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信息化与网络经济

書城自編碼: 292298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計算機/網絡计算机理论
作者: 姜奇平
國際書號(ISBN): 9787504760074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1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660/719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62.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权力的文化与文化的权力:旧制度下的欧洲(1660—1789)
《 权力的文化与文化的权力:旧制度下的欧洲(1660—1789) 》

售價:HK$ 158.7
穿透估值:读懂估值中的共识与博弈
《 穿透估值:读懂估值中的共识与博弈 》

售價:HK$ 90.9
人设、流量与成交
《 人设、流量与成交 》

售價:HK$ 68.8
复利:全球顶尖投资者的31节认知与决策思维课
《 复利:全球顶尖投资者的31节认知与决策思维课 》

售價:HK$ 103.4
最后的都铎:中世纪余晖下的宫廷爱欲与权力密码(女性写给女性的女性历史)
《 最后的都铎:中世纪余晖下的宫廷爱欲与权力密码(女性写给女性的女性历史) 》

售價:HK$ 101.2
窄门:纪德三部曲(插图珍藏版)
《 窄门:纪德三部曲(插图珍藏版) 》

售價:HK$ 158.7
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
《 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 》

售價:HK$ 91.8
像大人一样生存,像孩子一样生活(小时候觉得开心就好,现在也是)
《 像大人一样生存,像孩子一样生活(小时候觉得开心就好,现在也是) 》

售價:HK$ 56.4

 

編輯推薦:
本书围绕信息化生产方式的投入产出特征,对网络经济的财富脉络,进行了一个清明上河图式的系统梳理。财富不可测度,就不可把握。本书通过内生复杂性把握财富规律,使位于索洛悖论测度盲区中的信息财富得以系统显现。
內容簡介:
本书建立了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的微观与宏观经济学框架、技术经济学计量框架;基于信息国民收入概念,对信息经济与信息化进行了统计界定;在产业化与服务化对比中,对一、二、三产业的信息化产出进行了全面解析;在专业化与多样化对比中,对企业信息化支持做大做强与做优做强的财务逻辑进行了深入辨析。
關於作者:
姜奇平,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信息化与网络经济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主编。曾获2008年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年会论文一等奖。著有《新文明论概略》(上下卷)等20余部专著,发表1098篇报刊文章。
目錄
上篇
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的理论体系创新:基于新技术经济范式的基础计量框架
第一部分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的数理经济计量3
1.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的微观经济学3
1.1引言:内生复杂性4
1.1.1品种作为表征复杂性的均衡新范式5
1.1.2简单性-复杂性两部门均衡之差6
1.1.3新均衡的基本设定7
1.2需求论:简单性-复杂性曲面9
1.2.1二元效用函数9
1.2.2二元支出曲线11
1.2.3二元需求函数11
1.3供给论:简单性-复杂性曲面12
1.3.1简单性-复杂性二元成本函数12
1.3.2简单性-复杂性二元利润函数14
1.4均衡论:简单性-复杂性二元均衡15
1.5小结:品种-数量-价格均衡18
2.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的宏观经济学20
2.1引言:内生复杂性的增长、货币与就业20
2.2增长论:内生质量复杂性的增长21
2.2.1复杂性与质量内生21
2.2.2经济增长黄金率23
2.3货币论:内生信息复杂性的货币26
2.3.1复杂性与货币非中性26
2.3.2增长与金融创新27
2.3.3货币新范式与新金融秩序28
2.4就业论:内生民生复杂性的就业31
2.5小结:面向质量、信息与民生的经济34
第二部分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的技术经济计量35
3.效率与生产率分析框架35
3.1同质性效率与多样性效率35
3.1.1效率与多样性:二元效率概念35
3.1.2技术效率与生产率的区别36
3.1.3技术进步与报酬递增:二元生产率37
3.2效率与生产率测量38
3.2.1产出与投入的技术效率测量38
3.2.2产出导向与投入导向的距离函数测量43
3.2.3利用距离函数测量成本效率和收入效率45
3.2.4效能:规模效率与范围效率49
3.2.5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源辨析53
3.2.6信息化指标构建的技术经济框架59
4.复杂性技术经济范式与测度67
4.1从技术经济角度看复杂性67
4.2经济复杂性:量的测度69
4.2.1复杂性指标与数据69
4.2.2生产复杂性:产品、流程与组织 76
4.2.3销售复杂性:品类、交付、信息、区位与环境79
4.2.4管理复杂度:个体、系统与多义性82
4.2.5环境复杂度:风险、不确定性与环境变化88
4.2.6产业复杂度:产业多样性与服务化89
4.2.7宏观复杂性:质量、幸福与生态91
4.3复杂性经济:技术-经济测度92
4.3.1复杂性经济机理93
4.3.2技术视角:智能化和智慧化技术96
4.3.3经济视角:作为成本的交易费用98
4.3.4经济视角:测度宏观交易费用104
4.3.5经济视角:测度微观交易费用106
4.3.6经济视角:复杂性成本的其他计量角度107
4.4信息技术经济:ICT与智慧化110
4.4.1投入产出的信息技术效率114
4.4.2信息技术配置效率116
4.4.3灵活化:信息化多样性的技术经济效率117
4.4.4智慧化:信息化的多样化效能121
下篇信息化与网络经济测评应用:宏观、中观与微观绩效分析第一部分宏观经济信息化的效率与效能125
5.信息国民收入测度125
5.1信息国民收入机理分析125
5.2信息国民收入计量:流量与系数128
5.2.1收入法:信息国民收入流量128
5.2.2系数法:国民幸福总值133
5.2.3支出法:未被观测经济(NOE)139
5.2.4增量法:对GDP的修正150
5.3对信息化本体的测度153
5.3.1信息化测度本体153
5.3.2产业化与服务化是分工的两个基本方面159
5.3.3信息化指数测度的对象160
6.信息经济存量:产业计量163
6.1信息经济计量:定义与统计口径163
6.1.1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的关系164
6.1.2基于产业的信息经济计量170
6.1.3加总法信息经济的统计分类与代码176
6.1.4信息经济与三次产业关系210
6.2信息技术经济:增长模型212
6.2.1函数模型的计算步骤与方法213
6.2.2信息技术经济增长计算模型214
7.信息化计量:专业化与多样化水平218
7.1信息化测评的基本逻辑框架219
7.1.1信息化测评术语界定219
7.1.2与基础理论的结构对应220
7.1.3与生产率计量的结构对应222
7.1.4生产率计量与综合测评关系223
7.2产业化与服务化区分的理论意义226
7.2.1产业化与服务化的质的区别226
7.2.2以产业化、服务化区别工业化与信息化227
7.2.3产业与产业化、服务与服务化的区别229
7.3产业化水平:效率结构与生产率分解232
7.3.1产业化的效率结构233
7.3.2产业化的生产率分解及其测度233
7.3.3产业化与规模经济测度238
7.4服务化效果的机理:多样性效率与经济剩余238
7.4.1二元经济剩余239
7.4.2消费者剩余的异质补偿241
7.4.3短期生产者剩余243
7.4.4长期生产者剩余:李嘉图租金与异质投入246
7.5服务化的效用法:服务附加值247
7.5.1基于服务价格指数的宏观测度247
7.5.2基于成本加成的微观测度251
7.6服务化的成本法:范围经济254
7.6.1均衡水平的复杂度与生产者剩余254
7.6.2有利复杂性与不利复杂性256
7.7服务化水平:供求机理与生产率分解259
7.7.1服务化测度机理259
7.7.2服务化的效率结构与生产率分解261
7.7.3对服务化的范围经济测度265
7.7.4对服务化的智慧水平测度267
7.8产业化与服务化的合成:增产 增收267
7.9信息化水平综合测评269
7.9.1指标按生产率标准的形式分类269
7.9.2指标按技术作用和经济作用的分类270
第二部分产业信息化的效率与效能273
8.一般产业信息化测评275
9.农业信息化绩效283
9.1产业化促进: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284
9.1.1农业信息化的产业化效率284
9.1.2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化绩效287
9.2服务化带动:农业多样化与效率改进304
9.2.1农业服务化的实践背景304
9.2.2机理:高附加值农业的可能性307
9.2.3农业多样化测度311
9.2.4农业服务化效率与效能分析320
9.2.5信息技术与农业服务化效率改进325
10.制造业信息化绩效341
10.1产业化促进:信息化服务于新型工业化344
10.1.1产业化机理:制造业信息化的专业化效应344
10.1.2制造业信息技术应用的产业化绩效347
10.2服务化带动:超额附加值的常态化363
10.2.1制造业服务化机理364
10.2.2产出服务化与绩效370
10.2.3投入服务化与绩效376
10.2.4制造业服务化的范围经济384
10.2.5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服务化关系388
11.服务业信息化绩效415
11.1产业化促进:服务业增长的效率415
11.1.1服务业产业化机理415
11.1.2信息技术与服务业产业化绩效418
11.2服务化带动:多样性效率与效能435
11.2.1服务多样化的实践背景435
11.2.2服务多样性效率机理438
11.2.3服务多样性测度444
11.2.4服务化效率与效能分析454
11.2.5信息技术与服务化效率改进480
12.两化融合:产业化与服务化的融合520
12.1规模经济且范围经济520
12.2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524
第三部分企业信息化的效率与效能528
13.企业信息化测评的框架思路529
13.1企业信息化的技术经济测评方向529
13.2企业信息化测评的绩效观531
13.3对信息化绩效的基本认识532
14.专业化促进:做大做强的逻辑539
14.1专业化效率与效能改进539
14.2信息技术带动企业专业化的信息化测评546
15.多样化带动:做优搞活的逻辑566
15.1做优与灵活化效应566
15.2面向复杂性的企业效率与效能改进579
15.3信息化带动企业灵活化、智慧化的测评594
16.做强大而智慧的企业616
16.1推动信息化为企业创造更高价值616
16.2从企业信息化测评到信息化企业测评632
结语为何要基于均衡研究效率与效能634
参考文献636
內容試閱
序内生复杂性的效率与效能分析
本书围绕信息化生产方式的投入产出特征,对网络经济的财富脉络进行了一个清明上河图式的系统梳理,并最终归因于复杂性。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信息化测评体系创新研究与应用成果,形式上是对信息化测评的研究,实质是对如何定量研究信息化与网络经济财富的研究

财富不可测量,就不可管理。这反映了测评理论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互联网背负着创造出巨大财富,却测不出产出及其来历的指责。本书在回答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的财富产出上,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
通过内生复杂性范式建立信息技术经济学的计量骨架,在实证水平上回答了信息革命不同于工业革命的生产什么产出何种不同的价值、如何生产以何种不同方式产出的问题,并提供了量化把握信息财富的宏观信息经济、中观产业化与服务化与微观战略财务线索。
本书的主题在于指出,把握复杂性是人们避免看漏财富来龙去脉的关键线索。信息革命中财富的转换,最终可归结为简单性范式与复杂性范式的转换。
一、本书的基本假定
信息化与网络经济学科的一个基本假定是:复杂性是信息化与网络经济所赖以区别于传统经济的新技术经济范式。
工业技术主要提高简单性效率专业化效率,信息技术主要提高复杂性效率多样化效率。前者支持由数量-价格维度构造的简单性系统的经济,即工业化经济;后者支持由品种-价格维度构造的复杂性系统的经济,即信息化经济。
工业化与信息化在商务本体上的绩效区分标志为:如果复杂性程度越高,平均成本越低,定义为信息化;复杂性程度越高,平均成本越高,定义为工业化。内部情况互有交叉,但主导方面大致如此。
从技术内生角度看,信息化的技术经济的主导方面本质在于通过信息技术对于差异化成本的降低,提高服务化效率与效能,实现范围报酬递增;同时,信息技术也不排斥在其作用的次要方面,对同质化成本的降低,提高产业化效率与效能,实现规模报酬递增。二者在两化融合中依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研究从理论经济学到技术经济学建立了一系列同质-异质简单性-复杂性二元框架,并将财富解析体现在数理-计量-测评等一系列量化分析方法之中。将书中测度替代为管理,可当作信息财富管理指南。
在内生复杂性方面,本书结论超过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目前研究范围,是一种系统创新。应用于测评,有助于识别高附加值方向上的绩效。
二、本书的指导思想
1言之有据。将信息化测评研究建立在信息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基础之上。从基础理论入手,探索实证方法。避免没有理论的测算Measurement without theoryKoopmans,1947,也要避免对统计信息没有理论的使用乔根森等。
2问题导向。研究面向信息化与网络经济决策与研究中的重大基础性问题。宏观上使所研究指标具有对政策问题的显示度;微观上使信息化具有战略、竞争力上的财务显示度。
3突出重点。紧紧围绕信息化生产方式与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异同,以生产率研究为主线,进行对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的效率和效能研究。有别于招术层面上的研究,力求为实践者提供把握财富基本面的计量、管理、决策线索。
4支撑服务。研究定位于信息化测评理论支撑服务。即本身不进行信息化测评,而为进行信息化测评的研究者提供理论与方法服务,力图帮助他们打通数据、指标与基础理论的联系,致力于开阔对信息化与网络经济测评分析的全景视野。
三、本书的方法特点
1因为研究需要对信息化进行简明定义,本书将信息化定义为智慧化主要涉及的是复杂度与成本边际的关系,将信息经济简化为由于技术正反馈引发的报酬递增(规模和
范围)的经济。将信息化测评的改进重点,从区分投入(ICT与非ICT),转到区分产出(同质化与差异化的不同实效)。
2将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划分标准,从按要素划分,彻底转向按技术经济学标准划分。由此将原有按要素划分得出的性质不加区分混为一谈的绩效,辨识为十种技术经济性质不同
、在数学上可区分的绩效,进而区分为十类指标,建立起可通向可计算一般均衡的指标体系。
3同属技术经济学范畴,信息化测评与生产率计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原理包括原理的结构都是相同的;聚焦点也相同,都聚焦于技术与经济的关系。不同在于数
据性质,生产率计量更多使用的是经济统计数据、财务数据,信息化测度除了一些标准数据外,更多是通过将定性的经济行为加以定量化获得的调查数据,因此具有更多的经验性
;产业测度方面,侧重与结构优化有关的绩效分析,而不做增长、就业、产业结构、劳动生产率等统计计量分析。
4本次研究的定位是基础理论支撑服务,主要解决指标体系设计思路如何扣上生产率分析逻辑的问题。虽有大量指标例举,但主要是为说明指标设计机理,不涉及指标体系内部
方法,如权重、具体指标体系和指标(只是举例说明),具体实测,结果计算,等等。


1.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的微观经济学
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的经济学本质上是内生复杂性的经济学。
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创新,首先要求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的基础理论的创新。这种创新旨在使信息化与网络经济中的未观测经济(Non Observed Economy,NOE)得以充分显现。这要
求将信息化与工业化、网络经济与工业经济的不同之处,高度概括在范式一级的差别上进行辨析。
我国经济新常态,将在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展开。这一背景决定着,市场均衡从工业化常态向信息化常态的演化,将成为新常态中一个需要特别考虑的新
元素。由信息革命催生的多样性(variety)的常态化,是产生这一新动向的原动力。将多样性上升到均衡范式高度加以总结,观察信息化对工业经济均衡与最优的影响,对于构
建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的微观均衡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假定单一品种的工业经济对应同质性的完全竞争均衡本文的完全竞争采用的是张伯仑的完全竞争概念,它的需求曲线DD是向下的。而水平需求曲线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张伯仑称之为纯粹竞争,以区别于完全竞争
。在本书中,纯粹竞争与同质的完全竞争的关系,相当于极限值与数列的关系,DD无限逼近水平值,永远达不到极限值,但可视为等于极限值。同质完全竞争与异质完全竞争的
关系,是D-S模型中同质组与异质组之间的关系。;差异化多品种的信息经济对应多样性的垄断竞争均衡,即异质的完全竞争均衡;在D-S模型(Dixit & Stiglitz,1977)基础上
,以品种(variety,计为N)代表多样性,作为均衡的内生维度,嵌入传统的数量-价格均衡架构中,构成品种-数量-价格三维均衡范式。其中,以数量-价格二维构成的同质性市
场代表工业化部门,以品种-价格二维构成的多样性市场代表信息化部门,二者共同构成以数量-品种二维均衡为基础的工业化-信息化两部门模型。
在工业化-信息化两部门经济中,工业化常态下的均衡价格与信息化常态下的均衡价格,存在一个由多样性的常态化形成的、等于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差的落差。这个价差的量
值等于对创新的补贴(罗默,1990),对应支撑创新驱动的固定成本(或沉淀成本)。经济转型升级的微观实质,应被视为通过创新驱动使多样性(如质量提高、个性化
、增加附加值等)从成本不经济变为成本经济。
发现信息化的市场均衡点不同于工业化,并存在围绕多样性的收益成本关系的内在转换规律,对工业经济将带来范式转换一级的影响。以德国工业40为代表的从工业经济向信息
经济的演化,其服务化(高收益多样性)、智能化(简单的复杂,simplexity)趋向,需要归结到这种市场经济微观新常态对应的新范式上;中国新常态下同样出现以多样性
为范式特征的服务化的趋势性变化,同样要求在政策和理论上重新认识信息技术支持创新驱动、质量提高带来的范式转换的内在机理。
我们在理论经济学前沿上,将垄断竞争理论发展为内生品种的范围经济理论,使隐形于新古典范式经济学分析的多样性因素,在均衡水平变得可显现、可量度、可分析,为新常
态提供新的分析工具。
1.1引言:内生复杂性
在典型的工业经济中,同质性的完全竞争是常态,多样性(variety)被视为非常态,是不完全的常态(不完全竞争)。同质性的完全竞争将市场机制理解为厂商围绕同一种
产品展开的数量-价格竞争。市场经济的基本问题是,一个市场机制能否导致社会最优的产品数量。但在典型的信息经济中,异质性的垄断竞争将成为常态,以品种(variety,以
N表示)代表异质性来表现的多样性成为新常态(例如,体现为需求多样性的个性化与供给多样性的创新驱动)。这种被视为异质性的完全竞争的垄断竞争,将市场实证地理解为
厂商围绕多种产品品种展开的数量-价格竞争。市场经济的基本问题变成一个市场机制能否导致社会最优的产品种类和产品数量(Dixit & Stiglitz,1977),多出一个产
品种类。工业化-信息化两部门模型由此引出,这是对工业经济与信息经济基本问题的新综合。
1.1.1品种作为表征复杂性的均衡新范式
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这样的概念相比,信息化与工业化更多是指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在技术经济学中,对应的是技术经济范式转变过程。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特点是单一品种大
规模生产,而信息化生产方式的特点则在于小批量多品种。
信息化代表着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tech-economic paradigm)(CPerez,1983),是信息技术内生为经济模式(对我们来说是均衡模式)的过程。信息技术不同于工业技
术的特殊性表现在处理复杂多样性的效能提高(智慧化)上,其对应的经济特性在供求两方面皆有显著表现。例如,在需求上表现出个性化形式的多样性效用;在供给上表现出范
围经济形式的低成本多样性。
采用工业化和信息化这两种不同生产方式的经济,即工业经济与信息经济均衡点是否会有所不同?这还是一个理论经济学上从没有被提出过的问题,在进入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
从技术经济学问题中提炼出对应的理论经济学问题,从技术经济学范式转向理论经济学范式。
信息化的这种新技术经济范式,反映到理论经济学基本问题上,会带来何种均衡范式改变?信息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对经济学基本问题的重新设定一个市场机制能否导致社
会最优的产品种类和产品数量(Dixit & Stiglitz,1977),给了人们一个重要的、均衡水平上的思考方向。这一提法针对的是作为参照的新古典范式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也可
以说是工业化的基本问题,一个市场机制能否导致社会最优的产品数量。区别在于均衡模式中是否内生品种(variety,即产品种类,以N表示)。
比较这两种说法可以发现,如果以品种-数量-价格为新的均衡范式重新审视问题,作为单一品种经济的工业化均衡,仅相当于N=1这个特例情况下的数量-价格均衡(最优);而作
为多品种经济的信息化均衡,不过是推广为N1时的数量-价格均衡(最优)。由此,我们发现了以标准均衡(最优)范式解释信息化时被忽略的差异点所在工业经济与信息经
济在均衡水平上,二者之间相差一个品种变量的影响。在经验上对应的事实是,单一品种大规模的工业经济与小批量多品种的信息经济,主要相差在品种单一和品种多样上。如果
不能结合品种和数量(规模)综合考虑,工业经济与信息经济的基础理论一级上的区别,在均衡水平就无从显示。
这意味着,需要把多样性上升为均衡范式,对由此形成的新的均衡模式进行总结。我们将多样性标准化为品种(N)这一新的均衡计量单位,以求从工业经济中自然而然地推
导出信息经济的结论。
将多样性上升为均衡范式,同时还是对新范式的市场机制的一种理论提炼。品种可视为网络市场中分布式存在的节点。网络作为内生品种的市场,是资源配置新机制,新机制可以
在复杂多样化的条件下,分散地、一对一精准地配置资源。工业化-信息化两部门市场,实际是简单性范式的市场机制与复杂性范式(以多样性标示复杂度)的市场机制的结合,
应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网络配置资源的主导性作用,使高附加值的个性化定制从不经济变为经济,从而主导经济的质变。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