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HK$
244.2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HK$
76.2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HK$
58.2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HK$
178.1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98.6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HK$
106.4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HK$
266.6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践:以广东省为例》可供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环境学等学科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及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作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决策制定的参考用书。
|
內容簡介: |
《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践:以广东省为例》紧扣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和低碳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在我国推进低碳试点改革的环境下,以广东省为例,就低碳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探索。《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践:以广东省为例》在介绍低碳发展理论与途径、国外低碳发展实践以及广东省低碳发展的动因与行动的基础上,分析了低碳发展的五大效应,并以顺德为案例,进行了碳足迹的测量;同时还就广东开征碳税的可行性以及信息化与低碳化融合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向读者呈现了广东企业低碳发展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低碳发展理论脉络 1
第二节 低碳经济概念辨析 7
第三节 低碳经济发展途径 9
第二章 国外低碳发展经验借鉴 12
第一节 美国 12
第二节 欧盟 15
第三节 日本 20
第四节 巴西 24
第五节 东南亚 28
第三章 广东省低碳发展的动因及行动 35
第一节 低碳发展的必要性 35
第二节 低碳发展的可行性 37
第三节 广东省低碳行动 42
第四章 低碳发展效应 48
第一节 产业转移效应 48
第二节 转型升级效应 65
第三节 能源结构效应 69
第四节 经济增长效应 77
第五节 低碳城市效应 84
第五章 广东省低碳发展案例研究:顺德案例 93
第一节 顺德发展概况 93
第二节 顺德低碳发展的基础 94
第三节 顺德低碳发展工作 96
第四节 顺德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103
第六章 “碳足迹”测量工具与方法 105
第一节 碳足迹概述 105
第二节 顺德碳足迹的研究 109
第三节 顺德间接碳足迹的研究 125
第四节 顺德总碳足迹的研究 128
第七章 现行低碳税制优化与开征碳税可行性研究 130
第一节 现行低碳税制的优化 130
第二节 广东开征碳税的可行性 137
第八章 信息化与低碳化融合 155
第一节 中国ICT产业与低碳经济 155
第二节 广东信息化与低碳化融合经验举例 160
第三节 顺德信息化与低碳化融合经验举例 163
第九章 广东低碳发展案例研究:企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167
第一节 企业低碳发展基本状况 168
第二节 企业低碳发展与转型升级 171
第三节 企业对新能源的认知与态度 176
第四节 企业对政府低碳政策制定的建议 179
参考文献 182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绪 论
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经济飞速发展,机械化大生产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引发了对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各国资源数量锐减、环境污染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空气污染严重、二氧化碳排放量浓度升高、光化学污染等资源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如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是当前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能源的需求量还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将持续增长,温室气体排放以及由此带来的气候变暖问题还可能进一步加剧。面对这样的情况,国际上纷纷对“增长=发展”的模式产生怀疑并展开讨论,各国也先后提出改变发展模式的思路和理念,总的目标是减少对于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妥善处理人类自身进步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降低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影响,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第一节 低碳发展理论脉络
一、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的。此后,不同的国家对其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最广泛采纳的定义是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由时任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所阐述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1。 增长的极限理论
“增长的极限理论”是D。H。Meadows及其所属的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提出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提出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要点是: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将支配世界系统的物质关系、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行综合,提出了人口不断增长、消费日益提高,而资源则不断减少、污染日益严重,制约了生产的增长;虽然科技进步能起到促进生产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生产的增长是有限的高洪森,2011。
这一理论的贡献在于用经济学模型分析的方法,通过大量数据的收集,以系统动力学为工具论证了生产的“增长”存在着极限,而这个极限来自于环境及资源因素对其产生的制约。这一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开始关注发展中的环境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增长”,忽略资源环境要素的破坏。
2。 人口承载力理论
“人口承载力理论”是指地球系统的资源与环境,由于自身自组织与自我恢复能力存在一个阈值,在特定技术水平和发展阶段下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口数量以及特定数量人口的社会经济活动对于地球系统的影响必须控制在这个限度之内,否则,就会影响或危及人类的持续生存与发展。
这一理论阐明了“环境”与“发展”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环境”既是“发展”的前提,只有投入来自“环境”的资源,发展才是可能的;同时“环境”又是“发展”的制约因素,受制于“环境”自身的恢复能力,资源的供给并不是没有限制的,“发展”必须被严格限定于“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否则将导致“环境”的崩塌从而危害到人类及人类社会的持续生存与发展。
3。 人地系统理论
“人地系统理论”是指人类社会是地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是地球系统的主要子系统。它是由地球系统所产生的,同时又与地球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包括经济活动,都受到地球系统的气候大气圈、水文与海洋水圈、土地与矿产资源岩石圈及生物资源生物圈的影响,地球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而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又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大气圈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洞、岩石圈矿产资源枯竭、沙漠化、土壤退化及生物圈森林减少、物种灭绝的状态。
这一理论从生态学的视角,以系统论的观点,强调了人类社会作为整体生态系统的一个局部与系统中其他部分的协调与交互,并不是孤立地考虑“发展”与“环境”两个问题,而是将其纳入同一系统中共同考虑。
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视角
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不是一个单一维度的概念,在其概念的探索与发展过程中,在全球范围内针对可持续发展的不同属性,基于不同的切入视角形成了不同的分支,比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类。
1。 自然生态观下的“可持续发展”
远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以前,“持续性”这一概念是由生态学家首先提出来的,即所谓的生态持续性,它旨在说明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1991年11月,国际生态学协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联合举行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该研讨会从生物圈概念出发定义可持续发展,即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根据这一定义,可持续发展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这是从自然属性方面定义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代表,体现了生态学的“持续性”的观点。
自然生态观下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因此,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发展是有限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发展的持续。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样强调环境保护,但不同于以往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对立的做法,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人类发展的源头、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2。 社会进步观下的“可持续发展”
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发表了《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Caring for the Earth: 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Living,简称《生存战略》。《生存战略》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着重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生存战略》认为“发展”的内涵中应包括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获得必需资源的途径,并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人权的环境,只有使我们的生活在所有这些方面都得到改善,才是真正的“发展”。社会公平是环境保护得以实现的机制和目标,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3。 经济增长观下的“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一书中,作者E。B。Barbier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不难看出,这样的定义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定位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但这里的经济发展已不是传统的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而是在不降低环境质量而且不对世界自然资源基础造成破坏的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观下的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发展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可持续发展体现在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经济增长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
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与观点视角,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共同的目标,在世界范围内先后提出了“清洁生产”、“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概念,下面将对这些概念一一进行介绍。
二、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者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叫法,如废物减量化、无废工艺、污染预防等,但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即对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过程、产品及服务采取预防污染的策略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199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清洁生产重新定义为:在工艺、产品、服务中持续地应用整合且预防的环境策略,以增加生态效益和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和风险。从本质上来说,清洁生产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
清洁生产这一概念起源于1960年的美国化学行业的污染预防审计。而“清洁生产”概念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1976年欧共体在巴黎举行的“无废工艺和无废生产国际研讨会”,会上提出“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的思想;1979年4月欧共体理事会宣布推行清洁生产政策。自1989年,联合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以来,全球先后有8个国家建立了清洁生产中心,推动着各国不断拓展清洁生产的深度和广度。
三、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效益高、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其实质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经济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成为生态经济学学科最早的倡导者,毫无疑问,生态经济学就是以生态经济为研究对象的。他在该书中倡导用市场经济体制控制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和协调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后,生态经济学在西方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
1980年8月,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许涤新先生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的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提出:“要研究我国生态经济问题,逐步建立我国生态经济学”。同年9月,许涤新先生主持召开了我国首次生态经济问题座谈会,拉开了中国研究生态经济学的序幕。
四、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一词最早是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伯斯和特纳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正式使用了“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ic一词。1996年德国颁布了《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是发达国家第一次在正式文件中使用循环经济的说法。200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2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循环经济工作全面启动。2012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了《“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发展循环经济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分别是循环型生产方式、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等。
五、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提出来的。我国对绿色经济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重视。1990年农业部专门召开绿色食品工作会议,推出绿色食品工程,批准命名了271项128种绿色食品。1996年我国开始实施一项为期15年的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2009年9月22日胡锦涛同志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指出:“要大力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