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HK$
109.8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HK$
44.7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HK$
112.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HK$
201.6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HK$
109.8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HK$
110.9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抗战大迁徙,世界上哪个国家有过如此规模的战略大转移?世界上哪个民族遭受过这等的苦难!我们希望这份属于全球华人的光荣与卓绝,能作为一份时代真品,而传诸永远。
——苏智良
|
內容簡介: |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全国各界向内地大迁移,实际上是一次包括国民政府、民族工业、高校、苦难民众和文化在内的全方位的大转移,这次内迁对保存有生力量、延续民族血脉乃至最后的抗战胜利都有着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和非凡意义。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而生动地叙述了这次大转移的过程,其中收录了“去大后方”电视专题片的精彩解说词。这是一部血泪抗日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颂歌。
|
關於作者: |
苏智良,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兼任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人物研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初中历史教科书主编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上海史,毒品史,慰安妇。被誉为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第一人,在抗日战争研究方面也有诸多成果问世。近年主要著作有:《中国毒品史》、《慰安妇研究》、《日军性奴隶》、《海上枭雄——黄金荣与上海社会》等。
|
目錄:
|
民族史诗 历史丰碑1
目 录3
第一章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8
第一节 迁都“大彩排”8
迁都纷争9
冠盖云集洛阳11
东返南京12
第二节 “衣冠西渡”14
硝烟弥漫中的迁都决定14
挥泪别都16
稳定民心16
踏上迁都征程17
规划官衙18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重庆20
强龙与地头蛇之争20
经营重庆21
好评如潮23
法定陪都24
剧变中的重庆26
第四节 重庆大轰炸27
哭泣的重庆28
悲壮的重庆36
惨烈的重庆38
轰炸反思42
不屈的重庆43
第二章 民族工业大迁移46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工厂内迁46
决议内迁47
途中艰辛50
各省内迁54
再迁四川57
蜀道艰难60
内迁余波62
第二节 大鑫厂与大中华的内迁63
上海工厂内迁之概况63
大鑫厂之内迁经过65
抗战中的大中华橡胶厂67
第三节 “天”字号系统的积极内迁72
国难当头积极内迁72
人祸不断 困难重重74
进退维谷 再迁四川79
积极置建 恢复生产81
第四节 刘鸿生企业的内迁经过83
处事的哲学84
避祸走香港85
途中的艰难86
官资的侵吞88
第五节 抗战中的“永久黄”89
永利碱厂的内迁90
永利硫酸铔厂的内迁93
大后方的业绩和遭遇94
第六节 荣氏企业在抗战中的命运98
荣宗敬逝世香港98
炮火下的荣氏企业99
内迁中的荣氏企业102
重建中的荣氏企业105
租界里的荣氏企业108
第三章 抗战时期的交通110
第一节 抗战烽火中的虞洽卿110
江明沉船的义举110
“三北” 的内迁过程111
“孤岛”时期积极救助难民113
竭力维持“孤岛”秩序114
处境艰难走香港116
大后方的经济活动117
支援家乡教育119
第二节 抗战中的卢作孚与民生公司121
“人的建设”的思想121
抗战初期的忙碌123
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126
“几何计划”解决粮食问题130
“三薪制”和“民俗”轮的悲剧131
第三节 滇缅公路——战时的生命线134
鸡毛信的故事136
筑路中的艰辛137
招募南洋机工140
南洋归来的“花木兰”142
炸桥与修桥145
战争背后的辛酸故事148
“远征军”魂断野人山148
惠通桥争夺战149
第四节 长空飞虎与驼峰航线151
中国空军的窘境152
危难中筹建“飞虎队”155
长空飞虎显神威156
令人伤感的结局158
飞越生死的“驼峰航线”160
“死亡航线”中的惊险一刻162
“死亡航线”中的中美友谊163
第四章 高校内迁166
第一节 西南联大167
中国教育史上的创举167
读书救国的联大师生169
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181
第二节 浙大四迁183
初迁浙江建德183
继迁江西吉安与泰和186
再迁广西宜山194
终迁贵州遵义、永兴196
第三节 华西坝五校199
联合办学 共赴国难200
大师云集 一时之盛202
第四节 其他内迁高校205
中央大学206
同济大学208
交通大学211
复旦大学213
圣约翰大学215
第五章 苦难的民众217
第一节 难民救济217
难民政策217
救难机构的设置219
真实的事例:上海南市难民区221
拉贝与南京安全区228
第二节 在 路 上235
难民基本情况236
在路上——苦难的历程239
难民的记忆——叠加的多重暴力250
第三节 内迁的难民252
危急存亡之秋的内迁难民252
内迁难民的生活和救济253
浪迹滇黔桂264
第六章 文化大迁移267
第一节 “戏剧轻骑”遍神州267
救亡演剧队的建立267
孩子剧团271
抗敌演剧队的成立273
《放下你的鞭子》275
长途跋涉276
与群众心贴心278
西南剧展279
第二节 在昙花林和长沙的日子283
昙花林中三厅的成立283
三厅开展的救亡活动285
救济金的发放288
第三节 爱国电影和音乐事业290
抗战时期的电影290
颠沛流离而弦歌不辍293
第四节 香港生死劫297
香港秘密大营救297
夏衍海上遇险299
科学家高士其脱险记301
胡蝶白首话当年301
克尔中尉虎口脱险302
第五章 国宝劫难备忘录303
故宫文物历险记303
南路文物的抢运305
北路文物的抢运306
中路文物的抢运307
“北京人”头盖骨秘密失踪308
头骨化石是否遭日军劫掠310
千方百计寻找“北京人”311
第六节 文人国难曲313
齐白石“开尽秋风不折腰”313
蒋兆和妙手绘丹青314
刘湛恩为国捐躯315
朱生豪呕心沥血译莎剧315
合众图书馆316
郑振铎的“最后一课”317
第七章 大后方生活素描319
第一节 苦 重 庆319
“衣”的简朴320
“食”的匮乏320
“住”的简陋322
“行”的艰难324
“活”的困苦327
苦中作乐330
第二节 警报声、防空洞中的重庆民众生活334
躲警报334
在防空洞中335
残忍的大轰炸337
重庆人民的反空袭斗争340
第三节 文人生活众生相343
每况愈下的生活343
张恨水在“待漏斋”344
老舍戒烟和借衣345
碧野的内疚346
“教授教授越教越瘦”347
教授夫人卖麻花352
战乱中的悲欢离台353
患难见真情355
记忆中的李庄358
第四节 青年跪求商人 将军挥泪作诗361
后方各地的献金抗战运动361
我们都跪下了363
妇女的献金运动366
尾 声368
主要参考书目370
后 记3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