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炎黄文化研究·第17辑

書城自編碼: 280480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研究
作者: 赵德润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34787089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1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35/416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5.1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湘军史稿 华章大历史040
《 湘军史稿 华章大历史040 》

售價:HK$ 101.2
印度经济简史:1947-2022
《 印度经济简史:1947-2022 》

售價:HK$ 79.4
吞海.大结局
《 吞海.大结局 》

售價:HK$ 63.3
碰撞与转型
《 碰撞与转型 》

售價:HK$ 446.2
行动红利:用行动告别低效、摆脱拖延,享受人生的红利
《 行动红利:用行动告别低效、摆脱拖延,享受人生的红利 》

售價:HK$ 67.9
改变我们的道路——大疫后的人类及其世界
《 改变我们的道路——大疫后的人类及其世界 》

售價:HK$ 78.2
《周髀算经》新论·译注
《 《周髀算经》新论·译注 》

售價:HK$ 79.4
红楼有三味
《 红楼有三味 》

售價:HK$ 66.7

 

編輯推薦:
《炎黄文化研究第17辑》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一份综合性学术文化丛刊,旨在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及当代文化建设、探究中华文明起源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学术成果。
內容簡介:
《炎黄文化研究第17辑》设有专论、炎黄二帝及其时代研究、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思潮与学派、文化丛谈、文物与考古、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华学人、书评与序跋等栏目,收录学术论文30余篇。
目錄
专论
关于拜祭黄帝大典的想法 许嘉璐\1
炎帝农耕文化的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时代呼唤 王震中\11
炎帝及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理想 任大援\16
炎黄二帝及其时代
舜为何成为孝祖及孝道治国初议 徐义华\21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要加强商周文明研究和普及工作 刘源\31
黄帝所居姬水新观察
    今河南新郑之潩水可能是古有熊国之姬水 刘文学\38
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
从雕龙碑遗址看襄阳及汉水中游与中原地区在文明生长过程中
  南北文化的交往与互动 王震中\48
会同方言中商周语词考释数例 宋泽计\66
思潮与学派
《太玄》的三思想架构 冯树勋\93
儒家理想与西汉政治
    合法性理论视域下的基本考察 张建坤\108
义理释《易》:《太玄》与古文易学 解丽霞\127
吕大临《克己铭》的纷争与辨析 李敬峰  王磊\136
程颢的仁学思想 谢寒枫\144
宋时烈的《春秋》大义 郑任钊\150
《周易》在辽、金、西夏的传播与影响 周春健\165
文化丛谈
身居天然古靖州 心忧天下魏了翁 姜雪峰  李东升\174
禹与龙的关系 常淑敏\181
文物与考古
2014 年美术考古研究情况概览 张翀\187
关邑家壶释论 苏辉\196
文献整理与研究
北周甄鸾从佛教立场论道教化的老子
    以其《笑道论》为中心 王启发\205
《弘明集》对儒家经典的利用与诠释 汪学群\218
刘勰《文心雕龙》与《周易》哲理 朱清\235
陈廷敬史事二题 朱昌荣\250
探索与争鸣
对制图六体影响力的重新评价
    兼论错误构建的中国地图学史 成一农\255
中华学人
罗振玉先生与清代学术 李文昌  林存阳\269
跨世纪经学家爱新觉罗毓鋆与奉元书院教育 黄忠天\289
书评与序跋
瞩望新轴心时代
    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 汤一介\316
写在新版《郭店楚墓竹简》出版之际 曹峰\318
先秦青铜货币研究的方法与目的
介绍《春秋战国青铜货币的形成与展开》的研究视点
    江村治树撰  博明妹编译\321
不怕慢,只怕站的哲理
    龚延明先生《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评介 曹家齐\332
內容試閱
三、《太玄》与魏初玄学
宋衷释《易》解《玄》,为魏初玄学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在解释思路上,他首开并重《易》《玄》之风,以《易》释《玄》。如注交。阳交于阴,阴交于阳,物登明堂,矞矞皇皇曰:于七分息卦为泰,升阳在三,已出地上也。①在解释方式上,发扬古文易学的义理阐释传统。这两点对汉末魏初学者有深刻影响,宋衷学传承分为三系:一系为李仁、李。《三国志蜀书李传》曰:父仁,字德贤,与同县尹默俱游荆州,从司马徽、宋忠(衷) 等学。具传其业,又从默讲论义理、五经,著古文《易》《尚书》《毛诗》《三礼》《左氏传》《太玄指归》,皆依准贾、马,异于郑玄,与王氏殊隔,初不见其所述,而意归多同。一系为王肃。《三国志魏书王肃传》曰:肃字子雍。年十八,从宋忠(衷)读《太玄》,而更为之解。一系为王弼,其家学与荆州学派关系密切,刘表受学于同郡王畅(王粲的祖父),王弼祖父王凯与族兄王粲曾投奔刘表,王粲著有《荆州文学官志》,说明二人受荆州学影响很大。三系中,王肃、王弼一系的学术构建影响远大于李一系。
王肃是魏晋官方经学的代表,非常青睐古文经学的义理阐释,对融合今古文的经学大师郑玄也有批评。郑氏学行五十载矣,自肃成童,始志于学而学郑氏学矣。然,寻文责实,考其上下,义理不安,违错者多,是以夺而易之。其《本传》也曰:肃善贾、马之学,而不好郑氏,采会同异,为《尚书》《诗》《论语》《三礼》《左氏》解,及撰定父朗所作《易传》,皆列于学官。 王肃指责郑学义理不安,要夺而易之,其实是把郑学的今文说改为古文说。蒙文通曾曰:子雍以前,古学尚牵合于今文,子雍而后皆一摈今文而不取,则古学之纯,又不可谓非南学之长也。 王肃偏向古文学,体现为:一是对经典音义非常重视,曾作《周易音》《毛诗音》《三礼音》。二是注重义理释《易》。王应麟曰:王肃注《易》十卷,今不传。其注噬干胏,得金矢,曰:四体离阴卦,骨之象。骨在干肉,脯之象。金矢所以获野禽,故食之反得金矢。君子于味必思其毒,于利必备其难。从这条材料看,王肃先分析爻之象,后得出君子进退之理,与宋衷义理释《易》的解经思路一致。三是并重《易》《玄》,曾作《周易注》、扬子《太玄经注》七卷,都未曾保留下来,其具体内容也就无法得知,只能从其著作和学术渊源来推断,他是受了宋衷《易》《玄》并重学风的影响。
王弼作为汉魏古文易学的集大成者,其家学与荆州学派密切关联。汤用彤认为:王弼之家学,上溯荆州,出于宋氏。夫宋氏重性与天道,辅嗣好玄理,其中演变应有相当之连系也。张惠言说,王弼注《易》,祖述肃说,特去其比附爻象者。此推论若确,则由首称仲子,再传子雍,终有辅嗣,可谓一脉相传者也。王弼上承宋衷学,其实是继承了自费直以来的古文易学的解释理路。王弼易学承传费氏学,中间环节则是郑玄。宋人石介曰:王弼多取康成旧说,为之训解,今之《易》盖出于费直之学也。(《周易义海撮要》)和王肃一样,王弼虽学郑玄但对其也有指正。李石曰:王弼注《易》,刻木偶为郑玄像,见其所误辄呼
叱之。王弼呼叱郑玄的当是今文易学部分,承继的则是古文易学的义理释《易》传统。具体表现为三点:
一是《易经》体例的以传附经。王弼使《易》在体例上以传附经,不算首创,而是沿袭了费直以来古文易学以传解经 的方式。费直把《彖传》《象传》《系辞》合为一目,前加传字,列在每卦本经之后,是以《彖》《象》附经。王弼移《系辞》(《小象传》)上、下传附爻辞之下,每爻加《象》曰,又移《文言》附乾坤,加《文言》曰,而以《系辞》上、下传,施之《说卦》前后两篇①。从吕氏所举王弼易的易例看,王弼还吸取了郑玄合《彖传》《象传》于经,于《彖传》加《彖》曰,于《象传》(《大象传》)加象曰(《古周易郑康成易》)的体例。王弼的以传附经 在形式上比费直、郑玄更多地把与经紧密联结的传附在经后,更贴近经传相合的解释理路。
二是解释方式的以理传《易》。王弼解《易》扫象数、倡义理,如注乾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时曰:出潜离隐,故曰见龙;处于地上,故曰在田。德施周普,居中不偏,虽非君位,君之德也。初则不彰,三则乾乾,四则或跃,上则过亢。利见大人,唯二、五焉。②王弼杂用《象传》《文言》来释经,比费直以传解经更细致、更娴熟,体现了《传》不离《经》的简易原则。王炎曰:焦延寿、京房、孟喜之徒遁入于小数,曲学无足深诮,而郑玄、虞翻之流穿凿附会,象既支离,理兹晦蚀,王弼承其后,遽弃象不论,后人乐其说之简且便也,故汉儒之学尽废而弼之注释独存于今。这就反映了汉魏易学从象数学到义理学的变迁,王弼简而便的以传解经使易理得以彰显,在汉魏之际有倡导易学义理之风的功劳。
三是解释资源的《易》《老》融合。王弼易学在解释资源上吸取《老子》《庄子》,体现了融合儒道、融合《易》《老》、融合《易》《玄》的解释取向,由此奠定了魏晋玄学的思想基调。融合儒道在扬雄《太玄》中就有明显体现③,观大《易》之损益,览老氏之倚伏 (《汉书扬雄传》)。荆州学派则是融合《易》《玄》的先锋,宋衷又为《太玄》义理学的核心人物。所以,古文易学的解释资源由扬雄《太玄》的《易》《老》合说到宋衷的《易》《玄》合说,都对王弼融合《易》《老》解《易》产生了重要影响。汤用彤曾言:易学关于天道,辅之以《太玄》,在汉末最为流行。马、郑而外,荆州宋衷、江东虞翻,北方荀爽,各不相同。汉代旧《易》偏于象数,率以阴阳为家。魏晋新《易》渐趋纯理,遂常以《老》《庄》解《易》。充分说明以《老》《庄》解《易》 的《易》义理学在魏初逐渐成为经学主导。
从费直至王弼的汉魏古文易学,偏重义理解《易》。章如愚曰:三《易》同祖伏羲,而文王之《易》独以理传,五家同传《周易》,而费氏之学独以理传,马、王诸儒同释《易》之学,而王弼之注独以理传,然则明《易》之要在理而已矣。《易》义理学发展至魏初,和象数易学相比,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费直、王弼堪称代表。而在这一阶段的扬雄及其《太玄》没有成为古文易学的典范,主要是因为扬雄处在两汉之际今文经学逐渐衰落、古文经学悄然兴起的时期,《太玄》以作的方式解《易》,自然是象数和义理并重,也参有今文易学的优秀成果,这也许就是它在易学史上难以划归为今文易学或古文易学、象数易学或义理易学的原因。但无法否认的是,扬雄在费直之后极力践行费直义理释《易》的古文易学解经方式,并融合《易》《老》,直接影响了汉末《易》义理学和《玄》义理学并重的荆州学派的形成,也对王弼义理释《易》的两大核心传不离经的解释方式和《易》《老》融合的思想内容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太玄》的易学史地位也因义理释《易》得以显现。
P133-135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