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论语

書城自編碼: 258564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
作者: [春秋]孔丘 著,墨香斋 译评
國際書號(ISBN): 9787518014057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7-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11/21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5.1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HK$ 154.6
双城史
《 双城史 》

售價:HK$ 110.9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HK$ 55.8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HK$ 50.4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HK$ 88.5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HK$ 490.6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HK$ 109.8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HK$ 76.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8.8
《1cm+:寻找人生中那1cm的一段幸福旅程》
+

HK$ 132.3
《尚书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镇馆之书,王云五亲任主编,多位国》
編輯推薦:
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为儒家经典之作。全书收录内容广泛,汇聚了孔子关于教育、道德、政治、文化、人生、哲学等问题的观点。
關於作者: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香斋,图书策划人,擅长社科国学和励志类图书策划。
目錄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孔子小传(《史记·孔子世家》)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內容試閱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父亲名纥,字叔,故被称为叔梁纥,是一名以勇力著称的武士,曾任陬邑大夫。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孔子出生在鲁国,这是孔子一生憧憬的圣人周公的封地,素称“礼乐之邦”,鲁国的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官理仓廪的委吏与管理牛羊的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但他十五岁即“志于学”在乡人间有“博学”的美名。十九岁时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遂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约三十岁的时候,孔子开始授徒讲学。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把持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军权。孔了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等等僭越行为都极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虽悦孔子言却不用。孔子在齐不得志,就返回鲁国,“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这年他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的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的古制,提出“堕三都”的计划,由高足子路去实施,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孟孙氏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的计划受到严重打击。孔子仕鲁,齐人震恐,就馈赠女乐给鲁定公和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见抱负难以施展,就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名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的生涯。这年孔子已五十五岁。论语
一行人先到了卫国,开始颇受卫灵公礼遇,但是慑于孔子及其弟子的名望和能力,开始对他们进行监视,孔子准备去陈国。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成行,只得又返回卫国。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其后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陈蔡之围解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去世。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返卫仍不被重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在冉有的争取下,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这时孔子已经六十八岁,鲁人尊他为“国老”,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享年七十三岁。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学说的重要著作,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记录整理的,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宋代之后,《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一起成为读书人科举应试必须钻研的“四书”,影响极为巨大。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很多思想至今仍然大放异彩,成为中国人言行的圭臬。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论语》围绕孔子这一中心,成功地刻画孔子和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根据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出孔子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一如“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论语》也是如此。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他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高足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规范才是正途。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还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除此之外,孝悌、正直、自省、诚信等等美德也都围绕着“仁”这个中心各放异彩。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在许多篇章谈到为人处世的问题,这对当代人来说是最具有借鉴意义的。
本书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忽纰漏之处,恳请读者谅解。正文中关于孔子生平以及诸弟子情况无法进行详细介绍,因而在附录部分中收录了《史记》中的《孔子世家》以及《仲尼弟子列传》两篇,可供读者参考。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