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HK$
55.8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8.2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72.5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6.4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102.4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102.4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3.9
|
編輯推薦: |
本书重视教材新体系的构筑,力求避免原有多门课程知识的简单拼凑,按照21世纪人才培养对大地测量学基础知识的要求,针对本科生的知识基础,明确教材主旨,合理选取教材内容,贯彻少而精的方针。全书重点在于详述专业基础,配合适当的学术热点及学科前沿的介绍,以激励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本书在重视基础教材内容的经典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也酌情安排了一些关于学科新进展的窗口,以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并作为测量工程后续专业课程的接口。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为主线,以后续专业课程的需要和工程实际应用为主导,结合大地测量学科的当前进展。第一章介绍了大地测量学的任务、作用和发展简史;第二章概括介绍了各类大地测量技术和方法,第三、四、五、六、七章详细讨论了测绘基准与大地控制网、大地水准面与高程系统、参考椭球面与大地坐标系、高斯投影与高斯平面坐标系以及大地坐标系的建立等基本问题。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测绘类各专业本科生的通用教材,对于从事与测绘工程有关的技术人员也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基础性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吕志平,男,1960年生,教授。现任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教学、科研论文多篇,正式出版《GPS坐标系统的变换》、《大地测量信息系统》等5部专著及教材。
|
目錄:
|
目录第一章 绪论1-1 大地测量学的任务与学科分类1-2 大地测量学的作用1-3 大地测量学的发展简史与趋势第二章 大地测量数据采集技术概述2-1 地面边角测量2-2 高程测量2-3 空间大地测量2-4 重力测量第三章 测绘基准与大地控制网3-1 水平坐标基准与水平控制网3-2 高程基准与高程控制网3-3 三维坐标基准与卫星大地控制网3-4 重力基准与重力控制网第四章 大地水准面与高程系统4-1 地球重力位与大地水准面4-2 地球椭球与正常椭球4-3 高程系统4-4 不同高程系统间的关系及转换第五章 参考椭球面与大地坐标系5-1 球面三角学的基础知识5-2 参考椭球5-3 大地坐标系与大地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关系5-4 法截线与大地线5-5 地面边角元素与椭球面边角元素的关系5-6 大地坐标系与大地极坐标系的关系第六章 高斯投影、UTM投影与平面直角坐标系6-1 投影概述6-2 正形投影的一般条件6-3 高斯投影的一般概念6-4 高斯平面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的关系6-5 椭球面边角元素与高斯平面边角元素的关系6-6 UTM投影第七章 大地坐标系的建立7-1 大地坐标系中的欧拉角7-2 不同大地坐标系的转换7-3 椭球定位的经典方法7-4 协议地球参考系7-5 中国的大地坐标系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 言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是测绘学科的基础性问题,在测绘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测绘基准,是指进行测绘工作的各类起算面、起算点及其相关的参数,包括:大地基准(即坐标基准)、高程基准、深度基准、重力基准等,它们是国家测绘工作的起算依据,是建立各个测绘系统的基础。测绘系统,是指通过布设全国范围的各类大地控制网而实现的各类基准的延伸,包括:大地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地心坐标系统和重力测量系统等,它们是各类测绘成果的依据。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的设立、使用是否科学、完善,直接关系到国家测绘成果的精确度和实用性,我国1959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测量法式》和1992年首次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及其以后的更新版,都明确规定了我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的法律地位和技术原则。作为测绘工程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教材以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为主线,以后续专业课程的需要和工程实际应用为主导,结合大地测量学科的当前进展,在我校几代人的教学实践和编著者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完成。本书包括7章,第一章介绍了大地测量学的任务、作用、学科分类、发展简史和趋势。第二章概括介绍了地面边角测量、高程测量、空间大地测量、物理大地测量等大地测量数据采集技术的方法、原理等。第三章讨论了大地测量基准的概念及水平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卫星大地控制网、重力控制网的建立方法和布网方案等。第四章介绍了地球重力场理论的基本概念,讨论了高程系统的定义并建立了各高程系统间的转换关系。第五章讨论了参考椭球的概念及有关椭球的数学性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地面边角元素与参考椭球面上边角元素的关系,建立了大地坐标系与大地极坐标系、大地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相互转换模型。第六章研究了高斯投影和UTM投影的方法、模型,以及椭球面上大地坐标与投影平面坐标的关系和坐标换算方法;研究了把椭球面上的大地网投影到平面上,进而在投影平面坐标系中进行大地网计算的方法。第七章阐述了经典大地坐标系和现代大地坐标系的建立原理,构建了不同大地坐标系间的转换模型,并介绍了国际上的大地坐标系和中国的大地坐标系。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首先重视教材新体系的构筑,力求避免原有多门课程知识的简单拼凑,按照21世纪人才培养对大地测量学基础知识的要求,针对大学本科生的知识基础,明确教材主旨,合理选取教材内容,贯彻少而精的方针。因此,本教材并不完全遵循已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也不受限于以往的课程设置范式。大学专业基础教材与适当介绍学术热点、学术前沿之间似乎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恰好可以成为激励学生热情并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炉的画龙点睛之处。因此,本书在重视基础教材内容的经典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也酌情安排了一些关于学科新进展的窗口,以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并作为测量工程后续专业课程的接口。本书第一、四~七章由吕志平编写,第二、三章由乔书波编写、吕志平修改,书中插图、算例由乔书波组织绘制、计算。张建军教授、隋立芬教授审阅了全书。在本书完稿之际,要特别感谢我校朱华统教授、熊介教授、黄继文教授、徐正扬教授等前辈在课程建设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他们虽未直接参与本书的编写,但他们为我们留下的丰富教学成果和形成的我校富有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是本书得以顺利完成的前提。感谢系李广云主任和教研室张建军、柴洪洲两任主任对课程建设的领导和支持。感谢课程组其他成员的努力和协作,他们是:刘长建、马高峰、赵冬青、李健、张西光、张勇、张金辉等,课程建设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校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的建设,自2003年至今分别列入军队院校2110工程(一期、二期和三期)课程建设项目。2008年,我校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获教育部首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教学资源已于2014年4月在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爱课程)网正式上线,网站地址为:http:www.icourses.cn,欢迎读者登录本课程浏览、学习、答疑并与课程组互动。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编著者欢迎广大读者就本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给与批评指正,以推进本课程建设的不断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