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我的青春不迷茫

書城自編碼: 256041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成功/勵志青少年励志
作者: 张恒 编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63942671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66/235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5.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原始之美:萨满教与西方人的想象
《 原始之美:萨满教与西方人的想象 》

售價:HK$ 153.6
宽窄说:烟草之书
《 宽窄说:烟草之书 》

售價:HK$ 153.6
女人认知觉醒手册 共2册 做个情绪稳定活得通透的女人 任何时候都不要被情绪绑架 女人不能太单纯
《 女人认知觉醒手册 共2册 做个情绪稳定活得通透的女人 任何时候都不要被情绪绑架 女人不能太单纯 》

售價:HK$ 119.5
耳穴治疗青少年近视与保健
《 耳穴治疗青少年近视与保健 》

售價:HK$ 58.8
《中国版画史》
《 《中国版画史》 》

售價:HK$ 105.6
最后一章
《 最后一章 》

售價:HK$ 81.6
20世纪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下卷)
《 20世纪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下卷) 》

售價:HK$ 597.6
为何只有我们:语言与演化(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名著译丛)
《 为何只有我们:语言与演化(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9.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3.6
《 先成为自己的英雄:和大鹏一起笑着奋斗! 》
+

HK$ 59.2
《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蒋方舟首部短篇小说集。9种逃离,又回到最初的地方。) 》
+

HK$ 73.6
《 不再让你孤单 (实力作家易术最新作品,燕公子、蒋方舟、关锦鹏 、蔡康永力荐!) 》
+

HK$ 59.2
《 黄金15年最重要的10件事---完美精英26-40岁的人生 》
編輯推薦: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踏入社会头几年找不到头绪。我们常常会用“乱七八糟”来形容我们这段时期,因为,我们没有钱、没有经验、没有阅历、没有社会关系,但这些都不可怕。没有钱,我们可以通过辛勤劳动去赚;没有经验,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去总结;没有阅历,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去积累;没有社会关系,我们可以一点一点去编织。但是,没有梦想与胆量,才是最可怕的,才让人感到恐惧,很想逃避!

因此,要有一个值得回忆的青春,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向。无论你是多么意气风发,无论你是多么足智多谋,无论你是花费了多大的心血,如果你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那么这些都是白白混迹罢了。你就会过得很茫然,渐渐就丧失了斗志,忘却了自己最初的梦想,甚至会走上弯路,乃至不归路,从而枉费了自己的聪明与才智,误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內容簡介:
脑海中每一幅“风景”都在我们的成长中过去了,也唯有如此,你才会记得住你经历过的它们。所有二十出头的我们,成长是不易的。也许有人会因为我们的缺点而讨厌我们,但同时也会有人因为我们的真实而喜欢我们。我们不必让那些本不喜欢我们的人喜欢上自己,而是要始终坚持让那些本该喜欢我们的人尽快地发现自己。

我们站在青春的岔路口,抬头望去,每个角度都会有着不同的风景,有广阔的草原,有层层的山峦,有浩瀚的海洋,有鸟语花香的林海……可究竟属于自己的风景是哪个呢?站在那里,我们怎么也迈不开脚步了。其实迷茫对于我们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迷茫中不要迷失了自己,在迷茫中不断地探索前进的方向,在迷茫中看到主流和非主流,在迷茫中坚定我们的信念和理想;重要的是能够在迷茫中有价值取向,在迷茫中要有取舍之道,在迷茫中可以脚踏实地地思考和行动,因此,我们需要用批判的精神吸纳不同的文化精髓,用跋涉的姿态留下自己的足迹。
關於作者:
汪建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北大MBA研修班毕业,资深管理类图书策划人,曾编辑出版《总经理管人用人的21种手段》、《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老板》、《一本手册管公司》、《领导培养下属的100条铁律》等管理类畅销书, 深受读者朋友喜爱。
目錄
Chapter

Chapter
1看清现实,才不会在漂泊中迷惘



1.关注你能做什么,而不只是你想做什么



2.每一件小事都值得你用心去努力



3.如果看不清未来,就做好现在



4.我们奋斗的出路在哪里



5.大城市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6.聊聊你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7.拼爹时代,无爹可拼就没有希望了吗



8.没有学历真的行不通吗



9.永远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



Chapter
2知道自己要什么,才不会在纠结中恐慌



1.创业不是找不到工作后的退路



2.不要因为待遇而频繁尝试不同的工作



3.给自己一个看得见的目标



4.如果你尚未发现自己的优势,那么现在发现也不晚



5.大公司选文化,小公司选老板



6.没有大梦想,就设立小目标



7.工作?考研?你还在纠结吗



Chapter
3沉下心来做事,才不会在浮躁中迷失



1.浮躁,让我们在人生路口更迷惘



2.空想的人成不了事



3.要明白你在为谁工作



4.打杂其实不简单



5.在能干的基础上踏实肯干



6.沿着同一个方向,你才能走到最远的地方



7.“执着”是失败的敌人



Chapter
4节省一点欲望,你才不会越忙越穷越空虚



1.除了消费减压,还有别的减压方式



2.认真对待“小钱”



3.穷忙族要学会做减法



4.“穷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进取



5.适当拒绝不想做的事



6.从“挣钱”到“赚钱”



Chapter
5主动迎接挑战,你才不会在低谷失去前进的方向



1.别总说自己怀才不遇,那多半是你自己造成的



2.坐以待毙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任



3.抱怨只会引领你走向深渊



4.遭遇行业低谷,跳槽还需谨慎



5.未雨绸缪,不要到最后一刻才行动



6.归零,从头开始



7.永远不要被自己打败



8.大路边仍有羊肠小路可走



Chapter
6坚持独立思考,你才不会被庸人轻易同化



1.不要活在别人的嘴里



2.不要迷信权威



3.不做下一个谁,勇敢做自己



4.置身事外,远处观之



5.不要活在他人的价值观里



6.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7.切断惯性思维的源泉



Chapter
7直面内心的恐惧,你才不会身陷焦虑和不安



1.恐惧大多只是自己吓自己



2.你所担心的事情99%不会发生



3.丢掉那个“完美的自我”吧



4.想战胜恐惧就立刻去做



5.化解焦虑排斥不如接纳



6.别总想着依赖别人,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





Chapter
8随时修正自己,你才不会在个性和现实之间徘徊



1.个性被社会承认才有价值



2.改变自己,才能遇到优秀的自己



3.与环境对着干只能事与愿违



4.不断进行自我调节



5.坚持阅读,不断充实自我



6.不要害怕,你是可以失败的



Chapter
9明白唯美酸涩的爱是用来怀念的,你才不会在痛苦里惆怅



1.毕业了,我们一起失恋



2.失恋三十三天后



3.不为爱情而活,爱情往往不请自来



4.网恋,我们要慎重



5.爱降临的时候



6.爱情与面包



Chapter
10内心强大,你才不会有安全感缺失



1.哭,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别人觉得你懦弱



2.人生路由苦难堆砌,想走下去,就必须坚强



3.我们要相信希望就在前方



4.你总要学会一个人去面对



5.倒在路上,要想着爬起来



6.不要忽视朋友带来的正能量



7.自我肯定,才是王道



Chapter
11不断尝试和学习,你才不会有原地踏步的沮丧



1.反省自己,才能更快进步



2.换个角度看问题,让你耳目一新



3.找到学习的榜样



4.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5.为什么公司提供的培训不靠谱



6.每周尝试一些新的事物



Chapter
12知道不该做什么,你才不会遇到问题就不知所措



1.上班时间不聊QQ



2.别告诉世界你有多聪明



3.犯了错误,就别死扛



4.不要随便答应帮助别人



5.求胜欲不能太强



6.别把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到办公室



7.不要只做上司交代你的事
內容試閱
1关注你能做什么,而不只是你想做什么



我们在谈到未来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迷茫”。高考过后我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毕业之后我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而现实又逼着我们向前走,我们总要学点什么、干点什么,于是稀里糊涂地我们就上路了,走来走去,却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蓦然回首,顿时迷茫了……

你能做什么,比你想要做什么更重要。你必须认清的一个事实就是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你想做什么。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个位置,但真正适合你的位置却不多,只有找到它,才能够找到成功的起点。

韩阳对自己当前的现状非常不满,他去拜访自己的老师,希望老师能够给他指点。他向老师说了自己的生活目标,其实就是想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好工作,以便改善自己的生活处境。

韩阳说完,他的老师问他:“那么,你现在究竟想要做点什么呢?”韩阳回答道:“我自己也很迷茫,因为我从来没有去考虑过这个问题。我只知道现在所做的工作我一点儿也不喜欢,我希望的生活绝对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老师接着问:“那你有哪些爱好和特长呢?对于你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我也不知道。”年轻的韩阳很诚实地回答说,“对这一点我也从来都没有仔细地考虑过。”

老师听后,对他摇了摇头,笑着说:“你对自己当前的状况并不满意,想要离开,到其他地方去。但是,你需要明白的是,这个社会不是你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你只需要明白你能够做什么,然后就奔着它向前走就对了。”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其专长,正如每个人都有缺点一样。关注于缺点,你看到的都是不足,关键要尊重个人特质,扬其长而避其短。有时个人的自我认识有些偏差,你认为是缺点的地方,对方可能还认为这才是个人最宝贵的优点。其实我们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偏差更大。

我们能够做什么很重要,现在的我们,生活的压力还比较小,我们身体好,家中的父母身体还好,目前又没有孩子,不用还房贷,也没有孩子要上大学,当个外企小白领还是很光鲜的,挣得不多也够花了。但是人终归要结婚生子,终归会老,父母老了,要看病要吃药,要有人看护,自己要还房贷,要过体面的生活,要养小孩……那个时候需要挣多少钱才够花是最重要的。没错,我们都有能做的事情,还不止一项,但是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来抉择呢?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在意大利的摩德纳出生,他父亲是一位面包师,也是帕瓦罗蒂的第一位音乐导师。正是因为有了父亲的教导,帕瓦罗蒂才学会了唱美妙的歌曲。不仅如此,父亲还鼓励帕瓦罗蒂刻苦地练声,将来一定会有一番成绩。

后来,一名叫阿里戈·波拉的专业男高音歌唱家想要收帕瓦罗蒂当学生,但当时的帕瓦罗蒂正在一所师范学校上学。毕业时,帕瓦罗蒂不知道以后应该做一名教师还是歌手,父亲就引导他:“你觉得你适合做什么?适合处在哪个位置?做什么才能发挥你最大的优势?”于是,帕瓦罗蒂最终选择了学习音乐,从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在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我们确实应该去抓住主要的,从而放弃那些次要的。现代的成功人士也是这样来做的。一手创立了阿里巴巴的马云曾这样说过:“做企业一定要问,我能做什么?很多企业都问我想做什么?我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该怎么做?但是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一个问题,就是任何一个企业家面对的问题有很多很多,但一定要想好第一天你做什么?”

对于一般人来说,一个人困难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古人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要告诉我们,要把“知己”放在首位,你只有了解了自己,清楚自己的实力,你才可能获得成功。人生最重要的,不在于目标多么宏远,或者如何踌躇满志,而是善于运用自己的才干和能力,并且能够最佳地发挥。

罗曼·罗兰在其著作《约翰·克利斯朵夫》中,通过约翰舅舅之口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如果你是弱者,如果你不成功,你还是应当快乐,干吗为了你做不到的事悲伤呢?一个人应当做他能做的事,竭尽所能,英雄就是做他能做的事,而平常人却做不到这一点。”

你的能力决定了你的高度,不要手里拿着100万元的资金就想接1000万元的项目,要量力而行。子曰:三十而立。要想“立”,就要了解自己的能力,能做什么比想做什么更重要。首先要具备应有的能力,才能决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我们还年轻,不要眼高于天,要在自己心中放上一把尺子,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要想办法把自己的才华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成功的青睐。



2每一件小事都值得你用心去努力



很多人刚刚走进社会,就一心想要手抓大事,从而忽视了小事情的重要性,殊不知小事情是大事情的“细胞”。雄心壮志是由成百上千的“小理想”组成的,正是这一个个不断被实现的小理想,最终融合成更为高远的人生。

一个人要建功立业,需要从一件件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简简单单的小事做起。即使是一件微小的好事也比视善小而不为强,因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一艘名叫“环大西洋”号的海轮沉没了,上面的船员全部遇难。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他们只找到一个密封的瓶子,瓶子里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一水理查德:我在奥克兰港私售买了一伞台灯,想给妻子写信时照明用。

二副瑟曼:我看见理查德拿着台灯回船,说了句这个台灯底座轻,船晃时,别让它倒下来,但没有干涉。

船长麦凯姆:起航时,工作繁忙,没有看甲板部和轮机部的安全检查报告。

机匠丹尼尔:理查德和苏勒房间的消防探头连续报警。我和瓦尔特进去后,未发现火苗,判定探头误报警,拆掉交给惠特曼,要求换新的。

大管惠特曼:我说,正忙着,等一会儿拿给他们。

服务生斯科尼:到理查德房间找他,他不在,我坐了一会儿,随手开了他的台灯。

机电长科恩:我发现跳闸了,因为以前也出现过这样的现象,我没多想,就将闸合上,没有查明原因。

三管轮马辛:感到空气不好,先打电话到厨房,证明没有问题后,又让机舱打开通风阀。

管事戴思蒙:我召集所有不在岗位的人到厨房帮忙做饭,晚上会餐。

最后是船长麦凯姆写的话:发现火灾时,理查德和苏勒房间已经烧穿,一切糟糕透了,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火情,而且火越来越大,直到整条船上都是火。我们每个人都犯了一点小错误,但酿成了船毁人亡的大错。

从这个惨痛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将人们击垮的往往并不是那些巨大的挑战,而是一些非常琐碎的小事。当灾难突然降临时,人们常常会由于恐惧、紧张等原因,本能地产生出一种巨大的抗争力量。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人们反而能够把困难的事情做成。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许许多多的小事,但我们不能因为小而忽视了它们。因为所有的成功者,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简单的小事,唯一的不同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而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们对小事采取的是一种敷衍了事、轻视懈怠的态度。

阿尔图罗·托斯卡尼是意大利著名的指挥家和大提琴演奏家。他去过很多的地方,指挥过很多的乐团,也见过无数的达官显贵。在托斯卡尼马上80岁时,他的儿子好奇地问他:“您觉得您一生中做过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呢?”他回答说:“我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不管是在指挥一个交响乐团,或是在剥一个橘子。”

“我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说得多好啊!其实,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平凡。

是这样的,每一件事都是值得我们去做,而且是用心地去做。因为事情的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行动也不能证明什么,真正起作用的取决于我们行动时的精神状态,一种行动时的心态。

很多的事看上去是小事,其实,却是大事。当年,美国太空3号飞船马上就要到达月球了,却不能登上去,只好无奈地返回来。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一节造价30美元的电池坏了。于是,这个酝酿已久的航天计划破产了!

工作是否单调乏味,往往取决于我们工作时的心境。每天日出日落不断重复,你在工作中所持有的态度,或者使你的思想更开阔,或者使其更狭隘,或者使你对工作更充满着激情和热诚,或者使其变得更消极。

卢浮宫收藏着莫奈的一幅画,描绘的是女修道院厨房忙碌的情景。画面上正在工作的不是普通的人,而是一个个的天使。一个正在架水壶烧水,一个正优雅地提起水桶,另外一个穿着厨衣,伸手去拿盘子,即使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事,也值得天使们全神贯注地去做。

因此,仅仅有理想和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切实的行动,你将永远停留在起点上,甚至被淘汰出局。在工作中每一件小事都值得用心去做,尤其是眼前的事更应如此。只有你把每一件小事做得比别人更好、更完美、更专注,才有可能将寻常变成非凡。那么,你走向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于细处可见平凡,于瞬间可见永恒,于滴水可见太阳,于小草可见春天。能够做好每件简单的事就是不简单;能够做好每件平凡的事就是不平凡。把每件小事做好,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3如果看不清未来,就做好现在



马上要踏入社会的我们经常会问老师这样的问题:自己的出路在哪里?说现在的工作不喜欢,可是又不知道能做什么,到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的工作没有前途,没有出路,工资低,管理又不正规,提拔的机会又少,所以年轻白领们拼命换工作,可大多数时候发现,换的这份工作还不如以前的工作,所以又换。美国人平均一生才换四次工作,日本人只换不到两次工作,可是很多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在毕业的头五年里就把四次工作都换完了。

假如你看不清未来,那就做好现在,现在的事情做好了,机会自然就来了。如果你觉得迷茫,现在也不努力,那么你终将一事无成。如果你觉得迷茫,但是坚定地做好现在的事情,那么你终将变得不再迷茫。

彼特小的时候生活在祖父的农场里,爷爷给他安排了一份工作——拾牛粪。这是一般孩子都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又脏又累。但是彼特做得很好,很认真。

过了一段时间,因为他捡牛粪的工作做得很出色,爷爷决定让他去放牧,并送给他一匹雄壮的骏马。彼特高兴极了,一个信念在他的脑中开始发芽。

后来,彼特做过肉联厂的帮工、美联社的记者等。每做一项工作时,他都非常用心地去完成。因为他知道只有先做好当下的工作才能得到提升,也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并不令自己很满意的工作。

很多年过去,现在他已是一位年薪150多万美元的首席执行官了。

即使现在的工作令我们十分不满,你也不应该敷衍了事,只有尽心尽责地做好目前的事情,你才有可能坐到你称心如意的位置上。

尽管我们并不确切地知道未来是什么,但它一定会比现在更好。相反,如果我们因为不知道未来会怎样而感到迷茫和倦怠,那么我们工作起来就没有热情,人生就没有目标,带给周围的同事也是一种半死不活的感觉,那样,谁都不愿跟我们相处,最终业绩一团糟。团队带不好,那我们会有未来吗?不仅未来不会有,甚至连现在也可能输掉。

一位学者专注动物学,但是他研究的是一个非常冷门的方向:蟑螂。很少有人研究这种令人恶心的生物,所以他的工作常常不被人们理解,甚至家人都嫌弃他。但是他就是特别着迷于蟑螂,天天与蟑螂为伴。他职业生涯的前十五年都是在低迷中度过的,过着非常清苦的生活,出版了很多书,但都没有什么销路,无人问津,可他从来不气馁,也不后悔,他喜欢研究蟑螂,喜欢研究这种生命力顽强而又给人类造成巨大困扰的小生物。

有一年,北京突然开始闹蟑螂,程度非常严重,简直令家家谈蟑螂而色变。不过有人发现了这么一个蟑螂专家,他出版过许多的著作,讲蟑螂的习性、蟑螂的特点、如何来防治和杀灭蟑螂等,于是他突然变成了红人,上电视、录广播、接受采访、写专著、开公司,到处受到人的邀请,不少人开始尊重这样一位原本备受冷落的蟑螂学家。

他职业生涯的前十几年无人问津,孤独清苦,后十几年大发其财,红透京城。

这位学者当初知道蟑螂会肆虐京城吗?当初他知道他将来所有的辛苦都会得到回报吗?真的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假如他当初没有坚定地做好他的研究,而是在别人的劝说下放弃了他的爱好,那么,他一定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年轻白领,如果你让他们用两个字形容一下自己的精神状态,那么这两个字十有八九会是“迷茫”。特别是在校大学生,仿佛迷茫是常态,不迷茫才是“变态”。迷茫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因为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所以搞不清现在应该做什么,担心现在做的事情都没有用。比如,大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不知道自己将来毕业出路在哪里。想要考研,又不喜欢搞研究,跨专业考研又不知换什么才是自己喜欢的,又不知道能不能考得上;想要出国,又没钱,外语又学不好;想要找工作,觉得就业很困难,找什么工作都是那点工资,养不活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假如你看不清未来,那就做好现在吧!现在的事情做好了,机会自然就来了。如果你觉得迷茫,现在就不努力了,那么你终将一事无成。如果你觉得迷茫,但是坚定地做好现在的事情,那么你终将变得不再迷茫。



4我们奋斗的出路在哪里



在社会中,有时候就是会经历人生十字路口的两难选择,何去何从?我们二十几岁初入社会,创业、打工同是白手起家,打工就要从最低的职位做起,创业则是自己当老板,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加入创业族当中去了。

打工还是创业?这个问题纠结在每个人的心里。当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理想遭遇碰撞时,许多人早已无所适从,不甘心这样为人打一辈子工,但又没有能力奢望自己能创业。

我们心里有时候很矛盾,既有创业单干的激情,同时又有担心失败后悲惨的结局。所以很多年轻人思考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决定等等再看,一月过了又一月,一年过了又一年,岁月流逝,光阴不再,沉浸在打工的生涯中难以自拔,而身上的经济枷锁日益沉重,无力再搏,最后只好认命,打工一辈子。那么我们面对这两难选择的时候,究竟应该怎样来做呢?

杨昕霖是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和他一起创业的张雪林是该校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两个大学生在刚入校不久就已经开始合作了,当时他们一起制作的兰州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在甘肃省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制作大赛上获得了二等奖。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包括杨昕霖和张雪林在内,公司仅有三个人。为了尽快推出一款手机游戏,他们连续两个月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为了节省开支,三个人有时候一顿饭只吃一碗5元钱的炒面。回想当时的创业情景,杨昕霖说:“创业的激情支撑着他们,苦和累都抛在了脑后。”

很快,这款手机游戏就卖给当地一家网络公司,成功地推向了市场,公司获得了第一笔业务收入。紧接着,他们又开发推出了新的手机增值业务:WAP手机上网、手机铃声下载和IVR手机语音增值。公司在业界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公司员工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了8个人,全国14个省市都有他们的业务。公司成立一年,就盈利70多万元。

有时候我们就需要勇敢闯一闯。赚更多的钱、自己当老板、有成就感……这些都可以成为打工皇帝选择创业的理由,但是每一个理由都是不够充分的。创业,最终是为理想,在今天的社会,人们可能越来越少地去提及这个词汇,但这并不代表人们失去了理想,相反,这正是一个有理想就要去实现的时代。

创业,确切地说是为了自己心目中的职业理想,一个在职业生涯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的最终目标。创业为理想并不是一句又空又假的漂亮话,它包含了很实在的内容。大概每个人从小都有过类似的想法,我长大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要做警察、要当女强人……小时候的想法当然是比较幼稚的,当我们真正步入职场、步入社会以后,有想法的人就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开始真正的规划,一定有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是自己想要达到的,是令自己满意的,这就是职业理想。

有谁真正计算过,这打工和创业的成本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况?或者换句话说什么时候我们应该打工更合算?又在什么时候我们应该创业更合算?

当初大家都是从学校走入社会,有的人由于拥有了高学历、高技术或家族关系什么的,就业的起点也就相应地高很多,因此一出来就可以拿很高的薪水。但是有的人,由于学历低,或者是没一技之长,找份糊口的工作都成了他们的难事。有意思的是,这并不意味着那些一开始就活得有滋有味的人后半生能够无忧无虑,反而是十几年或几十年之后,人与人的距离就拉开了,那些高起点的人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换了一个公司又一个公司,寻找着下一份更高薪水的工作。

令人奇怪的是,这一群高智商的人,怎么就只是想着高工资呢?而相反,另一种生活在最底层的工薪一族,正是因为很好地领略到打工的艰辛,甚至有时正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最后只好自己给自己打工,被迫去冒着风险走创业的道路,到头来却打拼出了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而到了这时,比起那种还工作在高档写字楼中,但却不能充分支配自己的空间和时间的人来说,那种事业的成就感、那种人生的自豪感一定能够让你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创业成功,这和自身、机会、努力、创新都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年轻人要怎样去选择奋斗的方向呢?曾有人半开玩笑地说:“打工的时候每天早上起来是想老板欠我今天的薪水,你创业了每天早上醒来就已经开始欠你的员工钱了。”总的来说因人而异吧,但是不管你选择打工还是创业,只要你从始至终都付出了努力,朝着一个方向去奔,那么你的人生必定是精彩和成功的。



5大城市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为什么很多大学毕业生宁愿在大城市里,拿着不高的收入,乘着拥挤的公交车,整天感觉在疲惫中奔波,也不愿选择偏远的二级、三级城市,拿着单位给的补贴、高工资,过着很舒服的日子呢?

当前“北漂”、“南漂”的年轻人很多都在纠结这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属于哪座城市?我们的青春要在哪里度过?是留在大都市,还是去二三线城市发展?说起“发展”,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向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涌。但虽说大城市机遇多,但竞争压力更大,不仅如此,高额消费很可能让你在最初的几个月里的食宿都成问题。

杨超,大学毕业后,在杭州阿里巴巴公司上班,并成为一名电子商务师。2010年2月,他回到家乡,和父亲一起开办木雕工艺厂。

杨超告诉记者,根雕是祖传手艺,祖辈的坚持已经不易,但如果不走向市场,就是死艺术。他想用自己学的电子商务,化腐朽为神奇,将这门手艺传下去。杨超说,父亲这一代白天做农活,晚上做根雕,经济效益比其他专业农户差得多,这种多而不专的生产经营方式深深触动了他的神经。

有人当面戏言:“大学生当木匠,没有好戏看!”杨超说,和父辈比起来,他具有更强烈的创新思维和更宽阔的视野,如网络营销。他组织会手艺的青年农民组建木雕群体,给他们提供就业的机会,引入电脑技术帮助农民提高木雕工艺制作水平,建立网络信息库,网上进行根雕交易。

创业的艰辛也让杨超记忆深刻。为了寻找新技术,他与父亲坐长途车到福建、浙江等地学习,饿了就吃方便面,晚上被褥不够,就把报纸盖在身上。

目前根雕厂有400多平方米的厂房,从小打小闹的小作坊变成了正规的工厂。同时,杨超的百样工艺木雕品已远销二十多个大中城市。

蜂拥而至的北京数以万计的就业大军,到底什么样的人才适合继续在像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打拼?可以根据个人条件将选择北京的生存者分为三类。

第一类人群:“内力型”。这类群体有非常好的内部条件,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符合城市发展的需求。第二类人群:“外力型”。这类人群有比较好的家庭背景和经济条件。一方面,他们有自己强烈的意愿在北京谋生,同时对于个人的发展有明确的规划。另一方面,他们的家庭经济能够允许他在北京打拼,同时给予一定支持。第三类人群:“面子型”。很多人选择“蜗居”在北京是为了面子——既然来北京读书,也要在北京生存。如果能够在过程中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获得个人发展也是能够实现的。然而,如果仅仅想在京城混日子,没有上进之心,这类人群反不如回到家乡享受安逸的生活,这对自己和社会更有好处。

所以,我们选择合适自己的城市,将目光放长远一点。如果假设你待在大城市里面长达十年的时间,每天用两个小时去上班,就住在3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一年时间内没有看过父母,朋友都是泛泛之交,一天只会在上班时间在开心网上偷偷菜,你说你在等待机会,但是你又觉得自己期许的生活还很远,那么或许你应该选择二线城市去试一下。

我们可以看到,一线城市显得相对公平一些,而且机会多,同时也需要很多人才。这对于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来说,大城市非常有吸引力,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以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生活品质去艰苦奋斗。

二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相比,优势也是很多的。我们可以看到,二线城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相对比较低,很多时候二线城市的人应酬很少,大家回家吃饭的机会很多,这里的交通成本也相对很低,所以有一句话叫二线城市机会一线化,压力二线化。二线城市可能会因为跟一线城市的一些相关度,比如都市圈的建立或者是一些同城的交通、同城的规划或者是交通上的高铁联系起来,从而受惠。同时二线城市又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说有优质的环境,户籍比较松动,有便宜的投资和安居的成本。

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情愿离开大城市,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失去梦想和未来。未来是一个渺茫的概念,谁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所以才有希望。如果有一天,一个能够预知未来的人告诉你,你的未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你就会死心。

我们还年轻,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合适的城市,如果你自己的竞争力很强劲,你完全是可以留在一线的。但是如果你追求生活品质而又在一线城市无法满足你的话,可以考虑去二线。实际上,人的自由流动,也可以说是一种人和城市的双向选择,这对人才还有城市来说,应该都是一件好事。



6聊聊你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我们刚刚走出大学,在融入社会的进程中,我们怎样来对待我们平生的第一份工作呢?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篇帖子,说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决定了你以后的发展方向,第一份工作真的很重要吗?

有人说: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不重要。这绝对是极其错误的。它给了广大迷茫的大学毕业生一个错误的认识,有时候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大学生就业选择,是对一个人十年内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的关键决策,它是极其重要的。

对于刚刚毕业的我们来讲,第一份工作更像是补课,补习我们在学校中缺失的诸如团队协作课、人际关系课、工作入门课。我们要想补平这些落差,就要选对第一份工作。

那么找怎么样的工作比较好呢?什么样的行业算好呢?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呢?如何正确地理解当前工资和未来发展呢?这一系列的问题摆在大学生的面前。

香港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的父亲董浩云是香港鼎鼎有名的“船王”。董建华大学毕业后,大家都认为董浩云必然会安排儿子去美国继续深造,或回香港在董家的“海运王国”里“当官”,为自己分担经营管理上的压力。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董浩云却要董建华到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去当一名普通的职员。

董浩云与董建华之间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谈话。董浩云问:“儿子,你能明白我为什么要让你进通用做最底层的工作吗?”董建华回答:“我明白。因为通用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其总裁阿尔弗德雷·斯隆创立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我想肯定也适用于我们这个国际型的航运企业。我相信在通用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董浩云满意地点点头并补充道:“我并不怀疑你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但我担心你的刻苦精神不够。你必须自己主动去找苦吃,磨炼自己的意志,接受生活的挑战,所以你必须全面锻炼自己,从最底层做起。只有先当好一名普通职员,日后才明白应该怎样对待你的下属;在这以后,你才能充分考虑学习别人的经验,为将来开创新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董建华听从父亲的安排,在通用汽车公司勤勤恳恳工作了四年。

刚刚毕业的我们,总是奢望马上就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然而,很多好工作是无法等来的,你必须选择一份工作作为历练。职业旅程中的第一份工作,无疑是踏入社会这所大学的起点。也许你找了一份差强人意的工作,那么从这里出发,好好地沉淀自己,从这份工作中汲取有价值的营养,然后厚积薄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出发,就有希望到达终点。

汪洋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上的是大专,由于不努力,专业学到的很少。现在毕业了,很难找到自己很满意的工作。学历不够,技术不行,又没有工作经验,种种因素把汪洋从一大批毕业生中挤了出来。

直到毕业半年后,汪洋找到了一份无线基站督导的工作,算是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吧。汪洋听同学说,这份工作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又听说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什么,因此,内心很矛盾。

究竟是应该先干着看看,还是继续找工作,直到找到满意的工作为止?迷茫中汪洋向老师求助,老师对他说道:“在通常的职业规划建议中,我一般建议你一定要有规划,有职业目标,有想法。但在职业目标暂时不明晰的情况下,我的建议是先就业。”

是的,汪洋现在并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不工作,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在工作中,慢慢积累工作经验,发现自己的优势与特长,等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和好的工作机会再跳槽,长时间没有工作经验会影响就业。

我们现在刚刚步入社会,在这个时候,生活的压力还比较小,身体还比较好,家中的父母身体还好,目前又没有孩子,不用还房贷,也没有孩子要上大学,当个外企小白领还是很光鲜的,挣得不多也够花了。但是人终归要结婚生子,终归会老,再过十年呢?父母老了,要看病要吃药,要有人看护,自己要还房贷,要过体面的生活,要养小孩……那个时候需要挣多少钱够花才重要。所以,看待工作,眼光要放远一点,一时的谁高谁低并不能说明什么。

我们不能过分关注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更没有必要攀比第一份工作的薪水,这在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中间是很常见的。正常人大概要工作35年,这好比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和真正的马拉松比赛不同的是,这场比赛没有职业选手,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要知道,大多数人最后是走到终点的,只有少数人是跑过终点的,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去抢领先的位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7拼爹时代,无爹可拼就没有希望了吗



一家网站做了项调查,调查发现70%多的男孩子表示没房没车可以结婚,但是同样70%多的女孩子表示,没车没房还是不结婚的好。有人说,现在的我们是最可怜的一代,要在事业上跟“官二代”竞争,在感情上与“富二代”竞争。

是呀!在这个被网民戏谑的称为“拼爹”的时代,再一次证明,无论是“官二代”、“富二代”还是“星二代”所惹下的这些风波,从根子上看都是上一代的问题。那些苦心经营的爹们,用金钱、名誉、地位换来的不过是子女的无知、无耻和无畏。以为开一辆名车,就可以领跑世界;拎一个名包,就可以领袖中国;如此这般一厢情愿地自封其为“未来领袖”,充其量是“未来水袖”吧,除了证明那些爹们“长袖善舞”,其他是当不了真的。

难道在这样的时代,真是干得好不如生得好,生得好就有权力,就有财富,就可以肆意逾越人间规则吗?

汪海兵是国内互联网上市企业中最年轻的CEO,他来自安徽巢湖农村。初中毕业时,父母对他的要求是上师专,他却在去学校填志愿的路上“鬼使神差”地把志愿改成了高中,并成为全乡当年唯一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

1997年,汪海兵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电力工程系。回忆起大学生活,汪海兵说:“不要过一个太有目的性的大学,大学最宝贵的就是大学本身,因为这一辈子再也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你这样放肆地活着。”

在本科和硕士的7年里,汪海兵加入校报记者团并成为团长,牵头和策划了华中大新闻网,还创建了华科第一个校园Web开发团队“冰岩作坊”……正是在“放肆”地学习和工作中,他认准自己的发展方向——互联网行业。

毕业后的汪海兵一手打造了QQ宠物,后仍致力于网游行业,创立淘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短短四年就拥有超过两亿的注册用户。

“创业仅仅是一个职业,跟工程师或者公务员没什么不同。”汪海兵还提醒有志于创业的同学放平心态,并表示自己的成功靠的是自己的打拼,靠的是智慧、勤奋与执着。“我不拼爹,拼的是自己!”

爹对儿子的影响是不可能完全抹去的,你可以让自己的儿子过得好一点儿,学习条件优越一点儿,但是也要有个限度,机会平等、教育平等、法律平等是必须做到的。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让儿子们不用再去拼爹,我们这个社会也才会有未来。

“我爸是李刚,让人好悲伤”,从中折射了这是一个“拼爹”的年代。很早以来就流传这样一句话:“学会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家庭的出身,决定了一个人的出路,有一个“好爸爸”,就有一个好前程,这是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像我们这些没有拼爹资格的人该怎样存活呢?

“我不拼爹,拼的是自己。”没错,在这个拼爹的时代,虽然我们没爹可拼,但是我们还有自己,那才是最根本的人格。只要我们努力地拼搏,一定可以成为他们所拼的爹。

陈生是宽带公司的一名普通的网络维修工,他从小父母离异,他跟外公一起生活;他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半夜12点多,因为过了12点有一小时100块钱的加班费。

一天,一位老师报修网络,他说周日不能去,因为要考“雅思”!这位老师心想我都没考过,你一个维修工人考“雅思”?过了一段时间,他再次上门维修,跟这位老师说:“我要去新西兰读书了,‘雅思’考过了,也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以后就不能来修了。”
老师惊讶得不得了,随口问他:“那你为什么去新西兰,‘雅思’过了好多国家都可以去啊!”他说:“因为我女朋友在那儿,我就想过去陪她一起。不陪读的话,我们慢慢会有差距,所以我也要考过去,这样我们的差距不会太远。”

我们可以向陈生一样地生活,但是现在许多人太想要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一件事儿坚持三个月看不见结果,就开始抱怨上天不公,没有伯乐。什么是奋斗?奋斗不是让你上刀山下火海、闻鸡起舞、头悬梁锥刺股。奋斗就是每天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做好手里的每件小事,不拖拉、不抱怨、不推卸、不偷懒。每一天一点一滴地努力,才能汇集起千万勇气,带着你的坚持,引领你到你想要到的地方去。

著名经济学家、社科院研究员张卓元接受采访时称现在“拼爹”已不再是个案。“一个靠拼爹才能出头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社会。上一代的资源优势必须通过公平的渠道进行传递,必须给底层的人看到向上流动的希望。做到这一点,就是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我们这些普通的青年,没学历、没背景,但是不要紧,至少我们看得见我们自己。如果没有勇气,就摸着自己的心说一句:“我的青春,不抱怨社会,不埋怨不公,只有努力超越自己。挺住,意味着一切!”



8没有学历真的行不通吗



近期,新华网转载了一位博士的求职遭遇。这位博士第一学历为大专,虽然经过后天努力考上了硕士、博士,工作能力也非常出色,但是由于第一学历不是本科,好几个用人单位都将其拒之门外。

在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普遍感觉就业难的今天,学历的作用十分重要。难道没有学历真的就行不通吗?

一家公司招聘,收到200多份自荐信,大多是刚毕业、将毕业的大学生。经理非常高兴,可是他阅读了这些履历后却犹豫了。因为这些大学生近80%是成绩优秀的高才生,70%当过学生干部,评语也都是尽善尽美。经理并不怀疑这些自荐信的真实性,但仅凭这些并不能确定谁适合进公司,必须测试点其他东西。于是200多份问卷发出。

问题:用最简洁的话,回答这两位著名人物到底在说什么?

(1)丁肇中回清华大学演讲,回答提问时有一句话“据我所知,在获得诺贝尔奖的90多位物理学家中,没有谁在学校经常考第一,常考倒数第一的,倒有几位。”

(2)美国前总统布什回耶鲁大学接受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因他当年成绩平平,有人问他有何感想。他说:“对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我说‘干得好’,对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我说‘你可以去当总统’。”

不久,所有答案寄回,但是结果只有一位学生被通知录用了。他的答案是:学校里有高低优劣之分,校门外没有。社会总是把校门里的一切打乱重排。

在学校学习成绩好,并不代表走上社会后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强。在职场上主要看的不是学历,而是实际能力。

确实是这样,能力与学历相比前者更加重要。当然,学历是越高越好的,但应聘也不能仅仅看学历,试问一个工作多年、经验十足和一个刚刚毕业、什么经验都没有而且还需要老板教的大学生,你们会去选择谁呢?

学历与学问之间不是成正比的,有学历不一定就有学问,学历高不一定学问高;无学历不一定就无学问,学历低也不一定学问低。也就是说,学历与学问是不能简单地加以类比的。学历的高低只能反映出人接受教育的程度,而在学历相同的人群中,也同样存在着学问的差异。同理,人的学问也是要在社会实践中加以积累进而提高的,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身学问,真正的能力就是学问。学问包含专业素养与实践领悟,缺一不可。

很多成功人士的经历也都印证了这一点,如巧克力之父弗斯·贝里几乎没进过学校,然而凭着灵活的头脑、诚信和智慧,凭着勤奋、坚持的精神和毅力。谈到这里,我们不禁反过来问一句:乔治王巧克力公司资产达到了98亿美元,在同行业中名列世界第一。那么学历真的就没用吗?这无疑是一个争论颇大的话题。自索尼公司创办人盛田昭夫的《学历无用论》一书出版后,质疑之声更是不绝于耳。

其实,学历与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学历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程度高低的一个标志,反映出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反映了自身的自身素质和潜力高度。学历上的欠缺在求职的过程中可能会影响机会的获得,能力的展现则是需要通过时间和机会来证明的;能力的欠缺,只能表明职场竞争力相对较弱。

能力比学历更加重要,如果你受过良好的教育,那就结合实践、脚踏实地充分利用它。如果你没有大学文凭,也别泄气,虽说高学历有助你的事业成功,但人生很多成功与高学历之间并不能完全画等号。不要以为有了丰富的书本知识便拥有了成功,更不要把“没受过正规教育”当借口,从而在高学历者面前感觉低人一等。有太多事例可证明,即使没读过大学,甚至中学,只要你针对目标、勤奋努力,任何工作一样可以干得很出色。

学历是能力的充分条件,而能力则是学历的充分必要条件。没有一个恰当合适的学历,你的能力也不容易被他人所发现。而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相应的工作经历,有再高的学历最终仍逃脱不掉被社会淘汰的命运。你的学历高度往往决定了你的择业高度,而你的工作经历及在工作中培养的职业能力又决定了你的下一份工作的内容和高度。如果你的学历和能力二者兼备,那么你在职场中就会更加游刃有余。

我们强调选人用人不能唯学历,并不是否定学历教育的作用,更不是贬低知识的力量。社会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其中有知识型、研究型的,也有创业型、技能型的,而人才成长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并非学历教育一条路可走。寒窗苦读、高校深造,可以成才;发奋自学、博览群书,可以成才;立足岗位、钻研业务,也可以成才。人才的类型不同,成才的途径不同,衡量人才的标准自然也不能是单一的。

学历是敲门砖,可以让你“脱颖而出”;能力是试金石,可以使你“一枝独秀”,因此两者都很重要。若未遇伯乐,学历很重要,否则,能力更重要。伯乐相马,主要是看马能否跑千里,而不是看马的出身。



9永远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



如果我们年轻人不去创业,不去学习,不去接受新鲜事物,不去给身边的人带去正能量,而是整天挂着QQ,看看微信,逛逛淘宝,难道你就是用仅有的青春在等待天上永远也不会出现的“馅饼”吗?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没有努力,就不会有任何结果。”当你选择了自己的梦想之后,你可知道光有梦想是不够的,如果你真的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有追求到底的决心,并且要肯于付出行动和努力。

有的人整天怀抱着自己的所谓的梦想,等待着“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这样的想法谁都知道是多么不切实际。但生活中偏偏就有一些人终日沉湎于幻想之中,不作任何努力,整天做着春秋大梦,认为成功就像馅饼一样,有一天也会从天而降落在自己的头上。这样的人不会成功,而且永远也不会,因为这样的人根本不懂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付出努力的行动。

有一个叫西尔维亚的女孩,她的父亲是波士顿有名的整形外科医生,母亲在一家声誉很高的大学担任教授。

西尔维亚的家庭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她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西尔维亚从念大学的时候起,就一直梦寐以求地想当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她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具有才华,因为每当她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即便是陌生人也都愿意亲近她并和她长谈。西尔维亚知道怎样从人家嘴里“掏出心里话”。她的朋友们称她是他们的“亲密的随身精神医生”。

西尔维亚自己常说:“只要有人愿给我一次上电视的机会,我相信一定能成功。”但是,她为达到这个理想而做了些什么呢?其实什么也没做!西尔维亚在等待奇迹出现,希望一下子就当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这种奇迹当然永远也不会到来。因为在西尔维亚等奇迹到来的时候,奇迹正与她擦肩而过。

光有梦想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成功,你必须有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到底的决心,并且马上行动!梦想是成功的起跑线,决心则是起跑时的枪声,行动犹如跑者全力的奔驰,唯有坚持到最后一秒,才能夺取成功的桂冠。

有人在萨文河畔散步时无意间发现了金子,彼得听到这一消息后,就在河床附近买了一块没人要的土地,一个人默默地工作。他为了找金子,已把所有的钱都押在这块土地上。彼得埋头苦干了几个月,翻遍了整块土地,直到土地全变成坑坑洼洼,最终连一丁点金子都没看见。六个月以后,彼得连买面包的钱都没有了。于是他准备离开这儿到别处去谋生。

就在彼得即将离开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雨终于停了,彼得走出小木屋,发现眼前的土地看上去好像和以前不一样:坑坑洼洼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一层绿茸茸的小草。

彼得突然出现一种想法:尽管这里没找到金子,但是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之后拿到镇上去卖。镇上的人一定会买些花装扮他们的家园。如果真这样的话,那么我一定会赚许多钱,有朝一日我也会成为富人。

彼得仿佛看到了将来,美美地说:“对,不走了,我就种花!”他留了下来。彼得花了不少精力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各色鲜花。他拿到镇上去卖,不少人一个劲儿地称赞:“瞧,多美的花,我们从没见过这么美丽的花!”他们很乐意付少量的钱来买彼得的花,以便使他们的家变得更富丽堂皇。五年后,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了一个富翁。

是啊,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不管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毕竟只有付出才有收获。有些人想快速发达、一夜暴富,但基本都是不可能的,你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老老实实地努力。比如爱迪生,他为了发明电灯泡,坚持不懈,做了一千多次的试验,终于找到了可以用的材料——钨丝。爱迪生的收获就是发明电灯泡成功了,他的付出就是一千多次试验的艰辛、困难。

大多数的人都想快速发达,但是却不明白做一切事都必须老老实实地努力才能有所成就。只要存有一点取巧、碰运气的心态,你就很难全力以赴。不要梦想中彩票,或把时间花在赌桌上。这些一夜之间发达的梦想,都是人们努力的绊脚石。

当拿破仑还是一个少尉的时候,工作之余,他的同伴们便开始寻欢作乐,他却在埋头读书,如饥似渴地读着那些对他的将来有用的东西:大炮的原理和历史、战争、哲学、文化、法律、天文、地理、气象学等。拿破仑知道自己将要乘上人生哪班车,为此要作什么准备。尽管我们未必都要成为拿破仑,但一定都想创造美好的生活,那么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吧。



1创业不是找不到工作后的退路



在大学期间我们通常会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普通工作岗位的竞争者由十几人增至上百人,工资待遇却由4000元有余变成2000元以下。巨大的生存压力让我们不得不选择创业来作为谋生手段。

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去创业是被逼的,是因为就业困难才去创业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伴随着满足市场需求、繁荣市场经济,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提升,增添社会财富、增加就业机会,这些美好的创业愿景,已经成了今天大学课堂中最吸引学生们的亮点。

一项网络调查数据显示,未就业大学生创业愿望比以往增加了25个百分点,其中63%的人表示是想要自己拼搏奋斗,有6%的人是因为不愿看老板脸色而选择自己当老板。虽然有诸多创业成功好消息的“诱惑”,但大学生当老板也需要因人而异,总的来说创业比就业更加的艰难,我们应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有这样3个女大学生刚刚毕业,她们打算创办一所幼儿园,并且认为不是件很难的事情,6万元的启动资金每人凑2万还是没问题的,接下来也没有什么可操心的事情。事实上,“好戏”才刚开始。其中的李梅曾经做过幼儿园老师,当老师的时候觉得当园长很轻松,就是分配分配指挥指挥。等她和两个伙伴创办了幼儿园,“场地安全啦、课程安排啦、招生宣传啦,什么都要操心,没有一天可以休息的。”李梅说,自己创业,事无巨细,都要操心,特别是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调,经历过了才真正知道创业的艰难。

是呀,想要创业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这是创业成功的前提。一场接一场的创业报告会、一条又一条政府颁布的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各类优惠政策,为未就业大学生创业描绘着美好蓝图。但是,创业比就业更艰辛,但它并非是找不到工作后万不得已的退路,大学生创业要做好心理准备。

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导师赵静芳说:“如果把创业的资金、人才、技术、场地等比作‘硬件’的话,那么创业的‘软件’包括市场调研能力和领导管理能力,还包括创业者的激情、坚持、韧性、学习、理念。也就是说,市场对创业者比就业者的素质要求更高,创业不是就业难的‘避风港’。”

满怀激情的申波等人,被公司的很多琐事折腾得心力交瘁。随着电子存包柜投向市场,他们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起初,成都的电影院、超市、商场对电子存包柜持观望态度。毕竟一个柜子近两万元,20台柜子下来也是个不小的数字。一些商家提出,以租赁分成的方式跟申波合作。

为此,公司打算贷款100万元渡过难关,一起合作的私营老板提出大家一起承担贷款的风险。

一百万贷款风险,如果平摊在四个人头上,每人是25万元。申波说:“对于大学生来说,25万元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放弃,还是坚持?他们面临一个选择。

最终25万元的风险,吓退了大学生团队的激情。刚好面临毕业,他们于是转让股份,选择了退出。

毕业后,申波先后到几家外企上班,年薪拿过20多万元。给别人打工时,常想起自己第一次创业的经历,心里一直有“东山再起”的念头。“如果当初顶住困难和挫折,现在成都电子存包柜的三分之一天下,可能都是我们的!”这个念头让申波后悔不已,干吗那么轻易就走了退路?

一位成功人士曾说过:“创业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事先想好了退路,一旦遇到困难和考验就会退缩、放弃;创业不是想象的那么难,只要你能够坚持下去。”

但伴随创业的还有创新,前进道路上的荆棘在课堂里是难以表述和让我们体会的。特别是现代的大学教育由于受到基础教育、中等教育以及本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影响,整体缺乏创新理念和思维,导致了许多所谓的“好学生”缺失了创新的能力和驱动力,反而那些在教师们眼里调皮捣蛋的学生中,却时不时地冒出成功创业的企业家。

在“青年创业之星”高校巡讲报告会上,主讲人员共同的成功经历是,他们进入的创业领域都是非常熟悉的行业,对行业了解调查得非常透彻。而这份熟悉和透彻,都来源于他们在相关企业的打工经历。

湖南涂喜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查泓全明确地说:“除非含金钥匙出生,否则大学生要先就业再创业,积累资本和经验,别拿父母的养老钱赶创业的时髦。”
查泓全在涂料公司打工4个月后,发现涂料是一个含着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于是欣然离职,自立门户。创业前两年,代理品牌完成几百万元的原始积累后,自创“涂喜乐”这个环保节能涂料的品牌。

创业不是找不到工作后的退路,它也不需要退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充满激情去努力创造。



2不要因为待遇而频繁尝试不同的工作



刚刚与社会接轨的我们常常会这样说:“跳槽就是一个人生选择的过程,不跳怎么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呢?”许多大学生也都认可了这一个观点,只不过他们中有些人通过不断选择,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职场坐标,有些人则是越跳越迷茫,最终成了职场中的“漂流瓶”。

大学毕业后刚在一家公关公司工作了两个多月的王婷,参加同学聚会时有了新发现:十几个女生中间竟然已经有五六个辞职了。其中一位女生毕业后去了一家事业单位,但是仅仅一个月之后,这位女生就发现许多工作无法按照自己意愿进行,和领导、同事的关系也远比学校里的人际关系复杂得多。“真怀念大学生活,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我在单位待着就是一种煎熬,真想辞了。”这位女生在聚会上喝了一瓶啤酒后,有点微醉地说。

晓娜是王婷一个不错的知己,她毕业后去了一家广告公司,她诉说着自己的经历:“每天加班到晚上9点是再正常不过的,这些我都能够忍受,咱们年轻人也不怕吃苦,但是就怕上司没理由地找碴,设计的方案这不满意那不满意,他又说不出他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方案,真不知道这世界上有没有让他满意的方案。”在三番五次被“挑刺”之后,晓娜再也不能忍受,她把自己的方案扔在了上司的办公桌上,关上了门转身而去,只留给上司三个字:“不干了!”

就业指导中心的心理专家分析:“现在刚毕业的大学生跳槽频率相比以前高了许多,一年跳三四次的都有,跳槽甚至相互影响成了一种习惯。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是造成跳槽频发的主要原因,他们对社会发展及用人单位需求状况不了解,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优势、劣势、潜能也缺乏科学分析,求职并没有明确目标。”

我们频繁地跳槽,认为尝试不同工作,积累各行各业工作经验,以后找工作会更容易,然而,多数用人单位表示,所谓工作经验,并非以种类来判定,这种浅尝辄止的工作经历多了,只能说明应聘者的经验不够精,不够足,而且从侧面反映出这样的人比较浮躁,对工作也不负责任,与其招聘这样不安于现状的“半吊子”,还不如招“一张白纸”的应届生,更好培养。

刘峰是河南财经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参加工作不到一年,却已经换了四份工作。刚毕业时进了一家中型企业,因不满工资太低,试用期刚过就跳槽了。接下来的多半年,他相继跳槽广告公司、少儿英语培训学校、保险公司,行业跨度之大令人吃惊。

而早于刘峰毕业一年的李阳,两年里换了五份工作。五一长假结束,他又开始酝酿新一次的跳槽,频频光顾一些招聘网站,还参加了几场招聘会。原来他假期参加同学聚会,发觉大家似乎都比他“混得好”,就难以安于现状。

刚刚毕业这几年正是我们与别人拉开距离的时候,但是许多人每日所得的薪水在他们自己看来远远低于他们的应得之数,于是在工作时,故意使工作的质量与雇主所给的薪水之数相符合,于是将工资袋以外的种种宏大的理想就都放弃了。

一家职业咨询公司新近的一份调查显示:60%的跳槽者在跳槽以后产生了挫败感,认为自己的跳槽是失败的。所以有关专家告诫往届毕业生要慎重跳槽,频繁跳槽不利于职业发展,尤其是转行时,求职者将面临更大挑战。

我们的就业从大四上半学期就已开始,往届学生如果不转变工作态度,很有可能被应届生“抢”了饭碗。此外,工作的不稳定,无法使专业技能、经验得到有效加强,反而会增加我们求职难度。初入职场,更重要的是完善自己,而不是依赖频繁的换工作来换取缺乏系统化的经验。跳槽太早或者太频繁则难以积累到好的经验。

不少跳槽的原因都是因为薪水和待遇,在很多人眼里,薪水就是他们的全部工作目的。有些人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采取一种超然的态度,“给我多少工资,就干多少活”,“不是自己分内的事情一律不干”,“公司的事情能推就推,做多错多”。表面看来,这些“精明人”没有吃亏,但长远来看,他们却损失“惨重”。

薪水虽然是工作的一种回报,但绝不是唯一的一种收获。一个人如果只是为薪水而工作,没有更高远一些的自我提升和发展的意识,工作起来也就没有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所有的事情都是被动接受,就会很难获得快乐和自我满足。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