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铁骨柔情

書城自編碼: 296807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集
作者: 楼乘震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43029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558/453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8.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88.5
以爱为名的支配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2.7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3.8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7.3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0.6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09.8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99.7

 

編輯推薦:
本书为作者所写的新闻作品,尤其是有关文化名人的通讯特写的汇编文集,所收文章尽可能的得到了采访对象或家属的审定。这些文章的产生与作者长期从事报社驻外地办事处和记者站的工作有关,文章多为一些小传,尽可能在有限的篇幅中把所描写对象生命中的精彩华章表达出来。期望能不负历史,拒绝遗忘,体现了作者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精神。
內容簡介:
本书是一位资深记者多年采访报道文化名人的刊发文章的结集,书稿分为文坛巨椽译家撷英艺苑星光丹青留馨摄者写真藏家探秘等部分,分别采写著名作家、翻译家、表演艺术家、导演、书画家、摄影家和收藏家的事迹,可谓群星灿烂。传主包括巴金、邵洵美、贾植芳、黄裳、王元化、叶永烈、龙应台、贾平凹、贺绿汀、马思聪、张瑞芳、孙道临、谢晋、丰子恺、贺友直、黄永玉、陈逸飞、徐森玉等。
關於作者:
楼乘震,浙江杭州人。从小喜爱新闻写作,1968年高中毕业进工厂做工,自学复旦大学新闻专业,后进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主流报刊任编辑、记者,从深圳报业集团驻沪办事处兼记者站退休。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巴金研究会会员。
目錄
序 ∣ 陈思和
文坛巨椽
巴 金
在巴老身边的日子 两位新华社记者对巴老的回忆
邵洵美
从海上才子到出土文人
靳 以
不为一己求安乐 但愿众生得离苦
罗 洪
一位还在写小说的百岁女作家
王辛笛
做人第一 写诗第二
徐中玉
大学不能失语
贾植芳
铁骨柔情贾植芳
郁 风
记住她的风度、爱心、艺术
钱谷融
喧哗中的清醒者
黄 裳
来燕榭下思黄裳
束纫秋
您的温暖永远留在我手中
曾彦修
留得清白在人间
王元化
反思了一生的人
欧阳文彬
在密密书林里的一生
邓云乡
水流云逝人安在
黄宗英
梅表姐在缝百衲衣
白 桦
挺拔的白桦
叶永烈
让中国传记文学刻骨铭心
宗福先
惊雷是怎样响起的
陆星儿
今夜星光灿烂
龙应台
文化是大江大海
贾平凹
心中的秘密
陈思和
他为莫言鼓与呼
译家撷英
毕修勺
他流了一辈子的左拉泪
草 婴
为人道主义摇旗呐喊的老兵
任溶溶
我的一生就是个童话
薛 范
坚毅是他的性格
杨自伍
出蓝之路 胜蓝之梦
艺苑星光
贺绿汀
硬骨头音乐家的晚年
马思聪
马思聪回来了
张瑞芳
红色宣传员的传奇人生
孙道临
被否定的作品立起了他的丰碑
谢 晋
一个记者眼中的谢晋
蓝为洁
她和她的两个儿子
曹 雷
人活一辈子,她可活了两辈子
丹青留馨
丰子恺
《护生画集》的坎坷经历
夏伊乔
她的心中只有刘海粟
贺友直
永未毕业的贺友直
黄永玉
九十潇洒 潇洒九十
陈逸飞
活着的陈逸飞
附:寻找曾逃亡上海的犹太人
摄者写真
沙 飞 王 雁
祖国的天空不会忘记你
附:我 也是一粒在祖国的天空中
自由飞舞的沙子
徐肖冰 侯 波
走出红墙后的红色摄影家
附:我又收到了老人家的贺卡
舒宗侨
精编画史录春秋
吴绍同
老翁追鹤千万里
马克吕布
我的回忆录就是我的照片
尹福康
他拍了近两千幅梅兰芳
吴家林
他为何得到马克吕布的赏识
杨克林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周剑生
环绕地球30 圈的记忆
崔益军
《院士风采》的背后
雍 和
盲童雍和郭富城
藏家探秘
徐森玉
国宝守护神徐森玉
萧斌如
我是图书馆大学的毕业生
杨绍明
用邮票见证历史
劳继雄
一个摸家底的巨大工程
后记
內容試閱
序 陈思和
我已经记不得什么时候认识楼乘震的。大约是在我担任中文系主任的时候,经常请学术名流来做讲座或者召开学术会议,在来往的媒体记者中,老楼总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不是因为他在一般记者群里显得年龄偏大,而是他的在场总是那么认真,活跃
你只要看到一个在现场忙上忙下拍照录音的人,一定是他;只要看到一个在会场提问环节总是第一个举手发问,而且锋芒命中要害的人,也一定是他;还有在讲座结束后,一个会主动找演讲者个别交流采访的人,那更一定是他。他原来在上海《文汇报》工作,后来去了深圳,在《深圳商报》担任记者,后来又回到上海,在深圳报业集团驻沪办事处兼记者站工作。这样我们就有了经常接触的机会。我原来与《深圳商报》的几位编辑都是很好的朋友,有了这层关系,我能够读到这份报纸,它的副刊《文化广场》是我所喜欢的读物之一,在我的朋友主持时期我也是它经常性的撰稿者。这样,我与老楼就慢慢地熟悉起来。
按理说,上海的媒体相当发达,聪慧的记者也是不少,但我还是偏爱老楼的工作,期盼他参与上海的各类文化活动。老楼的工作是不可被人取代的。我从老楼的采访文字和人物特写上看到的不仅仅是文化活动的讯息,而是一种有思想有深度的报道。他对于人物的访谈和特写总是能够抓住主要事件和场面,沿着人物的性格描写而深入展开,许多内容都是他独特的采访而取得的,熔铸了他的人生经验和选择。比如写萧斌如,萧老师是上海图书馆的一位资深馆员,她负责编辑的《中国近现代丛书目录》是现代文学学科极为重要的工具书,在没有互联网数据库的年代,那本《目录》就是引导我步入学术殿堂的入门书。我也是1980年代就认识萧斌如老师,但我一直不知道这本重要的《目录》就出自她的辛勤劳动,萧老师也从来不炫耀自己的学术成就。老楼对萧斌如老师的特写就是从这本《目录》写起,接着就逐步铺展开萧老师晚年身负重任征集名人手稿的工作,写了巴金、茅盾、陶行知、柳亚子、爱泼斯坦一份份名人的手稿文献是如何通过萧斌如善解人意的努力,获得作家或者作家家属的信任,而为上海图书馆的名人手稿馆征得珍贵的藏品。我现在在图书馆工作,深深了解这项征集工作的意义和不易,萧斌如就是一个恰好的展示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展现了上海图书馆名人手稿馆的丰富和辉煌。又如写劳继雄,劳先生是著名的书画鉴定家,煌煌九大卷《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是中国书画界的扛鼎之作,熔铸了书画、收藏领域顶级人物的珍贵经验和见识。在老楼的笔下,劳继雄也是一个展示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看到的是谢稚柳领衔的书画界专家组长达8
年的普查鉴定全国古代书画工作,生动描写了谢稚柳、启功、徐邦达、谢辰生等顶尖专家在为国家保护文物工作中的音容笑貌。尤其是一个细节:谢辰生取出1960
年代书画鉴定大师张珩临终前所赠的一听香烟,保存了20
年才开封分赠各位专家,以表达继续完成前辈大师未竟事业的决心。整个书画普查工作写得风生水起,专家的形象都栩栩如生,而劳继雄当时只是作为谢稚柳的学生和助理,陪同谢稚柳参加了普查的全过程,但他详细记录了当时专家们的言论和见解,终于促成了凝聚毕生心血的巨著。这篇文章起先所写的故事仿佛与劳先生无关,直到结尾才点明这一切都是劳先生所叙述,劳继雄的高风亮节也跃然纸上。
老楼的人物采访和特写的接触面非常之广,本书所搜集的只是他的一部分文章,涉及文学、艺术、翻译、摄影、收藏等六个方面,真是群星灿烂,把中国文化的上空照耀得绚烂璀璨。有些文化巨人的采写,是通过他人的嘴巴转述的,却比当面采访还要精彩。如写巴金的那篇,老楼主要是采访了两位新华社的记者郭玲春和赵兰英,她们都写过关于巴金的重要报道。我不了解老楼是同时约了两位名记者现场采访还是分别采访以后综合成稿,文章里又好几处都透露出重要信息。从一般内容上说,两位记者所谈的内容,我都是知道的,但是我读到以下一个段落时,却想了很多很多
郭玲春:不久,我到上海采访,去华东医院看望巴老。刚看到我,巴老有些迟疑。我说:巴老,你不认识我啦?他立即敏捷地反应:噢!郭玲春,那说明你很久没来看我了。巴老靠在椅子上,我在他身边坐下问:巴老,你在怀念从文的文章里说有人告诉你,迟发消息的事不怪郭玲春,这个人,是谁啊?巴老突然咧着嘴像孩子那样嘿嘿一笑,
说:这, 这个人就是我自己啊!
他边说边拍拍我的手:就是我自己。我们都笑了,为他的狡黠和如今的坦白。我知道,巴老的批评并不是针对一篇新闻报道,他是为朋友,为一代文人曾经和现在还面临的不公正待遇鸣不平。
熟悉巴金文章的人都知道这个掌故是指沈从文去世时新华社报道的冷淡反应,巴金的《怀念从文》是从责备郭玲春的报道开始写起的。当然明白国情的读者大约也看得出巴金在文中并非是真的责备郭玲春,只是一种文章的起兴手法。但是对于不了解情况的人来说,还是可能会对郭玲春有所误解,我想,郭玲春一定也感到一些压力,所以才有上述的陈述。但是我感兴趣的是,当郭玲春问到有人是谁的时候,没想到巴老直截了当地承认,有人就是他自己,也就是说,文章里关于有人告诉这一段,是巴老的创作,是虚构的。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巴金晚年写《随想录》可能采用手法中,就有虚构的因素。巴金是一位作家,当他直面社会,批评某些社会现象时,为了让他的观点更加生动地传达给读者,在某些细节上就很可能采用虚构的创作手法。这一点,在楼乘震采写、郭玲春提供的这一细节上,可以得到证实。这样的采访和特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好文章。
另外,我觉得《深圳商报》的编辑与老楼在工作上有相当的默契,《文化广场》是一份版面非常活泼,内容也时时出新的副刊,这与老楼的卓越工作是分不开的。他的那些篇幅较长的人物专访或者人物特写,都是发在副刊上面,与编辑的文化襟怀相映生辉。我想,如果一个记者写了自己比较得意的文章,等到刊登出来的时候却被编辑删得七零八落,心里一定会很难过,大有明珠暗投之感;相反,一个好编辑有着明显的个人风格和文化襟怀,而记者写来的稿子都是东抄西拼的应景文章,编辑也只能空怀壮志,好像是《三国演义》里缺了双戟的典韦,虽然膂力过人却使不出劲。我从老楼勤奋写作的经历中可以领会到,一个优秀的记者能够得到编辑的理解、赏识以及全力支持是多么的重要,老楼长期在《深圳商报》担任记者,能够自由抓取信息和选题,自由撰写采访文章,并且能够迅速发表的写作岁月,应该是他最感到开心的岁月时光。
老楼已经退休,身体也不是很好。我与他相交十多年,看着他一点一点老去;我自己也是变得白发苍苍。现在我们见面时的第一句话,经常是问对方的身体如何,然后抱怨几句自己的近来状况。他有糖尿病,眼睛越来越模糊,腿脚也越来越不方便,有时候,我举办什么活动,都不忍心去告诉他,但是我明明知道,虽然他退休了,还是能够敏感地关注社会上的各类文化活动,每有信息必会抱病参与,而且写出有质量的稿子来。他在现场拍摄的照片也极为珍贵,我举办的很多活动的照片,都是他提供的。庾信文章老更成,我读着这本老楼用心血所著、所编的人物特写集,心里的感动不断地饱胀起来,衷心希望老朋友爱惜身体,恢复健康,写出更多更多的好文章来。
2016年8月7日于鱼焦了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