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视觉的改造:20世纪中国美术的切面解读

書城自編碼: 286280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艺术理论
作者: 胡斌
國際書號(ISBN): 9787218109091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7-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76/163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45.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法理学十六讲:主题与理论
《 法理学十六讲:主题与理论 》

售價:HK$ 82.8
少年解码侦探团(全6册)旗语密码、字母数字密码、加密暗号密码、多重密码、语言密码!每册解锁一种!沉浸式解码,提升专注力、逻辑思维能力!
《 少年解码侦探团(全6册)旗语密码、字母数字密码、加密暗号密码、多重密码、语言密码!每册解锁一种!沉浸式解码,提升专注力、逻辑思维能力! 》

售價:HK$ 205.6
宝鸡出土商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 宝鸡出土商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

售價:HK$ 308.2
地方戏曲文献汇编.河北卷.中(全三册)
《 地方戏曲文献汇编.河北卷.中(全三册) 》

售價:HK$ 1147.7
心可以知道:先秦儒家“情”论
《 心可以知道:先秦儒家“情”论 》

售價:HK$ 89.7
黄埔军校史 1924-1927
《 黄埔军校史 1924-1927 》

售價:HK$ 158.7
复杂心智:在变动时代重启人类天赋能力
《 复杂心智:在变动时代重启人类天赋能力 》

售價:HK$ 59.8
图像工程(第5版)
《 图像工程(第5版) 》

售價:HK$ 457.7

 

編輯推薦:
《视觉的改造:20世纪中国美术的切面解读》聚焦于中国20世纪特殊历史时期的革命美术图像,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探讨在革命的政治化运动中,美术图像所形成的特点和模式,以及与社会、思想改造之间的系统性关联。
內容簡介:
《视觉的改造:20世纪中国美术的切面解读》收入胡斌有关20世纪中国革命美术个案研究的论文,包括专论和书评两部分。以经典图像为案例,论及土改斗争的图像建构、胡风集团批判漫画、延安时期古元版画、思想改造运动期间李可染创作的文化之思、欧阳海等英雄人物的形象塑造、文革绘画中的女性形象等美术史论题。《视觉的改造:20世纪中国美术的切面解读》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探讨在革命的政治化运动中,美术图像所形成的特点和模式,以及与社会、思想改造之间的系统性关联。
關於作者:
胡斌,2002年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并入广东美术馆研究部从事策展与编辑工作。200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美术史硕士学位,并留系任教。2010年博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物馆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艺术管理学系副教授。关注的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革命美术史、中国现当代艺术展览史,长期从事当代艺术的批评与策展。著有《西方后现代绘画经典》(合作)、《世博与国家形象》、《视觉的改造:20世纪中国美术的切面解读》等。
目錄
专论
运动与斗争的图像建构
延安时期古元版画创作理路的历史语境
思想改造情境中的语言变革与东西文化之思
漫画中的胡风批判与20 世纪50 年代中国漫画的取向
超人英雄欧阳海的视觉形象塑造及其历史语境
从性别视角解读文革绘画中的女性形象

书评
唤醒中国的政治与艺术
中国近现代乡村史的新探索对革命美术研究的启示
关于西方美术对近世中国美术影响的几点思考
內容試閱
近些年来,我自称一直在使力的一个研究方向就是革命美术。革命美
术并非十分严格的概念界定,按照郑工研究员在其著作中的说法,它泛指20世纪以来在革命的政治化运动中自身蕴涵的各种文化成分被政治力量整合的中国美术形态。此本文集定名为视觉的改造,便是试图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探讨在革命的政治化运动中,美术图像所形成的特点和模式,以及与社会、思想改造之间的系统性关联。
进入这一研究领域,既存在偶然因素,又具有必然原因。读本科的时候,我对女性主义理论感兴趣,总想拿个对象物来实验一下自己所学到的那些理论。本想尝试做当代女性艺术的研究,但当代女性创作纷繁芜杂且缺乏历史距离,我感觉难以把控,后来便将阐述对象往前推到了文革那个特殊的阶段,即变成对文革绘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当时的指导老师李公明教授对20世纪中国政治史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浓厚的兴趣,他鼓励我做这个课题,同时我也就此课题征询过其他老师的意见,阅读了不少女性主义理论的书籍和文革时期有关的报刊。现在看来,这篇论文因为范围过宽、文献爬梳和理论认识不够,略显单薄,但这一写作将我的关注点带到了革命美术的领域。
可以说,出于种种原因,革命美术研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还停留在简单的资料铺设、风格形式分析、画种分类研究、美学探讨,以及从社会学等视角出发的浅层次操作层面。邹跃进教授曾在介绍该领域的研究状况时说,其尚处于各自为政的研究状态,相互之间没有形成一种相互批评、借鉴的机制和具有关联性的集中的话题探讨。随着革命史和相关资料的不断开掘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于众多史实颠覆性的新认识时,革命美术的许多阐释便不得不进行更为细微的剖析,从而揭示出其中的种种问题。朱青生教授曾在评述文革美术研究时说道:对一个如此复杂的、充满疑难的课题,而以不提问题的方式只做中性陈述,这本身是个问题。其实没有透析出问题的美术史何止文革这一段。
本科毕业后,我在广东美术馆从事编辑和研究工作。工作期间,我自认为承担的最有意义的任务之一,就是担任由邹跃进、李公明、王璜生策划的毛泽东时代美术(19421976)文献展的策展助理,协助大型图录、展览、研讨会的组织工作。配合此次展览的研讨会,是革命美术领域一次规模较大、学术力量较为集中的专题研讨会。会议试图凭借相应的历史距离和两个时代的意义差异以及在中国当代学术发展中积累的丰富资源,较为深入地开展有关毛泽东时代美术的史学与理论研究。会议不仅邀请了美术圈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还邀请了历史学界、文化界、思想界的重要学者参会。这次会议给予我深刻影响,之后本人写作的多篇文章皆与此会上展开的议题有一定关联。
其时,我正在准备的硕士毕业论文的主题是:关于农民与地主斗争的图像研究。而我的硕士导师李公明教授提交的长篇会议论文就是农民地主题材的图像学分析。他建议我就此论题继续深入下去,并对我以后的写作给予了长期指导。那次会上,杨小彦教授、冯原教授提交的论文也与此主题有密切关系,切入的角度却又迥然有别。我多次就革命美术图像分析的问题求教于杨老师,他对这一领域也具有持续的研究兴趣和独特的看法。于是,我之后在多篇论文的写作上亦受益于他。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逐渐形成的研究方式是:把革命美术图像的生成置于广泛的社会、政治、文化语境当中予以审视。图史互证,将图像所呈现的内容与文献史实进行对照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尤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分析图像语言的具体特点以及与社会机制之间的关系;此外,我们还要揭示在图像系统生成过程中,图像的制作者,即艺术家所遭遇到的身体与精神的历练。在这些研究中,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绝不是将图像仅仅视作某段历史的佐证材料,而是始终以图像语言作为核心研究的对象;也并非像视觉文化研究那样,完全消解了既有的艺术的界定,我仍然会考虑到艺术品质的高低,只不过,我是基于某种历史语境来看待这个问题。
目前收入文集的九篇论文,是我近十年断断续续革命美术写作的部分成果,或为毕业论文,或为研讨会交稿,大部分文字均已经发表。因为我同时还从事其他活动,每次的写作都显得很仓促,但成文之后,我会一直念叨着这个主题,遇到相关的资料便随时收录,以待日后修订。我们知道,围绕20世纪革命美术的政治及图像资料异常庞杂,每逢写作,均有某种强烈的无力感,我只能时时留意,以期望略微弥补仓促写作的种种不足。要不是与我一直保持写作交流的鲁明军兄发来文集组稿的邀请,我可能很难下定决心将这些旧稿汇集出版。之后的出版多有波折,感谢在此过程中帮助我的朋友们以及最后促成此书出版的广东人民出版社。
之所以坚持在此领域用功,除了自己的兴趣以及目前研究的不足(最近几年有一些硕博士论文和研讨会论文以此论域为题,已经稍微填补了研究的缺失),受一些师友的精神感召,我在当中还保留着一份也许有些天真的想法。社会光怪陆离的程度已经大大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我们亦卷入其中不辨方向。我觉得,当下中国的很多问题离不开前一个阶段的历史投射,因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左右,我们对于20世纪的政治运动尤其是红色革命还存在诸多遮蔽,而图像无疑是铸就人们对历史的感观认识的重要方面,我希望通过这样带有去蔽性质的研究对现实形成某种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影响。这或许是作为当代社会中弱小个体的一点理想吧。

运动与斗争的图像建构以解放区土改斗争会图像研究为中心
土改斗争会图像作为一种斗争地主的场景描绘是在中共革命历程中出现的题材。中共所领导的土地改革从其成立以来就开始了,但斗争会作为其重要的斗争手法经历了一段时间才渐趋成型。因为抗战局势的发展以及革命文艺思潮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美术家们纷纷走向农村,从而丰富了解放区的美术创作,也勾连起了知识分子与民间两个不同图像创作系统的融合和变革。在这时的解放区的绘画作品中,有了大量反映土地改革的题材出现,表现土改斗争会的图像也凸显出来。
将土改斗争会这样一个历史现象作为分析对象,可以免于过于直接地进入农民地主二元对立的分析模式当中,同时它是农民与地主有组织冲突的关键环节,透过这一渗入斗争哲学、民间仪式、法律申诉等因素的场景,能够折射出其时代多个方面的境况;以此为题材的图像也涵括了场景表达的转型、斗争意识形态的融入、民间因素的潜藏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研究土改斗争会图像时,首先的工作应是剖析图像与历史最为深层的对应关系。随着中国革命史和乡村史研究新成果的取得,将土改斗争会图像与重新挖掘的土改现实对照,我们可以厘析出图像话语与历史的关系。在近现代史中经常呈现出来的事实是,图像所反映的史实可能还远不及文本资料翔实完整,这样的图像描述往往变成与近现代史实对应的一种图说,而且,由于革命美术往往采取的现实主义手法本身具有一种逼真性,这种逼真性使得人们在对这些图像进行解释时,极为自然地就将图像与现实对等了起来,那些复杂的历史情形是不能够从图画中直接读解到的。但也正因为如此,在借助了社会学或乡村史的资料及研究成果时,我们才能深刻地明白到,图像话语在塑造建构现实方面的特点,它树立和推崇了什么,又规避了什么?
由此,我们进入对于土改斗争会图像的另一阐释层面,即研究分析图像的母题和构图特征等因素所体现的表意系统。以此种研究思路,我们需要对土改斗争会图像特征符号进行分析,阐释其来源和指示意义,分辨出其中隐含的权力结构和意识形态话语,从而揭示出政治话语诉诸审美形式的方式;同时又在一个广阔的文化情境(民间文化形态、知识分子叙述、意识形态话语)和类型(图像、文学)当中阐述此多种因素在图像中磨合铸造的轨迹。
最后,我们不得不将土改斗争会图像表述者本身所遭受的特殊经历思想改造与土改实践,作为本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从无论是保留了思想挣扎的痕迹还是彻底消退了内心异端念头的回忆,我们都能够觉察到这一步骤对于那个时代的美术家们的特殊意义。以此,也能够加深对上两部分内容心理学意义上的理解。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