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HK$
55.8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HK$
47.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HK$
55.8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HK$
55.8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HK$
109.8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109.8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HK$
87.4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88.5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新的视角,用通俗的语言,对物流管理知识进行阐述,增加大量图片、实例、习题,使读者更容易理解物流管理的理论知识,同时掌握本专业最新、最前沿的知识,贴近一线实际、紧跟时代步伐。
|
目錄:
|
目 录
第一单元 物流的历史与发展——物流的成长历程1
专题一:秦驰道——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1
专题二:条条大路通罗马——古罗马帝国完善的公路网2
专题三:丝绸之路——一条沟通东西方的黄金商路3
专题四:木牛流马——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4
专题五:隋唐大运河——贯穿南北的黄金水道5
专题六:一骑红尘妃子笑——中国最早的特快专递6
专题七:塌房——中国古代的仓库7
专题八:郑和下西洋——中国古代航海的壮举8
专题九:新航路的开辟——全球贸易大幕的拉开9
专题十:蒸汽机车的发明——铁路运输时代的到来10
专题十一:镖局——最早的第三方物流11
专题十二:驼峰航线——世界航空运输史上的奇迹12
专题十三:从军事到经济——现代物流业的产生13
专题十四:从物流黑大陆到第三利润源——揭去物流那层神秘的面纱14
专题十五:从个人赛到团体赛——物流发展进入供应链时代15
专题十六:从第三方物流到第七方物流——物流分工不断细化的产物16
专题十七: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相互促进,共同成长17
专题十八:物联网的兴起——现代物流进入智能时代18
专题十九:绿色物流——物流也需要可持续发展18
思考题20
案例讨论题20
实训题21
第二单元 运输——物流的动脉22
专题一:“车轮子”影响“菜篮子”——运输的重要性22
专题二:“大运输”与“小运输” ——运输、配送和搬运23
专题三:公路运输——“门到门”的运输方式24
专题四:公路——最为密集的运输网络26
专题五:铁路运输——飞驰在铁轨上的巨龙27
专题六:水路运输——最古老的运输方式29
专题七:港口——水路运输的基地30
专题八:海运航线——“看不见”的黄金水道32
专题九:航空运输——最快捷的运输方式34
一、航空运输的特点35
二、航空运输的形式35
专题十:西气东输——大展神威的管道运输37
专题十一:多式联运——物流运输方式的“组合拳”39
一、驮背运输39
二、鱼背运输40
三、大陆桥运输40
专题十二:不合理的运输形式——运输应避免什么42
专题十三:运输合理化
——运输应该怎样做44
一、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因素45
二、运输合理化措施45
课程链接48
思考题48
案例讨论题49
实训题51
第三单元 仓储——物流的蓄水池52
专题一:民以食为天——仓储最早的用途52
专题二:从静止的水到流动的河——仓库面面观55
一、按仓库的功能分55
二、按仓库的运营形式分56
三、按仓库保管物品种类的多少分56
四、按仓库建筑的封闭程度分56
五、按仓库建筑结构分57
六、按仓库的保管条件分57
七、按库内形态分58
专题三:堆码——简单实用的货物存储形式59
专题四:货架——充分利用存储空间的仓储设备62
一、仓储货架的作用62
二、仓储货架的类型63
专题五:仓储与库存—— 一对褒贬不一的孪生兄弟69
一、仓储的作用69
二、库存的弊端70
专题六:从ABC到JIT
——库存控制的思想与方法71
一、ABC库存分类管理方法71
二、MRP、MRPⅡ和ERP74
三、JIT77
专题七:入库、在库和出库——仓储业务流程的三部曲79
一、入库作业80
二、在库作业82
三、出库作业85
课程链接86
思考题86
案例讨论题88
实训题88
第四单元 配送——物流的毛细血管89
专题一:物流配送——物流的毛细血管89
专题二:从送货到配送——配送的起源与演变90
专题三:配送的功能要素——配送要干哪些事92
专题四:“播种子”还是“摘果子”——分拣中的“分”和“拣”93
专题五:配装作业——“配”字里面有学问96
专题六:送货作业——“送”字里面有讲究98
一、配送运输的特点99
二、配送运输的有效管理99
专题七:配送的基本形式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102
一、按配送商品的种类和数量配送102
二、按配送时间和数量配送102
三、按配送组织者配送103
四、按经营形式配送103
五、按配送专业化程度配送104
专题八:共同配送——配送也需要团队合作104
专题九:配送中心——实现配送业务的大本营105
一、配送中心的定义105
二、配送中心的功能106
三、配送中心的流程107
四、配送中心的选址108
五、配送中心的分类109
专题十:快递业配送——电商企业争夺的主阵地111
专题十一:零售业物流配送——流通领域内的配送网络114
一、物流配送模式的类型114
二、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115
专题十二:走进丰田的物流配送——从汽车物流看制造业的物流配送116
一、供应配送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供应商的选择116
二、生产配送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水平118
三、销售配送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市场需求的把握119
课程链接120
思考题120
案例讨论题121
实训题122
第五单元 流通加工——物流向制造领域扩张124
专题一:流通加工的诞生——生产与物流的一体化产物124
专题二:流通加工的作用——流通加工有哪些好处125
专题三:流通加工的类型——多样化的改制加工127
专题四:流通加工方法与技术——如何进行流通加工129
一、食品的流通加工技术129
二、工业品的流通加工技术130
专题五:流通加工合理化——怎样才能做好流通加工133
一、不合理的流通加工形式133
二、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措施134
课程链接135
思考题135
案例讨论题135
实训题138
第六单元 装卸搬运——物流的咽喉139
专题一:装卸搬运
——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139
专题二:装卸搬运的作用
——物流的咽喉要地140
专题三:装卸搬运的作业方式
——多样化的装卸搬运141
一、按货物主要运动形式分141
二、按作业对象分142
三、按运输手段分143
四、按机械作业分144
五、按作业特点分145
专题四:装卸搬运合理化
——消减无效作业145
一、装卸搬运的原则145
二、合理化措施147
专题五:托盘——和集装箱构成集装系统两大支柱149
一、平托盘150
二、柱式托盘151
三、箱式托盘152
四、轮式托盘152
五、特种专用托盘152
专题六:从手推车到叉车——搬运车辆的发展与演变153
一、内燃叉车156
二、电动叉车158
专题七:起重机械——装卸“大力士”161
一、轻小型起重设备161
二、桥架式起重机162
三、臂架式起重机163
专题八:连续输送机械——搬运“飞毛腿”167
一、按安装方式分类168
二、按机械结构分类168
课程链接171
思考题171
案例讨论题171
实训题174
第七单元 包装——商品的外衣175
专题一:从天然材料到人工材料——包装的历史与发展175
一、原始包装阶段175
二、传统包装阶段175
三、现代包装阶段176
专题二:既当“保镖”,还会推销——物流包装的分类与作用177
专题三:商品也会“说话”——包装的标记与标志179
一、识别标志179
二、指示标志179
三、警告性标志180
专题四:包装材料与包装容器——丰富多彩的包装形式181
一、纸制品包装材料与容器181
二、塑料制品包装材料与容器182
三、木制品包装材料与容器183
四、金属制品包装材料与容器183
五、玻璃、陶瓷制品包装材料与容器183
六、复合材料制品与容器184
七、其他包装材料184
专题五:全心全意为商品服务——五花八门的包装技术与方法184
一、防霉防腐包装184
二、防潮包装技术186
三、防氧包装技术187
四、防震包装技术188
专题六:包装也要讲道理——合理化包装的要求与途径190
一、包装合理化的要求190
二、实现包装合理化的途径191
课程链接193
思考题193
案例讨论题194
实训题195
第八单元 信息技术——使物流提速的利器196
专题一:未来超市一游——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展示196
专题二:条形码——用于商品识别的黑白精灵200
专题三:射频识别技术——商品识别不再需要“亲密接触”203
一、RFID的结构与原理204
二、RFID的特点与优势204
三、RFID的应用领域206
四、RFID的种类208
五、发展RFID的潜在问题209
专题四:电子数据交换——信息沟通不再有障碍210
一、电子信箱和EDI211
二、EDI的优点211
三、EDI的标准化问题213
四、EDI的模式213
五、EDI的应用214
专题五:电子订货系统——订货变得更轻松214
一、EOS的特点214
二、EOS的分类215
三、EOS系统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作用215
四、EOS系统的操作流程216
专题六:全球定位系统
——太空中的“指南针”217
一、GPS的基本原理217
二、GPS的主要特点217
三、GPS在货物运输管理中的应用218
专题七: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使物流更具智慧219
专题八:电子标签拣货系统——信息技术使货物拣选更高效221
专题九:物流自动化技术——走进高科技“无人仓库”222
一、自动化立体仓库223
二、自动分拣系统224
三、自动引导车226
四、堆码机器人227
课程链接228
思考题228
案例讨论题229
实训题233
第九单元 供应链管理——企业掌握竞争先机的生命线234
专题一: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从我们的餐桌开始说起234
专题二:供应链是一种战略
——“隆中对”和“田忌赛马”的启示239
专题三:供应链思想产生的背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240
专题四:供应链的类型
——丰富多彩的供应链243
一、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243
二、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243
三、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244
四、推式供应链和拉式供应链244
五、不同供应链角色主导的供应链245
六、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245
专题五:业务外包——我们的供应链我做主246
专题六:牛鞭效应——供应链失效的恶果248
专题七:QR和ECR——供应链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两个R252
一、什么是QR252
二、什么是ECR253
三、QR和ECR的异同254
专题八:自己的库存别人管——库存管理中的VMI255
专题九:木桶和曲棍球棒——供应链中一些有意思的原理256
一、木桶理论256
二、曲棍球棒效应257
课程链接258
思考题258
案例讨论题258
实训题261
第十单元 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发展的助推器262
专题一:电子商务横空出世——当年轻的“电子”遇到古老的“商务”262
专题二:电子商务就在你身边——我们已进入电子商务时代263
专题三:长江后浪推前浪——传统商务受到电子商务的挑战265
专题四: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流”的电子商务需要“三流”的支持266
专题五: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电子商务类型的划分268
专题六:B2B电子商务模式
——企业之间通过网络谈生意270
专题七:C2C电子商务模式——每个人都能在网上开店当老板272
专题八:B2C电子商务模式——企业把店开到网络上273
专题九:“双十一”网络购物的饕餮盛宴——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关系275
专题十:电子商务与物流走向融合——电子商务物流的产生277
一、自营物流的优点277
二、自营物流的缺点278
三、第三方物流278
四、物流联盟279
课程链接281
思考题281
案例讨论题281
实训题283
参考文献284
|
內容試閱:
|
第一单元 物流的历史与发展
——物流的成长历程
单元导读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国道”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吗?你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是什么意思吗?你知道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除了治国带兵外,还发明过交通工具吗?你知道中国最早的特快专递所服务的客户曾是著名的杨贵妃吗?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你都能从这一单元中找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可以了解物流活动的古往今来,也可以了解我们祖先在物流领域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下面就请打开书本,开始我们神奇的物流世界之旅吧!
专题一:秦驰道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第二年,秦始皇就下令修筑以都城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秦较为著名的驰道有8条,其中有通上郡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今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出今商洛通东南的武关道,通今江浙的滨海道,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秦栈道,通今宁夏、甘肃的西方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秦直道等。
《汉书贾山传》中记载,秦驰道在平坦之处,道宽五十步约今70米,相当于现在的双向十车道路宽的两倍多,隔三丈约今7米栽一棵树,用来计算道路的里程。驰道两边根据当地的情况,种植杨、柳、槐、榆等树。驰道的路基加厚,呈“龟背形”,形成一个缓坡,有利于排水。道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路中间是专供皇帝出巡车行的部分。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的“国道”。
驰道的整体设计、路线勘查,科学严谨,施工严格。驰道宽阔平坦,在上面驾车,纵马速度很快。据汉代人记录,在驰道上驾车半日可以飞驰两百里以上。据《汉书》记载,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驰道的施工异常严格,修筑得非常坚固。这些道路在魏晋南北朝后期,距驰道修成六七百年后,很大一部分仍可以维持通行,秦驰道的工程质量令我们今人汗颜。
近来考古专家又在河南南阳的山区里惊奇地发现,以前一般认为秦始皇修建的驰道是“公路”,现在看来很可能是“公路”和“铁路”并列而行,其原理和现代铁路无异,只是不是用蒸汽机车牵引,而是用马力拉动。影片《让子弹飞》中曾经有许多马匹拉着一节车厢在轨道上飞奔的镜头,其实在2000多年前的秦驰道上可能就上演过类似的一幕。专家们都惊叹我国古代竟然已经有如此先进的交通设施,这将是比兵马俑更为惊人的大发现。秦朝的“铁路”不是铁铸造的,而是用木材铺设。做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经过防腐处理,至今尚完好。不过枕木已经腐朽不堪,显然没有经过防腐处理,材质也不如轨道坚硬,但还可以看出其大致模样来。路基夯筑得非常结实,枕木就铺设在路基上。由于使用轨道,摩擦力大大减小,所以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货物。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最节省的使用马力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效率极高的方法。公认的速度至少应该是一天一夜六百公里,有的人认为可以达到七百公里,这比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还快一倍多,可谓是中国古代的“高铁”。难怪秦始皇可以不用分封就有效地管理庞大的帝国,并且经常组织动辄几十万人的大规模行动。
专题二:条条大路通罗马
——古罗马帝国完善的公路网
随着帝国领土的不断扩张,为了巩固和加强统治,古罗马大力兴建道路。由首都罗马通往西西里、高卢、日耳曼、西班牙、不列颠、小亚细亚、阿拉伯以及非洲北部的道路,在整个罗马帝国形成了一个完整庞大的道路网,联络干道322条,总长度达78 000公里,有这么多的高水准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所以也就留下那句“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谚语。
罗马大道的路面均高于地面,主要干道平均高出2米左右。道路的设计原则尽量取直,开挖众多隧道,修建了许多桥梁和挡土墙等建筑。若干主干道宽达12米,中间部分为3.7~4.9米,供步兵使用;两边填筑高于路面的宽约0.6米的堤道,供指挥之用;再侧还有2.4米宽的骑兵道。路面的式样也有很多,路面下填砾石,上铺石板,并用混泥浆或灰浆砌筑,甚为坚固,如图1-1所示。
图1-1 罗马人正在修筑道路
罗马大道最初是军队使用的道路,是帝国为了向外扩张势力,为了加快部队行进的速度,以尽快到达前线动乱地点而建设的,后来被用于商贸往来。在恺撒、图拉真等皇帝亲自监督下建造的罗马大道,建筑规范,管理有序,将千万个城乡紧密连接起来,极大地促进了罗马帝国的繁荣和强盛,为罗马文明的传播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
遍布帝国大地的交通道路网络,在中世纪的时候使全欧洲受益。在铁路时代到来之前,罗马人这套伟大的建筑体系工程,为欧洲陆路运输在方便快捷方面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如今,在欧洲的好几处地方,仍然依稀可见古罗马路网淡淡的遗存。路网脉络依然存在,对罗马人当年规划的路网,后人提出的方案没有出其右者。所有模仿古罗马路网设计的新方案包括欧洲如今使用的公路网,仍然沿用了当年古罗马帝国打下的基础。
专题三:丝绸之路
—— 一条沟通东西方的黄金商路
公元前2世纪,自从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各国见图1-2,向汉武帝报告关于西域的详细形势后,为了促进西域与长安的交流,汉武帝招募了大量身份低微的商人,利用朝廷配给的货物,到西域各国经商。这些具有冒险精神的商人中大部分成了富商巨贾,从而吸引了更多人从事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原与中西亚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汉朝在各个关卡的海关税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利润。出于对匈奴与汉朝在塔里木盆地的反复争夺与丝路上强盗横行的状况考虑,为加强对西域的控制,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直接管辖机构——西域都护府。
图1-2 张骞出使西域壁画
以汉朝在西域设立官员为标志,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交流之路开始进入繁荣的时代。丝绸之路一般可分为东、中、西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为北、中、南三条线路。
东段:从南阳市到玉门关、阳关。西汉开辟
中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西汉开辟
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东汉开辟
正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的象征。丝绸不仅是丝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费品,也是历代中原王朝的一种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国的友好使节出使西域乃至更远的国家时,往往将丝绸作为表示两国友好的礼物。丝绸的西传也少许改变了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印象,由于西传至君士坦丁堡的丝绸和瓷器价格奇高,令相当多的人认为中国乃至东亚是一个物产丰盈的富裕地区。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那时,丝绸成为罗马人狂热追求的对象。古罗马的市场上丝绸的价格曾上扬至每磅约12两黄金的天价,造成罗马帝国黄金大量外流。这迫使元老院断然制定法令禁止人们穿着丝衣,而理由除了黄金外流以外则是丝织品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不仅仅是罗马人对来自东方的神奇玩意儿感兴趣,埃及历史上著名的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也曾经被记载穿着丝绸外衣接见使节,并酷爱丝绸制品。
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随着商队不断流入欧亚各地。这种远早于丝绸的贸易品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为带动欧亚贸易交流做出了贡献。这种珍贵的商品曾是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当青金石流传到印度后,被那里的佛教徒供奉为佛教七宝之一,令青金石增添了悠远的宗教色彩。而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菠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融入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运往中国的是稀有动物和鸟类、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
专题四:木牛流马
——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
木牛流马,相传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记述:“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蜀汉建兴九年至十二年公元231—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大量使用木牛流马,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从个头上看,木牛较大于流马,是重载慢行、具备轮步行功能的陆上运输工具;而流马是轻载快行、具备水陆联运功能的两栖运输工具。根据文献记载,木牛可载600斤,可解决一个士兵一年的军粮;而流马的载重量约有200斤。“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然而,诸葛亮却利用这两种工具,一举解决了军粮运输的难题。
其实,木牛流马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末期。据王充在《论衡》中记载:鲁国木匠名师鲁班就为其老母巧工制作过一台木车马,且“机关具备,一驱不还”。也许是受了鲁班木车马的启发,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用其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且“人不大劳,牛不饮食”。与王充记载鲁班木车马的寥寥数语相比,《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对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记述可算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极为详尽。《三国演义》第102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其中描写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威震中原,发明了一种新的运输工具,叫“木牛流马”,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问题,这种工具比现在的还先进,不用能源,不会造成能源危机,如图1-3所示。不过,陈寿和罗贯中等对木牛流马的制作原理和工艺却不提一字,千百年来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争论不休,至今仍是不解之谜,看来古人的智能是超出我们想象的。
图1-3 木牛流马复原图
轻松一刻
《三国演义》第102回,诸葛亮与司马懿对阵川山山区。为解决军粮问题,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司马懿获悉后大喜,派兵截获该器具,并效仿大批量生产,用以运粮。殊不知,诸葛亮在制造中暗藏机关,趁魏军使用“木牛流马”运粮时,突袭并按下机关,致“木牛流马”全被固定,最终魏军大败。
资料来源:新闻晚报,2010-01-15
专题五:隋唐大运河
——贯穿南北的黄金水道
隋朝统一中国后,人民得到了安定,社会经济逐渐恢复。为保证军事行动所需的大量粮草的运输,沟通南北水运,隋文帝于584年命宇文恺率众重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604年改名永通渠。但是,大运河大规模的修造,还是在隋炀帝杨广上台以后。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百万民工,修造通济渠。同年又改造邗沟。608年,又征发河北民工百万开凿永济渠。610年沟通江南河。至此,开凿大运河的工程基本完成,是为隋唐大运河,如图1-4所示。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到北京,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经过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北京七个省市,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当时运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它对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产生过巨大的作用,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唐朝时,对运河做过一些修整。公元742年在三门峡以东,人们在岩石中曾开凿一条渠道,为“天宝河”,后经元朝取直疏浚,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中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背负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也有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由于年久失修,目前,京杭大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公里,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公里,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成为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图1-4 隋唐大运河
专题六:一骑红尘妃子笑
——中国最早的特快专递
唐朝诗人白居易盛赞荔枝:“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苏东坡也称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为了能常吃荔枝,竟然愿意辞官做岭南人。但最喜欢吃新鲜荔枝的,莫过于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在古代,荔枝又被称为“离枝”,因为它不能离开树枝,如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上提到:“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就是说荔枝是很不容易保鲜的。可是,杨贵妃身在长安,为什么还能吃到远在岭南的新鲜荔枝呢?答案是:唐玄宗利用驿站为杨贵妃千里送荔枝,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特快专递”了。
早在商周时期,驿递即已具雏形,如商朝时卜辞中有传报军情的记载,西周则建有烽火台,但当时主要是传递军事情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对邮驿通信的称呼都不一样,秦朝把“遽”、“驲”、“置”等不同名目一概统一称呼为“邮”。从此,“邮”便成为通信系统的专有名词。在秦朝,“邮”负责长途公文书信的传递任务,近距离的另用“步传”,即派人步行送递。在邮传方式上,秦时大都采用接力传送文书的办法,沿政府规定的固定路线,由负责邮递的人员一站一站接力传达下去。汉代邮驿继承秦朝制度,并统一名称叫“驿”。规定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就曾经做过秦朝的亭长,三十里置驿。邮驿还随着“丝绸之路”的形成而通达印度、缅甸、波斯等国。到了唐代,邮驿大大发展,全国共有陆驿、水驿及水陆兼办邮驿1600多处,行程也有具体规定,并订有考绩和视察制度,驿使执行任务时,随身携带“驿卷”或“信牌”等身份证件。
宋代由于战争频繁,军事紧急文件很多,要求既快又安全,因而将由民夫充任的驿卒改由士兵担任,增设“急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金牌一昼夜行五百里,银牌一昼夜行四百里,铜牌一昼夜行三百里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急递的驿骑马脖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到了元代,由于疆域辽阔,发展交通,强化了驿站制度,这也成为它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这时驿站也叫“站赤”,“站赤”是蒙古语“驿站”的译音。
到了明代还设立了递运所,这些独立于驿站,专门从事货物运输的组织,其主要任务是运送国家的军需、贡赋和赏赐之物,由各地卫所管理。递运所开始设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它的设置,是明代运输的一大进步,使货物运输有了专门的组织。明代陆路运输,基本上是采取定点和接力的方法。因此,递运所除担负驻地指定运输路线的任务外,还要做好海、河运输的集散工作。此外明代由于海上交通日渐发达,随着郑和七下西洋,还开辟了海上邮驿。
清初有官办驿站1600余处,驿卒70 000余名,驿马40 000多匹,归兵部主管。19世纪中叶以后,驿站经费多被官吏贪污中饱,驿政废驰。到了清朝末年,近代邮政逐步兴起,驿站的作用日渐消失,于是,1913年1月,北洋政府宣布全部撤销驿站。邮驿制度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驿站在我国古代运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通信手段十分原始的情况下,驿站担负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是物流信息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特定的网络传递与网络运输。
轻松一刻
率领百万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灭亡明朝的闯王李自成曾经是明朝西北地区驿站的一名驿卒。明末崇祯皇帝曾在大臣建议下废除驿站,导致大量驿站工作人员失业,成为流民,这其中就有李自成。崇祯此举,也算是自掘坟墓。
当时唐玄宗为了讨他的宠妃杨贵妃的欢心,使用了快马传递的方法,将远在南方的荔枝运送到了北方的长安,而荔枝并没有发生霉烂。南宋文学家谢枋得在《选唐诗》上说:“明皇天宝间,涪州贡荔枝,到长安色香不变,贵妃乃喜。州县以邮传疾走称上意,人马僵毙,相望于道。”是说唐玄宗为了取悦杨贵妃,不惜劳师动众,专设驿站,利用邮驿机构的人力、物力,在荔枝成熟时,采摘最好的荔枝,派人由岭南,快马运送,一站紧接一站,如接力赛般,运到长安供杨贵妃享用。驿吏为运送荔枝拼命地赶路,不仅人累僵了,也跑死了不少好马,一路上急奔,途中更有不少路人遭殃,被踩死或踩伤。所以,杨贵妃吃的新鲜荔枝,无疑是用人民的生命和驿站良马换来的。晚唐诗人杜牧还写了《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讽刺唐玄宗为了爱吃鲜荔枝的杨贵妃,动用国家驿站运输系统,不惜国家财政的血本,从南方运送荔枝到长安。
专题七:塌房
——中国古代的仓库
塌房,又名塌坊,宋以前又称邸店,是存放商旅货物的场所,设有专门存放货物的仓库,有的还设有马厩和存放车辆的地方。早在东晋南朝时期,南方豪族地主在经营田庄的同时,往往于城郊或水运码头设立“邸店”,租与客商以获厚利。唐朝时,各大商业城市兴办了许多邸店,多是兼营旅店、货栈与交易的场所。宋代的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城市坊墙被突破,市场规模和交易场所空前扩大。城市商业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推动了其他服务行业的发展,塌房就是适应大规模商品储存和转运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南宋末年的杭州,在城北关水门内水运航道两岸,有富商或官宦人家建塌房几十所,每所有房屋几百间甚至千余间,以寄存都城店铺及客旅货物,每月收取租费,各塌房有专人防守,并于夜间巡逻,加之四周环水,能防火防盗,十分安全。塌房既便利了商家储货,房主又得了利润。数千间塌房依水而建,鳞次栉比,规模可观。这既是商业繁盛的表征,又为商业继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塌房为大规模储存货物提供了安全场所,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货物存储过程中的防火防盗问题。又因为塌房建在河湖岸边,也为大宗商品的运输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