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4.9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99.7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99.7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0.9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2.7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8.2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編輯推薦: |
《太湖湖滨带现状与生态修复》系统总结了作者从事湖滨带研究工作近20年的主要成果,采用第一手资料,可为我国湖泊湖滨带的研究、修复和管理提供很好的借鉴。
|
內容簡介: |
《太湖湖滨带现状与生态修复》系统介绍了湖滨带的概念、结构、功能及其生态退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并以太湖湖滨带为研究对象,详细调查与分析了太湖湖滨带的生态现状,阐述了水动力对太湖湖滨带的影响。在太湖湖滨带类型划分与生态退化关键驱动因子识别的基础上,按照“生境改善—生物恢复—系统调控”的思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太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总体方案,形成了不同类型湖滨带生态修复的工程模式,详细讨论了生境修复、生物恢复与生态系统调控的技术措施与方案。希望能够为我国类似湖泊湖滨带的研究、修复、管理提供借鉴。
|
關於作者: |
叶春,博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担任中国科协决策咨询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长期从事湖泊水生态退化机理及其环境效应、水体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研究。从“九五”在洱海开始,到“十五”、“十一五”在太湖连续十五年开展湖滨带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建设。主持或参加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NEPGIWA、UNDP、JICA等项目与课题4余项。获得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余篇,授权专利6项。
|
目錄:
|
前言
第1章湖滨带生态系统特征
1?1湖滨带的概念
1?1?1生态交错带
1?1?2湖滨带
1?2湖滨带的结构
1?2?1湖滨带的空间结构
1?2?2湖滨带的时间结构
1?3湖滨带的生物
1?3?1大型植物
1?3?2浮游植物
1?3?3浮游动物
1?3?4底栖动物
1?3?5两栖动物
1?3?6鱼类
1?3?7水禽
1?3?8细菌
1?4湖滨带的功能
1?4?1污染物截留与净化功能
1?4?2捕集藻类和对藻类的抑制作用
1?4?3提高湖泊的生物多样性
1?4?4野生生物的栖息场所
1?4?5调蓄洪水的功能
1?4?6控制沉积和侵蚀的功能
1?5湖滨带的退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
1?5?1湖滨带的退化过程
1?5?2人类对湖滨带退化的影响
1?5?3湖滨带退化对人类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2章太湖湖滨带范围及类型划分
2?1太湖地理位置与湖泊形态特征
2?1?1太湖的地理位置
2?1?2太湖湖泊形态特征
2?2太湖湖滨带范围
2?3太湖湖滨带类型划分
2?3?1湖滨带类型划分原则
2?3?2湖滨带类型划分
2?3?3湖滨带类型分布统计
参考文献
.iv.第3章太湖湖滨带水质状况
3?1主要水质指标状况
3?1?1氮
3?1?2磷
3?1?3高锰酸盐指数
3?1?4叶绿素a
3?1?5溶解氧
3?1?6pH值
3?1?7透明度
3?1?8悬浮物
3?1?9水温
3?2太湖湖滨带水质评价
3?2?1湖滨带水体污染程度
3?2?2湖滨带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3?3湖滨带水体营养状态历史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第4章太湖湖滨带底泥状况
4?1主要底泥指标现状
4?1?1湖滨带底泥总有机质含量
4?1?2底泥总氮含量
4?1?3底泥总磷含量
4?2湖滨带底泥污染评价
4?3湖滨带底泥历史变化趋势
4?3?1湖滨带底泥总有机质含量明显升高
4?3?2湖滨带底泥总氮含量呈上升趋势
4?3?3东太湖湖滨带底泥总磷有所上升,其他区域变幅不大
参考文献
第5章太湖湖滨带大型水生植物状况
5?1湖滨带大型水生植物现状
5?1?1湖滨带大型水生植物优势种与群落
5?1?2湖滨带大型水生植物的季节性分布特点
5?2湖滨带大型水生植物的历史演变
5?2?1大型水生植物的分布面积缩减
5?2?2大型水生植物优势种群变化显著
5?2?3不同湖区大型水生植物分布不均匀
参考文献
.v.第6章太湖湖滨带浮游、底栖生物状况
6?1湖滨带浮游、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及特点现状
6?1?1浮游植物
6?1?2浮游动物
6?1?3底栖动物
6?2湖滨带浮游、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差异分布
6?2?1空间差异分布
6?2?2时间差异分布
6?3湖滨带浮游、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历史变化
参考文献
第7章水动力对太湖湖滨带的影响
7?1太湖水动力的基本概况
7?1?1太湖湖流
7?1?2太湖风浪
7?1?3太湖风涌水
7?1?4太湖定振波
7?1?5大堤的建设对太湖水动力的影响
7?2太湖水动力对湖滨带的影响
7?2?1水动力对湖滨带底泥的影响
7?2?2水动力对湖滨带植被的影响
7?2?3水动力对湖滨带藻类分布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8章太湖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及驱动因子分析
8?1太湖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8?1?1评价方法的选择
8?1?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健康体系的分级
8?1?3指标层参照标准确定
8?1?4数据的收集和无量纲化处理
8?1?5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8?1?6湖滨带生态系统综合健康指数的计算
8?1?7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评价结果
8?2太湖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状态驱动因子分析
8?2?1影响因子的定性筛选
8?2?2数据来源与处理
8?2?3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确定驱动因子
8?2?4偏相关系数分析
8?2?5太湖湖滨带驱动因子的意义
参考文献
.vi.第9章太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总体方案
9?1方案设计目标
9?2方案设计思想和技术路线
9?2?1方案设计思想
9?2?2方案设计技术路线
9?3湖滨带生态修复总体方案
9?4方案比选
第10章太湖湖滨带生境修复
10?1湖滨带生境修复的目标及原则
10?1?1湖滨带修复的生境条件分析
10?1?2湖滨带生境修复目标
10?1?3湖滨带生境修复原则
10?2湖滨带生境修复技术
10?2?1湖滨带消浪技术
10?2?2湖滨带基底修复技术
10?2?3湖滨带藻类清除技术
10?3湖滨带生境修复方案
10?3?1湖滨带消浪方案
10?3?2湖滨带基底修复方案
10?3?3湖滨带藻类清除方案
参考文献
第11章太湖湖滨带生物恢复与生态系统调控
11?1湖滨带生物恢复的目标与原则
11?1?1湖滨带生物恢复的目标
11?1?2湖滨带生物恢复的设计原则
11?2湖滨带植物恢复方案
11?2?1湖滨带植物种群选择及群落结构设计
11?2?2各类型湖滨带植物恢复方案
11?3湖滨带生态系统调控方案
11?3?1生物量调控
11?3?2食物链调控
11?3?3生物多样性调控
11?3?4生态系统结构调控
11?4湖滨带生态恢复的景观协调性分析
11?4?1湖滨带生态恢复景观建设的原则
11?4?2湖滨带周边区域景区分布现状
11?4?3湖滨带景观协调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12章太湖湖滨带的生态观测与跟踪研究
12?1生态观测与跟踪的布点与采样频率、时间
12?2生态观测与跟踪的内容及监测方法
12?3生态观测与跟踪结果的整理
彩图
|
內容試閱:
|
第1章湖滨带生态系统特征第1章湖滨带生态系统特征1?1湖滨带的概念生态系统是涉及多因素、多变量的复杂系统,生态系统的边际问题与生物群落多样性、系统自组织功能和物流、能流的代谢与转化等内容有关马世骏,1990。生态系统与外部接触的界面或者两类不同生态系统的相邻界面远较单一的生态系统复杂。湖滨带不是单一的生态系统,属于生态系统的交错带,是水陆生态交错带的一种。交错带可以起到半渗透界面的作用,控制能量、物质、信息在景观之间的流动,亦具有物种生境补缺的作用马世骏,1990。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已在大范围地改变着自然环境,使自然生态系统原来的界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在介绍湖滨带的概念之前,首先应该了解生态交错带的基本含义。
1?1?1生态交错带
自20世纪以来,虽然生态学家、地理学家、野生生物管理者、土地管理者及其他学科的科学家就对从一个生态群落到另一个生态群落的空间过渡带感兴趣,但是却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框架来描述这些空间过渡带的基本结构特征和生态过程Risser, 1990。生态交错带Ecotone的概念最早由F? E?Clements 1905年在《生态学研究方法》一书中提出来,他把生态交错带看作两个群落连接的应力区,在这个应力区,相邻两个群落的主要物种达到了它们的分布界限,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相邻区域间的交换或竞争过程。1933年,野生动物学家A? Leopold 观察到在生态交错带内物种种类和个体数比邻近的系统要多,从而提出了著名的“边缘效应”思想。Eugene P? Odum 在研究群落格局的基础上,提出群落交错带的概念,并把它定义为两个或更多的不同群落之间的过渡带。Odum认为:交错带是一个交叉地带或紧张地带,有着相当大的线型地区,但比其本身毗连的群落地区要狭窄。在交错区群落Ecotone Community中通常包括各个交迭群落的生物有机体,另外还有一些带有群落交错区的特征而通常又被限制在群落交错区里的生物,群落交错区里物种的数目以及一些种群密度要比相邻群落大。这些定义虽然满足了当时研究的一些需要,但主要是从相邻生物群落相互作用的角度,静态地研究交错带内的物种与相邻两个主群落之间的差异性,而不认为交错带具有自身特点,并随着时间和生态过程的变化而变化。在此之后的十几年,生态学家对生态交错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期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