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心碎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書城自編碼: 260469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外国随笔
作者: [美]梅根·莱斯洛琦
國際書號(ISBN): 9787556107438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8-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72页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0.3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理解中国经济:在大变局中读懂新机遇
《 理解中国经济:在大变局中读懂新机遇 》

售價:HK$ 54.0
饥饿与国家:苏丹的饥荒、奴隶制和权力(1883~1956)
《 饥饿与国家:苏丹的饥荒、奴隶制和权力(1883~1956) 》

售價:HK$ 82.8
管好你的钱:人人都要懂的财富传承(一本书带你了解财富传承的7种方式)
《 管好你的钱:人人都要懂的财富传承(一本书带你了解财富传承的7种方式) 》

售價:HK$ 81.6
新质生产力:中国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与内在逻辑
《 新质生产力:中国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与内在逻辑 》

售價:HK$ 94.8
“漫画强国科技”系列(全4册)
《 “漫画强国科技”系列(全4册) 》

售價:HK$ 168.0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

售價:HK$ 69.6
那一抹嫣红
《 那一抹嫣红 》

售價:HK$ 70.8
十八岁出门远行
《 十八岁出门远行 》

售價:HK$ 54.0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7.7
《 目客002:我这样爱你 》
+

HK$ 88.8
《 好物100(松浦弥太郎与造型设计师伊藤正子,各自公开多年来珍爱致用之良品,分享与物的相处之道) 》
+

HK$ 122.1
《 匠人(故乡没了,我们就是流浪在都市里的孤儿。《一个一个人》作者最新力作) 》
+

HK$ 103.6
《 玛丽莲·梦露:我的故事(性感女神梦露唯一亲笔自传,收录45张未公开的独家照片,首次还原不为人知的生活私密。“男人愿意花大钱买我一个吻,却没人愿意花五十美分了解我的灵魂。” ) 》
+

HK$ 77.7
《 哲学的快乐:干瘪的思考vs.激情的生活 》
編輯推薦:
◎你一定爱过,哭过,心碎过。在心碎的那一刻,我们常常以为那是世界末日。

疼痛就像在心口爆炸的手榴弹,弹片穿越每一条血管、神经。

《心碎是爱情最美的样子》揭示了心碎的真谛:心痛是真实的身体感受,对爱情上瘾也是。

作者通过历史、文化、科学、文学和艺术的不同视角,激活组成了我们对心碎的看法和经

验:最终,我们都将穿越伤痛,破茧成蝶。



◎从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闹成一团的婚姻判决无效案出发,写到了诺曼梅勒的好斗脾性,作者有意记下人在面对出错的爱情时会怎么做,看似遥远的生活里人们大多采取相似的方法,而作者提供了一个独家秘方:阅读超越疼痛。



◎这是一本力图令读者愉悦的书,也期望那些深陷在失恋的苦楚泥潭的读者走出来,抚慰心灵、吹散绝望、弥合痛苦。



◎这部书自美国问世以来,就受到多个国家读者的追捧和喜爱。

《出版人周刊》、《科克斯书评》等多家国外媒体给予好评!



◎外封采用高级毯纹纸加凹凸工艺,当你抚摸它的时候,也许正像在抚摸内心的伤口。而伤痛,会在你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慢慢离你远去。
內容簡介:
◎梅根·莱斯洛琦是一名美国畅销书作者,她在失恋12次之后,写下了这本关于心碎的百科全书。

◎梅根·莱斯洛琦纵观古今,从古希腊男子为情所困时念诵的奇怪咒语,到作曲家勃拉姆斯混乱的爱情生活;从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情人乔万尼·迪·卡萨和卢莎娜·努齐的法庭剧,到画家奥斯卡·考考斯卡靠制作一个真人大小的玩偶帮助自己治愈情伤;忧郁歌手莫里西关于“爱情是无用的”的个人信条也许不被众人所相信,可海明威的妻子在不小心弄丢了丈夫的手稿之后,给自己的婚姻失败埋下伏笔的故事倒是令人唏嘘。在这本关于心碎的百科全书里,历史典故、名人故事信手拈来,为你细细叙述心碎这件事。

◎本书展现了浪漫爱情的光辉,也写出了爱情的艰难,作者温暖又幽默得给出了如何处理心碎的使用建议。

◎无数人从爱情中幸存的经历,让人明白:心碎是爱情最美的样子,因为它让我们成长。
關於作者:
梅根·莱斯洛琦(美)

自由记者,旧金山公共广播电台的撰稿人、编辑和制作人。她先后就读于米德伯里学院英国文学专业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学研究生院。因在杂志发表文章博得众彩,获得克雷·费尔克奖。

《心碎是爱情最美的样子》是一部作者通过对自己的12次失恋经历和古今史上爱情故事的分析研究之后,写出的一本关于心碎的百科全书



【译者介绍】



淡豹

人类学博士,国内最火的文艺阅读App【ONE一个】高赞作者。曾有科普译注出版,作品散见于国内媒体。
目錄
自序

十五年前的一次分手,让梅根·莱斯洛琦至今无法忘怀。尽管分手那一刻,身体经历的那种钻心感已经远去,但只要停下来回忆时,,仍如回声般萦绕。阅读拯救了梅根,现在她把对爱情的认识点滴都写成书,让阅读超越痛苦。

第一章History:我们祖先的爱情

爱情的模样和时间有关吗?我们祖先的爱情,到底是比现在的爱情寡淡,还是一样炙热浓烈?从西方到东方,从罗马到上海,从学者到贵族,从黑死病时期的意大利到19世纪的印度,爱情的千万种模样,心碎总是缠绕其中。

第二章Culture:万变不离爱

爱情本身或许是普遍的,但是不同社会怎样看待它,爱它或怕它,却是大相径庭。人类千方百计地理解爱情,努力让自己的理解在生活层面和精神层面上都有效。爱情和心碎始终结伴同行,而文化让二者的纠缠更为复杂。

第三章MusicandArt:“咖啡里有一朵云”

一场完美的心碎需要所有正确的音符。有些时候,心碎中的人会感到音乐史孤独感受的唯一伴侣。也许我们想要的不是歌曲的含义,而是那份萦绕其中的悲伤。从天才李斯特,到约翰内斯·勃拉姆斯,音乐家的作品和他们的爱情密不可分。心形对爱情的代表从何而来,心形的秘密又有谁知?

第四章FilmandLiterature:永恒阳光的永恒问题

伟大的文学作品和电影让我们有机会审视别样的自己,也禁不住对叙事作品背后的作者着迷。我们执着于寻找证据,来证明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激发完美的叙事。无论是现实中的诗人拜伦,还是小说里的包法利夫人,他们的爱疯狂到危险,热烈到燃烧。

第五章Epilogue:现在我们聊聊生命

只有当心碎的经历成为历史,变成生活后视镜中的小小远景后,我们才会在面对”心碎“二字时,终于有些安全感。心碎就像是生命中的印记,当有关的事情出现,往事和疼痛感还是会重现。在那一刻,我们能对自身的存在有清晰的感知,又会觉得自己好像已经离开。

致谢
內容試閱
疯子、坏人,认识他是危险的

任何送给已经分手的情人一束血淋淋阴毛的女性都有资格得到一枚奖章—虽然我不知道该奖赏的是什么。英国摄政时期的生活往往过分富有戏剧性,但即使按那种标准来衡量,卡洛琳·兰姆夫人LadyCarolineLamb,1785-1828用尽浑身解数追求逢场作戏的情场老手拜伦勋爵的故事,也足可称为一部绝佳好戏。一句话:她将跟踪的技巧掌握得炉火纯青。卡洛琳与简·奥斯丁《理智与情感》中的人物玛丽安·达什伍德类似,像注射过兴奋剂一般,死缠烂打追寻心仪男子的踪迹。兴许卡洛琳·兰姆在认识拜伦不久前就拜读过简·奥斯丁的小说,说不定还曾做过笔记。

卡洛琳是在1812年春天第一次见到拜伦的,在此之前,她已经以崇拜者的身份给他写过一封匿名信。当时,拜伦刚发表叙事诗《恰洛德的朝圣》ChlldeHarold''sPllgrlmag曰的第一部分,横空出世,石破天惊,引起许多贵族妇女的仰慕。卡洛琳没有像其他女人那样直白地向他表达好感,而是一见到他就立刻转头,走出房间—这种独特策略反倒吊起了他的胃日。在第一次见面后,她的评价一语中的,对拜伦的判断算得上精当,也充分展示了卡洛琳的个性特征。在短短几周的时间里,二人的情欲就如同干柴烈火熊熊燃烧起来。

当然,这种近乎疯狂的热恋总是难以长久。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拜伦就既为她所激怒,又多少厌倦了她。她不肯承认她爱拜伦比爱自己的丈夫多,这让拜伦失望万分。他说:“上帝啊,我非得去掐紧那颗小心脏不可—你得对此负责!”

分手大戏里最丑恶的一种自此拉开序幕—又长,又充满歇斯底里发作的那种分手。为避开卡洛琳,拜伦离开伦敦,但她不停用情书对他实施狂轰乱炸,求他回心转意。当他返回伦敦,她在未通报对方的情况下,伪装成侍从,出现在他面前。拜伦最好的朋友请她离开,她拔出尖刀,以自刺相威胁。



海明威和他的妻子们

假如你嫁给了一位作家,最重要的戒律可能是:你不能遗失手稿!假如必须在文学史上选出一个作家的妻子在恐惧中汗如雨下的场面,那一定是海明威第一任妻子哈德莉·理查逊丢失手稿的那一天。她所乘坐的火车驶离巴黎后,她狂乱地在车厢中翻找,意识到她已经把放置她丈夫所有手稿的皮包落在了站台。她后来一定琢磨过,那件事是否是他们原本完美的婚姻中第一道裂痕,从此关系再无法弥合。

伯尼斯·克尔特BerniceKert写的《海明威的女人们》是大量揭示海明威声名狼藉的爱情生活的作品之一。书中提到,哈德莉到达洛桑时,面对正在车站迎候她的丈夫,她紧张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根本不敢将发生在巴黎车站的事情和盘托出。在海明威安慰她说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至于坏到不可收拾的程度之后,

她才如实说出事情的原委。听到这一消息的海明威尽力保持冷静神态,这在哈德莉看来比暴跳如需还要可怕。“他如此努力地强装出“所谓的表情,而这正是让她感到恐怖的原因所在”,克尔特接着写道:“哈德莉浑身僵直地看着他登上当天返回巴黎的火车,他必须去找回他丢失的手稿。”

哈德莉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发展,但她是一个从不多半句废话的女人。宝琳则善于用甜言蜜语轰炸海明威,不断奉承他,很快吸引了海明威的注意力。宝琳用尽浑身解数讨海明威的欢心,在1925年与海明威夫妇一同去奥地利度圣诞假期时,请海明威教她滑雪,借此机会调情献媚哈,请人在初级滑道上教自己滑雪的老一套!。宝琳日是心非的表演技能一流,就在她不遗余力勾引海明威的同时,她也给哈德莉写信,不乏“我想念你到了不堪忍受的程度”之类夸张的亲密语言,还恳求哈德莉快些回巴黎。

1926年2月,海明威与宝琳多半已经有了不正当的亲昵关系。这时的海明威情绪高亢,《太阳照常升起》已经完成,交给了新的出版公司。宝琳也同样情绪振奋,她的精心策划已经有所回报。哈莉虽已有所警觉,但她仍然希望这只是段能很快过去的风流韵事。那一年春天,哈德莉、宝琳和宝琳的妹妹吉妮相约去卢瓦尔河谷旅行,途中宝琳对哈德莉出言不逊、傲慢无礼。哈德莉就向吉妮求证,是否宝琳已与海明威相爱。吉妮承认他们二人互有好感,但她没有坦白告诉哈德莉,宝琳已经下定决心要取代她这个相貌平平、乏味无趣的妻子。

当哈德莉当面质问海明威时,他不仅否认了婚外恋情,还玩了一种经典把戏:他反责哈德莉,说她居然有此怀疑,实在过分。不知情的哈德莉继续“纵容”了婚外情的发生—她允许宝琳随她与海明威一起去蔚蓝海岸度假。哈德莉在几年后苦涩地写道:“三个早餐盘子,三件晾在绳子上的湿浴衣,三辆自行车。宝琳教我学潜水,可我就是学不会。”假如宝琳是在浅水区域教哈德莉学习潜水,那么学不会实在是不足为奇。

没多久,海明威就与哈德莉分手,开始和宝琳在巴黎同居。哈德莉提出一个条件:她建议海明威与宝琳分开一百天,假如一百天后他们仍然希望和对方在一起,她就同意离婚。在这段冷却期间,哈德莉返回美国,心情异常凄苦。她写信给海明威说:“我们是一家人,我们就是一个人,我就是你。”这期间,她那笃信天主教的母亲对她则不闻不问。

哈德莉重又回到巴黎时,她告诉海明威她需要花上几天时间静心想想他们的境况,希望他能在这几天中好好照看儿子。1926年11月26日,一百天冷却期后没过多久,哈德莉告诉了海明威自己的决定:同意离婚。海明威承诺将《太阳照常升起》的收入全数归哈德莉所有。她表示感谢,并说希望他还能继续与儿子保持亲近的关系。在那些商议离婚具体事务的信中,她像此前愉快相爱时那样,署名为“妈妈的爱”。道别的日子来临,海明威租了一辆马车,将哈德莉的家当送往她的新公寓。一路上他禁不住泪流满面,此时的哈德莉看起来却似乎不为所动。

第一段婚姻解体五个月后,海明威与宝琳正式结婚,二人搬到佛罗里达州的西屿。不久海明威就写出了《永别了,武器》这样的作品。在这段婚姻的第十一个年头,他们已有了三个儿子。某天,在海明威频繁光顾的“醉汉乔伊”洒吧,他与一群游客不期而遇。这群人中有一个身着黑色棉质连衣裙的金发女孩。海明威次日晚上抱着与这个金发女孩再次相遇的愿望,又来到洒吧。那天晚上,宝琳在家准备了一场晚宴,而他没能及时回去参加。

虽然哈德莉和宝琳都已够聪明,但1936年时二十八岁的玛莎·盖尔霍思却是那个野心与海明威并驾齐驱的人。她与哈德莉同样毕业于布林莫尔大学,但与哈德莉不同的是,她极为努力地追求专业作家的职业道路。她与宝琳一样曾供职于《时尚》杂志,但是与宝琳不同的是,她在《纽约客》和《时尚芭莎》发表了短篇小说,已经出版过一本关于美国贫困问题的成功著作。玛莎的基因注定她的生活目标绝不是取悦男性,而这或许就是她与哈德莉和宝琳最本质的区别。

玛莎对外经常用的名字是更加时尚中性的“马蒂”。遇到马蒂后,海明威前往西班牙报道内战,但拒绝妻子宝琳陪同。很快,马蒂就前往已被围困了四个月的马德里与海明威相见。他们在那里秘密同居,直到一枚落在旅馆屋顶上的炸弹让每个房间的住客都不得不离散时,他们的私情才被发现。这种意外曝光的方式实在是战时通讯记者地下恋爱的老套剧情。

没过多久,马蒂就成为美国鼎鼎大名的左翼周刊《科里尔》的通讯记者。她和海明威一同坐在装甲车中往返前线。在内战时的马德里,从前线到后方的距离有时不过几个街区。伯尼斯·克尔特在她的《海明威的女人们》中写道:“欧内斯特即海明威教会马蒂如何分辨不同类型的枪声,教会她何时应当甸句下去。马蒂一生中

一直对此心存感激。”尽管马蒂不认为战火是二人间化学反应激烈如是的原因,但每一个记者都明白,从来没有比在战区发生的爱情更为炽烈的了。

马蒂和海明威多次前往西班牙,报道战事进展,在马德里,他们的关系已经是公开的秘密。1939年,海明威与宝琳分居。翌年,他在与宝琳正式离婚三个月后,和马蒂结婚。

做海明威的妻子和做他的情人完全不一样。马蒂习惯于奔走在世界热点地区采访报道的生活—她倾心于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乱世,例如苏联围困下的芬兰、希特勒势力扩张时期的中欧,她希望自己能以自由和一流的冷静书写这些事件。而海明威习惯于与顺从男人意志的女人一起生活,他适应的是不像他自己那样暴躁的女人。或许更重要的是,他希望妻子不如自己写得那么好。当马蒂于1944年春天在意大利前线采访时,需霆大怒的海明威给她发了一封电报,质问道:“你是战争通讯记者,还是我床上的妻子?”

如果说,一个作家妻子需要遵守的“十诫”中的第一诫是“不要遗失手稿”,那么对于已经结了婚的记者而言,戒律是“不要抢走配偶的饭碗!”海明威知道《科里尔》周刊只需要一名前线记者,也深知以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名气,包括《科里尔》在内的任何一家美国杂志都会张开双臂欢迎他加入。因此,1944年4月,在马蒂已

经为这家杂志供稿七年后,海明威抢走了她的工作。

这还不算最卑鄙的,当他在一架专门将记者与演艺界人士从美国运载到欧洲战场的飞机上得到座位时,马蒂问他是否能帮助她也获取一个座位,他回答:“不,不行,这架飞机只载男乘客。”实际上,不少女乘客都上了这架飞机。马蒂越过大西洋的通路就只剩一条:她不得不坐一条装满炸药,却没有救生艇的货船,作为船上唯一的乘客去往前线。

海明威到达伦敦几周后,她终于到达。她在医院找到了海明威,发现他因脑震荡入院,病房中有一个侍从,床下堆放着香槟和威士忌洒瓶。马蒂认为,这在战争期间是极不合适的。她走出了病房,也永远走出了他的生活。

诺曼底登陆没过多久,马蒂就开始以她特别的方式报复海明威。因为他的身份,海明威在诺曼底登陆几天前就了解到了进攻计划,被安全送往秘密地点。而马蒂在行动开始几个小时后,才在清晨通报会上得知行动展开。她急忙赶到码头,偷偷溜上一艘将在黎明启程的医护船,躲在洗手间里。在6月7日晚间,她冒充担架员上岸。而海明威只能远远地从登陆点观察这场军事行动。

1946年,海明威与《时代》周刊记者玛丽·韦尔什结婚。两人在海明威于伦敦住院之前相遇,仅在第三次见面时,他就向玛丽求婚她后来回忆道,他们第一次见面时,海明威就说:“玛丽,我不认识你,但是我想和你结婚……你那么美,就像蟀蟒。”。他们一同周游欧洲,然后前往非洲,期间在两天之内经历了两次飞机失事第一次,飞机在着陆时撞上电线杆又撞向地面,海明威脑部受伤,玛丽肋骨骨折;第二次,他们所乘坐的飞机在起飞时爆炸,海明威再次脑震荡,并伴有烧伤。没过多久,他再次在一起森林大火中烧伤。几个月后,他在欧洲对伤情作了全面检查:肝肾破裂,肩月旁脱臼,头颅损伤。

你大概已经猜出故事的走向:在海明威漫长的体力衰退和酗洒中,玛丽一直照顾他,不管他是摔碎她的打字机,还是与一个年仅十九岁的女孩传出纬闻,玛丽始终与他不离不弃。

哈德莉和海明威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她后来嫁给了普利策得奖记者保罗·莫勒,过着稳定的婚姻生活。宝琳与海明威离婚后从未再婚。玛莎·盖尔霍思此后有过很多男友,在1954年与《时代》周刊的执行主编结婚,这段婚姻维持到1963年。她承认性从来不是她追求的目标。她曾说:“我想我是所有五大洲内最差劲的床上伴侣。”她对她与海明威的婚姻作出这样的评价:“结婚八年,我哭了八年……我与他一同崇拜他的形象,我哭,为了所有其他我不再相信的东西。”

人们一定想知道海明威的前妻们是否都读他的作品,毕竟,她们一定能在他的作品中认出一段段婚姻的痕迹。不管怎么样,哈德莉活到1979年,而玛莎活到1998年,她们的寿命足够长,都看到了前夫由于厌女癖在公众舆论的法庭上受审。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