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3.8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7.3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0.6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09.8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99.7
《
无端欢喜
》
售價:HK$
76.2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HK$
53.8
|
編輯推薦: |
《电接触理论、应用与技术》(Electrical Contacts: Fundamentals, 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y)是国际电接触知名专家经典力作,国内电接触知名专家倾情翻译!
|
內容簡介: |
《电接触理论、应用与技术》(Electrical Contacts: Fundamentals, 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y)分为3篇:第1篇为电接触基础,讲述了电接触的结构、机理及基本理论,电摩擦的基本形式与原理,常用电接触材料的基本性能和应用,电接触可靠性等;第2篇为电接触应用,介绍了电力连接器的结构、故障机理及预防措施,电子连接器的材料、结构、故障机理及预防措施等,从电摩擦学的角度阐述了在各种条件(参数)下的滑动电接触特性及机理;第3篇为诊断与监测技术,介绍了摩擦表面的电检测、评估方法,以及电网的监测技术。《电接触理论、应用与技术》(Electrical Contacts: Fundamentals, 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y)引用了大量相关领域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附有大量参考文献,使读者在掌握电接触原理及应用的同时,也能获得对该领域研究背景和发展趋势的了解,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便利。《电接触理论、应用与技术》(Electrical Contacts: Fundamentals, 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y)可作为电气设备科研与设计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校机电自动化等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
關於作者: |
作 者 简 介Milenko Braunovic 博士1962年于南斯拉夫Belgrade大学毕业,并分别于1967和1969年在英国Sheffied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71~1997年作为高级研究人员在HydroQuebec研究所(IREQ)工作,1997年退休并建立了自己的科学顾问公司MB Interface。1997~2000年任加拿大电力联合会顾问。目前是加拿大魁北克Boucherville的研发负责人。在过去的30年里,Milenko Braunovic 博士在HydroQuebec研究所和加拿大电力联合会做了大量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内容涉及电力接触、立交桥设计与评估、加速实验方法,以及电力连接摩擦学等领域。他还指导了形状记忆合金在电力系统应用的研发工作。Milenko Braunovic 博士撰写了100多篇论文和技术报告,包括在他擅长的科学领域撰写百科全书的相关部分及专著。此外,他多次在世界范围讲学,发表了大量的国际会议论文。基于他对电接触研究与应用的贡献,Milenko Braunovic 博士于1994年获Ragnar Holm科学成就奖。基于他对电接触Holm会议长期的领导和组织工作,1999年获Ralph Armington杰出贡献奖。他还于1994年获IEEE CPMT最佳论文奖。1990年他在加拿大Montreal成功地主持了第15届国际电接触会议(ICEC),任美国Chicago第18届ICEC技术委员会主席。他是IEEE、ASM、MRS、ASTM、TMS高级会员。Valery Konchits博士于1949年1月3日出生于白俄罗斯Gomel市,1972年毕业于Gomel国立大学,1982年在俄罗斯Kalinin 技术学院获摩擦学博士学位。1972年他加入白俄罗斯科学院Gomel金属聚合物研究所,1993年成为摩擦实验室主任,2001年任Gomel金属聚合物研究所副所长。Valery Konchits博士的研究领域主要有电接触的摩擦与磨损、接触界面的剥削现象,以及摩擦的电子物理诊断方法。他发表了80多篇论文,获得了10项专利。是专著《电接触摩擦学》(俄文,1986年出版)的作者之一。Nikolai Myshkin教授于1948年出生于俄罗斯Ivanovo,1971年毕业于电力工程学院机电专业。1977年在俄罗斯科学院力学所获博士学位,同年进入Gomel金属聚合物研究所,1990年起为摩擦学部主任。2002年为MPRI主任。1985年他在摩擦学领域获科学博士学位。1991年成为材料科学教授。2004年被选为白俄罗斯科学部成员。1983年他获得USSR国家青年科学家奖,1993年获白俄罗斯科学部最佳研究奖,2004年获俄罗斯政府科学技术奖。Nikolai Myshkin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有微纳米表面特性、固体接触机理、磨损监测、摩擦中的电现象、摩擦测试设备以及航天工程。他作为作者或合作者发表了180多篇论文,获得了60项专利。他作为作者之一撰写了《摩擦手册》(1979年俄文版,1982年英文版),专著《边界润滑的物理、化学和机理》(1979)、《电接触摩擦学》(1986)、《摩擦学中的声学和道学方法》(1991)、《机械中的磁场》(1993),《材料科学》(1989),英文《摩擦学导论》(1997)、和《摩擦学:原理与应用》(2002)。Nikolai Myshkin教授是白俄罗斯摩擦学会主席和国际摩擦委员会副主席,《摩擦与磨损》杂志副主编,以及《国际摩擦学》、《摩擦学报告》、《工业如何与摩擦》和《机械性与应用国际》杂志编委会委员。
|
目錄:
|
目录
译者序
原书序
前言
作者简介
第1篇电接触基础
第1章电接触概述2
11引言2
12基本特征综述4
第2章接触机理7
21固体表面7
22表面形貌8
23测量表面参数的现代方法15
24光滑表面的接触18
241塑性接触和弹塑性接触20
25粗糙表面之间的接触23
251GreenwoodWilliamson 模型23
252多级模型26
253弹性接触转变到塑性接触29
第3章摩擦学31
31摩擦31
311摩擦定律31
312实际接触面积33
313界面粘合(摩擦的粘着分量)33
314摩擦时的变形36
315摩擦是运行条件的函数38
316初始位移39
317粘性滑动40
32磨损41
321磨损阶段42
322磨损的简化模型43
323磨损的基本原理44
324磨料磨损45
325粘着磨损49
326粒块形成49
327疲劳磨损50
328腐蚀磨损51
329微动磨损53
3210脱层磨损54
3211侵蚀56
3212组合磨损方式56
33润滑57
34摩擦学目前的发展趋势58
第4章电接触材料61
41金属电接触材料61
411电接触材料的性能61
电接触理论、应用与技术目录4111铜64
4112铝66
4113银67
4114铂69
4115钯69
4116金69
4117铑70
4118钨70
4119镍70
412重载荷及中等载荷电接触金属及合金材料71
413轻载荷电接触的金属和合金材料73
414液态金属接触材料74
415弹性电接触材料76
416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在电接触中的应用77
42电接触用镀层79
421基本要求79
422表面工程技术81
4221表面偏析81
4222离子注入82
4223电镀83
4224化学镀85
4225喷镀85
4226化学沉积86
4227刷镀87
4228物理气相沉积技术87
4229电火花沉积88
42210中间过渡层88
42211多层电接触88
423镀层材料89
4231用于电源连接器的镀层(铜、铝连接)89
4232电子电力工业镀层92
43复合电接触材料98
431转换设备复合电接触材料98
432用于滑动触点的自润滑复合材料104
44纳米材料110
441纳米材料总体性能111
442力学性能112
443电性能117
444磁性能119
4441巨磁阻120
4442弹道磁阻效应122
445纳米管123
446热稳定性125
447纳米材料表征技术125
4471纳米压痕126
4472扫描探针显微镜127
第5章通过接触面的电流和热流的传导131
51接触电阻131
511圆形和非圆形的a斑点131
512信号频率的影响136
513尺寸影响,纳米级接触137
514表面膜的影响140
515接触形状的影响145
516粗糙接触的传导性150
52接触面的热效应157
521热传导理论的基本原理158
522热传导理论的基本问题159
523电流对接触斑点的加热163
5231无膜金属接触163
5232有表面膜的接触斑点的生热166
5233带有隧道导电膜的接触间隙的场强169
524摩擦生热公式170
525电接触的闪点173
526摩擦接触的瞬态热效应175
5261热弹性的不稳定性176
5262温度摩擦系数引起的非稳定性176
5263摩擦方式的变化与非稳定性间的关系176
第6章电接触中的可靠性问题178
61电接触可靠性的重要性178
62电接触的必要条件179
63影响电接触可靠性的因素179
64连接器的失效机理181
641 接触面积181
642氧化183
643腐蚀184
644微动磨损187
6441微动机理188
6442影响微动的因素189
6443电接触中的微动190
6444接触载荷191
6445运动频率194
6446滑动幅值194
6447相对湿度194
6448温度195
6449电流作用196
64410表面加工198
64411硬度198
64412金属氧化物199
64413摩擦系数199
64414电化学因素199
645金属间化合物199
646电子迁移205
647应力松弛和蠕变207
6471电流作用的本质208
6472电流对应力松弛的作用209
648热膨胀214
65连接劣化的影响214
651接触剩余寿命的预测模型216
652接触劣化的经济影响221
653电源品质223
第2篇电接触应用
第7章电力连接226
71电力连接器的类型226
72结构设计和退化机理227
721螺栓连接器227
7211螺栓连接的磨损231
7212铝连接器的微动磨损233
7213金属间化合物235
7214蠕变和应力松弛236
722母线穿刺接触238
723压接式连接器240
7231压接连接的退化机理242
7232腐蚀243
7233压接式连接器中的微动245
724机械连接器245
7241接线螺钉连接器245
7242绝缘刺穿连接器249
7243楔形连接器249
725焊接连接器250
73减缓措施252
731接触面积连接器设计252
732接触压力254
733表面预处理256
734机械接触装置256
7341重新固定259
7342双金属嵌入260
7343过渡垫圈260
7344多接触元件261
7345形状记忆合金机械装置261
7346自修复连接262
735润滑:接触辅助化合物262
74安装程序265
第8章电子连接器267
81电子连接器的类型267
82电子连接器的材料268
821焊接材料268
822无铅焊料269
8221锡269
8222锡银合金270
8223锡银铋合金270
8224锡银铜合金271
8225锡银铜锑合金271
8226锡银锑合金271
8227锡铋合金272
8228锡铜合金272
8229锡铟合金273
82210锡铟银合金273
82211锡锌合金274
82212锡锌银合金274
82213锡锌银铝镓合金274
83电子连接器的失效机理276
831孔隙率276
832腐蚀污染278
8321孔隙腐蚀278
8322蠕变腐蚀279
8323变色281
833微动283
834摩擦聚合物290
835金属间化合物292
836蠕变和应力松弛303
837电子迁移307
838晶须311
84改善措施314
841镀层作用315
8411金镀层315
8412钯和钯合金316
8413锡镀层317
8414镍和镍基合金317
842润滑作用318
第9章滑动接触321
91电接触摩擦学321
911摩擦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322
912边界膜的作用322
913提高滑动电接触可靠性的主要方法323
914滑动电接触发展中的摩擦物理学325
92干(无润滑)金属接触328
921小电流接触328
9211摩擦条件下小电流和电场的影响329
9212界面剪切效应329
9213粘结、转移、磨损碎屑的形成及表面蜕变331
922大电流接触336
9221电流对于摩擦性能的影响336
9222电场的影响340
9223速度的影响342
9224接触件材料组合的影响342
9225滑动中的电塑效应343
9226金属纤维电刷接触的摩擦及电流传递345
923接触电阻的稳定性、电噪声349
9231常闭连接器的接触噪声349
9232滑动接触的电噪声350
93润滑的金属接触360
931润滑要素的概述360
932润滑边界层的电性能360
933润滑接触的电导率364
9331润滑剂对于接触斑点周围区域电导率的影响364
9332润滑剂对于接触斑点电导率的影响365
9333经过润滑处理后接触对电导率的实验研究370
9334光滑润滑表面间的接触电阻373
9335温度对接触电导率的影响374
934滑动电接触中的润滑因素375
9341润滑剂影响的早期研究376
9342润滑剂的耐用性377
9343润滑剂的摩擦化学特性379
9344速度对于小电流接触的影响382
9345润滑剂对于接触性能的影响382
9346大电流润滑接触中的电流导通情况及摩擦力384
935电接触润滑剂388
9351滑动开关接触件的润滑剂389
9352用于传感器中滑动接触的润滑剂390
9353接触润滑剂的选择392
94复合接触394
941中间层对电特性的影响394
9411中间膜层的结构和电特性394
9412电流通过中间层的接触机理399
9413复合金属接触面极性对电导率的影响405
942电流的润滑效应408
9421电流对摩擦性能的影响408
9422电流的润滑效应机理410
9423电刷材料对带电摩擦性能的影响413
943电磨损416
9431无电流接触磨损416
9432电流在磨损中的作用417
9433无电火花下的电磨损影响因素420
9434洁净程度对电接触区域的影响424
9435存在火花和电弧时的磨损426
9436减少电磨损的方法427
第3篇诊断与监测技术
第10章摩擦学中的电检测方法430
101表面特征430
102接触区域与摩擦范围的判断434
1021接触区域的形成434
1022有氧化膜的滑动接触控制438
1023金属接触点形成的实验研究439
103材料和润滑物的摩擦特性估测442
1031表面膜的承载能力和润滑性能的估测442
1032在不完全的润滑下的润滑中间层的抗剪强度估计444
1033通过电气方法评估材料和润滑剂的热稳定性446
1034表面涂层和表面膜的控制448
1035测量和分析接触特性的新型系统449
第11章监测技术454
111热测量456
1111红外线温度测量456
1112红外线温度图像测量的基本特征457
1113红外线热系统的类型458
1114形状记忆效应温度指示器462
1115温度胶465
1116远程温度传感器465
112电阻测量466
113监测接触载荷469
114超声波测量470
115无线监测471
116监测和诊断技术的成本效益474
附录476
附录A粗糙表面的描述方法476
附录B形状记忆材料483
附录C电接触数据表498
参考文献5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