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人性的弱点:如何赢取友谊、影响他人(传世经典,1936年首版原貌呈现,修订讹误76处,摒弃所有过度解读,致敬戴尔·卡耐基逝世60周年1955—2015)

書城自編碼: 281504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
作者: [美]戴尔卡内基[Dale Camegeie]著,宋元熙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218104423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1-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304/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0.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世界花纹与图案大典
《 世界花纹与图案大典 》

售價:HK$ 357.6
周制与秦制
《 周制与秦制 》

售價:HK$ 153.6
花路
《 花路 》

售價:HK$ 105.6
万亿指数
《 万亿指数 》

售價:HK$ 105.6
中世纪英国的财政、军事与外交(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书系)
《 中世纪英国的财政、军事与外交(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书系) 》

售價:HK$ 93.6
缺席者的历史:以色列十个遗失的部落
《 缺席者的历史:以色列十个遗失的部落 》

售價:HK$ 93.6
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 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

售價:HK$ 95.8
美索不达米亚神话
《 美索不达米亚神话 》

售價:HK$ 83.8

 

編輯推薦:
在过去80年里,《人性的弱点》改变了千千万万人的命运,其中不乏商政要员,甚至几位美国总统。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投资大亨沃伦巴菲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米老鼠之父迪士尼、酒店业巨子希尔顿、商业奇才马云等世界**人物都阅读、受益并强烈推荐过此书。
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你解决你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
內容簡介:
《人性的弱点》20世纪最伟大心灵导师戴尔卡耐基生前巨作,畅销全球的人际关系与沟通社交教程。该书1936年出版后,立即风靡全球,被译成58种文字,累计销量超过100 000 000册。 
在过去80年里,《人性的弱点》改变了千千万万人的命运,其中不乏商政要员,甚至几位美国总统。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投资大亨沃伦巴菲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米老鼠之父迪士尼、酒店业巨子希尔顿、商业奇才马云等世界顶尖人物都阅读、受益并强烈推荐过此书。
關於作者:
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 

  著名演说家、心理学家、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的奠基人

戴尔卡耐基出生于1888年11月24日,逝世于1955年11月1日,享年67岁。他的精神和思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改变观念、完善行为,走出迷茫和困顿,迈向成功。

代表作《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美好的人生》《沟通的艺术》等。在他辞世60周年的今天,其作品仍被各个国家和阶层奉若经典,占据畅销榜前列,被誉为“人类出版史上的奇迹”。
目錄
第一篇 待人的基本技巧

第一章 如欲采蜜,勿蹴蜂房

第二章 真诚地赞赏他人

第三章 激发他人的强烈需

第二篇 平安快乐的要诀

第一章 保持自我本色

第二章 改变不良工作习惯

第三章 学会轻松,解除疲劳

第四章 倦怠导致身体的疲劳

第五章 活在今天的方格中

第六章 不要对敌人心存报复

第七章 不要指望别人感激你

第八章 盘算你所得到的恩惠

第九章 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成功因子

第十章 每天尽力取悦他人

第十一章 批评他人是一种自我满足

第十二章 不让批评之箭中伤你

第十三章 学会自我批评

第三篇 使人喜欢你的六种方法

第一章 学会真诚地关心他人

第二章 不要忘记微笑

第三章 千万不要忘记他人的姓名

第四章 学会倾听他人讲话

第五章 迎合他人的兴趣

第六章 让他人感到自己重要

第四篇 如何赢得他人的赞同

第一章 不要争论不休

第二章 尊重他人的意见

第三章 如果错了,当即承认

第四章 友善地对待他人

第五章 让对方开口说“是”

第六章 给他人说话的机会

第七章 别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

第八章 善于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

第九章 同情对方的意愿

第十章 激发他人高尚的动机

第十一章 戏剧性地表现自己的意图

第十二章 让他人不断面临挑战

第五篇 如何更好地说服他人

第一章 称赞并欣赏他人

第二章 间接委婉地指出他人的错误

第三章 不要总是责怪他人

第四章 没有人喜欢受人指使

第五章 保全他人的面子

第六章 激励他人获得成功

第七章 学会给人“戴高帽”

第八章 鼓励更易使人改正错误

第九章 学会给他人授权

第六篇 让你的家庭生活幸福快乐

第一章 切勿喋喋不休

第二章 不要试图改造对方

第三章 不要批评对方

第四章 真诚地欣赏对方

第五章 注重生活中的小事

第六章 家庭内部也应有礼

第七章 如何与女人相处

第八章 如何与男人相处

第九章 不要做婚姻的文盲

第七篇 如何使你变得更加成熟

第一章 不要光踢椅子

第二章 困难并不意味着不幸

第三章 摆脱生活中的不幸

第四章 拥有自己的信仰

第五章 你是独一无二的

第六章 学会喜欢你自己

第七章 不要盲从因袭

第八章 不要令人生厌

第九章 为什么别人要喜欢你

第八篇 走出孤独忧虑的人生

第一章 孤独是现代人的通病

第二章 忧虑是健康的大敌

第三章 消除忧虑是灵丹妙药

第四章 运用亚里士多德法则

第五章 将忧虑减半的四个步骤

第六章 让忙碌消除你的忧虑

第七章 生活在今天的密封舱里

第八章 不要因小事而垂头丧气

第九章 计算事情发生的概率

第十章 适应不可避免的事实

第十一章 让忧虑到此为止

第十二章 不要试着去锯木屑

第九篇 不要为工作和金钱而烦恼

第一章 最重要的决定

第二章 70%的烦恼与金钱有关

第三章 夫妻间的职业冲突

第四章 不要入不敷出

第十篇 防止疲劳,永葆活力

第一章 保持每日多清醒一小时

第二章 说出你的心事

第三章 不再为失眠而忧虑
內容試閱
第一章 如欲采蜜,勿蹴蜂房



1931年5月7日,在纽约发生了一桩骇人听闻的搜捕事件。经过警方数星期的搜查之后,当时这位被称为“双枪杀手”的克洛雷在其女友的公寓中被捕。这位凶手烟酒不沾。

150名警方人员,包围了克洛雷藏身处的公寓顶层。他们先在屋顶凿了个洞,试图用催泪弹把克洛雷熏出来。并且已在附近四周的建筑物上架起了机关枪。约摸一个多小时后,这幢纽约清静的高级住宅区,就响起了一阵阵惊心刺耳的机枪、手枪声。克洛雷藏在一张大沙发后面,手持短枪,接连向警方射击。成千上万的群众满怀激动,纷纷涌到人行道上看热闹,这是纽约市前所未有的壮观场面。

克洛雷就擒之后,纽约市警察局局长马洛里发表谈话:这位双枪恶徒是纽约有史以来最具危险性的罪犯。

“他动不动就会杀人!”局长如此说道。但是,“双枪杀手”他本人又是如何看待自己呢?

那天,围攻的警察向公寓开枪时,克洛雷正在给“相关人士”写信,他如此写道:“在我外衣里面隐藏的是一颗疲惫的心,但这是一颗善良的心——一颗不愿意伤害任何人的心。”写这封信时,鲜血不断从他的伤口流出,在纸上留下深红的痕迹。

就在搜捕发生之前,克洛雷还和女友开车在长岛的一条乡村公路上寻欢作乐。那时突然走来一个警察,来到他停着的汽车旁边说:“把你的驾驶执照让我看看。”

克洛雷一语不发,拔出他的手枪,就朝那警察连开数枪,那警察终于倒地而死。接着克洛雷从汽车里跳了出来,从警察身上找出手枪,又朝地上这具尸体放了一枪。这难道就是他自己所说的“在我外衣里面隐藏的是一颗疲惫的心,但这是一颗善良的心——一颗不愿意伤害任何人的心”吗?

克洛雷最后被判死刑。当他进入星星监狱(位于纽约州奥西宁镇哈德孙河畔,是关押重罪犯人的监狱。——译者注)里放着电椅的受刑室时,有没有说:“这是我杀人作恶的下场?”没有!他反而说:“这就是我自卫的结果。”

整件事的重点是“双枪杀手”克洛雷根本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

难道这只是个特例?如果你以为如此,请再看看下面的例子:

“我把这一生当中最好的岁月用来为别人制造欢乐,让大家有个好时光,可是我得到的却只是辱骂,这就是我会变成亡命之徒的原因。”这是阿尔·卡庞所说的一段话。他是美国鼎鼎有名的黑社会头子,后来在芝加哥被处决。卡庞也不曾自责过,事实上他自认为造福人群,只是社会误解他,不接受他而已。

达奇·舒尔茨的情形也是一样,他是恶名昭著的“纽约之鼠”,后来因江湖恩怨被歹徒杀死。他生前接受报社记者访问时,也自认造福群众。

我曾经和星星监狱的典狱长路易·罗斯就这个问题通过几次书信,他表示:“牢里的犯人很少承认自己是坏人,他们就跟你我一样,都会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他们会告诉你,为什么要撬开保险箱,或是接连放枪伤害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为自己的动机找出理由,不管有没有理,总要为自己破坏社会的行为辩解一番。因此他们的结论是:他们根本不应该被关在牢里。”

如果克洛雷、阿尔、达奇·舒尔茨这帮歹徒,以及关在监狱里亡命男女,他们从不为自己的行为自责过,我们又如何强求日常所见的一般人呢?

闻名遐迩的心理学家斯金纳,经由动物实验证明:

因好行为而受到奖赏的动物,其学习速度快,学习效果亦较佳;因坏行为而受处罚的动物,则不论学习速度或学习效果都比较差。最近的研究显示,这个原则用在人身上也有同样的结果。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只有招致愤恨。

另外一位心理学家汉斯·席尔也说:

更多的证据显示,我们都害怕受人指责。

因批评而引起的羞愤,常常使员工、亲人和朋友的士气大为低落,并且对应该矫正的事实状况一点也没有帮助。

俄克拉何马州的乔治·约翰逊是一家营建公司的安全检查员,检查工地上的工人有没有戴上安全帽,他便利用职位上的权威要求工人改正,其结果是:受指正的工人常显得不悦,而且等他一离开,便又常常把帽子拿掉。

后来约翰逊决定改变方式。他再看见工人不戴安全帽时,便问帽子是不是戴起来不舒服,或帽子的尺寸不合适,并且用愉快的声调提醒工人戴安全帽的重要性,然后要求他们在工作时最好戴上。这样的效果当真比以前好得多,也没有工人显得不高兴了。

这类事件真是不胜枚举。我们举个例子:

西奥多·罗斯福和塔夫总统之间有段广为人知的争论——他们的不和睦导致共和党的分裂,而将伍德洛·威尔逊送进了白宫。让我们快速追叙出当时的情形:1908年,罗斯福离开白宫时,共和党的塔夫脱当选为总统,然后,罗斯福到非洲去猎狩猎狮子。当他回来后,看到塔夫脱的保守作风,很是震怒。罗斯福除了公然怦击塔夫脱,还准备再度出来竞选总统,并打算另组“进步党”。这几乎导致老共和党的瓦解。果然,紧接而来的那次选举,塔夫脱和共和党只赢得了两个州的选票——佛蒙特州和犹他州,这是共和党有史以来遭受的最大失败。

罗斯福谴责塔夫脱,但是塔夫脱承认自己有错吗?他曾两眼含泪地说:“我不知道所做的一切有什么不对。”


我们再举一个“石油保留地贪污案件”的例子。这案件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曾受报界围剿,也震撼了全美国。事实是这样的:

哈丁(美国第29任总统)政府的内政部长阿尔伯特·胡佛,拥有政府在埃尔克山和蒂波特山这两处石油保留地的租赁权——保留地是留给海军未来使用的。当时,胡佛部长有没有公开招标呢?没有。他把这项令人垂涎的行为完全给了好朋友爱德华·杜黑尼。而杜黑尼也“借”给胡佛部长一笔10万美金的贷款。胡佛部长还利用职权调动联邦的海军陆战队,驱逐了在爱克陵附近掘油的其他油商。这些油商迫于武力威胁,只好离开油田进入法院,这才揭发了这桩贪污案件。丑闻轰动了全美国,也毁了哈丁政权。共和党几乎瓦解,阿尔伯特·胡佛也锒铛入狱。

大家都公认阿尔伯特·胡佛品性不端,但是他表示过悔意吗?没有。事情发生几年之后,赫伯特·胡佛在一次公开演讲时透露,哈丁总统是死于心力交瘁,因为有个朋友出卖了他。这话传到胡佛太太的耳朵时,她从椅子上跳起来,挥着拳头,又哭又叫,“什么?哈丁被胡佛出卖?没有!我的丈夫没有出卖任何人。就算这屋里装满了黄金钞票,我的丈夫也绝不动心。相反的,他才是被人出卖,才会落得这么狼狈的下场。”

你看,人就是这样,做错事的时候只会怨天尤人,就是不去责怪自己。我们也都如此。所以,明天你若是想责怪某人,请记住阿尔·卡庞、“双枪杀手”克洛雷和阿尔伯特·胡佛等人的例子。让我们认清:批评就像家鸽,最后总会飞回家里。也让我们认清:我们想指责或纠正的对象,他们会为自己辩解,甚至反过来攻击我们,或是像塔夫脱所说:“我不知道所做的一切有什么不对。”

1865年4月15日的早晨,亚伯拉罕·林肯躺在一家廉价租屋的睡床上,濒临死亡边缘。这所租屋就在福特剧院的对街,也就是约翰·布斯枪杀林肯的地方。林肯颀长的身躯斜躺在松垮的睡床上,墙上挂着一帧制作简陋的罗莎·彭皓尔的名画《马集》,屋里一盏显得阴郁的煤气灯,闪着昏黄的光芒。

当林肯咽下最后一口气时,陆军部长史丹顿说:“这里躺着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统治者。”

林肯善于与人相处的秘诀是什么呢?我曾费了10年左右的时间研究林肯的一生,而且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写作、修订了一本书《林肯的另一面》。我自信,我对林肯的性格和居家生活所做的研究,比任何人都要详尽彻底,尤其对林肯待人处世的方法更有心得。林肯喜欢批评人吗?不错。他住在印第安纳州湾谷的时候,年纪尚轻,不仅喜欢评论是非,还写信写诗讽刺别人。他常把写好的信丢在乡间路上,使当事人更容易发现。其中有封信导致的后果,使他刻骨铭心,永生难忘。

林肯在伊利诺伊州的春田镇当见习律师后,仍喜欢在报上公开抨击反对者,不过只是偶尔为之而已。

1842年秋季,他又写文章讽刺一位自视甚高的政客詹姆斯·希尔兹,他在《斯普林菲尔德日报》上写了一封匿名信讽刺希尔兹,全镇的人轰然大笑。自负而敏感的希尔兹当然愤怒不已,终于查出写信的人。他跃马追踪林肯,下战书要求决斗。林肯不愿意决斗,但迫于情势和为了维持荣誉,只好接受挑战。他有选择武器的权利,由于手臂长,他选择了骑兵的腰刀,并且向一位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学习剑术。到了约定日期,林肯和席尔斯在密西西比河岸碰面,准备一决生死。幸好在最后一刻有人阻止他们,才终止了决斗。

对林肯来讲,这是一桩令他终身难忘的事,也让他懂得了如何与人相处的艺术。从此以后,他不再写信骂人,也不再任意嘲弄人了,也从那时候起,他不再为任何事指责任何人。

南北战争期间,林肯屡次调兵遣将,更换波托马克的将领——麦克莱伦、波普、伯恩赛德、胡克和米地,但是这些将领接二连三出错,几乎使林肯陷入绝境,全美国有半数人无情地指责林肯用人不当,但林肯“毫不怨天尤人,宽容地保持缄默”。他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你不论断他人,他人就不会论断你。”

当时,他耳边的人和林肯夫人都极力谴责南方人。林肯答道:“不用责怪他们,同样的情况换上我们,大概也会如此做。”

1863年7月1日到3日“葛底斯堡战役”展开,到了7月4日晚上,李将军开始向南方撤退。当时乌云密布,随即暴雨倾盆而至,李将军带着败兵逃到波托马克河边,只见前方是高涨的河水,后方是乘胜追击的政府军,李将军进退无据,真是陷入了绝境。林肯见了,知道是天赐良机,只要打败李将军的军队,战争很快就结束了。于是他满怀希望地下了一道命令给米地将军,要他立刻出击李将军,不用通知紧急军事会议。林肯不但用电报下令,并且另派专差传讯,要米地马上行动。

米地将军有没有马上行动呢?正好相反。他完全违背林肯的命令,先行通知紧急军事会议。他迟疑不决,故意拖延时间,用心了各种借口,拒绝攻打李将军。最后,水退了,李将军和军队越过波多马克河,顺利南逃。

林肯勃然大怒,“这是怎么一回事?”林肯对着儿子劳勃特咆哮,“老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就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只要我们伸出手,他们必定跑不掉。难道我说的话不能让军队移动半步?在这种情况下,什么人都可以打败李将军,就是我也可以让李将军俯首就擒。”

极端失望之余,林肯坐下来给米地写了一封信。记住,这时的林肯,言论措辞都比以前保守自制。所以,这封写于1863年的信,已表达了林肯内心的极端不满。



亲爱的将军:

我不相信你对李将军逃走一事会深感不幸。他就在我们伸手可及之处,而且只要他一就擒,加上我们最近获得的用胜利,战争即将结束。现在战争势必延续下去,如果上星期一你不能顺利擒得李将军,如今他逃到波托马克河之南,你又如何能保证成功呢?期盼你会成功是不智的,而我也并不期盼你现在做得更好。良机一去不再,我实在深感遗憾。



你以为米地将军读了这封信之后,会有什么提示?

米地将军从没有见过这封信,因为林肯并没有把这封信寄出去,这是他死后,别人在一堆文件中发现的。

我的猜测是——这仅仅是我的猜测——林肯在定完这封信之后,望着窗外心里想:“慢着,也许我不该这么着急。坐在安静的白宫里发号施令很容易,如果我身在葛底斯堡,像米地一样每天看见许多人流血,听许多伤兵哀号,也许就不会急着要攻打敌人了。如果我的个性像米地一样每天看见许多人流血,听许多伤兵哀号,也许就不会急着要攻打敌人了。如果我的个性像米地一样畏缩,大概也会做同样的决定吧!无论如何木已成舟,把这封信寄出,除了让我一时觉得痛快之外,没有别的用处。米地会为自己辩护,会反过来攻击我,这只有使大家都不痛快,甚至损及他的前途或逼他离开军队而已。”

于是就像我所说的,林肯把信搁到一边。惨痛的经验告诉他: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所得到的效果都是零。

西奥多·罗斯福说在他当总统的时候,凡是遭遇到难解的问题,就会望着挂在墙上的林肯像自问:“如果林肯处于我的现况,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以后每当我们想指责他人的时候,请拿出一张5美元,望着上面的林肯像自问:“如果林肯碰到这个问题,会如何解决?”

我年轻时,总喜欢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写了一封可笑的信给查理德·哈丁·戴维斯,他当时刚出现于美国文坛,颇引人注意。那时我正好帮一家杂志社撰文介绍作家,便写信给戴维斯,请他谈谈他的工作方式。在此之前我收到某人寄来的信,信后附注:“此信乃口授,并未过目。”这话留给我极深的印象,显示此人忙碌又具重要性。于是我在给戴维斯的信后也加了这么一个附注:“此信乃口授,并未过目。”虽然我当时一点也不忙,只是想给戴维斯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他根本不劳费力写信给我,只把我寄给他的信退回来,并在信后潦草地写下一行字:“你恶劣的风格,只有更增添原本就恶劣的风格。”的确,我是弄巧成拙了,受这样的指责并没有错。但是身为一个人,我觉得很恼羞成怒,甚至10年后我获悉戴维斯过世的消息时,第一个念头仍然是——我实在关于承认我受到的伤害。

以后,假如你想引起一场令人至死难忘的怨恨,只要发表一点刻薄的批评即可。

让我们记得:我们相处的对象并不是绝对理性的动物,而是充满了情绪变化、成见、自负和虚荣的东西。

英国文学史上很有名的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因受到苛刻的批评而放弃写作;另一位英国诗人托马斯·查特顿则为此自杀。

本杰明·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并不圆滑,但后来却变得富有外交手腕,善与人应对,因而成了美国驻法大使。他的成功秘诀是:“我不说别人的坏话,只说大家的好处。”

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的确,很多愚蠢的人都这么做。

但是善解人意和宽恕他人,需要修养和自制的人功夫。

卡莱尔说过:“伟人是从对待小人物的行为中显示其伟大。”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