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HK$
55.8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HK$
54.9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77.8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201.6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HK$
76.2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HK$
143.4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HK$
188.2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HK$
76.2
|
內容簡介: |
《海阔天高--我们和崔海天在一起》所刻画出的 崔海天英雄形象,是石油师一名普通战士成长道路的 缩影,是一名普通施工员成为油田建设领军人物的传 奇,是石油人战天斗地、所向披靡的战歌,是一位中 国共产党员浩然正气的写照。崔海天的事迹给了人们 很多的启迪,尤其给了年轻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许多昭 示。其根本的一点就是:“青春不留白,一生不虚度 ,怎样把自己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使祖国变得*加 青春美好”。
《海阔天高--我们和崔海天在一起》由赵庆德主 编。
|
目錄:
|
披荆斩棘 南征北战
家世和童年
关内关外读了4所小学
千里逐飘蓬——崔海天的中学时代
军旅生涯
转业玉门建新功
大庆油田会战中的崔海天
崔海天在曙光油田
勇挑重担不辱使命
崔海天的“第二篇文章”
海阔天高 功丰业伟
我同崔海天相知相识五十年
于细微处见精神
——崔海天为江泽民同志找到了当年合作的老同志
好同事好朋友崔海天
崔海天同志最善于与人共事
六十年代的大庆油田建设和崔海天同志
相交相知可信可敬
——崔海天同志二三事
严格执行制度的榜样坚持质量第一的典范
油田建设的优秀领导崔海天
曙光油田会战的片段回忆
细微之处见精神——我所见到的崔海天指挥
善学实干的油建人——崔海天
海天为国 一片丹心
我最敬重的领导崔海天
石油师的精英崔海天
精心打造一支油田建设野战军
油田建设“三化”施工的创始者
逆境中的崔海天
崔海天领导施工阶段分明目标明确
油田建设的专家崔海天
崔海天关心国家大事
崔海天同志石油人生的点滴回忆
我是“五毫米见精神”的见证人
“海天”情
和崔海天在一起苦中乐无穷
日三省身克己律己
与崔海天接触的日子
严细认真高瞻远瞩
崔海天二三事
身残志坚谱新歌
和崔海天共同做过的几件事
抓生产就是要理直气壮
大庆基建领军人崔海天
退休的崔海天关心我
对崔海天同志的片段记忆
一生情系大庆建设
崔海天指挥的故事
我们给崔海天做鉴定
海天一色——亦师亦友崔海天
指挥大庆乙烯工程建设的大家
老当益壮高风亮节
我所了解的崔海天同志
大庆建设的领军人
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崔海天指挥
大庆基建队伍的奠基者崔海天同志
好党员好干部好领导
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
我们的好指挥崔海天
和崔海天在一起的日子值得回味
磊磊风骨照后人
我所认识的崔海天
虽然只言片语,却是情深义重
——采访李景荣侧记
我所接触的崔海天同志
创意产业值钱啊
我搞了一辈子油住了大半辈子帐篷
大庆精神刻着“军”字印章
听老会战讲大庆光荣传统
乙烯建设承包的先行者
亲情友情 情深义重
海天同学两三事
同窗三载情义无涯
战斗的青春永存的友谊
大庆代表团新疆行
搬家
聚少散多情义不减——兄长崔海天点滴
在历史的坐标上更加理解、尊敬、孝敬老一辈
我们的父亲
爸爸的爱
父亲
附录
崔海天简历
编后语
|
內容試閱:
|
披荆斩棘 南征北战 家世和童年 林铁石 1929年5月17日,农历四月初九,在辽宁省沈阳 市新城子区财落堡乡姚 家庄一户人家里诞生了一个男婴。这个男婴就是后来 大庆石油战线上颇具名气 的崔海天。
19世纪末,华东、华北一带,尤其是河南、山东 地区,自然灾害频发,洪水、 干旱、蝗虫等灾害连年不断,尤其是住在黄河中下游 两岸的居民更是提心吊胆。
面对这样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人们不得不放弃自己 祖祖辈辈赖以生息的土地 和家园,背井离乡,到东北另谋生路。这就是发生在 清朝年间的、历史上有名 的人口大迁徙,俗称“闯关东”。
据崔海天的大姐崔慎言(生于1923年)回忆说,崔 海天的曾祖父崔殿臣,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公元1890年前后,领着三个 儿子崔玉庆、崔玉仑、 崔玉昆和全家老少20多口人,离开了他们祖祖辈辈赖 以生存的故土,推着木 轮车、挑着扁担,一路上风餐露宿,经历了日晒雨淋 ,饱受千辛万苦,历经数 月,来到了这块广袤无垠的东北大地。他们在离沈阳 不远的一个名叫姚家庄的 地方安顿下来。当时,这里只有几户人家,因第一个 来到这里的人家姓“姚”, 因而得名“姚家庄”。
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全家 人在崔殿臣的带领下开始 了新的创业。经过几十年辛勤劳作和不懈努力,到了 20世纪20年代,已经家 境殷实。其间,又有山东的同宗陆续来到这个村庄, 崔姓便成为这个村子里的 第一大姓了。
后来,因时局动荡,连年战乱不断,崔殿臣对社 会失去了信心,加之年纪 渐渐大了,他就把家务事全交给了他的长子、崔海天 的祖父崔玉庆来打理,他 自己到沈阳的一家寺院出家修行。据崔慎言回忆,曾 祖崔殿臣活了100岁。过 世时,村子里敲锣打鼓为老人办理了丧事,场面很大 ,很热闹。在东北农村, 这个年龄过世算“喜丧”。
崔玉庆在三兄弟中排行老大,少年时代读过书, 在农村属于识文断字的人。
在他的带领下,崔家的日子在当地也算是有声有色。
因崔玉庆有文化,办事干 练,又有着忠厚的性格,谁家有困难,他都会伸手帮 上一把,在村民当中极有 威信。于是,当地村民公选他为农会会长,类似于今 天的村委会主任,负责处 理全村的事务。他领着七八个人,农忙时节组织生产 ,平时则负责处理村里的 杂务,如照顾鳏寡孤独者的生活,张罗各农户家中的 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杂务。
大致上是一种农民互助组织,也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乡 绅制度与原始的农会组织 的结合形式。久而久之,崔玉庆就成了乡亲们的主心 骨了。
崔家一直注重子女的教育。崔慎言听老人说,闯 关东时,别人离开家乡, 木轮车上装的都是吃的和日常用的东西,而崔家在离 开家乡的时候,车上装的 除了生活和生产用的物品外,还有几大箱子书。当时 有些人就感到奇怪:人都 快累死了,崔家怎么还带这么多“累赘”。
这足以说明,崔家从祖辈起就非常重视后代的文 化培养和教育。崔家一直 遵循着先辈们的教诲,以《朱子家训》为治家理念: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崔海天的祖父崔玉庆育有四子一女。四个儿子依 次为:崔秀云、崔景云、 崔祥云、崔峰云,女儿的名字没有留下来。崔海天的 父亲是崔峰云,1900年生 人,在五个兄妹当中排行最小。
无论以后家境如何变迁,崔玉庆要求四个儿子都 要让孩子们上学读书,四 个儿子也都商定,每家至少要供出一个大学生。令人 敬佩的是,在崔家,女孩 子和男孩子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最起码也要读到 小学毕业。这在旧中国, 尤其是在农村,是尤为难能可贵的。
在崔玉庆以及家族的共同努力下,家族不断扩大 ,财产越积越多。为了防 止被“胡子”骚扰和抢劫,他们家不但修了高大的院 墙,院墙里还修有炮楼。
炮楼里24小时有人站岗值班。
当时的农村是以务农为主,但是,崔玉庆的思想 是比较开放的。他在农忙 的时候组织全家一起劳动,农闲的时候,他就弄一些 农副产品让孩子们到城里 去卖,一来可以贴补家用,二来让孩子们出去闯荡闯 荡,见见世面。这样的想 法在当时的社会还是比较超前的。崔玉庆让三个大的 儿子务农,让最小的儿子 崔峰云出外闯荡,做些小生意。
崔峰云开始念的是私塾,后来上了“新学”。他 从小学习优秀,头脑灵活, 在父亲崔玉庆眼里,崔峰云是个有出息的孩子,所以 ,崔玉庆就把跑外的事交 给了他。崔峰云曾和他的侄子崔海涛(比崔峰云小一 岁)先后考取了大学。遗 憾的是,由于妻子患病,崔峰云最终未能完成学业。
1922年,经人介绍,崔峰云和当地的一个姓魏的 女子结了婚。魏氏(崔 海天的母亲),1900年生人,从小接受过几年的文化 教育,能写会算,是一位 知书达理、勤劳善良的农家妇女。婚后,崔峰云在外 做生意,她在家操持家务, 培养孩子。他们也算是门当户对,魏家几代人都以教 书为生,在当地也是个书 香之家。所以,崔峰云夫妇后来在对自己子女的要求 和管教上更加严格。
崔峰云兄弟几人虽然都先后成了家,但按着旧俗 ,几十口人仍然共同生活 在一个大院里。家里面所有的事都由父亲崔玉庆一个 人掌管,属于封建大家长 式管理。
1923年,崔峰云和魏氏的长女出生。因为从小话 多,所以,到了上学的时候, 父亲给她取名叫崔慎言(在家里有小名),意思是提醒 女儿少说话,言多必失。
1926年,崔峰云的长子出生,按照崔家的排名规 矩,取名海青。1929年 5月17日,农历四月初九,崔海天出生了。崔海天从 小就很聪明、伶俐、顽 皮,长得天庭饱满,胖乎乎的,很讨全家人喜欢,尤 其是讨大家长崔玉庆的喜 欢,大家都说这孩子长大能有出息。
……P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