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歌叙而赋政而祝史——《尚书》新儒考释

書城自編碼: 291550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陆建初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48611264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0-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528/370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7.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米兰讲稿(翁贝托·埃科作品系列)
《 米兰讲稿(翁贝托·埃科作品系列) 》

售價:HK$ 227.7
无线重构世界:射频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无线重构世界:射频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售價:HK$ 124.2
海外中国研究·南方的将军:孙权传
《 海外中国研究·南方的将军:孙权传 》

售價:HK$ 135.7
历史的深度
《 历史的深度 》

售價:HK$ 66.7
中国漆艺技法全书:工艺原理与基础技法
《 中国漆艺技法全书:工艺原理与基础技法 》

售價:HK$ 181.7
晋朝的死结
《 晋朝的死结 》

售價:HK$ 101.2
文明的冲突: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交锋(第2版)
《 文明的冲突: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交锋(第2版) 》

售價:HK$ 82.8
神经形态光子学 Neuromorphic Photonics
《 神经形态光子学 Neuromorphic Photonics 》

售價:HK$ 194.4

 

編輯推薦:
本书作者以民本儒学为主体思想,运用传播学方法,结合古代经学和史学研究成果,并摒弃了一些研究著作中的糟粕谬论,对这一儒家经典进行了对民族复兴、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富有积极意义的新考释。
內容簡介: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中华民族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是儒家五经之一。鉴于此,历代注释和研究《尚书》的著作很多。本书作者以民本儒学为主体思想,运用传播学方法,结合古代经学和史学研究成果,并摒弃了一些研究著作中的糟粕谬论,对这一儒家经典进行了对民族复兴、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富有积极意义的新考释。
關於作者:
陆建初,男。原海天出版社(深圳)编辑。致力于经学及史学研究。
目錄
第一章 《尚书》新儒考释纲要 5
1.《尚书》经义富瞻,为上廷史训;上德仁政始 由上古而歌赋相传 5
2.《书》之格言警句,徵其史诗特质;诗律框格 语言,信史历来可考 7
3.《尚书》自铭歌叙、赋政、祝史,犹合史诗进 程及乐府古制 8
4.先夏原思维活跃,取象比类可考诸玉璧及印证陶 符;雅顺则由《典》《谟》,遂实然理性成 立;史训赋政乃国史特有,不宜框衡以西学 10
5.仁义端自人性,民本衍叙于史教;奴隶制尝存西 方但不适中土,圣贤以道德论,不以阶级分, 《商书》曾未错序 12
6.《尚书》歌谱殊由上廷乐府,主圣贤仁道; 《孔传》考诸先贤而获其全旨及赋诵大体 14
7.《虞夏书》唯赖雅言歌叙而传,其小序亦 诗史遗徵;雅乐雅言并行,华语遂具音乐特质 16
8.古文实学于《尚书》赋言知其然,而今尤宜参 比《诗》读,考察诸科,究其所以然 17
9.今文《尚书》虽多误但仍存诗迹韵痕;《孔 传》之古文篇辄徵群典而从赋句 19
10.华夏语文历程与《书》之体裁演进等契,事关 雅言雅乐,更与训诂定则谋合 21
11.华文进程既相应《书》之六体,殷廷之对 贞,犹示口传转册录盛行当时 23
12.《书序》之真伪关联《孔传》及歌赋之是否; 战国简拟《书》分篇,遂一并确证两《序》 一《传》,拆分说等皆即瓦解 25
13.古文《尚书》分篇原宜诵传,俟今文经传却误作 合篇,更失赋政原旨暨民本大义;古学主民贵君 轻,安国、马迁因遭斥于武帝 26
14.《书序》之推勘与考据,殊方同证其真确;战国 简载文释千古悬疑 29
15.《书序》牵连《孔序》,且合证赋修;并孔安 国、刘歆指错今学而遥相印可 30
16.孔子择百篇旨在恢弘大道,既修之《书》遂精萃 未修之《书》,然而雅言一贯,唯句叙差异互见 诸典 33
17.伏生失守赋体,今学臆测微言更偏王道;古 文《孔传》《毛诗》堪称正宗;孔门六艺皆涉 《书》,安国承诸贤而接轨学术、成功教化 35
18.孔安国心机深密,俾《孔传》多途流播;刘歆传 学经由杜林等与孔嗣家学相辅相成 37
19.东汉古学盛于野,《孔传》仍受限于官;但训诂 免官禁,遂《方言》《说文》为古学复兴之铺垫; 今史诗说更与古学、训诂相辅相成   40
20.《孔传》授受,乘虚而盛;刘、杜传递贾、马、 郑、王等,经郑冲而成全东晋本,岂言无来历 43
21.南朝无官禁遂纳古学,《孔传》尝植南学之丰 壤;古学盛于南,又一统南北 45
22.《孔传》先后被纬学,伪学之冤,终脱困于论学 与考证而重生;向来之集缀说、违史说等皆可 休,而史诗说与《孔传》共荣 47
第二章 先秦等视《诗》《书》,《书》犹自铭歌
叙、赋修 50
1.《书》曾对言《春秋》、互称《诗》,先古歌叙 亦曾并载《书》《诗》。犹人类学通义可鉴史诗 历程  50
2.《书》既自证为诗,且见其体裁、章句之宜 54
3.夏代诗存佐证歌叙,诂训尤明《书》自赋修 56
4.歌传促进思想,仁学由昉《典》《谟》 57
第三章 《尧典》章句宜同《诗》 57
1.《尧典》《舜典》分编始得歌叙真相 57
2.《尧典》章句从诗其义遂大畅,犹似古文篇之赋 诵易读 58
3.《尧典》诗读,且解《书》疑诸端 63
內容試閱
《尚书》载史虞夏商周。《虞书》自铭歌叙,等义史诗;又及敷政,他典引作赋政,则示制同乐府。殷商而文字生焉,赋史之外,遂有《盘庚》散文,册录王言。《周书》则诵传、册录并俱,有称祝史。凡此概有文献、训诂、论学之依据及诸科之联证。尤今由考古推证伏生误合五篇确如《孔序》所指;伏生寿杪昏瞆,授《书》多误,兼及章句:今据歌叙、赋政之考释,将《典》《谟》等六体之章句从《诗》,则畅明一如。而《孔传》古文篇赋言易读,则显然存真史诗原态。伏生授《书》称今学(汉隶本),幸二刘据秘阁孔安国献本纠其错漏百余处,但未尚正其章句;至宋人始觉难易两读,而朱熹言涉辞臣、《蔡传》认可歌叙。其实《周书》敬敷(赋)五典,业已明确先典圣谟乃赋颂相传。
先秦诸子尝视《书》共《诗》,检之《孟》、《墨》、《论语》等等,不一而足;犹诸经、诸子引徵《书》句,辄赋辞雅修,铿锵隽永。更至孔安国传释鲁壁古文尚书,博考而传薪先秦,得赋诵之易读,犹设计流播其学多途(据《孔序》)。新朝,刘歆为国师,据秘阁《孔传》复兴古学(歆与向领校秘书)。光武朝则杜林古文《书》学(实即《孔传》)为儒林推重,广为传衍,而秘阁、孔门《书》学于是合璧。历乱而东晋重现《孔传》,至隋唐遂立为官学。其间郑冲传学为关捩,载史其实明瞭,非无来历。宋儒谓《孔传》之赋篇易读,缘由历朝辞宦修饬;另者如商《盘》周《诰》,佶屈聱牙,则因直录王言以致。遂大得六体沿革之实际,《尚书》史诗之认知,既见端倪;唯未揭晓今学篇之皆难读,缘其间又涉章句之误耳。迨及清初却盛《孔传》证伪,恣横臆测,责其剿袭先典诸经,诚颠倒根叶(毛奇龄语)故尔。幸乾隆不废古学,一并《孔传》、《书序》、《孔序》及《正义》《蔡传》《集注》《集解》等等尽皆收录《四库》,俾正版绍承,更《汇纂》概述流派诸说,而益后学钩沉索隐,考证援据。
余创《尚书》史诗说,固自等证《孔传》真确;论学而涉传释、训诂、校勘等旧统,又及人类学、传播学、文献学、比较文化等新科。尤佐以考古成果,如战国古简有《傅说之命》三篇面世,盖此分篇体制原为《孔传》独具,向受证伪者诟病,今藉该古简非但实证《孔传》,并链证《书序》、《孔序》而使共荣,于是学术史一大公案告破。与此相关之专论,见详本书末章。再者明清以来证伪《孔传》之集缀说,辄例比古文《尚书》与诸经诸子之语文相类、版别参差等等,据以疵畔;实则其同异种种,俱在传播常规,唯相关商周之官学放散,孔子之六经述而,孔门之儒分八派,及众籍之互援,又汉学之今、古相争等,却无涉伪撰。复近世以倒序责《孔传》者,殊不明华夏道统胤继自成一体,非可以西学史序准衡也。乃历来之《书》难,凭史诗说辄可破解。
夫《书》学头绪纷乱,故著者统概旧文成《纲要》,作此书开篇,为铨贯逻辑,釐清概念,综述事端,辩证是非之导读,以便后文分题深论、顺逐勍敌、且破且立、成全大旨。凡论涉诂证,其繁复辞例有碍主旨畅达,遂简略之,而另设专章置后,备览其详;该数章尤宣古学、训诂、歌叙之一体三面,以佐钊主题。史诗说借力于训诂,如敷训赋等例;又根据于《孔传》,缘古文章句原即史训赋言。转而该说又为古学经即史提供实据:文字未有之先代,非史诗不能传训誓也;且为训诂之理据:如形声造字,乃凭歌赋约定之雅言而得也。犹涉乐府体制,取其广义,乃谓三代已俱。
歌叙伴生雅言,雅言则启甲、金、石文之形声造字;文字载册,赋制而转散文祝册;先文明诸端之进展,遂又见循歌叙之链索而环扣互证。乃语言为思想素材,歌赋政教犹创获德修精义,则仁学发轫焉。虞夏商周之道统递进升华,脉络亦遂清楚,经学精进于是。先夏原思维活跃,并渐趋理性而促史诗发生,该经历诚吻合普世规则;唯其歌叙,转为上廷之史训政教,俾仁道得而贯彻三代,凡此则显华夏文明特殊义。今世有持倒序说全盘否《书》者,是未解国史之独特而度量以西学史律故尔生谬。盖史诗说成立,乃于经学、史学、文学、小学等俱开生面。暨华夏信史因之千年推前,并见其文明早慧、理性;既特殊,又具普世义。尤增国人自信,乃知仁学渊源远矣,历经朝代之考验久矣,其思想祖述而复时变维新,愈趋博大精深矣;其高明非但颉颃宇界诸民族,更领翔之也。且《书》载隽谚哲训,尚宜今用,并借镜将来焉。并古学、今学之泾渭,亦学统、宗教之分野,史诗说暨明此,则儒传之精华、糟粕分判,而承袭无碍。
《尚书》,尚字声训通上,乃上古、上廷、上德之书;尚之形训从堂,从口,《书》体谟、诰、训、命、誓皆从口从言,先曾诗赋口传也。《尚书》歌叙要义:史教赋传、君卿德修、庶民教化,尤颁赋采诗、民意上达,于是民本仁政得而实践;其衍教则如顺天应时、举贤任能、兴业安民、亲睦诸邦,又及君权公器、君臣共奉天道等等,后辄规范于礼法。凡此《书》义,今吾中华亟宜高帜之;余致力此书著,尽匹夫之责耳。十有余年,笔者相关文章先后见载网坛、学刊、专著;今累学增益,整比就绪,虽求全但未备,则不才贫学耳;集成四十七章《歌叙而赋政而祝史〈尚书〉新儒考释》付梓,正值国运昌盛之春。
二○一五年秋陆建初纪于如是我见轩,时年六十三。


《书序》之真伪关联《孔传》及歌赋之是否;战国简拟《书》分篇,遂一并确证两《序》一《传》,拆分说等皆即瓦解 孔壁出古文《书》五十九篇,其一为《书序》,扼原《书》百篇之要。而孔安国作《孔传》,将《书序》分作小序,按于每篇之首;若逢佚篇,辄小序附于上篇之末。于是古文《尚书》向称五十八篇。据《书序》及古文篇章实况,孔安国故指伏生所传廿八篇误合五篇:伏生又以《舜典》合于《尧典》,《益稷》合于《皋陶谟》,《盘庚》三篇合为一,《康王之诰》合于《顾命》(《孔序》)。遂知今文《尚书》廿八篇应当作三十三篇,彼三十三篇遂于《孔传》该部分重合。
但因《孔传》未立学官,唯束之秘阁,西汉之官学仍以廿八篇为正宗,既便有《泰誓》三篇曾出于民间,今文家仍将其合而为一,加诸伏生本而称廿九篇(《泰誓》又或因其分篇体例而遭今文排斥)。至东晋《孔传》重见天日,优胜于他家远甚,五十八篇自此历朝立为官学。但晚明清初证伪东晋重现之《孔传》,甚嚣尘上,又推翻五十八篇。唯清廷仍并立《孔传》学官,晚清王先谦《尚书孔传参正》仍全释五十八篇。现代则今学占上风,如《书》学权威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斥分篇体例,仅取廿八篇而已。不料战国古简出《傅说之命》三篇,今学顿时遭一闷棍。
《孔序》言:济南伏生,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传授,裁二十八篇。百篇之义,世莫得闻。而《孔传》既面世东晋,世人遂莫不得闻百篇之义,遂拥戴之。未料后世证伪者于此置若罔闻,更无论此前《汉书艺文志》已然:《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迄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云,乃班固已知秘阁古文《尚书》真相而示其要焉。今学家亦或勉强认可百篇说,却强调《孔传》篇章出于拆分,是为凑合百篇之数,仍坚持廿八篇。亦即承认班固百篇,但不许东晋《孔传》之拆分。唯出土古简《傅说之命》三篇合《孔传说命》三篇体例,拆分说即刻瓦解。
概前所述小序与分篇体例,又与古文《书》之赋言章句,三位一体,合徵歌传之特质,与《尚书》歌叙、赋政、祝史之自铭且相印证,足以推勘《孔传》为真典。更有幸今战国古简(清华简)出土,其《傅说之命》简背写明为上中下三篇,直捷了当全否今学谬论,缘《书序》《孔序》《孔传》由之一并链证为真确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