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彻底解释的知识论

書城自編碼: 289972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陈常燊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39701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9-01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HK$ 72.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奥登诗精选
《 奥登诗精选 》

售價:HK$ 112.7
《你的名字。》美术画集
《 《你的名字。》美术画集 》

售價:HK$ 124.2
北齐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全2册)
《 北齐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全2册) 》

售價:HK$ 170.2
美丽的地球:高山(呈现世界70余座宏伟高山,感受世界的起伏)
《 美丽的地球:高山(呈现世界70余座宏伟高山,感受世界的起伏) 》

售價:HK$ 112.7
下一个风口: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科创投资逻辑
《 下一个风口: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科创投资逻辑 》

售價:HK$ 80.4
傻钱:社交浪潮与散户革命
《 傻钱:社交浪潮与散户革命 》

售價:HK$ 78.2
猎头高情商沟通实务
《 猎头高情商沟通实务 》

售價:HK$ 56.4
桃花夭夭,灼一世芳华:古代蕙心女子的诗情词韵
《 桃花夭夭,灼一世芳华:古代蕙心女子的诗情词韵 》

售價:HK$ 48.3

 

編輯推薦:
本书立足于戴维森的彻底解释理论,发掘出彻底解释的三角测量模型和知识论的三角构架之间的内在关联,并运用先验论证和反思平衡的方法,对彻底解释的三角测量模型和知识论的三角构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出阐释与重构,是一本具有较高价值的现代西方分析哲学中有关知识论领域探讨的学术著作。
內容簡介:
在彻底解释理论与知识论(尤其是知识的类型理论)相互支持的背景下,本书基于先验论证和反思平衡的方法,为彻底解释的三角测量模型(解释者-说话者-共享的世界)及知识论的三角构架(主观知识-主观间知识-客观知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供阐释及重构。彻底解释的三角测量模型和知识论的三角构架之间,并不只是简单的类比,而是有其内在的关联。彻底解释在条件上所需要的以及在效果上所确立的第一人称知识、第二人称知识与第三人称知识,分别与知识论在条件上所需要的以及在效果上所确立的主观知识、主观间知识与客观知识相对应。在彻底解释中,认识主体即是解释者;在知识论中,解释者即是认知主体。不管是主体的自我反思、主体间的语言交流还是主客观关系,最终仍然要落实到基于先验论证和反思平衡的三角测量模型中。在精神旨趣上,这一模型是反怀疑论、反还原论的。任何一种双边关系都必须以第三方作为反思背景,也必须以思想-语言-实在的整个三角测量模型作为反思平台。如此做的目的和结果,乃是对这个世界及我们自身形成更新、更深、更全面的理解。
關於作者:
陈常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后,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首届中国维特根斯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分析哲学、实践哲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各一项,在《哲学研究》、《世界哲学》等刊物发表论文、译文多篇,出版专著《理解的准则戴维森合理性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和《美德、规则与实践智慧》(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5年),译著《维特根斯坦》(华夏出版社,2012年)等。先后出访美国纽约大学(2012年)和德国耶拿大学(2014年)。
目錄
导论1
第一章 彻底解释的三角测量模型11
一、彻底解释何以彻底?11
二、三角测量:从数学到哲学18
三、三角测量:从蒯因到戴维森25
四、三角测量何以规避不可释性?33
五、三角测量与哲学的整体性36
第二章 知识的三角构架42
一、从解释到知识43
二、从信念到知识45
三、知识的三种类型49
四、第二人称知识的证成61
五、知识的基线:心灵的共同体65
第三章 主观性与第一人称权威73
一、说话者与说我者我之概念分析74
二、主观知识的性质与第一人称权威77
三、外部论与第一人称权威如何相容?82
四、客观自我是否可能?85
五、蝙蝠的第一人称权威与人类的第四人称知识90
第四章 基于先验论证的三角测量102
一、先验论证:前进还是倒退?104
二、指向全知解释者的先验论证109
三、指向交流的先验论证119
四、外部世界难题:指向世界的先验论证121
第五章 反思平衡:原理与运用133
一、信念之关系:反思平衡的契机135
二、胡塞尔与维特根斯坦:当代反思平衡的先声144
三、古德曼的反思平衡:推理规则与特殊推理148
四、罗尔斯的反思平衡:一般道德原则与特殊道德判断151
五、对反思平衡的新近拓展与批评155
第六章 语言交流与主观间性167
一、四种语言观168
二、约定、规则与交流170
三、反对逻各斯主义语言观和公共语言观176
四、个人习语:解释中的意义、意图与意见185
五、隐喻、玩笑与说谎个体主义语言观视角194
六、主观间性:经验之维与超越之维208
第七章 语言、思想与主观性213
一、工具,抑或倾向性?213
二、语言:表达抑或隐瞒思想?220
三、语言与思想:反思平衡224
四、意思意义意见意图230
五、三角关系:心灵、语言与实在233
第八章 主客观的反思平衡237
一、主观视角与客观视角238
二、客观化240
三、自我的内战与无立场观点243
四、反思平衡的五重根248
五、反思平衡与还原论的不可调和?以自然主义为例255
结语261
主要参考文献267
后记279
內容試閱
导论
从彻底解释的知识论这个主标题看,本书主要涉及当代分析哲学中的彻底解释(radical interpretation)和知识论两个领域,但它实际上包含互相联系的三层意思:(1)从知识论角度考察彻底解释理论,侧重对仅当具备何种知识才能使解释得以可能这一问题的回答;(2)从彻底解释角度考察知识论,相当于知识的彻底解释理论,主要是对基于彻底解释的知识论何以可能这一问题的回答;(3)在本书所关注的时间顺序上[1],彻底解释理论的提出在前,对知识论问题的关注在后,因此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从彻底解释到知识论的过渡(不仅是时间上的,更是逻辑上的)是何以可能的。
然而,这一主标题本身显得有些空泛,因此需要在研究角度上有所限制。为此可以加上一个副标题基于先验论证和反思平衡的三角测量模型研究,这样做可表明:第一,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从三角测量(triangulation)模型切入的,这一模型不仅被用来研究彻底解释,还被用来研究知识论。本书通过彻底解释的知识论将该模型的上述两种用例结合起来,而三角测量与彻底解释的知识论之关系体现在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1)基于三角测量模型,对彻底解释理论和知识论(尤其是知识的类型理论)的论证;(2)以彻底解释和知识论作为理论背景,对三角测量作为一个哲学研究模型的合理性进行解释和论证。第二,三角测量模型本身也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有必要对之做进一步限制。为此,本书试图从先验论证(transcendental argument)和反思平衡(reflective equilibirum)的角度切入对三角测量模型的考察。这包含三个层面:(1)我们试图基于先验论证和反思平衡这两种方法,论证三角测量模型的合理性;(2)先验论证、反思平衡将与三角测量模型一起,共同解释和论证关于彻底解释的知识论所涉及的上述三个问题;(3)先验论证与反思平衡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这本身也是一个有待回答的问题。
这样,在这个标题下所做的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何为三角测量模型,它在彻底解释和知识论中分别用来解释和论证什么问题,它在这两个领域中的运用又是如何联系起来的;(2)何为先验论证与反思平衡,以及这种三角测量模型为何是以先验论证和反思平衡为基础的;换言之,我们何以能将先验论证和反思平衡作为方法,论证从彻底解释到知识中的三角测量模型的合理性;(3)关于彻底解释和知识论的三角测量模型,它的每一个角为何是相对独立的,以及这三个角又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它会涉及哪些细节;(4)在彻底解释和知识论之外,这种三角测量的分析模型,以及先验论证和反思平衡的方法,对于其他领域的研究会有何种启发。
本书可被看作一项对戴维森(Donald Davidson)哲学的专题研究,尤其是他的彻底解释理论和知识论(侧重于知识的三种类型的理论),但仍有必要稍加申说。首先,戴维森的观点大都通过单篇论文阐发,写作时间跨越近半个世纪,文风又略显晦涩,加之他在大量论文中所表达的种种观点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有时甚至是相互冲突的联系,常常难以从中捕捉到清晰的论证思路,所以对他某些观点的重构是必要的。其次,我们不能满足于对戴维森论证的重构,因为他从来没有以先验论证和反思平衡为基础,论证他的三角测量模型,也极少提到关于彻底解释的三角测量模型与关于知识的三角构架(tripod)之间存在何种联系。事实上,尽管他在后期多次提到三角测量概念,但详细论述此模型的专文不算太多。[2]本书所说的反思平衡则是从古德曼(Nelson Goodman)和罗尔斯(John Rawls)那里借用的,并有所发展,但无论如何,戴维森从未使用过反思平衡一词。此外,虽然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以先验论证为进路研究戴维森哲学的二手文献[3],但在戴维森的一手文献中,先验论证更多是他的一个心照不宣的论证策略。最后,正如我们在反思平衡问题上所遇到的情况那样,戴维森的哲学资源对于本书的研究并不是完备的,所以我们还借鉴了其他的哲学资源。
为此,我们在讨论中不能不涉及更多的哲学家。比如,彻底翻译和三角测量都是从蒯因(W.V.O.Quine)那里登上哲学舞台的。探讨先验论证则离不开笛卡尔(Rene Descartes)的我思和康德(Immanuel Kant)的先验阐明。反思平衡发轫于胡塞尔(Edmunt Husserl)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4],先后被古德曼和罗尔斯在逻辑哲学、语言哲学和道德哲学等领域所提倡,对此普特南(Hilary Putnam)还起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5]戴维森对语言本性的研究以达米特(Machael Dummett)关于思想与语言之关系的主张,以及对某种意义上是由克里普克(Saul Kripke)所阐释的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观的发展为参照物,而戴维森对思想的基本看法则受到了弗雷格(Gotlob Frege)的影响。关于主客观之关系的问题,还涉及笔者对内格尔(Thomas Nagel)的阐发,以及麦克道威尔(John McDowell)对内格尔的批评。
三角测量模型基于数学中的三角函数原理,在工程技术中得到大量运用,在哲学上的运用首先要归功于蒯因,其次是戴维森。三角测量在戴维森哲学中,最初是为彻底解释理论服务的。作为一种哲学分析模型,三角测量既可以为系统性的哲学思考服务,也可以用于对单个论题的研究。考虑到戴维森哲学的整体性特征,事实上我们可以用三角测量模型来重构戴维森的其他哲学论证,比如认识论、行动理论和价值哲学。但不管如何,对本书论题稍作限制是必要的,即从一种戴维森式的彻底解释观点出发,进而联系到经验知识的三种类型,考察三角测量模型在哲学(尤其是语言哲学和知识论)中的运用,以及先验论证与反思平衡如何相互作用,它们在三角测量的解释模型中又扮演着何种角色。
近几十年来,先验论证和反思平衡方法受到了较多的关注,但很难指出有哪一位哲学家提供了关于先验论证和反思平衡的完美范例,更不用说标准定义了,所以我们必须同时兼顾到许多哲学家的工作。为了使问题更具针对性和相关性,本书结合当代分析哲学中的三角测量解释模型研究先验论证和反思平衡。宽泛而言,先验论证基于逻辑学中的必要条件推理,而反思平衡则是处理诸事物(尤其是信念)之关系的一种哲学方法。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首先就要对本书的研究视角有所考察。彻底解释不仅为考察意义理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研究路径,也为一般的哲学研究提供了某种可行的方法。戴维森实际上就是这么做的。为此我们在第一章里就必须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三角测量?它在彻底解释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它对于戴维森哲学的统一性抱负有何助益?它与语义外部论(semantic externalism)是何种关系?
从彻底解释的角度看,关于真值条件(truth condition)[6]的意义理论转变为关于理解说话者之话语所需的一种知识理论。我们在接下来的第二章里结合知识论问题来考察彻底解释的有效性,并且考察不同类型的知识是如何通过三角测量模型得以确立的。实际上,本书主要是在意义理论和知识论这两个密切联系的维度上考察先验论证和反思平衡的:话语解释中的说话者或被解释者与主观知识或第一人称知识(the firstperson knowledge)相对应,听者或解释者与主观间知识(intersubjective knowledge)[7]或第二人称知识(the secondperson knowledge)相对应,而被说话者与听者所共享(sharing)[8]的外部对象与客观知识或第三人称知识(the thirdperson knowledge)相对应。
从彻底解释的说话者角度,可以提出第一人称权威的问题,而基于这种权威所构成的知识便构成主观知识。那么,三角测量中的主观性这一角,会出现哪些问题,正是第三章要考虑的。比如,说话者与说我者是何种关系?主观知识有哪些性质?语义外部论与第一人称权威是否相容?是否存在客观的自我?第四人称知识(the fourthperson knowledge)是否可能?
本书首先为这种知识论寻求一种彻底解释的意义理论基础,其次为这种知识论模型寻求一种基于先验论证和反思平衡的方法论基础。就其先验层面而言,彻底解释以先验知识为必要条件。这些先验知识包括:关于真之概念的先验知识、关于善意原则(the principle of charity)的先验知识、关于合理性原则的先验知识、关于整体论(holism)的先验知识、关于三角测量的先验知识,以及关于第一人称权威的先验知识。就其经验层面而言,作为意义理论的一种方法论,彻底解释有助于获得有经验内容的语言知识或命题知识,经验知识以彻底解释为方法。彻底解释的方法有去引号方法和个体化方法。
解释与知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又相互校正,是一种宽的反思平衡关系。解释需要知识,知识依赖解释,知识的一般原则(先验知识)是解释的必要条件,反过来,经验的解释活动又为经验的知识创造条件。(1)彻底解释与知识论相互辩护,这种辩护方式既不是基础主义的,也不是融贯论的,而是反思平衡的。(2)分别用三角测量模型和三角构架为彻底解释和知识论的可能性(不是现实性)和必要性(不是充分性)提供辩护。(3)用先验论证和反思平衡为三角测量模型及三角构架的可能性(不是现实性)和必要性(不是充分性)提供辩护。这里存在一个点线面的结构:在点上,处理主观知识与第一人称权威,以及主观间知识与基于个体主义语言观的彻底解释(为此举了隐喻等例子)。在线上,处理主观性与主观间性之关系,以及主观性与客观性之联系,强调其反思平衡特征。在面上,处理三角测量和三角构架,强调其整体性和外部论特征。
然而,作为一种解释模型的三角测量并不具有天然的解释力,它仍然需要论证。第四章试图以先验论证作为三角测量的立论基础:仅当存在主观(信念大多数是真实的)、主观间(言语交流对于解释和知识都是必要的)和客观(一个共享的对象概念或客观世界是必要的),并且这三者形成一个主观的主观间的客观的三角关系,彻底解释及基于彻底解释的知识才得以可能。于是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切入:指向信念的先验论证;指向交流的先验论证;指向世界的先验论证;指向三角测量的先验论证。诚然,在进入正题之前有必要一般性地交待先验论证的历史、方法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关于反思平衡的篇幅占了全书半壁江山,因为它同时涉及三角测量和先验论证,实际上,本书从第二章开始就涉及反思平衡的议题。我们首先要阐述反思平衡的来龙去脉,其次要论证这种方法的效用性和合理性,包括使用先验论证的方式,最后再要论证反思平衡是如何在三角测量模型中起作用的,为什么三角测量离不开反思平衡。为此,第五章至第八章从不同角度结合先验论证的方法探讨三角测量模型中的反思平衡问题。反思平衡提供了考察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某种独特视角(第五章)。作为一种哲学方法,其主旨是在一般规则与特殊判断之间进行反复调整,最终达致二者的协调一致。反思平衡的研究视角仍然需要辩护,针对基于先验论证的反思平衡,可以如此问道:反思平衡何以是一种先验反思?进而提出论证,三角测量中的任意两个角之间都存在某种反思平衡(更多的是广义的反思平衡)关系。三角关系中的反思平衡包括以下三个维度。(1)主观间性与语言交流:主观间的反思平衡,发生在主体间的说话者(被解释者)与听者(解释者)之间(第六章)。(2)语言与思想:发生在主体的思想信念与主观间的话语交流之间(第七章)。(3)主客观的反思平衡,发生在主观知识与客观知识之间(第八章)。这种反思平衡对于我们树立一种合理的语言观和意义理论具有重要作用,提出了处理主观主观间客观三维关系的方案。
哲学研究的任务,有时是解释前人的学说,有时是构造自己的论证,有时兼而有之。这两项工作固然难以截然分开,但在具体的运思者那里仍然有所侧重。笔者倾向于认为,像三角测量模型、先验论证和反思平衡方法,更多的是一种论证方法而非解释框架。本书的任务并非首先断定或预设关于彻底解释和知识论的三角测量模型以及这一模型的先验论证和反思平衡基础是基本正确的,然后去阐述它为何是正确的,而是要进行论证。首先,在彻底解释和知识论的相关问题上,为何只有引入三角测量模型才可能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其次,为何必须基于先验论证和反思平衡的方法,这一模型才得以可能;最后,先验论证和反思平衡方法,与同它们相竞争的其他方法相比,它们各自为何是我们讨论彻底解释和知识论等问题时的最可取的方法。
本书所处理的三角测量模型和先验论证、反思平衡方法,以及它们所面临的问题和三者之间的关系,虽然无意于保证这些模型和方法在一般哲学研究中有多大的普适性,但并不否认这种探讨对于研究其他问题兴许有所启发。
在必要时,本书会涉及种种传统的或当下流行的哲学主张,比如怀疑论、相对主义、还原论、自然主义、融贯论、基础主义,不难发现,它们在思想精髓上与三角测量模型及先验论证、反思平衡的方法大异其趣,我们不能不对之有所回应,但我们在这里的工作与其说是对上述诸种主义提供辩护或者反驳,毋宁说是要讨论并不必然被归结为特定主义的哲学方法。与本体论相比,我们对方法论更感兴趣,但这并不等于主张本体论与方法论的割裂。
本书参照当代分析哲学的论证思路和写作方式,尽管读者仍然可能发现它不够分析。在行文方式上唯一要交待的是,文中的我指称一个哲学概念,依据不同的上下文,有时指解释活动中的说话者,有时指解释者,有时指知识论中的认知主体,但并不指作者本人,当作者认为确有必要自指时,会使用笔者,当然事实上笔者的观点常常隐藏在以我们为主语的表述中。
注释
[1] 这里的时间顺序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就与本书学理关系最为密切的戴维森(Donald Davidson)哲学而言,以《彻底解释》(Radical Interpretation, 1973)一文的发表为标志,彻底解释的理论早在1973年就基本成型了,而以《三种知识》(Three Varieties of Knowledge, 1991)一文的发表为标志,关于知识的三种类型的理论晚至1991年才被正式提出。二是就本书的章节次序而言,我们先在第一章讨论彻底解释,然后才在第二章讨论知识论。
[2] 择其要者,有Dagfinn Follesdal, Triangulation, in Lewis Edwin Hahn(ed.), The Philosophy of Donald Davidson, Library of Living Philosophers XXVII, Chicago: Open Court, 1999, pp.719728; P.Pain, Semantic Triangulation, in Petr Kotatko, Peter Pagin and Gabriel Segal(eds.), Interpreting Davidson, Stanford: CSLI Publications, 2001, pp.199212; Kathrin Gler, Triangulation, in Ernest Lepore & Barry C. Smith(eds.),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Languag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10061019。
[3] Ernest Sosa, Epistemology, in Kirk Ludwig(eds.), Donald Davids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王静:《戴维森纲领与知识论重建》,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刘小涛:《不融贯的概念构架观念?戴维森的先验论证及其缺陷》,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4期;方红庆:《戴维森与先验论证问题》,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1期。
[4] 发现这一点,得归功于欧洲哲学家弗洛斯达尔(Dagfinn Follesdal)、图根德哈特(Ernst Tugendhat)和扎哈维(Dan Zahavi)等人为分析哲学与现象学这两大现代西方哲学传统所做的牵线搭桥的工作。
[5] 尽管不少人是从罗尔斯《正义论》中接触到反思平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是在借用一个政治哲学术语,因为实情恰恰相反:它是罗尔斯从古德曼那里借来的一个理论哲学(语言哲学、科学哲学)术语。
[6] 众所周知,truth作为语言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典型的是语句、陈述、命题等语言事项(linguistic matters)的一种属性,比如真陈述、真命题,而对于语句之真或假的判断称为真值(truth value),故而与日常生活中的truth(真相、实情、真实性)及广义哲学上的truth(真理)有重要区别。汉语语境中,真理既包括真又指涉理,其内涵和外延与语言哲学中的真差异颇大。因此,除少数例外,本书侧重从真而非真理来理解分析哲学中的truth,相应地,真理观(conception of truth)、真理概念(concept of truth)、真理理论(theory of truth)也一并译为真之观念、真之概念、真之理论。
[7] 所谓主观知识、客观知识都是基于观察立场(viewpoint)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的认识论概念,严格来说,主观知识并不是关于主体的知识,而是从主观立场所看到的知识,所以我们不称之为主体知识。客观知识与主观间知识也是如此。我们视情况将subject译为主体(当它在彻底解释活动中作为说话者或解释者时)或主观(当它是一种认知立场时),将intersubjective译为主观间或主体间,将objective译为对象(当它在彻底解释活动中作为说话者与解释者所共享外部事实时)、客观(当它在知识中作为知识的某种类型时)或客体(当它相对于主体而言时)。
[8] sharing这个英文常用词对于戴维森哲学来说尤其重要,说它是个内涵丰富的哲学概念也不为过。戴维森的整个三角测量和反思平衡的统一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就基于这个概念。不同的主体之间,比如在说话者与听者、解释者与被解释者之间,共享了一个外部的客观世界,甚至共享了一个主体间的社会世界当然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共享。在这个解释框架中,每个人首先是一名共享者(sharer),正是这种共享使他们成为他们自己,因此任何人要想独善其身而取得其主体身份(不管是他的自我定位还是他在社会共同体中的定位)都是不可能的,更遑论主体性了。可以说共享是与主体一起诞生,相互促进的:没有主体就没有共享,反过来,在共享之前,没有主体存在。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