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HK$
67.2
《
乾隆制造
》
售價:HK$
87.4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HK$
304.4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HK$
316.2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HK$
76.7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HK$
98.6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HK$
65.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HK$
77.3
|
內容簡介: |
陈胜祥编写的《中国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研究》大 胆突破现有理论框架,为破解长期存在的各种农地产 权改革方案争论不休的理论困局提供了认识与分析新 思路,体现了其方法论上的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与 学术价值。同时,该书基于农民产权知识的生成机理 ,从农民的认知和行为机理层面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 会确立的*新土改路线——“坚持集体所有制+严格 保护耕地+促进土地流转+赋予土地金融权能”——提 供了新学理解释和支撑,体现了其突出的应用价值。
因此,《中国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研究》是一部较为优 秀的研究成果,值得同行学者关注与讨论。
|
關於作者: |
陈胜祥,1972年生,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第四届(2014—2017)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中国“三农”问题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1项及其他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已出版学术专*《分化与变迁——转型期农民土地意识研究》,获第五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专*提名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
目錄:
|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缘由
一 经济学和心理学逐步走向交叉融合
二 新制度经济学已将“认知”纳入分析框架
三 中国农地制度改革须将农民土地产权认知纳入视野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一 什么是农民?
二 什么是产权?
三 经济学视野中的“幻觉”是什么?
四 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的定义
第三节 文献述评与研究目的
一 文献述评
二 研究目的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方法
第五节 主要内容及研究创新
一 主要研究内容
二 研究创新
第二章 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的生成机理分析
第一节 从人类认知说起
一 认知心理学对认知的定义
二 不同研究取向对认知过程的不同理解
三 两代认知科学哲学对认知过程的不同概括
第二节 两代认知科学对认知偏差的不同解释
一 非交互式认知建构研究进路分析
二 交互式认知建构研究进路分析
第三节 日常知识的社会建构: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的生成机制
一 农民土地产权幻觉是一种日常生活知识
二 日常知识的获得是一个社会建构过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生成的历史条件
第一节 土地改革之前的产权设置与农民土地产权观念
一 土改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设置
二 土改前的农民分化
三 土改前分化中的农民拥有一元的地权私有观念
第二节 土地改革时期的农民分化及其土地私权观念的裂变
一 土改时期的农民分化:中农化趋势
二 土改时期农民土地私有权属观念的裂变
第三节 集体化时期农民同质化与土地产权观念进一步扭曲
一 集体化运动将亿万农民改造为同质公社社员
二 集体化时期农民土地产权观念的进一步扭曲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的存变规律及其制度绩效
第一节 当前农地制度:农村改革以来的演变与当前政策
一 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1983年
二 初步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1993年
三 不断强化农户更长期、更稳定的承包经营权1994-2012年
四 全方位拓展农地承包经营权权能2013年至今
第二节 当前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的存变规律:一个实证分析
一 研究设计
二 研究结果
三 讨论与研究结论
第三节 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的现实制度绩效
一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 实证检验结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产权幻觉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第一节 基于产权幻觉的农地产权制度分析视角选择
一 经济理论溯源:奥地利学派对制度分析的知识论视角
二 现实法律分析:中国农地产权法理制度的地方性知识属性
三 理论对话与视角整合:一个综合的知识论分析视角
第二节 知识论视角下农地产权法律制度缺陷探究
一 普遍主义知识视角下的认识误区
二 地方性知识视角下农地产权法律制度缺陷分析
第三节 知识论视角下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路径探讨
一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路径之争:一个理论困局
二 知识论视角下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理论困局的突破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I 问卷
附录Ⅱ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