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你当优雅,也有力量(张笑萱)

書城自編碼: 292953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成功/勵志女性励志
作者: 张笑萱
國際書號(ISBN): 9787514339710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04/205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0.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舵手证券图书 短线交易大师:工具和策略 24年新修订版 实战验证的交易技术 经典外版书
《 舵手证券图书 短线交易大师:工具和策略 24年新修订版 实战验证的交易技术 经典外版书 》

售價:HK$ 93.6
中国古兵器集成
《 中国古兵器集成 》

售價:HK$ 816.0
文明冲突与融合:黄金、香料与殖民地+别睡,这里有蛇(套装2册)
《 文明冲突与融合:黄金、香料与殖民地+别睡,这里有蛇(套装2册) 》

售價:HK$ 143.5
空腹力+轻断食:正在横扫全球的瘦身革命(全2册)
《 空腹力+轻断食:正在横扫全球的瘦身革命(全2册) 》

售價:HK$ 123.6
临床牙周病学和口腔种植学 第7版
《 临床牙周病学和口腔种植学 第7版 》

售價:HK$ 1557.6
全球高考(礼盒装 全3册)
《 全球高考(礼盒装 全3册) 》

售價:HK$ 216.0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圈论纲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圈论纲 》

售價:HK$ 153.6
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23)
《 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23) 》

售價:HK$ 225.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2.2
《 你终将成为让自己仰慕的人 》
+

HK$ 57.0
《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 》
+

HK$ 72.0
《 《活着就为征服世界:蒙古帝国史》(精装典藏版) 》
+

HK$ 54.0
《 永远的纯真年代 》
+

HK$ 59.7
《 气质柴静 》
+

HK$ 66.6
《 林徽因的完美法则 》
編輯推薦:
★13位风华绝代的女神,告诉你人生丰盛的秘密。吕碧城
张幼仪 赵一荻 张充和 潘素 庐隐 秋瑾 林徽因 凌叔华 盛爱颐 陆小曼 萧红 杨绛,你想要的,她们都曾拥有。
★她们并非都出生在富贵家庭,但他们一路走来,越活越优雅高贵。她们战胜了出身、际遇、时代,走在了觉醒的前列,光辉灿烂,*终成为女神。每个姑娘,都有成为女神的潜质,不要在乎你的出身,不要抱怨你处的环境,不要说没有机会,这一切,都需要你争取。
★她们的人生历程,富有传奇色彩,但她们的精神,可以成为每个普通姑娘的内心驱动,是你我的指路明灯。忙碌的生活里,偷闲读一读她们吧,你收获的不仅仅是心理满足。
★亲爱的姑娘们,像女神们一样,努力经营自己吧,活得美美哒。
內容簡介:
在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历史当中,民国,虽然只是一股涓涓细流,但却是中国历史上变革最为剧烈的转型期。新旧思想的交错与冲撞,中西文化的矛盾与融合,使得存在了几千年的封建男权和家长制度产生了动摇,最终让一批勇于追求自我解放的女性从春闺当中成功地破茧而出。这些大胆的女性,带着来不及褪去的古典气质,挺直腰板,勇敢地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努力接受西式教育,大胆追求婚恋自由,在大变革时代,她们风华尽显,以自己的绚丽人生,书写了一部又一部的传奇。
本书告诉我们广大女性读者,虽时光荏苒,载走了那个时代曾经灿烂的芳华。但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为了争取这些基本的女权而砥砺争斗的民国才女们。正是她们,才使得今天的中国女性,顶起了半边天,被家庭和社会所认可。她们身上对爱情勇敢的追求,对事业的孜孜不倦和对幸福的渴望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当代女性学习的宝贵财富。
關於作者:
张笑萱,自由撰稿人,文笔优美、细腻,极具张力,擅长以具有美感的文字来讲述故事并精准剖析。她以清丽笔触书写民国女子的温婉与坚毅,以完美为邀约,与你相遇在人间四月天。代表作有《林徽因的完美法则》《气质柴静》等。
目錄
吕碧城:翰林后裔,女权先驱

一、《大公报》主笔.......................... 002
二、剩女:梁启超年纪太大,汪精卫年纪太小 009
三、吕碧城与秋瑾: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017

张幼仪:在婚变中涅槃

一、秉持旧道德的新女性...................... 022
二、放手,也是一种爱........................ 029
三、华丽苍凉的优雅转身...................... 042

赵一荻:一场错爱到白首

一、一见钟情,再见倾心...................... 050
二、许你一个今生............................ 055
三、半世幽居一生情.......................... 061
四、白首不相离............................. 066

张充和:民国最后的闺秀

一、合肥四姐妹............................. 072
二、她和姐姐们不一样........................ 076
三、读诗、习字、吹笛、唱曲.................. 079
四、痴迷的诗人卞之琳........................ 087
五、汉朝的汉,思想的思.................. 094
六、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 098

潘素:两情一命永相怜

一、一见钟情,缘定今生...................... 104
二、琴瑟和鸣,只羡鸳鸯不羡仙 108
三、收藏与捐赠............................. 115
四、患难与共,恩爱到白头.................... 118

庐隐:一朵永不低头的野蔷薇

一、悲情的人生总是隐藏着童年的影子 126
二、爱情,只有经历才能成熟.................. 132
三、为爱飞蛾扑火,嫁给有妇之夫 138
四、悄然凋零,爱恨都已倾城.................. 143
秋瑾:一身豪气的女侠

一、巾帼不让须眉:谁说女子不如男 148
二、弃夫求学,悲祖国之陆沉谁挽 153
三、投身革命,祖国陆沉人有责 157
四、取义成仁,热血犹能化碧涛 162

陆小曼: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一、从校园皇后到社会名媛.................... 168
二、恨不相逢未嫁时.......................... 172
三、轻轻的我走了............................ 176
四、难舍瑞午............................... 181

林徽因:永远的人间四月天

一、此情可待成追忆.......................... 188
二、相依相伴,人生伴侣...................... 193
三、逐林而居的金岳霖 ................... 199
四、一代才女的心灵诗歌:建筑 202

凌叔华:文画俱佳的古韵才女

一、生于名门,受惠书香...................... 210
二、画里清芬............................... 215
三、文中安宁............................... 220
四、与志摩:道是无情却有情.................. 225
五、亦夫亦友陈西滢.......................... 231

萧红:一曲凄婉缠绵的悲歌

一、逃出家的樊笼............................ 238
二、离合总关情萧红与萧军 243
三、师父鲁迅........................ 249

盛爱颐:一辈子的优雅

一、飘飞的金叶子........................ 256
二、第一个妇女维权者........................ 264
三、繁华落尽,优雅依旧...................... 269

杨绛: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一、亦父亦友的父亲.......................... 274
二、珠联璧合的文坛伉俪...................... 279
三、相濡以沫的旷世情缘...................... 285
四、万人如海一身藏.......................... 290
內容試閱
剩女:梁启超年纪太大,汪精卫年纪太小


当时有人赠天然眉目含英气,到处湖山养性灵以及冰雪聪明芙蓉色等诗句来评价她的美,可见吕碧城不仅是才女还是美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苏雪林曾誉其为美艳有如仙子。北洋画报198期莼莓的《记吕碧城女士》一文这样描述吕碧城近知天命之年的风采:夙以惊才绝艳,蜚声内外,往岁漫游新大陆,捻脂新韵,江山生色,而服饰游宴,盛为彼都人士称道,吕虽已跻盛年,而荣华焕发,犹堪绝代。
著名女作家苏雪林对这个我乡先辈作家推崇备至,在她的一篇文章《女词人吕碧城与我》里写道,她曾从某杂志剪下她一幅玉照,着黑色薄纱的舞衫,胸前及腰以下绣孔雀翎,头上插翠羽数支,美艳有如仙子。然而,风华绝代的吕碧城却终身未婚。
吕碧城经常活跃在各种聚会上,当时各界名人雅士纷纷追捧至极。其中不乏著名诗人樊增祥、易实甫,袁世凯之子袁寒云、李鸿章之子李经羲等,用吕碧城自己的话说:由是京津闻名来访者踵相接,与督署诸幕僚诗词唱和无虚日。
那么,如此多的才子雅士,为何就没有能赢得她倾心之人呢?说到婚姻,就不能不提起一件让她刻骨铭心之事。
早在吕碧城九岁那年,便由家人做主与同乡的一家姓汪的乡绅之子订下婚约,又因家庭变故最后被迫解除婚约,这成为她此生难以释怀的伤痛,也直接影响到她对婚姻的态度。
后来,她曾这样陈述过自己的婚姻观,尽显悲观:今日此种社会,尚是由父母主婚为佳,何以言之?父母主婚虽有错时,然而毕竟尚少;即使错配女子,到此尚有一命可以推诿。至今日自由结婚之人,往往皆少年无学问、无知识之男女。当其相亲相爱,切定婚嫁之时,虽旁人冷眼明明见其不对,然如此之事何人敢相参预,于是苟合,谓之自由结婚。转眼不出三年,情境毕见,此时无可委过,连命字亦不许言。至于此时,其悔恨烦恼,比之父兄主婚者尤深,并且无人为之怜悯,此时除自杀之外,几无路走。
严复曾劝诫吕碧城不必用功,早觅佳对。吕碧城反而有不嫁以终其身之意,严复只能感叹此人年纪虽少,见解却高。
据说,吕碧城的追求者也众多,但是因为吕碧城的眼光非常高,一直没有合心意的。严复在给他外甥女何纫兰的一封信中写道:碧城心高气傲,举所见男女,无一当其意者吾常劝其不必用功,早觅佳对,渠意深不谓然,大有立志不嫁以终其身之意,其可叹也。郑逸梅《艺林散叶续篇》中记录了这样一段故事:某次,叶遐庵约吕碧城、杨千里、杨云史诸人于其家懿园作茗叙,无意中提到碧城之婚姻问题,碧城云:生平可称许之男子不多,梁任公早有妻室,汪季新年岁较轻,汪容宝尚不错,亦已有偶。张啬公曾为诸贞壮作伐,贞壮诗才固佳,乃年届不惑,须发皆白何!我之目的,不在资产及门第,而在于文学上之地位。因此难得相当伴侣只有以文学自娱耳。
说起吕碧城的众多追求者,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大公报》的总经理英敛之,英敛之是引领吕碧城走向独立自由并有知遇之恩的贵人。
1904年5月8日,英敛之在日记中这样记录了二人的相遇:接得吕兰清晚,请吕移住馆中与方夫人同住,予宿楼上碧城作《满江红》词一阕,极佳,附录于后:晦黯神州,欣曙光,一线遥射,问何人,女权高唱?若安达克。雪浪千寻悲业海,风潮世纪看东亚。听青闺挥涕发狂言,君休讶。幽与闲,如长夜。羁与绊,无休歇。叩帝阍不见,愤怀难泻,遍地离魂招未得,一腔热血无从洒;叹蛙居井底愿频违,情空惹。
不难看出,这位贵人正是因为太爱惜吕碧城的胆识和才华,渐渐地产生了倾慕之心。史学家梁元生先生也在英氏日记中发现了英敛之写给吕碧城的词:稽首慈云,洗心法水,乞发慈悲一声。秋水伊人,春风香草,悱恻风情惯写,但无限悃款意,总托诗篇泻。字字有真情。
因为英敛之早已有家室,他对吕碧城非比寻常的照顾和关心已经到达了引起英夫人误会的地步,几次险些离家出走。其时外面已经有了两个人的流言蜚语,英敛之日记云:内人连日作字、观书,颇欲发奋力学内人犹未眠,因种种感情,颇悲痛,慰之良久始好。显然他们夫妻的感情已因吕碧城而有了危机。
不过,在性格上,吕碧城特立独行,行为服饰也都很张扬。这些在英敛之看来有些太过,二人言语冲突也愈加频繁。在思想上,二人存在差异。英敛之是满族正红旗,主张用温和的方式改良清政府,而不是吕碧城的激进派做法。加上英敛之与梁启超的关系密切,对袁世凯更是深恶痛绝。可是吕碧城因袁世凯曾帮助自己办女学,对袁的印象很好,最后还出任了袁的秘书。
二人逐渐矛盾重重,英敛之在其报刊上公开发表了一篇名为《师表有亏》的文章,专门批评几位教师服饰不伦不类。吕碧城看到以后,认为英敛之是故意讥讽自己。后来,英敛之在日记中记载:碧城因《大公报》白话,登有劝女教习不当妖艳招摇一段,疑为讥彼。旋于《津报》登有驳文,强词夺理,极为可笑。数日后,彼来信,洋洋千言分辩,予乃答书,亦千余言。此后遂永不来馆。
爱慕归爱慕,吕碧城和英敛之最终心生间隙,慢慢疏远。英敛之在日记中写道:怨艾颠倒,心猿意马!由此可见,他虽然被吕碧城所倾倒,但是他终究还是理性胜于感情。
吕碧城的性格比较倔强,这还体现在她与二姐吕美荪的关系上,二人因为一些往事而产生矛盾,便不再往来。后来,皈依三宝的她在朋友的劝和下,仍然不能释怀,只言了一句:不到黄泉毋相见也。郑逸梅在《南社丛谈》中记曰:碧城倦游归来,诸戚友劝之毋乖骨肉,碧城不加可否。固劝之,她返身向观音礼拜,诵佛号南无观世音菩萨,戚友知无效,遂罢。
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吕碧城,身边怜香惜玉的护花使者自然不止英敛之。有着天才少年之称的美男子袁克文也是其中之一。袁克文六岁识字、七岁读史、十岁能文、十五岁作诗,是出了名的才子,更重要的是,他是袁世凯的次子。这样一个家世显贵风流不羁的公子哥,身边自然美女如云,不过他却心仪于年长自己七岁的才色双绝的吕碧城。
被誉为民国四公子之首的袁克文推崇新思想,反对父亲称帝,并且对吕碧城的诗文才艺赞不绝口。后来吕碧城主张办新学,更是让他暗暗对这位胆识过人的新女性心生敬佩。
当初,吕碧城因与秋瑾是挚友,秋瑾就义后,她自然也受到了牵连。那天,官府搜查秋瑾住所的时候,找到了秋瑾和吕碧城的书信。加上吕碧城以前经常在秋瑾所办的报纸上发表文章,官府便打算逮捕吕碧城。
袁克文先将此事告诉了父亲,袁世凯当即说道:若有书信来往就是同党,那我岂不是也成了乱党?一句话,让吕碧城就此脱困,也让她与袁克文结下不解之缘。严复曾说吕碧城自秋瑾被害后,亦为惊弓之鸟矣,吕碧城也说自己几同遇难竟获幸免。
吕碧城对袁克文的才华和重情重义很是欣赏。当年,吕碧城担任总统府女秘书一职也是由袁克文举荐。一个是思想开放的贵族子弟,一个是女权运动的新派女性,二人相见恨晚。同在总统府工作的二人交往更加紧密,常常结伴出游、唱和诗词。在后来的日子中,他们二人的关系也只限于诗词书信的频繁来往。当时有人向吕碧城提到袁克文,碧城笑而不答,稍倾曰,袁属公子哥儿,只许在场中偎红依翠耳,却并不适合托付终身。
很多年之后,吕碧城为袁克文写过一首《齐天乐寒庐茗画图为袁寒云题》:

紫泉初启隋宫锁,人来五云深处。镜殿迷香,瀛台挹泪,何限当时情绪!兴亡无据。早玉玺埋尘,铜仙啼露。皕六韶华,夕阳无语送春去。鞓红谁续花谱?有平原胜侣,同写心素。银管缕春,牙籖校秘,蹀躞三千珠履。低口吊古,听怨人霓裳,水音能诉。花雨吹寒,题襟催秀句。

尽管两个人一生惺惺相惜,却无缘更进一步。
在总统府时任外交肃政史、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的连襟费树蔚也是吕碧城的仰慕者,他是吕碧城在精神上的终身伴侣。
费树蔚在《信芳集序》中云:予识吕碧城垂二十年,爱之重之,非徒以其文采票姚也。其人自守洁,见地超与人,忠恕绝去拘阏,而不为诞曼。
二人皆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而愤然离职,有此共同经历的费树蔚对吕碧城有惺惺相惜之感。与袁克文对吕浓烈的爱相比,费树蔚的爱更像是夜里默默绽放的夜丁香,不张扬却有弥香。他为了帮助吕碧城出版文集,在病中仍然坚持校对、刊印《吕碧城文集》,后来怕自己命不久矣不能完成吕碧城的愿望,又嘱托自己的子女代为完成。不用言说,此情可待成追忆。
1935年,费树蔚离世。从海外回来的吕碧城闻此消息后,便作《惜秋华》,以横海锦书绝,袅山阳怨笛,旧情能说的词句表达了对其逝世的悲痛。
被称为一代传奇的吕碧城,虽然没有爱情做伴,但是她非常喜爱小动物。她曾养有一对漂亮的芙蓉鸟,芙蓉鸟的起居饮食全都由她亲自打理。在她心中,人与动物都是平等的。为此,她还曾经因为一条被洋人汽车碾伤的小狗,专门聘请律师为其讨回公道。
在她的众多称号下,最令后人津津乐道的是,她是20世纪在欧美提出禁止杀害动物的先驱者之一,也是素食主义者和动物保护主义者。就连《美国蔬食杂志》也曾经这样介绍她:一个著名的中国诗人,一个知识广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典型的素食者。
在她旅居国外期间,她说,自己在代表二万万中国女同胞,她要让世人领略中国女性的风采。当时竟然成了最出色的动物保护宣传员。
有一天,她偶然在英国《泰晤士报》上看到皇家禁止虐待动物协会的公开信,颇有共鸣,她认为这是天良上一线之明。于是,便写下书函陈述自己对此信的看法和见解,并打算创办中国动物保护协会。同年12月25日起,她在日内瓦开始断荤吃素。
第二年5月,她还亲自去维也纳参加万国保护动物大会。衣着时尚的吕碧城在大会上用流利的英语发表了自己的演说,以佛家慈悲的精神,宣扬保护动物不能仅限于禁止虐待动物上,理应戒杀护生。她还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佛学方面的小册子分发给到场的人。会后,世界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一时间吕碧城成为焦点人物。此后,吕碧城还先后捐款两次,专门用来保护动物。
吕碧城在《予之宗教观》中说:世人多斥神道为迷信,然不信者何尝不迷?何谓之迷?湮没理想是也,舍理想而专务实利,知物质而不知何以成为物质之理,致社会偏枯无情,世道日趋于衰乱,皆自称不迷信者武断愚顽之咎也。予习闻中西人言及神道,辄曰必有所征而后能信,此固当然之理,然可征信之处却在吾人日常接触之事物,不必求诸高渺圣经灵迹。种种诡异之说徒以炫惑庸流,唯自然物理方足启迪哲士。
吕碧城曾经回忆,她在小的时候,有一次偶然读了老子人之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何患之有?虽不甚解,已叹为至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一直觉得似乎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神秘力量在掌控着这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在《予之宗教观》中,她说:自然天地之有文章,时令之有次序,动植物体之有组织,尽善尽美,孰主之者?是曰真宰。
1920年,天台教观四十三世祖谛闲法师在北京讲经,她谒见谛闲法师请求开示,谛闲说:欠债当还,还了便没事了;既知道还债辛苦,以后切不可再欠了。她似有所悟,开始信佛食素。据她自己回忆,在1929年前后,她正在英国伦敦,她的朋友孙夫人无意间在街上捡得印光法师之传单,及聂云台君之佛学小册,孙夫人对此不屑一顾:当这时代,谁还要信这东西!吕碧城不假思索地说:我要!遂取而藏之,遵印光法师之教,每晨持诵弥尊圣号十声,即所谓十念法。此为学佛之始。
信佛后的吕碧城开始守五戒,茹素,不再肉食。1930年,吕碧城正式皈依三宝,成为在家居士,法名曼智。
1943年1月4日,吕碧城在睡梦之中偶然得到一首诗:护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绩忍重埋。匆匆说法谈经后,我到人间只此回。这竟然成了她的辞世吟唱。那年她六十一岁,在香港九龙去世,她一个人走完了一生,并且遗命不留尸骨,将火化后的骨灰和面粉混合送清水滨,与水族众生结缘投于中国南海。


一见钟情,再见倾心


1912年,赵一荻出生在香港,据说,在她出生之时,东方天边出现了一道绮丽的彩霞,故又名绮霞。她出身于一个颇有名望的官宦之家。她的父亲赵庆华,在北洋政府时代,历任津浦、沪宁、广九等铁路局局长,曾任东三省外交顾问,并官至交通次长,为人耿介不阿,为官清廉。因为父亲有三个老婆,所以赵一荻上有两个哥哥和三个姐姐。赵一荻在家中姐妹中排行老四(幺女),家里人都喜欢喊她四妹,后来人们简化之称为赵四小姐。当然,赵四小姐之所以闻名遐迩,与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学良脱不开关系。
在香港度过童年生活后,赵四随父亲来到了天津。赵四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天津度过的,曾经在天津中西女子中学就读。这所女子学校是当时的一所著名的贵族学校,攀比之风也非常之重。在众多大家小姐中,赵一荻因为勤勉认真,性格温和,从不与人拌嘴,而又成绩优异,所以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并且,赵一荻的兴趣爱好很多,不管是网球、游泳、舞蹈、读书,还是男孩子们爱玩的开车、骑马,她都能得心应手。
少年时期的赵一荻崇尚朴素,不喜浓妆艳抹。范克明在《张学良传》中曾这样描写过赵一荻:她虽然生活在灯红酒绿之中,却仍然不骄不奢,朴朴素素。平日里,她总是头剪短发,穿着一般女学生常穿的那种高领斜襟儿短衫,深色的裙子,蓝袜布鞋,只在节日或参加晚会时,才穿上比较鲜艳的服装。她爱整洁,不爱打扮,但由于她身材苗条,端庄俊秀,有一种像璞玉或水晶般的典雅、纯洁、玲珑剔透的天然美,反倒愈加显得溢光流彩,楚楚动人。
尽管她没有倾国倾城的容貌,但是论长相也是中上等的。加之她身材颀长,面容白皙,气质优雅而从容,在当时的大家闺秀中轻而易举地便脱颖而出,让人称赞不已。
赵四小姐虽然受过新思想的影响,但是她却和很多激进的青年人完全不同,她是个纯朴而又心地善良的姑娘,她关心时局,喜欢探讨国家的前途、人类的命运,所以她喜欢读书,勤于反思,而对于社交、穿戴和各种游乐,却无兴趣。
有一次,当地的《北洋画报》还将她的一张照片作为封面人物。凑巧的是这个《北洋画报》正是赵四的大姐夫冯武越创办的,作为张学良的老部下,冯武越经常会带着刚刚出版的画报去见张学良。于是,张学良慢慢注意到了这个豆蔻梢头二月初的封面女郎。只不过,赵一荻只有十六岁,而张学良早已娶妻生子。
在1926年左右,赵一荻的三个姐姐均已成年,于是开始经常出入一些社交场所。当时天津赫赫有名的社交场所是蔡公馆。蔡公馆的主人是海外归来的蔡少基,也是张学曾后来的岳父。蔡少基喜欢在公馆内举办一些舞会、放映电影等新潮的活动,张学良兄弟和赵家的三姐妹也经常光顾于此。赵四小姐最喜爱跳舞,蔡公馆的大名她早已神往许久,只可惜年龄尚小还没有到达进入社交圈的年纪,便只能眼睁睁看着姐姐们开开心心地出去。直到有一次,赵一荻又见姐姐们都盛装打扮后出去,好奇的她便嚷着让姐姐们带她去看看热闹。经不住她的软磨硬泡,无奈的姐姐们只好带上她一同前往。
舞会上的名媛们都是浓妆艳抹,身着华丽的服饰,而赵四小姐没有任何修饰。所以她在一群花枝招展的太太小姐们中间被衬托得脱俗雅致,引得很多青年帅哥纷纷邀舞,但是都被赵四婉拒了。她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边,欣赏舞池中的人们的曼妙舞姿。就在这个时候,英俊潇洒的张学良来了,舞池中立即引起一阵骚动。赵四小姐在别人的口中得知,这位神采奕奕的年轻人是少帅张学良。她早就知道张学良在两次直奉战争中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事迹,听闻过他抬棺上战场、在枪林弹雨中亲督战事的美谈,张学良那英勇无畏、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在赵四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得以见到本人,果然名不虚传!张学良风度翩翩,身边的美女名媛更是不用言说。可是当他见到这位如清水出芙蓉的仙子赵四小姐的时候,不禁眼前一亮。
张学良开始主动邀请赵四与他共舞,在舞步翩跹之中,他们都从对方眼中发现了一种微妙感情的流露。只可惜,一场舞还未跳完,张学良便因公务提前离去。就是这短短的一面之缘,两个人都对对方一见钟情。离别时,二人双手紧握,依依不舍地道别。
在蔡公馆一别,二人很久没有再碰面。当两个人都以为无缘相见的时候,却意外地在北戴河相遇。
1927年夏天,天气异常炎热,京津地区的名门望族都带着家眷去北戴河避暑。赵四小姐与家人一同前往,却不承想到居然会遇到忙里偷闲正在休养的张学良。本就对张学良念念不忘的赵四喜出望外,两个人在这段时间几乎是天天见面。在海边,两个人嬉戏玩耍,谈心说事,短暂的重逢之后,二人的关系也更进一步。有一回,张学良去找赵四,恰巧赵四不在屋里。张学良便在屋里等她,等待之余,他顺手拿起了床头上的一个笔记本,翻开一看上面写着非常爱慕张少帅,可惜他已有妻室,命何之苦也等语。张学良赶紧将笔记本合住,才意识到这是赵四小姐的日记本。不过,他心中很是激动,不能自已。为了更好地照顾赵四小姐,张学良特意让自己的副官陈大章陪赵一荻住在必其饭店,避过盛暑后,也是陈副官送她返回天津的。
再次回到天津以后,赵四小姐和张学良相约一起跳舞也愈加频繁。据说,当时但凡是张学良参加的上流舞会,都会有赵四小姐与之共舞。还有一次在宴会上,赵四与张学良并坐在一起。张学良看见赵四小姐的胸前总是喜爱佩戴一颗鸡心挂坠,他便顺手拿过来打开一看,发现挂坠里面居然是自己的小照,并且在小照旁边写着
真爱我者是他的字样。张学良看后心潮涌动,对赵四小姐更是爱意缠绵。从此,他们经常携手出席各大场合,卿卿我我,爱到形影不离的地步。他俩经常会去香山饭店的高尔夫球场打球。香山饭店坐落在西山碧云寺旁边,是由赵四的父亲开的。
很快,蔡公馆里便传出了赵四与张学良谈恋爱的消息。赵四的父亲赵庆华得知自己最疼爱的女儿竟然与有妇之夫谈起了恋爱,气得脸色发白,非常震怒。因为赵庆华一生清廉耿直,在上流社会名声很好,他一想到自己的女儿居然被别人传为勾引有妇之夫的女人,年过半百的他便觉得丢人至极。凭借女儿的条件完全可以找一个门当户对的青年才俊,他不仅狠狠地将赵四训斥了一顿,还勒令她与张学良断绝关系,并且还专门挑选丫鬟寸步不离地跟着自己的女儿,绝对不能让赵四单独出门。为了断绝女儿的念想,赵庆华很快地给女儿订下一桩亲事。
赵四被一向疼爱自己的父亲吓得不敢作声,待在屋子里的她陷入了苦闷烦躁和无尽的思念之中。为了解彼此的动态,张学良和赵四开始频繁地书信往来,直到1928年春夏交替之时,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炽热难分。


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


抵美之后,傅汉思和张充和先在加州的伯克利暂居,后来傅汉思受聘于康涅狄格州的耶鲁大学教授中国诗词,张充和也随夫一起前往耶鲁,教授中国书法和昆曲。
万事开头难,张充和的中国文化推广之路亦十分崎岖。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大学生不明白中国书法和图画的区别,不会欣赏每常儿一生爱好是天然的清丽,更不清楚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心,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中的种种典故张充和虽然才情不让文君,然而面对这样一群中国文化知识为零的学生,恐怕也难免发出夏虫不可语冰的感慨。
工作虽然艰难,但是张充和并没有放弃自己推广中国文化的理想。
为了让留学生亲身感受昆曲之美,张充和决定亲自为学生表演昆曲。
笛子是昆曲伴奏的主要乐器,但是在当时的耶鲁除了张充和之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会吹笛子的人。
但是,这并没有难倒聪明的张充和,她先将笛曲用录音设备录好,以备演唱时充当伴奏之用。
没有搭档,张充和就用女儿爱玛爱吃的种种小零食作为奖励,鼓励女儿和自己一起练习昆曲。
在张充和的调教之下,年仅九岁的爱玛最终与张充和一起出现在了耶鲁的舞台上。那一日,母女二人身着清丽雅致的旗袍,在悠扬的笛子声中轻启朱唇,梦回莺转,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
一曲《游园惊梦》未了,无数鹰鼻鹞眼的美国学生已经被昆曲那强大的魅力感动得泪流满面。
从此,张充和成功地在耶鲁乃至全美撒播了昆曲的种子。也正是在她的诸位弟子的努力之下,才有了后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一足以让全中国人民展颜的荣耀。
在妻子的影响和辅助之下,原本就痴迷于中国文化的傅汉思在中国文化的研究道路上越走越远,他不仅参加了《二十四史》的英文翻译工作,还承担了为德文版《世界历史》撰写中国中古史的工作,后来,他还和妻子一起合作翻译了中国历史上少见的两部系统阐述书法理论的著作《书谱》以及《续书谱》。那位原本在北平沈家院子当中使劲捋着舌头学习京片子的西洋小伙子,渐渐成长为一名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的杰出汉学家。
20世纪80年代初,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国部明轩落成,年近七旬的张充和受邀前往参加落成仪式上的演出。
那一日,张充和身着一袭得体的旗袍,素雅玲珑,并无半点浓妆,说笑自如,以低回婉转的珠玉之音从《罗江怨》的《四梦八空》唱到《孽海记》的《山坡羊》。那经过岁月打磨而愈加深沉的声音回荡在明轩的松柏翠竹,以及苏式的亭台楼阁之间,优美中透出一种别样的沧桑与清冷。
曲罢,在短时间的沉寂之后,会场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1986年,张充和受邀回国参加汤显祖逝世三百七十年的纪念活动。在活动现场,她身着绛红色丝绒旗袍,肩披黑色斗篷,和大姐张元和合唱一曲《游园惊梦》。
虽然已是迟暮美人,然而那行动之间的端庄秀雅,斜倚栏杆的万千仪态,依然透露出无穷的魅力。
豪华落尽见真淳这句话,似乎是专门描绘张充和的。
绝大多数的美人都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来支撑自己的美丽,但张充和是个例外。曾经,她的一位朋友在她家闲谈,在谈及午餐内容的时候,张充和说:我有馒头就行。这句话一出,众人都因张充和食物粗粝、生活简单而万分惊讶。
进入21世纪,随着张充和的书画展的举办,以及她的相关书籍的陆续出版,一时之间,张充和名声大噪,人们为其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的文采所折服,同时也被她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的气质所吸引,更是对她和傅汉思的几十年的神仙眷侣般的感情生活无比向往。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对世人眼中的一对璧人其实在晚年经历了不少折磨。
晚年的傅汉思罹患癌症,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昔日那个风度翩翩的英俊小伙形销骨立,缠绵于病榻,曾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张充和一直不离不弃,亲自服侍左右。一日,张充和见傅汉思念念有词,就问:你在说什么?傅汉思说:我在祷告上帝,让我早点儿走。听闻此言,张充和用坚定的目光注视着傅汉思说:你不能走!人生太短了,你一定要陪我啊!
2003年,在被张充和悉心照料数年之后,傅汉思辞世。
傅汉思的离去,似乎让张充和看透了生死。此后,她每次参加自己的书画展览,总是将随身物品装入一只木头匣子携带,旁人问及,她毫无避讳地说:这将来,就是我的棺材。
远在大洋彼岸的张充和自然知道世人加诸其身的盛誉,但是她却没有被这铺天盖地的颂扬之声迷了心窍,白发苍苍的她,安然地穿着中国旗袍,在每日惯例三小时临帖之后,端坐在自家庭院,用父亲教授的茶道泡着中国茶。手边,是由她创作、傅汉思翻译的诗词集《桃花鱼》。
她的西洋花园当中,不但可以见到美国人家里常有的玫瑰,还可以见到牡丹和翠竹牡丹象征身份,翠竹象征风骨,二者都是中国国画中常见的花木。
清风徐来,竹叶沙沙作响,花香、竹香、茶香混合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这一切,恍如她1940年在云南呈贡云龙庵中所作的一首小诗:酒阑琴罢漫思家,小坐蒲团听落花。一曲潇湘云水过,见龙新水宝红茶。
去国多年,张充和一直固执地喜欢喝茶,那种滚水冲泡,不加糖奶的传统中国茶。她以自己的固执,在异国他乡坚持着自己大家闺秀的风范和气度。
2008年,张充和身患癌症,得知自己的病情之后,张充和说:没有关系了,一个人要死总是要有个原因的。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与同时代的很多女人相比,张充和一生,绝对不是攀缘而上的凌霄花。她没有依附过任何人,包括亲友和爱人。张充和身边的挚友,不过就是毛笔数支、昆曲几折。
这就是张充和,一个最后的闺秀,一张再难描绘的仕女图。


逃出家的樊笼


萧红出生在松花江北岸的一个小村庄里,这个小村庄后来也成为她的著作《生死场》与《呼兰河传》的原型。萧红的家是一个富裕的大家庭,但是在萧红八岁的时候,生母就去世了。继母进门的时候,萧红的鞋面上还缝着白布。
一次,继母请来个瞎子算命,萧红调皮地在窗外喊了一声:瞎子骗钱!这一声,招来了继母一顿指着桌子椅子来骂的训斥。后来,继母不但自己骂,还会把萧红调皮的事情告诉父亲,到了后来,即使萧红偶然打碎一只杯子,父亲也会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
随着继母的挑拨,萧红父亲的眼睛也转了弯,每从他的身边经过,我就像自己的身上生了针刺一样。
为了躲避父亲,萧红就搬到仆人房中,和年迈的老厨子住在一起,盖的是黑得发亮而且冰凉凉滑腻腻的被子,晚上睡觉的时候身上的虱子来回爬。尽管这样,萧红也不愿回到上房屋去,因为父亲经常用从鼻梁经过嘴角而后往下流着的高傲的眼光斜视着自己的亲生女儿。
萧红的父亲在外工作,萧红的生活由继母料理,喜欢打牌的继母每天早晨很晚才起床,每次萧红胡乱吃过几口冰凉的小米饭后背起书包上学的时候,才听到继母吩咐厨子为她又熘又炒地准备早饭。因为吃不饱,萧红经常会到家附近的豆腐店里,赊两块豆腐充饥,后来豆腐店掌柜的找父亲要账,萧红被父亲一顿毒打。因为没有零花钱,萧红只能偶尔在家偷个废瓶子,换来一个掺杂着草棍的糖球,小心地含在嘴里,慢慢地吃。
多年之后,当萧军在哈尔滨街头看到昔日萧红家的那个老厨子的时候,老厨子还一边流泪,一边指着萧红对萧军说:她不容易啊,没了亲妈,爹也就不是亲爹了!
这段生活带给萧红唯一的益处,就是为萧红后来创作《呼兰河传》,提供了原型和素材。在《呼兰河传》里面,有萧红童年时期目睹的跳大神、唱大戏等欢乐场面,还有以父亲和继母为原型的残忍的公爹公婆。
高小毕业那年,萧红因为坚持继续读书,与坚信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家人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当萧红告诉父亲自己想继续读中学的时候,父亲把脸沉下了,等到萧红再次询问的时候,父亲瞪一瞪眼睛,在地板上走转两圈,又经过了好久,才给了萧红一个回答:上什么中学?上学在家上吧!
那个时候,萧红家附近的确有一所中学,但是那所中学根本不招女生。
父亲的回答,让他在萧红的眼中变成了一只没有一点热气的鱼类,或者别的不具着情感的动物。
后来,萧红因为多次要求上学,激怒了父亲。最终,当萧红与继母因为琐事吵嘴的时候,父亲怒吼:你懒死啦!不要脸的。当时的萧红,实在受不住这样一架机器压轧了,她问父亲:什么叫不要脸呢?谁不要脸?最终,像火山一样暴裂起来的父亲把萧红痛打一顿。
走投无路的萧红向童年唯一崇拜的伯父提出了上学的请求,没有想到,伯父却说:不用上学,家里请个老先生念念书就够了!并且还告诉萧红哈尔滨的女学生们太荒唐。

无奈,萧红只得搬出外祖母向伯父说情,没有想到,那个在萧红的眼中什么时候讲话总关于正理,所讲的话是严肃的,有条理的,千真万对的伯父只是一味地喝酒吃菜,半晌才说了一句话:女学生们靠不住,交男朋友啦!恋爱啦!我看不惯这些。
此刻,在萧红的眼中,伯父同父亲是没有什么区别,变成严凉的石块。
最终,萧红以出家做修女威胁家人,换来了自己读中学的权利。
残暴的长辈虽然损害和扭曲了萧红的童年,但是却让她看到了更多的人间疾苦,后来萧红创作的《小城三月》和《呼兰河传》几乎都取材于自己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经历。正是这些苦痛的经历,才给萧红的作品添加了一种病态但又吸引人的美。
读中学的时候,萧红喜欢上了画画,她经常幻想自己走在一条美丽的道路上,在灰天、绿树之间,有一个人挟着调色板和画架子,在这条路上走着,那就是未来的自己,一个女画家。
中学美术毕业考试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项静物绘画作业。萧红跑出教室,找到学校的老更夫,借来一杆短的黑烟袋和一个黑色的烟袋荷包,后来又搬来一块灰褐色的石头放在旁边,最终,将临摹下来的画作命名为《劳动者的恩物》。后来,这幅画作在毕业展览上名列前茅。
初中毕业之后,萧红想解除自幼父母包办的婚约,以便继续读书,但是这引起了父亲的大怒。萧红为了争取读书的权利,与父亲大吵大闹,而萧红的继母却在萧红与家人吵闹的时候,打开大门,告诉别人前房的儿女她管不了,同时还对邻居亲戚说萧红在哈尔滨学坏了,滥交男朋友。
几天之后,在继母的催促下,萧红的亲娘舅来到家里,气势汹汹大喊要打断这个小犟种的腿。萧红被逼急了,跑进厨房抄了把菜刀出来要拼命,娘舅胆怯,抱着脑袋走了。
萧红的癫狂惹怒了当时当家主事的大伯父,他把萧红痛打一顿之后,将她关进了一间空屋子,并且发电报给萧红在外地工作的父亲,催促他赶快回家,还在电报中勒令萧红父亲一回家就要把萧红勒死埋掉,免得让萧红再危害家族。
萧红父亲回家之后,先将萧红一顿毒打,然后就要勒死萧红。萧红无奈,只得逃到了与自己说得来的七婶的屋里。按照当时哈尔滨的规矩,哥哥不能进兄弟媳妇的屋子,萧红的父亲和几个伯父没办法,只得站在屋外大骂萧红不肖忤逆,并且勒令七婶交出萧红。善良的七婶顶住压力,不但让萧红在自己屋里安心待着,而且每天送水送饭、照顾萧红。为了报答七婶,萧红在七婶的屋子里为她织了不少孩子、大人用的毛线手套和毛线袜子。
后来,在七婶的安排下,萧红穿着一件蓝士林布做成的大褂,跳出七婶的后窗,两手空空地搭乘一辆往哈尔滨送白菜的马车离开了家,成了出走的娜拉。
萧红走后,父亲便宣称开除她的祖籍。后来,萧红和父亲多次在哈尔滨街头相遇,父亲对萧红都视而不见。而萧红多次在后来贫病交加的时候,面对兄弟姐妹送来的钱,也坚决地说:这个家我是不能回的,钱我也不能要。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