.1清运操作方法
2.4.2收集车辆
2.4.3生活垃圾的收运路线
2.5生活垃圾转运站
2.5.1定义
2.5.2转运站类型
2.5.3设置要求
2.5.4工艺设计计算
第3章可持续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关键技术
3.1人工水平防渗系统
3.1.1柔性土工膜
3.1.2压实黏土
3.1.3钠基膨润土复合防水衬层(GCL)
3.1.4水平防渗结构
3.1.5水平防渗与垂直防渗的联合应用
3.2缺陷地基土上高维卫生填埋技术
3.2.1老港四期工程区概况
3.2.2四期填埋区总体布局与设计
3.2.3填埋库区地基评价
3.2.4填埋区地基土处理
3.2.5边坡稳定性分析
3.2.6地下水导排
3.2.7填埋作业工艺
3.2.8施工方法
3.3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化过程
3.3.1垃圾腐殖质特性变化研究
3.3.2填埋渗滤液特性变化研究
3.3.3垃圾基本性质变化过程研究
3.3.4填埋场沉降研究
3.3.5填埋场稳定化时间预测
3.3.6新释“填埋场”
3.4填埋场生态修复利用技术
3.4.1填埋场垃圾填埋龄的确定
3.4.2植被选择原则
3.4.3老港现有植被调查
3.4.4填埋场封场后生态修复
第4章生活垃圾焚烧能源化利用关键技术
4.1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发展历程
4.2生活垃圾热值增值系列技术
4.2.1半程生物处理
4.2.2全程生物处理
4.2.3垃圾热值的变化过程
4.3矿化垃圾的再焚烧技术
4.4生活垃圾压滤深度脱水技术
4.5生活垃圾焚烧工艺集成技术
4.5.1生活垃圾焚烧理论过程
4.5.2影响焚烧过程的因素
4.5.3燃烧图
4.5.4焚烧容量的确定
4.5.5焚烧厂系统
4.6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型确定
4.6.1焚烧炉的比选
4.6.2生活垃圾炉排炉特点
4.6.3上海市生活垃圾焚烧炉型的确定
4.6.4炉排的国产化
4.6.5焚烧炉的设计
4.7焚烧工艺辅助设备
4.7.1垃圾贮坑
4.7.2垃圾接受设施
4.7.3进料系统
4.7.4燃烧空气供应系统及其炉排通风性能的改进
4.7.5焚烧灰渣收集系统
4.7.6焚烧烟气净化系统
4.7.7焚烧系统的运行过程
4.8焚烧发电系统
4.8.1锅炉
4.8.2余热锅炉过热蒸汽参数的确定
4.8.3汽轮发电机及冷凝方式的确定
4.8.4实际焚烧厂的余热利用
4.9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处理技术
4.9.1焚烧过程烟气发生过程
4.9.2生活垃圾焚烧厂烟气控制系统
4.9.3烟气净化系统主要设备结构和特征
4.9.4焚烧系统尾气脱硝技术
4.9.5焚烧厂重金属及二?英去除工艺
4.9.6焚烧厂长距离水道式脱硫系统
4.9.7实际焚烧厂烟气排放情况
4.9.8实际焚烧厂烟气控制
4.10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营管理技术
4.10.1集散型控制系统组成
4.10.2DCS系统
4.10.3实际焚烧厂运行经验
第5章生活垃圾裂解技术
5.1概述
5.1.1裂解的概念
5.1.2生活垃圾裂解技术的发展概况
5.1.3生活垃圾裂解技术的前景展望
5.2裂解原理
5.2.1裂解动力学模型
5.2.2影响裂解的主要参数
5.3裂解工艺
5.3.1按供热方式的分类
5.3.2按裂解温度的分类
5.3.3按裂解反应器的结构分类
5.3.4生活垃圾裂解工艺的辅助系统
5.4生活垃圾裂解工艺的工程实例
5.4.1移动床熔融炉类
5.4.2回转窑类
5.4.3流化床类
5.4.4管型炉瞬间热解类
第6章堆肥与机械生物处理技术
6.1概述
6.1.1堆肥化
6.1.2机械生物处理
6.1.3适宜的堆肥原料
6.2堆肥原理
6.2.1好氧堆肥原理
6.2.2堆肥化的影响因素
6.3堆肥工艺
6.3.1堆肥化的工艺类型
6.3.2好氧堆肥化工艺过程
6.4堆肥设备
6.4.1进料供料设备
6.4.2发酵设备
6.5堆肥肥效和利用
6.5.1垃圾堆肥肥效
6.5.2堆肥的利用
6.6堆肥的腐熟度及其判定
6.6.1堆肥腐熟和稳定的评估方法
6.6.2腐熟度的检测方法与过程
6.7堆肥实例介绍——北京阿苏卫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
6.8我国垃圾堆肥处理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6.8.1我国垃圾堆肥处理的现状
6.8.2我国有机垃圾生化处理存在的问题
6.8.3我国垃圾堆肥处理的发展趋势
6.8.4垃圾堆肥生物处理发展对策建议
第7章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技术
7.1概论
7.1.1生活垃圾处理处置主要技术优缺点比较
7.1.2生活垃圾填埋气体回收利用的意义
7.1.3填埋气体回收利用途径和条件
7.2垃圾填埋场产气分析
7.2.1有机垃圾降解过程分析
7.2.2填埋气的特性、成分及其随时间的变化
7.2.3填埋气产气量及产气速率
7.2.4填埋场产气分析实例
7.3可利用填埋气资源分析案例
7.3.1可利用填埋单元的选取
7.3.2填埋气收集量的预测
7.3.3填埋气发电利用方式确定
7.3.4填埋气发电系统
7.4填埋气收集系统工程主要工程内容
7.4.1填埋气收集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7.4.2填埋气收集系统主要工程内容
7.5填埋气净化处理系统
7.5.1净化方案的选择
7.5.2预处理装置
7.6填埋气发电机组
7.7清洁发展机制(CDM)对填埋气发电技术应用的影响
第8章源头分类与机械分选技术
8.1源头分类技术
8.2机械分选技术
8.2.1机械分选技术概述
8.2.2物料分选的一般理论
8.3筛分
8.3.1筛分原理
8.3.2筛分效率
8.3.3筛分设备类型及应用
8.4重力分选
8.4.1跳汰分选
8.4.2风力分选
8.4.3摇床分选
8.5磁力分选
8.5.1磁选
8.5.2磁流体分选(MHS)
8.6电力分选
8.6.1电选的分离过程
8.6.2电选设备及应用
8.7浮选
8.7.1浮选原理
8.7.2浮选药剂
8.7.3浮选设备
8.7.4浮选工艺过程
8.8其他分选方法
8.8.1摩擦与弹跳分选
8.8.2光电分选
第9章废物循环利用技术
9.1厨余垃圾的处理与利用
9.1.1厨余垃圾的概念、来源和基本特性
9.1.2国内外厨余垃圾产生及处理现状
9.1.3厨余垃圾的管理和处置原则
9.1.4厨余垃圾传统处理技术概述
9.1.5厨余垃圾的厌氧发酵处理
9.2废纸张再生利用技术
9.2.1概述
9.2.2废纸回收利用
9.2.3废纸再生处理工艺流程
9.3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和处理
9.3.1概述
9.3.2废塑料管理
9.3.3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技术
9.4废橡胶再生利用技术
9.4.1概述
9.4.2废橡胶的再生技术
9.4.3胶粉的生产及应用
9.4.4废橡胶的能源利用技术
9.5建筑垃圾的处理与应用
9.5.1概述
9.5.2国外经验
9.5.3建筑垃圾的性质
9.5.4废旧混凝土的资源化技术
9.5.5废旧砖瓦的资源化
9.5.6旧沥青路面料的资源化
9.5.7建筑垃圾作桩基填料加固软土地基
9.5.8其他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第10章环境保护技术
10.1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
10.1.1矿化垃圾的基本组成与性质
10.1.2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渗滤液
10.1.3“水解酸化+AO2?AO+MBR+RO”组合工艺
10.1.4利用水泥处理渗滤液生物处理出水技术
10.2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固化稳定化与安全填埋技术
10.2.1飞灰特性
10.2.2飞灰固化稳定化试验
10.2.3稳定化方案比选
10.2.4稳定化固化工艺的选择
10.2.5某飞灰预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10.3固体废物处理过程温室气体的产生及控制
10.3.1生活垃圾填埋
10.3.2垃圾焚烧
10.3.3生活垃圾堆肥
10.3.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甲烷减排与控制技术
10.4垃圾焚烧厂焚烧炉渣处理技术
10.4.1炉渣的性质表征
10.4.2炉渣对磷的吸附
10.4.3炉渣处理畜禽废水
10.4.4某工程炉渣处理工艺
第11章静脉产业园
11.1概述
11.1.1静脉产业
11.1.2静脉产业园
11.2静脉产业园的建设与运行
11.2.1国外实践
11.2.2国内实践
11.3我国静脉产业园建设的启示
11.3.1国外
11.3.2国内
11.4建设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园区渐成热点
第12章环卫管理
12.1环卫管理的内涵
12.1.1环境卫生的定义
12.1.2环卫管理的定义
12.2我国环卫管理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12.2.1循环经济
12.2.2三化原则
12.2.3垃圾外部性
12.2.4庇古税与科斯定理
12.2.5“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
12.2.6环卫行业的自然垄断性
12.2.7新公共管理理论
12.3我国环卫管理的政策法规
12.3.1法规
12.3.2标准
12.3.3政策
12.3.4问题与对策分析
12.4我国环卫管理机构设置
12.4.1国家一级的管理机构
12.4.2城市一级的管理机构
12.4.3具体管理机构
12.4.4问题与对策分析
12.5投资与融资管理
12.5.1环境卫生工程投资管理
12.5.2环境卫生工程融资管理
12.5.3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12.6环卫管理的对象
12.6.1清扫保洁
12.6.2生活垃圾管理
12.6.3餐厨垃圾管理
12.6.4建筑垃圾管理
12.6.5粪便管理
12.6.6公厕管理
12.7环卫监管与应急管理
12.7.1环卫监管
12.7.2应急管理
12.8我国环卫管理的发展方向
12.8.1分权化
12.8.2一体化
12.8.3市场化
12.8.4社会化
12.8.5规范化
12.8.6数字化
12.8.7环保化
12.8.8有偿化
12.8.9人性化
12.8.10尊重规划
12.9国内外环卫管理实例
12.9.1美国的垃圾收费
12.9.2新加坡的垃圾收运
12.9.3德国的垃圾分类及处理
12.9.4北京的环卫数字化管理
12.9.5上海的环卫管理体系
12.9.6西安的建筑垃圾管理
参考文献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