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成都房地产契证文化的经典记忆

書城自編碼: 279079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地方史志
作者: 谭继和
國際書號(ISBN): 9787220096976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12-01
版次: 0 印次: 1
頁數/字數: /43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51.3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海外中国研究·政治仪式与近代中国国民身份建构(1911—1929)
《 海外中国研究·政治仪式与近代中国国民身份建构(1911—1929) 》

售價:HK$ 101.2
信息、生命与物理学
《 信息、生命与物理学 》

售價:HK$ 90.9
士仕之间:汉代士人与政治
《 士仕之间:汉代士人与政治 》

售價:HK$ 78.2
Redis 高手心法
《 Redis 高手心法 》

售價:HK$ 115.0
勇往值钱:做自己人生的CEO
《 勇往值钱:做自己人生的CEO 》

售價:HK$ 68.8
里山资本主义:不做金钱的奴隶,做个安心的里山主人(献礼大地)
《 里山资本主义:不做金钱的奴隶,做个安心的里山主人(献礼大地) 》

售價:HK$ 67.9
欧洲雇佣兵研究(1350-1800)
《 欧洲雇佣兵研究(1350-1800) 》

售價:HK$ 74.8
费里尼的电影
《 费里尼的电影 》

售價:HK$ 102.4

 

編輯推薦:
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下称档案馆)保存了全市约450万卷房产权属登记档案,其中包含清代康熙年间以来的历史房地契约近50万份,这些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历史房地契约是研究清代以来成都社会经济、城市变迁及房产管理制度的第一手资料,是挖掘成都社会真实内涵、展示成都历史真实面目的资料宝库,是记录成都城市社会人文形态、民居风格和建筑风格历史面貌的实证。为做好历史房地契档案的研究和利用工作,厘清我市房地产契证发展脉络,探索房地产管理制度内生动力,同时让社会公众加深对房契文化、房契历史和现行房产管理工作的了解,2014年,市房管局决定对现存房地契档案进行全面地清理、选材和编研,编撰一本对房地产精品契证深度研究和展示的书籍。为打造精品,市房管局邀请到 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先生领衔,组成研究团队,和档案馆工作人员一起,从近50万份房地契中遴选出了300余份契证精品,以《成都房地产契证文化的经典记忆》为书名,以普及性学术图书、大众化的学术著作为书籍定位,对契证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习、管理体制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解读,并对所有入选契证进行了全文校点,编撰
內容簡介:
本书由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谭继和先生领衔,组成研究团队,对300余份房地产契证精品进行编研。书籍通过上、中、下三篇,采用论述、专题和编年相结合的编撰体例,以论述方式对房契所反映的成都历史城市面貌、文化风习、管理制度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以专题方式来展示特色房契、突出内容特点;以编年方式展示房契发展状况,展示房产发展脉络。同时本书还对对所有入选契证进行了全文校点,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及收藏价值。
關於作者:
谭继和: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社科院重点学科巴蜀文化学首席专家、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成都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成都市政府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四川省志审核委员会委员。
目錄
绪言 上篇契证文化研究 根与脉 成都房地契中的城市龙脉 017 说说城市龙脉 017 说说成都城市的龙脉 018 成都城市文化活态基因的传承 020 房地契中的成都城市形态密码 021 一、城池再生力:城池每经荒芜,又往往总会在原址上重建和拓展 021 二、农商合一性:民居建筑农、商、住三合一特点的出现 023 三、店坊合居式:联排店居和前店后院 023 四、草堂诗意居:草苫房与成都草堂文化 025 五、林盘小天井:小天井四合院与林盘人居 026 六、中西合璧韵:西方建筑技术与风韵融入成都城市 030 房地契中城市生活的历史记忆 031 一、宽巷子的宽:原真中国生活的历史记忆 031 二、窄巷子的窄:中西合璧的城市新风貌 033 三、井巷子的井:如意心态的历史回忆 035 寻根书香成都:贲园书库的历史变迁 036 田园城市传统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复兴的城市化途径 037 风与俗 成都房地契中的民间文化 040 民间契约文化的变迁 040 家族财产与亲仁睦邻文化 042 成都契约中的孝道习俗 046 一、房地契中的孝道感恩至上文化 046 二、阴地买卖契约中的置穴行孝文化 049 三、房地契中的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的伦理观念 050 成都契约中体现的祖先崇拜礼仪 051 清代成都契约中的中人习俗 052 成都房地契中的川西地方风俗特色 054 一、具有川西特色的语言称谓 054 二、女性参与家庭事务特点突出 055 三、别籍异财的四川特色 057 管与治 成都房地产契证渊源与变迁 061 房地产契证溯源 061 一、房地产契的起源 061 二、房地产契的订立程序 062 三、房地产契的订立原则 063 成都房地产契的历史发展 064 一、清代以来成都房地产契的历史发展 064 (一)清代成都房地产契 064 (二)民国时期成都房地产契 065 (三)新中国时期成都房地产契 066 二、清代以来成都房地产契式解析 067 (一)白契与红契 067 (二)官契与契格 068 (三)税契与契尾 069 成都房地产管理的变迁 070 一、清代成都房地产管理的变迁 070 二、民国时期成都房地产管理的变迁 070 三、新中国时期成都房地产管理的变迁 071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时期 071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时期 074 中篇专题契证解析 专题之一成都房产第一契 082 专题之二成都公馆系列契证 086 专题之三教会学校、医院与雷祖会等公共机构系列契证 110 专题之四四圣祠基督教堂系列契证 136 专题之五宽窄巷子系列契证 142 专题之六贲园书库系列契证 154 专题之七商业场系列契证 164 专题之八南暑袜街系列契证 172 专题之九马王庙街系列契证 182 专题之十成都郊区市县系列契证 206 下篇契证分期品鉴 清代契证 223 民国时期契证 370 新中国契证 392 后记
內容試閱
根与脉 成都房地契中的城市龙脉 房地产契是买卖双方为交换、转移和买卖自有房地的物权和产权而订立的文书契约。这些契约里,一般都会有关于房屋四至、布局结构、功能形态、建筑材质以及周边环境的准确记载。它既是研究历代房地产管理制度的可靠资料,也是研究房契相关城市性质、环境、布局形态及其发展脉络、历史风貌的珍贵史料,是反映所属时代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根脉的珍贵文化宝库。 本书从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保存的从清代康熙时期起至民国时期以来的历代成都的房地契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契证加以解析,以便为热爱成都的读者提供成都城市发展的根与脉,也就是成都城市龙脉发展的清晰生动的历史图景。 ◎说说城市龙脉 龙脉,原为古代风水学中堪舆家望山水气势所用的术语,这是古人就人居环境建设的大量经验教训而总结出的一套评价山水地形优劣的方法,虽被蒙上一层神秘外衣,但实质也有其科学价值的一面。在地脉上,推崇上风上水,避讳地气山势冲撞。在水脉上,推崇上善若水,利用自然之势,尊重自然,构建活水人居环境。在文脉上,尽量揭示历史的信息,传承历史的记忆,尊重特殊地域、特殊人群习俗品性的传统,这些都有其内在合理因素。所以,本书借用龙脉一词,说一说成都城市的生态、文态和业态的特色和个性。 江山俊势与自然奇构,因人的主观世界的艺术想象而构成生态环境的文化基因,这是生态的龙脉;人文习俗与社会风习,因习久成自然而构成生活思维方式的文化基因,这是文态的龙脉;社会结构与经济活动,因代代相因而构成业态的龙脉。将上述三方面综合起来,就形成为特定区域的龙脉。它主要包括该区域的地脉、水脉和文脉。地脉与水脉虽然是自然存在,但当人们用文化的眼光去观赏,并让人与自然发生了文化的联系,采江山之俊势,观天下之奇作①,这采和观就成了人观察的文化脉络,就出现了江山水势的不同异质点和特征,这也就是文脉了。所以,归根到底,地脉和水脉也是文脉的组成部分。文化是民族生存之根,发展之魂。民族生存发展的行为、习性与思维,以文化为魂,以集体无意识为核心,获得历史的延续性和连续的表现形式,形成一种传承不息的选择性结构模式,这就是历史文脉。历史文脉是历时性的,它因几千年的历史积淀而成为历史传统。它又是空间性的,它将历史印痕、历史信息与历史记忆刻画于城市与乡村、街道与村落、环境与人群方方面面的发展脉络和规律性的联系,就成为文脉。所以,历史文脉实际包含地理的文脉、水文的文脉和人文的文脉,我们可以用龙脉或更广义的文脉来概括它。 ◎说说成都城市的龙脉 对于成都城市来说,要弄清成都城市文明的生长史及其发展轨迹与未来趋势,不能不研究成都的地脉、水脉和文脉。归纳起来说,也就是研究成都的龙脉。从更广义的角度说,研究城市龙脉也就是研究城市文化生长的根和发展的脉。 成都城市具有四千五百年以上,以宝墩文化作为成都城市文明起源标志的城市文明发展史;有三千年以上,以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作为城市地址三千年不迁的文化地标的城市地理发展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城名不变,两千三百年以上以少城城建规制为标志的成都城市规划发展史。以上合起来,就是成都城市文明的根和脉发展的历史,换句话说,也就是成都城市龙脉发展的历史。 从金沙到少城,这是成都城市文明生长的根。 从最初的古城聚落到仙乡人居的城市形态,直到今天宜人宜居宜创业的成都城市,这是成都城市文明发展的脉。 根和脉结合起来,就是成都城市文明发展的基本轨迹和基本脉络。更具体地说,这个基本发展脉络是指成都城市街道和环境布局的变迁演变的历史。概括起来说,分为三方面: 一是从古城聚落以偏东北三十度为轴线的定向,到古代成都城市的龟城走向。 二是从秦汉成都城垣的二江珥市,到唐宋以后成都城的二江环抱的布局。 三是从秦汉少城与大城相并列的格局,到明清以后少城、大城与皇城三城相套的格局。 简要地说,龟城走向、二江抱城、三城相套,就是历史成都的城市布局的个性和特征,也就是成都城市的龙脉。成都历代房契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城市龙脉演变发展的信息。 成都老房契对房屋的坐落、走向、结构、环境均有详细的描述,蕴含大量清代、民国成都城市居住生活的历史信息,是认识和了解历史名城成都人文居住环境、城市结构形态和城市商业形态珍贵而重要的历史资源。如从清康熙、乾隆时期房契有关房屋砖石瓦木结构、前门后院、平房四合院等形态结构的记载,不难发现处于古典重建时期成都城市浓郁的城、乡一体,农耕色彩十足的风貌特征;从清嘉庆、道光之际房契中不难发现关于前店后院的街坊结构形态,三合头、四合院楼台廊庑结构日渐增多,前院临街开铺经商,后院种植蔬菜瓜果、设置库房、晒场、水井以利于歇息居住的布局形态。由此可知历经当时百年的恢复发展,成都城市已经成为生机焕发,不仅人口数量猛增、商业贸易频繁,而且社会财富与日俱增的古典工商城市。城市街坊林立、巷道勾连,小天井、四合院成为特色,城市居民过着亦商亦农、自给自足与悠然自得的生活。 ◎成都城市文化活态基因的传承 成都房契所反映的有关成都城市房地买卖情形、房屋结构形态与功能价值方面的资料,对认识成都民居的建筑形态和历史人文特点,研究不同时代成都房地产的价值、功能与地位,以及成都城市房地契自身发展的特征,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是成都城市文化历代传承的活态基因: 一是能反映成都城市社会性质如何从农耕古典传统结构模式向现代化结构模式的转型,如何从自然经济作为生存基础、商品经济作为发展活力的古典城市,向现代商业大都市转型的过程与特点。 二是集中反映成都城市房屋建筑与街道布局发展演变的特征。即从清代前期草盖泥筑、简陋狭小的民居茅屋,发展到清代中后期的乡村林盘环境与市区联排店居、前店后院的宜商宜居环境,再发展到民国中心商业街、实业街的出现,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的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引起的城市规模、功能和形态的巨变的历史过程与规律。特别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杜卖土木相连房屋铺面地基文契、杜卖房屋地基店铺园地文约等契约,投射出城市亦城亦乡、宜商宜居、生态田园的历史根脉与城乡天然联系的肌理特质。 三是这些房屋地契提供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城市,演变到近代工业社会、商业社会城市的实证。随着工商业的不断发展繁荣和生产要素、社会财富的数量剧增与快速流动,城市地产不断增值,愈来愈引起人们关注。成都历史上就是一座货贿山积、市张列肆的工商名都,很早就有商业、作坊、民居等功能分区。清代中晚期后,城内陆续形成手工业专业街道,如打金街、锣锅巷、白丝街、银丝街,或牛市口、骡马市等商肆。特别是清代民国之际成都城内的会府街、马王庙街、南暑袜街、华西坝等处有关空地买卖的交易记录,表明土地开发价值突显,有超过房屋价值的趋势,城市级差地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商业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梳理上述有关历代成都房屋结构、形态、功能与特色的记载,展示历史成都的优良人居、城乡合一的历史面貌与环境的变迁,可以凸显成都城市的生态与文态肌理,激活成都城市文化的活态基因,这对于挖掘利用其资源价值,推进成都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发展转型,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价值与作用。 根与脉 成都房地契中的城市龙脉 房地产契是买卖双方为交换、转移和买卖自有房地的物权和产权而订立的文书契约。这些契约里,一般都会有关于房屋四至、布局结构、功能形态、建筑材质以及周边环境的准确记载。它既是研究历代房地产管理制度的可靠资料,也是研究房契相关城市性质、环境、布局形态及其发展脉络、历史风貌的珍贵史料,是反映所属时代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根脉的珍贵文化宝库。 本书从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保存的从清代康熙时期起至民国时期以来的历代成都的房地契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契证加以解析,以便为热爱成都的读者提供成都城市发展的根与脉,也就是成都城市龙脉发展的清晰生动的历史图景。 ◎说说城市龙脉 龙脉,原为古代风水学中堪舆家望山水气势所用的术语,这是古人就人居环境建设的大量经验教训而总结出的一套评价山水地形优劣的方法,虽被蒙上一层神秘外衣,但实质也有其科学价值的一面。在地脉上,推崇上风上水,避讳地气山势冲撞。在水脉上,推崇上善若水,利用自然之势,尊重自然,构建活水人居环境。在文脉上,尽量揭示历史的信息,传承历史的记忆,尊重特殊地域、特殊人群习俗品性的传统,这些都有其内在合理因素。所以,本书借用龙脉一词,说一说成都城市的生态、文态和业态的特色和个性。 江山俊势与自然奇构,因人的主观世界的艺术想象而构成生态环境的文化基因,这是生态的龙脉;人文习俗与社会风习,因习久成自然而构成生活思维方式的文化基因,这是文态的龙脉;社会结构与经济活动,因代代相因而构成业态的龙脉。将上述三方面综合起来,就形成为特定区域的龙脉。它主要包括该区域的地脉、水脉和文脉。地脉与水脉虽然是自然存在,但当人们用文化的眼光去观赏,并让人与自然发生了文化的联系,采江山之俊势,观天下之奇作①,这采和观就成了人观察的文化脉络,就出现了江山水势的不同异质点和特征,这也就是文脉了。所以,归根到底,地脉和水脉也是文脉的组成部分。文化是民族生存之根,发展之魂。民族生存发展的行为、习性与思维,以文化为魂,以集体无意识为核心,获得历史的延续性和连续的表现形式,形成一种传承不息的选择性结构模式,这就是历史文脉。历史文脉是历时性的,它因几千年的历史积淀而成为历史传统。它又是空间性的,它将历史印痕、历史信息与历史记忆刻画于城市与乡村、街道与村落、环境与人群方方面面的发展脉络和规律性的联系,就成为文脉。所以,历史文脉实际包含地理的文脉、水文的文脉和人文的文脉,我们可以用龙脉或更广义的文脉来概括它。 ◎说说成都城市的龙脉 对于成都城市来说,要弄清成都城市文明的生长史及其发展轨迹与未来趋势,不能不研究成都的地脉、水脉和文脉。归纳起来说,也就是研究成都的龙脉。从更广义的角度说,研究城市龙脉也就是研究城市文化生长的根和发展的脉。 成都城市具有四千五百年以上,以宝墩文化作为成都城市文明起源标志的城市文明发展史;有三千年以上,以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作为城市地址三千年不迁的文化地标的城市地理发展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城名不变,两千三百年以上以少城城建规制为标志的成都城市规划发展史。以上合起来,就是成都城市文明的根和脉发展的历史,换句话说,也就是成都城市龙脉发展的历史。 从金沙到少城,这是成都城市文明生长的根。 从最初的古城聚落到仙乡人居的城市形态,直到今天宜人宜居宜创业的成都城市,这是成都城市文明发展的脉。 根和脉结合起来,就是成都城市文明发展的基本轨迹和基本脉络。更具体地说,这个基本发展脉络是指成都城市街道和环境布局的变迁演变的历史。概括起来说,分为三方面: 一是从古城聚落以偏东北三十度为轴线的定向,到古代成都城市的龟城走向。 二是从秦汉成都城垣的二江珥市,到唐宋以后成都城的二江环抱的布局。 三是从秦汉少城与大城相并列的格局,到明清以后少城、大城与皇城三城相套的格局。 简要地说,龟城走向、二江抱城、三城相套,就是历史成都的城市布局的个性和特征,也就是成都城市的龙脉。成都历代房契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城市龙脉演变发展的信息。 成都老房契对房屋的坐落、走向、结构、环境均有详细的描述,蕴含大量清代、民国成都城市居住生活的历史信息,是认识和了解历史名城成都人文居住环境、城市结构形态和城市商业形态珍贵而重要的历史资源。如从清康熙、乾隆时期房契有关房屋砖石瓦木结构、前门后院、平房四合院等形态结构的记载,不难发现处于古典重建时期成都城市浓郁的城、乡一体,农耕色彩十足的风貌特征;从清嘉庆、道光之际房契中不难发现关于前店后院的街坊结构形态,三合头、四合院楼台廊庑结构日渐增多,前院临街开铺经商,后院种植蔬菜瓜果、设置库房、晒场、水井以利于歇息居住的布局形态。由此可知历经当时百年的恢复发展,成都城市已经成为生机焕发,不仅人口数量猛增、商业贸易频繁,而且社会财富与日俱增的古典工商城市。城市街坊林立、巷道勾连,小天井、四合院成为特色,城市居民过着亦商亦农、自给自足与悠然自得的生活。 ◎成都城市文化活态基因的传承 成都房契所反映的有关成都城市房地买卖情形、房屋结构形态与功能价值方面的资料,对认识成都民居的建筑形态和历史人文特点,研究不同时代成都房地产的价值、功能与地位,以及成都城市房地契自身发展的特征,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是成都城市文化历代传承的活态基因: 一是能反映成都城市社会性质如何从农耕古典传统结构模式向现代化结构模式的转型,如何从自然经济作为生存基础、商品经济作为发展活力的古典城市,向现代商业大都市转型的过程与特点。 二是集中反映成都城市房屋建筑与街道布局发展演变的特征。即从清代前期草盖泥筑、简陋狭小的民居茅屋,发展到清代中后期的乡村林盘环境与市区联排店居、前店后院的宜商宜居环境,再发展到民国中心商业街、实业街的出现,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的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引起的城市规模、功能和形态的巨变的历史过程与规律。特别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杜卖土木相连房屋铺面地基文契、杜卖房屋地基店铺园地文约等契约,投射出城市亦城亦乡、宜商宜居、生态田园的历史根脉与城乡天然联系的肌理特质。 三是这些房屋地契提供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城市,演变到近代工业社会、商业社会城市的实证。随着工商业的不断发展繁荣和生产要素、社会财富的数量剧增与快速流动,城市地产不断增值,愈来愈引起人们关注。成都历史上就是一座货贿山积、市张列肆的工商名都,很早就有商业、作坊、民居等功能分区。清代中晚期后,城内陆续形成手工业专业街道,如打金街、锣锅巷、白丝街、银丝街,或牛市口、骡马市等商肆。特别是清代民国之际成都城内的会府街、马王庙街、南暑袜街、华西坝等处有关空地买卖的交易记录,表明土地开发价值突显,有超过房屋价值的趋势,城市级差地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商业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梳理上述有关历代成都房屋结构、形态、功能与特色的记载,展示历史成都的优良人居、城乡合一的历史面貌与环境的变迁,可以凸显成都城市的生态与文态肌理,激活成都城市文化的活态基因,这对于挖掘利用其资源价值,推进成都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发展转型,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价值与作用。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