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治理评论.第5辑(2014年第1期)

書城自編碼: 248813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俞可平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723611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10-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46/336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27.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闽南人及其邻近族群:郭志超教授人类学随笔
《 闽南人及其邻近族群:郭志超教授人类学随笔 》

售價:HK$ 153.6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访谈
《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访谈 》

售價:HK$ 129.6
为何生活越来越像走钢索
《 为何生活越来越像走钢索 》

售價:HK$ 69.6
情感的转化力量:AEDP的疗愈之路
《 情感的转化力量:AEDP的疗愈之路 》

售價:HK$ 143.8
美国产业关系领域的起源与演变
《 美国产业关系领域的起源与演变 》

售價:HK$ 81.6
拐点:站在AI颠覆世界的前夜
《 拐点:站在AI颠覆世界的前夜 》

售價:HK$ 82.8
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珍藏版) 6[美]布鲁斯·格林沃尔德
《 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珍藏版) 6[美]布鲁斯·格林沃尔德 》

售價:HK$ 118.8
日本通史(修订本)上下
《 日本通史(修订本)上下 》

售價:HK$ 309.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8.5
《 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2015新版烫金版) 》
+

HK$ 66.6
《 社群主义 》
+

HK$ 31.5
《 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 》
+

HK$ 109.2
《 智慧政府 》
+

HK$ 68.9
《 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第三版 林达作品集) 》
編輯推薦:
2011年8月6日,《中国治理评论》杂志创刊暨杂志编委会成立;

《中国治理评论》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纪元,见证和参与国家治理体系推进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征程!
內容簡介:
治理指的是公共权威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世界与当代中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国治理评论》集中关注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强调全球视野与中国关怀,倡导问题意识,鼓励学对话。本刊内设主题探讨、中国治理、海外治理、全球治理、学术动态、书评等栏目,将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哲学等多重视角,就中国民主治理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力图成为中外治理研究的高端学术平台。

《中国治理评论》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凯风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凯风公益基金会支持,俞可平主编。
《 中国治理评论》第5辑主题探讨为城市治理。本辑重点文章包括“民主还是民粹——中国的民意政治”(俞可平)、“亚洲城市未来十年面临的四个巨大挑战”(安东尼M.奥罗姆)、“从灾害管理到灾害治理:中国城市社区减灾防灾救灾体系研究”(褚松燕宋雄伟于现忠)、“论治理理论的哲学基础”(翁士洪)、“中国的户口制度及其变革”(王飞凌)、“当前我国城乡基层治理的若干重大问题及对策建议”(袁方成柳红霞)等。
關於作者:
俞可平,著名学者,政治学家,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哲学政治学双学科博士生导师,德国杜伊斯堡大学名誉博士。兼任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凯风政治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研究与奖励计划总负责人,担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校教授,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和杜克大学、德国自由大学和杜伊斯堡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校客座教授或高级研究员。因倡导“治理”、“善治”、“增量民主”、“政府创新”、“动态稳定”、“协商民主”而广受关注,其“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曾引起极大反响。2008年被中国改革研究会评选为“改革开放30年30名社会人物”,2011年被美国《外交事务》杂志评选为“2011年全球百名思想家”。主要研究领域:政治哲学、中国政治、比较政治、治理与善治、全球化、公民社会、政府创新。代表作有China’s Political
Development: Chinese and American Perspectives(co-ed.,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14),The Reform of Governanceed.,
Brill, 2010,Democracy Is A Good Thing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9,Globalization
and Changes in China’ GovernanceBrill, 2008、《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敬畏民意》(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民主与陀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等。
目錄
001特稿

002民主还是民粹——中国的民意政治俞可平

025主题探讨:城市治理

026亚洲城市未来十年面临的四个巨大挑战[美]安东尼·M.奥罗姆

039城市治理的理论模型与演进逻辑毛寿龙

054巴西和圣保罗的城市公共政策中政府、政治行动者和治理[巴西]爱德华多·马奎斯

084城市“问题社区”社会治理的不同视角及其变迁李秉勤

109全球地方互动与艺术区治理:以798厂和宋庄为例张玥

123从灾害管理到灾害治理:中国城市社区减灾防灾救灾体系研究褚松燕宋雄伟于现忠

146治理理论

147论治理理论的哲学基础翁士洪

166治理与政策

167中国的户口制度及其变革[美]王飞凌

191解释我国政教关系多样化的三种机制钟智锋

224当前我国城乡基层治理的若干重大问题及对策建议袁方成柳红霞

277治理案例

278“公众参与”与“官僚控制”的双重变奏——杭州综合考评的发展线索解析黄俊尧

311学术动态

312建构中国的改革政治学,积极推动政治进步——首届“中国政治学30人圆桌会议”研讨纪要

319书刊信息:城市治理

320中文论文

323中文书目

325英文论文

330英文书目

334《中国治理评论》约稿函



英文目录

001 Special
Article

002 Democracy or Populism:The Politics of
Public Opinion in China YU Keping

025 Urban
Governance

026 The Four Great Challenges Confronting
Asian Cities in the Coming Decade Anthony M. Orum

039 The Theoretical Models of City Governance
and Their Evolution Logic Mao Shoulong

054 Government, Political Actors and
Governance in Urban Policies in Brazil and Sao Paulo Eduardo Marques

084 Different Paths for the Governance of
“Problematic Neighbourhoods”and Their Transitions over Time Li Bingqin

109 Interaction between Local and Global
Art District Governance: A Case Study in

Factory 798 and Songzhuang Zhang Yue

123 From Disaster Management to Disaster
Governance: Research on the Urban Community Disaster Relief System in China
Chu Songyan,Song Xiongwei and Yu
Xianzhong

146 Governance
Theory

147 Philosophy of Governance Theory Weng
Shihong

166 Governance
Policy

167 China’s Hukou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Its Evolution Wang Feiling

191 Three Mechanisms in Regul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s and Religions in China Zhong Zhifeng

224 Urban-Rural Grassroots-Level Governance
in China: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Yuan Fangcheng and Liu Hongxia

277 Case
Studies

278 The Double Variation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Controlling the Bureaucracy: The Clue of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 Hangzhou Huang Junyao

311 Academic
Events

312 Exploring the Political Logic of China’s
Reform and Consciously Pushing forward Political Progress: Overview of the
First Roundtable Meeting for China’s Top 30 Political Scientists

319 Latest
Books and Articles: Urban Governance

320 Chinese Articles

323 Chinese Books

325 English Articles

330 English Books

334 Invitation of Articles toChina
Governance Review
內容試閱
一、民意影响决策的主要机制

民意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依据。在民主政治条件下,民意实际上是公共政策的主要合法性来源,几乎所有决策者都会声称自己的政策反映着广大公民的意愿和需求。中共在这方面表现尤其突出,“群众路线”被认为是中共获胜的重要“法宝”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群众路线”就是一种民意政治。中共历届领导人在总结经验时都反复强调,什么时候党与人民的联系紧密了,党的事业就会成功;什么时候党脱离人民了,其事业就会遭致失败。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再度运用了民意这个“法宝”。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1]。

然而,公共政策实际上是否反映公众的需求和意愿,并不取决于决策者的愿望,更不取决于决策者的自我宣示,而首先取决于是否存在一套通畅地传递民意的表达机制和体现民意的决策机制。邓小平不仅提出了“人民满意”论,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要确保政府政策反映民意,关键在制度。他在改革开放初就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他大力推动“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的改革,特别重视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制度建设。在邓小平的直接领导下,中共十三大首次提出了“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改革议题,着手建立一套真实反映民意的决策机制[3]。经过近30年来的摸索,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意影响决策的特殊机制,主要是影响决策的民意表达渠道和处理机制。它们包括:“两会”、“内参”、“政治教育活动”、“信访”、“听证会”、“恳谈会”和“网络问政”等。其中,有些机制在过去就以某种形式存在,但现在具有了新的内容和新的作用;而有些则完全是这些年中形成的,从内容到形式都是过去所没有的。

“两会”

是目前中国最重要的制度化民意表达机制。“两会”是一年一度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也是中国法律规定的基本政治制度。“两会”制度从1949年中共建政后不久形成,其中政治协商会议早于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召开,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54年9月15日召开。但在1980年代前,“两会”自身的活动并不正常,经常被各种政治运动中断,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几乎完全陷于停顿状态。改革开放前,即使召开“两会”,其重点也不在表达民意,而在完成党和政府交付的“法定程序”,它们也因此被戏称为“花瓶”。上个世纪80年代后,这种状况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首先是“两会”开始常规化和制度化,“两会”各有自己的年度例会。其中,人民代表大会从中央到省、市、县、区、乡镇均召开年会,而政治协商会议则只在县市级以上才召开年会。其次,除了完成党和政府交付的法定程序外,“两会”开始日益重视民意的收集和表达。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参加“两会”前,通常会想方设法征求自己所在地区或行业的公众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提案”。这些“提案”分别经由人大和政协的“提案委员会”审核后,直接提交给政府责任部门,政府责任部门在收到这些“提案”后必须就如何处理这些“提案”做出回应。每当各级“两会”召开前夕,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会设法听取民众的意见,然后形成各种各样的“提案”,已经成为公众民意影响政府决策最重要的制度性渠道。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0年间,“两会”提案和议案数量超过了10万件[4]。近年来许多网民还通过微博向“两会”代表和委员提出各种建议,出现了所谓的“微博问政”。“两会”的年度例会,也因此成为社会关注度最高的政治事件,是中国政治的一道风景线。

“内参”

是中共内部民情上达的重要政治信息渠道和决策依据。中共执政后逐渐建立了一整套十分完备的内部政治信息传播机制,作为各级权力机关了解民情,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机制。五花八门的“内参”,不同于向上级权力机关汇报和请示工作的“报告”,其主要内容是反映存在的问题、民众的意见,以及报送者处理相关问题的建议。“内参”所载内容多半是不宜公开发布的政治信息,包括负面的政治信息,如民众的抱怨等,因此,许多“内参”都被列入保密范围,不得随意扩散。在过去,中共的“内参”体系主要由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组成。尤其是新华社,至今仍维持着最为重要的高层决策所依据的“内参”体系,包括《参考要闻》、《国内动态清样》、《内部参考》、《内参选编》、《参考清样》等。上个世纪90年代后,中共决策系统中的这一“内参”制度进一步发展,除了新华社、《人民日报》、《求是》等官方媒体拥有正式向中央决策层报送的数十种“内参”外,中央多数部委也各有其定期或不定期向中央决策层报送的行业性和部门性“内参”,一些重要智库如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党校、中央编译局、国家行政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都各有其多种“内参”直接报送中央决策层。一些地方政府近年来也开始建立自己的“内参”体系,作为地方党政机关了解当地民情和制定地方政策的重要依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内参”中反映民众意见和需求的内容日益增多,而决策者经常在重要的“内参”上就一些具体的问题做出“批示”,作为对民意的一种回应。


[1]参见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50页。


[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朝前看》,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7页。



[3]参见中共十三大政治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987),见《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每年“两会”议案、提案背后的力量》,见中国网报道,网址:http:news.china.com.cntxt2010-0228content_19491373.htm。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