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HK$
99.7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HK$
44.6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HK$
333.8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HK$
132.2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HK$
99.7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HK$
210.6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HK$
66.1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HK$
77.3
|
編輯推薦: |
在税法汪洋大海中
一群意气风发年轻人
乘一叶扁舟惬意徜徉
利用互联网通信平台
连续两年专题研讨
苦苦探寻税收情理法
终成此对话体读本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武汉大学税法研究中心与黄石市地方税务局的合作成果。课题组成员围绕项目主题,利用网络平台集体讨论学习,在近2年内,共组织20场小型研讨会,内容涉及部门预算、起征点调整、税务行政救济、推定课税、社保费征缴、股权转让的个税问题、税收执法主体、房地产税改革等。在全国税务系统中,以这种形式培养人才,绝无仅有。
本书记录了他们的心路历程以及讨论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真实展现了基层税务执法人员的所思所想。讨论中所提出的问题,所尝试的解决思路,以及各种实务操作信息,对在校学生、税务工作者、律师、税务师、会计师以及企业税务主管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
關於作者: |
熊伟,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武汉大学税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联合主任,湖北省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先后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代表作有《财政法基本问题》、《法治、财税与国家治理》、《财政补贴社会保险的法学透析》、《财政法基本原则论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和司法部课题多项。为《预算法》修改和《立法法》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做出重要贡献。
|
目錄:
|
第一章行政部门预算的制度与法理
第二章起征点调整的税法解读
第三章起征点制度的适用与改进
第四章税务行政诉讼的复议前置问题
第五章推定课税与计算机课税
第六章关于建设用地的几个涉税问题
第七章《征管法》修订的取舍与权衡
第八章社保费征管及其费改税的政策疑义
第九章股权转让个税征管的法律问题
第十章执法行为的碎片化与税收执法主体研究
第十一章联合执法与纳税服务的相关议题研讨
第十二章纳税评估与《征管法》修改
第十三章房地产税征管的现代化视角
附录:税收管理现代化研究在线论坛大事记
|
內容試閱:
|
第一次为书作序,略感惶恐和激动!在我的印象中,能承担此任的,大都是业界名宿或德高望重之人。资历尚浅的本人,学术积累欠缺,社会影响力更谈不上,按理不该在此造次。只是因为这是我主持的项目,参与者都是课题组成员,大部分非常熟悉,即便有的还没谋面,也通过互联网神交已久,他们的期盼我无可推脱。从立项后组织团队,到召集各种科研活动,再到总结课题成果,我全程参与,乐此不疲。回忆起两年来各种难忘瞬间,还是忍不住想说几句,以示对他们的鼓励和嘉许!也愿借此机会对黄石市地方税务局(以下简称黄石市地税局)表达敬意!
和我之前承办的其他委托项目不同,黄石市地税局2014年年初来武汉寻求合作时就立意不凡。他们提出,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课题研究和报告撰写,而是要借助武汉大学税法研究中心的资源和平台,为黄石市地税局培养一批科研骨干,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学素养和专业精神,在本系统强化爱学习、钻业务的良好风气,服务税收管理现代化的新要求。对这样的期待,作为财税法教育科研工作者,一方面,我责无旁贷,除了全力以赴,没有别的选择;另一方面,实际上我也存有私心,希望借机推出武大团队。不管是博士研究生还是硕士研究生,他们在校期间都没有接触过实务,学习和研究大多是纸上谈兵。
接下任务后,在叶金育博士和胡邵峰副秘书长的协助下,工作循序渐进。第一,联合成立课题团队,按照计划分工协作,如期完成调研和写作任务,并在《中国税务报》、财新网等平台发表。第二,借助全国财税法暑期学校的优质师资,为黄石市地税局培训一批业务精英,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第三,鼓励黄石团队成员关注《税收征收管理法》修改、《环境保护税法》立法,并将其成果推介到全国人大和中央部委。第四,邀请黄石市地税局科研骨干参加高端学术活动,如中国财税法学术年会、海峡两岸财税法学研讨会、中国财税法博士论坛、湖北省财税法学术年会、中国税务学会学术专组会议。第五,推荐胡邵峰副秘书长参与国家税务总局《税收法治白皮书》的起草工作,推荐其就环境税问题接受《人民日报》采访。
相比这些事先策划的思路,在线研讨其实只能算无心之作,不在合作协议的设计范围内。不过,自第一期部门预算尝试推出后,我们就强烈感受到了它的优势。虽然刚开始参与人数不多,形式也不是很灵活,但随着话题的渐次展开,就像滚雪球一样,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研讨自然渐入佳境。在武汉大学税法研究中心,年轻老师和
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们
经常为稽查局的权限、纳税评估的效力、先税后证的适用范围、社保费征收主体等问题而纠结。在黄石市地税局,钻研和探讨财税专业问题,也不再是课题组成员孤芳自赏,而是逐渐在带动周围的人。更有甚者,重庆市国税局、武汉市地税局、周口地税局、连云港地税局、新余市地税局的同志开始加入研讨,后期参与论坛的税务师、律师、企业税务经理更不在少数,连荷兰蒂尔堡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也曾担当与谈人。个中热闹的场景,远超预期!
当然,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绝不仅是因为网络提供了便利,让大家可以足不出户、天南海北任我谈,更在于组织者们的精心策划。首先,只有双方感兴趣的题目,才有可能共同参与;其次,根据专业和特长,要组建核心团队,安排好主持人和与谈人;再次,后台策划必须到位,论题如何展开,什么时候抛出什么问题,谁来回答,节奏如何转换,要事先商量好;最后,研讨现场必须把控好,既要防止跑题,又要调动气氛,做到雅俗共赏。以上每一个步骤都很难,但他们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不管是部门预算、《税收征收管理法》修改,还是股权转让个税管控、执法主体的碎片化,抑或是社保费征缴及起征点调整,都是双方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为了做好策划,他们在主频道之外,还另外组建了一个讨论室,随时监控场上效果。在论坛组织过程中,亦庄亦谐的主持风格,插科打诨的报告发言,虽然有时会冲淡主题,但对于繁重工作之余、身负家务之累仍坚持学习的税务干部而言,这也是必要的放松。否则,一场讨论会很难坚持两三个小时甚至更久。
这样的形式,他们坚持了2年,一共做了20期。在此过程中,我虽然也是组织和参与者,但和黄石市地税局的张成明副局长一样,更多只是创造机会,打气鼓劲。我们宁愿自己做观众,把舞台让给真正的主角。考虑到这种合作形式在全国独一无二,为培养税务机关的业务骨干提供了新思路,也充分评估了专题讨论的广度和深度,我开始意识到,有必要将讨论会的内容整理出版。这对所有参与者将产生激励,为其在人生历程中留下难忘的纪念。另外,讨论中所提出的问题,所尝试的解决思路,以及各种实务操作信息,对于初涉税法研究的学界同行,其实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团队成员之后所发表的论文,很多都源于讨论会的启发。因此,我也希望将其成果向社会推介,甚至期盼有机会将这模式复制推广,在理论研究和实务部门之间多架几座新桥。
说到这里,不得不再提黄石市地税局的远见。对于我的提议,他们很快采纳,并迅速付诸实施。签完合同、拨付经费后,整理稿件成为刚需,团队成员进入新一轮忙碌期。相比讨论发言,整理书稿更需要文字功底,不仅要去掉繁言冗语,而且要调整和修饰,甚至包括结构再造,其难度可想而知。最后发到我邮箱的,是一本按13章编排、36万字的书稿。而我只花了两天时间就审完了书稿,并未感觉有必要做太大修改。对于我这个非常挑剔的文字控来说,能给出这个评价已很不易。在此愿对所有团队成员点赞,包括后期加入的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其他朋友!感谢他们这两年的不懈努力,感谢他们对课题研讨的积极参与!从他们身上,我也学到了许多,不仅仅是学问和专业,也包括坚持与友谊!
以此为序,与诸君共勉!
熊伟
武汉大学税法研究中心
2016年6月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