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HK$
110.9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HK$
78.2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HK$
77.3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HK$
143.4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HK$
99.7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HK$
44.6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HK$
333.8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HK$
132.2
|
編輯推薦: |
“奇人”陈重远浸淫琉璃厂60余年
以国宝文物和老字号为线索
带您一览琉璃厂的秘藏和绝活
|
內容簡介: |
琉璃厂是北京赫赫有名的一条街,是代表老北京文化的著名地标,曾是晚清至民国文化名人与遗老遗少甚或王公贵戚的休闲之处,也是著名的古玩鉴赏与交易场所,整整一条街更是荟萃了当时几乎所有的古玩行老字号。本书作者成于此长于此,亲眼目睹了琉璃厂近一个世纪的起起落落,更因为个人机缘与志趣的关系,费尽心力成功采访了大量琉璃厂老人,打捞出了琉璃厂的故人及其故事,本书就是这一工作的成果之一。本书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了近百年古玩、珠宝、玉器行老行家们鉴定经营文物的经验和复制、整修文物的一些绝技,真实趣闻、历史掌故和名人轶事荟萃其间,娓娓道来,行文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对于提高读者鉴赏文物的素养大有裨益。
|
關於作者: |
陈玉栋,字重远,1928年2月生于北京。10岁入其伯父在琉璃厂所开的古玩铺文古斋居住、读书,开始接触旧京古玩行的人、事、物,并学习文物古玩知识及鉴别技能。后曾就读于辅仁大学。1949年初离家参军南下。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于兵工厂总局三七五厂及兵器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工作,高级政工师。1990年离休。2010年4月病逝。
他自1985年始重入北京古玩界,进行深入调查、采访,自众多老北京古玩行人那里得到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于1990年出版了《古玩史话与鉴赏》一书(最新版改名《京城古玩行》),并有多篇文章发表于海内外的文物报刊杂志上,在古玩界、收藏界有一定影响。
|
目錄:
|
老北京的文物三条街
古玩街琉璃厂
古玩经营和商会
玉器街廊房二条和青山居
玉器行行会、商会和公会
荷包巷和绣花街
前门大街的挂货铺
文物街的老字号
博古斋的业绩和奇闻
鉴定、经营文物的一大门系
经营《徐天池泼墨写生卷》的奥秘
巧买顾炎武手抄范承谟《百苦吟》
德宝斋鉴定经营铜鼎和印章
王爷写匾,状元书楹
经营毛公鼎、盂鼎
跟皇上的老师论帖
买卖万印楼的秦汉印章
李德宣的经营绩
论古斋艺苑画廊
酸梅汤和画廊
展出南唐画家董北苑之巨幅佳作
赴粤东得名迹满载而归
后继无人,逐渐衰落
笔彩斋的门徒和两幅宋元画
五代卫贤《盘车图》
王蒙《丹山瀛海图》
英古斋的经营方法和玉石印章
赏奇斋笼罩着神秘色彩
巧遇王爷开赏奇
经营古董做善人
独来独往杨润斋
洋古董路易十四时代的金胎珐琅彩盘
银胎“宫僚雅集杯”十只有九只是假的
茹古斋的人才和名画
孙虞臣创办茹古斋
为裱画赵佩斋辞柜
白五楼刻铜不成卖古董
人才出众,“三杰”在其中
经营有方售名画
大观斋趣闻多
三百两安家费起家
吉田买古玉小零碎
卖军火买古玩
古月轩中的撂跤货
缂丝花鸟结友谊
一块明墨和一万现洋
尊古斋富于传奇
举子落榜开尊古
黄兴甫壮志未酬
宝熙的提梁卣和罗振玉研究甲骨文
“莽权莽衡”名称之由来
拓印刊书前所未有
东陵盗宝受牵连
尊古改通古之缘由
后继有人今已作古
韵古斋的兴起
谈往事感慨万端
想当初创业维艰
抓时机当机立断
发大财不忘艰辛
假王翚教人戒骄
仿宋钧受人蒙骗
名画失落在中国香港
延清堂开创经营官窑瓷器路
收购站和古玩铺
官窑器琳琅满目
经营交替择人选
胡为挥霍而关闭
倒卖货底得珍宝
荣兴祥经营官窑瓷器名闻海内外
从袁世凯买铁花引出荣兴祥开张
不入古玩商会却货源不断
康熙官窑黑地三彩和郎窑红
神秘的“古月轩”
贾腾云的经营特点
师傅和徒弟
关了买卖交了会费
悦古斋与清廷内阁大库库藏
重访“画儿韩”
勤苦好学练硬功
十年摹仿出奇迹
开悦古斋结交金息侯
结酒友买古墨用秤约
第一次收购大库流散出的文物
商人不忘故国
再次参与收购库藏
功绩在于培育出鉴定古书画的人才
崇古斋东家与张作霖、陈独秀
用“堂号”开古玩铺
教张作霖读书
督军不忘故旧
陈独秀去沈阳
死后余荫
崇古斋的尾声
天和斋的字号老
摆旧货摊起家
郭静安崭露头角
扩大投资搞联合
经营碧玉买卖法华罐
鉴古斋的逸闻趣事
鉴古斋的东家是谁
梅兰芳和冯耿光是鉴古斋的东家吗
收藏缂丝第一大家朱启钤和鉴古斋
熊希龄观赏《春原阅骏图》
买卖真假官窑瓷佛像
雅文斋的起家和衰落
名门出高徒,集资开古玩铺
不忘老主顾开拓新门路
积少成多变废为宝
鉴定、经营宋代名窑瓷器获利不少
缺乏胆略坐失良机
主持公正师徒分手
“吃里爬外”师兄弟分道扬镳
百年珠宝玉器铺聚珍斋
杜老二的身世
“仙人指路”去东北
误卖《春宫》而起家
人选得当劫后复兴
走山西得知财主根底
办理封货得利见宝
卖翠宝赚得古代名画
屡遭不幸皆遇难呈祥
政局演变老店云散
清秘阁的传说和八宝印泥秘方
清秘阁之来源
清秘阁的匾额
拴马桩和大客房
东家烧造仿官窑器
徒弟做古玩商会会长
请来伙计气走掌柜的
八宝印泥揭秘
古董商话说荣宝斋
荣宝斋的前身是松竹斋
经理为官刊行《缙绅录》
仿效清秘阁扩展营业
结翰墨缘开艺苑花
几经沧桑奋力不息
古老艺术店堂获新生
|
內容試閱:
|
古玩是指可供鉴赏、研究的珍奇的玩赏之物,又多属古代器物,故称之为古玩。 古玩这名词,乾隆年代开始使用,以前叫古董、骨董,乃“古铜”之转音。
古玩行业是一种特殊的行业,它的货品是历史文物,可供考古研究,鉴定、欣赏之用。一般平民百姓不买这路货,因价格昂贵,也不敢问津,同时有着神秘感。
爱好、珍藏古玩者,是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知识阶层人士和官僚、富豪、巨贾。文人学者搜集古玩,考据历史、文字等演变,研究艺术之发展,为著书立说准备实物资料;官僚人家购买耀眼发光的古玩、珠宝当作摆设,讲究金玉满堂;豪门巨富有的为了显示其富有尊贵而置古玩陈设,有的为了“浓缩”资财而买奇珍异宝收藏。买古玩者是各有所好,需求不同。
经营古玩的古玩铺也分门别类,各有侧重。老古玩铺分为经营金石、陶瓷、字画、杂项四大类,以前经营古琴、古钱、碑帖、缙绅录的也属古玩行,后来成立古玩商会时分开。
有的古玩铺以经营金石为主,有的以经营字画为主,有的以经营瓷器为主,一般都是“一专多能”,兼营其他。以经营金石的古玩铺来说,鉴别、经营的文物有青铜器、古玉、秦砖汉瓦、浮雕造像、古陶、唐三彩等。种类繁多,举不胜举,以年代较远者居多。
青铜器又有年代品名之分。年代上有夏、商、周、秦、汉之分,器物上有兵器、礼器、乐器、日用杂器和生产用具之别。以礼器来说,又有簠、簋、卣、觯、罍、尊、彝、豆、敦、爵、斝、匜、觥、角、盉、献、盘、鼎、俎、卢、壶、觚、舟、觞、、甑、钟,等等之名称。这是些古代祭礼宴享所用器皿,各种器皿有花纹、造型的不同,有、无铭文之区别。整个青铜器分为“生坑”和“熟坑”。
字画、瓷器同样有年代之分、品名之别,各有各的一门专业学问。古代有欣赏价值的器物,古玩行业都要鉴别经营,自然形成各家古玩铺不同经营的分工。
琉璃厂有不少家古玩铺的经营方式,对外营业是“等主候客”,行内交易是在古玩商会的串货场;也有串宅门走大户的,去大饭店做外国人生意的,还有做同行生意的。做这路生意不用开门市,提个包就可以做。
古玩同行人可以相互搂货,即拿来对方的货为之代销。不论这件古玩值多少钱,凡是同行人来搂货,只要双方同意,不用写收条或字据,只管拿走。没听说谁搂了货不认账的,双方恪守信用,形成行业中的一个传统规矩。有了这一行规,才出现“包袱斋”。
古董商如自己没钱而有眼力,遇上财东出钱,可领来开古玩铺,起个字号叫什么什么斋;有人遇不上财东或不想领东去当掌柜的,自己的本钱又不多,便开个“包袱斋”,即拿块蓝色布包袱皮,到各家古玩铺去搂货,把搂来的货卖给国内外的买主或卖给同行人,则可从中赚钱得利。北京最大古董商岳彬就是从“包袱斋”发家的。
古玩买卖之间,也有中介人“跑合拉纤”的。成交后中介人按“成三破二”即买方出成交额的3%卖方出2%取佣钱。光绪年间,上海最大古董商金才宝是从“跑合拉纤”发展起来的。
“伙货”,两位古董商或更多的人买卖一件古玩,称之为伙货。买货时,伙货人过目议价合作购买,也有人不看货,说一声“这货我伙啦”,便有他一股。卖货由一家出售,售价早已商定,出售后按股平分利润。有的古董商眼力差,自己单独买货没把握,便采取伙货的办法做生意。这样的古董商一般来说是消息灵通人士,得到哪里有好货的消息,便找同行人一起去看货。有时自己遇到件货看不准,就找人去看,看好了便伙着买;如觉得买价太高,无利可图,可以声明不伙。古玩行有个规矩,传递信息的人,有伙货的权利。传信息的人可以声明这件货我不伙,若没声明,这货就有传信息人的一股。海王村公园大雅斋经理王幼田,抗日战争胜利后曾担任北平古玩业同业公会理事长,这位理事长看古玩的眼力差,就是靠伙货做古董生意的。
“喀啦丸”“打眼”“砸浆”“封货”是古玩交易中的行话。有的话,譬如“喀啦丸”,现在文物业中还流行。文物界人士见一件东西,觉得没欣赏价值,看不起这件东西,就叫它“喀啦丸”。
“打眼”是说没看准被人蒙了。买了“打眼货”不但赔钱,还要“丢人现眼”。一旦打眼受骗,发现后赶紧把货锁起来,不再给人看,怕被同行人当笑料说出去,有碍自己的名声。有位老古董商从太原买来件康熙豇豆红柳叶尊,拿到北京古玩商会串货场来卖,是件“打眼货”。这位老古董商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了人现了眼,一气之下回了家,砸碎了柳叶尊,伤心窝火,郁悒而亡。
“砸浆”即买了打眼货或价钱买高了,伙计买的由掌柜的出面,或通过商会调解委员会出面,要求对方退货或让价叫“砸浆”。
“封货”有两种,一种是封存,另一种实际上是拍卖。不论是收藏家或同行人看好了件古玩,一时讲不妥价,买方要再想一想,或找人来看看。卖方主动提出“我把货封存起来,不给别人看了”,表示有诚意卖给对方。于是将货包起,买主写张封条贴上,下次来时买主亲自启封。
古玩行内交易集中在同业公会也叫古玩商会所设的“串货场”。同行人议价,习惯用多年流传下来的“袖内拉手”方式,保密,不用嘴说出价目。遇上好货,大家都看上眼了,都去抢卖货人的袖子,用“袖内拉手”方式讲价,就行不通了,便采取封货方式;也有的好货一出台,便采用封货方式卖。
封货的方式是:卖货人写出底封,即写上要求出售的价目。然后众多的买方各自填写密封签,标明价格,签上姓名,进行投标。最后拆封唱价,出价最高者得标。公会则按成交额的千分之五收纳会费。
还有“撂跤货”“串货”“撬货”等行话术语。“撂跤货”是指尚未确定年份或真赝之古玩。在同行业店铺买卖货叫“串货”,也叫“串行”,有的古玩铺专做串行生意。“撬货”是当别人给了价,卖主正犹豫时,有人得到消息,添两个钱儿把东西撬来了。货的销路好,买的又便宜,叫“俏货”;买到既便宜又好的货,叫“拣漏”,卖货的则是“漏了货”。
经营古玩者,大多数人有眼力,懂鉴定,有历史、地理和文物知识,对其所售物品能讲出来龙去脉,有对答如流的口才和谦虚、文雅的风度,因而受到收藏家和各界顾客的尊重和信任,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古玩生意。
卖古玩向来不明码标价,只凭营业人员口头一说。老古董商回忆他们师傅说:“在老年间即以前较远的年月,古玩买卖不说买也不说卖,买方说:‘请您把这件东西匀给我。’卖方说:‘我可以把它让给您,您拿去玩吧!’”“匀给我”,“让给您”,流传为古玩买卖行话。那年月做古玩生意不讲价还价,后来就不同了,也同买其他商品一样,买卖双方可以商讨价钱。
一般来说,买古玩的是有钱、有势、有学问的人多,也有自恃高明的人,见到具体文物,则议,有时他说对了,有时则是将赝品当正品来议论。若古董商当面说出真相,他就吃不消,他会说:“我看是真的就是真的,你的眼力不行。”这时古董商再驳他,就会伤了和气,只可“顺坡下驴”,承认自己眼力不够,谢谢他帮助给“掌了眼”。有的古董商借这样的机会,就将假货当真东西卖给他,这叫被迫骗人,还有被逼作假的事。民国初,落有臣字款的字画值了钱,有的官僚、军阀限定时间叫古董商给他淘换带臣字款的字画,古董商搜集不到,便想出办法,找人给旧字画落上假款,写上“臣某某恭绘”,盖上假印章,给他送去,他看不出真假,反而很高兴。
古董商不骗人的很少,不骗人的古董商发不了财。发财的古董商有哪位没卖过假古玩?恐怕没有。
青铜器有的出土时已经破碎,经整修可复原;器物上花纹、铭文可以后刻;没有锈的可做假锈,有的也可仿制。陶瓷、字画、木雕、石刻、古玉……所有的古玩都可以仿制。后挂彩的瓷器比仿制的更难鉴别。光绪二十六年1900以后,文物市场上的假古玩日益增多,什么销路快,假的就多。民国十年1921前后,宣德炉成了快货,后来琉璃厂古玩铺差不多家家都有几件宣德炉,但大部分都不是真的。因此,经营古玩者,首先要能鉴别真假,没有好眼力很难做古玩生意。古玩经营是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中大显身手,也在真假虚实的环境中锻炼出鉴定文物的人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