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HK$
221.8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HK$
99.7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09.8
《
不止江湖
》
售價:HK$
98.6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HK$
154.6
《
双城史
》
售價:HK$
110.9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HK$
55.8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HK$
50.4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部原创性很强的人物传记,传主为“海派”中医代表人物、国医大师颜德馨先生。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作者与编辑两赴颜老家乡丹阳,并走访与颜氏学术渊源颇深的孟河医派发源地常州武进,循着那一代中医人的足迹,感受中医的百年兴衰。
这本书前后历时五年、八易其稿,在这个浮华的时代,堪称“奇葩”。作为编辑,多次阅读,仍有欲罢不能之感。这种感觉是久违的。感概之余,更多感动——一个中医的门外汉,一个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一个财经传媒从业人员,要有怎样的热情与毅力,才能把一位堪称“伟大”的中医人写得如此逼真感人,臻于大美境界。
|
內容簡介: |
一个人的中医史,折射出一代人的中医史——中医人不应忘怀的历史
这是一段连接百余年鲜活的中医人实战记录,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老中医的个人历史。
不是传奇,没有偏方。中医正道是沧桑。
他走过了最传统中正的名医之路,又探索现代中医院开设、中医病房管理、中医学术发展、中药产业化之路;他说中医不单是养生保健的代名词,中医是治病救人的,急病、重病、大病都是中医的用武之地。
百年中医飘摇,个人坚如磐石,医术与人生熔一炉,锻造得炉火纯青,别有况味。
|
關於作者: |
刘珍 武汉大学新闻学硕士。现供职于上海第一财经传媒,从事媒体品牌运营,兼新闻写作。曾为《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谈话版嘉宾主持。
|
目錄:
|
第一篇 丹阳.北草巷32号
导引 公元二〇〇九年的一场望闻问切“秀”
第一章 童年
第二章 最后的孟河
第三章 “城医”贺季衡
第四章 “茅白术”先生
第五章 奉命学医
第六章 指缝里的少年时光
素问1:中医从何而来
第二篇 上海.中国医学院
导引 坠落与飞升——危局中的中医教育
第一章 豪华讲师团
第二章 最后的宁静夏天
第三章 战火
第四章 毕业
素问2:中医如何传承
第三篇 上海.丹阳.上海
导引 梁启超的“腰子”与胡适的“病”
第一章 闯荡上海
第二章 末代郎中
第三章 回乡
第四章 新中国
素问3:中医、西医区别何在
第四篇 上海.铁道医学院附属铁路医院
导引 一个人与中医
第一章 从个体到集体
第二章 1956年
第三章 突如其来的右派岁月
第四章 向白血病进攻
第五章 “革命”下的静谧
第六章 独立中医楼
第七章 医者,意也
第八章 衡法的诞生
第九章 愿天下人同登寿域
素问4:中医怎样看病
第五篇 上海.同济大学中医药研究所
导引 中医病了
第一章 80岁的生日礼物
第二章 非典.2003——非典时期的典型中医路径
第三章 现代中药的中医“灵魂”
第四章 中医“EMBA”
第五章 颜德馨中医院夙愿难偿
素问5:医学的未来与中医
后记 逆流而上
后记之后 时光之踵.重回丹阳
感谢
|
內容試閱:
|
导引 公元二〇〇九年的一场望闻问切"秀"
西历:2009年
中历:黄帝纪年4706年
干支纪年:己丑
生肖年:牛年
2009年4月25日,周六,晨,上海第十人民医院门诊大楼。
上海同济大学中医研究所"中医大师传承人才培养计划"(简称"中医大师班")4月课程,门诊教学。
白发苍苍的颜德馨端端正正穿上白大褂,带上白帽子,神情肃穆地走向诊室。在他身后跟着一群中年白大褂们。洗手,换上工作服,在诊桌边坐下来,这是他们每个工作日的既定动作,然而在此时,每个动作、每张脸上都多了一层郑重。
患者还没有来。
颜德馨看着大家,目光殷殷,就像看着他的明天。他缓缓开口:"在座的各位都是主任或者副主任医师了,都有博士文凭,为什么今天还要给大家做门诊教学呢?包括以后我们还要开展查房教学--为什么到这个层次还要讲这样一些基础的东西呢?"
"因为现在中医界不会看病的很多,一些所谓的''中医专家''不是和患者接触,而是和机器接触,不拿望闻问切来了解病情、诊断疾病,都是拿化验检查和影像诊断的指标来用中药,这是我们中医西化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要用真正的中医的方法来看病、开处方。怎么看舌苔、怎么切脉……这些我从来没有荒废过,我可以向大家展示一下老中医是如何看病的。你们接触过也好,没有接触过也好,望、闻、问、切的基本功一定要强化,没有这个基础,你就不会看病,你就不会去拿中医的理论来分析。我们都要立志作纯正的中医。我们要有信心,中医能看好病。这也是我们开这个班的苦心所在。"
开始叫号了。第一位患者走进来,是一位老者。
颜德馨向他微微点头:"老人家,今天麻烦你了。"他伸出手搭在老者的左腕上,开始切脉。"中医搭脉跟西医不同,西医看手表,计数频率是不是规律,主要是检查心脏疾病。我们中医搭脉则是参照三部九候,好的脉诊功夫可以看出全身的毛病。"
他的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地按在病人的手腕处。
"怎么准确地取脉,这个是有规矩的。桡骨突出的地方就是我们拿中指取脉的地方,这个位置是关脉,关脉先取好,前寸后尺三部全,寸脉、尺脉就准确了。然后每部各以轻、中、重的指力相应分为浮、中、沉三候,所以共为九候。"
"三个指头轻取,就是下指不太重叫浮取,此外,还有中取、沉取,都是指头上用功夫,左手寸关尺部候心肝肾,右手寸关尺部候肺脾命。为什么有些老中医讲这个人心气不足了,它主要是看到左寸脉不足。"
"我刚才是轻取,如果重取的话病家自己能感觉到。我们医生就在浮取、中取、沉取之间来判断病情。"颜德馨按指下去,老人家果然轻轻地皱了一下眉。
"所以,搭脉首先部位要正确,要有一定的时间,过去是一炷香。一炷香约等于现在的5分钟,老医生要细品九候,心肝肾、肺脾命,左右两部脉都要切一下。我现在判断这个脉基本上是弦脉带数滑,说明有肝火、有痰,还有瘀,另外越是重取、越是沉取,越感到他的脉搏很紧,这个是动脉硬化的脉象,动脉硬化往往在脉诊里面可以表现出来,血压高也可以在脉象上区别出来。"
"接下来是望诊。像这位老先生看上去面色微红,再红一点我们就叫戴阳了,书上叫戴阳之色,该患者尚未到戴阳,就是有点红的颜色。望目也是很重要的,望目,一个是要看颜色,一个是要看纹理。巩膜纹理粗,是有瘀血的症状之一。其次巩膜和血脂、血黏度也有密切关系,血脂、血黏度高的人,其巩膜就不是很白,这个老同志巩膜不是很白,带黄,带黄不一定马上就联系到肝脏的问题,因为这种带黄的颜色与血脂高、血黏度高有关。巩膜上有瘀斑,这个瘀斑是很清楚的。据我个人的经验来讲,看到这样的巩膜,两面都有瘀斑提示瘀血,瘀阻心脉。另外如果面部色素沉着,按照我的经验来讲也是瘀血的表现,他这个色素很多,是老年斑。在初期的青年人有色素沉着,一般用血府逐瘀汤加一些入肺经的药,为什么要肺经的药呢,肺主皮毛,要解决皮肤病一定要加一点肺经的药,例如用生紫菀。我的老师秦伯未,他治疗皮肤病喜欢用桑叶,桑叶也是走表的,也是走肺经的。你看,这个你叫它老年斑也可以,但是有些三十几岁的人也有了,这都是瘀血。"
"舌苔上面也可以找到瘀血,嘴唇上也可以找到瘀血,嘴唇不是很红,发暗,偏向于紫色,这个也是瘀血。往往我们中医看到患者,没有看化验,我们就知道他血脂、血黏度比较高,血压比较高,就看他巩膜的颜色、脉弦,就可以判断他这个人肝火比较旺,就是血压比较高,动脉硬化的表现。"
"望诊也看指甲,书上讲,色淡象征贫血,事实上,从指甲的颜色、形状、质地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好多东西。"
"还有望舌,舌看三个方面,一个看舌体,一个看舌苔,一个看津液,这个不是一下子看过就算数,要探索这个患者的反应、病情的反应、病理的反应、生理的反应,这些都可以通过望舌看出来。一个是看他的舌体是胖还是瘦,像刚刚这位同志的舌呢,就有气虚的表现,同时上面还有比较厚的苔,这个苔中医讲是有痰浊、有瘀血,痰浊瘀血胶着心阳,所以心阳不振,痰浊蒙闭,这就是他的病机。那么假使舌体是扁又薄的,那么一定就是有阴虚的证候。津液也很重要,如果津液很多的,那就证明这个阳虚很厉害的。阴虚舌质红,如果是在舌尖部,这个人他一定是有心火、肝火。这种情况,都可以在舌诊方面表现出来,中医舌诊非常客观,为什么要讲舌呢,因为舌为心之苗,心脏有毛病往往在舌上面能表现出来。"
"老先生,请你把舌头翘起来,翻过来。大家看,舌背面两侧静脉很紫,这也是瘀血的表现。病理产物就是痰或瘀,阻于心阳,阳气不舒,所以患者经常胸闷。
"此外,望诊也不是单单看脸部,主要的肢体等都要看看,瘀血的患者多肌肤甲错,肌肤甲错是瘀血的典型症状。"
"老先生您觉得有什么不舒服吗?"讲完了望与切,颜德馨躬下身,问老者。
"心慌胸闷。"
"那么头部有什么不舒服吗?"
"头部没什么不舒服。头也不昏,也不痛。"
"耳朵、眼睛呢?"
"我眼睛、耳朵还可以,主要是胸闷心慌,心神不安。"
"睡觉好不好?"
"睡觉应该是不好,迷迷糊糊,总做梦。"
"嗯,做梦也是我们判断瘀血的一个主要症状,中医过去对多梦的解释就是心肾不交、心神不安,我的经验是经常做梦的人大多数都有瘀血。"
"问诊也很重要,通过问诊不仅可以分析出患者的体质辨证,还可以根据症状通过针对性的问诊再收集有效信息。因为他还有消渴证,消渴主要指糖尿病,糖尿病一般来讲就是肝肾不足,到后期多阴虚症状,都有上中下消表现,三消要明确,是心肺的,还是肝肾的,分上中下三焦,在这儿应该作为一个诊断。"
"觉得口干吗?"
"口有时候很干,有时候还好。"
"怕冷吗?"
"现在好一点,冬天要穿很多衣服。"
患者陈述完毕,颜德馨开始面向学员:
"好,接下来我们就要根据四诊情况来分析病情,第一就要病机辨证,这个患者属于什么病机,我们首先要脑子里有个印象。像这位老先生,他的病机辨证就是水亏木旺,肾水不足、肝火旺。其次结合他以往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就是水不涵木,糖尿病本身也是以阴虚为主,所以高血压、糖尿病各种西医指标也可以作为我们中医四诊之外的补充来充实我们诊断的内容。这样,我们就得出一个病机辨证的基本情况。"
接下来,按照颜德馨的要求,学员们先是用30分钟的时间对现场的患者进行四诊,然后分别阐述自己的诊疗意见,颜德馨静静地听着,间或点头或者补充。
最后一项,是处方。
学生们嚷着:"颜老,您给开张方子吧。"
他来了兴致:"好,我开方。以后,如果有机会,我用毛笔写。"凝神片刻,雪白的处方笺上,流畅地排出一组中药配伍。最后在医师栏签上自己的名字:颜德馨。
一手行草,行云流水般,潇洒大气又清晰易辨。
这是他做了一辈子的事。
流水线生产的光滑的诊台桌上,放着一台电脑。有助手帮助他把写在纸上的方子输入电脑,这些信息马上会传输下去:划价、收费、抓药,非常快。他不知道平日里,坐在这些光滑得放光的桌子后面的医生是不是也如流水线一样处理病患,因为一切的环境,都在迫使人加快速度。
学生们围坐一圈,在抄方。他们已经不是在用笔抄,当然更不会是用毛笔抄,他们用了手机拍照。老师一落笔,边上闪光灯"咔嚓"闪成一片。
当真是一场"秀"了。
这是速度时代的2009年,颜德馨闭上眼睛。他有些累了。
李 序
认识颜老之前,我就听过许多他的传奇故事,得知他是一位医术精湛、妙手回春的国医圣手。2010年秋,我第一次拜访颜老,根本无法相信这是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他高大魁梧的身躯,炯炯有神的目光,如洪钟般的嗓音,爽朗开怀的笑容,儒雅飘逸的神采,无不放射出强烈的生命气场。让人不由得赞叹,生命可以如此茁壮、绚丽和长盛!
与颜老交谈,更为他的精神和情怀所折服。古人说:"上医医国。"颜老的人生,便是对这句话的完美诠释。他学富五车,既是中医学泰斗,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守卫者。此次收到为《百年守望》作序的邀请,作为晚辈和后学,深感惶恐,受宠若惊。这部《百年守望》不仅是颜老一生学医行医的记录,更是以颜老为代表的中医人在近百年来中华文化备受磨难的大历史背景下,顽强地守卫和复兴我们文明之本的历史。
颜老祖籍山东,系孔子弟子颜回后裔。其父颜亦鲁是名噪江淮的一代名医。颜老出生于江苏丹阳,幼时即拜当地名儒习字诵经,12岁开始学习中医学经典著作,并随父侍诊,深得言传身教。16岁考进上海中国医学院,跟随沪上不同流派与科别的中医名家学习。正是因为熟读经典、汇通诸家,颜老深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医药的伟大和神奇,一生对中医都有着执着的信仰。
颜老人生的起伏与中国近现代史紧密相连。中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世界观、方法论、道德观在医学领域的具体体现。中医信奉天人合一,突出整体观念,重视辨证施治,依靠道德自律。在人和物、医和药的关系上,信奉以人为本,调动人体自身的生理机能和免疫力。这不仅是中医的哲学,也是中国人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的哲学。进入近代,中医同整个中华文化一样,遇到空前危机。中国知识界片面接受了西方科学思维,认为分析论、还原论是唯一正确的思维方式,完全否定东方文化系统,中医也被指责为"伪科学"。
面对艰难处境,以颜老为代表的一代中医人,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情怀,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决心,慨然为传承五千年的中医药血脉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卓然自立,坚守中医阵地。这一守就是近百年,无论时代变迁、社会变化,还是个人荣辱,颜老的一生,对中医的挚爱和责任,悬壶济世的理想,从未改变。他师古而不泥古,推进中医继承创新。经过数十年丰富的临床实践,气血学说已经成为他临证的主要思路,他提出白血病中医证治分型和有效药物,发展了气血学说,创立"衡法",开拓疑难杂症治疗和养生长寿新途径。我熟悉的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原来体弱多病,自从吃了颜老开的膏方后,身体日益硬朗,年过八旬仍精神矍铄。
对于如何在现代化的条件下把中医发扬光大,颜老一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现代医疗卫生制度,是在西方科学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演化出来的,其制度设计、激励机制、评价体系主要是以西方医学为基础的,这是中医发展必须面对的外部环境。相对西医,中医对医生人力资本的要求更高,更强调治疗的整体性、连续性,比西医更难标准化,外部管理和监督的难度很大。针对这些特点,颜老在从事中医药研究和担任管理职务时,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和努力。他强调在疑难杂症攻关中发挥中医的作用,让实践推动中医发展。他把培养中医学术带头人作为责无旁贷的历史性任务,保障优秀人才不断涌现。他筹划建立了中医药基金会,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中医药事业中。他探索改革中医的考评制度,引导中医药发展走向正确方向。他十分重视医德医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坚守大医精诚的风范。
百年守望,中医终于迎来了新的大时代。工业革命以来,西方文明一直主导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给人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弊病也是越来越明显,这种国与国、人与人、人与大自然对抗的模式难以为继。工业革命之后形成的"以物为本"、"以病为本"的医学模式,过于重视微观基础和实验,忽视人的整体性,过于重视外部治疗尤其是晚期治疗,忽视预防和调动自身的免疫力;结果是医疗分工日益细密,费用不断上升,但对健康的改善作用越来越小。过度竞争的发展方式,对资源和生态的破坏,也潜在地威胁着人类健康。
在这种情况下,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系统辨证的哲学思维、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优势愈加凸显。与强调与自然、与疾病对抗的西方医学模式不同,中医从整体功能和运动变化角度来把握生命的规律和疾病的演变,追求阴阳平衡、协调人体内部脏腑经络的关系,协调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达到"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境界。这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智慧,这是颜老孜孜以求的境界。长期为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孜孜不倦的人类世界,有望从更高的高度认识发展的目的,反思发展的道路。
中国正在进行的新医改也正朝着颜老追求的方向努力。全球面临的医改难题是医学模式的危机。一个国家的医学模式,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综合反映,中医和中国文化的优势是我国医改的鲜明特点,也是中国医改的最大亮点。新医改正推动医学模式从以病为本、除恶务尽、推高成本、损害健康的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预防为主、节约成本、促进健康的新模式,在传统智慧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探索保障人人享有健康的中国模式。
读者从这本书中,能够读出颜老的坚持,也能读出他的遗憾。颜老这一代人,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为中医保存下了火种和基因,如何把他们的事业发扬光大,则是压在我们后人肩头更重的责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医的复兴同中华民族的复兴一样,需要一代代新人的奋斗牺牲,需要对现有发展模式的全面反思,需要重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今年的早春,我漫步在丹阳的大街小巷,寻觅颜老足迹,北草巷已面目全非,乔家巷已不复存在,江南小城也无法抵御现代化高楼大厦的来临。但接临北草巷的鸣凤小学里传来的琅琅读书声仍清晰可闻,八十多年前颜老在那里读书,半世纪前,我也在那里读书,今天又有无数晚辈后生在朗诵经典,中华文化就这样融入我们的血液,文化的薪火代代相传。那些和颜老一起,守望百年的眼睛和心灵,终有轻灵活水源滋而下,不可断绝,而得慰藉。
李玲
2013年8月
注:李玲教授是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国务院医改咨询专家委员。
颜 序
我的家乡江苏丹阳是一个中医之乡,毗邻的常州武进更是著名的孟河医派诞生地。在我出生的那一年,我的父亲正式成为一名开业中医,同时他也为刚刚出生的我选定了从医的人生道路。从1920年到现在,长达九十多年的光阴里,我浸润在千年中医的书香和药香里,耳濡目染,孜孜问道,也结识了很多杰出的中医同道。我亲眼所见、亲手所为,中医中药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减缓了许多病患的痛苦。
我想,现在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国医节--我们中医人的节日。
1929年3月17日,为了反抗国民党政府卫生工作委员会通过的"废止旧医中医案",全国17个省市、47多个社会团体、281名代表云集上海,随后推举谢利恒、隋翰英、蒋文芳、陈存仁、张梅庵五位中医界人士组成请愿团,赴南京陈情请愿。最后,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撤除取消旧医药的决定。为了纪念这次抗争的胜利,并希望中医中药能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弘扬光大,造福人类,中医学界人士将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
这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节日。
但是这个节日并没有赐予中医吉运。水深火热的20世纪30~40年代,中医依然多次面临被取缔的境地,它前途未卜,生死难料。而我的父亲出于对中医的了解与热爱,仍然苦心竭力让我接受了成为一名中医必备的基础教育。
1936年我来到上海,考进由中医界有识之士王一仁、秦伯未、严苍山、章次公等人自办的中国医学院。1937年,"八·一三"的炮火,摧毁了我们的新校,在民族危亡、中医危亡的双重打击之下,却催生了更加强烈的自强济世之志。
毕业后在乱世的上海,我一个人打天下,靠做医生为生。那时候行医很艰难,求诊也很困难,我们全班四十余名毕业生,最后从医的只有三四个。为了提高医技,我经常熬夜,多看书,多揣摩,多请教师长。为了多看点病人,我曾经设法进入西医医院为病人脉诊,被洋医生认出来,讥为"末代中医",这样的羞辱,没齿难忘。
1946年,国民党政府举行过一次中医考试,全称为"三十五年度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此次考卷之多,实为其他各科考试所未有。后来全国及格人员仅362名。四万万同胞,只有这区区三百余名中医师可以合法执业,为他们服务。
随即,全国的中医药学校被勒令停办,中医的前途就是等待这362位中医师消失后,自然灭亡。
尽管如此,我从未想过改行易辙。和父亲的信念一样:因为中医对老百姓是有用的,我坚信它不会灭亡。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获得新生。我于1956年调入国有医院,从此开始近半个世纪的现代医院体系中的中医执业生涯。凡有大小杂病,必要望闻问切,寻根究本,力求对症下药;又医疗、科研、行政任务一肩挑,把中医科做成了上海铁路医院最有名的科室,直到后来成立铁道部铁路中医技术中心,继而创立衡法理论,到国际传统医学大会上宣读论文,与全球的中医同道切磋学术。
我看病很慢,喜欢探索,人家看不好的病,我总不服气,一定想方设法"抢"到病人,转到中医科,坚持用中医药治疗。我打过很多硬仗,很多疑难杂症都被我拿下,有些顽症,即使不能治好,我也会有精密的分析,告诉病家这病的来龙去脉,并设法减少他们的痛苦。中医是善术,妙手仁心、大医精诚是祖宗留下的训诫,不可忘记。
以中医行世,要得到承认,真真不容易。坚持,勇于前进,勇于承担一切责任,什么事情都敢走在前面。有病人,就要"抢"过来用中医方法治疗;有杂志,就要写稿;有科研任务,就去接。做事情,不是为别人做,而是为自己做,为中医做。
同行中,有很多改行的,也有很多变成西医的。我忠于中医,没有西化,没有去打针,即使在最艰苦的日子里,也没有放弃。越是苦,越是坚持,越是能得到锻炼。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国破家亡,经历过战争和内乱,经历过反右整风运动和十年浩劫,看到过各种各样的变故,各种各样的人情,再加上我自己的这么一个大家庭,由家而国而中医,多少苦,从来不提。
中医给我快乐。
我很怀念南京傅厚岗1号。父亲在1956年调往南京后,一直住在城北中央路上的傅厚岗1号。中央路是鼓楼附近的一条小路,非常幽静,通往山坡的路两旁都是依地势建造的别墅,傅厚岗35号就曾是李宗仁的官邸。傅厚岗1号也曾是国民党要员的公馆,院子里有一棵大树,屋内木门、木窗、木地板,我们和另外一户人家各住一层楼,冬暖夏凉,感觉很舒适。
那时候,傅厚岗一带是许多南京市名人、文化人集中居住的地方。
傅抱石就住在前面的一栋独立小楼中,据说是他卖了80幅画而买下的。有一次,我到南京去探望父母,爸爸跟我说:"走吧,我们一起去看看傅伯伯。"就这样我们相识了,跟着傅伯伯,我看了很多名家作品。
中医界有很多人是诗书画俱佳。我的老师程门雪、秦伯未等就是其中翘楚。中国书画怡情、养心,从某个角度来说,都是健康疗疾手段之一。
林散之,我认为是中国怀素和尚之后狂草第一人,当然,中间有个张旭。我和林散之先生结为忘年交,我请他吃饭,他教我写字,叫我先练魏碑,再练习颜体,他当时耳朵聋了,我们就用笔来交谈。
中医界的老前辈也经常聚会,或是到汤山温泉洗澡,或是到栖霞山看枫叶染红,有时候还一起吃饭。马培之的重孙马泽人也在,他的儿子又成为我爸爸的学生。当时我爸爸有粮票,他都攒下来,等我去了,就请大家一起去南京最有名的马祥兴饭店吃饭,这个饭店有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的匾额。
这是一生难忘的闲适时光,也是中医人最适宜的生态环境。
但是我这一辈子,大部分时光是在斗争中度过的。我斗了一辈子--与疾病斗、与西医斗、与要把中医灭亡的无形的有形的阻碍斗争。我一直梦想,中医有一天能真正扬眉吐气,能真正获得社会的尊重,能让中医按照中医本来的样子去治病救人,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我守望了一辈子。但我看到的是,真正合格的中医越来越少了,假中医大行其道,他们不仅没能完全掌握中医看病的方法,甚至改变了中医看病的方法。这是真正让人忧虑的。而社会上很多人对中医缺乏最基本的了解,甚至有很深的误解和偏见,正因为不了解,被误解,中医被一些人所排斥,这是我们的大悲哀。
中医是古代君子六艺之外的一艺,与历法、农事、建筑、戏曲、武术、军事等共享同样的哲学本源,她教人养身、养心、养神,与天地和谐共处,扶正祛邪致中和。我即便学了一辈子,现在每天还是要看看医书,每每还有更深的理解。
现代医学有其先进的一面,我并不排斥,但是作为中医,必须确保中医的主体地位不能丢,必须确保用中医的思维来看病,我们应该把包括现代医学在内的一切先进科技成果拿来,为我所用,拓展中医的内涵和外延。作为现代中医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视野。
这些年,我得到了很多荣誉。但是我最珍视的一个评价是:颜德馨是一个好医生。无论什么样的病人来找我,我总是诚心诚意为他们服务。经常有几十年前的老病人辗转找到我说,我的病是你看好的,我来看看你,谢谢你。叫我感动。
我想生命的意义也许就在这里吧。一定要有热爱人民的一颗心,人民最后才会记得你。
颜德馨
2013年8月
自序
我们感冒了怎么办?
2009年,从年头到年尾,我在不停地感冒。这种感冒已经不是多年前,靠自己力量就能抵抗过去、有着非常清楚的演进路径、大约一周左右就能自愈的那种感冒。
这种感冒起病急,没有任何征兆,一上来,就是咽喉肿痛、发热、头痛、咳嗽、乏力,必须上医院。但是从没有医生能跟我解释一下,这种变化是什么原因。一般来说,就是查血。白细胞高了,说明有炎症,医生们会开出一堆至少三种以上的感冒药,我从来不会得到解释,这些药之间是什么关系。有时候,我会根据自己道听途说的一点医学知识对医生小心翼翼地建议:"可不可以不用抗生素啊?"一般得到的答复是一句言简意赅的不耐烦:"如果炎症退不下来你就自己负责吧!"
有一次感冒引发急性咽炎,医生判断我必须输液。当时是夏天,"庞大"的输液室里满满当当都是"挂水"的人,去晚了,还没有座位,非常震撼。
当我被输入了三天头孢类的液体之后,头疼咽痛发热症状是消失了,但是能明显感到身体也变虚弱了。
果然,过了不久,我又被新一轮的感冒击中。这一次感冒,又增加了另外一种讨厌的症状:干咳。又是头孢三天,加其他多种止咳西药,无效;后来,我转到某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生看完查血化验单,给我开了正柴胡冲剂两盒,复方甘草合剂一盒,日夜百服宁一盒。同样,药过而咳依旧。
最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去看了颜老的儿子,上海十院中医科颜乾麟主任的门诊。对于感冒这样的小毛病,我确实觉得不好意思惊动颜老。我甚至还想到了,中医能看感冒吗?大概只能做做慢性病的调理吧。
颜乾麟医生给我把脉、看舌苔,问了寒热温凉、饮食起居,最后给我开了七天的汤剂。他说,按照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应该一天一诊,甚至是随变随诊,按照病情变化随时调整药方的。但是中医已被纳入现代医疗制度,同时大众生活节奏加快,已经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了。
这应是我生平头一次接受原汁原味的中医治疗:使用中医方法的病情收集与诊断、中医术语写就的病历、配伍完整精到的中草药。非常惭愧的是,我甚至连熬中药的基本规矩都不懂,包煎、先煎、后下等一些名词,都是现问现查现用。
一周后,令人恐惧的咳嗽以及感冒痊愈。
2009年11月,正是"甲流"在全球肆虐,我又感冒了,所有症状都与"甲流"类似,心中惶惶。这一次我直接找到颜乾麟医生门诊,他给我开了麻杏石甘汤,笑说这是1800年前的汉朝医生张仲景的方子,无论是"甲流"还是"乙流",包管有用。三天后,所有症状消失。
而且,还便宜。之前看一次感冒,从检查到药费,花费数百元是正常的,而拎一包可以喝七天的中草药回家,不过几十元。
头疼脑热,实在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是,当这样的小毛病越来越频繁地侵扰我们的身体,而且程度愈演愈烈,传染性越来越强的时候,力求迅速解决感冒问题,确实已经不是一个矫情的话题。我开始留意中医、西医关于感冒的医学解释。
2009年3月17日《华尔街日报》刊登文章《击退感冒?没有简单答案》。其中写到:
研究人员认为我们所经历的严重感冒症状并不是病毒本身,而是身体免疫系统为帮助去除感染而出现的化学物质分泌过度。其中,一种叫舒缓激肽bradykinin的重要化学物质能够刺激鼻黏膜产生鼻涕,刺激喉咙的神经末梢出现痛感。舒缓激肽还会引发炎症,导致鼻腔的血管膨胀,引起鼻塞。而白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cytokine会导致发烧、头疼、肌肉酸痛以及食欲不振。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ofMarylandMedicalCenter的内科专家、鼻病毒项目资深研究员李吉特StephenB.Liggett说,为什么一些病毒会引发讨厌的免疫反应,而其他病毒则没有这些症状,这个问题仍是个未解之谜──可能涉及病毒和患者的基因,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此外,还有睡眠时间、维生素D不足、压力、受凉等因素也是致病因子。
美国威尔士加迪夫大学感冒研究中心CardiffUniversityinWalesCommonColdCentre的主任艾科尔斯RonaldEccles说,研究人员已经对所有99种已知鼻病毒的基因组完成了排序。不过这个事实并不能对发病的鼻子带来什么帮助。因为即便制药商有朝一日能发明出针对这些病毒共同弱点的抗生素,还是会有很多不相干的病毒可以引发我们感冒时的症状。目前治疗感冒最有效的方法如用扑热息痛等解热镇痛药、热饮以及用鼻塞喷剂,都只能缓解症状,但没有证据显示治疗感冒症状会影响恢复时间,所以无论你采取什么疗法,感冒痊愈都需要5到10天时间。
而在《颜德馨医话》中,有一篇是专门讲感冒的:
感冒之名,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中,然类似感冒之描述,在《素问》中即有,如云:"风邪百病之始也……内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迨至清代温热病学说之兴起,不少医家认识到本病与感受时行之气有关,如《类证治裁》提出"时行感冒"之名。然治疗总不外乎祛风解表之法。
风邪虽为六淫之首,但在不同季节,往往夹四时不正之气而入侵。春季之温、夏季之暑、秋季之燥、冬季之寒和梅雨之湿,固是自然界之变化,但在四时之中,又有气候失常之时,如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即所谓"非其时而有其气",均能入侵人体而致感。正如《诸病源候论》云:"夫时气病者,此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另又有感受"疫气"者,则高热、口渴,阵阵剧咳,甚则呼吸困难、紫绀、咯血、舌红、脉数,更不可以作"伤风"治。故曰:四时感冒务明时气疫气。
治疗四时感冒,首辨寒热虚实,总不忘时气疫气,故喜用清热解毒,但常灵活变通。
故若风寒遏表,症见高热无汗、形寒、头痛、鼻塞流涕等,则用宣肺开泄腠理,倡以寒温并用,如羌英汤羌活、大青叶、蒲公英发汗退热,亦可用于风热不著者,投之辄效。
若风热袭肺,症见高热面赤、汗出气粗、咽痛等象,投银翘散、抗毒饮常效,银翘散可日服2~3剂,抗毒饮为数年诊治的经验方,由羌活、大青叶、黄芩、白芷、苦参、蛇床子组成,具有抗病毒作用,尤其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发汗用药首推羌活、清水豆卷,加柴胡可促使发汗退热。若高热长盛不衰,上病下取,釜底抽薪亦为良策,外邪闭肺,热不得泄,出现高热、气粗、张口抬肩,用泻腑之法治之,常能使邪从下走而达到退热祛邪之目的。
然老人感冒,又当别论,盖老年肺虚,外感时邪,易伤肺阴,且常反复不愈。古方人参败毒散、参苏饮虽治虚人感冒,但药性偏于温燥,仍非所宜。陈士铎《辨证录》中有加味补中汤一方,用之多验,该方由黄芩、白术、麦冬、当归、党参、柴胡、花粉、陈皮、茯苓、升麻组成,主治虚人感冒,持续不愈,或易于感冒,时作时辍,头痛鼻塞,畏寒倦怠,午后低热,咳嗽胸满。若表邪重者可酌加荆芥、防风、苏叶。此皆经验之谈,可资参考。
前者是我们习惯的逻辑与文字,它告诉我们西医或者说现代医学还没有找到击退感冒的完美之策。很多人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实际上它们只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流感等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根本无效。
而后者已经是我们不太熟悉的语言,说感冒要辨析春夏秋冬、时气疫气、寒热虚实,如果是老人感冒还要特别对待。风寒风热,辛温辛凉……都要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灵活变通,没有一种药能固定应对一种症状。一旦对证,一剂药,半天一夜时间,投之辄效。
同为"感冒",上述两段文字的不同表述可以让我们管窥中医与西医之间巨大的不同。这个发现也让我更加坚定地想去真正了解我们的传统医学,因为它跟我们每个人如此相关。
本书传主颜德馨先生,是从医70年的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评选的30位国医大师之一,有清晰的中医传承脉络,有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有坚守。
我希望忠实记录一位真正的中医人近百年的个人历史。他以他走过的道路告诉我们,中医从何而来?中医是什么?中医怎样认识身体?中医怎样看病?中医与养生、中医治未病的真义;中医的前世今生、肉身与灵魂、苦痛与欢乐……点点滴滴。
从1840年开始,中国被西方列强的战车拖入现代化进程,中医及其所代表的医疗体系在西医与西医体系面前节节败退,人们为中西医引发的口诛笔伐,从无结论,也从未停息。
香港西医区结成先生说得中肯:"在现代的学术世界里,中医学甚至并未有一个可与西医学真正对等交谈的平台。"直至今日,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西医西药已经成了一种信仰。恶评中医、废止中医之音时常泛起,而偶尔激起的来自中医界或中医拥趸们的反抗,也是变形的--因为不平,所以激烈;因为挚爱,所以矍傲。
本书无意参与到这样无休止的辩论中去,只是,希望借此文字,借颜德馨先生近百年的个人历史让我们大家可以稍做停留,平静地、慢慢地了解、体悟另外一种医疗体系对于生命与疾病的解说。或者,至少,对于我们普通人,也能明确地知道,哪怕在患感冒这样的小病之时,我们是有打针吃药之外的第二种选择的。
这体现了文明的进程。
刘珍
2013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