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HK$
110.9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HK$
87.4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HK$
50.4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HK$
99.7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78.2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5.9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66.6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3.8
|
編輯推薦: |
何为禅?空间设计中的禅意又该如何表达?
每个设计师对禅的感悟都有所不同,给予一方土地,无论大小,设计师都可借用它来展示禅意空间,可以是个古朴的木质房屋,可以是大气空旷的精致空间,亦可是山中一隅的土坯泥墙,或是海边石头筑起的无极之境禅意本无限,借用空间表达禅意,更是在无限中的制造更多可能性。
书中18个酒店案例,大到星级酒店,小到山野客栈,有气势磅礴的大空间展示,也有墙边一角的细节放大,或是周边树木花草的特别存在,加上设计师的个人感悟,读者可以更进一步的从设计师的角度来了解他是如何把禅意与空间做到完美融合的设计手法,以及他对禅宗的认识。看图读文每个人的理解也会不一样,书中的图片角度特别,仔细阅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
內容簡介: |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18个禅境酒店的案例,包括东京安缦在内大的星级酒店的,也有像云何住这种小儿而美的客栈。大量的精美图片,并配有详尽的禅意设计的文字说明,每个酒店(客栈)都充分展示了禅意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书中还有3个设计师师通过生活各个方面对于禅宗的理解,向读者展示了现在繁杂生活下的空间设计及禅意生活。
东京安缦酒店是以建筑室内设计与当地建筑文化的和谐统一为设计思路,通过一系列独特的构成元素,将传统和韵完美地融入现代风潮中,巧妙地展示自身特色。大量的光线搭配经典日式材料,如樟木、和纸及山石的运用,融入现代科技,通过各种各样的织品和材质形成令人不可思议的明暗互动成为此空间设计和氛围营造的关键。木、纸、山石自然材料的运用,唤起了人们对朴实自然的追求,并营造了简素、自然的禅宗意境。
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随心而行的设计,不是为物件、为空间、为事件而设计,它是为人、为人的精神情感而做的。一方水土、一座筑物、一个物件、一组空间 、一群人物,他们均会产生对你、对我、对他的一种能量, 一种激发生命的力量,这就是禅宗设计吧!目前所说禅宗,基本上参照日本当下的禅宗形态,大部分以苦禅形式示人,而禅宗的真意为禅无定法。如果苦行的禅法,在当下人们压抑的社会现象中,还是如此,那就太苦了。禅悦就是该设计所运用的理念,让优美、快乐、静心的能量作用于我们的心灵,那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浮点禅隐客栈的设计却是以此方而实施的18个酒店案例风格各异,却都是从不同方面表达禅意。
|
關於作者: |
凤凰空间天津是天津凤凰空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天津事业部,是一家专业从事建筑类图书策划的文化机构,天津凤凰空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分别在北京、天津和广州设有事业部,人员超百人。他们的编辑成员大都是在建筑类图书领域打拼多年、有着丰富经验的专业图书人。
|
目錄:
|
东京安缦度假酒店 8
携茶上吟楼 满目风景列画屏
浮点禅隐客栈 22
看竹枝堆乡野之荒 听日月话神明
青岛涵碧楼酒店 42
碧波海畔 止此不知年岁
云庐老宅精品酒店 58
于漓江山水间 闲居青瓦屋
隐庐同里别院 72
于至美之地 用佳咏 抒雅怀
朱里俱舍酒店 84
枯木花开放生桥 皆为忆古情
云何住静心会所 96
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
杭州菩提谷酒店 108
引青山入房 砌土石麻绳为墙
朴院禅文化精品酒店 118
隐匿于繁华蓉城 归置于生活
大理璞素精品度假酒店 130
朴素 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杭州西溪花间堂度假酒店 138
野草闲花处 唯闻西溪水喧
阆中花间堂阆苑 152
阆风苑内 无限花心动
千岛湖云水格精品酒店 160
扁舟浮湖畔 舟游纸上 石子傍树裙 可用笔墨
舒隅酒店 178
本无一物 木充其中
大理古城一号院 190
百岁光阴能有几 但求隐于一院
成都崇德里 200
尘封沉梦旧事 享朝露日晞
无锡灵山精舍 212
竹林精舍 悟悦心自足
法云安缦度假村 220
浓翠蔽幽静 山深掩柴扉
后 记 238
润物细无声浅谈生活中的禅意设计
|
內容試閱:
|
序 无之无化
禅宗、诗歌、绘画与东方空间
禅的本质,在于抵达和把握世界的存在,即所谓真实在。禅宗思想最初传播到中国时,是作为佛教的附着物;在中国传播过程中,融入了许多基于民族文化心理要素的道家思想。禅宗思想是中国禅师依据中国文化,吸取并改造印度佛教思想而形成的颇具创造性的成果。
禅宗思想并不喜欢在生活表面存在的复杂,认为生命本身是极其单纯的。如果用智力评测生命,那么,在分析的目光中,生命将显得无比错综复杂。即使使用支配科学的所有手段,现在仍然无法测知生命的神秘。生命的外表尽管错综复杂,但我们仍能理解它,并非从外部,而是从内部把握生命,这正是禅发掘到的东西。
佛寺通常建立在山林间,和自然有着密切的接触,自然而然地使人以亲切和同情之心,向自然学习。僧人观察草木、鸟、鱼、岩石、河流和其他被市井之人所忽略的自然之物。僧人观察的特殊之处,在于这种观察反映了他们的哲学,更确切地说,是深邃地反映了他们的直观感受,他们一定要进入所观察对象的生命之中。因此,无论描写什么东西,都表现了他们的直观感受,使人能体会到山和云的精神正在他们的作品中均匀地呼吸。
在建立小袛园之前,王世贞曾建过一座离薋园。因园子靠近县衙,喧嚣声扰乱了原本清净的环境,而且弥漫着世俗气息。后来,王世贞在隆福寺西寻到一块耕地,建了小袛园,古寺才是园林理想的邻居。袛园是佛祖说话之地,因此他将此园称为小袛园,表示倾向佛法,并建了一个藏经阁,在里面诵经清修。园林是其安身立命、精神寄托之地。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小袛园图》对当时的园林进行了对景描绘。在园林中,举凡小袛林、点头石、梵生桥、藏经阁、鹿室、竹林以及阁中的壁画,都是为了营造一种禅宗意境。
对许多中国古代的画家而言,庭园不仅成为他们画作的背景,同时也是很好的绘画题材。如果绘画是对真实的庭园做一种二维的描绘,那么,庭园无疑就是画中世界的立体呈现。中国的园林是一种真实的幻境,而对造园者来说,园林的设计常常遵循绘画的原则,精心设计的画面就像画家蒙住游人的眼睛带其在园中穿行。然而古代画家的绘画常常与诗歌与禅宗联系在一起。在唐代和宋代,中国的画家和士大夫经常去拜访僧人,禅宗的美学也通过诗歌和绘画的方法渗透到园林的空间营造之中。《园冶》的作者计成自幼学画,中年才改行造园。造园如画,如诗。园林的表现已经不再仅仅是眼前的一方水池、几块岩石或数个茅屋、数个亭榭,而是禅宗思想的物化。主人居在其中,精神也超越了真实世界,进入禅宗思想的氛围与冥想之中。
射箭大师演示射箭时就像在进行一场宗教洗礼,以轻松和漫不经心的动作作舞,多年的刻苦训练净化了身心,以一种轻松自如的力量从精神上拉开弓,并且毫不紧张地松开弦,让箭像熟果子一样从弓箭手里落下。当他达到完美的高度时,弓、箭、靶和弓箭手相互融合,他自己不射箭,而是它在为他射箭。
元朝至正二年1342年,天如禅师在经历了12年的游历后,决定挂锡定居。天如禅师自幼信佛,又喜盘膝而坐。成年后礼拜天目山狮子岩中峰禅师,专习勤苦之事,终于修成正果。他决定挂锡后,买下苏州城东北的一块幽僻之地,营造修炼场所,包括画家倪瓒在内的许多著名文人前来支持。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狮,故得名狮子林寺。寺院建立后,天如禅师又因纪念中峰禅师及他自己在狮子岩修行的日子,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为狮子林。明洪武六年(1373年),元代四大画家之一73岁的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子),途经苏州,曾参与造园,并画有《狮子林图》。狮子林经倪瓒题诗作画后名声大振,成为佛家讲经说法和文人赋诗作画之地。号称赵州法道在传授禅教宗义时,不论弟子问他什么,他总是一句:庭前柏树子,意思是要参禅者从玄妙的暗示中自行体会。因这里原是僧人讲经说法之地,故取名指柏轩。
中国的空间艺术重视无色、空灵以及如梦如影的感受。空间在艺术手法上被虚灵化、节奏化,虚灵不昧方为真实生命。中国古代文人对园林艺术的审美境界与人格境界是紧密相关的,一片山水反映一片心灵的境界。空间本身就是人生的显现,园林之境、空间之境,标示人的意识所对的世界、人心构造的世界以及因象所观的世界。营造空间即造境,受禅的空灵精神的启发,是人的心灵中一个流动、虚灵的空间,而并非实有的世界,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无言就像孤独、空间中的空白、时间的断面,它的价值是永恒的,至少独立于生活、时间和逻辑之外。淡出尘世的羁绊,淡去知识的乱源。知识的活动是逻辑的、理智的,而诗是别样的形态。建筑中的空间如同诗歌,是无言的契合;它如无言的落花、无虑的清风、无思的明月, 只是自然而然地运动。禅宗思想提倡不立文字,自性显露,关闭知识之阀,开启生命之眼,这样所看到的肯定是一个无言真美、自在自兴的世界。庄子说:渊默而雷动,禅动而天随。在无言的深渊中,有惊雷滚动的审美飞跃。无言之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被作为最高的美、绝对的美;无言之境,是人去除外在干扰后所进入的幽深生命的境界,是在非知识、非功利的体验中所激起的生命飞跃。
约翰 凯奇在《关于无的演讲》中说:我无话可说,而我正在说它,那正是诗,就像我需要它。在逻辑上没有意义的言论或问题仍然有其用途。禅宗公案表面上看来是无意义的问题和回答、研究和思考,但却具有启发作用,使人直接感知现实。禅宗公案可以具有意义,即使其意义在逻辑之外。温帕尔写道:实证主义者在智力方面达到无的境界而后屏蔽、远离它。佛教徒走向它,并且更进一步,将其运用于物质生活和非语言的层次。实证主义者获得了无的概念,佛教徒则领悟了其本质。约翰凯奇在《音乐的未来信经》中指出:当我们试图忽视噪音时,噪音令人烦躁,不过当我们侧耳倾听时,却发现它如此迷人。凯奇所描述的聆听模式是和禅宗冥想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不受范畴、知识概念和内心欲望蒙蔽的意识。 如果为实验性设计设定一个严格的定义,就是基于结果无法预知的行为而产生的设计,支持朝向意外事件和无法预测的过程的设计。
不过,我们只有在下面的情况下才无须担心,那就是意识到,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声音总会产生,并在这两种方式分离时把注意力转向无意产生的声音上。这一转折是在心理层面上的,初看还以为是放弃一些东西,对音乐家来说,就是对音乐的割舍。这种心理层面的转折将人们带入自然界,在此人们慢慢或突然意识到人类和自然并未分离,而是共存于这个世界。放弃了一切之后,也就不会再失去什么了。
明代画家李日题画诗云:有耳不令着是非,挂向寒岩听泉落。石涛在给八大山人的一幅画上题诗:一念万年鸣指间,洗空世界听霹雳,用耳朵去听,不着是非,不下判断,世缘空尽,无缚无系,将这双不染世念的耳朵向世界敞开聆听自然的音乐。我们一旦毫无畏惧地面对虚无这一事实,生活就会改变。
戴 帆
共振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