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HK$
60.5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HK$
77.3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1.8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HK$
132.2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HK$
77.3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0.6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09.8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68.0
|
編輯推薦: |
撒切尔夫人是20世纪世界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她纵横捭阖于国际、国内两个舞台,使昔日的“日不落帝国”重振雄威。本书用二十多个章节,生动细致地介绍了她从一个“灰姑娘”直至成功登上权力顶峰,连任三届英国首相的波澜壮阔的历程,也详述了她寂寞的晚年生活。此书史料丰厚,观点理性、分析独到,更辅以传主生平年表,集严肃性与可读性于一体。无论哪个领域的读者看罢此书,都会得到属于自己的收获。
|
內容簡介: |
撒切尔夫人是20世纪世界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她纵横捭阖于国际、国内两个舞台,使昔日的“日不落帝国”重振雄威。本书用二十多个章节,生动细致地介绍了她从一个“灰姑娘”直至成功登上权力顶峰,连任三届英国首相的波澜壮阔的历程,也详述了她寂寞的晚年生活。此书史料丰厚,观点理性、分析独到,更辅以传主生平年表,集严肃性与可读性于一体。无论哪个领域的读者看罢此书,都会得到属于自己的收获。
|
關於作者: |
李柏槐,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英国现代史研究专家。历任党支部书记、系党总支副书记、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等职务,有《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现代性制度外衣下的传统组织——民国时期成都工商工业公会研究》等专著。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 简朴规矩的杂货商之女
第二章 热衷政治的求学时代
第三章 奔波生计的雇员生涯
第四章 崭露头角的议会议员
第五章 不受欢迎的内阁女大臣
第六章 孤注一掷的党魁竞选
第七章 自然坚定的反对党领袖
第八章 独断专行的新任首相
第九章 别具一格的初期外交
第十章 烽烟四起的唐宁街10号
第十一章备尝煎熬的马岛战争
第十二章信心十足的蝉联首相
第十三章 驾轻就熟地应付危机
第十四章 诱惑人心的民众资本主义
第十五章 隐藏祸根的韦斯特兰风波
第十六章 务实妥协地处理香港问题
第十七章 纵横捭阖的世界大舞台
第十八章 踌躇满志的三主唐宁街
第十九章 病魔复发的社会经济
第二十章 四面楚歌的内政局势
第二十一章 日渐孤立的外交困境
第二十二章 挥泪离职的铁夫人
第二十三章 寂寞孤独的晚年生活
第二十四章 结束语:论撒切尔主义
附录一:撒切尔年表
附录二:主要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第二十二章 挥泪离职的“铁夫人”
保守党领袖的选举一般每年举行一次。撒切尔夫人自1975年当选为保守党领袖,到1989年间,党内从未有人向她提出过挑战,所以也就没有进行过领袖的选举。1989年,撒切尔夫人首次遇到了挑战。
1989年7月,杰弗里·豪被解除外交大臣职务;10月,财政大臣尼杰尔·劳森又愤而辞职。这引起了党内部分人对撒切尔夫人专横作风的更加不满。1989年12月,保守党内一个不知名的后座议员安特霍利·麦伊尔向撒切尔夫人的领袖地位提出挑战。根据1965年确定的保守党领袖的选举规则,任何一个候选人要获胜,必须在第一轮投票中获得过半数以上的多数票,并领先对手15%以上的票数。否则将进行第二轮选举。在选举中,有投票权的仅限于议会中的保守党议员。麦伊尔清楚地知道,他不可能击败撒切尔夫人,赢得选举的胜利。麦伊尔解释道,保守党命运的危难处境使他坚信,撒切尔夫人已不再适宜担任党的领袖。他希望他的行为能够唤醒和鼓励党内其他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竞选之中,向撒切尔夫人发起挑战。选举共有374名保守党议员有资格投票。投票结果,撒切尔夫人获314票,麦伊尔获33票,另有24张废票,3张弃权票。麦伊尔挑战的失败结果是可以预知的,但这一挑战开始动摇撒切尔夫人的领袖地位。正如英国政治分析家玛尔科姆·彭列特所说,选举结果至少说明“作为领袖的撒切尔夫人没有得到全部的信任票,而且明确表达了要求她离职的意图。”
到1990年,随着英国经济形势的恶化,撒切尔夫人面临四面楚歌的内政局势,日渐孤立的外交困境。这导致了保守党在选民中的声望剧烈下滑,而工党的影响却与日俱增。这种状况使保守党内对撒切尔夫人不满的呼声更加高涨,更多的人担心撒切尔夫人继续执政,有可能影响保守党在下届大选中获胜的前景。1990年4月份一个周末的晚上,彼得·卡林顿邀请撒切尔夫人共进晚餐,卡林顿对撒切尔夫人说:“党希望你有尊严地离职,时间则由你自己来定。”撒切尔夫人非常清楚,彼得·卡林顿的话代表了党内一部分有影响力的成员的声音,但对撒切尔夫人而言,她不可能为了所谓的“尊严”而放弃权力,更何况是作为英国首相的权力。
在1990年10月中旬召开的保守党年会上,尽管撒切尔夫人信心十足地承诺将治理经济环境,通货膨胀很快就会降下来,经济形势很快就会好转,并且还提出了要实行教育培训券计划、增加中央补助学校数量等新的政策,但整个会议还是充满了疑虑。在年会上,出尽了风头的是前国防大臣迈克尔·赫塞尔廷,他积极活动,正在准备向撒切尔夫人的领袖地位发起有力的挑战,并且得到了保守党内相当一部分人的支持。在1990年10月下旬,保守党相继在东伯尔尼和布拉德福市的补缺选举中失利,这两个选区是保守党长期拥有优势的地区,而现在却被自由党和工党夺走;民意测验也形势不妙,工党大幅领先;这更加引起了保守党内的恐慌。
1990年10月28日在罗马举行的欧共体特别首脑会议给了撒切尔夫人致命一击。欧共体其它11个成员国一致商定,即使英国不参加,他们也要推进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及政治联盟计划。会议结束后,意大利总理安德烈奥蒂说,欧洲列车已经开动了,希望英国赶上来。意大利外长德米凯利斯甚至扬言,英国有两个选择:要么作出妥协,要么离开欧共体。罗马会议,使撒切尔夫人在欧洲陷于空前孤立,一旦欧共体抛弃了英国,英国人可能沦为欧洲二等公民。英国政界一些主张积极参与欧洲事务的人对此忧心如焚。而就在同时,内阁重臣杰弗里·豪在电视中接受记者采访时,公开表示保守党政府实际上并不反对单一货币的原则,杰弗里·豪实质是在暗示保守党内部大多数人时拥护欧洲单一货币的,仅仅只有撒切尔夫人及其拥护者反对欧洲单一货币。1990年10月30日,撒切尔夫人在英国议会下院答辩时,猛烈抨击了罗马会议达成的欧洲货币联盟宣言,并且再次强调声明:“单一货币不是本届政府奉行的政策”。而面对反对党要求她对杰弗里·豪所说的话怎么解释时,她表示无法认可杰弗里·豪的言论,并带有讥讽的口气说杰弗里·豪是“一个大人物,需要(像尼尔·金诺克这样的)小人物来支持他”。撒切尔夫人说:“本届政府对英镑深信不疑”,她坚称:“如果有人要求我们放弃英镑,那我的回答是:不!不!不!”撒切尔夫人的态度,立即在英国政坛掀起了风波。1990年11月1日,亲撒切尔夫人的英国《太阳报》又以三个整版的篇幅就此问题对法国和欧共体进行大肆挞伐,这就更引起了英国政坛“欧洲派”人士的气愤,他们觉得再也无法容忍撒切尔夫人了。
首先站出来向撒切尔夫人发难的是老成持重的副首相兼下院领袖杰弗里·豪。杰弗里·豪在担任外交大臣期间,就常常在欧洲政策上与撒切尔夫人意见相悖。比如1988年6月,杰弗里·豪就公开发表谈话说:“英国和法国必须带头建立起北约组织的一根‘欧洲栋梁’…”,其目的是抵制美国对欧洲盟国的发号施令,这使美国人对此大为不悦。在1989年6月欧共体马德里首脑会议上,杰弗里·豪又与劳森合伙以辞职要挟撒切尔夫人,使撒切尔夫人当场下不了台,不得不作出了条件成熟时英镑加入欧洲汇率机制的承诺。事隔仅一个月,撒切尔夫人就向他算账了,在1989年7月的政府改组中,免去了他的外交大臣职务,调任有名无实的下议院领袖及副首相,实际上宣告了他未来的政治生涯前途暗淡了。杰弗里·豪对此耿耿于怀,1989年10月劳森辞职使撒切尔夫人处境尴尬,而他却对劳森的行为大加赞赏。在1990年10月中旬召开的保守党年会上,杰弗里·豪发表讲话就说:“一趟欧洲列车即将启动,虽然没有明确的目的地,但朝着欧洲货币联盟迈进的方向是确定的。英国要么争取主动去驾驶列车,要么就被抛在列车的后面。”
欧共体罗马会议的结果及撒切尔夫人的态度,使杰弗里·豪觉得再也不能容忍了。杰弗里·豪于1990年11月1日晚6点到唐宁街10号首相府,向撒切尔夫人递交了长达4页的辞呈,说他不赞成首相的欧洲政策立场,无意再违心地留在内阁。撒切尔夫人对此毫无心理准备,闻言不禁大吃一惊。两人“商谈”了30分钟后,她以“难受多于愤怒”的心情接受了杰弗里·豪的辞呈。后来撒切尔夫人回忆此事时,她谈到:“不管怎么说,杰弗里·豪反对我并最终辞职都是迟早的事,我和他之间不只是政策上有分歧,甚至个人之间也已经产生了厌恶和反感,……在内阁里,他现在已经成了一大阻力;在党内,他是积怨的焦点;在全国范围内,他是造成分裂的根源。最重要的是,我们发现现在已经无法再相互容忍对方了。”1990年11月2日,撒切尔夫人对内阁进行了改组,原教育大臣约翰·麦格雷戈继任杰弗里·豪下院领袖的职务。原卫生大臣肯尼思·克拉克调任教育大臣,原外交副大臣威廉·沃尔德格雷夫进入内阁就任卫生大臣。副首相一职空缺。
杰弗里·豪的辞职,在英国政坛掀起了巨大的波浪,保守党内躁动不安。许多保守党人把目光投向了迈克尔·赫塞尔廷,因为这正是他等待的爬上党的领袖位置的千载难逢的良机。他自1985年韦斯特兰风波中与撒切尔夫人闹翻,被逼辞职以来,身为后座议员,但心中时时都想推翻撒切尔夫人,取而代之。他几年来四处奔走,参加各种集会,发表演讲,著书立说,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策主张。据透露,他为这种暗地里的竞选活动已开销数十万英镑。杰弗里·豪辞职后,他便开始在保守党议员中积极游说,看看他成功的把握如何。因为这对他来说事关重大,如挑战失败,他将身败名裂,还要落个分裂党的罪名。他获知杰弗里·豪辞职的消息后,1990年11月3日,赫塞尔廷在给他的选区的保守党协会主席的一封信中写道:“管理和领导一个民主的政党的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那些真正支持我们党的善意的偏见,……只有这样,最终我们托利党人才会清楚我们的位置。我们必须与我们的欧洲伙伴一道去奔向未来。”赫塞尔廷的这封信被普遍认为是对撒切尔夫人的领袖地位的明确挑战,第二天英国各大主要媒体都报道了这一消息,并且在新的民意测验中,工党从总体上领先保守党21个百分点。但在1990年11月6日,赫塞尔廷又公开声明,他支持撒切尔夫人继续担任党的领袖和首相,并希望支持她赢得下届大选,他对此充满了信心。赫塞尔廷这种近乎自相矛盾的行为,反映了他当时的复杂心情,也说明他确实老奸巨滑。
撒切尔夫人为了阻止党内阴谋活动的进一步升级,在1990年11月6日召见了保守党后座议员委员会主席克兰利·翁斯洛,两人经过商谈决定,保守党领袖竞选候选人提名截止日期为11月15日,五天后的11月20日将进行第一轮投票。之所以做出如此决定,其意图就是使赫塞尔廷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组织竞选活动,阻止赫塞尔廷的挑战。
1990年11月12日晚,撒切尔夫人在伦敦市政厅的晚宴上发表演讲。她先就国际形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指出海湾危机正在升级,她说,如果萨达姆·侯赛因不从科威特撤军,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她的本意是想表达出在这种危急的时刻,她继续留任首相的重要性,希望人们继续支持她。殊不知,她的这一讲话,第二天引起了全球股市暴跌,反而加重了她的不幸局面。在谈到国内问题时,她表示,通货膨胀很快就会降下来,经济形势即将好转。在谈到对她的领袖地位可能出现的挑战时,她用板球赛作比喻,她说:“我站在球场的界线上,虽然拥有投球的有利条件,为了避免人们怀疑它,我将不会躲避投球手,也不会打守球,也不会玩时间。投球手的目的是尽力去击球,并赢得比赛。这才是我的性格。”这说明撒切尔夫人还是很镇定并充满信心的。
就在撒切尔夫人发表演讲的第二天,1990年11月13日,杰弗里·豪再次投放了一枚政治重磅炸弹,震撼了英国政坛。这一天,他在议会下院解释他辞职的原因时,指责撒切尔夫人破坏内阁的安定。尤其谴责了撒切尔夫人的欧洲政策,说这是导致英国经济形势恶化的重要原因。杰弗里·豪也用板球赛作比喻说,撒切尔夫人之前关于欧洲货币单位的评论拆了财政大臣和英格兰银行行长的台:“这就像是把本队的第一个击球手派到击球区,当球被投出的那一瞬间,这些击球手才发现自己的球拍在比赛前已经被本队队长弄断了。”他接着说:“我自己被忠诚这两个字困扰了这么多年了,现在是其他人也许该考虑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了。”他最后呼吁政府大臣和议员把国家的利益摆在对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忠诚之上。杰弗里·豪是何等之人,他从1975年进入保守党影子内阁起,在撒切尔夫人手下已效劳15年之久,为撒切尔政府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一直被认为对撒切尔夫人忠心耿耿,且言行谨慎,没有脾气,有“死绵羊”的称号。这样一位老臣在议会里的这番激烈言辞,使议员们备感惊愕,加剧了对撒切尔夫人的信任危机。国防大臣汤姆·金坦率地说:“对一个挑战者来说,现在时机并不坏。”
杰弗里·豪在下院发表震撼性的演说后,迈克尔·赫寨尔廷审时度势,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他对他的一位支持者吐露说:“好!我将挑战,为什么不呢?”1990年11月14日上午,赫塞尔廷发表正式声明,宣布参加将于11月20日举行的保守党领袖竞选。他说,撒切尔夫人在欧洲问题上的立场和观点已使她“不能保持一个团结的内阁”,副首相杰弗里·豪最近的辞职,以及他自己和财政大臣劳森的辞职都可以说明这一点。他还说,民意对“人头税”的不满,保守党最近在补缺选举中连连失利,这些表明,不更换领袖,将危及下届大选保守党获胜的前景。他强调说,他挑战的目的是为阻止工党政府上台。他声称,他目前已得到超过100多名议员的支持。他说:“我现在比撒切尔夫人有更好的机会领导保守党取得第四次大选的胜利,以避免工党可能上台这一最大的灾难。”
赫塞尔廷发表声明以后,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竞选活动。他组成了以马蒂斯为首的竞选班子,对保守党议员展开了游说活动,并不时传出支持赫塞尔廷的议员在不断增加的消息,其竞选声势日盛一日。赫塞尔廷每天对记者发表数次谈话,有时还亲自撰写文章。电视广播讲演、各大报刊的专访文章铺天盖地,叫人目不暇接。赫塞尔廷集中在公众反对的人头税制上攻击撒切尔夫人,并许诺说,他成为首相后将立即改变这一政策。他还提出,教育开支将从地方政府转归为国家政府负担。甚而,他许诺将建立一个比撒切尔夫人执政更加开放的政府。
而撒切尔夫人一边则听不到什么声音。她组织一个以前国防大臣乔治·扬格为首的竞选班子,主要成员有约翰·莫尔、迈克尔·乔普林、彼得·莫里森、马克·伦诺克斯·博伊德。但这个班子纯是仓促上阵,准备得极不充分,所以竞选活动马马虎虎,似乎是撒切尔夫人胜券在握,根本用不着大张旗鼓地进行竞选活动。他们在游说保守党议员中,“每当接触他们时,便许下这样愚蠢的诺言:‘你知道,她是会改变的。’……得到的回答不外两类,一是,已经太迟了;一是,不,她不会的。”而且在游说过程中,态度又极其傲慢,正如爱德华·皮尔斯所描述的:“马克·伦诺克斯·博伊德是个阴郁的人,喜欢夸夸其谈。他像一个越转越慢的牙医钻孔机一样,带着一副难以接近,盛气凌人和漫不经心的神气,这特别容易激怒那些神经质和容易改变主意的选民。”撒切尔夫人后来回忆这一过程时,也谈到她并没有精心组织竞选活动,她说:“对于已经担任十一年首相、十五年党魁的我来说,如果表现得还像第一次参加党魁竞选时那样,那简直太可笑了。保守党的议员们都了解我,也知道我以往的功绩和信仰。如果我没有让他们信服,那么我现在也没有太多事情可以拿来说服他们了。作为首相,我可以展现自己的魅力并倾听别人的意见,但是面对一个对人头税感到担心的议员,我现在不能令人信服地告诉他我完全赞同他的观点,并打算取消整个计划;更何况我也从来没有打算这么做。因此,我在拉选票方面能做得事情确实非常有限。”
而恰恰在竞选活动处于高潮时,欧安会在法国巴黎召开。撒切尔夫人于1990年11月17日前往巴黎,参加为期三天的首脑会议,讨论冷战结束以后欧洲的安全合作问题。撒切尔夫人此举意在强化她的国际政治家形象,以此影响竞选。因为在1983年和1987年大选前,撒切尔夫人都离开国内去参加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对大选产生了较好的影响。11月19日,撒切尔夫人在巴黎对记者发表谈话,对赫塞尔廷作为候选人进行了攻击,她说:他的观点“更像是工党的政策:国家干涉主义,阶级合作主义,每件事上都将使我们倒退。”后来的事实证明,撒切尔夫人的巴黎之行于事无补,正如杰弗里·阿切尔所说:“她应该取消巴黎之行,丢开茶会和宴会,留在国内影响那些摇摆不定的人,讨他们的喜欢。这样,她也许能得到较安全线多15%的选票。”
保守党领袖的第一轮选举投票如期在1990年11月20日举行。选举工作由保守党后座议员委员会主席翁斯洛主持。投票从上午10点开始,议员们一个个排队入场。有投票权的保守党议员共372名,撒切尔夫人和外交大臣赫德在巴黎开会,由他们指定的代理人代其投票。投票下午6点结束,翁斯洛及监票人开始计票。约30分钟后,计票结束,翁斯洛高声向议员们宣布投票结果:撒切尔夫人得204票;赫塞尔廷获152票,另有16票弃权。尽管两人得票相差悬殊,撒切尔夫人获得多数,但撒切尔夫人比法定的多数少4票。所以按保守党领袖选举规则,需进行第二轮投票。在第二轮投票中,候选人只要获得过半数以上的相对多数,即可当选。翁斯洛宣布第二轮投票将于11月27日举行。对赫塞尔廷来说,在第一轮投票中能迫使撒切尔夫人进行第二轮投票已是相当成功的了。在投票结束后,赫塞尔廷当即宣布要参加第二轮角逐。他发表谈话说,他特别感激那些众多的给予他支持的议会同僚。他表示,他对第二轮投票充满信心,他一定能够击败撒切尔夫人。
正在巴黎参加欧安会首脑会议的撒切尔夫人获知选举结果后,她在英国驻法国大使馆门前对记者发表谈话时说:“我为自己获得议会党团过半数以上的多数票感到欣慰,但也为未能获得法定的多数感到遗憾。”她宣布,她要在下周举行的第二轮选举中“继续战斗下去”。
然而选举结果在保守党议员中,尤其是内阁大臣中引起了骚动和分歧。“人们看到一群群人在公开集会,劳工大臣迈克尔·霍华德路过这样一个集会,问他们在干什么,其中一人低声回答说:‘哦,我们只是在谈论天气。’另一人则说:‘谈论她是离开还是留下。’”保守党议员罗伯特·海沃德预测说,在同赫塞尔廷的第二轮竞争中,至少有30至40名撒切尔夫人的支持者将会倒戈转向赫塞尔廷。根据他的计算,第二轮投票中,赫塞尔廷将领先22票左右。“他的预测传遍了下院,速度之快就像贝尔法斯特小酒吧内传递邮包似的,并成为行情。”外交部副大臣特里斯坦·加雷尔—琼斯在他的凯瑟琳街的住处召集了一次聚会,参加者有财政部首席副大臣诺曼·拉蒙特,环境大臣克里斯·帕滕,卫生大臣沃尔德格雷夫,国防部副大臣艾伦·克拉克等人。他们一致认为,撒切尔夫人已经完了,其地位保不住了,所以不应再让撒切尔夫人参加第二轮竞争,只有换人才能阻止赫塞尔廷的势头,保证保守党在下次大选中获胜。他们分别倾向于外交大臣道格拉斯·赫德和财政大臣约翰·梅杰出来取代撒切尔夫人,参加与赫塞尔廷的角逐。在这种情况下,工党领袖尼尔·金诺克向议会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提前举行大选。
当撒切尔夫人的内阁正在分崩离析之时,她本人却在巴黎,不得而知,还满以为仅4票之差,是可以挽回的。1990年11月21日上午10点钟,欧安会一散会,撒切尔夫人就急匆匆地返回伦敦。将近中午,撒切尔夫人回到唐宁街10号,她的支持者不断有人送来鲜花,一个支持者还送来了一千朵玫瑰,唐宁街10号的每一个走廊和楼梯都摆满了鲜花,这样的场面似乎让撒切尔夫人才真正意义上感到形势的严峻。她一走进唐宁街10号,丈夫丹尼斯就直言相谏说:“不要再坚持了,亲爱的。”虽然撒切尔夫人自己内心告诫自己,应该坚持继续战斗下去,但她第一次对自己感到了怀疑,自己还有机会获胜吗?
保守党后座议员委员会主席翁斯洛和下院保守党首席督导伦顿立刻到唐宁街10号向首相“汇报”选举形势。伦顿很悲观,他对撒切尔夫人说:“第二轮投票将有一番激烈的较量,我们遇到了一些麻烦,可能会再多失去25票。”撒切尔夫人一听愣了:“25票!怎么回事?”那意味着她再也没有指望获胜了。翁斯洛则更加坦率,他说他领导的委员会内出现了分歧,有人提出希望更多的人参加竞选。撒切尔夫人平静地问道:“你们认为谁比我更合适,你们有候选人吗?”两人回答:“没有人能做得更好。”“既然如此,那好吧,我将不退出竞选。”撒切尔夫人坚定地说。但是,她面临许多麻烦问题。首先她要重新组织她的竞选班子。在第一轮竞选中,撒切尔夫人对她的竞选班子的草率马虎大为光火。确实,当她从巴黎回到伦敦时,她的竞选班子的负责人乔治·扬格却早就离开伦敦外出度周末假去了,由此可见其不负责任,这是导致撒切尔夫人第一轮失利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撒切尔夫人任命约翰·威克汉姆为新的竞选班子负责人,前保守党主席诺曼·塔比特也出来为撒切尔夫人游说助选。下午3点钟,撒切尔夫人离开唐宁街10号前往下院报告欧安会的情况时,她还表示:“我要战斗下去,直至战斗到胜利。”
1990年11月21日晚上,一场“逼官剧”上演了。撒切尔夫人向下议院汇报完欧安会情况后,立即在下院的办公室里逐个召见其内阁大臣谈话,希望他们团结一致去进行游说,争取在第二轮投票中获胜。大多数内阁大臣在谈话中表示希望撒切尔夫人退出竞选。她的忠实支持者之一,农业部副大臣格默含着眼泪对撒切尔夫人说:“你决不能再竞选了,不然你要失败的,那样会丢脸的。”教育大臣肯尼思·克拉克等人还表示,如果她决心再继续干下去,他们准备辞职。与此同时,以约翰·威克汉姆为首的新的竞选班子也在保守党议员中进行游说活动,试图争取支持者。传给撒切尔夫人的消息也令人沮丧,她的支持者正在迅速崩溃,赫塞尔廷的势头似乎锐不可当。就连撒切尔夫人最忠诚的保守党内元老级人物威廉·怀特洛也传递消息,告诫撒切尔夫人在第二轮投票中可能失败遭受羞辱,就算以微弱的优势获胜,也难以团结全党,所以劝其不要再参加第二轮投票了。在西方世界的所有政治领导人中,撒切尔夫人的地位似乎是无懈可击的。现在,在短短的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她的整个政府陷于崩溃的危险之中,在她的内阁成员中,仅仅只有赛西尔·帕金森和肯尼思·贝克坚定地支持她继续战斗,这是始料不及的。撒切尔夫人的谈话一直进行到晚上9点多,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唐宁街10号。情况已经清楚地表明,撒切尔夫人已经失去了内阁成员的支持,甚至连一个可以信赖的竞选的团队都组建不起来了,她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撒切尔夫人后来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道:“我伤心至极,我能够抵挡住对手和潜在对手得反对,甚至因为他们是我的对手而尊进他们,但是,那些我一向视为朋友和盟友的人却背弃了我,这让我感到非常伤心。”
撒切尔夫人不得不马上作出决策,要么冒着被赫塞尔廷击败的危险继续战斗;要么退出竞选,让内阁中的其他人参加竞选以阻止赫塞尔廷。按规定,所有候选人的提名截止1990年11月22日中午12点。她内心非常明白,看来大势已去,无力挽回了。如果她退出竞选,她同时也必须辞去首相职务,对此她感到非常难受。她与她的家人及身边的工作人员讨论了所处的局势。她的丈夫丹尼斯·撒切尔对这一政治困境表现得很达观,并安慰她的妻子说:“亲爱的,我不要你去出丑。”她的女儿卡洛抱怨保守党如此对待她的妈妈是不公平的,她特别对那些内阁大臣感到愤怒,称他们的行为是“没有骨气的背叛行为”。但最终撒切尔夫人还是作出了决定,在11月22日凌晨O点30分,她通知约翰·威克汉姆说她决定退出竞选,并同时要求安排推荐约翰·梅杰参见竞选,并准备好提名文件第二天提交。这天晚上剩下的时间,她准备了反击工党不信任动议的演讲稿,诺曼·塔比特和约翰·古默在旁边协助她。撒切尔夫人后来回忆说:“那真是一个令人心伤的场景,百感交集的我不时地以手拭泪。”
1990年11月22日上午9点30分,撒切尔夫人在内阁会议上宣布:她退出保守党领袖竞选,一俟选出新的保守党领袖,她就辞去保守党领袖和首相职务。内阁会议后,撒切尔夫人在通过她的办公室发布的一项简短的声明中说:“我在同我的内阁同事们广泛磋商后断定,如果我辞职,就能使我的内阁同僚们参加保守党领袖的竞选,这将更有助于党的团结和在下届大选中获胜的前景。我谨在此感谢内阁内外所有曾衷心支持过我的同人。”在内阁会议上,撒切尔夫人谈到自己辞职的意图,就是内阁应该齐心协力支持最有可能战胜迈克尔·赫塞尔廷的候选人,要团结一致来捍卫我们所有的信仰。接着,上院大法官宣读了一份颂扬撒切尔夫人的声明,肯·贝克代表全党、道格拉斯·赫德作为内阁资深阁员分别发表了简短的讲话,表达了对撒切尔夫人的敬意,撒切尔夫人泪流满面。这真是难熬的一天,撒切尔夫人后来回忆说:“那天的大部分时间以及后来的几天,我都像梦游一样,对周围发生的一切都没有什么感觉,但我还是不时地在一些场合因为情绪激动而留下眼泪。”
英国政治分析家玛尔科姆·彭列特称这一事变为“保守党内经历的12天革命”。工党领袖金诺克欢迎撒切尔夫人辞职,他说:“这确实是个非常好的消息,是我一直等待的消息。”1990年11月22日下午,撒切尔夫人在议会下院辩论工党提出的不信任动议时作了长篇发言,列举了她执政11年半以来的政绩。她说:“我们还有另外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个国家的使命感:几个世纪的历史和经验证明,每当原则必须被捍卫、善良必须被支持、邪恶必须被制止的时候,英国就会拿起武器。正因为我们保守党在面临艰难抉择时从不退缩,这个议会和这个国家才能对今天这个政府充满信心。”她继续说:“我领导这个政府已经有11年半之久,我还领导这个政府赢得了三次大选;在新一波从东欧扩展到澳大利亚的经济自由浪潮中,是这个政府在引领潮流;是这个政府让英国恢复了作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大国的声誉;但也正是这个政府,在巴黎峰会即将宣告我们取得冷战胜利这一历史性时刻,做出了让我下台的决定。”这时保守党倒很团结,以绝对多数否决了工党的不信任动议。
撒切尔夫人的辞职立即震动了世界政坛。随后,世界各国纷纷对撒切尔夫人辞职作出反应。美国总统布什在沙特阿拉伯视察美国驻海湾军队时发表谈话说:“就个人而言,我会想念她,因为我珍视她长期经验积累得来的智慧。她是英国的一位杰出的首相。”法国爱丽舍宫发言人认为“她标志着她的国家和欧洲历史的一个重要时刻”。德国总理科尔的秘书长说:“她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她的下台正是时候。”欧共体的正式反应是惊愕,但仍带有几分敬意。欧共体的一位高级官员私下说:“我们背上的一个包袱去掉了。”
1990年11月22日撒切尔夫人宣布辞职决定半个小时后,外交大臣道格拉斯·赫德首先宣布参加第二轮角逐。随后,财政大臣约翰·梅杰也发起挑战,宣布参加领袖竞选。于是,竞选运动由赫塞尔廷与撒切尔夫人的二人对垒变成了赫塞尔廷、赫德和梅杰三雄争霸的局面。
撒切尔夫人退出了,赫塞尔廷一方的士气更加高涨。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前副首相杰弗里·豪,前财政大臣尼杰尔·劳森,保守党副主席特里皮尔等均发表声明,公开表示支持赫塞尔廷,使其声势更加壮大。在1990年11月22日的民意测验中表明,赫塞尔廷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
为了不让保守党领袖落入赫塞尔廷之手,保守党主流派根据撒切尔夫人的指示在幕后进行了周密的策划。1990年11月22日中午12点竞选候选人提名截止。下午,赫德和梅杰发表了一项非常简短的联合声明,声明说:“我们决定进行友好竞争,以使我们党的同僚们可以在我们之间选择能更好地使党团结起来的人。”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共同对付赫塞尔廷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第二轮投票是最关键的,赫德和梅杰虽都是内阁重臣,但只其中一个出来和赫塞尔廷挑战,风险太大,未必能一次得到过半数的187票。两人都参加竞选,可分散选票,迫使进行第三轮投票。按选举规则,在第三轮投票中,每个议员要选两名候选人,分第一、第二。三个候选人中,得票最少者除名,将其所得的票根据选票上的第二选择分给前两名,得多数者获胜。这样,他们两个中必将有一个获胜,因为他们得票上的第二选择一般说来也是他们两个中的另一个。
1990年11月23日,风向开始改变,舆论一致看好赫德。道格拉斯·赫德高大魁梧,满头银发,说话时喉音浓重,侃侃而谈。他在撒切尔内阁中历任北爱尔兰事务大臣、内政大臣、外交大臣等重要职务。尤其是他任外交大臣期间,显示出了卓越的职业外交才华,使他作为撒切尔政府对外政策的主要制订者脱颖而出。正如美国《华盛顿邮报》所说的,赫德看上去更像是个“期待中的首相”。而且赫德人缘好,受到党内中间派的偏爱。赫德打的是团结的旗帜,他说:“我赫德可以团结全党赢得下次大选,你赫塞尔廷则不然,你出来挑战,导致撒切尔夫人辞职,她的支持者不会赞同你的。”国防大臣汤·金、环境大臣帕滕、教育大臣克拉克、保守党副领袖怀特洛等一批大臣支持赫德。但是,他毕竟是60岁的人了,形象虽不错,魅力却有限,一阵风头过后,影响便开始缩小。导致赫德影响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撒切尔夫人并不支持他。赫德尽管以其出众的才华,为撒切尔夫人的内外政策的实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显然不是撒切尔夫人的忠实支持者。他在内阁任职期间,经常以局外人的身份发表批评撒切尔夫人的言论。在他任职外交大臣的短暂时间,常常独自发表政府关于外交政策的讲话。这些,撒切尔夫人尽管容忍了,但作风一贯独断的撒切尔夫人对这位凌驾于自己之上的外交大臣,内心肯定是不满的。所以她不可能支持赫德作为她的继承人。撒切尔夫人的态度相应就影响到了她的众多的支持者的立场,这样就使赫德竞选的前景暗淡起来了。
从1990年11月24日起,形势再度变化,舆论渐渐偏向约翰·梅杰。约翰·梅杰生于1943年3月29日。他的父亲托马斯·梅杰是一个巡回杂技表演的艺人。后来家道经营惨淡,逐渐陷于贫寒之境。约翰·梅杰中学毕业后,16岁时就辍学开始谋生。他当过职员,干过体力活,还曾一度失业,靠领救济金生活。后来在英国著名的标准渣打银行任高级职员,熟悉了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为步入政坛作好了充分的准备。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时,他当选为英国议会下院的保守党议员。1983年大选后,梅杰先后出任过保守党的低级组织秘书、财政部组织秘书、卫生与社会保险部低级大臣。1987年大选后,梅杰被撒切尔夫人提拔为财政部首席副大臣,是当时财政大臣劳森的主要助手。由此,梅杰开始在政坛上崭露头角。这之后在一系列政治变动中,他迅速升迁。1989年7月他接替杰弗里·豪出任外交大臣,三个月后又顶替辞职的劳森,出任财政大臣,成为英国政坛上迅速升起的一颗耀眼明星。
约翰·梅杰的坎坷经历,使他养成了勤奋、稳健的意志品质,再加之他才华超群,所以工作极为出色,这些使他赢得了不少人的好评。但他也有自身的弱点,正如英国《观察家报》专栏作者亨利·波特在一篇文章中说:“在约翰·梅杰身上使人感到缺乏这方面的条件,他的声调太平,笑得不是时候,穿着朴素,他的语言缺少短语变换和创新。……而竞选领袖的其他两位候选人,迈克尔·赫塞尔廷和道格拉斯·赫德都具有首相的仪表和风度。”所以,在竞选之初,“假如问问那些尚未选定党的领袖的报纸的读者和记者,谁最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候选人,也许直到很晚,无论前者或后者,都不会想到梅杰。”竞选形势之所以发生向有利于约翰·梅杰方面的转化,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原因,那就是在1990年11月24日,撒切尔夫人公开表示支持梅杰。对撒切尔夫人来说,她最想做的事当然是击败赫塞尔廷,而她又不愿支持赫德,显然梅杰仍不失为一个应急的选择。撒切尔夫人发表辞职声明后,说道:“我还有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那就是确保约翰·梅杰成为我的接班人。我希望——也许是我必须——相信他是能够继承我的衣钵并将我们的政策继续推向深入的人。”梅杰的谦卑履历与出生于杂货商家庭的撒切尔夫人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在撒切尔夫人最危难之时,梅杰受命,成为撒切尔内阁的主要支柱。他的出色的工作,给撒切尔夫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所以早在一年前,舆论就报道说:“撒切尔夫人已选择了她的继任人,……被指定的继任人就是现在财政大臣约翰·梅杰。”撒切尔夫人公开表示支持梅杰,使她的众多支持者转而加入了梅杰的阵营,如内政大臣沃丁顿,财政部首席副大臣拉蒙特,前保守党主席塔比特等均公开声明支持梅杰。梅杰说,他是为普通人说话的,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无阶级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无论出身什么阶层,都能靠他们自己的才能运气上升到任何阶层”。他对于他没有进大学“一点也不遗憾”,他说,“对我来说,在栅栏的另一边是具有很大价值的,可以知道面对困难是怎么回事。”梅杰表示,如他获胜,赫德和赫塞尔廷均可在他的政府中任职。梅杰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朴实和大度,使他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
1990年11月27日,保守党领袖选举进行了第二轮投票。结果是:约翰·梅杰获185票,迈克尔·赫塞尔廷获131票,道格拉斯·赫德获56票,没有人超过规定的半数以上的选票。结果公布后,赫塞尔廷和赫德见大局已定,立即表示,如举行第三轮投票,他们支持梅杰。鉴于此,主持选举工作的保守党后座议员委员会主席翁斯洛裁定:第三轮投票已不必要,约翰·梅杰当选为保守党新领袖。这样,约翰·梅杰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新的首相。
1990年11月25日,撒切尔夫人向在她的乡间别墅工作的人员道了别,许多人都哭了。一位工作人员说:“我们都对她表示遗憾,简直不可想象有谁能取代她。”另一位工作人员说:“她待我们犹如朋友。”11月26日上午,撒切尔夫人前往史密斯广场保守党总部,向那里的工作人员和追随她15年的保守党同事们道别。她鼓励他们在新的保守党领袖的领导下努力工作,争取再连续获取三次大选的胜利。26日晚上,撒切尔夫人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举行告别晚会。包括她的高级顾问及内阁同僚在内的200多名客人参加了晚会。撒切尔夫人在晚会上发表演讲说,“生命始于65岁”,她将“为未来而工作”。运输大臣帕金森对电视记者说,撒切尔夫人在演讲时眼含泪花。11月27日是撒切尔夫人任首相的最后一天。下午3点半,作为看守内阁首相的撒切尔夫人照例到下院回答议员们对她的最后一次质询,这也是她作为首相的唯一的一次公务活动了。她任首相11年半,出席议会对首相的质询698次,回答问题7498个。
1990年11月28日上午9点半,撒切尔夫人从唐宁街10号走出来,身穿酱紫色套裙。她含着眼泪对围观送行的人们说:“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度过了非常好的11年半之后将最后离开唐宁街。”她发表了简短的几句讲话后,与她的私人秘书以及唐宁街所有工作人员一一握手道别,一些人已经热泪盈眶,她努力克制着……。当撒切尔夫人走下大厅台阶,穿过鼓掌送别的人群迈出大门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伤悲,泪如雨下。
撒切尔夫人在丈夫丹尼斯和儿子马克陪同抚慰下,收起眼泪,驻足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跨出了唐宁街10号的黑色大门。撒切尔夫人站在众多的媒体和摄影记者面前,发表了简短的演讲,她说:“在11年半美好时光后,我终将离开唐宁街。我感到很高兴,因为相比上任时,今天的英国已经变得更好。”她继续讲道: “现在,崭新的一章即将翻开,我祝福约翰·梅杰万事大吉。他有众多的贤才为其服务,他自己也具有成为一个伟大首相的资质;我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他就能成为一位伟大的首相。”撒切尔夫人向人群挥了挥手,回头无限留恋地看了看唐宁街10号古老的建筑,走向停在旁边的汽车,坐进汽车离开了唐宁街。
1990年11月28日上午9点40分,撒切尔夫人驱车前往白金汉宫,谒见英女王,提交辞呈,交出首相官印。这时,撒切尔夫人乘坐的首相专车已经去接保守党新领袖约翰·梅杰了。从白金汉宫出来,她乘坐给前首相备的公车回自己家去了。随后,梅杰拜见英女王,受命组阁。至此,撒切尔夫人作为英国政府首相在位11年6个月24天,在受世人瞩目的公共权力顶峰的生活里忙碌了这么长时间,从此将远离各种案牍公文、议会质询、各种峰会和保守党年会、预算案和联合公报、情况室和保密电话,开始自己寂寞孤独的晚年生活,英国政坛的撒切尔时代正式宣告结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