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城市群选择与培育的新探索

書城自編碼: 260046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各部門經濟
作者: 方创琳,毛其智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444059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27/338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64.7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人性的博弈:为什么做个好人这么难
《 人性的博弈:为什么做个好人这么难 》

售價:HK$ 81.6
不完美的自我:接纳与放手,让自己活得更有韧性
《 不完美的自我:接纳与放手,让自己活得更有韧性 》

售價:HK$ 70.8
阴影工作日志
《 阴影工作日志 》

售價:HK$ 70.8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寻找自我的旅程
《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寻找自我的旅程 》

售價:HK$ 94.8
让改变发生:学校改进视角下的办学思考与实践叙事
《 让改变发生:学校改进视角下的办学思考与实践叙事 》

售價:HK$ 55.2
麦肯锡原则:成就全球顶级公司的11条经验    (美) 达夫·麦克唐纳
《 麦肯锡原则:成就全球顶级公司的11条经验 (美) 达夫·麦克唐纳 》

售價:HK$ 106.8
日和·距离月亮三公里
《 日和·距离月亮三公里 》

售價:HK$ 57.6
今日宜偏爱(全二册)
《 今日宜偏爱(全二册) 》

售價:HK$ 95.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3.5
《 通信4.0:重新发明通信网 》
+

HK$ 127.7
《 物流集群(著名经济学家吴敬链亲笔写序推荐!麻省理工学院供应链管理精髓) 》
+

HK$ 98.8
《 城市治理创新研究(区域规划与城市治理丛书) 》
+

HK$ 176.8
《 房地产精细操盘--营销策划 》
+

HK$ 105.5
《 售罄Ⅰ——100%复制地产销售冠军(数十万地产销售精英青睐的地产销售力作,地产销售必杀技首次全面披露) 》
+

HK$ 132.8
《 电商运营(淘宝平台操作基础技能认证指定教材 淘宝大学编著 电商从业者走向成功的基石) 》
編輯推薦:
《中国城市群选择与培育的新探索》可作为各级城市发展与规划部门、各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相关专业研究生教材和科研工作参考用书。
內容簡介:
中国城市群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也是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主要承载地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主阵地,城市群的发展主宰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更主导着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未来。但中国城市群在选择与培育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从科学的角度提出推进城市群健康发展的技术路径和科学方案。基于这一意图,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城市百人论坛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2014年12月20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城市群发展高层论坛。《中国城市群选择与培育的新探索》收集了论坛上近40多位在国际国内研究城市群方面最权威专家的学术观点与争论,多学科、多维度、多视角辨识了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基本标准、空间范围的识别方法、形成发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发展格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公共财政制度、综合协调机制、保障对策措施以及不同空间尺度城市群的发展重点,提出了在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科学选择和分级梯度发展中国城市群的基本方案与对策建议,提出了重点建设5个国家级特大城市群、9个区域性中等城市群和6个地区性微小城市群的空间格局设想。
目錄
前言
城市群发展需要从复杂性科学视角吸纳众智吴良镛
城市群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徐匡迪
在中国城市群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王伟光
在中国城市群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周济
在中国城市群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丁仲礼
在中国城市群发展高层论坛开幕上的讲话葛全胜
京津冀大城市群各部分功能定位及其协调发展陆大道
城市群空间范围的精细化确定与淮海城市群建设毛汉英
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四大合理性牛文元
发展城市群应推动全国城填化的健康发展胡序威
城市群发展要兼顾地区平衡和产业升级李善同
城市群不可作为一种特定的利益主体毛其智
进行“以城市群为核心发展”的城市化顾朝林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使命与责任杨开忠
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群的主体形态地位与空间科学组织樊杰
城市群应带着镣铐有约束地发展王凯
中国城市群研究的若干问题宁越敏
中国城市群的选择与空间组织格局探索方创琳
中国城市群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探索姚士谋
城市群:城镇化的主要载体肖金成
中国城市群的空间格局与展望武廷海
长江三角洲世界超级城市群的一体与扩围探索倪鹏飞
珠江三角洲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思考周春山
辽中南城市群基本特征及面临的问题
--关于空间割裂与整合的思考韩增林
哈长城市群的识别与培育修春亮
城市群整合的归宿:大都市地区王发曾
中原城市群的构建、迷失和反思苗长虹
培育型城市群划界与空间培育战略--以哈长城市群为例 杨青山
关中城市群建设与发展的研究与思考陈天如
城市群发展是一个自然自需过程陈田
城市群要突出城乡协同发展并治城乡病刘彦随
城市群发展要有全新的理念和认知张文忠
城市群发展要考虑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梁本凡
城市群发展要注重生产性服务业的提升申玉铭
城市群到底应该有多少及淮海城市群的建设马晓冬
城市群发展演化的耗散结构思考王洪军
城市群划分的目的与基本组成单元王成新
城市群的实体空间和政策空间赵明华
城市群发展应该因地制宜分类引导黄金川
城市群就是“巨无霸”的城市地区郑艳婷
加快打造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城市群王浩王军马庆斌孙峻岭姜维真
在中国城市群发展高层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张国友
新常态下中国城市群的科学选择与分级培育--首届中国城市群发展高层论坛成果简报方创琳毛其智倪鹏飞
中国城市群科学选择与分级发展的争鸣及探索--首届中国城市群发展高层论坛观点综述方创琳毛其智倪鹏飞
首届中国城市群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光明网
中国城市群发展高层论坛在京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网
我国将分三类打造20个城市群新华社经济参考报
城市群,尊重规律逐步推进经济日报
城市群,时代发展大主题中国科学报
城市群,21世纪中国发展新的增长极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城市群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城市报
中国城市群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土资源报
中国城市群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
中国城市群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地理学报
內容試閱
城市群发展需要从复杂性科学视角吸纳众智
在时代发展的视域下,城市化和城镇群发展的实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这赋予了学界重大责任,也形成了高度挑战,任何一个问题要想获得明确答案都极为艰难。改革进入深水区,既需要顶层设计,也亟须吸纳众智,建设新型智库。
今天这个会议题目非常重要,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但这个题目如何得到结论,我觉得不是三言两语或者一次会议能够解决的。城市化和城镇群发展问题极为复杂,必须以复杂性科学的视角和手段加以研究与解决;虽然有不同的视点,例如陆大道研究员提到地理学家的观点,那么其他领域的专家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我们应该综合来考虑。
第一,要用复杂性科学来考虑我们城镇群的问题,包括我们现在对于城镇化的讨论,等等。那么这些的核心都涉及转型,转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我们搞科学研究的,能在这个大时代里面讨论这个问题,是我这一生的荣幸,但是这种转型的结论如果在我们一生能够得到解决的方案,都不太容易。这是我讲的第一点。
第二,因为话也说到转型、复杂性科学,那么,我就感觉到我们当前,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到现在深化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大时代,这个大时代发展的速度很快,因此,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的成立,我就很有感想,我们在1956年讨论到科学发展时,中国科学院当时是包括科学、技术学家,也包括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等各方面学者。后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的春天的到来,科学院重组,接着工程院的成立,接着社会科学院组织咱们这个城市百人论坛,我觉得三者结合到一起是一个历史性的契机,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我觉得中国城市百人论坛作为三方的结合到一起是一个科学的决策,这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点,我认为当前因为发展得很快,所以出现了顶层设计的问题,因为设计这个问题都关系到国家的决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本来这是民间的叫法,慢慢中央也就承认了,与顶层设计并行的在中国必须要培养智库的成长,不仅要有中央的最高级别的,大地区和大城市等也应都要有智库,智库应该很好的培养,包括我们的三个院,还有各个高校的科学家,这是我想加以呼吁的。
城市群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
今天是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的第二次会议,我对这种论坛的形式非常感兴趣,我曾对发起的同仁们说过,我希望在这里第一要说真话,这是一个学术论坛,大家可以在这里发表个人的意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集思广益。第二,要去商业化,我们这个论坛没有什么商业背景、品牌支持,形式简朴,就是讨论学术问题。我想这也是我们国家新型智库应该做的事情,下面我就今天论坛的主题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人类的城镇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历史上人类的城镇化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首先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前期,城市就是奴隶主与封建领主的行政中心和农贸、手工业品的集市,人口一般不超过5万~10万;在封建社会中后期、资本主义前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已包括诸侯国中心、工业、商业和港口城市,规模逐渐扩大,有的人口扩大为20万~100万;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中期,城市主要是各类工业的集聚地、国家商贸交易的主要港口和铁路枢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可达100万~500万;信息革命、网络经济、后资本主义时期,单一的特大型城市出现了难以克服的管理、运营矛盾,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以巨型工商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其中核心大城市的人口规模都在1000万~3000万人。
回顾一下历史上大国城镇化的几次浪潮。最早是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1750~1850年),英国的城市化,大概用了100年,城市人口从20%增长到50%;其后是北美大陆,以美国为代表,用了90年(1860~1950年),城市人口从20%增长到71%;在东亚,日本用了50年(1920~1970年),城市人口从18%增长到了72%;前苏联(计划经济下),大概用了60年(1920~1980年),城市人口从20%增长到了60%。新中国成立时,城市化水平只有12%,“文革”结束后也仅为22%,经过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率超过了50%。
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给居民的生活与城市管理带来了困惑。其中一个最显著的问题是交通拥堵而使通勤耗时巨大,2010年东京首都圈单程通勤时间为68.8分,通学时间为76.9分,通勤+通学的平均出行时间为70.4分。2010年高峰时段东京市区主要道路的平均车速为18.8千米小时,低于日本全国城市平均水平35.3千米小时。东京和伦敦都是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首都圈,东京和伦敦都市圈的人口与就业特征大致为:通勤距离≤30千米近郊最佳,50千米是极限。核心区高密度就业与长距离通勤格局是客观规律:10~30千米是主要通勤区域,30千米以外范围是发展职住平衡相对较好的新区。
二、世界城市群已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
在20世纪初,1915年,经济地理学者已经观察到特大型城市的不可持续性,并出版了《演变的城市》(Patrick Geddes)。但是一直到1957年让 戈特曼在美国《经济地理》杂志上发表的《大都市连绵区:美国东北海岸的城市化》后,城市群这一概念才被广泛接受并讨论。当时戈特曼提出世界上有6个大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美国五大湖沿岸的大都市带,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中国长江三角洲的大都市带,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英格兰大都市带。美国东北部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纽约,城市群面积13.8万平方千米,人口有5500万;北美五大湖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芝加哥,面积24.5万平方千米,人口5400万;日本东海道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东京,城市群面积10万平方千米,人口7000万;英格兰东南部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伦敦,城市群面积4.5万平方千米,人口3650万;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巴黎,城市群面积14.5万平方千米,人口4600万,中国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上海,城市群面积11万平方千米,人口8500万。
美国东北部城市群是一个趋向专业化分工、相互配合的多节点、网络化的城市群。其中波士顿的主导产业与功能是高科技产业和教育,高等教育集中了哈佛、耶鲁、MIT等大部分常青藤名校;纽约的主导产业与功能是金融、商业和生产服务业;费城的主导产业是清洁能源、制药、航空制造和交通服务;巴尔的摩的主导产业是制造业和航运服务业;华盛顿是联邦政府所在地、集中了白宫、两院、联邦法院和联邦储备银行,同时还有旅游和服务业。美国东北部城市群的重要性体现在其2010年GDP为3万亿美元,超过法国(2.6万亿美元),大约是日本(5.5万亿美元)、中国的一半(5.9万亿美元),占美国总GDP 15万亿美元的五分之一。伦敦及英国东南部城市群以大伦敦规划和东南部区域战略互为支撑,强调廊道引导和节点开发,强化规划的延续性。自1944年大伦敦规划制订以来,一直延续绿隔理念,即城市之间有法定的绿地与森林,规划就是法律,必须永续执行,更不能“一届政府,一套规划”。所以从伦敦到英吉利海峡之间的城市群都被森林、绿地掩映,生态环境良好。大巴黎城市群规划(2008年)强化沿交通走廊的枢纽地区集中开发,走廊地区依托轨道交通站点将新的商贸、服务、办公整合在一起,并规划都市区的若干个交通副中心。首尔第三次重组规划(2006~2020年)对于工业、大学、重大项目实施分区管理要求,并在税收等政策上采取差异策略。即把首尔及周边分为三个区:拥塞抑制区内的企业所得税、登记税提高3倍,财产税提高5倍,增长管理区只允许建设无公害的工厂和满足基本需要的办公、科研、企业、居住等设施,自然保护区完全禁止开发,保持其原生态环境。
三、中国城市群存在的问题
中国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是外来人口集聚的三大城市群;1990~2000年均城市人口增长率珠三角为6.08%,长三角为0.61%,京津冀为1.83%;这是因为珠三角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大量吸引外资,搞工业园区、“三来一补”,整个90年代吸收了中西部地区各省的农民工6000多万。2000~2005年均城市人口增长率珠三角为1.84%,长三角为2.43%,京津冀为1.44%;2005~2010年城市人口增长率珠三角为1.29%,长三角为1.67%,京津冀为3.20%。可见最近十年,天津、北京是全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北京等7个特大城市开始出现市内交通“全面拥堵”现象。城市小汽车乱停车问题极为严重,大量占用公共空间甚至消防通道。特大城市发展中形成的“职住分离”现象导致钟摆式的交通,进一步加剧了交通阻塞。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和公共交通出行所占比例日益萎缩。与此同时,东部大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空气污染严重。2014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多次被雾霾笼罩,1月份,北京连续14天空气污染达到六级。
四、新型城镇化必须严格控制特大城市的盲目扩张
前20年我国资源、资本和发展机会过度向大城市集中,中小城市发展滞后。造成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巨型化”发展,无序蔓延。现在中国已成为全球特大城市(1000万人)最多的国家,具有13个之多。今后中、小城镇应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2010年全国有县2003个(不含853个市辖区)。县域内人口总数占全国总人口的70.24%;县域经济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48.10%,理应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重点。
五、中国城市群“5+6+11”的新格局的建议
新型城镇化应以中小城市为基础,随着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农村人口尽可能就近就地城镇化,农民工不再需要大规模长途迁徙,从而使总的城镇化成本大大降低,目前我国正在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来推进城市化的发展,中国工程院的咨询课题组提出了“5+6+11”的城镇群格局(图1):
在时代发展的视域下,城市化和城镇群发展的实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这赋予了学界重大责任,也形成了高度挑战,任何一个问题要想获得明确答案都极为艰难。改革进入深水区,既需要顶层设计,也亟须吸纳众智,建设新型智库。
今天这个会议题目非常重要,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但这个题目如何得到结论,我觉得不是三言两语或者一次会议能够解决的。城市化和城镇群发展问题极为复杂,必须以复杂性科学的视角和手段加以研究与解决;虽然有不同的视点,例如陆大道研究员提到地理学家的观点,那么其他领域的专家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我们应该综合来考虑。
第一,要用复杂性科学来考虑我们城镇群的问题,包括我们现在对于城镇化的讨论,等等。那么这些的核心都涉及转型,转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我们搞科学研究的,能在这个大时代里面讨论这个问题,是我这一生的荣幸,但是这种转型的结论如果在我们一生能够得到解决的方案,都不太容易。这是我讲的第一点。
第二,因为话也说到转型、复杂性科学,那么,我就感觉到我们当前,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到现在深化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大时代,这个大时代发展的速度很快,因此,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的成立,我就很有感想,我们在1956年讨论到科学发展时,中国科学院当时是包括科学、技术学家,也包括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等各方面学者。后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的春天的到来,科学院重组,接着工程院的成立,接着社会科学院组织咱们这个城市百人论坛,我觉得三者结合到一起是一个历史性的契机,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我觉得中国城市百人论坛作为三方的结合到一起是一个科学的决策,这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点,我认为当前因为发展得很快,所以出现了顶层设计的问题,因为设计这个问题都关系到国家的决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本来这是民间的叫法,慢慢中央也就承认了,与顶层设计并行的在中国必须要培养智库的成长,不仅要有中央的最高级别的,大地区和大城市等也应都要有智库,智库应该很好的培养,包括我们的三个院,还有各个高校的科学家,这是我想加以呼吁的。
城市群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