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周国平人文讲演录:幸福的哲学(精编大字版)周国平对幸福人生最精辟、最精彩的哲学解读

書城自編碼: 259176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周国平
國際書號(ISBN): 9787500260011
出版社: 中国盲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7-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41页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3.7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学问·从东方到中亚——19世纪的英俄“冷战”(1821—1907)
《 大学问·从东方到中亚——19世纪的英俄“冷战”(1821—1907) 》

售價:HK$ 90.9
元宴
《 元宴 》

售價:HK$ 216.2
米兰讲稿(翁贝托·埃科作品系列)
《 米兰讲稿(翁贝托·埃科作品系列) 》

售價:HK$ 227.7
无线重构世界:射频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无线重构世界:射频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售價:HK$ 124.2
海外中国研究·南方的将军:孙权传
《 海外中国研究·南方的将军:孙权传 》

售價:HK$ 135.7
历史的深度
《 历史的深度 》

售價:HK$ 66.7
中国漆艺技法全书:工艺原理与基础技法
《 中国漆艺技法全书:工艺原理与基础技法 》

售價:HK$ 181.7
晋朝的死结
《 晋朝的死结 》

售價:HK$ 101.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4.4
《简单的哲学(《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作者经典著作)》
+

HK$ 90.7
《沉重的肉身(珍藏版)》
+

HK$ 53.7
《周国平人文讲演录: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精编大字版)精编大字版》
+

HK$ 53.7
《周国平人文讲演录:幸福的哲学(精编大字版)周国平对幸福人生最》
+

HK$ 103.3
《理想国》
編輯推薦:
精编大字版,周国平对幸福人生最精辟、最精彩的哲学解读
內容簡介:
《幸福的哲学》收录了作者2006年下半年至2012年的讲演。在书中,作者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对何为幸福的人生进行了诠释:人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内容包括“谈幸福”“谈人生”“谈人文精神”“谈阅读”和“谈教育”。
關於作者: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目錄
第一辑 谈幸福

青年与幸福

幸福的哲学

财富与幸福



第二辑 谈人生

善良,丰富,高贵——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道德的根本

生命的品质



第三辑 谈人文精神

我们都是幸存者——对生命和灾难的哲学思考

医学与人文(节录)



第四辑 谈阅读和写作

直接向大师学习

阅读与成长

我的阅读习惯



第五辑 谈教育

教育的目的

基础教育和语文教学
內容試閱
幸福的哲学



借这个题目和大家谈谈心。哲学就是谈心,最早的哲学家,比如孔子、苏格拉底,都不开课也不写书,从事哲学的主要方式就是和青年人谈心。一个人要和别人谈心,首先必须先和自己谈心,哲学首先是一种和自己谈心的活动。今天我来和你们谈心,其实是说一说我和自己谈心的一些体会罢了。

人都是缺啥说啥,现在幸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正说明大家感到不幸福。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问题出在心态,心态不好,怎么可能幸福呢?这个时候就应该去找哲学。我搞了一辈子哲学,到头来发现,哲学的真正用处是什么?就是让你有一个好的心态。我们平时都过着具体的日子,做着具体的事情,有顺心的时候,也有不顺心的时候,有快乐,也有苦恼、困惑、纠结。哲学就是让你从这个局部中跳出来,看一看人生的全景,想一想人生的大问题、大道理,人生中究竟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这就是价值观,哲学对于人生的最大意义就是帮助你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就会有好的心态。你再回过头去看局部,对于重要的东西,你就能看得准、抓得住,对于不重要的东西,你就会看得开、放得下了。你仍然在过具体的日子,做具体的事情,但心态不一样了,境界也不一样了。

前言:幸福与价值观

1、幸福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状态?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人的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正是为了它,人们才做所有其他的事情。这话说了等于没说。他的意思无非是,人人都想要幸福,每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最后的目的都是要生活得幸福。譬如说,有的人想发财,想做官,但发财和做官本身不是目的,他是想通过发财和做官过上他心目中的幸福生活。有的人不想发财和做官,但并不是不想要幸福,他是认为发财和做官不能使他幸福,能使他幸福的是别的事情,比如搞艺术或做学问。由此可见,虽然人人都想要幸福,但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是很不同的,而重要的就在于这个不同。

幸福这个概念,一般是用来指一种令人非常满意的生活。然而,什么样的生活是令人满意的呢?衡量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有的人说,这完全是个人感觉的问题,自己满意就行。这当然也有道理,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觉得自己不幸福,你当然不能说他是幸福的。但是,自己觉得幸福,就是幸福的吗?有一种狂喜型的精神病人,大约谁也不会认为他是幸福的人吧。可见主观上的满意度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人们往往在想象中把自己最强烈愿望的实现视为幸福,可是,愿望实现了就真的幸福吗?恐怕未必。情况往往是,没到手的时候想得要命,到了手不过如此,预期中的幸福感会大打折扣。如果愿望只是停留在肉体欲望和物质欲望的层面上,情况就一定是这样。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人受欲望支配,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笑声)他的结论是:根本就不存在幸福这回事。如果只在欲望的层面上找幸福,他说的就是对的。肉体的欲望,食欲、性欲,不满足是痛苦,满足的时候顶多有短暂的快乐,然后就是无聊。物质的欲望,比如对金钱的欲望,如果你把幸福寄托在钱越多越快乐上面,一定也会落空。钱少了你痛苦,钱多了,你没有更高的目标,就会无聊。然后你就要去赚更多的钱,但钱再多也填补不了内心的空虚,即使你富裕得成了一个金钟摆,仍逃脱不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的命运。

问题出在哪里?就出在停留在欲望的层面上。这也是叔本华的说法的毛病之所在,超越欲望的层面,他的说法就不成立了。精神性质的愿望,就完全不存在这个不满足就痛苦、满足就无聊的悖论。比如说,你渴望知识,喜欢读书,你会因此而痛苦吗?当然不会,这类愿望本身就是令人快乐的。然后,你去满足你的愿望,你读了一本好书,读了许多好书,你会因此而无聊吗?当然也不会,你只会感到充实。所以,一个精神愿望强烈的人其实是充满幸福感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说:不满足的人比满足的猪幸福,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满足的傻瓜幸福。所谓不满足的人和不满足的苏格拉底,就是不停留在肉体欲望的满足上,他有更高的、更丰富的需要,有精神需要,精神上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不会有彻底满足的时刻,但他比光有肉体欲望的傻瓜和猪幸福。所以,对愿望要做分析,愿望因人而异,而每个人的总体愿望归根到底是由他的价值观支配的,价值观不同的人对幸福的期望是不一样的。

还有的人认为,幸福应该是一种客观状态,为了使这种客观状态有一个衡量的标准,现在兴起了幸福指数的研究。他们的方法大同小异,大致上是列出一些关键项,比如个人幸福指数包括收入、工作、家庭、健康、交往、休闲等项,国民幸福指数包括公平性、福利、文明、生态等项,然后按照重要程度给每一项规定一个分值,统计出来的总分就代表个人或国民的幸福状况。这作为一种尝试,当然是可以的,不过,我认为有两个问题要注意。第一,幸福不是纯粹的客观状态,毕竟包含个人感受的因素,因此难以数据化,幸福指数只具有非常相对的意义。第二,哪些因素被列为关键项,每一项的分值是多少,价值观起决定的作用,价值观不同,幸福指数的编制就不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把幸福看作主观感受,还是客观状态,抑或是二者的统一,价值观都起了决定的作用。所以,说到最后,从哲学上来说,对幸福问题的探讨要立足于价值观。

2.哲学史上的幸福观

在西方哲学史上,幸福问题是讨论得很多的一个问题,大致分两派。一派叫快乐主义,认为幸福就是快乐,快乐本身就是好的,是人生的目的。这一派的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到了近代,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经验论者,比如休谟、亚当·斯密、约翰·穆勒。谈到什么是快乐,这一派强调的是生命本身的快乐和精神的快乐,比如伊壁鸠鲁说: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扰。你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这就是快乐,就是幸福。约翰·穆勒更加强调精神的快乐,认为它是比身体的快乐层次更高的快乐。

另一派叫完善主义,认为人身上最高贵部分的满足才是幸福,那就是精神上或道德上的完善。不过,他们一般并不排斥快乐,承认完善亦伴随着精神上的快乐。这一派的创始人是苏格拉底,他的学生柏拉图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他的观点,在他之后还有犬儒学派和斯多葛派,近代以来主要以德国理性论者为代表,尤其是康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公式:智慧=美德=幸福。在他看来,一个人如果想明白了人生的道理,懂得灵魂远比肉体重要,好好照料灵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从中国哲学史来说,幸福这个词是现代汉语词汇,古代汉语里幸和福这两个字是单独使用的,没有幸福这个词,要了解中国哲学家对幸福的看法,主要依据他们谈论人生境界的那些内容。我觉得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是保护好生命的本真状态,庄子在这同时还强调精神的自由,崇尚那种与造物者游、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是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安贫乐道就是幸福。在精神生活上是乐道,在物质生活上就是安贫。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又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你看他也很强调简朴状态中生命的快乐。

所以,比较两派的观点,我们会发现它们的差异其实并不大,两派的共同点是重生命、轻功利,重精神、轻物质。完善主义重视精神生活,快乐主义也认为精神的快乐更有品位。快乐主义重视享受生命的本真状态,完善主义也认为简朴生活才能使人真正享受生命。历史上没有一个哲学家主张物质欲望的无穷尽满足就是快乐,不会有的,否则怎么叫哲学家呢?快乐主义者约翰·穆勒说,幸福就是快乐,但快乐是有质的区别的,有层次的高低的,一个人只有品尝过不同的快乐,做过比较,才能判断哪一种快乐是质量更高的。所有品尝过不同快乐的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就是精神的快乐要远远高于肉体的、物质的快乐,是更强烈、更丰富、更持久的快乐。有的人只品尝过低层次的快乐,他陷在里面出不来,从来没有品尝过高层次的快乐,所以才会以为那是世界上最大的甚至是唯一的快乐。如果他以后提升自己,有了更高的追求,就会发现以前的那个状态并不是真正的幸福。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不能只从主观感受来判断幸福,因为主观感受的优劣也必须用价值观来判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哲学史上谈幸福,就是从价值观出发的。

3.立足于价值观看幸福

谈幸福问题,价值观是绕不过去的,不从价值观出发,幸福问题就没法说清楚。人生在世,价值观是最重要的,决定了人生的境界,对幸福的不同理解实际上就导致了不同的人生境界。有人可能会说,价值观也是因人而异的,没法讨论。我说可以讨论,评价不同的价值观是有一个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人性。

我们来看一看,人身上什么东西是最宝贵的,是最值得珍惜的,我们让它们处在一种好的状态,让它们的价值得到实现,人生就是幸福的。我认为人身上有两样东西是最宝贵的,其实这也是多数哲学家的看法,哪两样东西呢?一是生命,二是精神。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没有生命什么也谈不上。同时,人不只是生命,还是精神性的存在,这是人和其他生命的区别之所在。我写过这样的一段话: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那么,怎么算是把命照看好呢?我认为生命应该是单纯的,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护好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怎么算是把心安顿好呢?我认为精神应该是丰富的,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聚心灵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人有两个最主要的身份,一个是自然之子,一个是万物之灵,尽好老天赋予人的这两个主要职责,好好当自然之子,好好当万物之灵,人就幸福了。

所以,幸福就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这两条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两条,物质的东西再多也不会真正幸福,有了这两条,物质的东西少一点也是幸福的。从主观上说,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是好的品质,具备这两种品质,也就具备了幸福的能力。从客观上说,是好的状态,如果你这二者的状态是好的,那么从客观上评价你就是幸福的。立足于价值观看幸福,幸福问题就变得清楚简单了,你是可以支配自己的幸福的,因为你可以支配自己的价值观。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