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一生最爱古诗词

書城自編碼: 279278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古诗词
作者: 吴玲
國際書號(ISBN): 9787518024506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3-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04/244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8.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欧洲雇佣兵研究(1350-1800)
《 欧洲雇佣兵研究(1350-1800) 》

售價:HK$ 74.8
费里尼的电影
《 费里尼的电影 》

售價:HK$ 102.4
第一性原理:21堂科学通识课(《奇怪的知识增加了》作者马库斯·乔恩全新力作)
《 第一性原理:21堂科学通识课(《奇怪的知识增加了》作者马库斯·乔恩全新力作) 》

售價:HK$ 90.9
过渡劳动: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薄荷实验)
《 过渡劳动: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薄荷实验) 》

售價:HK$ 112.7
爱的重构:让自己成为家庭幸福掌舵人
《 爱的重构:让自己成为家庭幸福掌舵人 》

售價:HK$ 112.7
春雨杏花急急落,车马春山慢慢行(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诗意的。汪曾祺、沈从文、梁实秋等17位名家写给现代人的诗意生活美学之书)
《 春雨杏花急急落,车马春山慢慢行(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诗意的。汪曾祺、沈从文、梁实秋等17位名家写给现代人的诗意生活美学之书) 》

售價:HK$ 59.8
暗黑历史书系·巴黎伦敦血色历史(伦敦巴黎双城记,城市社会生活的另类书写)
《 暗黑历史书系·巴黎伦敦血色历史(伦敦巴黎双城记,城市社会生活的另类书写) 》

售價:HK$ 179.4
国之重器:如何突破关键技术
《 国之重器:如何突破关键技术 》

售價:HK$ 79.4

 

內容簡介:
《一生最爱古诗词》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殿堂一朵美丽的花。古人的哀与乐、悲与欢,都刻印在简短明了的诗词歌赋中,或清新婉约,或豪迈洒脱,或激昂澎湃,或淡雅悠扬,随着每一字、一句的排列变换,将内心涌动的情思跃然纸上。后人有幸从洒落一地的瑰宝中,去寻得一缕精魂,去体味一段人生,总有些许片段与今生今世不谋而合,带着默契,与千百年后的光阴重合,那年明月照在此时,良辰美景,如此相得益彰。本书甄选我国古诗词史上各个时期最富美感、最具代表性的诗词作品,让读者重温古典诗词的精髓所在,发现中华文明中的诗词之美,找回自己的心灵家园。
關於作者:
吴玲 一个笃信人心敌得过岁月斑驳的女子。摒弃虚妄和假象,于文字的复杂排列中,寻安心之处。爱诗喜词,闲散的岁月中常依笔而立,蹙眉念心,尤爱纳兰,愿此生能如此人,笔端有温度,纸面有感情。
目錄
第一章  莫相忘,且行且珍惜 1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001 2 白居易 长相思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006 3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011 4 苏轼 春 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016 5 鱼玄机 江陵愁望寄子安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021 6 王之涣 送 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027 7 白居易 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032 8 王昌龄 闺 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037 9 孟郊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042 10 杜牧秋 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047 11 苏轼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052 12 纳兰容若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057 第二章 情人暖,恋三生三世 13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063 14 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068 15 王建新嫁娘词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073 16 诗经北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078 17 李延年佳人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083 18 鹊桥仙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088 19 王维相 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093 20 佚名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098 21 薛涛牡 丹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103 22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 108 23 卓文君白头吟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113 24 温庭筠南歌子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18 25 诗经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22 第三章 这一生,不过风波里 26 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 127 27 北朝民歌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132 28 陆游书 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37 29 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142 30 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 147 31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52 32 李绅悯 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57 33 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162 34 贾岛剑 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16735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172 36 岳飞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177 37 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82 38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187 39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92 40 王安石梅 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197 41 李贺致酒行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203 42 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08 43 李煜浪淘沙令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213 44 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17 45 柳永鹤冲天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221 第四章 合成愁,离人心上秋46 李益写 情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227 47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33 48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238 49 李清照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43 50 武则天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248 51 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53 52 李商隐无 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58 53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63 54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269 55 元稹离思五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274 56 纳兰容若浣溪沙当时只道是寻常 279 57 林逋相思令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283 58 李商隐锦 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87 59 欧阳修玉楼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292
內容試閱
白居易 长相思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朦胧月色,婆娑树影,清冷的明月和山水倒映在伊人眼中,极目所见尽是哀愁。船经汴水,再经泗水,一去不返。月光倾泻,美人凭栏远望,摇曳在脸上的不再是眉弯浅笑,不再是倾世温柔,仅剩月下斑驳树影,将心中的离愁一丝一丝抽出。樊素,诗中的女子,冷冷清清的名字。樊素乃白居易的家姬,极有才华,能歌善舞,字诗云: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在《旧唐书白居易传》中樊素也被提到:樊素、蛮子者,能歌善舞。能在以严谨著称的《旧唐书》中留下颇具赞赏的一笔,足以证明此女子非同一般。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宗大历七年(772)生人,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郑州新郑东郭宅,家中世代为官。白居易幼年时期河南地区爆发了一场战争,民不聊生,为了让白居易躲避战乱,家人将他送至宿州符离,白居易就是在这里开始了读书生涯。公元807年,白居易出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又经多次升迁,814年于长安任左赞善大夫。后又贬谪江洲,任职苏杭,最终仙逝于洛阳,可谓一生跌宕坎坷,起起伏伏。而在白居易跌宕起伏的一生中,樊素的相伴给他的一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樊素初为白居易家姬时, 不过十几岁,小女子初出深闺,情窦初开,虽然那时的白居易已约半百,但老爷子对樊素的珍爱樊素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直至白居易病卧床榻,催促樊素速速离开快点嫁人,樊素依然依依不舍不肯离去。古代女子的忠贞在樊素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虽然只是家妾,没有正当的名分,但是却始终不忘最初的、自己自年少时就服侍的那个人,不论日月轮转,不论生老病死。白居易对樊素可谓是视为掌中宝,当时刘禹锡曾想将樊素从白居易手中买去,作诗云终须买去名春草,处处将行步步随。就是表达了想将樊素变为己有,并将她更名为春草,时时刻刻带在身边的意愿。但是白居易果断回绝,虽然对方是多年好友,但要夺走自己心爱之人,那可不干。于是白居易回诗道还携小蛮去,试觅老刘看。小蛮是当时白居易身边另一位备受宠爱的家姬,白居易毫不犹豫地告诉老友刘禹锡,我不能离开樊素,要是非要不可,就把小蛮给你吧。由此可见,白居易老爷子对樊素姑娘情深意切,无论如何都不忍离开。要知道,古时女子地位之低,男子是可以随意将自家的家妾送给他人的,更何况是刘禹锡这般好友。直至白居易被岁月带至生命尽头,在病榻上依然念念不忘樊素的相伴,并作诗云:病共乐天相伴伍,春随樊子一时归。 随处充斥着恢宏霸气气势的大唐,诗人们大都或吟咏河山,或抒发壮志,而白居易,数首诗中都流淌着有关樊素的点点滴滴,她的美,她的温柔,她的离开。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一连两个流字啊,这是多么深切的哀愁,江水流走,樊素乘着一叶小舟,随着江水消失在视线尽头,过去的点点滴滴,两个人相伴时的温存,都随着江水一并流走,留下的人,和离开的人,都是满心缠绵悱恻的无尽哀愁。樊素祖籍杭州,吴山地处杭州,白居易远望吴山,不由心生离愁。与至亲至爱之人分别,极目所见都能引起无尽相思,江水不再是江水,山川不再是山川,全部都幻化为相思的寄托之物。在这时的白居易的眼中,逝去的江水倒映着离去的你,汹涌的江水载着安静的你,一去不返;远望到吴山就想起了你,与你的距离,同吴山一样远。白居易在60多岁光景的时候,罹患风疾,导致半身麻痹,自己思量着无法照顾樊素后半生,要为她寻一个后路,于是将自己最好的马卖掉,为樊素筹了盘缠,要樊素离开自己,找一个好人家嫁了。白居易当时内心的悲痛与不舍可想而知,曾经无论如何也不愿割舍的至亲之人,需要何等的决心,才能这样放手,让她去寻找别处的幸福。有灵性的马儿似乎感受到了白居易心中的悲痛,仰天嘶鸣,如泣如诉,徘徊不去。樊素见此情景,悲从中来,止不住落下眼泪,满心悲切地对白居易说:主人乘此骆五年,凡千有八百日。衔撅之下,不惊不逸。素事主十年,凡三千有六百日。巾栉之间,无违无失。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骆力犹壮,又无虺隤。即骆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亦可送主一杯。一旦双去,有去无回。故素将去,其辞也苦;骆将去,其鸣也哀。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 樊素此言,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对白居易的深切感情。与白居易相伴数十年,十年之情哪能轻易舍下?这份感情,是马儿都难以舍下的,何况樊素呢?一旦离去,便是永别,樊素苦苦哀求,我和马儿都舍不得离你而去,难道你偏偏要强迫我们离开吗?在旁人看来,这位女子着实有着极高的文采,语言恳切又不失修养,如此女子,如何叫人舍得下!此时的白居易,虽病卧在床,但并没有寿命将尽,此后又过了十余年,才驾鹤西去。但在此情况之下,白居易义无反顾地决定让樊素离开,想必考虑甚是周全。此时樊素20几岁,虽在古代已不是女子嫁人的最佳年纪,但也还是年轻貌美,不难嫁个好人家。但若再等待十余年时光过去,30多岁、年老色衰的樊素又如何能再为自己寻一个安稳人家。一生最爱古诗词虽然人已老去,疾病缠身,几乎自身难保,但心里确实在为樊素考虑,执意要看到她生活安稳了才肯老去似的。樊素的一片心意没有白费,白居易也对她倾注了几乎毕生的感情。一个人能将另一个人的幸福摆在自己的生死之前,这该是多么深厚的感情。后来,在种种原因的影响之下,樊素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白居易。白居易作《别柳枝》: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伴君千日终须一别,离别是世间最无法避免的事情。樊素陪伴白居易多年,直至老爷子半截身子入了黄土。想必当年两人相遇时,白居易虽年事较高,但也是英姿勃发的吧。然后有这么一个女子,陪伴他到青丝白发,枯骨成沙。樊素离开的时候,白居易痛彻心扉地作了《不能忘情吟》:骆骆尔勿嘶,素素尔勿啼;骆反厩,素返闺。吾疾虽作,年虽颓,幸未及项籍之将死,何必一日之内弃骓兮而别虞姬!乃目素兮素兮!为我歌杨柳枝。我姑酌彼金,我与尔归醉乡去来。 马儿呀不要再悲鸣,樊素啊不要再流泪。马无论奔驰多远,终究要回到马棚歇息。而樊素你,终将归属一个安稳的家,儿女绕膝,两人共同终老。这首诗中,白居易引用了霸王别姬的典故,将自己和樊素与项羽和虞姬相对比,对樊素说,虽然今日你我分别,我老病缠身无法再照顾你,但是相比霸王和虞姬的生死离别,我们要好得多,还好我没有像项羽那样直到离开人世前一刻才向爱人告别。《杨柳枝》是樊素最常唱的曲子,白居易在诗中说,再为我歌舞一曲《杨柳枝》吧,我要一醉方休,送你离开。几年之后,两人分别许久,而白居易对樊素心心念念,始终不能放下。开成五年,即公元836年,白居易作《春尽日宴罢,感事独吟(开成五年三月三十日作)》思念旧人: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独掩扉。病共乐天相伴住,春随樊子一时归。闲听莺语移时立,思逐杨花触处飞。金带缒腰衫委地,年年衰瘦不胜衣。 此时的白居易已是古稀之年,长年的病痛折磨得他如枯叶般萧索。一次宴请宾客结束后,看着杯盘狼藉、宾客一一离去,在繁花盛开的阳春三月,屋外是万物繁荣,而屋内是人去楼空,顿时伤怀,悲从中来,无法停止地思念樊素。无法想象白居易是如何度过人生的最后十几年的,十几年前,送走了樊素,迎来了缠身至生命终结的病痛。然而,身体的疼痛远远无法与内心的苦楚相比,思念太盛,就成了心病。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思念是没有尽头的,离愁也是没有尽头的,绵绵悠悠。白居易在诗中说,这痛彻心扉的离愁,直到樊素有一天回来,才会结束。但是他心里明白,伊人一去不返,这一别,就是永远。白居易始终幻想着两人再次相聚,登上亭台楼阁,相互依偎,凭栏远望。《长相思》中没有像以往的诗一样直接提及樊素,描写她的曼妙姿态,满篇尽是萧瑟的山水景色,悲悲切切,如泣如诉,倾吐内心如刀绞般的离愁。我看山,山是你,我看水,水是你,唯有你归来,再看我一眼,才能断了这离愁。此时的白居易,大概是如此的心境吧。时至今日我们看到《长相思》这首词,仍能感觉到情感的翻腾,仿佛能够看到满眼离恨立于江边久久不肯离去的白居易,和泪眼婆娑心痛地离去的女子樊素。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尽现我们眼前。唯愿这对离人至死相互惦念,黄泉下相见,再续前缘。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春天本身似乎就自带不用言说的明媚和盎然,天地万物拥着大好春光,吮吸着甘甜的露水,悄然间拔节,某些隐秘的思绪也伴随着生长中的变化开始慢慢张扬起来。此刻,是谁的思念在空气中蔓延?那久久无人问候的少妇,与空闺日夜相伴,望着河畔两侧的青青草色,对丈夫的惦念顺着河流奔腾的方向,绵延不断,乘着微风,飘散到遥远的地方。胡思乱想成了每天的例行工作,脑海中杂念丛生,理不清,也剪不断,固执蛮横地霸占着她的思想。不知道他现在身在何方,不知道他是否过得好,满腹愁思却无处安放,只得任它堆积在胸口,在每个傍晚侵蚀着她的灵魂。昨夜他悄然入梦,就守在她的身边,耳鬓厮磨,有说不完、道不尽的体己话。下一段梦里,她又追随他到了许多地方,一路相伴相随。梦中的安稳是短暂的,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真切的相逢,敌不过真切的梦醒时分,落寞与寂寥一股脑涌上来,叫人无处躲藏。世人皆道草木无情,殊不知枯桑和海水,也并非麻木无知,残败的落叶也会忧愁,永不结冰的海水也会随寒热变化。对她而言,最残酷的莫过于孤凄冷清的时光,无人对答,无人响应,最是神伤。蔡邕写下这首《饮马长城窟行》,用文字勾勒出一位少妇的烦恼和忧愁,读罢全诗,感同身受的思绪油然而生。蔡邕,后人因其官拜左中郎将而称他为蔡中郎。他满腹诗书,颇有远见,却并不留恋功名利禄,一心向往豁达超然的生活状态。拥诗书入眠,与音律格调相伴,便是不可多得的片刻闲静。大好河山的拥有者屡次向蔡邕抛出橄榄枝,征召他出仕,并许下高官厚禄、锦绣前程。如若换作他人,定是要把酒欢歌的,可他却多次拒绝征召,主动放弃别人热切期望可以获得的名与利,隐于市井。后若不是司徒桥玄再三征召,他断然不会出任河平长。怅然天地,终归是要面对的,这任重道远的历史使命,也终归是要扛在肩上的。东汉灵帝时特召拜他为郎中,这是他在官场之上施展才华的开始,是不期而遇的机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的一声令下,成就了董仲舒,也成就了儒家新的高度。孔子又一次走上神坛,儒家书籍遂被奉为经典,并成为法定的教科书,设立专门的博士官讲解书籍内容,成为当时判断一切是非的标准,也是一切大事小情的决策依据。儒家地位显赫,甚至决定着社会前进的步调,与黎民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被天子定为官学的儒学,自然与之相呼应的便是要有一部标准正确的刊本,而作为评定正误的依据。既然是由人制订的标准,便逃不过个人的私心杂念,受利己动机的驱使,皇家藏书楼里的标准本兰台漆书不可避免地遭到偷改。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难以根治的顽疾。既是被定为标准本,自然承担着分辨正误、判明是非的责任,如今标准不再,又要如何去践行它应有的使命。鉴于标准本不够标准,蔡邕向汉灵帝提出校正经书正误,并亲自刊刻于石的奏请。一国之君汉灵帝闻之自是欣喜,便应许了蔡邕的建议。六经文字校对更正的完成,是蔡邕与同僚夜以继日的成果。文人虽不抵武将骁勇善战,却开辟出另一片天地,洒下文化的种子,等待它的破土、发芽,祈盼它的茁壮成长。蔡邕命工匠以小字八分将校正的经文书写于石碑之上,称之为熹平石经。立于太学门外,供学子抄录。错误得到更正,真理才会广为人知。熹平石经并非简单的石字石书,它是一双订误正伪、平息纷争的手,为读书人提供了儒家经典教材的范本。历代石经的先河就此打开,给捶拓方法以创作灵感,成为雕版印刷术的先驱。自古为人臣子,能做到忠信二字即为可贵。蔡邕为人刚正不阿,清廉自守,并敢于诤言直谏,更是在皇帝面前针砭时政,大有无所畏惧之风。皇帝毕竟是居于朝堂、万人之上的君主,听到臣子大谈江山社稷,矛头处处指向自己,自然是不会愉快接受的。奸佞之臣早已对蔡邕恨之入骨,却又奈何他身居高位,只得忍耐。久而久之,但凡蔡邕对时政提出些许激进的意见,皇帝身边的奸臣便趁此时机伙同宦官诬陷蔡邕,势必要将他置于死地。贵为天子的皇帝啊,也总是被私欲迷了心。他宁可相信小人之言,却不肯相信忠贞之臣。良药苦口却对疾病有益,忠言逆耳却对社稷有益。他却未能明白这样的道理,大抵来说,人都是不喜欢被批评的吧,哪怕明知句句切中要害,还是要一意孤行,保全自己的威严脸面。蔡邕被流放至朔方寒冷至极的北方。既然皇帝心意已决,那任凭他再多辩解也无济于事,心灰意冷下他携带全家前往流放之地,从身居要职的文官变成了亡命天涯的罪臣。天地之大,竟然无法再以自在之身存活。也许流放未必是多么无法接受的坏事,几经周折,蔡邕隐居于吴郡12年。12个春去冬来,看尽云卷云舒、花谢花开,日子过得也并非如一般流亡那般凄惨,一家人隐姓埋名在吴郡过着远离战火的生活,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蔡邕的女儿名叫蔡琰,也叫蔡昭姬,晋朝时为了避司马昭的讳而改为蔡文姬,曾写下《胡笳十八拍》的千古绝唱,她的一言一行,深受父亲的影响。如山般伟岸的父亲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是父亲挺起胸膛,用肩膀扛起一个家庭的延续,为小蔡文姬撑起一片无忧无虑的天空。他有着显赫的声望与地位,不依靠权势也不是因其富有,是他的满腹才华造就了这鹊起声名。蔡邕是梁武帝口中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的大书法家。篆书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如行云流水,将美丽庄严的风格流于纸上。隶书讲究波、磔之美,笔画左行如曲波婉转,右行的笔锋开张,捺笔形如燕尾。长横起笔如逆锋切入,中间行笔又带有俯仰之波势,并以磔尾收尾。方、圆、藏、露间笔势飞动,将宽博的气势和独特的韵味演绎得淋漓尽致。自创书体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古朴天真之趣,可谓独树一帜,在书法笔体上颇有见地。将心中所想所感悉数由笔尖呈现在眼前,那些慷慨激昂也好,那些忧郁悲愤也罢,就化作笔笔勾画的笔画,跃然跳动。12岁时,蔡文姬便沿袭了父亲在书法上的豪情逸致,每一笔每一画都精致精细,那不是汉字简单的整齐排列,而是一种释怀,一种情愫。稳重端庄,却又不失飘逸顿挫,可谓字如其人。玄云黯以凝结兮,集零雨之溱溱。路阻败而无轨兮,途泞溺而难遵。彤云密云间,在泥泞不堪的路途中,背负风雨前行。将社会的黑暗与那世道的艰难隐喻其中,王朝的盛衰更迭牵扯着蔡邕的心,正处穷途末路的大汉王朝摇摇欲坠,浓烈的忧思油然而生。蔡邕是汉代绵延四百余年中的最后一位辞赋大家,愤懑之事抑或愉悦之情,借以寄托其中,述而成赋。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所在,所述之事皆来自于生活琐碎,不矫揉不造作,用简短清新的寥寥数语直抒胸臆。这是属于文人的骄傲,也是他们在这浊世之间唯一拥有的一片澄净。叹兹窈窕,生于卑微。盼倩淑丽,皓齿蛾眉。玄发光润,领如螬蛴。纵横接发,叶如低葵。修长冉冉,硕人其颀。绮绣丹裳,蹑蹈丝扉。盘跚蹴蹀,坐起昂低。和畅善笑,动扬朱唇。都冶武媚,卓砾多姿。这是蔡邕所作《青衣赋》,将对倾慕之人的爱慕之心表露无遗。泛滥成灾的相思扰得人夜不能寐,在庭院中久久徘徊。爱她念她却不能相见,门第之差将彼此相爱的两个人隔在了银河的两边。温热的人情世故与冰冷的封建礼教之间,总是矛盾重重,有着难以化解的冲撞隔阂。可世间唯有爱情和思想无法禁锢,与她的心心相印无法割舍。也许会有来自世人的抨击讥笑,文则可佳,志卑意微,如若爱情是卑微低贱的事情,那天地之间,男欢女爱难道只是为了繁衍生存、延续后代吗?既然爱的种子在心中种下,相思会给予它养分,给予它不断生长的力量,直至有一天这份积聚在内心的感情难以抑制,那要如何收场。蔡邕的这份情怀直接感染了蔡文姬的成长,那是敢爱敢恨的勇气,那是义无反顾将一片真心全部奉上的无所畏惧。光阴荏苒,岁月静好。就在不言不语的光阴流转后,满腹诗书化作一身芳华,出众的气质,横溢的才华,成为难得一遇的女子。仿若从诗画中走来,一颦一笑带着大家闺秀的超然气度。独立于天地间,不卑不亢地将生命化作不朽的颂歌。蔡邕以无可比拟的卓越才华成为洛阳文坛的领袖,一言一行皆成典范。为人处世自成一派,不媚权贵,不欺平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官场鱼龙混杂,尔虞我诈,他却有自己坚持的原则。正是他的这份不屈服,教会了女儿为人正直,与人友善。他的言行举止将刚正不阿带进了她的一生,她秉承父亲的品格,将坚韧不拔贯穿此生悲欢离合的始终。苏轼 春 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世上总有那么一个词,仿佛是为了一个特定的人而创造出来的。苏轼的整个人生,都被冠以豁达的名号:他做事是豁达的,他写词是豁达的,似乎他生来就是为了无拘无束。对他而言,万事皆可入诗词,他写烟雨,写楼阁,写荒原,写人世百态。后人痴迷于苏词的数不胜数,皆沉浸于他天地任我驰骋的广阔胸怀。读苏词,仿佛立于万丈悬崖之上,迎接一阵狂风,时而乌云密布,时而晴空万里。这是苏轼独有的人格魅力,他的一首词,甚至一句话,都可以激荡起读者心中的惊涛骇浪。然而这个人又是多面的,像一颗水晶,每一面都折射出不同的光芒。他的豪放背后,是起起落落的坎坷人生,时而平步青云而又多次被贬黜。在来来往往起起伏伏的人生中,他纵情高歌,就算处于人生的低谷,他也一蓑烟雨任平生。古来文人,各有各的不同,而文人们在官场上的命运,却又惊人的相似。他们都是骄傲的,骄傲到明知不随着风气顺流而下就会遭到致命的排挤,却还是坚定自己的信念。在这一点上,苏轼并不是特立独行的。一生最爱古诗词他之所以特别,之所以为人称颂,是因为他从不在意时代给他压上的枷锁,他无所谓身处杭州或汴州,无所谓身处都城或偏远,他无论行至天涯何处,都可以千骑卷平岗,横扫所有所到之处。苏轼仅仅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我们心中的经典苏词,是从哪里开始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词之所以令人痴迷,是因为它包罗万象。自晚唐五代以来,词只不过被称作小道,而自苏轼起,词的魅力迸发出来,延展出了无尽的可能。没有他,宋词也许会黯淡许多吧。这首七言绝句,似乎并不是苏轼惯有的豪放风格。然而细细品味,其字里行间,都是苏词的韵味。花有清香月有阴,文字仿佛不再是横竖撇捺,而是细致描摹的工笔画,牡丹花下,青石街旁,晓风残月。这样的美景,即使仅仅存在于想象,就足以令人醉了,更何况是身临其境。如此花好月圆的春夜,多么宝贵,应倍加珍惜。今夜过去,就再不会有相同的月色。苏轼的诗词有着令人难以捉摸的情怀,他在汗青史册中是一个高昂着头永远向前的形象,在这个昂扬的光环之下,苏词有时也会流露出婉约的一面,苏轼刚毅的眼神也会凝视飞鸟花虫、亭台楼阁。整首诗都飘荡在绵绵柔情中,树丛掩映中的贵族庭院,穿过曲曲折折石板路,尽头是华美的楼阁,青砖汉瓦,朱门飞檐,工匠巧夺天工的技艺将其雕琢得宛若仙境。在这仙境当中,必定也住着高高在上的仙人吧。透过窗棂,可以看到楼阁内灯火通明,丝竹声声,笑语声声。婉转悠扬的古筝,激昂清脆的琵琶,与舞女身上的音铃声声声相和,飘飘如仙乐。人世最极致的享受也莫过于此,月色配美酒,醉卧软榻,醉眼赏美人歌舞,何其乐哉!千金这个词,用得岂止是精准,至于此情此景,简直可以说是天衣无缝。这堪称奢华的享受,千金难觅。苏轼毕竟是苏轼,不是什么御用文人,怎可能只着重于描写糜烂与浮华。此时夜已三更,这座官宦院落,已在夜色中静静睡去,草木无语,花落无声,吐出的气息吹开一片氤氲,在夜色中显得无比凝重。府中的下人们,在偏僻的院落和衣睡着,屋内没什么特别的摆设,有些墙角还挂有蛛网,屋外摆放着杂物,甚不讲究。长工们直接侧卧在草棚下,拉过半张草席盖在身上,发出阵阵鼾声,鼾声被微风扫过,穿过树木枝丫,消失不见。月色下的庭院,仿佛熟睡的婴儿,没有一丝声音,偶尔冒出一阵树木的沙沙声,飞鸟的振翅声,在寂静中划开一道裂口,然后悄然愈合,重归寂静。然而歌舞升平的声音是一道愈合不了的伤口,透亮的烛光撕开黑夜,在黑暗的院落中突兀地摇曳;婉转的歌声穿破寂静,在寂静的宅院里悠悠地回荡。这确实是一道伤口,贵族鞭打在平民身上的伤口。纵然宋朝是高度开化,经济文化极其繁荣的朝代,但封建的顽固思想无法根除。平民始终是被压榨的对象,日日辛苦劳作,却无法获得与付出相应的回报。他们的劳动成果,化为统治者、奴役者的资产,用于无尽的挥霍,无尽的奢华享受。苏轼深深地厌恶醉生梦死的生活状态,对于贪图享乐、奢华糜烂的权贵十分鄙夷,虽然字面在说如此美妙的春夜值千金,但是却在暗讽沉醉于美酒歌舞的人。真正宝贵的,是寸寸光阴,理应用宝贵的时间去感受自然感受生命,或去实现远大的抱负。人生来被赐予的时间是公平的,每一秒每一刻都是美妙的,但时间又是不公平的,有人用来游历山川,有人用来诲人不倦,有人用来报效国家,而有些人,依仗权势,依仗财富,用宝贵的时间沉醉于糜烂浮华,饮酒作乐,荒淫无度,无法自拔。苏轼摒弃这一切糟粕,甚至恼怒于这些肮脏的事物毁坏了本应好好享受的良宵。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本该美好,就如这良辰美景,值得人细细品味,慢慢享受。而这些美好,被恼人的银铃丝竹打破,仿佛花容月影都被吸入一个深深的漩涡,令人无从享受。苏轼的性格就是如此,誓死不趋附于权贵,永远在自己的路上走。也正因他固执地走自己的路,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很多波折。在王安石变法时期,与王安石政见不和,极力反对新法,遭到排挤而被迫离京。被贬黜后又多次上书表明新法弊病所在,而此刻王安石正为宰相,手握大权,苏轼此番举动触怒了王安石,于是屡次遭贬,从杭州到密州到徐州再到密州,在偌大的中国土地上来来往往。在熟稔于人情世事的人看来,也许这种心境是无法理解的。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竟能做到如此坚定,决不让步。当时的苏轼,深受欧阳修的赏识,在欧阳修的举荐之下名声大噪,顺风顺水。若他在变法时期没有站错立场,投入了王安石的阵营必定可以平步青云,大展宏图的吧。然而他的思想与旧派相合,他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最后却落得孤身离去的下场。天下已不是当年的天下,变法带来了巨大的革新,也出现了巨大的弊端。被贬黜后的苏轼,依然上书反对变法维新。也许以有些人的眼光看来,这份执着实在有些孩子气。在这段时期,苏轼因政治斗争被一贬再贬,却还是坚持旧派的政治理论。文人在政治中总带有很多的浪漫情怀,总渴望着改变时代,将其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可帝王不这样想,权贵也不这样想。宦官们眼中没有什么未来的蓝图,他们眼中是当下的利益。苏东坡他如何会看不破?他冷静地看透了世事,看透了一些昏庸的官员仅仅在追求金钱的享受,浮华的生活。这让他深深地厌恶。行走官场这些年,从最初的雄心勃勃,渴望一个平和的时代,到望穿世间百态,经历了多少坎坷。或许,若他成为一个圆滑处事的人,今日亭台楼阁间,他也是举杯畅饮、把酒言欢的其中一员吧。人生在世,人人都有渴望、有追求,而每个人的追求又大不相同。苏轼这一生,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升,无论流落至何处,他的精神不倒,苦中作乐,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活的是一个苦字,品的却是一个乐字,这个人一生颠沛流离,62岁高龄时还被放逐海南,这在常人眼中是多么无法忍受的屈辱和痛苦,然而苏轼却能苦中作乐,把放逐之地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开办起了学堂,大批学子不远万里拜至他门下。苏轼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奇人,几乎全中国都留下了他的脚印,所到之处,为人称颂,最后还能桃李满天下,这样的人生,岂不快哉。所以苏轼有理由蔑视权贵,摒弃糜烂的生活。曾在官场走过,被中伤、被排挤。被迫离开,这样倔强的人,官场不顺并不是因为个人能力不足,只是他没能随波逐流。他厌恶这种虚度光阴的生活,厌恶这种破坏了良辰美景的莺歌燕舞。文人眼中的美,在乎山水之间,在乎花前月下。也许只是一片落花,一缕月光,就能使人触景生情,潸然泪下。然而再美妙动人的乐曲,加上了金钱物质的渲染,都令人想要敬而远之。春宵一刻值千金。在苏轼的一生中,真的贯彻了惜时如金地做事情,被贬至苏杭就修筑苏堤等诸多长堤;行至常州,便尽享山水美景,吟诗作赋。与其说他作出了贡献,不如说他会玩会享乐。他的享乐,要么造福了人民,要么璀璨了文化,真是一举两得的快事。所以他最有底气,抨击当朝权贵夜夜笙歌,寻欢作乐。多年之后,无人再讨论苏东坡一生是否失意过,是否失败过,只记得他一腔豪情,功名利禄皆不入他眼,起也好落也好,挥挥衣袖如过眼云烟。在他眼中,世间无崎路,只要美景依然,山河壮丽,他东坡居士定能仰天长笑,笑看世间万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