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HK$
78.2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HK$
54.9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HK$
781.8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HK$
135.7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HK$
82.8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HK$
12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HK$
62.1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HK$
79.4
|
內容簡介: |
本书根据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结合当前社会就业、创业形势,对大学生进行专业认知、职业认知与自我认知的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分析专业前景与职业目标,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观;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解读国家创业政策,引导大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就业与创业。书中内容包括专业认知、职业认知、自我认知与分析评价、个人特质与职业规划、职业生涯理论与规划指导、就业准备与就业技巧、创业启蒙、创业形势分析与政策解读以及创业过程九个部分。本书既注重理论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实效性,又突出实践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附有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学习,可将知识由点连成串,且概念融于案例,易于学生学习与理解。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材,也可作为青年就业与创业培训的参考书。
|
目錄:
|
第一章 专业认知 1
第一节 专业认知概述 1
一、专业认知的重要性 1
二、专业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 4
三、专业发展前景与学业规划 5
第二节 专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 8
一、专业认知的方法 9
二、专业认知的途径 13
第三节 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16
一、专业与职业关系解析 16
二、专业与学校的关系 17
三、专业和职业多对一关系分析 18
第二章 职业认知 22
第一节 职业概述 22
一、职业类型与内涵 22
二、职业适应能力认识 25
三、职业环境认识 32
第二节 职业定位与发展 35
一、职业与专业、行业的关系 35
二、职业与社会需求 37
三、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趋势 38
第三节 职业道德 43
一、职业道德的概念 43
二、职业道德分析 44
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45
第四节 企业文化 46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46
二、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 47
三、企业文化的作用 49
第三章 自我认知与分析评价 53
第一节 自我认知 53
一、自我认知的含义 53
二、自我认知的途径 53
三、自我认知的作用 54
四、自我认知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54
第二节 自我分析 55
一、自我分析的含义 55
二、自我分析的方法 55
三、人才竞争优势自我分析工具六种竞争力量模型 56
第三节 自我评价 58
一、自我评价概述 58
二、自我评价原则 58
三、自我评价流程 59
四、自我评价途径 61
第四节 完善自我 61
一、正确认知 62
二、客观评价 63
三、自我提升 64
四、关注成长 65
第四章 个人特质与职业规划 69
第一节 气质性格与职业规划 69
一、气质与气质测试 69
二、气质类型与职业匹配 72
三、性格与职业生涯规划 73
第二节 兴趣与职业规划 76
一、兴趣的含义 76
二、兴趣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76
三、兴趣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77
第三节 价值观与职业规划 78
一、价值观的含义 78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与现状 79
三、价值观与职业生涯规划 83
第五章 职业生涯理论与规划指导 90
第一节 职业生涯理论发展 90
一、人职匹配理论 90
二、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92
三、其他理论 98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 98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98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99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99
四、职业生涯的分类 100
五、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与要素 102
六、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与步骤 104
第三节 职业生涯规划书 106
一、职业生涯规划书的价值 106
二、职业生涯规划书的结构和格式 106
三、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的要求 113
第六章 就业准备与就业技巧 116
第一节 就业准备与策略 116
一、就业信息的准备 116
二、就业能力的培养 119
三、就业技巧 126
第二节 就业心理调适 134
一、常见的就业心理障碍及表现 134
二、就业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与调适 139
第七章 创业启蒙 145
第一节 创业的内涵 145
一、创业的概念 145
二、创业的特征 145
三、创业的价值 146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 147
一、创业精神 147
二、大学生创业精神 147
三、大学生创业精神的认识 148
第三节 基于大学生优势的创业选择 149
一、大学生创业优势分析 149
二、大学生基于自身优势的创业选择 150
第八章 创业形势分析与政策解读 155
第一节 创业形势现状分析 155
一、大学生创业发展趋势 155
二、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156
第二节 创业政策解读 157
一、注册登记政策 157
二、财政金融类政策 158
三、税收类政策 158
四、人事档案管理类政策 158
五、教育培训类政策 158
六、创业基地类政策 159
第三节 相关创业法律知识 159
一、企业的法律形式 159
二、税务管理的相关规定 160
三、银行开、销户手续 161
四、专利申请的相关规定 162
五、合法经营的有关法律规定 162
第四节 创业风险与防范 174
一、大学生创业的风险 174
二、大学生创业风险的防范 175
第九章 创业过程 178
第一节 创业项目 178
一、创业项目的渠道 178
二、创业项目的来源 178
三、创业模式的选择 179
四、创业项目选择遵循的原则 181
五、创业的实施途径 182
六、创业项目的评估 183
第二节 创业团队 186
一、创业者 186
二、创建团队的原则 190
三、创建团队的要素 191
四、创业团队管理 192
第三节 创业资源 193
一、剖析创业资源 193
二、创业资源整合 194
三、创业资源的使用 200
四、创业资源的优化 201
第四节 创业市场 202
一、市场调研 202
二、市场调研的指导意见 204
三、市场规律 207
四、市场调研报告的格式与内容 208
五、创业计划书的撰写 210
附录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百问2016年版 219
参考文献 244
|
內容試閱:
|
曾几何时,上大学是多少家庭、多少人的梦想。但近年来,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及就业环境日益严峻,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也开始增多,于是,读书无用论开始甚嚣尘上。最难就业季、更难就业季、毕业生数量新高等词汇不断地出现在各类媒体头条及大众的言语中,也出现了学历越高越难就业的奇怪认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毕业生数量的日渐增多,而是大学生尴尬的就业认知、就业心理及就业能力。我们发现,一些高校毕业生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毕业生对岗位及薪资的预期与社会现实、实际工作能力及岗位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等。
大学时光对于每一名大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在大学中不仅要学到知识,更需习得技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经历是大学生们走向自己职业舞台的踏板,应尽早有效开展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方面的指导,通过政策宣传、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等方式,根据大学生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及社会现实需求,引导他们阶段性地认识、开展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好、走稳这关键的一步。
这里回顾一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的发展历程。1997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对大学生应开展就业指导;而大学生创业是在1999年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后迅速发展起来的。2002年,教育部首次公布了我国高校的就业率,目的是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19号中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2013年,教育部首次组织编写和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22号及2014年11月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15号,第一次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工作的关注及对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方面的要求给予置顶。
根据其他国家的实际经验,支持创业是许多国家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鼓励创新的重要做法。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努力和尝试。据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的数据显示,2014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0%,比2013届1.2%提高了0.8个百分点;2014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3.8%,比2013届3.3%提高了0.5个百分点。调查还发现,有更多的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内选择了自主创业。2011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的自主创业比例为3.3%,比2010届2.2%提高了1.1个百分点;2011届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的自主创业比例为7.7%,比2010届6.0%提高了1.7个百分点。从数据上看,大学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连续五届呈现上升趋势,但相比国外高校20%~23%的创业率,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着力促进就业创业要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2016年高校毕业生765万人,为历史最高。在此情况下,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选择。李克强总理在全国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中多次强调,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大学生新兴产业创业。
从我国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制度的不断改革中,我们看到了国家对于国民特别是大学生在就业创业导向上的变化。每年国务院、教育部都十分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不仅联合各部门实施优惠政策,同时十分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从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条件支持、组织领导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据此,出现了针对高等教育不同层次结构的就业指导及创业方面的理论及实践成果。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明确提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各高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
在深刻分析了教育部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等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编者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学工部部长徐凯助理研究员结合自己的学生管理和实际教学经验编写了本书。本书系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职业教育立校桥贯通下不同层次学生多样成才的成长过程比较研究与实践的部分研究成果。
纵观我国就业及创业指导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市场实际情况,以及市面上各层次、各类型的就业创业指导手册或教程,我们逐步认识到,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不应只停留在思想引导、政策宣传、技巧点拨等传统内容上,也不应仅仅针对在校期间的几年短暂时光,而需要构建起覆盖整个大学过程以及辐射学生今后职业道路的课程模式,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使得大学生在认知、知识及技能方面达到综合提升,惠及整个人生阶段。第一,在认知层面上,大学生能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第二,在知识层面上,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能力、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行业发展,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以及开展自主创业的基本知识。第三,在技能层面上,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集与处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
习近平主席在致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的贺信中写到: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人才是国家兴盛富强的宝贵资源,大学生则是国家重要的人才储备来源。从国家层面来说,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从个人层面来说,大学生能更好地就业创业,事关其本人的发展,事关家庭的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