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万谍之王:FBI传奇(世界上最强势也最受争议的神秘机构之一。掌握着全球最新办案科技,触角遍布全世界)

書城自編碼: 240796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马跃腾
國際書號(ISBN): 9787802327085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6-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304/249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1.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98.6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HK$ 106.4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HK$ 266.6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HK$ 87.4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HK$ 122.1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HK$ 77.3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HK$ 98.6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HK$ 98.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7.5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6)——“一带一路”:战略对接与》
+

HK$ 551.3
《胡耀邦(1915——1989)全三卷精装》
+

HK$ 106.2
《中国触动:百国视野下的观察与思考》
編輯推薦:
FBI——美国联邦调查局,世界上最强势也最受争议的神秘机构之一。
本书带你走进传奇,一窥其中不为人知的神秘故事。
FBI——掌控着最新的办案科技,除了科技外,它更拥有一群令人赞叹的专业人员:动物学家、心理学家、线索分析家、弹道对比专业、防暴专业家、人质救援专家……
內容簡介:
在《碟中谍》等众多大片中,神秘的探员往往被塑造成身怀绝技、智商过人又冷静果断的独行高手。他们总是能谈笑间杀敌无数全身而退,神龙见首不见尾。事实上,这些作品中都不可避免地进行了艺术加工。那么,神秘的联邦调查局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组织呢?作为美国联邦执法机构,它真的是像电影里那样充满俊男靓女、动辄飞车枪战吗?真实的FBI探员是否真的如此威风?在这本书中,我们将会为您揭开世界上最著名的特种机构——FBI的神秘面纱。
阅读本书,您不仅能了解美国史,解读神秘情报机构披露出的秘密资料,还能看到被隐瞒下的丑恶和真相,更重要的,是能体会到人类在不断进步的希望。
關於作者:
文史研究者,现潜心创作,向读者揭开历史真实面纱,从细节还原真相。现居北京,主要从事文学、历史、社科等类的图书策划和写作。
目錄
目录
第一章
登上历史的舞台 
第一节 1908,FBI从这里起步 003
1.新机构诞生 003
2.名字的由来 006
第二节 始尝权力的甜头 008
第三节 权力扩张的开始 011
1.“红色恐怖”来袭 011
2.“胡佛时代”到来 013
第四节 最传奇的局长 015
1.热衷情报的少年 015
2.命运的改写 017
3.严格的铁腕政策 019
4.耸人听闻的性丑闻 023
5.极尽奢华的背后 025
第五节 一战正式封神 028
1.时机的浮现 028
2.第一件大案 029
3.展开调查 030
4.美国人的“守护神” 034
第六节 登上权利的巅峰 036
1.成功上位之路 036
2.全新的联邦调查局 038
第七节 二战——纵横天下的契机 041
1.机会的到来 041
2.充满戏剧性的谍战 043
3.战后之战 046
第二章
 迷雾背后的真相
第一节 如何选拔探员 051
1.探秘FBI总部 051
2.FBI的组织结构 053
3.FBI探员的选拔 054
4.成功的背后 056
5.最重要的一关 059
第二节 入职程序 064
1.收到任命信 064
2.进入探员训练中心 066
3.恐怖的学员班 067
4.局长视察 068
第三节 探员的职能 071
1.严谨认真,无所不能 071
2.高度紧张,枪不离身 073
3.传奇色彩的FBI女探员 075
4.工作之外也是普通人 078
第四节 追捕“神功” 079
1.使用线人追踪 079
2.高科技监听 080
3.分支机构遍布全球 081
4.完美的调查体系 083
第五节 我会看穿你 085
1.不要对FBI探员说谎 085
2.看透对方的心思 087
第六节 窃听风暴 089
1.隐秘的窃听系统 089
2.紧跟窃听潮流 093
第七节 传奇机构 096
1.先进的实验室 096
2.人质营救队 099
第三章
 与白宫的百年对弈
第一节 杜鲁门时代——束之高阁 103
1.骤登权力巅峰 104
2.不买FBI的账 105
3.认识发生改变 107
4.CIA横空出世 108
5.总统与FBI合谋 109
第二节 艾森豪威尔时代——亲密无间 111
1.最大票数差距胜出的总统 111
2.呼风唤雨的时代 113
第三节 肯尼迪时代——势同水火 116
1.初次交手 116
2.从军界走上政坛 119
3.权力的博弈 121
4.总统之死 125
5.难以解释的疑团 128
第四节 尼克松时代——政治同盟 132
1.深厚的友谊 132
2.沉默的较量 135
3.窃听的阴霾 138
第五节 里根时代——往来不断 142
1.曾经的FBI告密者 143
2.托尔报告 145
第六节 克林顿时代——遮羞掩丑 148
1.屡见不鲜的性丑闻 148
2.深远的影响 152
第四章
解密尘封的档案 
第一节 追捕黑帮“教父” 157
1.发现目标人物 157
2.远赴意大利的围捕 159
第二节 清除“一号公敌” 163
1.最凶悍的黑社会头目 163
2.生死大逃亡 165
3.终结罪恶的一生 167
第三节 擒获“绿河杀手” 170
1.绿河的杀人恶魔 170
2.伏法认罪 174
第四节 罗伯特·肯尼迪枪杀案 176
1.枪杀罗伯特·肯尼迪 176
2.暗杀背后的疑惑 178
3.消失的第二支手枪 180
第五节 围攻“大卫”邪教 183
1.荒淫无度的邪教 183
2.打击行动开始 185
3.悲惨的结局 189
第六节 珍珠港惨案 192
1.危险的味道 192
2.谜一般的珍珠港事件 195
第七节 监听第一夫人 199
1.局长和第一夫人的冲突 199
2.449页的“名人档案” 200
第八节 总统保卫战 203
1.最令FBI抓狂的总统 203
2.暗杀杜鲁门行动 205
第五章
 谍战里的刀锋
第一节 震惊世界的地下通道 211
1.用“遁地术”窃取情报 212
2.大使馆下的地下通道 214
第二节 卖情报的间谍 217
1.被克格勃策反的FBI 217
2.嫌犯浮出水面 219
3.展开“夜行人”行动 222
4.非常严重的事件 224
第三节 爱德华八世事件 226
1.为爱放弃江山的国王 226
2.疯狂的结论 228
第四节 头号双重间谍 232
1.深藏不露的汉森 232
2.“鼹鼠”的落网 234
3.潜藏在FBI的头号间谍 236
第五节 充当间谍的上校 240
1. 特洛菲莫夫落网 240
2.25年的间谍生涯 243
第六节 衣料商的覆灭 246
第六章
细数被FBI调查的名人们 
第一节 驱逐卓别林 251
1.监视喜剧大师 251
2.被迫远走异乡 254
第二节 “爱因斯坦文件” 256
1.建立秘密档案 257
2.神秘的玛格丽特 259
3.没有结果的结局 261
第三节 谁杀了马丁·路德·金 262
1.生命的终结 262
2.种种的疑团 265
第四节 麦卡锡和背后的支持者 268
1.FBI的支持 268
2.超级政治骗子 270
第七章
 盘点惊世的恐怖袭击
第一节 世贸中心爆炸案 275
1.突如其来的爆炸 275
2.扭曲的黄色铜牌 278
3.240年的刑期 280
第二节 洛克比空难 282
1.锁定利比亚官员 282
2.被隐瞒的真相 285
第三节 俄克拉荷马大爆炸 287
1.震惊世界的大爆炸 288
2.真凶缉拿归案 293
3.最终的审判 297
第四节 美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9·11” 300
1.不可原谅的失误 300
2.反恐——新的工作重心 303
內容試閱
第三节权力扩张的开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联邦调查局的工作又重新回归到战前的状态,但是此时的联邦调查局已经是羽翼渐丰,势不可挡了。
1.“红色恐怖”来袭
战争结束的第二年,威廉·弗林当选了调查局局长,他是第一个使用“局长”这一头衔的人。
威廉·弗林是一个很保守的人,他在担任局长期间,联邦调查局完全服从司法部的指挥。在工作中,威廉·弗林唯上司是从。所以,这个时期的调查局没有得到丝毫的扩张。
当时的司法部长名叫帕尔默,是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辉格党成员,进步主义者。这个人对于权力十分热衷,而当时战后的社会环境也为他提供了一个执掌最大权力的机会。
当时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在欧洲,来自左翼势力的不断起义和来自右翼势力的暴乱令各国政府应接不暇,就连美国也不例外。当时的美国社会陷入到了“主义的动乱”当中,恐怖和暴力活动肆无忌惮,一个月内,就有36位声名在外的美国人收到了炸弹邮件,甚至连司法部长帕尔默也收到了这样的危险。
帕尔默在收到炸弹之后,却不像别人那么恐慌,他甚至有些窃喜,他知道当前糟糕的治安局势对于自己来讲是一个好机会,因为他所统率的司法部一定会获得更高的重视,如果能处置得当的话,自己就能借此机会进入更高的权力机构。帕尔默决定利用自己掌控着的联邦调查局来完成这一愿望。
帕尔默找到总统,对总统说:“这些来自不同派别的暴动,对我们国家是威胁,我们必须要予以剪除。”
总统看着帕尔默,小心翼翼地说:“你能告诉我那是什么威胁吗?”
帕尔默回答:“我们的国家,目前正面临着比战争时期更严重的间谍热,还有来自激进分子、外侨等的威胁。”
总统对他说:“你把这些话说给那些议员听吧。”
在国会会议上,帕尔默情绪十分激动地谈起这些事情,最终使得国会拨款成立了一个反对激进分子的综合情报处,隶属于司法部调查局。此时,进入司法部工作已有两年的埃德加·胡佛被任命为综合情报处处长,帕尔默交给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清除非美主义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当然,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反恐怖。
所谓的综合情报处,其实主要是由联邦调查局和其他一些情报部门构成,所以胡佛这个“综合情报处处长”,其实已经成为了联邦调查局的直接领导人。
由于手中掌握了像联邦调查局这样富有经验的情报机构,所以胡佛的办事效率显得格外突出。他建立了20万张卡片资料,每一个激进组织、每一家激进出版社,都在他的这些卡片中有一席之地。仅仅四个月的时间,索引资料中已经收集了六万名嫌疑分子的姓名和个人履历。此外,胡佛还和其他政府机构合作,派密探打入激进组织内部,把所有激进组织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甚至在有些激进组织中,胡佛还在幕后掌握了他们的领导权。
1920年1月2日,胡佛发动了一次对于激进组织的大规模清剿。他指示潜入那些激进组织的FBI成员,要求他们在全国33个城市领导或是鼓动激进分子们同时召开会议。就在这些组织召开会议的时候,FBI探员们突然冲进会场,在没有出示逮捕证的情况下,就将参与会议的成员全部逮捕了。所谓的自由与民主,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为一句空话,被拘留的人甚至不允许请律师。
仅仅一个晚上,FBI就逮捕了4000多人,逮捕这些人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调查局认为他们有激进倾向。这时候,“恐怖”在FBI的眼中已经完全清除了。但是在民众那里,由于调查局在这件事情上进行了过分的渲染,所以,他们都把FBI当作是美国人的救星。在美国人眼中,帕尔默和胡佛简直是拯救民族危难的“国家英雄”。
2.“胡佛时代”到来
不过这种英雄的形象没有保持多久就灰飞烟灭了,原因是在对这些调查局所谓的罪犯审问的过程中,FBI无法拿出更有效的证据证明他们有罪,很多人最后只得被无罪释放。
美国人开始清醒了,他们明白自己原来被FBI欺骗了,很快,他们从鄙视FBI的行为升级为对FBI的愤怒,这个过程并不长,因为很多美国人都意识到了这样一种情况。尽管当时的美国确实还存在着一些有违法律精神的行为,但没有一个部门像FBI这样肆无忌惮地践踏民权。确切地说,在美国人心目中,FBI这种行为是过火的,它侵犯了人民的权利。
作为整个事件的领导者,胡佛其实应该负主要的责任。但是在这个时候他却远远地躲到了一边,而把自己的上司——司法部部长帕尔默推到了众人前面。当时帕默尔被称为是“公众心目中最令人讨厌的江湖骗子”,他也只好引咎辞职。
此时的胡佛,依旧安安稳稳地在司法部做着自己的差事。
两年以后,新司法部部长哈伦·斯通走马上任。在司法部,哈伦·斯通一个人都不认识,他不知道谁是可以信任的、谁是不可信任的。为了培植自己的党羽,斯通在司法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人事改革。
1924年,联邦调查局局长被解雇。
同年5月10日,斯通将胡佛叫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当时胡佛心里七上八下,他以为自己也会和局长一个下场——被解雇掉。谁曾想,他进到办公室听到的第一句话居然是:“小伙子,从今天开始,联邦调查局的局长就是你了。”
联邦调查局的“胡佛时代”就此开始了。
第四节最传奇的局长
作为联邦调查局历史上最为传奇的局长,在任何谈及联邦调查局历史的场合里,都不得不提起胡佛这个人。
他掌控FBI长达半个世纪,不仅自己成了美国情报界教父级人物,还将联邦调查局的权力推向了巅峰,到最后胡佛完全成为联邦调查局的“独裁者”,甚至连联邦政府也无法管理调查局的种种行为,历届美国总统都对胡佛十分忌惮,但因他势力太大谁都无可奈何。
那么,这样一位传奇局长,是如何一步步地成长起来的呢?
1.热衷情报的少年
1895年1月1日上午7时30分,在华盛顿离白宫仅一英里之遥的一幢白色木板房内,一男婴呱呱坠地。这一天是星期天,整个美国上空一片阴霾。
男婴的啼哭声在阴晦的空气里使人觉得更加烦躁不安,而这个新生的男婴,正是长大后在美国历史上叱咤风云,并控制美国联邦调查局48年之久的胡佛。
胡佛一生所着力塑造的个人形象就像他的出生日期一样卓尔不群:1月1日。
埃德加·胡佛的父亲迪克森·胡佛是政府部门的一个印刷工,但是胡佛的母亲玛格丽特·沙伊特林可以说是名门之后——她的祖上是瑞士官宦世家。玛格丽特的父亲在19世纪中期移居美国,曾出任过瑞士首任驻美领事。玛格丽特的母亲是一名内战时期曾在国会山一带治疗过北方士兵的高级护士,这段经历也成了她一生的骄傲。
胡佛所受家教十分严格,父母都对他抱以厚望,尤其是他的母亲,对胡佛的影响非常深远,特别是在性格塑造方面。胡佛儿时对事物的是非判断都直接源自母亲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延续到胡佛成年之后。
小时候的胡佛非常聪明,各科成绩都十分优秀。但是除此之外,似乎看不出胡佛有其他特别的地方。他白天在教会学校读书,周末参加本地教堂的合唱团,做着和其他孩子相同的事情。
但是在胡佛11岁的时候,也就是1906年的一个晚上,他却做出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
那天一家人在一起吃过晚饭后,小胡佛跑到自己的房间,拿出一张自制的报纸,发给全家人。
这张自制报纸上的内容是小胡佛自己收集的他所认为重要的新闻材料,当时他向家人宣布:“我的报纸每份收取一美分的报酬,你们都要订阅。”对于孩子的这个举动,胡佛的家人都十分支持,妈妈说:“好的,我喜欢我们的小情报员收集的这些情报。”
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后,胡佛更起劲了,他每周都要收集两页以上的新闻材料,并要求他的哥哥替他用打印机打印出来。他还给自己的报纸起了一个名字——《新闻周刊》。到最后,胡佛甚至开始在上面发表自己撰写的家事评论、学校见闻、街道消息,并留意收集到的花边新闻,如有一期他在头版位置刊载了总统女儿艾丽斯·罗斯福与众议院院长喜结连理的国家大事。
也许当时他的家人认为胡佛以后也许会成为一名新闻记者,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胡佛成年之后将自己收集情报方面的天赋运用在了秘密调查上。
1913年,胡佛进入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就读,当时他们家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为了节省金钱,他选择了法学院的夜校,因为这样就可以晚上学习白天打工,贴补家用。那时候,胡佛通过关系在国会山图书馆找到一份整理卡片的工作。早上,他从家中徒步走过几个街区到图书馆上班,下午5点至7点到学校上课,回家后还要复习功课到深夜。
2.命运的改写
1917年夏天,胡佛从乔治·华盛顿大学毕业了,在上学期间,他取得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当时美国的青年一代都对战争十分狂热,纷纷加入了正在迅速发展的美国武装部队。但胡佛却没有和别人一样选择参军,他通过关系替自己开了一份“暂缓入伍证明”,并通过母亲娘家侄子、司法部部长威廉·希茨的介绍,进入了司法部工作。
胡佛说:“我不认为军队是唯一战场,我更喜欢情报工作。”
但是在司法部的工作并没有胡佛想象中的那样新鲜刺激,他只是一名小小的职员,每天重复着简单而无聊的工作。虽然当时胸怀大志的胡佛对这种工作十分不耐烦,但他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来,他努力地做好这份并不理想的工作,整天在办公室里忙个不停。
胡佛的付出也获得了相应的回报,他忙碌的身影都看在了邮件室主任乔治·迈克森的眼里。而迈克森的一次不经意闲聊改变了胡佛一生的命运,甚至美国FBI的历史也因为这次闲聊而被改写。
1917年,这是一个非常平常的早晨,乔治·迈克森在公共汽车上遇到了他的好友——调查局局长布鲁斯·比拉斯基,他在和局长的闲聊中无意间提到了埃德加·胡佛。迈克森对布鲁斯说:“胡佛这个年轻人工作十分勤勉,而且看得出来,他是个聪明的小伙子。”布鲁斯很感兴趣地说:“这样聪明的年轻人放在你那里不是屈才了吗?”
乔治·迈克森表现出了他的大度:“如果您需要,尽管把他拿走好了。”
在迈克森推荐胡佛之后,布鲁斯并没有马上就把这位聪明的小伙子调到自己的部门里,因为当时FBI并没有合适的位置留给胡佛,但是布鲁斯把他推荐给了战时行动处处长威廉·弗林。于是,1917年12月14日,当时22岁的胡佛加入了战时行动处,主要负责对付德国间谍可能进行的间谍或破坏活动,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反间谍工作中,胡佛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他投入了无可比拟的热情和劲头,甚至放弃了休假日,他顾不上吃饭,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两点,在办公室一坐就是数十个小时。他的辛勤工作和责任心很快就赢得了上司的青睐。弗林曾经多次夸奖胡佛是“一个勤奋的小伙子”,一年之内曾经三次给他加薪。
1924年,当时的司法部长帕尔默由于工作上的失职被解雇,司法部落到了斯通的手中。斯通虽然当上了司法部长,但是对于整个司法部来讲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新人”,为了巩固自己在司法部的地位,斯通开始了大刀阔斧的人事改革。而胡佛就是在这个时候幸运地被上司看重,当上了联邦调查局的局长的。
3.严格的铁腕政策
胡佛掌管联邦调查局之后,对内管理实施铁腕政策。他规定联邦调查局探员必须实行“强制性自愿加班”政策。
在胡佛的手下,特工人员被迫早晨7点就要上班,比一般的工作时间提前了2小时。这是一个常态化的规定,更是雷打不动的规矩。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胡佛去国会山汇报工作时对政府的高官们说:“我们的人都在努力的工作,他们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比在家里还多。”
在联邦调查局,任何称职的探员如果遇上工作需要,都会在凌晨2点的时候从温暖的被窝里钻出来去捕人,或者加班到清晨。
但是如果无所事事的话,有谁愿意坐在办公桌前虚掷时光呢?而且胡佛的这种“强制性自愿加班”是完全无偿的,这更让探员们一肚子的不满,但他们又不敢反抗胡佛的“暴政”。为了把这样的清早熬过去,联邦调查局许多探员就到附近的咖啡馆去消磨时间。那段时间,挨着FBI办公地点的咖啡馆生意出奇的好。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一些野心勃勃的FBI探员为了加薪或者晋升,就给胡佛打小报告,说他们发现许多在总部签到上班的特工人员都在喝咖啡。
胡佛在知道了这一情况之后,十分生气,但是他又不便把这些FBI探员叫来训斥一番,因为他也知道:在没有工作时他还迫使手下人加班是不对的。但是胡佛可不是好惹的,他马上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星期五这天,胡佛叫来手下的一个探员,对他说:“今天你到咖啡馆去,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把在那里喝咖啡的FBI探员的名字给我记下来。”
这名探员照着胡佛说的去办了。
当他把这份名单交给胡佛的时候,胡佛心满意足地笑了。从此,这些人在联邦调查局再也没有得到重用,并相继被以各种各样的借口踢出门外。
每个特工人员,无论他的职位高低,只要一进入联邦调查局的大门,就要自觉地承担着为FBI做宣传的责任。在胡佛的眼睛里,自己手下的FBI探员应该人人都是帅哥美女,不仅要身材高大、五官端正、衣着得体,而且还必须举止优雅、谈吐不凡、富有教养,让人一看就乐于交往。假如探员没有出众的外貌,比如说秃头或者长有粉刺等等,只要给他看到,他都坚决予以开除,不管其是否才华横溢,或者是否是他最最喜欢的海军陆战队队员等。
一天早上,胡佛乘电梯去自己的办公室,一名穿红马甲的FBI探员正好与他同行。真是活该这位倒霉,胡佛最不喜欢别人穿红衣服,再加上这个可怜的FBI探员正巧那几天上火,导致脸上粉刺丛生,这让近距离与他接触的胡佛感到非常不爽。胡佛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就马上命令自己的秘书迅速找到那家伙。这个倒霉的探员到了胡佛的办公室还没有来得及开口,胡佛就对他说:“小伙子,收拾一下,从现在开始,你不再是FBI探员了。”
因为胡佛对于个人形象近乎苛刻的要求,许多才华出众的年轻人都被FBI拒之门外。
当年,一个名叫兰德尔的青年怀着报效国家的一腔热血想调入联邦调查局。兰德尔长相英俊,聪明果敢,一看就是个极为优秀的人才。但他的申请很快就遭到了否决,原因就是因为接待他的FBI工作人员认为他是个“土包子”,不够文雅,眼神里缺少他们所需要的那种“狂热的激情”。兰德尔当然是心有不甘,就找到联邦调查局的沙利文帮忙。沙利文又找了另一名FBI官员去面试他,兰德尔这才通过面试。
兰德尔在训练结束考核时,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得到FBI教官们的一致赞赏。随后他被分配到辛辛那提分局,他在那里的工作十分出色。
但是几年后,兰德尔却说什么也要离开。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想工作,想做出点成绩,我不想让自己变成一个无所事事的人,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喝茶、聊天、看报纸上。可是,你也知道,我整天都是在办公室里闲待着!”
最终,FBI没能留住兰德尔,正如他留不住许多像兰德尔一样不满于胡佛工作方式的年轻人。
但是FBI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和高淘汰率的选拨,没有让年轻人对它望而却步,相反,很多年轻人都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FBI的一员,这可以说是得力于胡佛的宣传工作。
胡佛常派他的得力助手到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校对联邦调查局进行大力宣传,并以高薪招聘的形式使联邦调查局的名字深入人心。20世纪60年代有人做过调查,所有在校大学生中,希望进入联邦调查局当探员的人占67%,更多的中小学生则把探员作为自己一生中的一个崇高理想去追求。
“不要给调查局抹黑”是胡佛经常说的一句话,但是联邦调查局那么多人,总难免有人做出对FBI形象不利的事情。遇到这样的事情,凡是对FBI形象不利的地方,胡佛一概掩盖事实真相并坚决予以否认。对报纸杂志、电视节目他更是全力应对。
1955年9月,《花花公子》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探员上太空侦察的科幻故事。当时胡佛也看了这期杂志,当他看到这篇关于探员的故事时,破口大骂:“这是对我们的污蔑,他们就是想抹黑我们FBI的形象。我一定要给他好看!”
FBI虽然一再声称自己不希望成为警察单位,但是胡佛仍然从联邦调查局国家警察学院特别训练班中抽调了一些人组成了隶属FBI的秘密警察。这些探员关注着所有美国公民的资料,包括电视电影明星的花边新闻、私人作家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等都是他们关注对象。
这一次,胡佛的秘密警察要用在对付《花花公子》上了。
胡佛叫来秘密警察部队的探员并对他们说:“你们要对《花花公子》进行仔细审读,每期都不能放过,如果发现杂志内容有侮辱嘲弄联邦调查局以及我本人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向我汇报。”
这帮秘密警察一下子成为了《花花公子》的“忠实读者”,他们每一期都看,终于在1963年2月,发现了杂志主编海纳夫写的一篇批评胡佛反色情阅读品的文章。秘密警察立刻把这个消息转达到了胡佛那里。胡佛听了这个消息十分气愤,他是一个从不容许别人得罪的人,于是他立刻命令探员去调查海纳夫的背景。
即使这是局长的“私人恩怨”,FBI的探员也不敢掉以轻心,马上展开了调查。但是世上哪有那么多“坏人”?调查结果显示,这个海纳夫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杂志编辑罢了。即便是这样,胡佛也在海纳夫的调查档案里写上了“此人提倡性自由,宣扬色情读品对青年人无害,值得注意”。事情还没有完,1967年胡佛又写了一篇批评《花花公子》漫画的报告,称杂志中有一篇连环画借故事之名讽刺了联邦调查局局长并诬陷了“忠诚、爱国、道德、清白”的联邦调查局的声誉。由此可见,胡佛对于FBI以及自身的名誉看得有多么重。
对于胡佛的铁腕政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在接下来的48年(1924年5月10日—1972年5月2日)里,胡佛一直都将联邦调查局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并且在这48年的时间里,联邦调查局逐渐成为了美国最有权势的情报部门之一。这一切,都离不开胡佛的指引。
4.耸人听闻的性丑闻
在联邦调查局拥有如此高层地位的局长胡佛,在其性取向问题上却极富争议。胡佛终生未婚,而陪伴他一生的是局长助理克莱德·托尔逊。
托尔逊在1928年进入FBI,此人长得相貌堂堂,完全符合胡佛的用人标准。托尔逊的档案里写着校方对他的评语“行为谨慎,对女人不感兴趣”。不出3年,托尔逊就从一名平凡的探员连升数级当上了局长助理。
托尔逊在FBI的位置像坐电梯一样飞升,这在联邦政府的历史上没有第二个。FBI的其他探员把他叫作“影子”,原因就是他整天像个影子似的跟在胡佛后面。在此后的很多年里,这两个人可以说是形影不离。
他们俩在公开场合频繁地出双入对,使得整个华盛顿都在纷纷传说着他们的故事。就连《时代》周刊都曾经意有所指地说:“FBI局长埃德加·胡佛身边总是有一位男性朋友陪伴左右,而这个人就是不苟言笑且表情严肃的克莱德·托尔逊。”
胡佛爱好摄影,在他死后,有人发现他的照片中托尔逊是当之无愧的主角:睡觉中的托尔逊、沐浴中的托尔逊、游泳池中的托尔逊、正在吃饭的托尔逊、歪着脑袋吐烟圈的托尔逊、抱着宠物狗的托尔逊,等等。
胡佛的这个“特殊爱好”给他的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许多黑社会就利用这一点要挟他。
黑社会头目兰斯基说:“我们一点都不害怕FBI,因为我们手里抓着胡佛的‘小辫子’,我曾经派我手下跟踪胡佛,掌握了他同性恋的有力证据,如果他敢动我的话,那么这些证据明天就会出现在报纸上。”
胡佛在这方面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一方面要求联邦调查局的属下追查探员中的同性恋者,对自己队伍内部的同性恋行为管制得十分严厉。在他的手下,无论是谁,只要被他查出有同性恋的嫌疑,会马上遭到解雇。另一方面,他自己却是FBI内部最知名的同性恋者。
胡佛去世后,他在同性恋问题上暴露出来的丑闻简直可以用耸人听闻来形容。
当时一个叫苏珊的女子,她的丈夫与黑社会有勾结,还曾经贿赂过胡佛。后来这个女子被警方抓获。在对她进行审讯的时候,苏珊爆料说:“胡佛在罗森斯蒂尔及其朋友科恩的诱惑下不止一次地卷入集体性淫乱之中,所以胡佛才同意收受贿赂。”
苏珊所说的这次集体性淫乱发生在广场饭店,那里是最臭名昭著、也是档次最高的同性恋场所,很多人更称这里为“同性恋之家”。
那天,苏珊和自己的丈夫去了广场饭店。他们从侧门进去,乘电梯上到第二层,她的丈夫敲开了其中的一间房门,里面是个宽敞豪华的套间,整个房间呈蓝色。当时,胡佛已经在那里了。苏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时胡佛穿着一件看起来不是特别合体的黑礼服,衣裙还是荷叶形的,甚至还穿着花边长袜和高跟鞋,带着卷曲的黑卷发。胡佛当时的脸明显是做了美容。他坐在屋子里,跷着二郎腿,当时苏珊就呆住了。
那里的人都把胡佛称为“玛丽”,胡佛还很有礼貌地对苏珊说了声“晚安”。没过多长时间,有两个长得十分标致的、十几岁的男孩子走进来。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苏珊感到不寒而栗……
苏珊虽然把自己亲眼目睹的事情告诉了FBI,但她却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所说的话。
此外,胡佛还十分迷恋色情材料,这是所有FBI探员们都共知的事。在局里任何调查过程中所得到的涉及色情的材料如果没有给他,那他一定就会大发雷霆。
有一次,FBI探员在搜查一名女嫌疑犯的住所时,找到了她和男友在性行为时拍摄的许多照片。后来,几乎所有FBI的人都知道搜到这些照片的消息,但是没有人告诉胡佛。
没多久,胡佛知道了这件事情,他生气地打电话给助理沙利文,且大声嚷道:“我马上就要看到那些照片,而且我要知道为什么我以前没有看到过。”
后来,那位找到这些照片的FBI探员赶紧把照片带到胡佛的办公室,但他无可避免地收到一封措辞严厉的申诉信,本应有的晋升也被拖了6个月的时间。
5.极尽奢华的背后
胡佛曾以自己的名义出版过很多书,并在出版界还有一点名气,但是拜读过他作品的人可能不会知道,这些书根本就不是胡佛自己写的,而是他手下职员的作品。胡佛除了将下属的作品据为己有之外,还将稿费与版税都统统地算到了自己的头上。
即使是窃取了人家的劳动成果,胡佛对待手下的探员仍旧非常地刻薄。
胡佛在联邦调查局里的办公室可以用富丽堂皇来形容。他的办公室总共有两间,外面的一间摆了一张玻璃展示桌,上面摆满了FBI的战利品,比如间谍鲁道夫·阿贝尔传递密码情报时用的一枚中间挖空的五分镍币,从迪林杰和凯利之类著名罪犯手中缴获来的手枪,虽然胡佛从来不知道如何使用枪支……
另一间办公室是一个面积很大的房间,两边的书架上放满了书,还有一些高档的家具,在办公室的正中央有一张大得可以坐下10个人的高档圆桌,不要以为这个桌子是用来开会的,这其实就是胡佛的私人办公桌。
胡佛的私人住宅也是极尽奢华。他房子的门口是一个华丽的门廊,后院还有一座精巧的凉棚和一个安装了水底灯光与马达的鱼池。修建这些设施的正是FBI的探员,他们为局长个人搭建了这些豪华的建筑。工程的材料费和探员的加班费等花销都是从联邦调查局的活动基金里来的。胡佛还要求联邦调查局的探员在自己住宅的门前做一个走廊,每年他都会带领调查局的成员回家,不是请他们吃饭,而是指派他们给自己粉刷这个走廊。除此之外,联邦调查局的探员还有许多事要做,如负责在局长的别墅里贴壁纸、种草坪、装栏杆、移植花树以及铺装人行道等。
胡佛喜欢乘坐火车到外游玩,他的这个私人活动被上升到了政府行为的高度。首先,FBI行政处的负责人要和铁路公司的负责人联系,为的就是保证局长的车厢里永远保持华氏68度的恒定温度。在胡佛到达自己所要去的地方之后,宾馆的服务人员就会前来迎接,还要保证他的客房里准备好足够的杰克·丹尼尔牌威士忌。除此之外,他的房间里还要放上清香的鲜花。当然,这些旅馆房间的费用都是联邦调查局支付的,胡佛回到华盛顿之后就会让局里按房间的价钱付给他补贴。
胡佛是一个非常虚伪的人,他虽然花费了政府的钱去休假,但是自己却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一次,胡佛刚从加利福尼亚州好好地玩了一圈回来,有位FBI探员看见他,便向他问候道:“您的假期过得如何?”
没想到,胡佛听到这句话之后突然大为生气,他对那位探员高声吼道:“你知道我从来是没有休息时间的!我这局长到外面从来就不是去度假的!”当天,这个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的员工便被轰出了FBI总部。
不单单是度假旅行,胡佛无论做什么都从来不必花费自己的一分钱,联邦调查局和美国所有纳税人会替他负担。不仅如此,胡佛还有自己的私人会计负责照管他的股票投资和所得税。可惜胡佛终身都没有结婚,这些钱在他死后无人继承。
总而言之,胡佛在FBI的功绩虽然是无可比拟的,但是他的负面新闻也不少,两者相加起来,也许就是这位FBI局长的真面目。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