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诗词风景---古诗词中的空灵之景

書城自編碼: 272316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评论与鉴赏
作者: 张觅
國際書號(ISBN): 9787563945900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1-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49.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深度学习详解
《 深度学习详解 》

售價:HK$ 114.8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售價:HK$ 45.8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售價:HK$ 66.7
河流之齿
《 河流之齿 》

售價:HK$ 59.8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HK$ 89.7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HK$ 57.3
战胜人格障碍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HK$ 66.7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建議一齊購買:

+

HK$ 82.5
《解毒《红楼梦》的禅文化(繁体插画版)》
+

HK$ 48.0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古诗词中的千古相思》
+

HK$ 45.0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古诗词中的风雅之乐》
+

HK$ 45.0
《爱君笔底有烟霞——古诗词中的水墨丹青》
+

HK$ 48.0
《药之沉香——诗词中的中药往事》
+

HK$ 59.2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古诗词中的绝世才子》
編輯推薦:
空山灵雨,明月清泉……古典诗词中的文字总是带给人别样的韵味和别具一格的风景画面。在诗词中漫游风景,邂逅美丽,洁净而安宁。那些或清秀美丽或雄浑壮阔的景色,被一语道尽,意境空灵,令人回味无穷。本书作者总结了从魏晋南北朝到清代历史上有关风景的近百首古诗词,以此带领读者一同走进古诗词中的风景,进而发现诗词风景背后诗人、词人的内心世界以及这些诗词背后的文化符号。
內容簡介:
读着那些“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如同大梦初醒一般,虽然有点恍惚,可是又很踏实。

沉淀着前生的记忆,那种神秘而喜悦的悸动,亲切温暖得让人几乎流下泪来。

心中安宁熨帖,舒缓放松。

不担心失去,因为本来就拥有。
關於作者:
张觅

曾用笔名叶溪、云萱。经济学学士,文学硕士,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青年文摘》《特别关注》《格言》《视野》等全国近百家报刊,并被收入多种文集。出版有《微蓝的四月》、《诗词美人》等多部作品。曾为编辑、翻译,现为高校教师。文字柔美,风格恬静清新,深受读者好评。
目錄
魏晋南北朝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3

谷水潺潺,木落翩翩 6

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 8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10

采采不盈掬,悠悠怀所欢 12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14

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 16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1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9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2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24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26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鱼肥 27



隋 代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29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31



唐 代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34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6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37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39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41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42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43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45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46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48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9

饮酒溪雨过,弹棋山月低 51

满院池月静,卷帘溪雨凉 53

能不忆江南 55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57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58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60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61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62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64

音尘绝,西风残照 66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7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9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70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72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74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75

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77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9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80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82

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 83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85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86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88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90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91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92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 93

金风浦上吹黄叶,一夜纷纷满客舟 95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97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99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00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102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04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0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07

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109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111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113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 115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 117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119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121

不觉清凉晚,归人满柳阴 123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124

此时听夜雨,孤灯照窗间 125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127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28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130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 131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132

留得枯荷听雨声 134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136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138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139

古庙枫林江水边,寒鸦接饭雁横天 141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42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144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47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49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150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52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53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154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155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157

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近别衡阳 158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160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162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163

谁教白马踏梦船,乐游桃苑柳如川 164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165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168

一点露珠凝冷,波影,满池塘 170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171



五 代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174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76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177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178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180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 181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182

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 183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184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 186



宋 代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188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189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191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193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195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197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98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200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202

月映林塘淡,风含笑语凉 203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204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206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207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208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210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 212

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215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216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217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219

开遍杏花人不到,满庭春雨绿如烟 221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22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223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224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25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226

轻舟短棹任斜横,醒后不知何处 228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29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231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233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235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236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237

闲折海榴过翠径,雪猫戏扑风花影 239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 240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241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242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24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46

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 247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 248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250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251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253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254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55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256

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257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258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260

白露收残暑,清风衬晚霞 261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26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64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266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269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 270

红蓼花香夹岸稠 271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73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 274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275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276

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278

一川淡月疏星,浣沙人影娉婷 279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80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282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283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284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286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87



元 代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 289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 290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29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293



明 代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295

芳树下,夕阳边,睡觉芦花雪满船 296

一抹斜阳沙觜,几点闲鸥草际 297



清 代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299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白 300

寒窗里,烹茶扫雪,一碗读书灯 302

窗临水曲琴书润,人读花间字句香 303

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305

枳篱茅舍掩苍苔,乞竹分花手自栽 306
內容試閱
魏晋南北朝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是乱世之枭雄,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是如鱼得水,但骨子里,他仍有文人的性格,有文人的敏感与纤细,有文人关于生命与宇宙的自觉感知。



《步出夏门行》是曹操用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年)。这一年,曹操北征乌桓胜利,正壮怀激烈,于是一气呵成这组诗。组诗共分五个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章。

《观沧海》一篇中,曹操已经完全融入了宇宙之中,与这苍茫大海、灿烂星辰融为一体,与这丰茂百草、丛生树木融为一体。每次读到这首诗,眼前顿时铺展开来一片苍茫雄浑之景,有一种壮怀激烈的感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沧海这个词很有一种沧桑而雄壮的意境。沧海本来就是指的大海,因为海水呈苍青色,一望无际,因此称为沧海。

其实最开始,沧海是存在于神话中的沧海岛,《海内十洲记》记载:“沧海岛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万里,海四面绕岛,各广五千里,水皆苍色,仙人谓之沧海也。”因此,沧海又有了一抹飘忽瑰艳的意味,后来衍生出来许多意味深长的成语,比如“沧海桑田”,又比如当代词曲家、作家黄沾先生的词作:“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水波涌动,山岛耸立。其实古人用字真是很奇妙,通过“澹澹”这两字,仿佛能见到苍青色的海水拂起波纹的样子。“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山岛上树木丛生,各种草木生长茂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八个字,登时有一种睥睨天下的气势。曹操的目光从山岛水草上又投向了广阔的沧海。那瑟瑟秋风涌起,沧海波涛汹涌,一望无际的壮阔。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沧海竟如此博大,日月星汉,仿佛都是出自大海之中。雄浑壮阔,气吞山河,尽显一代乱世英雄之本色。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喜悦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曹操生前没有称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实际上便是真正的当权者。在他死后,他的儿子曹丕夺得皇位,追封他为魏武帝。

不管是一个睥睨天下的帝王,还是一个身无长物的贫者,在面对这自然界的浩瀚美景时,他们的心灵是平等的。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善哉行

曹丕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

溪谷多风,霜露沾衣。

野雉群雊,猿猴相追。

还望故乡,郁何垒垒!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忧来无方,人莫之知。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今我不乐,岁月如驰。

汤汤川流,中有行舟。

随波转薄,有似客游。

策我良马,被我轻裘。

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曹丕自幼“善骑射,好击剑”,常从曹操征战。因此,他对军旅过程中军人的苦乐忧伤深有感触,而这一篇就是在行军途中所涌起的人生苦忧之感。



白天到山上去采豌豆苗,怕到黄昏时会饥饿难忍。溪谷中有很大的风,霜露打湿了衣裳,寒冷侵入肌肤。山上渺无人烟,只听得野鸡声遍山野,只见得猿猴相互追逐。

此情此景,不免使人回望故乡,可是,故乡又在何方?忧郁如石头一般垒积胸中。每座山都有山崖,每棵树都有树枝,可内心之忧愁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无人知晓。

人生不过是暂时寄托于人世,何必如此忧伤呢?就算现在不快乐,时光也一样会飞逝,不会因为我的忧伤而停留半分。看那滚滚长河中,有一叶小舟独自行驶着。

那河里小舟随波流转,也不知道会停在哪里。这就像是人生,谁也不知道自己会在哪里停泊。那么,我还是骑着我的骏马,披上我的皮裘,在纵马飞驰中暂时忘却这人生的烦恼吧。



人有时候,无缘无故忽然便忧伤了,然而很难形容那种忧伤的由来,好像那种忧伤的感觉从来就存在于心底一般。即使是在最欢喜的时候,心中也总是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惆怅萦绕,这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孤独感。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固然是感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他那首诗里有如站在苍茫旷野中的孤独,引起了情怀敏感人们深沉的共鸣。

即使是手握重兵,权倾天下,这种感觉也是会有的。因此,“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之句便恰到好处地描述了人类所共有的情感体验,因此历来为人所称道。

当代学者叶嘉莹教授评说,这种莫知其所无端的“闲情”,正如同山之有崖、木之有枝一样,对有些诗人来说是与生俱来而无法摆脱的。“惆怅”在此,是“内心恍如有所失落又恍如有所追寻的一种迷惘的情意”,是“较之相思离别更为寂寞、更为无奈的一种情绪”。



诗人席慕蓉对这句诗也是情有独钟,她在《初老》一文中,以她一贯的优美诠释了自己对这句诗的感觉: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我们的生命里面还有更为固执的生命,我们的感觉背后还有更为强烈的感觉,是它们,是那从来不曾完整现身却又时时刻刻盘踞在我魂魄深处的渴望与憧憬,让我在初春的山林间,忧来无方,一时不能抑制也无从厘清啊!

整个四月,在开满了相思花树的树林间,在桐花绽放又复落下的山道旁,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着那种“恍如有所失落又恍如有所追寻”的迷惘。整个大地的悸动,借着湿润饱满的土壤,借着万物勃发的生机,借着那细叶繁花每一分秒里的细微变化,一点一滴又无所不在地渗进了我初老的身心,那惆怅因而特别鲜明。

然而,惆怅在此,却并不是因为失去了什么,反倒是为了那重新获得的什么。





谷水潺潺,木落翩翩



丹霞蔽日行

曹丕



丹霞蔽日,采虹垂天。

谷水潺潺,木落翩翩。

孤禽失群,悲鸣云间。

月盈则冲,华不再繁。

古来有之,嗟我何言。



曹丕是个成功的政客,也是位文采斐然的诗人。他“以文学批评家的眼光与作为,开创了文学自觉的新时代,创造性地拓宽了诗歌创作的样式,成功地完成了文人七言诗的创作”,他的《大墙上蒿行》又开创了长篇杂言乐府的新篇章,而他的《燕歌行》又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所著《典论·论文》,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



他的诗,几乎都是忧伤的,有建安时期特有的感伤,这首诗也不例外。

前四句说的是红霞漫天,那一轮日光在霞光中浮沉,天际有遥遥一弯彩虹;山谷之中,溪水潺潺,落叶翩翩而飞。“丹霞蔽日,采虹垂天”是绚烂明丽之景,而“谷水潺潺,木落翩翩”又是清幽安静之景。绚烂至极,归于宁静。

“孤禽失群,悲鸣云间”。有一只孤独的鸟,不幸离了群,落了单,在缥渺的云端一声声悲鸣着。

“月盈则冲,华不再繁”。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繁华落尽,便见苍凉。

“古来有之,嗟我何言”,这种忧伤古来有之,我这么感慨,又有何用呢?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曹丕评价很高:“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



赠丁仪

曹植



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

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

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

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获。

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

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

思慕延陵子,宝剑非所惜。

子其宁尔心,亲交义不薄。



曹植这首诗前半部分写景,抓住了初秋的景物特征,没有过于纤细的描摹,而从大处落墨,一句一景,气魄宏大,不像后来写景的诗歌数句才构成一幅画面。

可是,我非常喜欢第一句,“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初秋了,隐隐便有凉意袭来,庭院里的树叶也微有凋落。这一细微的变化被诗人捕捉到,便有了人生之感慨。



《三国志》中记载,“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城,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曹植自小聪慧过人,十余岁就能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善于作文。他文思敏捷,谈锋健锐,常常应声而对,脱口成文,敏捷得让曹操看文后都疑心有捉刀人。正因为曹植的文才,曹操对曹植非常宠爱,一度想立曹植为太子。

前面这首《赠丁仪》诗中的丁仪与其弟丁廙都很欣赏曹植的才华,得知曹操有此心意后,丁氏兄弟力赞其事,因此被曹丕所忌恨。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不久就借故将丁氏兄弟杀害了。



曹植的这首诗作于曹丕初为太子时,丁仪感觉危机来临,常常郁郁寡欢,因此曹植作此诗以示安慰。后来丁氏兄弟果然被杀,曹植悲愤不已。他后期的诗作就没有了前期的意气风发,而是沉郁悲壮之感居多。



曹丕一度也曾有杀曹植之心,但出于对弟弟才华的爱惜,曹丕作为诗人的悲悯压下了政客的冷酷,以七步成诗为由,放了弟弟曹植归去,终于成就了这魏晋时最具璀璨才华的一代大诗人。

陈寿称赞他:“祥惟圣贤,歧嶷幼龄。研几六典,学不过庭;潜心无妄,抗志清冥。才秀藻朗,如玉之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诗品》的作者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这首诗平白如话,清浅如溪,有淡淡道来的云淡风轻之感。



你问我山中有什么,那么我就告诉你,山中有很多白云。

这白云让我心中悠然怡悦,但是只有自己亲自来到这山中,才能领略到它真正的美,我无法把它赠送给您。

这么淡淡的一首诗,便勾勒出一个智者的禅意。恰如王维的一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读这首诗时,我尚年少,发了好一阵呆。明明是简简单单的诗,但读起来,却觉得里面有一个无比广博的世界。

如果已经历尽沧海桑田,便归隐山中,每天的生活简单安宁,抬头便可静静观望那山中缥渺如雾的白云。那白云悠悠,变化莫测,幻化出无让教人称奇的形状。这时,便一边静观云海,一边慢慢回忆起年轻时那些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故事。



这首诗的作者是陶弘景。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医学家。他天资聪颖,十五岁著《寻山志》,二十岁被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是普通人无法望其项背的天才式传奇人物。

但这传奇人物不仅有大才能,而且有大智慧。他在三十六岁之时,正当壮年,却急流勇退,隐居茅山。

此时正是梁代齐而立。梁武帝为巩固自己的帝位,一边以严刑苛法镇压民众,一边大力提倡学儒崇佛。陶弘景虽然隐居,却将这种种情形看在眼里,忧心苍生,于是便派徒弟入宫,向武帝献上宝刀两口:一名喜胜,一名成胜。意思是朝廷治国平天下,一要施以善政,二要增强实力。武帝见陶弘景苦心如此,很是感动,也想着趁这个机会邀他出山,于是亲提御毫,写了一份御诏,文曰:“心中何所有?卿何恋而不返?”结果,陶弘景于山中清景中接到诏书后,望望岭上舒舒卷卷的白云,提笔写下此诗,婉言谢绝出仕。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一种悠然的、宁静的、自然的喜悦就在其中。



梁武帝礼聘不出,于是便时不时向他请教朝中大事,陶弘景都有妙策,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南史·陶弘景传》记载:“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后来“山中宰相”也成了一句成语,比喻隐居的高贤。后来清人唐黼墀题陶山寺一副楹联:“六朝霸业成誓水,千古名山犹姓陶。”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也是一篇极优美空灵的佳作:“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晖。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采采不盈掬,悠悠怀所欢



拟涉江采芙蓉

陆机



上山采琼蕊,穹谷饶芳兰。

采采不盈掬,悠悠怀所欢。

故乡一何旷,山川阻且难。

沉思钟万里,踯躅独吟叹。



古诗十九首是非常清丽浅显的诗句,所含深意却摇曳不绝。明代学者胡应麟在《诗薮》里曾称赞它“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动天地”。因此,古代诗人有不少拟古诗十九首而作的作品,其中不乏佳作,比如说陆机这篇《拟涉江采芙蓉》。



陆机《拟涉江采芙蓉》所拟的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的原文如下: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在江边采芙蓉,水边香草摇曳。采来的芙蓉送给谁呢?当然是送给心上人了,可是自己想赠予芙蓉的那个人却在遥远的地方。遥想他现在,一定也正在回首,恋恋看着故乡的方向,然而长路漫漫,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涉江采芙蓉的思念是对情人,而陆机这首并未有所具体指代,而是对故乡和对故乡的人的思念。

上山去采集那些白色的花呀,深谷中遍生芬芳的兰花。采来一束不盈一掬,将花捧在怀中。立于山川之上,望着故乡的方向,故乡是如何遥远啊,而与故乡之间,又隔着这么多险阻陡峭的山川。沉思之中,心已经飞跃万里,飞向了久违的故乡,而睁开眼来,只能孤独地独自徘徊。

暖一壶酒回故乡,无言天地。



陆机出身名门,祖父陆逊为三国名将,曾任东吴丞相。《晋书》里记载:“机身长七尺,其声如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伏膺儒术,非礼不动。”陆机也是一个英俊的才子。他的弟弟陆云,六岁便能作文,性格清正,儒雅有俊才。



钟嵘在《诗品》上对陆机的拟作评价极高:“陆机所拟十四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初去郡(节选)

谢灵运



溯溪终水涉,登岭始山行。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



谢灵运是东晋名将谢玄的孙子,出身世族豪门。南朝刘宋王朝当权时,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对王、谢等大贵族施以压力,谢灵运政治上不得意,于是寄情山水。

南朝诗人鲍照称谢灵运的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这首节选的《初去郡》把自己的情很自然地融入景中,并没有当时流行的玄言诗气息,显得清新别致。正如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所言:“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



在秋高气爽的夜晚,诗人登山涉水,极目远眺,看那开阔旷野,洁净沙岸,高空中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诗人在山石旁休憩,掬了一捧飞泉之水,在山林中攀折,捧了一手的落花。想来唐代诗人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以及唐代诗人于史良的“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也是从这首诗中化出来的吧。



谢灵运很多诗句,都是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了景物之上,因而情景交融,晶莹纯粹至极,如《过始宁墅》中的“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一个“抱”字,一个“媚”字,让白云幽石、绿竹清涟都具有了人的动态和情怀。同样清美的句子,还有《游南亭》的“密林含余清,远山隐半规”、《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诗》的“崖倾光难留,林深响易奔”等。

谢灵运山水诗清新秀丽,但这种自然的诗风却是通过他苦思精雕细琢而来。钟嵘在《诗品》中说谢诗“其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芜为累”。太过精雕细琢,因此也会累于繁芜。

他留下了大量吟咏山水的诗作,被称为中国山水诗的开山鼻祖。





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



和王中丞闻琴诗

谢朓



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

蕙风入怀抱,闻君此夜琴。

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

无为澹容与,蹉跎江海心。



谢朓是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也出自谢氏一家,名门望族,家学颇有渊源。他和谢灵运同族,谢灵运是“大谢”,他是“小谢”。

史称,谢朓“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又说他“善草隶,长五言诗”。谢朓认为:“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而他自己的诗歌,也完全贯注了这样的风格。



这首《和王中丞闻琴诗》整篇都是清新隽永的美。“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果然圆美,流转如弹丸。凉风、明月、清露、树荫,如此风清月明之夜,熏风轻吹,还听到了朋友的琴声。

“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满林寂然,偶尔风吹过树叶发出瑟瑟之声,更显得清静,只有琴音如同涧水,潺潺轻缓。

“无为澹容与,蹉跎江海心”。不要再犹豫了,隐居吧,要不然,就蹉跎了一颗归隐江海的清静之心。



他还有一首名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句子“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让人眼前陡然间一亮,晚霞在天边丝丝铺展开来,就像绚丽的云锦一般,清澈的江水平静得如同一条雪白的绸带。绚丽霞光,映着澹澹江水,难描难画。只这一句,仿佛谢朓登山所望那无限好的江边黄昏,历历就在眼前。唐代诗人李白的《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中的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吟的便是谢朓的名句。



《游东田》诗中“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让人只觉得清新俊逸,秀丽难言。相比之下,其他的诗句真是平平无奇,导致这一句嵌在诗中分外醒目,像是一颗流转瑰光的水钻落在了草丛之中,光芒无法遮掩。

他还有“风碎池中荷,霜剪江南绿”,读之,只觉如同饮了一杯清凉的绿色薄荷酒,清新之意直达心底。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其 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的诗作,大多素朴而秀丽,如田间一朵带着露水的野花,散发着大自然的芬芳。

前几句便仿佛是在和朋友谈心一般,娓娓道来。原本,我也是个爱好山水的人,结果被尘缘所误,弹指一挥间,便三十年过去了。如同笼中的鸟儿留恋着住过的林子,池中的鱼思念游过的深潭,我在南面的山野里开垦荒地,安守本分地回归田园生活。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非常恬静的田园画卷,这么淡淡叙来,无限亲切。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炊烟细细,透着人间烟火的温暖;鸡犬相闻,足见农家生活的踏实。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种喜悦和宁静,柔和如春风,习习地扑面而来。

终于回归宁静,回归自然,回归自己想要的生活。

因此,会感到一种真实的并可以轻易握于掌心的幸福,一种平静安宁的喜悦。喧嚣人世,很多人迷失了自己。其实,找到自己的心才最重要。

只有那时,才会感到真正的幸福。

陶渊明显然是深懂其中之趣的人。

世上再美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那段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写有《饮酒》二十首,这二十首都是醉酒之后诗兴大发所作。陶渊明给这组诗写了一篇短小的序言:“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饮酒》中最著名的便是第五篇。这篇只让人觉得神清气爽,百读不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把自己的房子建在人世间,但是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为什么我能够这样呢,因为我的心中恬淡悠远,自然也跟在偏僻的地方居住一般宁静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在东篱下采菊花,不经意间便见到了南山。山中早晨和傍晚的景观都是绝佳的,而傍晚的时候,飞鸟结伴而归。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细思其中,大有深意。在这样一个大自然的怀抱中,会让人涌起一种极其幽微玄妙的感觉,但是这样的感觉,很难用言语来表达,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北宋文学家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苏轼在《与苏辙书》中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曾说过,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有诗人以来无此句者。然则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已”。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而陶渊明既避开了车马喧嚣,也在心中修篱种菊,他的隐士生活,既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姿态。



清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在这里,王国维把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为阐述诗境中的无我之境的代表之作。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中,我非常喜欢这首,翻译得也极妙,素朴高远,淡淡几个字,简练传神,不失民歌风味,眼前却展现出一派苍茫雄浑的草原风光。



北朝民歌产生于黄河流域,歌词的作者主要是鲜卑族人,也有氐、羌、汉族的人民。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后用汉语记录的作品,大多十分粗犷悲怆。如《陇头歌辞》:“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北朝民歌传世的有六十多首,以《敕勒歌》最为著名。

“敕勒川,阴山下”,高耸云霄的阴山下,敕勒川一马平川,一望无际。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极目远眺之处,那茫茫草原一直延续到了天际,心胸极其舒畅,那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笼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整首诗中,最让人惊喜的还是最后一句,风吹草低见牛羊。想想看,天空是苍茫无边的,而草原也是苍茫无边的,一阵风儿吹来,吹弯了高高的牧草,显现出在那里安静吃草的牛羊。这样的画面,是怎样的让人顿生慷慨豪迈之气啊。



初读此诗时,十分向往,站在那广袤无垠的北方大草原上,听风吹过牧草的声音,听那蒙古长调穿空而来,仿佛是历史的足音。



据《乐府广题》说,东魏权臣高欢攻西魏重镇玉璧,兵败疾发,士气沮丧,高欢令敕勒族大将斛律金在诸贵前高唱此歌,以安定军心,可以推想它的音乐也一定是雄浑有力的。

当代青年诗人海子写过一篇《九月》,写的也正是心目中的草原。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走过草原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秀丽。王籍游若耶溪时,心有所感,便创作了这首诗。



泛舟在溪水之中,水天一色,澄清见底。远远的山峰浸染着霞光,而阳光投洒在溪流之上,仿佛在追逐着那水波。一个“生”字,一个“逐”字,动感十足。

前四句很生动别致,却没有特别让人眼前一亮的句子。倒是到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一句,以动显静,一下子就塑造了极其幽雅恬静的氛围。

整个林子只听得到蝉噪,山里只回荡着鸟的鸣叫,却更能体现出林子和山的宁静。《扬州画舫录》中记载的“青林乐”是这样的:“堤上多蝉,早秋噪起,不闻人语。长竿黏落,贮以竹筐,沿堤货之,以供儿童嬉戏,谓之‘青林乐’。”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山中行走,只听到林间不时传来几声鸟鸣,除此之外,便是一派空幽明澈,反而愈发觉得这山林之生动幽美,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如果这山林之间没有一点声响,恐怕不是安静恬淡,而是凄清恐怖了,不会有王籍这首诗中这样的美感。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后世诗人受此启发,创作出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如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梁简文帝、梁元帝曾反复吟咏此联,认为不可复得。后来王安石特别欣赏这两句诗,琢磨了好久要放到自己诗中来,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终于让他想成了两句“一鸟不鸣山更幽”,然后兴冲冲地拿给自己的好友看,好友一看便大笑不止,说:“别人是点铁成金,你王安石这下啊,是点金成铁。”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这是南朝文学家吴均的一首极清美隽秀的小诗。诗句都是纯用白描手法,并无一句用典,每一句都单独描绘了一处景,都像是一幅画。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山与天相接的地方有云烟淡淡萦绕,在山中竹林的竹叶缝隙中能看到落日的余晖。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轻快的鸟儿在房檐上飞来飞去,而洁白的云朵从所居住的小屋窗户里飘了出来。



清人沈德潜说此诗“四句写景,自成一格”。这是因为吴均在写诗时,完全把自己融入在山居的环境之中,前两句从大处着笔,一个“见”字,一个“窥”字,充盈着他的欢喜和愉悦之情。正是王国维笔下的“有我之境”。而后两句却描绘了小鸟和云朵在山居小屋上飞翔和进出的小细节,形成了动静相衬的艺术效果,新颖不凡,清新可喜。

周作人一篇文章中所引几节我很喜欢:“余性爱山,而所居无山,以云谳代之。每当夕阳雨后,信步原野,游目横空,会心独得,兴致淋漓,不减陶靖节篱下悠然时也。”“春夏楼居,不惟免剥啄之烦,云霞宛宿檐端,竹巅木杪,晨昏与时鸟共语,亦自极仙人之乐也。”



吴均还有很多清新可喜带有民间风味的诗,如《清溪小姑曲》:“日暮风吹,叶落依枝。丹心寸意,愁君未知。”

而他的《与朱元思书》也写得那么美:“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它也像是一首长诗,文辞优美,辞藻警人,只觉余香满口,是历来推崇的名作。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鱼肥



思吴江歌

张翰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鱼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



《晋书·张翰传》记载,西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忘,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因见秋风起而想起家乡种种美味佳肴,他便作了这么一首《思吴江歌》。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鱼肥”,秋风吹起的时候,正是橙黄橘绿的好时光,想那家乡吴江水中的鲈鱼,应该是最肥美的时候了吧。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可惜啊,我现在离家有三千里这么遥远啊,如何能得到鲈鱼大快朵颐呢?一想到这些,我就忍不住仰天悲叹啊。

作完这首诗之后,张翰便辞职归故里了。因为这个故事,便产生了“莼鲈之思”这么一个成语,比喻思乡之情。



张翰生性旷达,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把他比之为阮籍。有人对他说:“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张翰漫不经心地答道:“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李白《行路难·其三》便取其典故:“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隋 代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春江花月夜

隋炀帝杨广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两妃。



《旧唐书·乐志》曰:“《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所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天色将晚,暮色徐徐涌来,江水平静,而江边春花正开,春意盎然。一个“满”字,仿佛看到江边簇拥着的鲜花,“可爱深红爱浅红”。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春风徐来,江面上水波粼粼,星星和月亮的倒影在水波上跳跃着,仿佛水波要把月亮带去,把星星带来。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夜晚的露水也浸透了鲜花的芬芳,而这一汪春夜的深潭,则洒满了月亮的光芒。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两妃”。看到这春江花月夜的喜悦,正如在汉水遇到了两位下凡游玩的仙女,在湘水湖畔遇到了娥皇女英两位妃子。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有不少意境也是从杨广这首诗中脱化而出的。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千古流芳,获得孤篇压倒全唐的美誉。而杨广的《春江花月夜》却少有人知,更别说孤篇压倒全隋之类的美称了。

实际上,这首诗的美实不在张若虚那首之下。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淡雅恬静,如细细描画的工笔画,如浅浅含笑的淡妆女儿,杨广的《春江花月夜》则是生动别致,如徐徐涂抹的写意画,如明眸皓齿的素装少女,充满灵气。



看杨广的诗,觉得他真的是一个深具敏感特质与美感提炼能力的诗人,再不想他是末代皇帝,还是昏君和暴君,只能说真实的历史如何,现在是不得而知了。

看史书,公元588年,年仅19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陈朝发动进攻,并完成统一。一些专家认为,杨广“修建洛阳”“迁都洛阳”“修通运河”“西巡张掖”“开创科举”“开发西域”,都是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应该说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他不重民心,好大喜功,性格暴躁,器量狭小,最终落了个悲惨的下场,甚至他的文学才能也被历史的滚滚烟尘淹没,实在可叹。



《剑桥中国隋唐史》中曾这样评论:“隋炀帝毕竟是一位美好事物的鉴赏家、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和独具风格的散文家,他可能有点像政治美学家,这种人的特点可用以下的语言来表达:的确,自欺欺人也许是一个规律,因为带有强烈的艺术成分的政治个性具有一种炫耀性的想象力,它能使其个人的历史具有戏剧性,并使一切现实服从野心勃勃的计划。”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开皇四年(584年)旧历十一月,隋朝大臣薛道衡出使陈朝,进行礼节性访问,在陈朝待了一段日子。新年正月初七,正值人日,陈后主听说他是隋文帝的宠臣、著名的诗人,于是就要他当场作诗。薛道衡才思敏捷,很快就当着陈朝君臣的面作了一首《人日思归》诗。

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已经入春七天了,屈指算来,离开家乡却已经有两年了。

这首诗开始起笔是非常平淡的,像是在说话一般,而其中却蕴含了深沉情意。一日日算来,不禁拊掌而叹,原来离家有这么久了。

《红楼梦》第五十回里,大观园的众女儿家和宝玉一起观雪、赏梅、烤鹿肉、联诗。凤姐做联诗的起句,她说前一晚听了一夜的北风,便起了一句“一夜北风紧”,众人听了,都相视笑道:“这句虽粗,不见底下的,这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多少地步与后人。”这里便也是说起笔平淡正是会作诗的笔法。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回家的日子算来要落在春暖花开大雁北飞之后,但是,我想回家的念头却在春花开放以前便早就有了。“雁后”“花前”把时间给具体化、形象化了。有一种非常纤秀、清新而含蓄的感觉,摇曳不绝。



据说,陈朝人才听了前两句,嗤笑说:“是底言!谁谓此虏(对北朝人的蔑称)解作诗?”

但听了后两句,陈朝人就钦佩不已地说:“名下固无虚士!”

自此以后,陈后主特别尊崇薛道衡的诗词文章,以至《隋书·卷五十七·列传第二十二》记载道:“江东雅好篇什,陈主尤爱雕虫,道衡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



但出众的诗才也给他带来了他人的嫉妒,尤其是器量狭小的帝王的嫉妒。看重薛道衡的隋文帝死后,隋炀帝即位。薛道衡的诗作《昔昔盐》中有名句“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受到了广泛的流传与称赞,却刺痛了隋炀帝的心。被嫉妒冲昏了头脑的隋炀帝费心罗织了薛道衡的罪状,其中之一便是“负才恃旧,有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