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西方政党学说史

書城自編碼: 259347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吴辉, 等
國際書號(ISBN): 9787802328242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8-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34页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59.1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别害怕吵架:教孩子在冲突中学会正向沟通
《 别害怕吵架:教孩子在冲突中学会正向沟通 》

售價:HK$ 58.8
这个甜甜圈不能卖:奇思妙想爆笑绘本(全2册)
《 这个甜甜圈不能卖:奇思妙想爆笑绘本(全2册) 》

售價:HK$ 95.8
生活中的民法典实用全书:应知应懂的法律常识
《 生活中的民法典实用全书:应知应懂的法律常识 》

售價:HK$ 106.8
饲渊
《 饲渊 》

售價:HK$ 47.8
现金为王:把利润留下来,把成本降下去
《 现金为王:把利润留下来,把成本降下去 》

售價:HK$ 82.8
经纬度丛书·巴勒斯坦人的故事:流亡者的悲情、绝望与抗争
《 经纬度丛书·巴勒斯坦人的故事:流亡者的悲情、绝望与抗争 》

售價:HK$ 105.6
改变世界的哲学家们
《 改变世界的哲学家们 》

售價:HK$ 105.6
将军
《 将军 》

售價:HK$ 57.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7.0
《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 》
+

HK$ 192.0
《 温家宝地质笔记(精装) 》
+

HK$ 148.0
《 政党科学与政党政治科学化 》
+

HK$ 146.2
《 习近平用典(精装) 》
+

HK$ 181.3
《 城市概论 》
+

HK$ 65.0
《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16开) 》
編輯推薦:
本书是国内首部系统分析西方政党学说研究的理论专著,逐一介绍了研究西方政党学说的世界著名学者,扎实地填补了中国西方政党学说史的研究空白,力求为中国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鲜资源。
內容簡介:
西方自有政党以来,历经数代学者的努力,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政党理论。本书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较为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西方政党学说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意义,介绍了包括博林布鲁克、休谟、伯克、奥斯特罗果尔斯基、米歇尔斯、谢茨施耐德、迪韦尔热、唐斯、李普塞特和罗坎、萨托利、卡茨和梅尔、布隆戴尔等人在内的西方学者的政治思想,并进行了简要评价。全书对于了解西方政党理论的演变及政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關於作者:
吴辉,中央党校党的学说史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德国赛德尔基金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政党理论和党的建设研究。出版《政党制度与政治稳定》、《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群众工作》、《核心价值与共性要求》、《西方党政关系论析》等著作。出版译著《民主与信任》。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
目錄
第一部分20世纪以前的西方政党学说

第一章早期政党发展与政党学说概述()

第一节西方早期政党的发展()

第二节西方早期政党学说概述()



第二章博林布鲁克的政党学说()

第一节博林布鲁克生平简介()

第二节博林布鲁克的政党学说()

第三节对博林布鲁克政党学说的评价()



第三章休谟的政党学说()

第一节休谟生平简介()

第二节休谟的政党学说()

第三节对休谟政党学说的评价()



第四章伯克的政党学说()

第一节伯克生平简介()

第二节伯克的政党学说()

第三节对伯克政党学说的评价()



第五章麦迪逊的政党学说()

第一节麦迪逊生平简介()

第二节麦迪逊的政党学说()

第三节对麦迪逊政党学说的评价()

第二部分20世纪上半期的西方政党学说

第六章政党发展与政党学说概述()

第一节20世纪上半期西方政党的发展()

第二节20世纪上半期西方政党学说概述()



第七章奥斯特罗果尔斯基的政党学说()

第一节奥斯特罗果尔斯基生平简介()

第二节奥斯特罗果尔斯基的政党学说()

第三节对奥斯特罗果尔斯基政党学说的评价()



第八章米歇尔斯的政党学说()

第一节米歇尔斯生平简介()

第二节米歇尔斯的政党学说()

第三节对米歇尔斯政党学说的评价()



第九章谢茨施耐德的政党学说()

第一节谢茨施耐德生平简介()

第二节谢茨施耐德的政党学说()

第三节对谢茨施耐德政党学说的评价()



第十章马克斯·韦伯和詹姆斯·布赖斯的政党学说()

第一节马克斯·韦伯的政党学说()

第二节詹姆斯·布赖斯的政党学说()

第三节对马克斯·韦伯和詹姆斯·布赖斯政党学说的评价()

第三部分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政党学说

第十一章政党发展与政党学说概述()

第一节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西方政党的演进()

第二节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政党学说()



第十二章迪韦尔热的政党学说()

第一节迪韦尔热生平简介()

第二节迪韦尔热的政党学说()

第三节对迪韦尔热政党学说的评价()



第十三章安东尼·唐斯的政党学说()

第一节安东尼·唐斯生平简介()

第二节安东尼·唐斯的政党学说()

第三节对安东尼·唐斯政党学说的评价()



第十四章拉帕隆巴拉和韦纳等的政党学说()

第一节拉帕隆巴拉和韦纳等生平简介()

第二节拉帕隆巴拉和韦纳等的政党学说()

第三节对拉帕隆巴拉和韦纳等的政党学说的评价()



第十五章李普塞特和罗坎的政党学说()

第一节李普塞特和罗坎生平简介()

第二节李普塞特和罗坎的政党学说()

第三节对李普塞特和罗坎政党学说的评价()



第十六章萨托利的政党学说()

第一节萨托利生平简介()

第二节萨托利的政党学说()

第三节对萨托利政党学说的评价()

第四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西方政党学说

第十七章政党发展与政党学说概述()

第十八章爱泼斯坦的政党学说()

第十九章冯·贝梅的政党学说()

第二十章卡茨和梅尔的政党学说()

第二十一章布劳顿和多诺万的政党学说()

第二十二章布隆戴尔的政党学说()
內容試閱
西方政党学说史导论政党是现代民主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政治学研究和探讨的中心课题。长期以来,西方学者对政党研究给予了足够重视,形成了丰富的政党学说。其中,较有影响的代表性著作有:奥斯特罗果尔斯基的《民主政治与政党组织》1902、罗伯特·米歇尔斯的《政党》该书中译本为任军锋等译:《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911、谢茨施耐德的《政党政府》1942、莫里斯·迪韦尔热的《政党》1951、约瑟夫·拉帕隆巴拉和迈伦·韦纳主编的《政党与政治发展》1966、西摩·马丁·李普塞特和施泰因·罗坎主编的《政党体制与选民结盟》1967、乔范尼·萨托利的《政党与政党制度》1976、利昂·爱泼斯坦的《西方民主国家的政党》1980、克劳斯·冯·贝梅的《西方民主国家的政党》1985、彼特·梅尔主编的《西欧政党制度》1990、马丁·瓦滕伯格的《美国政党的衰落》(1998)、戴维·布劳顿和马克·多诺万主编的《变化中的西欧政党制度》(1999)、让·布隆戴尔和毛里齐奥·科塔主编的《政党与政府》1996和《政党政府的性质》2000、罗塞尔·达尔顿和马丁·瓦滕伯格的《没有拥护者的政党》(2000)、理查德·卡茨和威廉·克罗蒂主编的《政党政治手册》2006等。此外,西方学者还创办了《政党政治》和《西欧政治》两份主要研究政党问题的刊物。本书的目的,在于对西方政党学说进行概括、提炼,并予以简要评价,以期形成对西方政党学说的总体把握。西方政党学说,是指西方学者对政党的基本特征及其运行规则、发展趋势等的理论化认识,是关于西方政党的系统的理论观点和体系。西方的政党学说,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日益成为一门有自己特定研究内容的、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科学。系统梳理和总结西方政党学说的研究成果,对于中国读者加深对西方政党思想的了解,把握西方政党政治发展演变的规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理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一、西方政党学说史的分期西方政党学说同西方政党的发展密切相关,是对西方政党发展的理论概括和阐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西方政党学说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据此,可以将西方政党学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一)20世纪以前的西方政党学说在西方,政党的产生和被接受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20世纪以前,甚至在19世纪所谓“近代意义的政党”出现以前,西方已经有学者对早期的宗派和党派进行研究。其研究的重点在于党派的作用、党派与派别的关系等方面。当时有较大影响的政党学著作包括:博林布鲁克的《党派论》、《一个爱国君主的观念》、《乔治一世即位时政党情况》;休谟的《党派概论》、《论政党的联合》、《论大不列颠的政党》;伯克的《论当前不满情绪的根源》;麦迪逊等人的《联邦党人文集》等。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研究工作还比较零散和肤浅,政治学界对政党的研究还不够重视。综括而言,以上所列举的著作大体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政党现象的认知,是政党学的起步之作。(二)20世纪上半期的西方政党学说20世纪上半叶,是人类多灾多难的50年,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遭受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和德、日、意法西斯的蹂躏。这一时期,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大众社会的来临,迫使资本主义面临改革的需求和压力。在这一背景下,西方政党学者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政党与民主的关系上,或者说,政党在民主政治中的作用问题上。这一阶段,奥斯特罗果尔斯基、米歇尔斯、谢茨施耐德、马克思·韦伯以及詹姆斯·布赖斯等人,将政党问题作为西方政治学首要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主要西方国家的政党进行了比较研究,成为西方政党学说的奠基人。奥斯特罗果尔斯基的《民主政治与政党组织》是政党学的第一部专著。在该著作中,奥斯特罗果尔斯基通过对英、美两国政党全面系统的考察,阐述了政党与民主原则的关系,得出了“政党不利于民主,应当打倒政党”的结论。米歇尔斯的《政党》被西方社会科学界评价为“最重要的不朽之作”。他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寡头统治铁律”,即认为任何政党最终必定导致寡头政治倾向。与前两者的观点不同,谢茨施耐德对政党持正面评价,他在《政党政府》中提出,政党创造了民主,倘若没有政党,现代民主是不可想象的。他认为,政党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民主,只有通过政党,才能改变“半主权”的民主状态从而捍卫公众自由。因此,政党是现代民主的“守护神”。韦伯和布赖斯两人虽不是以政党研究者的身份著称于世,甚至两人都没有专门的政党著作,但在他们零碎和分散的关于政党的研究中,却并不乏创见。总之,这一时期是西方政党学说的创立时期,在西方政党学说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三)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政党学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西方代议制政府普遍出现危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时政党竞争的弊病造成的,例如党派攻讦、贿赂选票、掮客现象等,这使西方政治学者普遍认识到政党研究的重要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西方政党研究掀起了一个高潮,形成了政党学的基本框架。其中,迪韦尔热的《政党》堪称典范。他肯定了政党存在的合理性,认为政党是任何民主体制所不可缺少的。他还首次把政党和政党体制区分开来,并从理论上对党的组织、党员、领袖、政党体制类型、政党力量类型、政党与政权的关系等要素进行了探讨。这对于政党学学科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安东尼·唐斯在其《民主的经济理论》中,将经济学思想引入政党学研究,考察了政党的性质、动机和运行,分析了政党的作用,提出了政党竞争的空间理论。拉帕隆巴拉和韦纳主编的《政党与政治发展》一书,从政治发展的角度对政党做了探讨。其中奥托·基希海默尔关于“全方位党”的论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60年,李普塞特在其经典之作《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中,分析了政党的产生和发展应具备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基础。他与罗坎主编的《政党制度与选民结盟》一书,探讨了社会结构变迁与政党社会基础的关系。而意大利政治学家萨托利于1976年出版的《政党与政党体制》一书,则是继迪韦尔热之后创立系统的政党学说的又一次重要尝试。他企图建立无所不包的关于政党政治的一般理论,其覆盖面比迪韦尔热所描述的要广泛得多。它对西方学者关于政党和政党政治的研究有较大影响,是政党学的又一部经典之作。此外,美国学者奥古斯·坎贝尔(AngusCampbell)等人在1960年出版的《美国的选民》中提出了政党认同(partyidentification)的概念及分析方法,为考察西方国家公众的党派性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这一时期,受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和发展中国家政治运动的影响,政党学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对政党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学理化的探讨;二是描述性分析和定性分析占据了突出地位;三是对欧美发达国家以外的地区给予了更多重视。(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西方政党学说这一时期的政党学说进一步拓展了政党研究的领域,深化了对相关主题的认识。爱泼斯坦的著作《西方民主国家的政党》比较了欧美政党的差别,论证了美国民主的合理性。冯·贝梅纵论了西方民主国家的政党,突出了它们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卡茨和梅尔根据西方政党的变化,提出了“卡特尔党”的概念与理论。布劳顿和多诺万分析了西欧政党和政党体制的新情况。布隆戴尔等人在《政党与政府》和《政党政府的性质》两部专著中,从职务任命、政策制定、政治恩赐三个角度论述了西方政党与政府的互动关系。瓦滕伯格以美国政党为例,对20世纪后半叶18个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西方国家选民的政党认同问题,重点探讨了“政党衰落”问题。2006年由卡茨和克罗蒂主编、48位有影响的政党学者参与撰写的《政党政治手册》,是西方政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它涵盖了政党的定义、政党的功能、政党组织、政党与社会、政党与国家、未来的政党等六大类、45个专题的政党理论问题,是迄今为止内容最为全面的西方政党学综合文献。二、西方政党学说史涉及的主要问题西方政党学说史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宗派和政党的区别、政党的定义、政党的起源、政党的地位及功能、政党的类型、政党体制、政党组织、政党与社会、政党与政府等。(一)宗派和政党的区别在西方代议制民主中,由宗派(faction)到政党(party)的演变,不论在观念领域或事实层次,其过程都是缓慢而曲折的。18世纪后半叶之初,法国学者伏尔泰曾在其撰写的《百科全书》中言简意赅地指出:“政党本身并不可恶;而宗派常是令人憎恶的。”CfGiovanniSartori,PartiesandPartySystems:aframeworkforanalysi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6,p3他的这一句话概括地总结了自1732年由博林布鲁克所点燃的、其后进行了100年争辩的要旨。博林布鲁克被认为是第一位真正广泛地讨论政党的主要学者。他在《党派论》中竭力撇清自己与“宗派”的关系,极力为乡村党进行辩护。在此过程中,他巧妙地区分了“政党”和“宗派”两个概念,从而提出了其关于政党较早和较为独特的涵义。他指出,宗派是完全贬义的,而政党即使不是褒义的,至少也常常是中性的。博林布鲁克认为:“宗派产生于相互嫉妒和恐惧,这种嫉妒和恐惧又反过来进一步培养人们的宗派情绪。”\[英\]博林布鲁克:《博林布鲁克政治著作选》(英文影印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而政党则产生于正派人士的联合。这种联合不仅仅由于人们的意见一致,更重要的是原则一致。\[英\]博林布鲁克:《博林布鲁克政治著作选》(英文影印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关于政党的较为模糊的涵义,即政党有其宗旨、原则,具有非暴力性和合法理性。休谟的立场大约介于博林布鲁克和伯克之间。他对宗派表现出强烈的不悦,“因为宗派颠覆政府,使法律不能执行,使同国人民互相憎恶”DavidHume,Part1,EssayVIII:OfpartiesinGeneral,1742,p58CfGiovanniSartori,PartiesandPartySystems:aframeworkforanalysi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6,p7。对于政党,休谟则较为宽容。他承认,要祛除政党的所有特性是不切实际的,在自由政府中,或者也不是好事。他在1742年的论文《党派概论》中,将“政党”与“宗派”混为一谈,将所谓“真实的宗派”(realfactions)分为三种类型:1由利益结合的;2依原则结合的;3因感情结合的。在休谟看来,由利益结合的宗派,是最合理也是最可原谅的。依原则结合的宗派即政党只出现在现代。休谟的宗派分类的启示意义在于,政党是由宗派发展而来的,它们不仅是利益的结合,也不仅是感情的结合,更主要的是基于政治原则的结合。伯克客观地肯定了政党的重要作用和必要性,澄清了“政党罪恶”论,从而彻底地为政党正了名。在伯克看来,政党的作用和必要性在于履行公共职责,也就是维护国家利益。“人们结为政党,是为了依据他们共同认可的某一原则,同心协力,以推进国家的利益。”\[英\]爱德蒙·伯克著,谬哲译:《美洲三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97页。同时,伯克在其著述中列举了“最伟大的共和国”的例子来为政党辩护。他指出,公德和私德是不相矛盾的,投身于某个党派,不是耻辱,也不是犯罪,从而为党派的合理存在提供了伦理道德上的支撑。在18世纪末,政党的名声很坏。美国的立国之父们普遍对政党不信任,他们把基于不同利益而产生的政党和分裂、独裁以及阴谋反对政府等同起来,认为政党是个祸害,会对公益造成损害。麦迪逊认为党争精神是政党特质,党争导致分裂,不利于国家的统一,也不利于政府的稳定与公正。他理解的党争,就是“一些公民,不论是全体公民中的多数或少数,团结在一起,被某种共同情感或利益所驱使,反对其他公民的权利,或者反对社会的永久的和集体的利益”\[美\]麦迪逊等著,程逢如等译:《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5页。把党争定义为私权利反对公权利。到了20世纪上半叶,人们对于政党的认识和态度逐步发生了转变。谢茨施耐德就认为政党具有公共性和私有性两种属性。美国政党应该肩负起构建责任政党政府的重任。而构建责任政党政府的前提之一,就是权衡政党的公共性与私有性之间的关系……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