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99.7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99.7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0.9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2.7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8.2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編輯推薦: |
柴米油盐中的大学问 居家聚财时的小助手
内容通俗易懂、有理有趣,既可普及经济学常识,又能指导日常生活。
|
內容簡介: |
经济学常识有哪些?我们该如何解读并应用这些常识?本书便是我们的得力助手。书中寓深奥的经济理论于精彩的案例中,让读者在轻松愉悦中学到最有用的经济学常识,充分领略经济学的神奇魅力。本书既是一本全面翔实的经济学知识普及读本,同时又是一本指导经济生活的科学实用的工具书。
|
關於作者: |
欧俊,硕士,资深财经图书策划人。已出版《经济学的诡计》、《博弈论的诡计》《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50位本土总裁谈企业决胜方略》、《身边的经济学》、《任正非内部讲话》等多部优秀畅销书。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走进经济学,经济学并不玄妙
利己不损人是经济学的显规则
稀缺是时代永恒的主题
经济学有只“看不见的手”
鹦鹉也可以学好经济学
别轻易相信经济学家的话
你是否看懂了收入“被增长”
第二章补充“维生素”的十大经济学常识
常识一:理性的算计是人的本性
常识二:机会成本就是选“A”还是选“B”的问题
常识三:边际通常是我们选择的依据
常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常识五:交换和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常识六:市场通常是生产活动高效的组织方式
常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经济活动的状况
常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的生产能力
常识九:物价上升的原因是货币发行过多
常识十:通货膨胀总是牵动着失业率
第三章供给说了算,还是需求说了算
生产多少,市场说了算
价格越高,需求越少
薄利不一定会多销
能源供给紧张的背后
捂以“稀”为贵
丰产不丰收的恶性循环
第四章拉面涨价能否被限制
钻石为什么比水更有价值
违反需求规律的吉芬商品
价格是如何制定出来的
交易费用不可不算
第五章明白消费不吃亏
喜欢的东西就是无价之宝
少花钱真高兴的消费预期
冲动消费都是心情惹的祸
从众消费往往吃大亏
“同机不同价”的消费歧视
第六章在企业内部只有成本
空手套白狼是所有商人最大的梦想
分手和热恋各自暗含的隐性成本
经营管理,无处不在的成本分析
覆水难收,诱发京东方巨亏的沉没成本
该干什么与“沉没成本”无关
第七章省下的都是利润
iPad图创新还是图高利润
最大的企业也时刻受到亏损的威胁
股价是由企业效益决定的
公司并购整合就像是滚雪球
拥有市场魅力的品牌能够获得利润
第八章竞争中的经济学智慧
充分竞争是社会的进步之源
价格战不是企业唯一的办法
几个人说了算的市场
价格协议为什么会成为一纸空文
垄断竞争市场的竞争与垄断
第九章政府是不是真的好医生
市场也不是万能的
“劣币驱逐良币”
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科斯定理的引入
“看得见的手”在行动
政府失灵也很可怕
第十章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况
概况1:凯恩斯主义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概况2:宏观经济模型是企业、家庭等共同形成的
概况3: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总的价格总水平
概况4:宏观经济学站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度分析经济问题
概况5:GDP是衡量一国经济活动的有效尺度
第十一章从经济指标看宏观经济趋势
消费者物价指数,关系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企业景气指数,事关经济主体活力
恩格尔系数,从“吃”衡量国民生活质量
基尼系数,社会贫富差距的预警器
消费者信心指数,有钱你敢花吗
第十二章十年轮回的经济周期
究竟什么是经济周期
西方国家的“黑色1929”
经济过热与经济衰退
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
泡沫经济:繁荣背后的深层危机
第十三章美联储掠夺世界的“利率”暗器
利率牵动市场神经
调整货币,盘活经济
中央银行放出贷款需谨慎
第十四章通货膨胀没有想象的可怕
钞票增加,财富缩水
通货膨胀也有可爱的一面
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更可怕
谁是制造通货膨胀的实际幕后黑手
第十五章受益匪浅的汇率和世界贸易
人民币比日元更值钱?
吵出来的国际货币体系
为什么极力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中国遭遇贸易壁垒
WTO:贸易争端的解决者
第十六章“擦枪走火”的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是如何爆发的
国家破产不只是传说
影子银行有多戏剧
可怕的“流动性陷阱”
救市政策的“后遗症”
参考文献
附录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
思考方式一:循环流向图
思考方式二:实证分析
思考方式三:注重观察
思考方式四:逻辑分析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走进经济学,经济学并不玄妙
利己不损人是经济学的显规则
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都是理性且自利的,社会秩序会不会变得紊乱?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给出了回答:“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处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也就是说,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更能在客观上维护社会的秩序。
在承认人的利己心的同时,有一点需要指出,利己并不完全等于自私。举个例子说,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由于相信上帝,充满了行善的愿望,他人得到幸福时,他自己也会觉得幸福——他是自利的,但并不自私。
人类的所有行为都将被判定为利己的,因为无论一个人做出什么行为,都是因为这个人有这种需要。其实只要不损害他人的利益,自利对社会是有很大贡献的。比如说厂商为了利润才生产和销售产品,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源,他们就必须在价格、质量、包装以及服务等方面让你满意;厂商之间的竞争越激烈,也就是说,厂商追求私利的欲望越强烈,那么他们为消费者所提供的服务就越周到,消费者也就可以从厂商的利己行为中获得越多的好处。
利己可能不影响他人,如 “一个和尚挑水吃”,自食其力,既不占别人的便宜,也不会无偿帮助别人,即这类行为并不妨碍他人。利己也可能影响他人,如“一人栽树,大家乘凉”、“一人种花,大家观赏”等,在利己的同时也为他人谋福利;另一种则是不好的影响,如企业生产时排放污染物、破坏环境,厂商兜售伪劣商品等。我们的利己行为不能以损害他人的利益作为前提。
利己是人的本性,但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一定非得以“损人”作为前提。在经济活动中要“利己不损人”,只有互助才能互利。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
有一对兄弟,哥哥仗着自己年龄大,经常抢弟弟的玩具。弟弟玩具一被抢,就跑到爸爸那儿去告状。可是爸爸很忙,不想总是管兄弟俩的小事,所以规定:如果来告状,不管是谁的过错,兄弟二人都将被各关在屋子里一天且不许玩。
如果弟弟是一个理性经济人,当他的玩具再次被抢的时候,他会怎么办?选择无外乎“告状”或者“不告状”。“告状”的后果就是自己被关,这绝对是没有任何好处的;“不告状”的话,等哥哥玩腻了,自己尚且能有一点玩儿的时间。“经济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忍气吞声——为了最大的利益。
但是现实中情况很大程度并非如此,即使面对惩罚,“弟弟”也会选择“告状”,以此来惩罚“哥哥”。而作为哥哥,抢了弟弟手中的玩具,完全是“损人利己”的行为,但却造成了“双输”的结局。损人利己并没有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利益。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损人利己并不一定能有效获得自己的利益,甚至还会受到一定的损失。现代经济学认为,每个人都有利己的需要,并且产生利己的行为。但是,利己不可损人,这是一条行为底线。因此,我们一定本着“利己不损人”的原则去做每一件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利己”的目的。
我们并不是要去用经济学家复杂难懂的经济学模型和数据来分析生活中的一二三四五,而是借鉴经济学家的智慧来洞悉生活。正如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说,经济学理论并未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理论,经济学能够给予的是一个全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全新的尝试。它是一种方法,一种思维的技巧。经济学的眼光不是要剥夺人的感性与温情,只是为我们提供一种更为客观的思维方式。
稀缺是时代永恒的主题
一位游客在食人族聚居的岛上旅行,路过一个人脑专卖店,见其橱窗上贴着一张价目表:
艺术家脑每磅9元,哲学家脑每磅12元,科学家脑每磅15元,经济学家脑每磅219元。
游客因此得出经济学家的脑袋最受食人族欢迎的结论,因为根据供求定律,只有越多人要买,价格才会越高。
询问店主,哪知答案完全相反:“经济学家大多无脑,不知要多少个经济学家才有一磅脑,物以稀为贵,经济学家脑的价格因而较高!”
虽然是对经济学家的调侃,但是揭示出一个经济学道理:“物以稀为贵。”稀缺性是经济物品的显著特征之一。“稀缺”,顾名思义便是稀有的、紧缺的。在经济学里,稀缺用来描述资源的有限可获得性。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相对于无限的欲望,有限的资源就是稀缺的。
2005年,耐克推出了限量版飞人乔丹13代复古低帮鞋,引得数百消费者排起了长队。数十位争抢的骨灰级耐克迷在耐克销售店发生冲突,直到警察赶到才解决了问题。据说,该款耐克鞋全球仅150双。
英国滑板品牌西拉斯&玛丽亚位于东京的分店,消费者每次只能进20人,其他人需要站在门外由工作人员拉起的绳子后面等待。在前一批购物者离开之后,货架上的产品会被更换。消费者不仅不因排队而烦躁,反而乐此不疲。
可见,稀缺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领域中永恒的主题,因为经济学的产生就源于稀缺性的存在。人类的欲望大大超过了能满足欲望的资源,而资源的稀缺性引起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稀缺是每个人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当你想要考取一所名牌大学时,当你想要追求一个可爱美女或“钻石王老五”时,当你想买一个LV限量包时,都会面临稀缺,那么是不是亿万富翁就无须面对稀缺的烦恼了呢?其实不是,对于比尔?盖茨这样的人来讲,或许他想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做更多的慈善事业,或许他想要多拿些时间陪伴家人、享受更多的家庭温暖,对于他们来说,时间总是稀缺的。
毫无疑问,稀缺是商品的属性,人人都在为了追求更多具有稀缺性的商品、金钱以及物质资源等奋斗不息,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被牺牲的就是时间。例如同样的一个小时,你可以用来吃饭、购物、写文案、打桌球、聊天甚至无所事事,总之,一个小时过去了,你得到了什么?没有其他付出的条件下,大家的成本都是一样的,即一个小时的时间。
但所有人的收益是不完全一样的,面对稀缺,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充分把握,使之价值最大化地得到实现,否则,“稀缺”也将不再“稀缺”,而成为“鸡肋”,甚而“废品”,那就真的成了最大的浪费。
经济学有只“看不见的手”
一群武校的学生要毕业了,老师告诫他们:“出去以后,千万不能和经济学家过招,因为他们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在谈到市场时,我们常常会提到“看不见的手”,因为“看不见的手”是市场机制的同义替代词。“看不见的手”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命题。最初的意思是,个人在经济生活中只考虑自己利益,受“看不见的手”驱使,即通过分工和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国家富裕的目的。后来,“看不见的手”便成为表示资本主义完全竞争模式的形象用语。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私有制,人人为自己,都有获得市场信息的自由,自由竞争,无需政府干预经济活动。
斯密较为详细地描绘了看不见的手作用的过程:“每种商品的上市量自然会使自己适合于有效需求。因为,商品量不超过有效需求,对所有使用土地、劳动或资本而以商品供应市场者有利;商品量少于有效需求对其他一切人有利。
“如果市场上商品量一旦超过它的有效需求,那么它的价格的某些组成部分必然会降到自然率以下。如果下降部分为地租,地主的利害关系立刻会促使他们撤回一部分土地;如果下降部分为工资或利润,劳动者或雇主的利害关系也会促使他们把劳动或资本由原用途撤回一部分。于是,市场上商品量不久就会恰好足够供应它的有效需求,价格中一切组成部分不久就升到它们的自然水平,而全部价格又与自然价格一致。
“反之,如果市场上商品量不够供应它的有效需求,那么它的价格的某些组成部分必定会上升到自然率以上。如果上升部分为地租,则一切其他地主的利害关系自然会促使他们准备更多土地来生产这种商品;如果上升部分是工资和利润,则一切其他劳动者或商人的利害关系也会马上促使他们使用更多的劳动或资本,来制造这种商品送往市场。于是,市场上商品量不久充分供应它的有效需求。价格中一切组成部分不久都下降到它们的自然水平,而全部价格又与自然价格一致。”
参与经济生活的每个人在一种利益机制的制约下,都不得不去适应某个一定的东西,这就是有效需求。假若劳动、土地或资本在某一行业比另一行业获致较高的报酬,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把它们从报酬较少的行业转移到这些行业上来。原来供过于求的行业提供的较少报酬引致部分业主向报酬高的行业转移,直到所提供的报酬与其他行业大致相等为止,而原来供不应求的行业因为新的业主的加入而报酬降低,直到与其他行业报酬大体相同为止。每个人为适应社会有效需求所做的努力,使得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尽管这个均衡可能是暂时的,大多数情况是或者供过于求、或者供不应求,但会适时得到修正,重又回到均衡。均衡状态,对一切人有利。
在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下,都存在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幕后调节参与经济生活的每个人的行为,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合理地在各部门和各生产者之间配置。这是一只只要有商品交换行为就存在的手,商品经济条件下无所不在的手。
亚当?斯密的后继者们以均衡理论的形式完成了对于完全竞争市场机制的精确分析。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是小规模的,一切企业由企业主经营,单独的生产者对产品的市场价格不发生影响,消费者用货币作为“选票”,决定着产量和质量。价格自由地反映供求的变化,其功能一是配置稀缺资源,二是分配商品和劳务。通过“看不见的手”,企业家获得利润,工人获得由竞争的劳动力供给决定的工资,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供给自动地创造需求,使储蓄与投资保持平衡。通过自由竞争,整个经济体系达到一般均衡。在处理国际经济关系时,政府不对外贸进行管制,遵循自由放任原则。“看不见的手”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的经济现实。
“看不见的手”揭示了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所存在的一个悖论,认为在每个参与者追求自己的私利的过程中,市场体系会给所有参与者带来利益,就好像有一只吉祥慈善的看不见的手,在指导着整个经济过程。
市场机制就是依据经济人理性原则而运行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消费者依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做购买的决策,生产者依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做销售决策。市场就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根据价格的自然变动,引导资源向着最有效率的方面配置。这时的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下,推动着生产者和消费者做出各自的决策。
正常情况下,市场会以它内在的机制维持其健康的运行。其中主要依据的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理性经济人原则以及由理性经济人原则支配下的理性选择。这些选择逐步形成了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这些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支配着每个人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
鹦鹉也可以学好经济学
一位哈佛大学的学生在网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快上课了,一位学生匆匆忙忙地往教学楼上赶,偏偏这个时候电梯十分紧张,他发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也在一楼等电梯上楼。但是,接连几部电梯都是开往地下室的,这位学生叫道:“真是的,为什么每个地下室的人偏偏都要在这个时候上楼凑热闹!”阿罗立即严肃地纠正他:“你把供给和需求弄混了。”
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是向我们说明了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方法是经济学独有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也成为经济学家常用的分析范式。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说过,学习经济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你只需要掌握两件事,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什么叫供给和需求?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这种供给是指有效供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和供应的能力。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不是自然和主观的愿望,而是有效的需要,它包括两个条件:消费者有欲望的购买和有能力的购买。
关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人们普遍认为需求决定供给,如人们有穿皮鞋的需求,市场上才会出现皮鞋的生产与销售。不过,供给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
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有名的文学家——左思。在左思小时候他父亲就一直看不起他,常对人说后悔生了这个儿子。等到左思成年,他父亲还对朋友们说:“左思虽然成年了,可是他掌握的知识和道理,还不如我小时呢。”
左思不甘心受到这种鄙视,开始发奋学习。经过长期准备,他写出了一部《三都赋》,当时人们都认为其水平超过了汉朝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两京赋》。一时间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原来每刀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三千文,后来竟倾销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
“洛阳纸贵”的故事,用经济学的道理来讲,就是纸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供给却跟不上,导致纸的价格不断上涨。
一般来说,供需平衡时,市场价格就是正常价格。当供大于求时,市场价格低于正常价格;当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高于正常价格。“洛阳纸贵”正说明了供不应求,纸的市场价格才会成倍增长。
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关系成反比,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例如,如果每勺冰激凌的价格上涨了2毛钱,你将会少买冰激凌,而购买冷冻酸奶。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对经济中大部分物品都是适用的,而且,实际上这种关系如此普遍,以至于经济学家称之为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涨,该物品需求量减少。
另外,价格的变化与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息息相关。例如,当“非典”袭击中国的时候,全国食醋、消毒液、医用口罩的价格都上涨了,一些日用品也成了普通消费者的抢购对象,这主要是因为突如其来的非典病毒造成了消费者对这些物品需求的剧增。在欧洲,每年夏天当新英格兰地区天气变暖时,加勒比地区饭店房间的价格就会直线下降。当中东爆发战争时,美国的汽油价格上涨,而二手凯迪拉克轿车的价格下降。这些都表现出市场对供给与需求的影响,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通过价格来反映的。
但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相反的情形,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价格越低,需求量反而越小。这种商品通常是社会上具有象征地位的炫耀性商品,比如钻石、古董等,它们常常会因为价格的提高需求量反而增加。可见,供需与价格的反比关系也不是任何情况下都成立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区分对待。
别轻易相信经济学家的话
2011年1月19日,某网站财经中心在北京公布了“2010最佳最囧经济预言评选结果”,经济学家谢国忠成为“2010最囧经济预言”得主。该结果由15万网友、50位经济学家、20位业内专家、30位财经主编、30位财经记者共同投票产生,按照投票结果考虑不同的权重得出最终结果。
为什么经济学家谢国忠会被评选为“2010最囧经济预言”的得主呢?这还得从2010年10月说起。当时,谢国忠发表言论认为,楼市已经见顶,中国已进入房地产熊市,且将持续5年左右,大城市的平均房价很可能会下降一半以上。然而在国家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下,2010年9月至12月,全国房价连涨了4个月。
虽然这个评选有些戏谑的成分,但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别轻易相信经济学家的话。这并不是说经济学家都是善于说谎的人,而是由经济学本身的理论性和局限性决定的。
我们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是为了学以致用。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问是不存在的。因为,现实是绝对的,理论是相对的。任何一门学问都有局限性,都有失灵的时候,经济学也不例外。
经济学是一门解释社会现象的科学。当经济学理论和社会现实脱节的时候,经济学的局限性就会显现,就无法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会出现经济学失灵的问题。我们看下面一个例子。
2008年11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视察了伦敦经济学院,并与一些教授讨论了经济形势。她随后发问:“为什么当初就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它(金融危机)呢?”
“抱歉,女王陛下,我们没能预测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英国一批顶尖经济学家在2009年7月25日致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信中这样写道。
英国《观察家报》报社得到了这封信的复件。信件的联合署名者皆为英国知名经济社会学者,包括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蒂姆?贝斯利,伦敦大学著名历史学教授彼得?埃内西等。
在这封长达3页的信中,学者们除表达歉意外,还向女王解释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金融家成功说服各国政府并让自己也相信,他们已完全掌握了控制风险的有效办法,而现在看来,“这已成为人们一厢情愿和傲慢自大的最佳例证”。“总之,没能预测出这次危机的时间、幅度和严重性是许多智慧人士的集体失误,无论国内还是国际上的学者,人们都没能将系统性风险视作一个整体。”
为什么经济学家们没能预测到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很多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反省。有些经济学家的确警告了房价泡沫正在形成,大部分人承认自己没能预计到泡沫的破裂会造成如此大的危害。有些经济学家更加一针见血地指出,由于这个职业普遍存在自由市场偏见,再加上过时的、过于简单的分析工具,使得很多经济学家没能觉察到危险迹象。
国外经济学家之所以没有预测出金融危机,是因为他们把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教条化,将自由市场看做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妙方,迷信市场万能、资本万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其所谓的“资本万能论”不攻自破,也使各国经济学家们大跌眼镜,陷入难于自圆其说的尴尬困境。
中国经济学大师薛暮桥曾说过:“任何一个经济学家不可能完全超越时代的限制,我也不能例外。现在看来,我在各个时期写的文章中的观点,有一些就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他多次说过,一个经济学家的经济观应该让时间来检验,让历史来下结论,他期待着这种检验和结论。
凯恩斯说得好,经济学是方法,而不是教条;经济学是心灵的仪器,是思维的工具,能帮助人们推导出正确的结论。我们学习经济学,是为了利用经济学指导生活,而不是盲从于经济理论。否则,就很可能会上了经济学的当。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当然应该用变化的眼光来看待经济学现象,不抠死板的理论。同时做有关财富的决定时,应更审慎一些,在听取专家或机构的经验和判断的意见时,也应该学习乐观派和悲观派经济学家的分析逻辑,在现实与理论的相互印证中寻找到自己对经济生活的解读,有所选择,而不要迷信权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