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0.9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2.7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8.2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瘦肝
》
售價:HK$
99.7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HK$
154.6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法律人的网络随笔。作者把社会生活事件、社会热点与法律和文化结合起来阐述自己的认识和感想,有批评、有赞扬、有建议、有感叹。文笔流畅、优美;语言生动、活泼。有法律人的严谨,又有网络人的轻松。使读者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享受阅读乐趣。
|
目錄:
|
一、论与评
向民族干部学习“双语”能力
——王立西行三七二十一之二
兰州的铁桥·铁档案·铁合同
——王立西行三七二十一之十一
抚摸岩画就是对历史文化的犯罪
——王立西行三七二十一之十八
政治玩弄下的司法彰显
——陈水扁案的第五个看点
再回首·法制·2009
——中国网专家博客年终专题:博览二零零九·年终卷
美国可能第四次弹劾总统
——案件预测之一:美国未来的总统弹劾预测
代表委员不应“被时代”
请“两会”率先念好“低碳经”
——“两会”,今天你“低碳了”没有?
吁请中国:人民需要应对自然灾变的“诺亚方舟”
——说政府和专家在灾变中的责任
中美医保案及贼文化趣谈
话说日本长臂管辖
发展中的中国在民工的饭碗里
——我看“人民利益至上”
法律的漏洞是谁的太阳
叫“失足妇女”
——不带这么玩的吧?
法律和道德共进如
——德与法
谁的激情可以燃烧在法律和道德准则上?
——话说激情犯罪及其他
天下之大有何难捞?
——捞仔,你得踩稳道德红线和法律黑线了
道德,东部发达地区伤不起
——法律来了道德走了,钱来了人丢了
民风拂不去道德背上的摄像头?
——法治抬脚进来,道德拔腿就走
才向法里觅法意缘来都在律法外
——在德国法官学院遇见格琳达法官及其他
“人民万岁”是共和国的逻辑起点
——民主,就是把被扭曲倒置的“人民”反转过来
早期功利主义的立法陷阱
——维护政治安全总是第一位的立法价值取向
二、思与策
法官惩戒与没事找事
病一人药全家?
微言环保入宪
“五虎”当道
——环境资源案件审理难的五大原因
我们比谁都需要环境诉讼法
国务院直接立法治理流动摊贩不妥
信息争端关乎国家核心利益
——话说信息争端之二
“反虐待民工法”与撤“京驻办”
小时工·选举法·尊严
建议宪法增设信息资源条款
——对2010“两会”的建议
创新江河全流域保护法律与管理机制
——抗旱关键同样在于治水
大势所趋之管道立法
——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的必要性漫谈
然而,受伤的也总在执行局
抡起铁锤锤向谁?
——要立一部政府官吏体制编制法
看来要立一部“新闻人免打法”?
手机实名制
——不是任务的任务
职务犯罪姑息不得
让子弹不飞:不赔偿条款的正当性及其他
北京治堵一招就灵
——说到底还是个政府法治的老问题
闲话约谈问责与法不施尊
——约谈是否问责?问责权是行政权、司法权,还是立法权?
阿谁蝴蝶,这般效应?
——“郭美美”、红会与《红十字会法》、《商标法》及其他
审与抻:或可烹尔一碗司法大拉面
——“治烹”之术最忌把法则抻成准绳拉成皮筋
传统,成了传说中的正统
——与当下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有点儿干系
对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应提升喊话等级
——涉及新闻发言人喊话的法
判决书是照见法官道德灵魂的明镜
——判决书是人世间最难书写的书
“地沟油”是谁养大的痈
——一些人人都要承担法律和道义责任的社会问题
法律的末路:放逐公正的立法预置
——立法在对待和处置公正上是否享有任意性权力?
当前信息法治的进路漫谈
——由斯诺登事件谈国家信息法律体系问题
三、传与播
法之至柔:洋月亮与孔明灯
——ADR与无讼、调解
法律之眼:蒙眼闭目与怒目圆睁
——东西方的公平正义观
刑讯逼供与沉默权制度及其他
曾经吃只青蛙也犯法
——兼说宋代的重农主义环保观
最高法院工作报告数字化预测
——去年工作成绩、今年工作思路与代表审议情况“三二五”
“农代会”及其法制能力
——回溯人民代表大会的原始形态之一
调解法:600年回溯与前瞻
先秦:原始民主有名堂
——原始民主之明堂
击鼓喊冤有去向?
——原始民主之登闻鼓
丢失在历史文化深处的,叫公正
——法律的理由决定法律的命运
婚姻自由了,伦理上说得过去吗?
——婚姻自由绝对是好的吗?
信誓旦旦
——我国最早的诉讼判决书
附录
附录1:
缅怀业师曾宪义先生
附录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理念
后记
|
內容試閱:
|
法学者社会使命担当的新去向(代序)
学者必不能脱离社会,必不能脱离时代。社会是个大舞台,时代规定着这个舞台的品质色彩。历史的舞台,现代人的舞步无法承载;未来的舞台,也只有未来人去登台。今天,立定在历史通向未来的拐点上,我们如何传承和书写历史,把一个怎样的今天传递给未来?社会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其使命与担当,而学者作为社会的职业观察者、思想者、见证者,须当站在这舞台上舞动起自己的使命担当,天命使然,责无旁贷。
法学者今天的社会使命担当,已然成为社会舞台上挑梁和压轴的角儿,必须舞动出品质与光彩。眼前的中国社会,走到了经济激增期,走到了矛盾高发期,走进了环境复杂期,也走近了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治理方式转型期(转“治”期),从本质上讲,就是走到了由欠法治期步入法治期的临界点。转过身来看世界,迎面也走来了法学者使命担当的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依法治国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治理规律,对社会治理规律,对社会发展进步规律认知和总体把握的水平与能力均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阶度。革故鼎新,牵动利益格局,各种力量角逐较量需要新的制度安排,需要规制行政权力的同时更需要保障公民权利不受盘剥和吞蚀。是的,法学者是观察者,但不能作壁上观;法学者是思想者,但不能思而不行。法学者不能参加“转治”的权力游戏,也不能被权力游戏戏弄。不能参加,也须参与,参与才能实践自己的使命担当。担当的方式在于推动,推动法治意识深入人心,推动法治理念入驻权力的脑壳,推动法治的方式走上体制机制运转的轨道,推动“权治”尽快脱离“名利场”的“潜规则”“鬼”道。
社会是个大舞台,网络则是这个大舞台台面上叠架突起的核心舞台。自媒体时代,人人手中都有一支麦克。法学者有幸赶上了中国由传统管理形态转进到依法治国法治形态的转“治”机遇期,履行使命担当,观察这个转“治”期,思想这个转“治”期,见证这个转“治”期,推动这个转“治”期,就必须跟上时代,必须走进时代,必须用时代的方式拿起手中的这支麦,与时俱进,把法学者的独到观察、独特见证和独立思想表达出来,传递出去,影响开来。法学者,拿起你的麦,站上网络舞台,用你的博客,用你的微博,用网络舞台上最恰当的声音、节奏和旋律,唱响你心中的法治进行曲。
出版这个集子,并非是收在里头的几篇小文字写得好与坏,而是因为这些小文字属于我前些年在中国网专家博客栏目里的一些记忆碎片。在那里就法治问题和网友们交流心得,传播快,影响广,互动强,效果好,基本上每段文字在发出的当天就有少则数千多则数万的阅览,就有低者几十高者上百的留言互动,至开博三年时,已有数百万人浏览过这些文字。尽管我曾在一些省、区通过远程课堂同时为上万名司法干警讲过课,但比较而言,我以为博客、微博这个形式,有感即发,不拘文例,叙议两便,长短皆可,还是最佳的法治麦克,最具时代动感,故而还要在这里写几句搁在集子前面的话权作一个“荐帖儿”,弱弱地推荐我的学者同仁,走上网络的舞台,拿起网络麦克,当麦霸,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依法治国决定的旋律和曲调,为中国转“治”歌一曲,唱响法治中国的最强音。这便是出版这个集子的全部要义之所在。
集子很小,文字不多,宛如小菜一碟,味道好孬,无可自喧,还是直接奉与读者朋友品判更好些。是故省却序言,以此“荐帖儿”代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