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HK$
88.5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HK$
490.6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HK$
109.8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HK$
76.2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HK$
54.9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HK$
781.8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HK$
132.2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HK$
80.6
|
編輯推薦: |
★ 搞懂经济学原理、货币战争、投资背后的秘密
★ 讲透世界和中国新常态下如何顺势而为,窥探市场,抢占先机。
★ 索罗斯、稻盛和夫、丰田总裁、日本首富、知名财经评论员强强联手,畅谈世界与中国经济大趋势,教您投资生活和生意,开启财富之门
★ 通过对中日两国的经济分析、十八大后的新政解读、财经大腕的采访以及投资大师的口述,告诉读者如何从政策的变化和风云变幻的市场中把握投资机会。
★ 弄懂经济学原理、货币战争、投资背后的秘密,抓住创造财富人生的机遇,是聪明的投资者、合伙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读书。
|
內容簡介: |
本套书包括《改革再出发,你抓住机会了吗?》《索罗斯给世人的50个投资启示》《蒋丰看日本:日本财经大腕谈中国》三本书,通过对中日两国的经济分析、十八大后的新政解读、财经大腕的采访以及投资大师的口述,告诉读者如何从政策的变化和风云变幻的市场中把握投资机会,搞懂经济学原理、货币战争、投资第一课背后的秘密,让自己成为真正的投资赢家。
《改革再出发,你抓住机会了吗?》:改革开放30年,当年的政策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国情,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同时面临制造业“去产能化”、房地产“去泡沫化”、金融体系“去杠杆化”、环境“去污染化”四大“阵痛”,下行压力有增无减。在此形势下,深化改革势不可挡。2015年是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必将涌现新机遇、新挑战。
本书把脉当下时局,聚焦改革热点,从金融改革、地产改革、民生改革、制度改革四大板块深度分析和解读改革的背景及改革的前景,希望帮助读者拨开重重迷雾,抓住创造财富人生的机遇。
《索罗斯给世人的50个投资启示》:索罗斯,一个神话般的资本操作奇才、一个极富攻击性的“金融大鳄”、一个享誉世界的国际投资大师,四十多年的投资生涯中,他创造了众多的投资奇迹,从金融市场中获取了巨额利润。《索罗斯给世人的50个投资启示》系统梳理索罗斯从未公开说明的投资智慧与获利策略:如何发现有投资价值的股票、怎样建立自己的投资系统、如何把握买入时机、怎样从市场的暴涨暴跌中获利……投资者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投资经验,对投资大师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思路进行学习和求证,让自己成为真正的投资大赢家。
《蒋丰看日本:日本财经大腕谈中国》:本书收录蒋丰对日本的46位一线财经人物和知名企业家进行的高端访问,如“经营之神”稻盛和夫、“丰田王国”第六代继承人丰田章男、优衣库的掌门人柳井正等。内容涉及中日两国财经领域的多方面,有两国经贸问题、金融证券问题、日企在华投资经营问题,甚至还有地产问题、互联网IT问题等,从中可以清晰地管窥日本政府以及民间近年来对华经济的战略决策,以及日本高端财经人物和知名企业家对中国经济改革和中国社会的认知。
同时,本书也通过访谈展示了当前日本社会所面临的经济、文化、外交方面的困境与机遇。
|
關於作者: |
刘艳,学者,著名财经评论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专注于时政财经分析、公共管理、资本市场、房地产业投融资等领域的研究。经常受邀在电视、广播、报刊、财经网站等主流媒体发表财经时政评论分析,擅长从公共管理、公共经济学角度,结合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等多角度对事件进行全方位分析。刘艳因其独到的评论风格和内涵学养广受各界关注,评论内容被赞为思想深刻而不晦涩;角度独到而不做作;语言犀利而不刻薄;知识丰富而不混沌。
乔治·索罗斯,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1930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在纳粹占领时期幸存下来。1947年来到英国,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几年后移居美国,成立并管理一家国际投资基金,积累了大笔财富。
蒋丰,1959年出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88年赴日本留学,1994年获得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硕士学位。曾担任日本华文媒体《留学生新闻》副总编辑、《东方时报》总编辑。1999年至今一直担任《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同时任《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总编辑、北京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凤凰卫视等多家电视台的特约评论员等。其新浪博客点击率超过1.2亿、新浪微博粉丝超过54万,被誉为“评介日本第一人”。以“扫清偏见,拨开迷雾,看透日本真相”为题的“蒋述日本”视频栏目深受广大网民的喜爱。著作有《蒋丰看日本:日本国会议员谈中国》、《风吹樱花落尘泥:日本当代风俗志》、《脱下和服的大和抚子:千姿百态的日本女性》、《来自东京,你懂de!》、《甲午战争的千条细节》、《黑船异变:日本开国小史》等。
|
目錄:
|
《改革再出发,你抓住机会了吗?》目录
第一篇 治理转型是中国经济的"刚需"
7.5%背后的艰难抉择
改革是拉动中国经济的第四驾马车
微时代的政府公信力再造
地方债究竟该怎么还?
将反腐转换成生产力,土地审计首当其冲
城中村改造的创新探索
新型城镇化让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再是梦
城市规模新标准:城市人口超载源于城市功能超载
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将葬送改革开放的成果
高铁与人民币是中俄优先合作盛宴的两道大菜
年底突击花钱是政府的一个烫手山芋
稳增长压力将让投资型拉动魅力不减
激活社会资本首先要治好"不放心"的症结
负面清单管理是《粤港自贸协议》的灵魂
国考降温,创业升温?
一箭三雕的降息将使经济受益
谁将是个人征信市场化的赢家?
养老金并轨只是迈出第一步
第二篇 我的房价谁做主?
公共政策制定不能过度发挥想象力
限购令扩容--市场的边界在哪里?
谁解土地增值税原罪之惑?
永不落幕的高房价?
地产调控莫走回头路
不调控就是最好的调控
楼市限购松绑正当其时
破解中国楼市"产能过剩"之困
"钱荒"与"地王"的双重困境
新地产和大金融
央行松绑房贷难促楼市火爆
不动产登记是房产税前奏
别让公积金沦为地方政府小金库
小产权房到底能不能买?
第三篇 财富增长的投资新常态
中国大妈不仅是广场舞高手
新兴产业投融资,条条大路通罗马
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真的没那么难
中国富人的钱都去哪儿了?
P2P乱象,网络理财大冒险
"沪港通"与"一码通"背后的股市大棋局
豪宅增值性超越普通住宅
2015年A股五大猜想
股权众筹阳光化,你准备好了吗?
互联网金融时代人人都是理财VIP
房贷新政将如何影响楼市与股市?
"红包大战"成为中国新消费练兵场
第四篇 民生保障并非多多益善
透过"雾霾险"看民生产业投资的未来
以房养老那点事儿
福利社会,想说爱你不容易
"钱荒"--伤不起的购房族
"房闹"究竟谁之过?
谁为百姓居住保驾护航?
住房保障制度需要更强大的金融支撑平台
假日办撤销,带薪休假指日可待?
警惕"低生育陷阱",经济增长离不开人口红利
油价"八连跌",北京燃油附加费你咋还没降?
"滴滴专车们"运营急需政府定位
后记 改革红利离你还有多远?
《索罗斯给世人的50个投资启示》目录
1. 市场总是错误的
眼下有一句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的谚语,说什么市场总是对的。我就持相对立的观点,我能假定市场总是错误的。
2. 每一个低谷前面都有高峰
对荣枯相生周期的清醒认识是评价投机环境和选择投机时机的大前提。简单地说,荣枯相生就是开始是自我推进,继而难以维持,最终走向对立面。
3. 把握市势转变的绝好时机
投资者应该在市场的转折处进行投资,要把握好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对市场未来的走势做出准确的判断,然后一直坚定地走下去,在达到临界点之前迅速地进行投资。
4. 犯错是一种常态,谁都逃不掉
认错的好处,是可以刺激并增进批判力,让你进一步重新检视决定,然后修正错误。我以承认错误为荣,甚至我骄傲的根源来自于认错。
5. 市场越乱越能赚到钱
生命起源于混沌之初,所以我专门研究混沌之初的局势。而这也是我表现最出色的时候。
6. 先培养全球化的视野,再做投资
你的思考一定要全球化,不能只是很狭隘地局限于一隅,你必须知道在此地发生的事件会对另一地发生的事件有什么样的影响。
7. 官方消息也要自己解读
关注官方的有关言论和报道是十分重要的,但投资者也不能盲从官方的言论,要防止其中有诈。
8. 做调查最应该相信的是自己
每个人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我本人比较喜欢那些无人关注的、股价便宜的股票。但是做出背离大众的选择是需要勇气的,而且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扎实的研究和分析。
9. 在投资中验证你的假设
我想先感受一下市场是什么样子。我想试试作为一个卖出者的感觉。如果卖出很轻松,如果我很容易就卖出这些债券,我就更愿意转而当一名买入者。但是如果这些债券很难脱手,我就无法肯定是不是该买进。
10. 高手要能在垃圾堆中淘金
你要炒股,就要具有在垃圾里找黄金的慧眼!
11. 最优先级的事情永远是保本
如果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我始终记住的是--生存是第一。我非常关心求生的必要性,绝不冒可能粉身碎骨的风险。
12. 直觉是一种奇妙的投资工具
我其实是合并运用理论和本能做决定,你喜欢的话,可以把它叫做直觉。
13. 做一个冷血的"投资动物"
我不是冷血动物,而是冷血投资动物。
14. 在远离市场的地方看得更清楚
那其实是工作的一部分,只有远离市场,才能更加清晰地看透市场,那些每天都守在市场的人,最终会被市场中出现的每一个细枝末节所左右,最终就会失去自己的方向,被市场给愚弄。
15. 没有投资风格就是最好的风格
说得正确点,就是我设法改变我的风格去配合各种状况。
16. 荣誉背后总会有负担
丰富的人生有助于你领悟投资的真谛。投资是社会学科,这里没有科学怪人。
17. 永远做价格合理的生意
赚钱,要依靠正常价值的商品出现折扣以及押注意外事件。
18. 投资个股前先分析行业
如果有可能的话,做好最充分的准备,获取最详尽的信息,制定最周密的计划。
19. 看大势者才能赚大钱
有了宏观的思考,那么,股市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只要运作得好,都可以赚到钱。
20. 投资自己熟悉的领域
投资风险往往来自于自己的无知。
21. 没有非做不可的投资
最好别把自己当赌客,而不把自己当赌客的最好方式就是:只在几率有利于你的时候押注。
22. 可以冒险但不要忽略风险
我绝不会冒险,冒那种能把我自我毁掉的风险,但也永远不会在有利可图时游手好闲地站在一旁。
23. 做出决策就要马上行动
当你有机会扩张时,千万不要畏缩不前。
24. 投资时做个耐心的"机会主义者"
投资交易是一个漫长又充满等待的过程,利润很多的时候不能马上显现出来。
25. 对股市保持最高警戒
敏感性,警惕性,洞察力,第一时间看到机遇或危机。
26. 对市场没主见时就不要入场
如果在华尔街地区你跟随别人赶时髦,那么,你的股票经营注定是十分惨淡的。
27. 投资最好的公司和最坏的公司
操作就像动物世界的森林法则,专门攻击弱者,这种做法往往能够百发百中。
28. 不对任何人说自己在做什么
如果你和市场打交道,你就应该默默无闻,一声不响。否则,你会招来很多非议,还有提防,这对你的投资没有好处。
29. 建立自己的投资系统
理财永远是一种思维方法,而不是简单的技巧。
30. 暴涨暴跌都是获利的好时机
荣枯相生就是开始是自我推进,继而难以维持,最终物极必反。抓住荣枯相生的时机适时进退,那么你就能涨时赚钱,跌时也赚。
31. 出手要稳,下手要狠
如果有好的投资机会来了,不要犹豫和徘徊,必须立即出击。
32. 经验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靠
我不是根据现有的规律出牌,而是在游戏规则中寻求改变。
33. 该退出的时候别恋恋不舍
我善战但绝不恋战。
34. 投资"组合拳"威力最大
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如果发生什么就该如何应对。
35. 相信但不迷信投资工具
有时候经济规律和股票也是盲目的,不要试图用图形或者别的工具完全地诠释股票。
36. 常赚钱者不常操作
如果操作过量,即使对市场的判断正确,仍会一败涂地。
37. 有多少资金就赚多少钱
想要"安全",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有一个"安全边际"。
38. 把你的亏损降到最低
我富有只是因为我知道我什么时候错了。我基本上都是因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幸存"下来的。
39. 把握最好的买入时机
只有当市场条件成熟时股票价格才会上涨。
40. 市场过度反应是最好的赚钱时机
在股票市场上,寻求别人还没有意识到的突变。
41. 读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
当人们因贪婪或者受到惊吓的时候,他们时常会以愚蠢的价格买进或卖出股票。某些股票的长期价格是取决于企业的经济发展,而不是每天的市场行情。
42. 培养一点独立思考的能力
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是必要的,金融本身就是为了追逐利润,如果你放弃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而是一味地跟风和从众,你就会像常人一样庸碌!
43. 投资有隐蔽价值的股票
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赖的,因而,如果在华尔街你跟随别人赶时髦,那么,你的股票经营注定是十分惨淡的。
44. 朋友圈是你最好的资源
一个由消息灵通者或重要人物组成的关系网是获取投机信息的特殊重要的渠道。
45. 做投资切忌急功近利
不求一击成功,就像浪涛不停地冲刷一样,直到堤坝发生松动--耐心始终是投资者所必备的,耐心,足够的耐心。
46. 用尽你手中的每一张牌
如果你的投资运行良好,那么,跟着感觉走,并且把你所有的资产投入进去。
47. 市场比你想象的更愚蠢
市场是愚蠢的,你也不用太聪明。期望大家捉住机会,只是要时刻持续警惕,不要最终被疯狂所吞食。
48. 害怕失败就越会失败
如果你没有做好承受痛苦的准备,那就离开吧,别指望会成为常胜将军。
49. 令人狂喜的股票不可信
其实股市就是这样,你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倾家荡产,而在市场上最晦气的就是投资者买到了令自己欣喜若狂的股票。
50.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投资天才
人生就像漫长的马拉松,谁有耐力,谁就可以赢得最后的胜利。
附录1 索罗斯大事年表
附录2 索罗斯与巴菲特投资对比
附录3 索罗斯投资理论精读
《蒋丰看日本:日本财经大腕谈中国》目录
01 爱己乃不善之最也
记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
02 要在中国争做好"企业市民"
记"丰田王国"第六代继承人丰田章男
03 让中国消费者信赖"日产"
访日中合资企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关润
04 架起日中之间的"空中友好桥梁"
访日本航空公司总裁植木义晴
05 我要成为日中之间的一座"大桥"
访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会长大桥洋治
06 希望中国市场销售份额能超过日本
记日本优衣库掌门人柳井正
07 外企要有取之中国用之中国的精神
访株式会社Cross Company社长石川康晴
08 让时尚文化为日中民间交流推波助澜
访株式会社TuTuanna社长上田利昭
09 通过和服为中国留学生展示日本文化
访东京山喜株式会社董事长兼总经理中村健一
10 日企在华投资不应再指望廉价的人工费
访日本经团联副会长、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会长坂根正弘
11 中国式的市场经济在危机中凸显优越性
访日本东丽集团社长日觉昭广
12 中国依然是未来发展的最重要市场
访富士施乐株式会社社长山本忠人
13 到中国传播"香道" 实现"文化回流"
访"日本香堂"集团公司社长小仲正克
14 日本企业家在知能创造方面应学习中国
访日本BroadBand Tower股份有限公司社长兼CEO藤原洋
15 中日经济互惠互利的时代正在到来
访日本NTT数据公司社长岩本敏男
16 网络改变社会 问题亟需解决
访日本因特网先驱、艾杰集团董事长铃木幸一
17 经营者要能凝聚人才实现共同梦想
访日本GMO INTERNET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熊谷正寿
18 要培养日中两国年轻人做IT人才
访日本克拉在线公司总裁家本贤太郎
19 "为促进日中友好我愿意随时效力"
访株式会社皮乐的创始人布川郁司
20 "亚洲人的美容应由亚洲人来做"
访日本Sapho诊所所长白壁征夫医生
21 中国经济转型有望带动亚洲的发展
访日本内藤证券株式会社社长内藤诚二郎
22 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开始由量到质
访日本亚洲投资公司社长细洼政
23 人民币国际化不必急于一时
访日本SEVEN银行董事长安斋隆
24 让年轻员工"脚踏实地"了解中国
访日本东洋证券社长大畠胜彰
25 日中两国仍应求大同存小异
访日本SBI控股株式会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北尾吉孝
26 日中之间的纠纷是彼此重视的一种表现
访日本双日株式会社会长土桥昭夫
27 让中国消费者的"面子"更加靓丽
访日本川井贸易公司社长川井振
28 "日中做伙伴能创造世界一流的东西"
访日本江守集团社长江守清隆
29 期待日中两国关系慢慢地好起来
访三越伊势丹公司社长大西洋
30 没有任何国家的市场能够取代中国市场
访良品计划株式会社会长松井忠三
31 食品安全再进一步 食品健康再进一步
访株式会社明治董事长川村和夫
32 支持习近平主席限制"三公消费"
访日本和民集团会长渡边美树
33 "讨人喜欢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访摩斯饮食服务公司会长兼社长樱田厚
34 换位思考才能让日中关系进入新时代
访日本贺茂鹤酿酒公司名誉会长石井泰行
35 日中需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互相借鉴
访株式会社Gourmet社长椋本充士
36 将"小肥羊"带入日本的"牧羊人"
记著名火锅连锁品牌"小肥羊"日方代表青山浩
37 开发中国市场不仅为获利也为报恩
访株式会社山田养蜂场社长山田英生
38 为了两国饮食、生活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访日本白鹤酒造社长嘉纳健二
39 日中政治矛盾不应影响日中经济
访日本邮船株式会社董事长宫原耕治
40 日本公司应做好中国的"企业市民"
访日本通运株式会社会长川合正矩
41 中国的发展强项是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访大和运输株式会社社长山内雅喜
42 观光产业的实质是"和平产业"
访日本HIS国际旅行社董事长泽田秀雄
43 温泉,让人感受到一种母性的力量
访观音温泉社长铃木和江
44 日中房地产业界应携手合作
访日本株式会社NEXT社长井上高志
45 日中大力推动人才交流能实现双赢
访日本绳文株式会社董事长古田英明
46 "众包"的中国市场会比美国市场大
访株式会社Crowds Works社长兼CEO吉田浩一郎
|
內容試閱:
|
《改革再出发,你抓住机会了吗?》
以房养老那点事儿
中国老龄化的最大特点依然与钱有关,即未富先老。中国在人均GDP为3000美元时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一般国家人均10000美元时才进入这个阶段。到2011年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85亿人,全国各类养老机构4万个,养老床位315万张。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养老难日益显现,人们对养老机构的需求日益增大。
北京的张女士的父亲年逾八旬,需要人看护照料。冲着价钱相对便宜,她想把老人安顿到公办养老院,可问了一圈下来,有床位的养老院条件十分简陋,环境稍好的则需“排队等候”。广州的崔先生也有着同样的烦恼。无奈之下,他跑去民办养老院打探行情,结果很失望。“环境是好,但交通不便,收费更贵。”崔先生说,不少养老院在入住时需先一次性交一笔钱,至少5000元,再算上各类押金和按月算的床位、护理、伙食费,少说也要上万元,这还不包括以后每个月好几千的开销。对于他这样的工薪家庭是笔不小的费用。“住不上”和“住不起”并存是中国普通收入家庭寻找养老院时所遭遇的困境。
谁来给自己养老?社会福利与子女都被寄予厚望,就在此时“以房养老”横空出世,令人疑虑重重。好不容易买了套房,最后还要还回去换取养老金,想不通。以房养老,真的就那么可怕吗?
现在很多人骂“以房养老”,以为它会把以房养老这种形式强加给老人,其实从现有政策和国际通行做法来看,以房养老的产品最终会以保险理财产品的形式推出,属于自主选择的商品。之所以令大家紧张,无外乎“以房养老”四个字从政府的嘴里说出来带有政策语气,容易被误读成强制性的推行措施;另外,这短短四个字中竟一下子包含了老百姓一辈子最关心的两个问题:房子和养老。谁敢动这两块“奶酪”,老百姓自然备加关心。政策指导意见一经公开,还没等政府做进一步的解释,“用房子换养老金”的争议声音就已经是铺天盖地,不仅政府始料不及,就连各大媒体也应接不暇地赶忙推出各种相关专题节目,生怕落在自媒体之后。
我们还是看一看2013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吧。这份指导意见首次明确提出了促进和推广运用金融杠杆工具提高养老质量。房子作为可抵押的重大家庭资产成为撬动金融杠杆的首选,于是被解读为抵押房子还养老金,去世之后房子归银行甚至是政府,简称“以房养老”。这种解释固然没有逻辑错误,但是如果把以房养老简单地归结为辛辛苦苦贷款买了房子最终还要把房子还给银行这一条不归路,那么这显然是一种误读。“以房养老”最重要的实施背景就是自愿契约性。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能力自主选择以房养老的理财产品,这种产品通常由保险公司推出。以房养老保险类产品更适合拥有两套以上房产的群体,将房产视为财富资产,为生活幸福服务,正所谓“财尽其用”。当然,具有传统的将房子作为重要遗产传承下去思想的人是不适合“以房养老”产品的。
房子在中国传统民间文化里不仅代表着财富、地位,更是一种家族传承的载体。每一个跟房子相关的社会政策和市场产品都会引起各种非议,但“以房养老”不会成为强制性的社会养老资源分配方式,仅仅是希望老百姓的养老生活更加锦上添花。当然,政府对养老保险产品的监管要求应该更加严格,与此同时养老的社会保障投入不能松懈。只有社会基础养老基金实现均等化,老年人在此基础上进行市场化选择才更有安全感。反向抵押式的以房养老产品能走多远?我们拭目以待。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政府对养老市场的引导不仅要有创新的魄力,更要有坚实的政策公信力;老百姓也要通过“以房养老”风波来提高自己对养老理念和养老质量提升的再认识。吐槽固然很爽,但是了解各种养老产品的属性比单纯的抱怨更有用。
……
《索罗斯给世人的50个投资启示》
20.投资自己熟悉的领域
投资风险往往来自于自己的无知。
这是索罗斯经常对量子基金的员工们说的一句话。由此可以看出,投资者在选择股票前,对其上市公司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是降低风险的重要途径。从索罗斯多年的投资实践中可以看出,他之所以能够在混乱的市场局势中多次成功获利,主要是因为他在决定出击之前,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他认为,选择自己所熟悉的领域进行投资,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保证投资者比较容易了解上市公司实际的经营状况。
对于自己不了解的投资对象,索罗斯从不太理会。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他明白自己的能力范围。通过思考以下问题,索罗斯划定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第一,我对什么感兴趣?
第二,现在我了解什么?
第三,我愿意去了解什么,学习什么?
索罗斯认为,投资者只有回答了这3个问题,他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的投资领地并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而唯有如此,投资者才能轻松地对不符合自己投资标准的“机会”说“不”,停止赔钱,开始赚钱。
那索罗斯自己熟悉的领域又是什么呢?索罗斯在华尔街最早做的是国际套头交易,几十年以来,他也一直是在这个领域中打拼。如果他像巴菲特那样去做长期的企业投资,也不见得会做得很糟,但他没有,因为他知道那不是他熟悉的领域,那里边的风险他无法了解。索罗斯是套头交易投资领域的先驱,他很少触及其他行业,即便是投资,也仅仅是作为一种多样化的手段,浅尝辄止。他所有的身家和名声都来自于国际套头交易市场。
他刚刚到美国的时候,国际套头交易还非常萧条,幸好那时候纽约各银行正对欧洲金融界的情况开始产生兴趣,而这方面的人才又很少,于是,索罗斯立即成了抢手人物。那个时候地方观念很严重,欧洲人只同欧洲人打交道,美洲人只同美洲人接触。但索罗斯没有那些狭隘的地方主义观念,他从欧洲来,不仅对欧洲了解,而且善于在欧美两相比较中发现机会。这使他在欧洲证券方面大有作为。
在当时通信不发达的情况下,信息传递很受限制。然而,索罗斯拥有的两个长处让他脱颖而出。就在那种缺少起码的信息网络的情况下,富有创新意识的索罗斯成了唯一一个熟悉欧洲情况的人,按他自己的说法是,至少比美国人熟悉。再加上他有一般金融界的职员所没有的哲学头脑,善于利用推测和分析来弥补实际材料的不足。正是这两个长处,使他成了华尔街欧洲证券投资者们倚赖的支柱。索罗斯自己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大金融机构,竟然对于他这个刚刚从欧洲来的年轻人言听计从,而且他写出的那些以猜测和推理为主,以实际材料为辅的研究报告,被准备到欧洲去投资的人当成了重要参考资料。在这个时期,索罗斯成了华尔街欧洲经济情况的专家,成了投资热潮中的重要人物。这样,在这个别人都不熟悉而他熟悉的领域里,他事业中的第一个高潮出现了。
1959年至1961年,索罗斯领导着美国金融机构在欧洲市场投资,而且事业发展得顺风顺水。他甚至在1960年,带领着几家大的金融机构对欧洲股市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洗劫。这更令他名声大噪,成了华尔街投资欧洲市场的引导者。
同样是在美国的欧洲证券领域,索罗斯后来却受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打击,那一次使他陷入了事业的低谷。那次的失败,后来他认为主要是因为出现了一个当时他还不熟悉的条件——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当时,通过对德国银行和保险业敏锐而仔细的研究,索罗斯发现了不容易被一般人发现的秘密,在此基础上,索罗斯写出了有关德国保险业的报告,指出“艾克纳穆恩克纳保险集团”的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索罗斯拿着自己的研究报告去找摩根斯坦利银行的高层面谈。摩根斯坦利的总裁看完报告后,都等不及索罗斯做更多的备忘录,就让他立刻着手买入股票。他们尝过甜头,相信这一次索罗斯仍能慧眼识真珠。索罗斯的分析没有错,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索罗斯不可能想到美国的海外投资业会遭到新上任的肯尼迪政府的沉重打击,他当时还没有意识到政府的力量有多么巨大。
后来索罗斯在总结经验时说:“肯尼迪的措施终结了我在欧洲投资热中的这一段辉煌史,这也给了我一个教训,那就是——政府的行政措施常常把股市推向了测不准的境地。”
在那以后,索罗斯继续加大对他熟悉的领域——国际套头交易的研究,不断总结各种经验,以期在这个领域中获得更大的发展。他还自己做模型实验,并在自己的实验中发现了金融投资的收益差别。于是,他自发地触摸到了客观存在的发财机会。凯文曾这样评价他:“我总是希望我聘用的每一个人都表现出色,而索罗斯显然是非常突出的。他来自欧洲,天生具有国际眼光。他了解国外尤其是欧洲的情形,精通包括法语和德语在内的欧洲数国语言,索罗斯在这种业务领域里堪称轻车熟路。”
通过对所从事领域的熟悉和不断努力研究,索罗斯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国际套头交易专家。在成立了双鹰基金及量子基金以后,他也一直坚持在国际套头交易领域的投资,在三十多年的风雨兼程中,他披荆斩棘、劈波斩浪,上演了一幕幕传奇式的投资经典剧目,创造了一次次令人惊叹的获利奇迹,历练出了一条条圣典式的投资理念,成了这一领域里毫无争议的霸主之一。
每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都有自己的领地,正像索罗斯一样,他规划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只要他不超出这个范围,他就拥有了一种让他的表现超出市场总体表现的竞争优势。可见,成功离不开专业化是不变的法则,投资世界也不例外。
……
《蒋丰看日本:日本财经大腕谈中国》
日本亚洲投资公司(JAIC)一位78岁的老人,当年接受日本首相野田佳彦的邀请,在日本航空公司濒临破产时临危受命,只用了两年时间就重建了公司并成功再次上市。这个人就是有着当代“经营之神”美誉的稻盛和夫。
话说当年,稻盛和夫27岁开始白手创业,不但将自己的“老本行”——京瓷公司打造成为世界500强企业,还凭着一股造福于民的信念进军电信业界,最终通过市场竞争大幅降低了日本的通讯费,同时也让后来的KDDI公司跻身世界500强行列。
在日本,稻盛和夫与已经去世的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并称为“经营四圣”。他自己多次强调指出,是年轻时学习了中国圣人们的教导,才有了自己的今天。越是竞争激烈的时代,这些圣人们所教导的正确的为人之道才是最重要的。
爱己乃不善之最也
众所周知,今天的中国大陆的企业正在转型过程中,在这样的一个变局当中,稻盛先生的经营理念对中国的企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有些什么样的启示呢?
稻盛和夫这样说:“如果有人问我:公司是谁的?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公司的意义在于追求全体员工物心两面的幸福,是为了客户、交易对象、地区社会以及所有与公司相关的人。’
“虽然有人主张‘股东主权论’,认为为股东谋利才是公司存在的目的。但京瓷公司从创业到现在,我从来没有讲过这种话。我希望在保证他们利益的同时,把公司做成让员工安心、开心工作的地方,并因此得到社会的广泛信赖和尊敬。从这个意义上讲,经营者首先有责任让自己率领的团队获得幸福。
“我所尊敬的同乡前辈西乡隆盛在他的遗训中说:‘爱己,乃不善之最也。’这是为建立明治政府竭尽全力的西乡,对当时醉心于私利自欲的领导人所发出的警示。‘包括自己的生命在内,只有能够抛弃私心的人才能成就大事。’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经济界,也适用于各行各业。我坚信,领袖的标准就在克己奉公。
“对于中国来说,现在确实到了转型期,无论是经营者还是个人都面临很多抉择。在进行判断时,是以私利私欲进行判断还是以人的良知来判断,结果将迥然不同。
“我年轻时就开始学习中国的孔孟之道,也认真钻研了《论语》。我感叹这些中国的优秀人物,有着了不起的思想。或许有人认为,在如今这个时代赚钱才是最重要的,这些古老的道理已经行不通。但这是不对的。我认为越是竞争激烈的时代,这些圣人们所教导的正确的为人之道才是最重要的。这种思想造就了今天的我。
“的确,经营企业需要追求利润。但君子爱财也应取之有道,不能为了利润而不择手段。我们应该通过正道来追求利润,这样才符合爱他、利他的思想。
“以重建日航为例。我接受这项任务时,约4万日航员工正面临失业。当时日本经济不景气,很难想象这会给日本社会造成何种恶劣影响,大型企业破产也会给日本经济带来冲击,降低外界的信心。所以我既要保住他们的饭碗,也要守住日本企业的名誉。我为了帮助员工,抱着利他之心来到了日航,员工们非常感动。他们在每个岗位上都钻研创新,不断地进行改革,结果收益就提高了。可以说正是利他之心带来了利润。”
日中关系终能走出困境
近年来,中日两国因为钓鱼岛危机引发关系持续紧张。日本的政治家和经营者,今后应该如何与中国打交道?
稻盛和夫告诉记者,日中关系现在暗流汹涌,情况非常严峻。处理起来并非易事。日中两国都坚持认为那是自己的领土。领土问题不能简单地用一加一等于二的简单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就像是卡在嗓子眼里的刺,要想取出来需要花费时间。
但是,包括经济在内,日中不能单单因为这个问题就一直坏下去。日本人要把国土问题放到一边,对中国民众以德待人,对于中国政府人士,也要用日本人的高尚德行去接触。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出现过孔子、孟子等众多杰出的哲学家。哲学理论非常精辟,普通的大众也拥有这样的素养。我觉得日本应该放弃霸道,对中国以德行来接触。在中日企业的经营与合作中也是如此,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外还要关心和呵护对方。德是待人之本。
日中两国间的问题不会通过激烈的方法解决,因此它也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但是两国人民的本性是十分相近的,接受的传统文化熏陶也十分相近。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两国关系终能走出困境。虽然这也许会需要很长时间。
中国人开始接受稻盛哲学
在中国,稻盛和夫的书籍不断出版,“稻盛哲学”也日渐获得认可。他的哲学在中国最受欢迎的是哪一部分?
稻盛和夫认为,应该是“稻盛哲学”中的“利他”之心。虽然公司经营者关心的根本问题是如何盈利,但我认为在这之前要先考虑如何“利他”。如果你自己想盈利的话,别人也想盈利,那么就必须考虑双赢的问题,否则就永远是“一锤子买卖”。经营需要方法和技巧,但最终这些都与经营者的品性有直接联系。如果经营者被“利己”之心驱使的话,那这个世界将变成什么样?
举个例子,现在欧美的经营方式就是“利己”。只要自己能赚钱,别人再苦再累也与己无关。还有成果主义,只要员工做出成果,我就会给他涨工资等。这就是“利己”之心驱使经营者采取的经验技巧。但我认为这是行不通的,经营者必须基于“利他”的基础之上。这个理论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
我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演讲时,曾有中国著名的教授对我说:“中国为了快速实现现代化,一直给学生灌输欧美的经营教育理念。但我们现在需要深刻反省,今后也打算将你的哲学介绍给学生。”
那么,看上去是“利己”观念横行的中国,为什么开始接受“稻盛哲学”了呢?我觉得是群众已经认识到,现在的中国企业间回扣现象横行,部分政府官员行贿受贿也愈演愈烈,这些都是不正常和不健全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在中国四处奔走演讲,不辞辛劳也不接受报酬。我想正是因为中国民众看到了我的行动,才对我的理论产生信心。我的理论还在不少中国政府人士间引起了共鸣。他们认为中国的经营者可以因此得到启发,非常有意义。
中国是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得到根本改变。但是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各阶层人士开始拥有“利他”之心,我很期待中国会发生改变。
中国文化影响一生
从“稻盛经营”到“稻盛精神”,稻盛和夫已经成为了日本成千上万人们追随和学习的对象。但稻盛和夫在教导员工或在外演说时总强调“自利利他”“积德行善”等中国古典的道德规范。这些东西到底对稻盛和夫本人有什么样的影响?
稻盛和夫回答说:就像我刚才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思想造就了今天的我,这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我曾在1997年时皈依佛门,在一家禅宗寺院出家。当时很多人认为,佛教普度众生和企业追求利润的理念相悖。但我认为这是个极大的误解。佛教中有一句话叫“自利利他”,认为要想自己获利必须造福他人。在企业经营当中,我也经常要求员工尽力帮助别人。这样肯定会有回报。
僧人的化缘修行非常辛苦,对身心忍耐力都是一种锻炼。当天傍晚我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寺院的途中,路上一位正在扫地的老太太向我走来,她看上去很贫穷。但她伸手递给我100日元硬币,对我说:“您一定很累也很饿了吧,请拿这些钱买点吃的吧。”当时我全身就像电流流过,颤抖得说不出话来,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那种幸福的感觉令我毕生难忘。
中国有句古话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日语里也有“善待他人也是为了自己”的教诲。做善事的人家子子孙孙都会得到幸福。因此,我认为所谓佛教不适合资本主义、不适合企业盈利的说法是错误的。中国的古典文化、传统正是经营者所需要的精神食粮,它影响了我的一生。
对于中国新一代正在崛起的企业家,稻盛和夫也有期待。他说:中国人在商业方面有很好的才能。从历史上看也是一样,华侨在世界各地都取得了经营的成功。总的来说中国具备商业人才。但是,如果只是为了赚钱的话,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失去自我。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看到,人应该要做什么,应该注意什么,我认为中国的企业家们应该学习中国的古代文化,学习古圣先贤的思想,重新审视古典文化,避免误入歧途。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
走笔至此,笔者的脑海里面闪现出这样的思考。中国经营者追捧稻盛和夫,根本目的是为了向他学习赚钱的方法。但是人们已经发现,稻盛和夫成功之后,无论在日本还是在中国,传播的都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将此归结为自己的成功之道。中国经营者的“求”与稻盛和夫的“供”之间,乍一看是有些对不上焦。
但是我们也看到,2012年,由于中日钓鱼岛争议,引起了中国广泛的反日游行和抵制日货运动。日本人写的书在中国书店里消失了,但稻盛和夫的理论著作却仍然屹立不倒。尤其是他的《活法》,在中国已经卖出一百余万册。正是他的这一理论哲学,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共鸣。
中国社会正在呼唤传统道德观念。如果中国的经营者也能适时地转变思想,不要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用一句日本的老话来讲:“成功会是伴随而来的结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