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杜甫与杜诗学研究

書城自編碼: 255322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评论与鉴赏
作者: 左汉林
國際書號(ISBN): 9787506080743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4-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88/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0.3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数学的历程:从泰勒斯到博弈论
《 数学的历程:从泰勒斯到博弈论 》

售價:HK$ 74.8
群体智能机器人:原理、建模与应用   [德] 海科·哈曼
《 群体智能机器人:原理、建模与应用 [德] 海科·哈曼 》

售價:HK$ 102.4
图表的力量:信息高效传达之术
《 图表的力量:信息高效传达之术 》

售價:HK$ 124.2
开拓人生
《 开拓人生 》

售價:HK$ 78.2
服装设计效果图技法详解
《 服装设计效果图技法详解 》

售價:HK$ 89.7
蕾丝花片钩编图集
《 蕾丝花片钩编图集 》

售價:HK$ 68.8
ESG全球行动
《 ESG全球行动 》

售價:HK$ 90.9
如何(不)世俗——解读查尔斯·泰勒
《 如何(不)世俗——解读查尔斯·泰勒 》

售價:HK$ 66.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4.4
《 汉语史与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丛书:杜甫学史 》
+

HK$ 236.8
《 袁凯集编年校注 》
+

HK$ 181.3
《 象环寤记·易余·一贯问答:方以智著作选 》
+

HK$ 703.0
《 唐诗品汇-中国文学研究典籍丛刊 》
+

HK$ 187.2
《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
編輯推薦:
本书稿作者师从杜诗研究大家韩成武先生,书稿是作者杜诗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且大多篇目已在国内诸多权威期刊上发表过,质量较好,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內容簡介:
杜甫有“诗圣”之美誉,杜诗因为杰出的艺术成就被称为“诗史”,被认为有着“集大成”的艺术成就。本书是一部专门研究杜甫诗歌和杜诗学的论文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杜诗研究中具体问题的分析和新解。如学界对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中所涉及的音乐机构和乐人身份向来有不同认识,本书经过对唐代乐府制度的详细梳理,对此问题作出了可信的解释。
第二,对宋代诗人学杜的具体分析。杜甫在宋代诗坛上影响深远,成为宋代诗歌的典范。本书通过详细的例证,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杜诗对梅尧臣、王安石、三苏、黄庭坚、杨万里等两宋重要诗人的影响。
第三,对宋代杜诗学史上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本书对宋代诗人学杜的阶段性问题、宋代诗人使用杜诗典故问题、宋诗中的杜诗风格问题,宋代的集杜诗问题等皆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和分析。

从整个宋代诗歌史的角度讨论这些问题,实际上有着相当的难度。本书作者因为对杜诗和宋诗的文本较为熟悉,故其结论亦具有说服力。
關於作者:
 左汉林,生于1968年,文学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杜诗学、乐府学及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中文系教授,研究生导师。
目錄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笺证
杜甫《赠花卿》诗意新说
“乌鬼”考论
论杜甫《遣兴五首》的编年
论郑虔事件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
北宋初期诗人学杜论略
梅尧臣的诗歌创作及其与杜诗的关系
三苏与杜诗
论黄庭坚学杜及其得失
杨万里学杜及“诚斋体”的宗唐倾向
论范成大学杜及其宗唐倾向
陆游诗学杜考辩
论文天祥学杜与南宋后期宗唐风气的改变
论北宋中期诗歌创作中的学杜风潮
北宋诗人使用杜诗典故论略
论南宋诗人使用杜诗典故的特点
论南宋后期诗歌从宗唐到学杜的转变
论杜诗风格在宋代诗歌中的再现
宋代集杜诗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论陈寅恪与钱钟书的“诗史”之争
內容試閱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笺证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是杜甫的名作,王嗣奭曰:“此诗见剑器而伤往事,所谓抚事慷慨也。故咏李氏,却思公孙,咏公孙,却思先帝,全是为开元天宝五十年治乱兴衰而发。” 此诗序云: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颖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舞女,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尝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常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该诗的诗序涉及到唐代朝廷的音乐机构、公孙大娘的身份等问题,学界多有讨论但并没有完全解决。 现对其中涉及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一、杜甫诗序中涉及音乐机构的性质问题
按从此诗的诗序可知,开元三年(715),在杜甫年幼时,他就在郾城看到过公孙氏舞剑器浑脱。序中说:“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舞女,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诗序中提到“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和“外供奉舞女”所指当然是唐代宫廷的乐人。但唐代的宫廷音乐机构十分复杂,他(她)们究竟是什么机构中的乐人呢?
1.本文认为,“高头宜春”指的是隶属于教坊的宜春院女伎。
教坊是唐代重要的音乐机构。唐代教坊的设置比较复杂,分为内教坊、外教坊和宜春院,外教坊又分为左右教坊。这些机构有着不同的职能和特点。
内教坊是直接服务于内廷的音乐机构。内教坊产生的时间较早,持续的时间也最长,除去在战乱中受到一些冲击,它几乎是和唐王朝保持始终。内教坊创立于武德年间,《旧唐书》卷四十三《职官志》:“内教坊,武德已来,置于禁中,以按习雅乐,以中官人充使。则天改为云韶府,神龙复为教坊。” 《唐会要》卷三十四《杂录》:“如意元年五月二十八日,内教坊改为云韶府。内文学馆、教坊,武德以来,置在禁门内。” 由此可知,武德年间,内教坊设立,地点在禁中,其目的自然是为了满足新王朝歌舞享乐的需要。如意元年(692)五月,武则天改内教坊为云韶府。中宗神龙年间,云韶府又改称教坊,恢复为原来的名称。
在太宗朝,规定在处决囚犯时内教坊不可举乐。《大唐六典》卷六《尚书刑部》:“凡京城决囚之日,尚食进蔬食。内教坊及太常皆彻乐。” 《通典》卷一百七十《刑法》八“宽恕”条:“上(太宗)又曰:‘……令尚食相知,刑人日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并宜停教。’” 《通典》卷一百六十八《刑法》六“考讯”条:“其京城及驾在所,决囚日尚食进蔬食,内教坊及太常寺并停音乐。” 《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贞观五年(631)七月戊申:“初令天下决死刑必三覆奏,在京诸司五覆奏,其日尚食进蔬食,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 这一方面说明同武德年间一样,太宗朝存在内教坊,另一方面说明内教坊直接服务于内廷。 《旧唐书》卷十七上《敬宗本纪》长庆四年(824)三月庚午:“赐内教坊钱一万贯,以备游幸。”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三唐穆宗长庆四年(824)三月庚午:“赐内教坊钱万缗,以备行幸。” 此亦证明内教坊是直接服务于皇帝和宫廷的。
《新唐书》卷四十八《百官志》:“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 则开元二年(714),唐玄宗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旁边。按蓬莱宫亦在禁中,此当是内教坊在宫中位置的变化,不是又重新设置了一个内教坊。正因为内教坊是直接服务于内廷的音乐机构,内教坊虽然名称和位置屡有变化,但它在内廷当是始终存在的,是和唐王朝相伴始终的。
教坊(即外教坊)创立于开元二年(714)。《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一唐玄宗开元二年(714)正月:“旧制,雅俗之乐,皆隶太常。上精晓音律,以太常礼乐之司,不应典倡优杂伎;乃更置左右教坊以教俗乐,命右骁卫将军范及为之使……又选伎女,置宜春院,给赐其家。” 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十《厘革》:“开元中,天下无事。玄宗听政之后,从禽自娱。又于蓬莱宫侧立教坊,以习倡优萼衍之戏。”
教坊分为左、右教坊两个部分。唐崔令钦《教坊记》:“西京右教坊在光宅坊,左教坊在延政坊。右多善歌,左多工舞,盖相因成习。东京:两教坊俱在明义坊中。右在南,左在北也。”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开元中始别署左右教坊,上都在延政里,东都在明义里,以内官掌之。至元和中,只署一所;又于上都广化里、太平里,兼各署乐官院一所。” 可知教坊分左右教坊,位置不同,右教坊在光宅坊,左教坊在延政坊, 元和中合并为一处。并且,在东都洛阳也设有教坊,这是因为皇帝和朝廷官员除在长安外亦经常在洛阳,在洛阳设立教坊,可以在皇帝居住洛阳时不用长安教坊乐工跟随,而就近使用洛阳的教坊乐工。
教坊除包括除左右教坊之外还包括宜春院。上引《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一唐玄宗开元二年(714)正月条已经载明“又选伎女,置宜春院,给赐其家”。又唐崔令钦《教坊记》:“妓女入宜春院,谓之‘内人’,亦曰‘前头人’。常在上前,若其家犹在教坊,谓之‘内人家’,四季给米。其得幸者,谓之‘十家’,给第宅,赐无异等。初,特承恩宠者有十家;后继进者,敕有司给赐同十家。虽数十家,犹故以‘十家’呼之。每月二日、十六日,内人母得以女对,无母则姊、妹若姑一人对。” 可知宜春院是教坊乐人中得皇帝恩宠者所在,宜春院的乐妓经常在皇帝面前表演,故称为“内人”或“前头人”。
有的学者认为宜春院的女伎是从内教坊选拔而来。如任半塘云:“知内教坊以女伎为主,其色艺兼优者,方入宜春院,院材又精于坊。” 从《教坊记》看,有一部分宜春院女伎“其家犹在教坊”,则宜春院女伎似不来自内教坊,而是从外教坊选拔而来。
宜春院的女伎从教坊精选而来,故造诣在教坊乐工之上,任半塘云“院材又精于坊”是可信的。如开元中著名的歌伎许和子就是属于宜春院的教坊乐工。据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开元中,内人有许和子者,本吉州永新县乐家女也,开元末选入宫,即以永新名之,籍于宜春院。既美且慧,善歌,能变新声。韩娥、李延年殁后千馀载,旷无其人,至永新始继其能。遇高秋朗月,台殿清虚,喉啭一声,响传九陌。明皇尝独召李谟吹笛逐其歌,曲终管裂,其妙如此。又一日,赐大酺于勤政楼,观者数千万众,喧哗聚语,莫得闻鱼龙百戏之音。上怒,欲罢宴。中官高力士奏请:‘命永新出楼歌一曲,必可止喧。’上从之。永新乃撩鬓举袂,直奏曼声,至是广场寂寂,若无一人;喜者闻之气勇,愁者闻之肠绝。”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四“歌直千金”条:“宫妓永新者善歌,最受明皇宠爱,每对御奏歌,则丝竹之声莫能遏。帝尝谓左右曰:‘此女歌直千金。’” 可知籍于宜春院的“内人”许和子因为有极高的演唱技巧而深受玄宗宠爱。从这些材料也可证明宜春院女伎的高超技艺,诗序中的“高头宜春”指的正是这些人。
2.“梨园”指的是梨园弟子。
唐初的音乐机关以太常寺为主,太常寺主要负责朝廷礼乐,其职能是统和神人,典司礼乐。但朝廷礼乐庄重正规,并不适合于娱乐之用。于是,太常寺就吸纳了一些俗乐以供朝廷娱乐之用。崔令钦《教坊记》中记载了太常寺中竞奏俗乐的热闹场面。
但玄宗认为“太常礼司,不宜典俳优杂伎”。在这种背景下,梨园弟子从太常寺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音乐机构。据《新唐书》卷二十二:“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 《唐会要》卷三十四云:“开元二年,上以天下无事,听政之暇,于梨园自教《法曲》,必尽其妙,谓之‘皇帝梨园弟子。’”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一记之较为详细:“旧制,雅俗之乐,皆隶太常。上精晓音律,以太常礼乐之司,不应典倡优杂伎;……又选乐工数百人,自教法曲于梨园,谓之皇帝梨园弟子。又教宫女使习之。” 由此可见,梨园弟子产生的时间是开元二年,即公元714年。
梨园弟子产生的原因表面上是“太常礼乐之司,不应典倡优杂伎”,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唐玄宗歌舞娱乐的需要。玄宗曾下诏禁断女乐,诏云:“眷兹女乐,事切骄淫,伤风害政,莫斯为甚,既违令式,尤宜禁断。” 《旧唐书》卷九《玄宗本纪》亦称赞玄宗:“禁女乐而出宫嫔,明其教也。” 玄宗可能有过禁断女乐的行为,但作为一位精通音律的皇帝,真正的禁断女乐当非常困难,玄宗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不过是装装样子。梨园弟子的产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