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售價:HK$
76.2
《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售價:HK$
87.4
《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售價:HK$
143.4
《
宋代冠服图志(详尽展示宋代各类冠服 精美插图 考据严谨 细节丰富)
》
售價:HK$
87.4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HK$
55.8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HK$
77.3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HK$
89.4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受用一生的老话儿》指出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言从生活中来,经历了时间的洗礼,蕴涵着人间的哲理,能告诉我们人世间最深刻而又最实用的智慧。
|
內容簡介: |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言从生活中来,经历了时间的洗礼,蕴含着人间的哲理,能告诉我们人世间最深刻而又最实用的智慧。
本书囊括了最核心的历史经验和哲理,阐述的是这些流传下来的岁月精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老人言好比陈年佳酿,历久弥新,相信能为今天的人们在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启示。用心体会这些智慧,你会从中受益匪浅。
|
目錄:
|
第一章 立身处世,须知人情世故
◆凡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
——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余地 00
◆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事前帮助,胜过事后闲话 00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给别人留面子,就是给自己争面子 0
◆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让人说话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修养 0
◆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
——按规办事,少走弯路 0
◆说话看势头,办事看风头
——因势利导,事半功倍 0
◆路留一步,味让三分
——宽容大度,方能和谐圆满 0
◆满瓶子不摇,半瓶子咣当
——有本事的人,往往都低调 0
◆油多不坏菜,礼多人不怪
——有“礼”肯定胜于无“礼” 0
◆得饶人处且饶人
——适度地让别人一点儿 0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一衣一饭,感恩于心 0
◆吃水不忘挖井人
——对别人的恩泽要铭记于心 0
第二章 修身养性,做一个受人尊敬的君子
◆竹有节,人有志
——从现在起树立志气 0
◆人靠自修,树靠人修
——自己帮自己,才是王道 0
◆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修炼自己的意志力 0
◆穷莫失志,富莫癫狂
——炫富没涵养,仇富没志气 0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防微杜渐,及时戒除小错 0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凤凰涅槃后才能重生 0
◆知足得安宁,贪心易招祸
——为人要懂得知足常乐 0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得失面前要淡定 0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为人要光明磊落 0
◆忍字头上一把刀
——忍耐是人必须有的境界 0
◆见强不怕,遇弱不欺
——不卑不亢,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0
第三章 齐家有道,家和才能万事兴
◆家和万事兴,家衰吵不停
——家庭和睦,幸福永驻 0
◆婆媳亲,全家和
——婆媳融洽,家庭更和睦
◆苗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
——好妻子成就好家庭
◆积钱不如教子
——教子比事业成功更重要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抓住根本,气定神闲,轻松生活
◆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买不错
——花钱的智慧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让我们热爱生活
◆自家的肉不香,人家的菜有味
——珍惜当下,发现自己的富足
第四章 经营事业,成就卓越人生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学会喜爱自己的工作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坚持向前,困难全无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加强执行力,在执行中获得成功
◆不怕人不请,就怕艺不精
——业绩是做好的答卷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做事只要尽力为之就好
◆男怕进错行,女怕嫁错郎
——选择对于成功很重要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成大事者,勇气最关键
◆宁在人前全不会,莫在人前会不全
——学会“露点”和“藏拙”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永远保持一颗上进的心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要眼高手低
第五章 珍爱自己,方能掌控命运与幸福
◆想喝甜水自己挑
——幸福在于改变思维模式
◆一日三笑,不用吃药
——快乐不需要理由
◆得意忘形,乐极生悲
——春风得意别尽欢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生命短暂,别计较太多
◆莫生气,气出病来没人替
——生气的人最无能
◆酸甜苦辣都是味儿
——珍惜人生的每一种滋味
◆笑看庭前花开花落
——学会随遇而安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不要让流言飞语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宰相肚里能撑船
——度量是气质的象征
第六章 广交朋友,累积更多的可用资源
◆小人记仇,君子感恩
——常与君子交往,并且做一个君子
◆猫鼠不同眠,虎鹿不同行
——你跟谁在一起很重要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闯社会不能没朋友
◆广交不如择友,投师不如访友
——敞开心扉,真眼识人
◆宁肯给君子提鞋,不肯和小人同财
——远离价值观不良的人
◆阎王好斗,小鬼难缠
——千万别和狠毒的小人撕破脸皮
第七章 经营致富,轻松掌握财富人生
◆和气生财,忤逆生灾
——微笑经营
◆买卖不懂行,瞎子撞南墙
——用专业的态度做专业的事
◆无尖不成商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蚀本
◆上门都是客
——虔诚对待每一位客人
◆先有交待,后有买卖
——做生意不能急功近利
◆买卖成交一句话
——学会洞察顾客的心理
◆莫说“等一等”,要说“我就来”
——尽量缩短成交时间
◆三分掌柜,七分伙计
——培训员工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客无亲疏,来者当敬
——先推销自己,再推销产品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凡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余地
老话说得好:凡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
这个世界的本质是运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在变。我们不能预知明天,因此我们也不要将今天的事做绝。在与人相处时,我们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凡事留有一个余地,日后才可能有转圜的机会。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某个人说“绝对”什么什么的时候,往往最后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世界上本没有绝对的事。某个人绝对的好?某个人绝对的坏?不见得。
法律上有个名词叫“防卫过当”,意思就是说当别人侵犯我们的时候,我们可以反击制服他,但不能过度。比如一个小偷偷了我们50元钱,我们可以抓住他,把他送到派出所,但我们不能对他进行身体上的伤害。这个世界上什么事都由一个“度”在支配,真理跨过去一步就是谬误,把事情做得太满,往往就是犯错。只要细心体会生活,我们可以发现,当把话说得太死的时候,往往堵住的是我们自己;把事情做到没有转圜余地的时候,我们也就不好回头了。因此,我们要记住一句老话:凡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在生活中,我们要对自己百分百要求,而对别人不要要求太高,与人相处中我们也不要太苛刻,留个“空隙”,就是多个机会。
“凡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代表了一种气度、一种智慧,尤其在当今这个信息极度丰富的时代,这种处世智慧更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收获。当今社会,网络发达,信息丰富,人们之间接触的机会很多,每个人都拥有着很多的“朋友”,因此好多人觉得对一个人好与不好无所谓,伤他一下又何妨,反正多的是结识人的机会。但其实不然,我们不妨反过来想一想,正是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机会很多,我们才更应该珍惜每一次接触的机会,机会加机会,就形成了机遇群。当我们把事做得太绝的时候,就失去了一个和人联系的机会,而当我们秉承“凡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的策略,以后有机会了,他人也很容易想到我们。
信息社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播撒宽容与大度的种子,收获善意与爱的总是你。
“凡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这句老人言,不但在现代的社会适用,在以前更是得到了千百次的印证,这是符合人性规律的,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曾任杭州太守,名满天下,享誉四海。有一次,有一个叫吴味道的书生带了一批货物到京城贩卖,因家贫,没有余钱缴纳赋税,便冒用了苏轼的名号。税关的检查人员觉得这事有些蹊跷,便将吴味道连同货物一起押送到了苏轼那里,任他处理。
苏轼端坐在大堂之上,吴味道被押解上来。只见这个书生身上背一个大包袱,包袱上贴有封纸,上书“杭州通判苏轼送京师苏侍郎宅”,苏侍郎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但这张纸上没有写明苏辙的具体地址。“杭州通判”是苏轼十多年前担任过的官职,这也就是被税关的检查人员看出破绽的地方。
苏轼问吴味道为什么要冒用他的名号运货、卖货,吴味道诚惶诚恐地说:“学生家徒四壁,却又屡试不中,此次上京赶考,乡亲们凑钱买了些建阳纱,让带到京城卖掉后赚些盘缠用度。想到您名满天下,所以斗胆冒大人之名,原想省一些关税银两,现在事已至此,学生愿听大人惩罚。”
苏轼仔细地观察着这个书生的一举一动,判断出吴味道不是好逸恶劳的狡诈之徒,他是因为家贫,才一时之间有了些偏差的念头,于是决定宽大为怀,帮他一把。苏轼命令左右人取下吴味道身上的包袱,摘掉封条,亲笔题写了一个新的封条:“杭州太守苏轼送京师苏侍郎宅”,并附上了自己弟弟苏辙的具体地址。这样,吴味道就一路名正言顺地顺利到达了京城。
次年,吴味道中了进士,感激之余专程来拜访苏轼。于是,苏轼又多了一个得意的学生和贤达的朋友。
苏轼本可以惩罚吴味道的,这无可厚非,但他宽容待人,可以说将“凡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演绎到了精髓,因此他不但“他日好相见”,而且“他日喜相见”。假如苏轼痛责吴味道一顿,当然可以耍出一些威风,却少了一些威望。也许这样也就把一个才子打压下去了,吴味道的命运就可能改写。
什么事都没有那么绝对,凡事做到底,走极端,往往是错误的开始。西方有句名言:“上帝让一个人灭亡前,往往先使他发疯。”不顾理智、没有人情味地和人相处,是会让人倒胃口的。
如果对“凡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这句老人言不以为然,那是会碰钉子的。
靳云鹏曾在北洋政府里任国务总理,后来虽然在政变中离职,但致力于创办实业,是一方经济人物。他还好佛、信佛,跟朋友共同出资,创办了天津佛教组织“居士林”,信徒众多。
靳云鹏虽然是闲云野鹤,但名重一方,还是很有社会影响力的,历任的天津地方官都对他尊敬有加。抗战胜利后,张廷谔当上了天津市长,在他眼里,靳云鹏只不过是一个有点名气的社会贤达,无权无职,没什么尊重的必要。自己作为现任的地方父母官,没有必要去他的府邸拜访他,他才不会像其他地方父母官一样去低三下四地巴结呢。
不但如此,当时靳云鹏在“居士林”前面的电线杆上镶了一座大莲花灯,以利于开展佛教活动,上书“南无观世音菩萨”,张廷谔看不惯,找了个“有碍交通”的理由,命人拆除了。靳云鹏好几次托人说情,希望能把灯镶上,但张廷谔毫不留情面,每次都拒绝了,他觉得不这样做显不出自己的威严来。
不久后,蒋介石到了北平,命张廷谔去请靳云鹏到北平议事。这时张廷谔傻眼了,但蒋介石是最高司令,他不得不执行命令,于是张廷谔硬着头皮去请靳云鹏。他内心满是不安地踏进靳云鹏的府邸,靳云鹏怒气冲冲地拍着桌子说:“莲花灯都拆除了,你还来干什么?”张廷谔尴尬得无地自容……
如果张廷谔不把事情做绝,也不致落得这样一个尴尬的地步。中国哲学名著《菜根谭》中说:“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就是说不要把事情做绝,你总有机会,总可以躲过一些灾难。
其实像张廷谔这样的尴尬之事,我们很多人都遇到过。回想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在骂人时、批评人时、伤害人时,当时心直口快,感觉很爽,但事后未免有些后悔,更重要的是我们会发现,以后再也没有什么机会和对方合作或联系了。我们的路越走越窄,越走越累。
年轻人在谈恋爱的时候,也表现得很明显:分手时把话说得太绝,以致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时,也走不到一起了。其实很多事情把眼光放长远一些,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把话说得太绝对,事做得太绝了,就永远关上了回头的大门。如果年轻人在谈恋爱的时候能明白“凡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的道理,说不准还能成就很多好姻缘。
“凡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是让我们人生路途变得更加宽阔的一条很好的处世箴言。我们要懂得一点宽容,懂得一点节欲。不过这也得有个度,我们不能无原则地宽容,无原则地“留一线”,对那些违反社会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我们要坚决杜绝。比如对吸毒、犯罪这些事我们不能有半点宽容,这不叫“留一线”,这叫“留一害”。我们在明白“凡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的同时也要深刻领悟“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事前帮助,胜过事后闲话
老话说得好: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指出别人这件事当初该如何做,对于事情的解决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这样毫无意义的话只会让人徒增烦恼,你的热心不但不会让别人对你感激,反而会让人对你生厌。所以,提供事前的帮助,胜过时过境迁后再说闲话。
《水浒》中有一条好汉,才不惊人,貌不出众,论文不足以科场称雄,论武不足以战场杀敌,却大大有名,受到天下英雄的拥戴,本名宋江,绰号“及时雨”。此人胸无大志,最大的心愿是做皇帝的良民,一门心思走投降路线,但他却有一个好处:对朋友真心实意,想朋友所想,急朋友所急,凡有需要,他无不竭尽所能,提供即时帮助,哪怕担风冒险,也在所不惜。况且他的投降,也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弟兄们”谋一条好出路,尽管那本是一条死路,他的心意却不能说不真。因此,他成了众望所归的人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古道热肠”的人,他们最大的爱好是给别人贡献意见。当别人做错了事情,遇到了困难,遭受了挫折了,不待邀请,便主动站出来,担任“评论员”和“批评家”,为你指点迷津:“你应该这样……”“你不该那样……”“假设你当初……就不会这样”,但是,此时好话一箩筐,却不如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提供一点点实质性的帮助。
所以,宋江接受招安的决策虽然不为人们所称道,但是,他的“及时雨精神”却值得每个人学习。我们身边的“评论员”和“批评家”已是供过于求,“总结报告”早就听得让人生厌,那无非是放“马后炮”,有什么好处呢?一个人遇到困难时,最需要的是一点实质性的帮助,使事情有所好转,使过失和挫败不至于发生。
帮助不一定限于物质层面,有时候,精神的支援价值无限。当身边人处于失意中时,一句暖心的话,就会像甘露一样,激活对方枯萎的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