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HK$
89.5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HK$
58.2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HK$
87.4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HK$
76.2
《
云中记
》
售價:HK$
76.2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HK$
47.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HK$
65.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HK$
78.2
|
內容簡介: |
公司并购以及由此引发的法人资格和股权结构的变更,必然带来劳动关系的调整。近年来,因公司并购引发的劳动合同存续、劳动债权清偿、集体劳动关系变动、劳动者程序参与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涌现。由于无法可依或者执法不严,出现了劳动者权益被大量侵害的现象,而劳动者的激烈维权行为又直接影响到并购后资源整合的效率。并购的成功与否与投资者能否妥善处理劳工问题具有密切关系,只有合理平衡劳动者就业保障权与公司自主经营权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使公司并购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本书尝试对公司并购中的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相关法律的理解与适用,提出保护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建议,以期为立法设置、行政执法、司法适用和理论研究尽绵薄之力。
|
關於作者: |
朱婧,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学博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近十年,参与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及多部司法解释的起草制定工作。合著《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合同卷二、房地产卷,参与撰写《最高人民法院民事申请再审案件裁判标准》《最高人民法院矿产资源案件审判思路与裁判方法》《中国审判大辞典》等书,在《人民司法》《政治与法律》《判解研究》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工作指导》《审判监督指导》《执行工作指导》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
目錄:
|
序林嘉
前言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理论研究的现状和不足
(一)理论研究综述
(二)研究局限与不足
三、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公司并购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基本理论
一、劳动者权益的界定
(一)权益的含义
(二)劳动者权益的内涵
(三)劳动者权益的外延
二、公司并购行为简介
(一)公司并购的概念
(二)公司并购的类型
(三)公司并购的动因
三、公司并购对劳动者权益的影响
(一)并购类型与劳动者权益的关系
(二)公司并购对个别劳动权的影响
(三)公司并购对集体劳动权的影响
四、公司并购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正当性基础
(一)人权保障理论:从消极权利到积极权利
(二)法律社会化理论:从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
(三)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从股东至上到兼顾相关者利益
(四)劳资博弈理论:从冲突对抗到合作共赢
第二章公司并购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立法与现状
一、境外并购劳动保护的立法考察
(一)协约自治主义国家与地区
(二)多元放任主义国家
(三)统合主义国家与地区
二、我国并购劳动保护的立法沿革
(一)初创萌芽时期(1993年及以前)
(二)发展探索时期(1994年至2007年)
(三)法律框架形成时期(2008年至今)
三、比较考察:启示与问题
(一)域外并购劳动保护立法的启示
(二)我国并购劳动保护立法及实施中的问题
第三章公司并购中劳动合同的存续
一、公司并购中劳动合同的效力
(一)并购中劳动合同的效力之争
(二)劳动合同的承继制度
(三)劳动者对承继的异议权
(四)工作年限的合并计算
二、公司并购中劳动合同的变更
(一)并购对劳动合同内容的影响
(二)用人单位人事调整权的限制
(三)并购中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
(四)劳动合同不利益变更的禁止
三、公司并购中劳动合同的解除
(一)并购中违法解雇的行为类型
(二)禁止以并购为由解雇劳动者
(三)并购中拟制解雇的适用
(四)并购中整理解雇的适用
第四章公司并购中劳动债权的清偿
一、劳动债权概述
(一)劳动债权的内涵及特殊性
(二)劳动债权的保护范围
(三)并购中侵害劳动债权的表现形式
二、新旧用人单位的对外清偿责任
(一)并购中劳动债权保护的立法模式
(二)新旧用人单位的连带清偿责任
(三)连带清偿责任的适用限制
三、新旧用人单位的内部责任划分
(一)并购中劳动责任的通知义务
(二)并购双方之间劳动责任的追偿
(三)劳动责任不能追偿的风险承担
(四)并购协议中劳动债务免责条款的效力
四、公司并购中劳动债权保护的配套机制
(一)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的民事赔偿责任
(二)违法清算注销的民事赔偿责任
(三)公司并购的无效与撤销制度
(四)劳动债权保险及基金制度
第五章公司并购中集体劳动关系的处理
一、公司并购中集体合同的效力
(一)集体合同效力变动的比较考察
(二)并购中集体合同的承继
(三)并购中集体合同的竞合
(四)并购中集体合同的变更
二、公司并购中工会职能的延续
(一)工会在并购中的职能定位
(二)并购中工会组织的存续
(三)工会代表任职的保留
(四)不当劳动行为的规制
三、公司并购中集体协商的程序
(一)集体协商的主体
(二)集体协商的内容
(三)集体协商的期限
(四)集体协商的结果
(五)集体协商争议的解决
四、公司并购中集体争议权的行使
(一)集体争议权及罢工的意涵
(二)我国并购罢工的特点与成因
以东莞诺基亚并购罢工案为例
(三)官方对罢工行为的态度转变
(四)罢工权的行使与限制
第六章劳动者对公司并购程序的参与
一、劳动者对并购信息的知情权
(一)劳动者知情权的概念和意义
(二)劳动者知情权的构成
(三)劳动者知情权的限制
(四)劳动者知情权的救济
(五)并购材料的备案制度
二、劳动者对并购事务的建议权
(一)劳动者建议权的概念和意义
(二)劳动者建议权的构成
(三)劳动者建议权的救济
(四)劳动者建议权的保障机制
三、劳动者对并购决策的参与权
(一)劳动者决策权的概念和类型
(二)公司治理结构对劳动者决策参与权的影响
(三)有利于劳动者决策参与的公司治理模式选择
(四)劳动者决策权保护的机制完善
结语
案例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朱婧的博士论文经过精心打磨,即将付梓出版,问序于我。作为导师,自然甚感欣慰。
公司并购中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这一论文选题,横跨劳动法与公司法两大法学部门,研究有相当的难度。朱婧博士先后花费两年时间完成这篇论文,期间经过反复修改及增补,论文定稿洋洋洒洒三十万字,倾注了她大量心血,反映了作者认真刻苦的治学态度。论文最终顺利通过答辩,并得到了匿名评审专家及答辩委员会委员的高度评价,认为该文研究规范,逻辑严谨,理论联系实际,有创新见解,在同类研究中属上乘之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在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自由流动,出现了产业快速集中的现象。由于并购能够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重组,政府将其作为引导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并购市场异常活跃,交易数量与交易金额均十分庞大。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着眼于整合资源的并购方,往往限制压缩被并购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或是大规模解雇、裁员,或是随意调岗、降职、降薪。公司并购所导致的劳动者权益受损问题被长期忽视,一些地方将本应由企业内部消化解决的劳动力安置成本和风险推向了社会,造成深层次的社会阶层矛盾。近年来,因并购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世纪并购案往往与大规模的罢工事件相伴而生。实践证明,在公司并购中的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上,我国的法治建设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实践中更时常面临无法可用、有法不会用的尴尬境地。作者针对这一选题进行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见解。
本书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均有一定新意。公司并购和劳动者权益保护作为经济学和法学各自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科内部得到了广泛的探讨,然而将两者结合起来作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的并不多见。关于本选题的国内研究成果集中在公司并购中个别劳动权的保护方面,主要是关于劳动合同承继制度的研究。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公司并购中劳动合同的变更与解除规则、劳动债权的清偿规则、并购双方公司劳动法上责任划分规则。此外,还将集体劳动权的保护置于与个别劳动权同等重要的地位,研究了公司并购中集体合同的承继、竞合、变更规则,以及工会组织的变动与职能发挥、集体协商的程序、集体争议权的行使、劳动参与权的保障等问题。本书采取合理平衡公司自主经营权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价值取向,运用法学研究方法,既从立法论的角度研究借鉴境外优秀法制成果,又从解释论的角度寻求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如何解决法律适用中的实际问题;既坚持劳动法的倾斜保护原则,又注重划清并购双方公司之间的责任和风险;既探讨公司并购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基本法理,又通过对审判实践中大量案例的实证分析,归纳出用人单位在并购中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类型及司法部门的不同认定,从中发现立法漏洞,有针对性地对实践中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明确立法原意及适用规则,对尚不完善或尚未建立的保障机制提出了改进与构建的建议。本书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劳动法的基础理论,同时对司法审判实践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报考博士研究生,到录取入学、完成培养计划、开题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通过答辩毕业,屈指算来,我和朱婧的师生缘分竟已六载。期间,我见证她成为了一名法官、一位母亲,工作之余还要兼顾学习和家庭,个中甘苦,自不待言。作为一位女性,她用自己的聪慧、坚持和温婉做好了每一个角色。博士毕业,既是一段时光的终结,又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希望朱婧博士作为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和人大法律人,始终怀有法律理想,永远保持追求公平正义的道德勇气,用责任、担当和热情拥抱未来的生活。
是为序。
林嘉
2016年7月于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